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及运送ppt课件.ppt_第1页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及运送ppt课件.ppt_第2页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及运送ppt课件.ppt_第3页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及运送ppt课件.ppt_第4页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及运送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 转运与处理 1 微生物标本规范化采集的重要性 正确采集 处理与运送细菌培养的标本直接关系到致病菌培养的正确性与阳性率的高低 是临床细菌检验成功的关键 标本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诊断结果的正误 不当的标本可导致假阴性 假阳性结果的出现 因此标本采集与处理的规范化是准确 及时地向临床提供重要的临床感染信息的基础 好的微生物检验标本可提升实验室工作效率及病患照顾质量 降低医疗成本 2 临床标本的分类 3 发现感染应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 二 三级医院微生物标本送检率不应低于70 尽量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 标本采集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减少或避免机体正常菌群及其他杂菌污染 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至实验室 床边接种可提高病原菌检出率 以棉拭子采集的标本如咽拭 肛拭或伤口拭子 宜采用插入运送培养基送检 混有正常菌群的标本如咳痰 尿液 伤口拭子 不可置肉汤培养基内送检 盛标本容器须经灭菌处理 但不得使用消毒剂 送检标本应注明来源和检验目的 使实验室能正确选用相应的培养基和适宜的培养环境 4 血培养 5 采集的临床指征一般患者出现以下一种体征时可作为采血的重要指征 发热 38 或 低温 36 寒战白细胞增多 特别有 核左移 未成熟的或杆状核白细胞 皮肤黏膜出血 昏迷 多器官衰竭 血压降低 CRP升高及呼吸快特殊患者 如血液病 出现粒细胞减少 成熟的多形核白细胞 1000 109 L 血小板减少等 或同时具备上述几种体征的临床可疑菌血症应采集血培养新生儿菌血症 进行血培养同时应增加尿液和脑脊液培养对入院危重感染患者在未进行系统性抗菌药物治疗之前 应及时采集血培养 6 采血量 血液中细菌和真菌的检出率依赖于足够的血量 但并非越多越好 超过一定数量的采血量会稀释培养基内的肉汤 使肉汤无法有效中和血中的抑制物质 补体 抗体 抗生素 血量与培养液的比例以1 10为宜 但对已接受抗菌药物长达10天以上的患者 采血量与培养基的比例应为1 20或大于1 20为宜 成人10 15ml儿童3 5ml婴幼儿1 2ml骨髓1 2ml 7 8 标本采集 常规消毒病人采血部位 抽一定量血液后 另换一无菌针头 消毒接种瓶口后将血液接种在瓶内 一瓶需氧 一瓶厌氧 轻轻摇匀 9 采集要点 1 每一对血培养应当从身体的不同部位采集2 用来培养的血应当是静脉血而不是动脉血3 尽量避免从静脉导管中抽血4 皮肤和瓶子的消毒非常关键 10 采集时机 应在病人发病初期或发热高峰到来之前采集 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选择在使用抗菌药之前进行 在24h内采集2 3份血培养 一次静脉采血注入到多个培养瓶中应视为单份血培养 如患者已经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应在下一次用药之前采血培养 11 采血套数 检测灵敏度 12 血培养瓶的运送 采集后的血培养瓶应立即送检 室温 24h 如不能立即送检 需室温保存或置35 37 孵箱中 切勿冷藏 13 上呼吸道标本 14 采集的临床指征 怀疑上呼吸道感染时如发热 咽部疼痛等 尤其是怀疑化脓性链球菌感染或念珠菌感染时进行咽拭子培养 15 标本采集 16 采集注意事项 采集标本应于抗生素治疗前 以晨起进食前为宜 取样前数小时内不得用消毒药物漱口或涂抹病灶部位 取样部位应准确 反复涂抹数次 避免接触口腔 舌粘膜和唾液 口腔表面组织的标本不适于细菌学评价 咽拭子禁用于会厌发炎患者 检查白喉棒状杆菌 应取疑为白喉假膜边缘部的分泌物 扁桃体部位标本取扁桃体小窝处为宜 17 下呼吸道 痰培养 标本 18 采集的临床指征 咳嗽咳痰是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症状 咯血包括泡沫血痰 鲜血和痰中带血等呼吸困难 呼吸急促或哮喘 常伴有胸痛发热伴WBC增高尤其是中性粒细胞或CRP明显增高胸部影像学检查提示感染可能 19 标本采集 20 自然咳痰法 以晨痰为佳 采集标本前应用清水漱口或用牙刷 不用牙膏 清洁口腔和牙齿 有假牙者应取下假牙 为减少口腔正常菌群污染标本 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的痰 非后鼻部分泌物 非唾液 痰液直接吐入无菌容器中 尽快送检 否则有的细菌 如肺炎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在外界可能死亡 不能及时送检的标本 室温保存 2h 21 标本质量 22 合格标本的判断标准 外观 观察颜色 粘度 有无血丝或脓 若标本为水状且很明显是唾液 则应拒收 为了判定是否来自下呼吸道的痰 需检查是否为合格的痰标本 WBC 25个 低倍视野 鳞状上皮细胞 10个 低倍视野为合格标本 采集合格标本对细菌的诊断极为重要 23 24 注意事项 在抗生素应用前采集痰标本对于细菌性肺炎 痰标本送检每天1次 连续2 3天 不建议24h内多次采集 除非痰液外观形状改变怀疑分枝杆菌感染者 应连续收集3天清晨痰液送检 也可收集24h痰液 25 痰培养标本的运送 标本采集后正确盖好 防止泄露或容器外部留有残留物采集后的标本应立即送往实验室 室温 2 申请抗酸杆菌检查或真菌培养的痰液如不能及时送检 应放入4 冰箱 以免杂菌生长 但存放时间应不超过24 怀疑嗜血杆菌或肺炎链球菌感染时 标本应立即送检 切忌冷藏 26 中段尿培养 27 采集的临床指征 1 尿痛 尿急 尿频等典型的尿路感染症状2 出现血尿或脓尿3 泌尿系统疾病手术前4 留置导尿管时间太长 患者出现发热5 尿常规中WBC高和 或 亚硝酸盐阳性尿感根据感染部位分为 上尿路感染 肾盂肾炎 下尿路感染 膀胱炎 尿道炎 男性可出现前列腺炎 28 标本采集 一般认为来自正常尿液是无菌的 而尿道口有正常菌群寄生 标本的采集必须无菌操作 1 女性 female 成年女性外阴部以肥皂水清洗 再用无菌水洗净 用无菌纱布擦拭 然后排尿弃去前段尿 留取中段尿3毫升 置于无菌容器内 2 男性 male 用肥皂水清洗尿道口 后用清水洗后取中段尿 包皮过长者为防止包皮内细菌污染 可将包皮翻开冲洗后再取中段尿 3 儿童 children 采集中段尿较困难 如尿中细菌明显增多 可高度怀疑尿路感染 无细菌则可否定 细菌数中度增加时 有必要用膀胱穿刺术 vesicopuncture 或导尿 urethralcatheterization 采集尿液 29 留取中段尿 简单易行 又无感染的危险 通常取晨起第一次尿送检 尿液在膀胱内停留6 8h以上 给细菌足够的繁殖时间 尿标本必须用无菌带螺帽的容器采集 否则为拒收标本 痰培养容器 NO 30 脑脊液培养 31 采集的临床指征 在生理情况下 血液和脑脊液之间有血脑屏障 阻碍各种微生物通过血液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因此正常人的脑脊液是绝对无菌的 当怀疑结核性 化脓性 流行性 霉菌性脑膜炎时进行脑脊液培养 32 严格无菌操作 33 标本采集 以70 酒精或2 碘酊消毒背部下方 并麻醉之 然后以一特制通管针 轻轻的由第三与第四腰椎间的中线部位穿刺入脊髓蛛网膜 采集约3 5ml脑脊液于3支无菌试管中 每支试管至少1 2ml 然后马上将第2根 或第1根 送至实验室 做脑脊液培养时 建议同时做血培养 腰穿时必须作彻底消毒和无菌操作 34 脑脊液标本的运送 采集后应正确盖好 防止泄漏或容器外部留有残留物 常温立即送检 实验室收到标本后应立即接种 脑脊液标本送检的理想时间为15分钟内 半小时送检是可接受的 如果送检时间超过1小时 则会影响结果 注 某些细菌具有自溶酶 放置时间过长易自溶死亡 因此 标本应立即送检 并且保温 禁止放冰箱 因脑膜炎双球菌遇冷死亡 35 穿刺液培养 36 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