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配套工程阶段设计.doc_第1页
基站配套工程阶段设计.doc_第2页
基站配套工程阶段设计.doc_第3页
基站配套工程阶段设计.doc_第4页
基站配套工程阶段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32 基基站站配配套套 工工程程 一一阶阶段段设设计计文文件件 文文本本格格式式及及要要求求 主 管 柏山民 主 持 翁金瑞 编 写 刘春俐 审 核 XXX 审定 发布 技术委员会 中中国国通通信信建建设设 集集团团设设计计院院有有限限公公司司 2011 年 7 月 内部 2011 7 18X ii 32 关于 基站配套工程一阶段设计文件文本格式及要求 的说明 2011 年 6 月 16 日 17 日在设计院公司总部召开了关于修订设计示范文本工作会议 会议对 2004 年由公司技术委员会发布的示范文本在设计工作中发挥的积极作用给予了充 分的肯定 同时对业已发布的示范文本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不足进行了讨论和研 究 提出了对现行示范文本进行必要修订的意见 本 基站配套工程一阶段设计文件文本格式及要求 是应工程设计实践的要求新增 专业模板 对本文本说明如下 1 本文本适用于新建基站配套工程 租用基站机房及接入网机房参照使用 2 本文本所规范的是设计文件编写时的基本要求 包括文本的结构 格式 需要说 明的内容及深度要求 3 文中 内的说明是对各章节所说明内容的要求 设计文件应按此要求编写具体 工程的相关内容 4 具体示范文本将以设计案例的方式发布 2011 年 8 月 2 日 i 32 内部内部 XXXXXXXX 基站配套基站配套工程工程 一阶段设计一阶段设计 设计编号 XXXXXXX n 建设单位 XXXXXXXXXXX 设计单位 中国通信建设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国通信建设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通信建设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XXXX 年年 XX 月月 ii 32 XXXXXXXX 基站配套基站配套工程工程 一阶段设计一阶段设计 总经理 XXX 总 工 程师 XXX 设 计 总 负 责人 XXX 单项设计负责人 XXX 预算审核 证号 通信 X 字 XXXXXX 预算编制 证号 通信 X 字 XXXXXX i 32 设 计 文 件 分 发 表 单 位 名 称全套文件 施工图纸 及 说 明 全 套 预 算 表 全套器材 预 算 表 X X X X X X X X X X XXX X X X X X X X X X XXXX X X X X X X X X X XXXXX X X X X X X X X X XX 中国通信建设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XX 分公司存档 X 合 计 XXXXXXXX 备 注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i 32 目 次 一 一 设计说明设计说明 1 1 1 概述 概述 1 1 1 1 工程概况 1 1 2 设计依据 1 1 3 设计编册 1 1 4 设计内容 范围及分工 1 1 5 主要工程量 2 1 6 工程投资 2 2 2 机房要求 机房要求 2 2 3 3 电源设备 电源设备 4 4 3 1 配置原则 4 3 2 交流配电箱配置方案 4 3 3 高频开关组合电源配置方案 5 3 4 蓄电池组配置方案 5 3 5 电源电缆配置方案 6 3 6 油机配置方案 8 4 4 空调配置 空调配置 8 8 4 1 配置原则 8 4 2 空调设备配置方案 8 4 3 我国主要城市所处气候分区 10 5 5 消防要求 消防要求 1111 6 6 塔桅塔桅 1111 6 1 铁塔工艺要求 11 ii 32 6 2 楼顶增高架工艺要求 13 6 3 楼顶拉线塔工艺要求 13 6 4 天面支撑杆工艺要求 13 6 5 铁塔利旧判断原则 13 7 7 抗震加固抗震加固 1414 9 9 防雷接地防雷接地 1414 9 1 总体要求 14 9 2 基站地网 15 9 3 基站内等电位联结 15 9 4 进站动力电缆及基站设备的雷电防护措施 16 9 5 站内雷电过电压的保护方法 17 10 10 监控系统监控系统 1919 10 1 监控设备配置原则 19 10 2 监控设备配置方案 19 10 3 监控设备传输手段要求 20 1111 维护人员 维护人员 2020 11 1 维护方式与机构设置 20 11 2 人员配置 20 1212 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2121 12 1 施工注意事项 21 12 2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21 二 预算二 预算 22 1 1 预算编制说明 预算编制说明 2222 1 1 概述 22 iii 32 1 2 预算编制依据 22 1 3 有关费率及费用的取定 23 1 4 预算结果及经济技术指标分析 23 2 2 预算表格 预算表格 2323 通信建设工程预算总表 表一 PT 01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预算表 表二 PT 02 建筑安装工程量预算表 表三 甲 PT 03 1 建筑安装工程机械使用费预算表 表三 乙 PT 03 2 建筑安装工程仪器仪表使用费预算表 表三 丙 PT 03 3 器材预算表 表四 甲 维护用仪表 工器具表 PT 04 1 7 器材预算表 表四 甲 主要材料表 PT 04 3 8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表 表五 PT 05 三 图纸三 图纸 1 32 一 一 设计说明设计说明 1 1 概述 概述 首先说明本工程项目名称 本单项工程项目名称及工程设计阶段 1 1 工程概工程概况况 工程概况一般包括本工程设计的范围 本设计范本主要内容包括 基站机房的环境 空调 天线 监控及其他配套设施的设计 其他接入网 机房等的配套设计可以参照本编制办法编制 1 2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 罗列本单项工程一阶段设计所依据的设计委托书 任务书 前期设 计及批复文件 供货合同文件 设计技术规范 标准及相关资料 需注明 依据文件的文号 合同号以及日期和发文机关等 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 设计委托书 任务书或设计合同书 2 本工程项目建议书 可行性研究报告及会审纪要或批复文件 3 工信部颁发 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 YD T 5003 2005 4 建设部颁发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 2001 5 工信部颁发 数字微波 PDH 部分 接力通信工程设计规范 YD5004 94 6 工信部颁发 通信局 站 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YD 5098 2005 7 建设单位前期与相关器材供应单位签订的器材供应合同 8 其他相关文件和资料 包括勘察设计过程中与建设单位会商的相 关会议纪要或与相关负责人协商确定相关事项的时间 内容等 同时包括 由建设单位负责提供的相关技术资料等 1 3设计编册设计编册 基站配套工程作为基站主设备安装工程的配套部分一般编为一册 2 32 1 4 设计内容 范围及分工设计内容 范围及分工 说明本册设计的内容 包括的范围 以及与其他专业的设计分工 1 4 1 设计内容及范围 说明本册设计的内容及范围 一般应包括基站机房的环境 空调 天线 监控及其他配套设施的设计 1 4 2 设计分工 说明与项目工程中其他单项工程专业技术设计的分工 明确与其他 单项工程设计的责任划分点 1 5 主要工程量主要工程量 用表格形式列出工程的主要工程量 选择的主要工程量项目应能反 映本单项工程施工的主要工作内容 表内项目内容可根据工程情况选用或 增减 主要工程量见表 1 5 表 1 5 主要工程量表 序 号 项 目 内 容单位数量 1安装空调台 2安装走线架米 3安装馈线窗个 4安装天线套 1 6工程投资工程投资 用表格方式说明本工程预算投资 2 2 机房要求 机房要求 2 1 机房面积 基站机房面积不能小于 15m2 2 2 机房净高 基站机房室内净高不低于 2 9m 2 3 馈线窗 3 32 馈线窗距地 2 4m 馈线窗根据实际需要选取 规格如下表 表 2 3 1 馈线窗要求表 馈线窗规格 外形尺寸 WXHmm 预留孔洞尺寸 WXHmm 6 孔400 x500300 x400 9 孔500 x500400 x400 12 孔650 x500550 x400 2 4 防盗门 基站机房的防盗门不需要安装猫眼 门铃 一般要求如下 表 2 4 1 防盗门要求表 项目规格 等级工业 尺寸 高 x 宽 2050 x960mm 防火等级甲级 门锁防火等级 工作温度 35 80 开启方式向室外开启 防护等级IP55 2 5 走线架 2 5 1 室内走线架底部距地高度 2 4m 2 2 米高机柜的条件下 如果 机柜尺寸发生变化 走线架距地高度可以调整 2 5 1 走线架宽度为 0 3 0 6m 承受电缆荷载能力 0 5N m 固定间 距 1 5m 2 6 地面墙面 基站机房的地面应铺设水磨石或防滑瓷砖 墙面及屋顶的面层材料 采用光洁 不起尘 不燃烧 环保材料 机房顶部不采用吊顶 2 7 其他要求 对于租赁的机房 原则上要求封死窗户 但是如果业主不允许封死 4 32 要用密封胶进行密封 玻璃表面贴白色磨砂防晒膜处理 对于一层的机房 要求窗户安装防盗网 原则上租赁机房内部水暖器材 管道和阀门要全部 拆除 如果遇到特殊情况管道无法拆除的 应做铁制品堵漏处理 3 3 电源设备 电源设备 3 13 1 配置原则配置原则 3 1 1 新建基站均配置 1 套交直流供电系统 分别由 1 台交流配电箱 1 套 48V 高频开关组合电源 含交流配电单元 高频开关整流模块 监控 模块 直流配电单元 和 2 组 或 1 组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组组成 3 1 2 交流配电箱容量应按远期负荷容量配置 3 1 3 高频开关组合电源机架容量按远期负荷配置 整流模块容量按 本期负荷配置 整流模块数按 n 1 冗余方式配置 3 1 4 蓄电池组容量应按近期通信负荷配置 并考虑一定的发展负荷 需要 3 1 5 蓄电池组的后备时间应综合考虑基站的重要性 市电的可靠性 运维能力 机房楼板荷载 机房面积等因素确定 3 1 6 基站交流电源进线电缆按远期负荷容量设计 交流配电箱至高 频开关组合电源电缆线径按高频开关组合电源机架的满架容量计算 高频 开关组合电源至蓄电池组电缆线径按照远期负荷容量 并满足放电回路电 压降的要求选择 高频组合开关电源至无线机架的电缆线径按照无线机架 满配置的最大用电负荷及供电回路的电压降要求选择 交流配电箱至空调 机的电缆线径按照空调机的容量选择 各种设备的接地线按照 通信局 站 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YD5098 2005 中的相关要求选择 3 23 2 交流配电箱配置方案交流配电箱配置方案 一个基站的耗电量应包括通信设备 空调 照明 设备调测所需功 率等 市电引入的容量一般为该基站远期耗电量的 1 2 1 5 倍 3 2 1 新建基站要求引入一路三类以上 含三类 的市电电源 乡镇 及农村基站交流电源引入容量建议为 15kw 自建变压器的基站 变压器容 量建议按照 20KVA 选定 一般市区 城郊及县城基站交流市电引入容量 5 32 建议为 20kw 特大城市密集市区基站 交流市电引入容量建议为 25kw 30kw 3 2 2 市电总容量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通信设备负荷 电池充电功率 空调 照明及其他 新建基站建议配置油机 市电切换开关 移动油机应 急接口 油机应急接口配置为标准插头式 3 2 3 稳压器和智能电表根据需求选配 3 2 4 乡镇及农村基站交流配电箱参考配置如下 1 系统输入 三相 380 220VAC 进线开关容量为 63A 2 交流配电箱输出分路 三相 40A 2 25A 2 单相 16A 3 10A 3 3 2 5 市区 城郊及县城基站交流配电箱参考配置如下 1 系统输入 三相 380 220VAC 进线开关容量为 100A 2 交流配电箱输出分路 三相 63A 2 25A 2 单相 16A 3 10A 3 3 33 3 高频开关组合电源配置方案高频开关组合电源配置方案 3 3 1 乡镇及农村基站高频开关组合电源机架容量建议按 300A 配置 市区 城郊和县城基站高频开关组合电源机架容量建议按 600A 配置 整 流模块容量按本期负荷配置 整流模块数按 n 1 冗余方式配置 开关电源 的容量可根据耗电量的需求进行调整 其中 n 站内设备直流负荷 蓄电池充电电流 按基站蓄电池组总容 量 10 进行计算 本期配置单个整流模块容量 向上取整数 3 3 2 高频开关组合电源采用 30A 或 50A 的整流模块 3 3 3 满架容量为 300A 的高频开关组合电源直流配电分路参考配置如 下 可根据实际调整 一次下电分路 100A 4 63A 10 二次下电分路 32A 2 16A 2 3 3 4 满架容量为 600A 的高频开关组合电源直流配电分路参考配置如 下 可根据实际调整 6 32 一次下电分路 100A 6 63A 12 二次下电分路 32A 2 16A 4 3 43 4 蓄电池组配置方案蓄电池组配置方案 3 4 1 新建基站宜配置 2 组蓄电池 机房条件有限制或后备时间要求 较小的基站可配置 1 组蓄电池 3 4 2 蓄电池组的容量建议采用 300Ah 500Ah 800Ah 三种容量 3 4 3 蓄电池组的后备时间建议如下 具体蓄电池后备时间要求应根 据基站重要性 市电可靠性 运维能力 机房条件等因素确定 基站场景蓄电池组后备时间要求备注 市区基站 3h 城郊及乡镇基站 5h 农村及山区基站 7h 3 4 4 蓄电池组的容量计算公式如下 Q KIT 1 t 25 K 为安全系数取 1 25 t 为实际电池所在地最低环境温度数值 有采暖设备时 按 15 无采 暖设备时 按 5 I 负荷电流 T 放电小时数 为放电系数 为电池温度系数 当放电小时率 10 时 取 0 006 当放电小时 率 10 1 取 0 008 当 1 时 取 0 001 电池放电小时数 T 0 512345810 20 放电终止电压 V 1 701 751 751 801 801 801 801 801 801 80 1 85 放电容量系数 0 450 400 550 450 610 750 790 880 9411 7 32 3 53 5 电源电缆配置方案电源电缆配置方案 基站内电源电缆应采用铜芯非延燃聚氯乙烯绝缘及护套软电缆 各种 用途电缆截面积及颜色选择参考下表 电缆用途电缆截面积选择颜色选择备注 4 16mm2 市电引入容量为 15kw 4 25mm2 市电引入容量为 20kw 交流市电引 入电缆 4 35mm2 市电引入容量为 25 30 kw 当市电引入距 离 200m 时 应相 应增大电缆线径 室外采用铠装电缆 4 16mm2 满架容量为 300A 高频开关组 合电源交流 引入电缆 4 25mm2 满架容量为 600A 空调机电源 电缆 5 4mm2 3HP 或 5HP 三相空调机 外护套为黑色 内 绝缘层分别为 A 相 黄色 B 相为绿色 C 相为红色 中性线 为黑色 蓄电池组电 缆 1 70mm2 正极电源线采用红 色 负极电源线采 用兰色 无线设备机 架电缆 一般由无线设备厂 家提供 地线引入电 缆 1 95mm2 黄绿色 高频开关组 合电源工作 地线 1 70mm2 兰色 交流配电箱 保护地线 1 16mm2 8 32 高频开关组 合电源保护 地线 1 16mm2 无线设备机 架保护地线 1 16mm2一般可由无线设备 厂家提供 走线架的接 地线 1 16mm2 电池铁架的 接地线 1 16mm2 黄绿色 3 63 6 油机配置方案油机配置方案 基站用车载油机 便携式油机及固定油机可根据实际需求配置 4 4 空调配置空调配置 基站空调的选择可以采用计算制冷量的方法 计算出空调制冷量后 在不同的地区选择合适的空调 根据 YD T5003 2005 电信专用房屋设计 规范 8 2 6 的规定 机器发热量 一般电信机房可按电能全部转变为热 能计算 电力设备按效率损失转换成热能计算 4 14 1 配置原则配置原则 4 1 1 根据无线设备和传输设备对机房环境的要求 基站室内温度范 围为 10 30 相对湿度范围为 15 80 夏季空调计算温度为 28 计算相对湿度为 50 4 1 2 考虑到通信设备扩容的需要 基站空调机应根据远期的设备散 热量配置 4 1 3 严寒地区 寒冷地区的基站宜选择热泵型舒适性空调机 夏热 冬冷地区 夏热冬暖地区和温和地区的基站 宜选择冷风型舒适性空调机 4 1 4 空调机应满足基站监控系统的需要 采用智能空调监控接口 9 32 4 24 2 空调设备配置方案空调设备配置方案 基站空调根据制冷量选择 计算方法如下 设备散热 按全部转换成热能计算 环境 按 100W m2 空调制冷量 cal 设备散热 环境所需制冷量 根据换算关系 1 匹 2500kcal h 计算出空调所需匹数 G 网基站空调的选择可以参见下列表格 C 网基站空调的选择按照直 流耗电量亦可以参照下列表格选取 表 4 2 1 G 网基站空调选择表 气候分区 机房面积 m2 2 G 网无线设 备的载频配 置 N 个 G 网无线设 备耗电量 单位 A 空调机配置空调机类型 N 24 883HP 机 1 台 A 15 25 N 3693 N 1325HP 机 1 台 N 18 673HP 机 1 台 15 A 25 19 N 3673 N 132 5HP 机 1 台 或 3HP 机 2 台 N 18 673HP 机 1 台 严寒地区 25 A 35 19 N 3673 N 132 5HP 机 1 台 或 3HP 机 2 台 热泵型舒适 性空调机 N 24 883HP 机 1 台 A 15 25 N 3693 N 1325HP 机 1 台 N 12 463HP 机 1 台寒冷地区 15 A 25 13 N 3650 N 132 5HP 机 1 台 或 3HP 机 2 热泵型舒适 性空调机 10 32 气候分区 机房面积 m2 2 G 网无线设 备的载频配 置 N 个 G 网无线设 备耗电量 单位 A 空调机配置空调机类型 台 N 6 253HP 机 1 台 7 N 2428 N 88 5HP 机 1 台 或 3HP 机 2 台 25 A 35 25 N 3693 N 1325HP 机 2 台 N 18 673HP 机 1 台 A 15 19 N 3672 N 1325HP 机 1 台 N 12 463HP 机 1 台 15 A 25 13 N 3650 N 132 5HP 机 1 台 或 3HP 机 2 台 N 6 253HP 机 1 台 7 N 2428 N 88 5HP 机 1 台 或 3HP 机 2 台 夏热冬冷地 区 夏热冬 暖地区 25 A 35 25 N 3693 N 1325HP 机 2 台 冷风型舒适 性空调机 N 18 673HP 机 1 台 A 15 19 N 3673 N 1325HP 机 1 台 N 18 673HP 机 1 台 15 A 25 19 N 3672 N 132 5HP 机 1 台 或 3HP 机 2 台 N 6 253HP 机 1 台 温和地区 25 A 35 7 N 2428 N 885HP 机 1 台 冷风型舒适 性空调机 11 32 气候分区 机房面积 m2 2 G 网无线设 备的载频配 置 N 个 G 网无线设 备耗电量 单位 A 空调机配置空调机类型 或 3HP 机 2 台 25 N 3693 N 1325HP 机 2 台 4 34 3 我国主要城市所处气候分区我国主要城市所处气候分区 我国主要城市所处气候分区参见下表 表 4 3 1 我国主要城市所处气候分区表 气候分区代表性城市 严寒地区 海伦 博客图 伊春 海拉尔 满洲里 齐齐哈尔 哈尔滨 牡丹江 克拉玛依 佳木斯 长春 乌鲁木 齐 延吉 通化 四平 呼和浩特 抚顺 沈阳 本 溪 阜新 哈密 鞍山 张家口 酒泉 吐鲁番 西 宁 银川 丹东 寒冷地区 兰州 太原 唐山 阿坝 喀什 北京 天津 大连 阳泉 平凉 石家庄 德州 晋城 天水 西安 拉 萨 康定 济南 青岛 安阳 郑州 洛阳 宝鸡 徐州 夏热冬冷地区 南京 盐城 南通 合肥 安庆 九江 武汉 黄石 岳阳 韩中 安康 上海 杭州 宁波 宜昌 长沙 南昌 株洲 永州 赣州 韶关 桂林 重庆 达县 万州 涪陵 南充 宜宾 成都 遵义 凯里 绵阳 夏热冬暖地区 福州 莆田 龙岩 梅州 兴宁 应德 河池 柳州 贺州 泉州 厦门 广州 深圳 湛江 汕头 海口 南宁 北海 梧州 温和地区贵阳 昆明 西昌 大理 12 32 5 5 消防 消防要求要求 根据 YD T 5003 2005 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 第 4 节建筑物耐火 等级的规定 通信基站机房应属于二类建筑物 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根据第 6 3 节 建筑立面 室内装修和建筑构造设计的要求 电信机房的室 内装修 应满足电信工艺的要求 满足 GB50222 2001 建筑内部装修设 计防火规范 的规定 装修材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 选取耐久 不起灰 环保的材料 每个基站机房配备 2 个手提式灭火器备用 6 6 塔桅塔桅 本节应根据 YD T 5034 2005 集群通信工程设计规范 以及 数字 微波 PDH 部分 接力通信工程设计规范 YD5004 94 编写 主要应包括 铁塔工艺要求 主要根据天线的不同安装方式对落地塔 楼顶增高架 楼 顶拉线塔 天面支撑杆等提出工艺要求 6 16 1 铁塔工艺要求铁塔工艺要求 以下工艺要求是针对移动通信天线安装要求提出的 根据 YD T 5034 2005 集群通信工程设计规范 第 11 2 节 天线塔的要求 移动天线 塔可采用自立式铁塔 拉线桅杆或 H 杆塔 移动通信天线塔可采用钢管亦 可采用角钢搭建 在天线安装的平台上 必须考虑天线支撑横担或天线支 撑杆固定的方便 天线塔应满足下列要求 1 挠度和刚度要求 天线塔在无荷载时 中线垂直倾斜不得超过塔高的 1 1500 天线塔在满负荷及最大外力作用下 铁塔任意点的水平位移不得超过 该点离地高度的 1 100 天线塔的抗震设防烈度及抗震设计一般按当地地震烈度设计 2 天线塔的防腐蚀要求 防腐蚀年限不应低于 30 年 天线塔所有构件均需作防锈镀锌处理 不得在现场切割 钻孔 烧焊 不得使用焊接铁塔 3 天线安装要求 13 32 天线安装的所有构件 在挂上天线后 应能在经受当地最大风速时不 受破坏 4 爬梯要求 应有人爬梯及馈线爬梯 馈线爬梯在馈线穿越时应无阻挡 每隔 1000mm 一条角钢用于馈线的加固 爬梯应与塔身连固 人在爬梯上活动时 爬梯不能有晃动 5 安全防护措施 1 落地塔应有独立的接地系统 其接地与大楼或独立机房建筑的 接地系统至少有三处以最短的距离 适当的位置作可靠的连接 形成一个 完善的接地系统 楼顶铁塔应与大楼接地系统连接而且必须紧密 可靠 接地电阻应满足防雷接地规范的要求 2 铁塔必须设置防雷措施 保护范围包含基站机房 移动通信收 发信天线 3 铁塔应装有避雷针 避雷针应有足够的高度 能保护铁塔上所 有的天线 所有的室外天线都应在避雷针的保护范围之内 避雷针的引下 线应专门设置 在铁塔上靠近爬梯两侧 各敷设一根避雷引下线 引下线 材料为 40mm 4mm 的镀锌扁钢 引下线应与避雷针及塔底接地网互相焊接 联通 引下线在接地网上连接点与其他接地引下线在接地网上连接点之间 的距离不宜小于 10m 该引下线在各平台底部及每隔铁塔高度的 1 5 处均 匀打 5 8mm 孔 10 个 打孔应考虑镀锌扁钢的强度 以供安装天馈线接地 用 4 铁塔塔体及所有构件均应热镀锌 并有 30 年的抗腐蚀能力 5 属于当地最高点或处在飞机航空通道下的铁塔塔顶应设置标志 信号灯 6 26 2 楼顶增高架工艺要求楼顶增高架工艺要求 天线增高架一般安装在楼面 其高度一般不超过 10 米 定向天线可 按照 6 付进行考虑 其工艺要求可参照铁塔工艺要求 当增高架高度超过 10 米时 需按照铁塔工艺要求进行建造 定向天线仍按 6 付进行考虑 14 32 如需在增高架上安装微波天线 应考虑 数字微波 PDH 部分 接力通 信工程设计规范 YD5004 94 中对微波天线塔的要求 6 36 3 楼顶拉线塔工艺要求楼顶拉线塔工艺要求 楼顶拉线塔一般安装在楼面 其高度一般不超过 20 米 平台由 6 根 T 型横担构成 定向天线可按照 6 付进行考虑 其工艺要求可参照铁塔工 艺要求 如需在增高架上安装微波天线 应考虑 数字微波 PDH 部分 接力通 信工程设计规范 YD5004 94 中对微波天线塔的要求 6 46 4 天面支撑杆工艺要求天面支撑杆工艺要求 天面天线支撑杆杆体采用直径 70mm 的镀锌钢管 在顶部加焊长 500mm 的锥体避雷针 支撑杆与楼面或女儿墙固定牢固 且与地平面保持垂直 支撑杆与楼房避雷网需有良好的电气接触 天线支撑杆的所有室外构件 如斜支撑等 需进行热镀锌处理 6 56 5 铁塔利旧判断原则 铁塔利旧判断原则 在利旧天线塔架时 主要要考虑风荷载的影响 由于屋面移动通信 天线承受风荷载的情况没有专门机构进行研究 亦没有专门针对移动通信 天线的计算参数 为确保天线安全 同时便于科学 准确地计算风荷载 我们可以依据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 2001 中对风荷载计 算的相关条文 对风载计算中的主要参数作出统一规定 判断现有铁塔是否可以利旧 首先应查明铁塔的设计原始条件 即平 台个数 安装天线数量 单面天线的迎风面积 是否安装微波天线及其规 格数量 然后根据设计原始条件下和实际安装情况下天线迎风面积相符的 原则 判断铁塔可否利旧 所谓天线迎风面积相符的原则 就是将设计原 始条件下各平台单方向天线迎风面积之和与各平台单方向实际天线迎风面 积之和相比较 如实际的天线迎风面积不大于设计条件 则表明安装天线 后 实际迎风面积没有超过设计值 铁塔可以利旧 如超出设计值 根据 15 32 国标规范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GB 50292 1999 中的相关规定 当 实际迎风面积不超过设计原始条件的 10 时 仍可认为铁塔的可靠性符合 要求 可以利旧 7 7 抗震加固抗震加固 1 当遭受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作用时 通信设备安装的铁架及相 关的加固点 不应产生破坏性的损坏 2 当遭受本地区设防烈度预估的地震作用时 通信设备安装的机架 及相关的加固点允许有局部损坏 位移等 但不产生机架倾斜的现象 3 机房的各机柜 电池组等必须与楼面固定 铁塔的构造必须采用 硬钢并在楼面建底座与之牢固固定 4 对于安装在楼面的天线 其系统走线架 天线杆底座应与楼面牢 固固定 天线应用固定卡箍与天线杆固定 安装在铁塔上的天线都应用固 定卡箍与天线杆拧紧 9 9 防雷接地防雷接地 9 19 1 总体要求总体要求 根据 GB50057 94 2000 年版 和 通信局 站 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YD5098 2005 基站应将工作地 保护 地和防雷地组成一个联合接地网 达到均压和等电位的效应 基站及铁塔 防雷接地系统应有基站地网 基站内等电位联结 进站动力电缆及设备的 雷电防护 站内电源雷电流过电压保护等多种防护措施 9 29 2 基站地网基站地网 9 2 1 基站的主地网应由机房地网 铁塔地网组成 9 2 2 机房地网由机房建筑基础 含地桩 和外围环形接地体组成 环形接地体应沿机房建筑物散水点外敷设 并与机房建筑物基础横竖梁内 两根以上主钢筋焊接连通 机房建筑物基础有地桩时 应将各地桩主钢筋 与环形接地体焊接连通 9 2 3 在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地区 应在联合地网周围因地制宜设置辅 助地网 辅助地网宜沿原联合地网边沿向外扩建 并形成封闭形状 受地 16 32 形所限必须单独设置时 与主地网间隔不得太远 9 2 4 铁塔位于机房旁边时 应采用 40mm 4mm 的热镀锌扁钢 在地下 将铁塔地网与机房外设环形接地体焊接连通 铁塔地网网格尺寸不应小于 3m 3m 其周边为封闭式 同时还应利用塔基地桩内两根以上主钢筋作为 铁塔地网的垂直接地体 铁塔地网与机房地网之间应每隔 3 5m 相互焊接 连通一次 连接点不应少于两点 9 2 5 通信基站所在地区土壤电阻率低于 700 m 时 基站地网的工频 接地电阻宜控制在 10 以内 当基站的土壤电阻率大于 700 m 时 可不 对基站的工频接地电阻予以限制 此时地网的等效半径应 20m 并在地网 四角敷设 20m 30m 的辐射型水平接地体 9 2 6 分布式基站的铁塔应尽量设置在机房周围 当铁塔与机房小于 30 米时 机房地网与铁塔地网应采用联合接地 即 使用 2 根以上的水平 接地体将两个地网相互连通 9 39 3 基站内等电位联结基站内等电位联结 9 3 1 基站内各类接地线 电源系统工作地 保护地 主设备接地 馈线接地 均应从接地汇集线排或接地板上分别引接 可采用环形或星形 等电位连接方式 站内设备就近接地 9 3 3 基站内接地母线或连接母线采用 40mm 4mm 热镀锌扁钢或 1kV 1 35mm2 多股铜缆线 9 3 3 一般设备 机架 的接地线 应使用截面积不小于 16mm2 的多 股铜线 9 3 4 严禁在接地线中加装开关或熔断器 9 3 5 接地线布放时应尽量短直 多余的线缆应截断 严禁盘绕 9 3 6 机房楼顶的铁塔和各种金属设施 应分别与楼顶避雷带或雷电 引下线就近多点连通 9 3 7 楼顶和天线铁塔上的航空障碍灯 彩灯 广告灯及其它用电设 备的电源线 应采用有金属外皮的电缆或穿金属管布放 在楼顶横向布设 的电缆 其金属外护套或金属管应与避雷带或接地线就近连通 上下走向 17 32 的电缆 其金属外护套应至少在上下两端各就近接地一次 9 3 8 将室内走线架及其他金属构件接地 各段走线架之间必须电气 连通 室外馈线架就近接地 9 49 4 进站动力电缆及基站设备的雷电防护措施进站动力电缆及基站设备的雷电防护措施 9 4 1 基站的电力电缆应埋地敷设 使用专用变压器时高压电力电缆 的埋设长度不宜小于 200m 低压电缆进入基站机房时 其埋地长度不宜小 于 15m 当高压电力电缆已采用埋地敷设时 低压侧电缆一般不做要求 低压埋地电缆应选用具有金属铠装层的电力电缆或穿钢管埋地引入机房 电缆金属铠装层和钢管应在两端就近与变压器地网和机房地网连通 9 4 2 站内 外使用的电源配电箱应安装断路开关 不得安装漏电开 关 9 4 3 山区经常遭受直击雷侵入的架空电源线 可在架空电源线上方 1m 处 同杆架设避雷线 即架空地线 避雷线可以使用 8mm 以上的钢绞 线 每隔 3 5 杆做简易地网接地 避雷线垂度应与电源线一致 9 4 4 基站电缆馈线的金属外护层 应在上部 下部和经走线架进机 房入口处就近接地 在机房入口处的接地应就近与地网引出的接地线妥善 连接 当铁塔高度大于 60m 时 电缆的馈线的金属外护层还应在铁塔中部 增加一处接地 9 4 5 铠装电缆的金属外护套或金属波纹管至少应在上下两端的就近 接地一次 其中下端在进入机房前应与室外地线排 室外走线架就近接地 或与建筑物的避雷带焊接 在基站楼顶横向布放的电缆 其金属外护套或 波纹管应与避雷带或接地线就近连接 9 4 6 基站楼顶的各种金属设施均应分别与屋顶避雷带就近连通 机 房内走线架 吊挂铁架 机架或机壳 金属通风管道 金属门窗等均应做 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引线一般宜采用 1kV 1 35mm2 的多股铜缆线 9 4 7 天线铁塔应设避雷针 塔上的天馈线和其他设施都应在其保护 范围内 避雷针的雷电流引下线应利用塔身的可靠金属连接或及沿塔身外 侧设置专门引下线 引下线应与避雷针及总接地网相互焊接连通 引下线 18 32 材料可用 40mm 4mm 的热镀锌扁钢或 1kV 1 35mm2 的多股铜缆线 当铁 塔属于当地最高点或处在飞机航空通道下的塔顶应设置标志信号灯 9 4 8 天线铁塔顶部应预留多孔位接地汇集线排 9 4 9 基站天线顶部引下的馈线 应沿铁塔自身的中心部位敷设 尽量 避免沿铁塔外表面敷设 9 59 5 站内雷电过电压的保护方法站内雷电过电压的保护方法 9 5 1 通信基站的电源雷电过电压保护应采用分级保护 一级浪涌保 护器应就近安装在交流配电箱旁 电源二级浪涌保护器应安装在开关电源 交流屏内 9 5 2 在 TT 供电系统的基站内 应使用 3 NPE 模式的交流电源浪 涌保护器 即三相分别对零线用限压型器件保护 零线对地使用放电管 间隙 保护 不宜使用四线对地保护模式的浪涌保护器 防止保护器故 障时保护空开不能动作 造成电缆烧毁和火灾事故发生 9 5 3 电源浪涌保护器的选择 9 5 3 1 合理使用雷电过电压保护器 在雷电入侵时自动打开接地通 路 将雷电流泄入地网 使设备端口承受的雷电过电压不超过允许范围 9 5 3 2 电源用雷电浪涌保护器 SPD 的测试必须符合 YD T1235 1 2002 通信局 站 低压配电系统用电涌保护器技术要求 的要求 检测 中的测试方法必须符合 YD T1235 2 2002 通信局 站 低压配电系统用 电涌保护器测试方法 9 5 4 电源浪涌保护器的使用要求 9 5 4 1 在使用分级保护时 各级浪涌保护器之间应保持必要的退耦 距离或增设退耦器件 氧化锌 SPD 与氧化锌 SPD 之间退耦距离 电缆长度 应不小于 5m 9 5 4 2 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 交流配电系统的限压型浪涌保护 器 其标称导通电压宜取 Un 2 2U U 为最大运行工作电压 9 5 4 3 在电源 SPD 的引接线上 应串接保护空开 或保险丝 防 止 SPD 故障时引起系统供电中断 保空开 或保险丝 的标称电流不应大 19 32 于前级供电线路空开 或保险丝 的 1 1 6 倍 9 5 4 4 不得将 C 级 40kA 模块型 SPD 进行并联组合作为 80kA 或 120kA 的 SPD 使用 9 5 4 5 交流电源第一级 SPD 的最大通流容量 应根据局 站 性质 地理环境和当地雷暴日的大小来确定 当存在以下不利因素时 应提高交 流电源第一级 SPD 的最大通流容量 局 站 设在高层建筑 山顶 水边 矿区和空旷高地 局 站 设有铁塔或塔楼 无专用变压器 虽然地处少雷区或者中雷区 根据历年统计 时有雷击发生 交流供电线路无法按要求埋地引入 大地电阻率较高致使站内接地电阻偏大 9 5 4 6 基站内 SPD 的安装位置应预留接地端子 9 5 4 7 电源用 SPD 的连接线及接地线截面积应符合以下的要求 材料 为多股铜线 10 10 监控系统监控系统 10 110 1 监控设备配置原则监控设备配置原则 10 1 1 监控设备的配置应符合信息产业部的相关规范及要求 10 1 2 监控设备应具有审计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并预留一定的输出和 输入端口 10 1 2 监控设备的传输方式的选择应尽量利用现有传输网的资源 提 高传输手段的可靠性 20 32 10 210 2 监控设备配置方案监控设备配置方案 10 2 1 新建基站均应配置加农设备 对基站内的交流配电箱 高频开 关组合电源 蓄电池组 空调 机房环境等进行监控 10 2 2 新建基站监控测点建议如下表所示 序号设备名称类型测点 遥测 三相输入电压 三相输出电流 输入频率 输出总线 电压 模块单体输出电流 总负载电流 蓄电池电流 遥信 模块单体状态 开 关机 限流 不限流 模块单体 故障 正常 一次下电开关状态 监控模块故障 主 要分录熔丝 开关故障 遥调均充 浮充电压设置 限流设置 1开关电源 遥控模块开 关机 均 浮充 电池管理 遥测 遥信 温度 空调工作状态 工作模式 通风 制冷 加热 除湿 遥调 温度设置 2空调设备 遥控空调开 关机 遥测 三相输入电压 三相输入电流 功率因数 频率 可 选 有功功率 电度 可选 3 交流配电 箱 遥信开关状态 市电状态 4蓄电池组遥测 蓄电池组总电压 蓄电池单体电压 可选 标示电 池温度 可选 5油机遥测工作状态 运行 停机 可选 遥测温度 遥信 烟感 水浸 门磁 红外 可选 空调防盗 可选 6环境 遥控智能门禁 10 2 3 对于市电供电情况不稳定 造成电池频繁充电放电的基站可选 21 32 蓄电池组单体电压 电池温度的测点 10 2 4 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