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行业统计报表指标解释.docx_第1页
通信行业统计报表指标解释.docx_第2页
通信行业统计报表指标解释.docx_第3页
通信行业统计报表指标解释.docx_第4页
通信行业统计报表指标解释.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信行业统计报表指标解释(2006年年报和2007年定期报表)信息产业部2006年12月目 录说 明一,本套通信行业统计指标解释(简称指标解释)与今年统计报表制度同时下发,2006年年报,2007年定报中的指标依照本指标解释规定填报.二,本指标解释是在2001年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编印的通信专业统计知识行业统计指标解释一书的基础上,根据近几年报表制度的修改补充,做了相应修改.三,邮政综合性指标参照本指标解释执行.专业性指标根据国家邮政局的指标解释执行,相关指标解释未收录.公网综合统计电信业务量电信业务总量电信业务总量:是以货币形式表示的电信企业为社会提供的各类电信服务的总数量.按专业可分为本地网通信业务总量,长途通信业务总量,移动通信业务总量,数据通信业务总量,卫星通信业务总量;按通信范围可分为国内电信业务总量和国际及港澳台电信业务总量.计量单位:万元.(1)计算方法:电信业务总量是以各类业务的实物量分别乘以相应的不变单价,求出各类业务的货币量加总求得(出租代维及其他业务按业务收入直接相加).其计算公式:电信业务总量=(各类电信业务量不变单价)+出租代维及其他业务收入(2)注意事项:计算业务总量时,以时期数表示的业务量,如电话通话量,电话信息服务量,互联网使用量等,按报告期内累计数计算.以时点数表示的业务量,如电话用户,无线寻呼用户,数据用户等,采用报告期内序时平均数计算.序时平均数即报告期内日平均数,用报告期内各日业务量之和除以报告期内总天数求得.为简化计算,月平均数可采用期初和期末时点数相加除以2求得.月,季,年平均数计算公式如下:月平均数=(上月末到达数+本月末到达数)/2季平均数=报告期内三个月的平均数之和/3年平均数=年内十二个月的平均数之和/12或四个季度的平均数之和/4固定电话用户固定电话用户:即企业指标中的本地电话用户,是指报告期末实际已接入固定电话网上的全部电话用户.计量单位:户.(1)统计范围:报告期末在电信运营企业营业网点办理开户登记手续并已接入固定电话网上的全部电话用户,包括普通电话用户,无线接入电话用户,公用电话用户,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用户,集中用户交换机(CENTREX)电话用户,模拟中继线用户等.临时装设的电话,租用电话在报告期末还在使用的应统计电话用户数.固定电话用户按接入分为普通电话用户,无线接入电话用户,公用电话用户,窄带N-ISDN用户,集中用户交换机(CENTREX)用户等.无线接入电话用户:利用无线接入话机,通过无线接入设备接入公众电话网上的电话用户.含无线市话用户,450M无线接入用户(450M车载台),LMDS接入用户等.按实装电话号码数统计.其中,无线市话用户:报告期末在本电信运营企业营业网点办理开户登记手续,利用无线接入话机,采用PHS/PAS制式,通过无线通信方式接入公众电话网,占用固定电话号码资源的电话用户,即通常所说的小灵通用户.公用电话用户:装设在街道,宾馆,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以及电信营业厅等地,供公众共同使用,接入固定电话网并按照公用电话登记注册和收费的电话用户.包括有人值守公用电话,投币式公用电话,磁卡公用电话,IC卡公用电话用户,智能网公用电话(包括智能网专用接入终端公用电话用户,如201电话)等.电信营业网点的内部话机和隔音间的话机兼作零售电话的,住宅电话用户经批准办理公用电话业务的应按公用电话用户统计.计量单位:部.窄带N-ISDN用户:接入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上的电话用户.包括使用标准ISDN终端的用户,使用非标准ISDN终端的用户,具有ISDN功能的小交换机用户以及将现用小交换机升级为ISDN小交换机的用户数.N-ISDN用户分为基本速率(2B+D)用户和基群速率(30B+D)用户.集中用户交换机(CENTREX)用户:根据用户的要求,将本地电话交换机上部分电话用户划为一个用户群,使CENTREX电话用户拥有普通电话用户的所有功能,用户交换机的所有功能及其他一些特殊功能.个性化回铃用户:在报告期末,固定电话用户(含无线市话用户)付费并由电信运营商开通的,可由用户自己选择回铃音的用户,包括使用套餐由运营商提供多种回铃音的用户.固定电话用户按行政区划分类可分为城市电话用户和农村电话用户.城市电话用户:话机安装地的行政区划属于中央直辖市,省辖市,地级市,县级市的市区,市郊区及县城区范围内的固定电话用户,还包括分布在农村地区县团级以上建制的独立工矿区,林区,驻军的电话用户.农村电话用户:话机安装地的行政区划属于城市范围以外的乡(镇),村的固定电话用户.城市电话用户,农村电话用户统计时注意:a,城乡电话原则上按用户所在的行政区划统计,区分城乡用户困难时,可按用户接入的局用交换机安装所在地,或按局号进行统计,也可按资费划分统计;b,N-ISDN用户,无线接入电话用户,集中用户交换机用户无论分布在何处,暂按城市电话用户统计.固定电话用户按用户性质分为住宅电话用户和非住宅电话用户.住宅电话用户:私人付费或安装在居民住宅并按照住宅电话用户登记注册和收费的各类电话用户,包括普通电话用户,无线接入电话用户,集中用户交换机用户,N-ISDN用户中的私人或住宅用户.不包括安装在居民住宅,属于经营性的电话用户(如经批准开办公用电话业务的用户,设在居民住宅中的的私营企业或单位安装的电话用户).住宅电话用户按区域划分为城市住宅电话用户和农村住宅电话用户.非住宅电话用户:住宅电话用户以外的电话用户.按纳费情况不同,分为计费电话用户和免费电话用户.按计费方式不同,分为包月制电话用户和计次制电话用户.(2)统计方法:无线接入电话用户按实装用户电话号码统计(只统计与已装固定电话不同号的用户);公用电话,智能网专用电话以一部话机作为一户统计.N-ISDN(2B+D)1个用户端口按1个电话用户,(30B+D)1个用户端口按15个电话用户统计;集中用户交换机用户按实装电话号码数统计.模拟用户中继线按对数统计,一对统计为一户(含双向中继,单出单入中继).(3)注意事项:a,包括接入局用电话交换机(含程控模块)和接入网设备的电话用户;b,无线接入电话用户与已装固定电话同号的不能重复统计;c,占固定电话交换机容量的电信企业内部电话,如电信营业厅内部电话,接入公众用户传真机上的电话,隔音间的电话等,均按固定电话用户统计;d,不包括普通电话的副机,合用电话的副户,用户交换机上的话机(分机),各种电话专线,本地电话局间中继线及台间中继线,出租的占层号码及其中继线,数字用户中继线,预放号电话等;e,报告期内占用电话号码的零通话用户也应统计在内.移动电话用户移动电话用户移动电话用户:报告期末通过移动电话交换机进入移动电话网的全部电话用户.计量单位:户.(1)统计范围:报告期末在电信运营企业办理开户登记手续,通过移动电话交换机进入移动电话网,并占用移动电话号码的各类电话用户.包括各类签约用户,智能网预付费用户等.移动电话用户按技术实现方式分为GSM数据移动电话用户和CDMA数据移动电话用户.GSM移动电话用户:接入GSM数字移动电话网(采用基于时分多址编码方式的GSM技术的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工作频率范围在900兆或1800兆附近)的电话用户.CDMA移动电话用户:接入CDMA数字移动电话网(采用基于码分多址方式和扩频通信技术的CDMA技术,IS-95或CDMA 1X标准的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上的电话用户.个性化回铃用户:在报告期末,移动电话用户付费并由电信运营商开通的,可由用户自己选择回铃音的用户,包括使用套餐由运营商提供多种回铃音的用户.G网和C网的个性化回铃用户分别进行统计.(2)统计方法:a,签约用户按报告期末实有用户数统计.手持机,便携机,车载台,固定台,一部或一台按一户统计;b,智能网预付费用户,不论面值大小,使用期限长短,均按报告期末售出已激活并充值的SIM卡总张数扣减本期到达使用期限的SIM卡张数进行统计,一张卡统计一户.(3)注意事项:a,包括欠费停机但未销号的用户,无主用户和报告期末仍在使用的不能充值或可充值但不能异地漫游的SIM卡用户;b,不包括异地来访用户,测试机用户,以及报告期末尚未激活的和到达使用期的各种可充值并能异地漫游的SIM卡用户;c,报告期当月占用号码零通话用户,也应统计在内.数据业务用户1.数字数据网(DDN)用户数字数据网(DDN)是利用数字通道提供半永久性连接电路,以传输数据信号为主的数字传输网络.数字数据网(DDN)用户:利用数字数据网进行通信的用户端口.计量单位:个.(1)统计范围:a,包括报告期末用户在本电信运营企业营业网点或代理商办理开户登记手续,并已接入数字数据通信网上的速率在9.6K至2M间的全部用户端口.b,包括本地网业务用户端口,国内长途业务用户端口和国际及港澳台业务用户端口.(2)统计方法:按报告期末实际开通的用户数统计.(3)注意事项:不包括在DDN网上开通的帧中继PVC业务用户.2.帧中继及ATM用户帧中继业务是在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提供用户信息流的双向传送,并保持原顺序不变的一种承载业务.ATM是异步转送方式的简称,是以信元为信息传输,复用和交换的基本单位的转送方式.ATM宽带网上可开放永久虚电路业务(PVC),交换虚电路业务(SVC),帧中继承载业务,电路仿真业务.帧中继及ATM用户:利用帧中继或ATM的PVC进行通信的用户.计量单位:户.(1)统计范围:a,包括报告期末在本电信运营企业营业网点或代理商办理开户登记手续,并通过帧中继或ATM技术已接入分组交换网,DDN网,帧中继网,ATM网上的所有PVC业务用户.b,帧中继及ATM PVC业务用户包括本地网PVC业务用户,国内长途PVC业务用户和国际及港澳台PVC业务用户.(2)统计方法:按报告期末实际开通的用户数统计.3.移动分组数据用户移动分组数据用户:已登记开办移动分组数据业务,通过移动分组数据终端可直接操作接入移动分组数据网,获取在线信息,电子邮件等服务,并在当月实际使用过移动分组数据业务的用户.计量单位:户.其中:上网用户:在报告期末,通过GPRS或CDMA 1x方式接入互联网(包括WAP网站和WWW网站)的用户.(1)统计范围:移动分组数据用户包括GSM分组数据用户,CDMA分组数据用户.GSM分组数据用户:接入GPRS或EDGE网络,使用移动分组数据业务,并在报告期内至少激活PDP上下文一次的用户的用户.CDMA分组数据用户:接入CDMA网络,并在报告期内使用过移动分组数据业务的用户.(2)统计方法:按报告期末实有用户数统计.(3)注意事项:a,不包括通过移动电话终端拨号上网的用户(CSD用户);b,仅使用移动短信业务的用户不在移动分组数据用户统计之列.4.互联网拨号用户互联网拨号用户:通过PSTN,N-ISDN,手机或上网卡等,采用拨号上网方式接入互联网(包括WAP网站和WWW网站)的用户.计量单位:户.其中,移动互联网拨号用户:通过移动电话网,使用手机,或通过手机数据线连接计算机,或将手机SIM卡嵌入设备(包括计算机)等终端设备,采取拨号上网方式接入互联网(包括WAP网站和WWW网站)的用户.计量单位:户.(1)统计范围:a,报告期末已在电信运营企业营业网点(或代理商及与电信运营企业合作经营的ISP,ICP)办理开户登记手续的,使用个人账号接入中国互联网的全部注册拨号用户;b,报告期末电信运营企业PSTN,N-ISDN,移动电话网等电话用户在报告期内使用公用帐号拨通上网特服号接入互联网的全部主叫电话号码用户,此类用户不需办理开户手续;c,报告期末使用电信运营企业发行的各种上网储值卡,(银行与本电信运营企业签有协议的)银行卡等接入中国互联网的全部卡式用户.(2)统计方法:a,注册拨号用户按实际开通的用户数统计.一个注册用户统计一个注册拨号用户;b,主叫电话号码用户按报告期内拨通过特服号上网的所有主叫电话号码数统计.同一电话号码在报告期内不论使用次数多少,只能统计一户主叫电话号码用户;c,卡式用户中储值卡按报告期末本电信运营企业营业网点累计销售(包括代理商销售,本电信运营企业与其他单位,ISP/ICP服务捆绑销售的,网上开户销售的)并认证登记的各种有效的可充值卡,非充值卡张数统计,不包括已销售但未使用及已超过使用期限的储值卡张数;银行上网卡按报告期末各银行用户数据库中已发生上网费用的储值卡(或信用卡)等帐号数统计,一个储值卡(或信用卡)等帐号统计为一个银行上网卡用户.(3)注意事项:a,不包括通过PPPoE虚拟拨号方式上网的xDSL或LAN宽带用户;b,移动互联网拨号用户不包括通过GPRS,CDMA 1X等方式接入互联网的移动通信用户.包括通过电路交换(CSD)方式接入WAP网站的移动通信用户,但与其它方式上网的用户不能重复统计.5,互联网专线用户互联网专线用户:通过分组数据交换网,DDN网,帧中继/ATM网以及模拟专线,数字专线等方式,不经过宽带IP城域网,直接接入中国互联网的用户(不含xDSL专线和LAN专线用户).计量单位:户.(1)统计范围:专线用户包括报告期末在本电信运营企业营业网点(或代理商及与本电信运营企业合作经营的ISP,ICP)办理开户登记手续,并已接入互联网的全部用户.(2)统计方法:按报告期末实际开通的专线用户数统计,一个专线接入统计为一户.(3)注意事项:a,xDSL专线和LAN专线用户不在统计之列;b,不包括采取专线方式但不是接入互联网的用户.6,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报告期末在电信运营企业登记注册,通过xDSL,FTTx+LAN以及其它宽带接入方式接入电信运营企业宽带IP城域网的用户.计量单位:户.(1)统计范围: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主要包括xDSL虚拟拨号用户,xDSL专线用户,LAN专线用户,LAN终端用户,WLAN及其它宽带接入用户(指采用本电信运营企业提供的HFC,PNA等方式接入宽带互联网的用户).xDSL用户:报告期末在电信运营企业登记注册,通过xDSL方式接入中国互联网的用户,包括xDSL虚拟拨号用户和xDSL专线用户.计量单位:户.LAN用户:报告期未在电信运营企业登记注册,通过FTTx+LAN方式接入中国互联网的用户,包括FTTx+LAN业务终端方式用户和FTTx+LAN业务专线方式用户.计量单位:户.WLAN用户:WLAN代替了常规LAN中使用的双绞线或同轴线路或光纤,通过电磁波传送和接收数据.统计期末在电信运营企业登记注册,通过无线对等方式,如PC对PC,或PC对集线器等,及点到点方式,如LAN到LAN等,接入中国互联网的用户.计量单位:户.其它宽带接入用户:采用电信运营企业提供的HFC,PNA等方式接入互联网的用户,其中FHC业务是指利用铜轴电缆+Cable Modem方式提供的宽带业务;PNA业务是指利用用户电话线,采用频分复用技术,提供1M-10Mbsp数据速率的宽带业务;以及采用其他宽带业务方式接入的互联网用户,计量单位:户.(2)统计方法:a,按报告期末实有用户数统计;b,xDSL用户=xDSL虚拟拨号用户+xDSL专线用户;c,LAN用户=LAN终端用户+LAN专线用户(折算用户);d,WLAN用户按运营商用户记录统计,一个帐号计为一户.(3)注意事项:a,端口安装到户,但没有登记注册并使用的不含在统计之内;b,使用xDSL或LAN端口接入,但不是接入互联网的不在统计之列;c,使用企业或家庭自建的WLAN网络接入互联网,且没有在运营商登记注册的用户,不在统计之列;d,LAN专线用户为折算用户,具体按照电信企业总部统一要求,根据当月LAN专线收入折算.卫星通信用户1,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用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用户:统计期末在本电信运营企业已办理注册登记手续,通过移动电话交换机进入卫星移动电话网,占用卫星移动电话号码的电话用户.计量单位:户.(1)统计范围:包括本电信运营企业及其代理商发展的全部用户.(2)统计方法:按统计期末已办理入网手续的实有用户数统计.(3)注意事项:包括停机保号用户和欠费停机但尚末拆机用户.2,卫星导航系统用户卫星导航系统用户:统计期末在本电信运营企业已办理注册登记手续,使用卫星导航系统的用户.计量单位:户.(1)统计范围:包括本电信运营企业及其代理商发展的全部用户.(2)统计方法:按统计期末已办理入网手续的实有用户数统计.(3)注意事项:包括停机保号用户和欠费停机但尚末拆机用户.固定本地电话通话量1,固定本地电话通话量固定本地电话通话量是指本电信运营企业固定电话用户作主叫,拨打本地网内的所有去话通话次数.包括拨打本地网内本电信运营企业或其它电信运营企业的(固定或移动)电话用户,经本电信运营企业或其它电信运营企业(固定或移动)本地电路接续的全部去话通话次数.包括本地网内区间电话通话量,本地网内区内电话通话量和本地网内拨号上网通话量.本地网内区间电话通话量:主,被叫双方在本地电话网内两个不同营业区之间的接通通话次数,计量单位:次.其中,无线市话用户区间电话通话量:无线市话用户作主叫,主,被叫双方在本地电话网内两个不同营业区之间的接通通话次数,计量单位:次.本地网内区内电话通话量:主,被叫双方均在本地电话网内同一营业区内的接通通话次数,计量单位:次.其中,无线市话用户区内电话通话量:无线市话用户作主叫,主,被叫双方均在本地电话网内同一营业区内的接通通话次数,计量单位:次.本地网内拨号上网通话量:本地电话用户采取窄带拨号方式接入互联网时,接入本地电话通话次数.包括上本电信运营企业互联网和其它电信运营企业互联网挂发的本地电话通话次数.计量单位:次.(1)统计范围:a,本地电话用户及DID入网小交换机用户人工挂发的,自动直拨的,使用密码记帐式电话卡及银行卡挂发的,拨打IP电话所挂发的本地电话;b,本企业营业窗口,公用电话,电信代办点,电信服务点受理用户挂发的或用户使用电话磁卡,IC电话卡挂发的本地电话;c,本地网内会议电话;各类智能网业务使用的本地电话;d,800被叫集中付费的本地电话;e电信机构,防空机关按规定挂发的公务,业务,防空情报等免费本地电话.以上全部计费和免费的自动,人工的本地电话通话量.(2)统计方法:自动电话按计费通话次数统计.其中区间电话,上网电话按一分钟计算一次,区内电话按前三分钟计算两次,三分钟后一分钟计算一次.人工电话按去话记录单统计(包括销号张数,不包括退号和注销张数),一张统计为一次.会议电话按受话地点处数统计,一处统计为一次.(3)注意事项:a,公用电话,智能网等业务的资费标准或计费方式不论是否与固定本地电话相同,凡资费标准能划分区内,区间的,分别按区内,区间电话通话量统计,不能划分为区内,区间的,均按区间电话通话量统计;b,特种服务电话,收费(如114等)统计通话次数,不收费的不统计通话次数;c,集中用户交换机内部用户之间拨打的免费电话和DID入网用户交换机内部用户之间拨打的电话不统计;d,不包括交换机和测量台的测试次数.2,无线市话短信业务量无线市话短信业务量:无线市话用户通过无线市话短信平台使用短信业务的通信量.计量单位:条.(1)统计范围:报告期内本电信运营企业无线市话用户通过本电信运营企业无线市话短信平台使用各类短信业务的总条数;(2)统计方法:a,由受理无线市话短消息业务的企业负责统计;b,按用户使用的信息条数统计;(3)注意事项:a,不统计电信运营企业免费发送的短信业务量;b,点对点短消息或双向收费的短信只统计一条.固定传统长途电话通话量国内长途电话通话量(国内长途电话通话时长):本电信运营企业固定电话用户作主叫,拨打本地网以外的所有去话通话量(去话通话时长).包括拨打本地网以外本电信运营企业或其它电信运营企业的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用户,经本电信运营企业或其它电信运营企业长途电路接续的全部去话通话次数(去话通话时长),计量单位:次(分钟).国际电话通话量(国际电话去话通话时长):本电信运营企业固定电话用户作主叫,拨打国外(除港澳台)地区的所有去话通话量.包括经本电信运营企业或其它电信运营企业国内长途电路和国际电路接续通话的国际去话通话次数(去话通话时长),计量单位:次(分钟).港澳台电话通话量(港澳台电话去话通话时长):本电信运营企业固定电话用户作主叫,拨打港澳台地区的所有去话通话量.包括经本电信运营企业或其它电信运营企业国内长途电路和港澳台电路接续通话的港澳台去话通话次数(去话通话时长),计量单位:次(分钟).国际电话来话通话时长:国外(除港澳台)地区的电话用户做主叫,拨打本固定电信运营企业的电话用户,经其它电信运营企业和本电信运营企业的国际电路和国内长途电路接续的全部国际来话通话时长.计量单位:分钟.港澳台电话来话通话时长:港澳台地区的电话用户做主叫,拨打本固定电信运营企业的电话用户,经其它电信运营企业和本电信运营企业的港澳台电路和国内长途电路接续的全部港澳台来话通话时长.计量单位:分钟.(1)统计范围:a,本地电话用户及DID入网小交换机用户人工挂发的,长途和国际有权直拨的,使用密码记帐式电话卡及银行卡挂发的国内国际及港澳台长途电话;b,本企业营业窗口,公用电话,电信代办点,电信服务点受理用户挂发的或用户使用电话磁卡,IC电话卡挂发的国内国际及港澳台长途电话;c,本企业营业窗口受理用户或国际有权用户进行国内国际及港澳台长途传真的电话,长途会议电话(含可视会议电话,交互式会议电话);d,各类智能网业务使用的国内国际及港澳台电话;e,800被叫集中付费的国内国际及港澳台电话;f,电信机构,防空机关按规定挂发的公务,业务,防空情报等免费长途电话;g,108国际受话人付费的国际及港澳台来话.以上全部计费和免费的自动,人工的国内国际及港澳台电话通话量.(2)统计方法:按报告期内用户实际通话次数和计费通话时长统计.次即实际使用次数,从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接通通话至通话完毕挂机为通话一次;人工电话按去话记录单统计,一张统计为一次;国内长途会议电话按受话地点处统计,一处统计一次.按计费通话时长累计后折合为分钟数统计;人工销号电话,一次按一分钟计算,国内长途会议电话按受话地点处数乘时长统计.(3)注意事项:a,包括本电信运营企业电话用户使用其它电信运营企业发行的各种密码记帐式电话卡挂发的国内国际港澳台长途电话通话量(其通话量由发行密码记帐式电话卡的电信运营企业提供);b,不包括IP电话,宜通电话通话量和通话时长.移动电话通话量1,移动电话通话量移动电话通话量(移动电话通话时长):移动电话用户在移动电话网上发生的所有通话量(通话时长),包括移动电话用户在非漫游,漫游出访状态下发生的本地,国内长途,国际及港澳台主,被叫通话量(通话时长).计量单位:次(分钟).包括移动电话本地通话量,移动电话国内长途通话量,移动电话国际电话通话量和移动电话港澳台电话通话量.移动电话国内长途通话量(移动电话国内长途通话时长):移动电话用户在非漫游,漫游出访状态下发生的国内长途电话主,被叫通话量(通话时长).包括移动电话用户拨打和接听本地网以外本电信运营企业或其他电信运营企业的(移动或固定)电话用户,经本电信运营企业或其他电信运营企业的国内长途电路接续的通话次数(通话时长).计量单位:次(分钟).移动电话国际电话通话量(移动电话国际电话通话时长):移动电话用户在非漫游,漫游出访状态下发生的国际主,被叫通话量(通话时长).包括移动电话用户拨打和接听国外地区用户,经本电信运营企业或其他电信运营企业的国际电路接续的通话次数(通话时长).计量单位:次(分钟).移动电话港澳台电话通话量(移动电话港澳台电话通话时长):移动电话用户在非漫游,漫游出访状态下发生的港澳台主,被叫通话量(通话时长).包括移动电话用户拨打和接听港澳台地区用户,经本电信运营企业或其他电信运营企业的港澳台电路接续的通话次数(通话时长).计量单位:次(分钟).移动台湾电话来话通话时长:台湾地区的电话用户做主叫,拨打本移动电信运营企业的电话用户,经其它电信运营企业和本电信运营企业的港澳台电路和国内长途电路接续的全部台湾电话来话通话时长.计量单位:分钟.(1)统计范围:a,报告期内本电信运营企业的移动电话用户拨打和接听的总次数和总时长;b,国内长途电话通话量和通话时长中包括省内和省际长途电话的通话量和通话时长;c,移动电话通话量包括签约用户和智能网预付费用户的通话量,通话时长.(2)统计方法:a,按报告期内用户实际通话次数和计费通话时长统计;b,次即实际使用次数,从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接通通话至通话完毕挂机为通话一次.按计费系统的话单张数统计,不包括无效话单;c,分钟按计费通话时长折合为分钟数统计.(3)注意事项:a,漫游来访的异地移动电话用户去话通话量由计收话费的企业统计;b,移动电话通话量中不包括IP电话通话量和通话时长.2,移动短信业务量移动短信业务量:移动电话用户通过移动通信网络短信平台使用短信业务的通信量.计量单位:条.(1)统计范围:a,报告期内本电信运营企业移动电话用户在归属地或到访地通过本电信运营企业移动通信网短信平台发送成功的短信息总条数,包括信息点播,手机银行,手机证券,中文秘书台,点对点短消息服务,网络短信(SP短信)等各类短信业务量的总条数;b,报告期内通过互联网发起,通过本电信运营企业移动通信网短信平台的各类短信业务的总条数.(2)统计方法:a,由受理移动短消息业务的企业负责统计;b,按用户实际使用的信息条数统计.(3)注意事项:a,仅包括收费短信业务量,双向计费按1条统计;b,包括文本,语音的短信息业务量;c,包括签约用户,智能网预付费用户等发出的短信业务量;d,不包括互联互通的短信量.IP电话通话量IP电话是指将语音信号的长途传输部分经高效的压缩算法处理,利用互联网实时传送基本话音的一种电话业务.IP电话通话时长是指用户通过IP系统主叫直拨IP电话或按IP电话资费标准进行计费的长途通话时长.包括IP电话国内长途通话时长,IP电话国际电话通话时长,IP电话港澳台电话通话时长.IP电话国内长途通话时长:本电信运营企业或其它电信运营企业的用户通过本企业的IP系统拨打国内其它本地网的用户或按IP电话资费标准进行计费的国内长途通话量.计量单位:分钟.IP电话国际电话通话时长:本电信运营企业或其它电信运营企业的用户通过本企业的IP系统拨打国外地区的用户或按IP电话资费标准进行计费的国际长途通话量.计量单位:分钟.IP电话港澳台电话通话时长:本电信运营企业或其它电信运营企业的用户通过本企业的IP系统拨打港澳台地区的用户或按IP电话资费标准进行计费的港澳台长途通话量.计量单位:分钟.(1)统计范围:报告期内本电信运营企业IP电话主叫直拨用户和使用本电信运营企业发行的IP电话卡的用户通过IP电话接入码接通的通话总时长.(2)统计方法:由受理IP电话业务的企业负责统计.包括其它电信运营企业电话用户使用本电信运营企业发行的IP电话卡挂发的IP电话通话时长.分钟按计费通话时长(1分钟为一个计费单元) 统计.(3)注意事项:a,包括固定IP电话通话量和移动IP电话通话量;b,其它电信运营企业电话用户使用本电信运营企业发行的IP电话卡挂发的IP电话,接入本地电话通话量由电话用户所属的电信运营企业统计,IP电话通话量由发行电话卡的电信运营企业统计;c,统计中包括宜通电话通话量.由固定电话发起的IP电话通话时长:发起方式为固定电话,包括小灵通电话,并且通过本企业的IP系统拨打国内其它本地网发生的通话量或按IP电话资费标准计费的国内,国际和港澳台长途通话量.计量单位:分钟.由移动电话发起的IP电话通话时长:发起方式为移动电话,并且通过本企业的IP系统拨打国内其它本地网发生的通话量或按IP电话资费标准计费的国内,国际和港澳台长途通话量.计量单位:分钟.卫星移动电话业务量卫星移动电话通话时长卫星移动电话通话时长:本电信运营企业卫星移动电话用户作主叫拨打的全部去话通话时长.计量单位:分钟(1)统计范围:a,报告期内本地通话和长途通话的总次数和总通话时长;b,包括拨打本电信运营企业或其他电信运营企业的(移动或固定)电话用户,经本电信运营企业或其他电信运营企业的(移动或固定)电话电路接续的通话时长.(2)统计方法:按实际去话通话次数和计费通话分钟数统计.(3)注意事项:卫星移动电话来话不统计.网间互联互通业务量1,固定电话互联互通通话时长固定电话互联互通通话时长:从本电信运营企业固定电话网内发起的经网间关口局疏通的去往其他电信运营企业电话网的电话通话时长.计量单位:分钟.(1)统计范围:a,包括本电信运营企业的固定电话用户拨打其它运营商的移动或固定电话用户的通话时长;b,包括本电信运营企业的固定电话用户拨打其它电信运营企业的IP电话或长途电话接入码挂发的经本电信运营企业关口局过网的电话通话时长.(2)统计方法:按报告期内用户实际使用的去话通话时长统计.(3)注意事项:不包括互联互通来话通话时长.2,移动电话互联互通通话时长移动电话互联互通通话时长:从本电信运营企业移动电话网内发起的经网间关口局疏通的去往其他电信运营企业电话网的通话时长.计量单位:分钟.(1)统计范围:a,包括本电信运营企业的移动电话用户拨打其它运营商的移动或固定电话用户的通话时长;b,包括本电信运营企业的移动电话用户拨打其它电信运营企业的IP电话或长途电话接入号挂发的经本电信运营企业关口局过网的电话通话时长.(2)统计方法:按报告期内用户实际使用的去话通话时长统计.(3)注意事项:不包括互联互通来话通话时长.3,短信互联互通业务量短信互联互通业务量:本电信运营企业固定或移动电话用户发起,通过短信互通网关发送到其他电信运营企业用户的各类短信通信量.计量单位:条.(1)统计范围:包括本电信运营企业固定(含无线市话用户)或移动电话用户发给其他电信运营企业电话用户的各类短信业务量.(2)统计方法:按照本电信运营企业用户实际成功发出,并产生费用的短信记录统计.电信通信能力长途电路电路是指利用金属导线,光纤或无线电波等作为传输媒介进行通信的通路.长途电路是指两个本地网(包括固定网和移动网)之间提供长途通信传输的电路.(1)统计范围:a,包括用于长途电话,长途数据通信的电路,出租给其他电信运营企业使用的电路,不包括用于本电信运营企业内部联络的电路和转接电路;b,包括现用和已交付业务部门使用的备用电路,不包括试通但未交付使用的电路;c,国际局与国际局间的际中电路,国际局与国内长途局之间的际专电路,如果是跨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则按省际电路统计,省内跨本地网之间的,按省内电路统计.(2)统计方法:按报告期末实际开通电路数统计.不仅要统计带宽为2M的电路,其它带宽的电路如155M,622M等都要折算为2M电路进行统计,折算方法如下:34Mbps=162Mbps;140Mbps=642Mbps;155Mbps=632Mbps;565Mbps= 4140Mbps;622Mbps= 4155Mbps;2.5Gbps= 16155Mbps;10Gbps=64155Mbps.(3)注意事项:a,按本电信企业拥有产权的电路统计,不包括租用其他企业的电路;b,国际边境电路,应列入省内电路统计(不含集团公司指定的国际电路);c,上报电路时,省内电路由各省公司负责进行折半,省际电路由集团公司(总部)统一折半.1,固定长途电话业务电路固定长途电话业务电路:固定电话网内为疏通长话业务开放使用的长途电路,即固定长途电话网的业务电路.计量单位:2M.从等级上划分为国际及港澳台电路,省际电路和省内电路.国际及港澳台电路:用于国际及港澳台电话通信的直达电路,即本企业与国外,香港,澳门,台湾之间的直达电路,不包括经国内其他企业转接通达国外,港澳台的电路.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的按国际及港澳台电路管理的电路也按国际及港澳台电话业务电路统计.省际电路:用于省际长途电话通信的直达长途电路,即本省(直辖市,自治区)与其它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之间的直达电路.省内电路:用于省内长途电话通信的直达长途电路,即本省省会至各本地网之间,本地网与本地网之间的直达电路.2,移动长途电话业务电路移动长途电话业务电路:移动电话网内为疏通长话业务开放使用的长途电路,即移动长途电话网的业务电路.计量单位:2M.从等级上划分为国际及港澳台电路,省际电路和省内电路.3,数据通信网长途电路数据通信网长途电路:各类数据通信网使用的长途传输电路.包括数字数据网(DDN),分组交换网,帧中继及ATM网,IP网使用的省内,省际,国际及港澳台电路.计量单位:2M.其中,国际及港澳台电路:国内各类数据通信网与国外及港,澳,台的对应网络之间互联所使用的传输电路. 注意事项:a,数据通信网电路按基础网电路统计,复用的电路不再重复统计;b,如利用数字数据网开通的分组电路,只统计数字数据网电路,分组交换电路不再统计.4,长途传输出租电路长途传输出租电路:出租给其他企业,部门,单位(含军事机关)用于长途通信传输的电路.计量单位:2M.注意事项:包括出租的音频电路和2M数字电路.长途线路1,长途光缆线路长途光缆线路是指由一定数量的光纤按照一定方式组成缆心,外包有护套,用以实现光信号传输的一种用于长途通信的通信线路,包括架空,直埋,管道,水底,海底光缆线路.长途光缆线路分别按长途光缆线路长度,长途光缆纤芯长度统计.长途光缆线路长度:长途光缆线路的实际长度.架空的光缆按实际杆路长度统计;埋设于地下,管道,水底,海底的光缆按沟长统计.计量单位:公里.长途光缆纤芯长度:长途光缆线路纤芯数与长途光缆线路长度的乘积.计量单位:芯公里.(1)统计范围:包括期末国内架空,直埋,管道,水底,海底长途光缆线路.(2)统计方法:a,由产权归属企业按报告期末实有数统计,不包括租用部分;b,长途光缆纤芯长度=长途光缆线路纤芯数长途光缆线路长度;c,国内长途光缆线路与国际长途光缆线路共用同一光缆时,按该光缆线路的主要建设目的统计;d,与外系统联合建设的线路,应按产权归属统计;e,海缆按资产归属或维护段落长度统计.2,长途数字微波线路长度长途数字微波线路是指用微波作为载体,传递数字信息的线路.长途数字微波线路长度:用作长途传输的微波站与微波站之间的距离之和.计量单位:公里.(1)统计范围:包括准同步(即PDH),同步(即SDH)数字微波线路.(2)统计方法:由产权归属或维护单位统计,不包括租用部分.本地线路1,本地网中继光缆本地网中继光缆是指本地网内各业务节点(如局用交换机,远端模块,数据业务节点,移动电话交换机,基站等)之间的光缆.分别按本地网中继光缆线路长度,本地网中继光缆纤芯长度统计.本地网中继光缆线路长度:本地网内各业务节点之间,从起点至终点所经由的光缆线路实际长度.架空光缆按实际杆路长度统计,埋设地下,水底的光缆按埋设光缆的沟长统计.计量单位:公里.本地网中继光缆纤芯长度:本地网中继光缆线路纤芯数与中继光缆线路长度的乘积.计量单位:芯公里.(1)统计范围:a,本地网中继光缆包括电话网内本地电话交换机至长途电话交换机之间,各本地电话交换机(固定和移动)之间,移动电话交换机与基站之间及各业务节点之间的架空,直埋,管道,水底等光缆;b,本地网中继光缆不包括经过本地网的一级,二级长途光缆,不论本地网是否使用这部分光缆.(2)统计方法:a,本地中继光缆纤芯长度=本地中继光缆线路纤芯数本地中继光缆线路长度;b,仅统计产权归属本电信运营企业的部分,不包含租用部分.(3)注意事项:移动通信网中,连接各本地网元的光缆线路长度,纤芯长度分别统计在本地网中继光缆线路长度,本地网中继光缆纤芯长度两个指标中.2,接入网光缆接入网光缆是指本地网内各业务节点(如局用交换机,远端模块,数据业务节点等)至用户节点(光终端设备,包括有线接入与无线接入两部分)之间的光缆,分别按接入网光缆线路长度,接入网光缆纤芯长度统计.接入网光缆线路长度:本地网内各业务节点至用户节点之间的光缆杆路或沟长的实际长度.计量单位:公里.接入网光缆纤芯长度:接入网光缆纤芯数与光缆线路长度的乘积.计量单位:芯公里.(1)统计范围:a,接入网光缆包括本地网内各业务节点至各用户节点之间的架空,直埋,管道等光缆;b,若与本地中继光缆共用部分,按照建设目的统计.(2)统计方法:a,接入网光缆纤芯长度=接入网光缆纤芯数光缆线路长度;b,仅统计产权归属本电信运营企业的部分,不包含租用部分.长途通信1,固定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固定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报告期末电信运营企业用于接入长途电话网的交换机的设备额定容量,计量单位:路端.其中,国际交换机容量:报告期末本电信运营企业用于接入国外及港澳台长途电话网的交换机的设备额定容量,计量单位:路端.(1)统计范围:a,包括固定电话网内独立设置或长市合设的接入长途网的数字中继模块(DT)和模拟中继模块(AT)的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b,国际交换机容量包括接入国外及港澳台长途电话网的数字中继模块(DT)和模拟中继模块(AT)的容量;c,统计现用和备用的两部分容量.(2)统计方法: 由产权归属企业按报告期末实有数统计.租,借用的设备不统计.与外系统联合建设的通信设备,应按产权归属统计.(3)注意事项:a,工程虽已竣工但未交付业务部门使用的设备不统计;b,已交付业务部门使用但尚未建立固定资产帐的应统计,分期投产的设备,按实际交付使用的设备容量统.2,地面通信卫星地球站点数地面通信卫星地球站点数:在地球的陆上,水上,空中设置的能通过通信卫星传输信息的终端站的数量.计量单位:个.(1)统计范围:按报告期末地球站个数统计.(2)统计方法: 由产权归属企业按报告期末实有数统计.租,借用的设备不统计.与外系统联合建设的通信设备,应按产权归属统计.(3)注意事项:a,工程虽已竣工但未交付业务部门使用的设备不统计;b,已交付业务部门使用但尚未建立固定资产帐的应统计,分期投产的设备,按实际交付使用的设备容量统计.3,地面通信卫星地球站点容量地面通信卫星地球站点容量:在地球的陆上,水上,空中设置的能通过通信卫星传输信息的终端站的额定容量.计量单位:门.统计范围:按报告期末实际容量统计,有倍增设备的按倍增后的数量计算.统计方法,注意事项同上.本地网通信1,局用交换机容量局用交换机容量:安装在电信运营企业内用于接续本地固定电话的交换机容量,不含接入网设备容量.计量单位:门.(1)统计范围:a,包括现用和备用的人工或自动交换机(含远端模块)的全部容量;b,不包括基建工程已竣工,装妥,但尚未交付使用的交换机容量和仅作汇接用,不能开放给用户的交换机容量.(2)统计方法:程控交换机按用户板容量统计.人工电话交换机按塞孔或号牌统计;机械式自动交换机容量按用户机键统计.(3)注意事项:a,分期投产的设备,按实际交付使用的用户设备容量统计; 拆去或加装用户设备的交换机,按实际用户设备容量统计;b,与长途电话合用的交换机,产权明确的,按产权归属统计,产权不明确的,按主要用途统计.2,接入网设备容量接入网设备容量:安装在电信运营企业用于连接语音用户的远端节点的设备容量.计量单位:门.(1)统计范围:包括现用和备用的接入网设备全部容量,含有源,无源窄带光纤接入设备以及各种不具有交换功能的远端用户单元设备. (2)统计方法:a,不统计租,借用的接入网设备;b,根据固定资产档案取数;c,按用户板容量统计.(3)注意事项:a,分期投产的设备,按实际交付使用的用户设备容量统计;拆去或加装的用户设备,按实际设备用户容量统计;b,包含无线接入设备容量;c,局用交换机容量与接入网设备容量不得重复统计.其中,无线市话网络设备容量:PHS系统中无线信道所折合的可承载用户容量,计量单位:门.(1)统计范围:包括采用PHS/PAS制式的无线市话系统.(2)统计方法:网络标称容量与网关容量,基站控制器,基站的配置,中继带宽和系统的优化有关,按报告期末系统能够提供的综合放号量统计.3,用户交换机容量用户交换机容量:用户单位内部安装使用并与本地电话局由中继线连接的自用交换机容量.计量单位:门.(1)统计范围:a,包括用户自用的人工和自动电话交换机,但不包括与本地电话网没有中继线连接的用户交换机;b,分期投产的设备,按实际交付使用的用户设备容量统计;拆去或加装用户设备的交换机,按实际设备用户容量统计.c,包括虽没有建立固定资产账户已经交付业务部门使用的用户交换机,但不包括工程虽已竣工但尚未交付使用业务部门使用的用户交换机.(2)统计方法:按实际安装的用户交换机门数统计.(3)注意事项:a,根据用户交换机管理部门资料取数;b,程控交换机按用户板容量统计;c,人工电话交换机按空塞或号牌统计;d,机械式自动交换机容量按用户机键统计;e,电信运营企业与用户合建的交换机容量按产权归属统计.移动通信1,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移动电话交换机根据一定话务模型和交换机处理能力计算出来的最大同时服务用户的数量.计量单位:户.GSM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GSM数字蜂窝移动电话交换机能够同时最大服务用户的数量.计量单位:户.CDMA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CDMA数字蜂窝移动电话交换机能够同时最大服务用户的数量.计量单位:户.(1)统计范围:a,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包括所有制式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目前主要包括GSM数字蜂窝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CDMA数字蜂窝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b,GSM数字蜂窝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包括独立900M MSC容量,独立1800M MSC容量和900/1800M MSC容量;c,如果某局由两个以上的GSM,CDMA移动电话系统,其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应是各个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之和.(2)统计方法:按报告期末已割接入网正式投入使用的设备容量统计.(3)注意事项:包括虽没有建立固定资产账户已经交付业务部门使用的移动电话交换机,但不包括工程虽已竣工但尚未交付业务部门使用的移动电话交换机.2,移动电话基站数移动电话基站数:为小区服务的无线收发信设备,处理基站与移动台之间的无线通信,在移动交换机与移动台之间起中继作用,监视无线传输质量的全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