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食品安全_第1页
人口与食品安全_第2页
人口与食品安全_第3页
人口与食品安全_第4页
人口与食品安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口因素与食品安全关系的思考摘要:我国每天约有13.4亿人要吃饭,而怎样去保障这十几亿人的食品安全显得尤为重要。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老龄化、城市化以及人口经济状况等人口因素对人们的食品安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它们一起影响着人们的日常食品安全。弄清楚人口因素与食品安全的关系对解决我国现阶段的食品安全问题会有很大好处的。关键词:人口因素 食品安全 关系1、 食品安全的定义及现状首先要说明的是,食品就是人们日常吃的所有东西,不管是初级农产品,还是经过工业深加工过后的食品都应该属于这个范畴。有些人认为食品安全仅仅只是食品的质量好坏的问题,这种理解是十分狭隘的。国外学者认为食品安全最基本的定义是,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维持健康生活所必需的食品,具体包括包括三个方面:有充足且高质量的食品;家庭和个人可以得到这些食品;人们可以利用洁净水、充足的卫生设施和医疗保健来利用这些营养。我个人比较认同这一观点,从这个定义来审视我国现阶段的食品安全应该来说是比较全面和客观的。食品安全的影响范围和人群可大可小,既涉及个人,也涉及群体,也可能涉及到一个国家。现阶段我国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十分严峻,首先耕地面积不断缩减、食品添加剂和农药的不规范使用等严重影响着食品的产量和质量。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耕地面积2006年底为130039.2千公顷,2007年底则骤降为121735.2千公顷,2008年底为121715.9千公顷。 近段时间“瘦肉精”、“染色馒头”、“毒粉条”、“石蜡火锅”等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其次,我国人口众多,又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尚不发达,不能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导致我国存在大量的失业人口、贫困人口以及流浪人口等群体,他们不能购买充足的食品,甚至是根本就没能力购买食品,因而他们正常的生理需求和营养需求得不到满足。2、 各个人口因素对食品安全的影响(1) 、人口数量对食品安全的影响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共有1339724852人,至少占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同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增加了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如何保障庞大人口的食品安全将是异常艰难的任务。首先,全国耕地面积在不断的缩减,而人口却在不停地增长,人均耕地在不断下降;其次,粮食作为食品安全的基本保证,必须要使粮食产量能满足我国人口的生活需要。然而,我国人均粮食产量从1996年的414.39公斤的高峰降下来后,自2000年开始一直再没有超过人均400公斤,在2000-2004年更是处于低谷(见图1)。 (2) 人口素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这里所说的的人口素质主要是说食品生产者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食品生产者包括农民、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从业人员、餐饮业从业人员等从事食品生产、研发、加工的任何人员,它包括的人员范围可以说是相当广泛。他们这些人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生产加工出来的食品数量和质量,影响到广大人民的日常食品安全。第一,文化素质的影响:第六次人口普数据显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963679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798597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1965644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58764003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54656573人。 从这里面就可看出,我国人口当中还有很大一部分人的文化水平不高,不懂法律,不能有效掌握和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如果这部分人从事农业,由于他们缺乏文化,不懂科技,不仅不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更有可能滥用农药,损坏食品质量。例如前不久报道的“未成熟西瓜爆裂事件”就是由于瓜农未能科学合理利用农药造成的;有些农民由于不知道“六六六”、“滴滴涕”等国家禁用农药的危害,一直在使用这些农药等。在食品加工行业,则有可能导致滥用食品添加剂、防腐剂或者采用不合格原料生产食品等,如采用食品添加剂勾兑食品、采用地沟油加工食品等。第二:道德素质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们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诱惑,导致一些人道德沦丧,一切向“钱”看齐,采用非法手段获取不当利益。这一现象在食品生产、加工领域近年来屡见不鲜,例如三鹿的“三聚氰胺”事件、“瘦肉精”事件等。(三)人口老龄化对食品安全的影响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我们知道,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者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处于老龄化社会。由此看来,我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并且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我国老龄人口将进一步增加。我国人口进入老龄化,对我国的食品安全将会产生一定影响。首先,老龄人口的增加将不可避免的减少社会劳动力资源,对于农村来说,一方面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足,另一方面也造成农业科技和先进农业生产工具的推广运用受阻,因为老龄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不高,观念陈旧保守;对于食品生产加工行业来说则主要是劳动力缺乏,用工成本增加,造成生产不能正常进行。其次,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障尚不完善,许多老年人并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对于家庭来说,老年人口无疑增加了家庭的生活成本,尤其是贫困家庭。老年人的生活、医疗费用极有可能造成家庭经济困难,从而影响家庭食品供应的不安全,这种状况在城市贫困家庭显得尤为明显。(4) 城市化对食品安全的影响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137093人,乡村人口减少13323728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 从这里就可看出,我国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表现,是不能避免的,但是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必然会导致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建设用地增加,城市规模扩张,从而侵占农业生产用地,影响粮食产量和食品安全(见图2) 。(5) 人口经济状况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不容置疑,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大多数人都过上了小康生活,但我们不得不面对贫困问题,现实生活中还有不少人仍然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靠领取低保过日子。民政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领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2305.4万人,户数为1144.1万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标准为每月262.9元/人;农村领取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5214.6万人,户数为2539.7万户,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标准为每月125.23元/人。 如今物价飞涨,一般人都觉得生活压力增大,对于贫困人群来说更是不言而喻。面对这么庞大的贫困人口,他们的食品安全如何去保障,这不得不令人担忧。3、 相应的应对措施影响食品安全的有些人口因素中,有些是不可避免的,只能通过其他方式来加以缓解,例如人口城市化和老龄化两个因素就是不可避免,因为他们是社会和人口发展的必然规律,但有些因素则是可以去改变的,例如人口数量、人口素质和人口经济状况,具体措施如下:1、 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国策,控制人口总量,绝对不能让人口增长失去控制。近几年来虽不断有放松计划生育政策的呼声,但面对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必须得谨慎对待之;2、 加大对教育领域的投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大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同时要对危害公众食品安全的个人和企业严惩不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升人们的道德素质。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