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起液化气爆燃火灾原因认定中的作用.doc_第1页
由一起液化气爆燃火灾原因认定中的作用.doc_第2页
由一起液化气爆燃火灾原因认定中的作用.doc_第3页
由一起液化气爆燃火灾原因认定中的作用.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由一起液化气爆燃火灾原因认定中的作用、火灾基本情况年月日晚点分左右,库尔勒市上户镇一发泡网加工点(利用塑料高温发泡原理进行水果保护套加工)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爆炸将一所砖木结构平房震塌,火灾现场两名工作人员全部死亡:古某,女性,临时工,岁、维族,当场死亡;李某,男性,技术员,岁,汉族,昏迷六天后死亡。该加工点个体老板在得知事故发生后当夜潜逃,给爆炸事故调查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现场勘查及调查询问震塌平房四面砖墙均向外呈放射状倒塌,爆炸后的大火将室内所有物品烧毁,现场遗留有具的液化石油气罐(米长,直径厘米)和具氮气罐(米长,直径厘米)。在对严重烧伤的技术员李某取证时,李某口齿不清,神志时醒时迷,据其供述:当天晚上施工时,他正在倒气(利用氮气高压将液化气空瓶中的残气压进空瓶中)时,突然发生爆炸,将其扑倒,其身体严重烧伤,待其清醒后,自己爬出房屋,被随后赶来的群众送往医院。、案情分析据调查和周围群众反映,曾先后听到两声巨响,间隔几分钟。可作如下两种假设:第一,气瓶先爆炸使液化石油气泄漏,扩散与空气混气达到爆炸极限,引起二次爆炸;第二,液化石油气先泄漏,扩散与空气混气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源或电火花发生爆燃,而后气瓶因受热温度过高,发生爆炸。按照设想一:爆炸气瓶可充当一固体爆炸源,其爆炸冲击波的破坏半径计算如下:()当量式中:当量系数,爆炸气瓶液化气质量,取泄漏液化气质量的即燃烧热,取爆热值,取()死亡半径,重伤半径,轻伤半径,财物损失半径分别,根据现场勘查和调查笔录显示:技术员李某距气瓶仅米左右,烧伤严重,身上衣物全无;而死者古某在距北侧墙米,切割机西侧米处,头朝大门,被屋顶坍塌物覆盖(经法医鉴定属烧伤过度死亡),都在死亡半径范围内,理论计算与实际不符;此外爆炸造成的冲击波将厘米砖墙推倒,其余气瓶泄漏液化气就不大可能聚集达到爆炸极限,从而形成不了二次爆炸。再加之初始温度不会很高,液化气瓶直接受热爆炸的可能性很少。因此,此种假设排除。其二,认定液化气先泄漏。经分析推断李某在使用液化气过程中违章操作,致使液化气泄漏,遇电火花或明火源轰燃(将现场二人烧伤,李某离大门较近,爬离现场,姑丽未及时逃离现场烧死),并将连接液化气瓶的橡胶套管烧断,致使几只液化气瓶短时间迅速泄漏大量液化气(只液化气瓶全部用橡胶套管串联,处于开启状态),再遇明火产生大爆炸。、泄漏液化气质量、体积估算如下:()估算泄漏液化气质量由克拉伯龙理想状态方程得出:、则设为,液化气的爆炸极限为液化气爆燃最小体积炸毁房屋:长,宽,高晚间室外温度,室内正在加工网套,温度较高达()()液化气液态体积:液化气分子量。液化石油气各组成成份体积比不同。分子量变化,主要碳原子数为个或个,按照空气比重的倍算分子量为与水的相对密度为石油液化气质量液化气体积、爆炸情况分析通过以上计算可以看出现场发生爆燃最少应泄漏液化气,数量较大,但经现场勘查:炸毁房屋无窗户,一个便门通往隔壁临时宿舍,一个大门朝西与外界相通且工房底部未设通风口,更无泄压屋顶,爆燃房屋的密封度较高,空气流通缓慢,由于液化气与空气的相对密度为,重于空气,能在较低处向远处、低处扩散,并在空气中均匀扩散分布,扩散挥发的液化气长久聚集,加之液化气泄漏速度很快,使局部空间很快达到爆燃的浓度即爆炸下限。通过对现场具液化气罐,具氮气罐检查,发现一只液化气气瓶顶部靠近阀门处有一个长豁口,作细项勘查:断口齐平,呈撕裂状,与气瓶轴向平行。经分析由于现场燃烧温度过高,该气瓶液化气内部压力逐渐上升,瓶壁经塑性变形撕裂所致。据调查证实爆燃现场当时机器正在运行,机器表面温度较高,但因液化气属小分子,不聚热,不易反应,所以机器低温热表面不易引爆挥发的液化气。液化气着火温度可达,最小点火能量仅为焦耳,比其他燃气低,也就是说很小的一个摩擦或是开关的一个电火花就使其爆炸;而明火源,电火花温度高,有大量活性自由基较容易引爆液化气。经过询问调查和现场勘查,最终认定此起火灾事故原因系技术员李某在使用液化气过程中,违章操作,造成液化气泄漏,遇电火花轰燃,烧断液化气瓶连接橡胶套管,使液化气大量泄漏,遇明火爆炸所致。、注意事项:()做好现场勘查工作。爆炸造成破坏大,现场灭火与后期破坏更大,第一时间到达,收集物证更能及时、准确。()如有伤者,更应兵分两路,现场勘查的同时,及时做好伤者笔录。爆炸现场当事人非死即伤,烧伤者前期有一段清醒时间,如果不能及早作笔录,错过时机,往往造成后期工作被动。()排除干扰,专心寻找事故原因。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不要过多参与灭火,火调人员的中心任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