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学校体育的结构 功能与目标 教学目标 理解学校体育的结构掌握学校体育的功能与目标重点 掌握学校体育的功能与目标难点 掌握学校体育的功能与目标 1 第一节学校体育的结构 1 什么是结构 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 组织秩序及其时空关系的内在表现形式 其反应了系统的内部关系 是系统的一种内在的规定性 2 2 系统的结构分类 按存在形式 空间结构 时间结构 时空结构三种 按空间横渡的大小 组织化程度的强弱 寿命的长短等 宇观结构 宏观结构 微观结构 3 第一节学校体育的结构 按时间序列 学校体育系统的结构划分为 1 学前阶段体育 2 初等教育阶段体育 3 中等教育阶段体育 4 高等教育阶段体育 4 一 学校教育阶段体育 幼儿园 学前班 3 6岁 一 学前教育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生理上 心理上都正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 骨骼 肌肉发育不成熟 各个器官系统的功能叶不完善 支配运动器官的能力增强 独立性增强 好奇 好动 好模仿 好强 语言和动作发展较快 5 二 学前教育阶段体育的主要特点 学前教育阶段体育的内容 基本活动技能 包括走 跑 跳跃 投掷 平衡 钻爬 攀登等 体操 包括各种徒手和轻器械体操 模仿操 韵律操和各种简单的队列队形变换以及各种游戏 采用游戏 具有较强趣味性和教育性 和小型比赛进行 促进学生动作技能的发展 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对体育兴趣 爱好 习惯 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6 三 学前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 重点 促进学生动作技能的发展培养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 采用诱导和鼓励方式 使其形成对体育正面态度 7 二 初等教育阶段体育 小学 初中 6 15岁 一 初等教育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阶段 6 12岁生理上 他们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时期 骨化过程未完成 兴奋过程占优势 心脏容积小 新陈代新快 心理上 感知觉具有明显无意性和情绪性 缺乏持久性 机械记忆和形象思维为主 情感自我控制力差 8 初中阶段 11 15岁生理上 处于青春发育期 力量 耐力 速度提高较快 心血管发展不成熟 神经系统兴奋过程强 心理上 感知觉的精确性和概括性增强 观察的怒德行和自觉性有了提高 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情感不稳定 意志力增强 9 二 初等阶段体育的主要特点 小学低年级体育内容 以游戏和基本活动技能为主 增加了一些体育与健康方面的基础知识 小学高年级体育内容 改造的竞技运动项目 如对运动素质要求较高的小篮球 小足球 田径 武术 体操技巧和单双杠 初中阶段的体育内容 学习各种技能为主 包括一些生活和生存的基本技能 并加大了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和原理的学习 10 三 初等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 重点 继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态度 为后续阶段的体育打下基础 体育内容 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基础 运动技能 包括生活和生存技能 的基础 体育与健康知识的基础 特别是针对学生的两个生长发育高峰 及时进行生理和心理健康干预 11 三 中等教育阶段体育 一 中等教育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中等教育 包括普通高中 职业高中 中等专业学校 15 18岁 生理上 身体各个方面发展趋于成熟 心理上 智力发展接近成熟 感知和观察能力强 具有独立的判断能力和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自尊心强 情感稳定 12 二 中等教育阶段体育的主要特点 主要内容 竞技 娱乐以及休闲等运动项目 形式 体育课有必修课和选修课方法 采用自学 同学间互帮互学和讨论的方法 13 三 中等教育阶段的重点 重点 培养学生的各种体育能力 如自我锻炼能力 自我学习能力 运动能力等 掌握1 2项运动技术 比赛规则以及训练方法 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条件 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 科学的锻炼身体 14 四 高等教育阶段体育 一 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高等教育 本 专科教育 硕士 博士的研究生教育 17 30岁 生理心理水平 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均达到了最好水平 自我意识强 智力水平高 15 二 高等阶段体育的主要特点 内容 体现学生个人的兴趣 爱好以及身体条件 大都自主选择项目 内容体现了一定的生活化和实用性 形式 丰富 选项课 三自主选择 选修课 课外灵活性大 社团 俱乐部较多 16 三 高等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 重点 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 具有参与体育实践的各种能力和水平 能从事体育锻炼 娱乐 休闲 体育欣赏比赛以及组织开展各种体育活动的能力 17 第二节学校体育的功能 一 学校体育功能的概念指学校体育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对人和社会所发挥作用的大小 即 学校体育能够干什么 二 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 育人育人主要包括教育功能 健身功能 娱乐功能三方面 18 一 教育功能 1 促进智力发展2 形成优良品德3 培养审美情趣 19 二 健身功能 1 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促进生长发育2 提高机能水平3 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4 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20 三 娱乐功能 1 学生调节情感 丰富生活 缓解由于学习所引起的神经紧张和疲劳 2 学生通过观赏体育比赛和表演可以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享受 3 能扩大学生的社会交往 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 展现自我的舞台 4 影响学生的文化生活方式 21 三 学校体育的其他功能 一 文化功能 二 辐射功能 三 经济功能学校体育最根本的经济功能 通过改善和提高未来的劳动力的素质 来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 这实际上是教育的社会功能 22 第三节学校体育的目标体系 一 学校体育目标体系 一 学校体育目标的概念与作用概念 指在一定的时期内 学校体育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作用 1 是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 2 是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出发点 3 是评价学校体育工作效果的重要依据 4 关系学校体育内容 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和运用 5 关系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 6 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 23 二 学校体育目标的层次 按照结构划分 总体目标 子目标按照时间序列划分 长期 中期 短期目标按照学段划分 学前教育阶段体育目标 初等教育阶段体育目标 中等教育体育目标 高等教育体育目标 按照性质划分 条件目标 过程目标 效果目标总体上学校体育目标可分为两个层次 1 学校体育的总目标 2 学校体育的条件目标 过程目标和效果目标 24 学校体育的总目标分为 1 学校体育过程目标a 体育教学目标b 课外体育锻炼目标c 课外运动训练目标d 课外运动竞赛目标e 科研与管理目标 25 2 学校体育条件目标a 管理条件目标b 师资条件目标c 场地器材条件目标d 资料文献条件目标 26 3 学校体育效果目标a 学生体质健康目标b 学生能力发展目标c 学生体育态度培养目标d 体育人才目标e 科研成果目标 27 二 确定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理论依据 一 学校体育的基本功能 二 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 三 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 学校教育和国民体育发展的需要 五 学校体育的环境和条件 28 确定学校体育目标时须考虑的因素 1 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进行即从学生的兴趣 需要出发 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学校体育目标的制定 从而在真正意义上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和基本规律分别指出小学 初中 高中 大学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以及发展项目的特点 从而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更好的形成体育技能和养成锻炼的习惯和能力 29 三 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 一 学校体育的总目标1 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 增强体质 增进健康 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2 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态度 兴趣 习惯和能力 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3 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30 二 学校体育的效果目标 1 增强学生体质 增进学生健康 2 传授体育运动 卫生保健 健康生活的知识 运动技能和健身方法 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素 3 培养对体育的兴趣 习惯和能力 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4 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培养健全人格 5 发展学生的运动才能 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31 第四节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组织形式与要求 一 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组织形式1 体育 与健康 课程2 课外体育活动 1 课外体育锻炼 2 课外运动训练 3 课外运动竞赛以及校外的社区体育活动和家庭体育活动 32 二 实现学校体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