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病性弧菌PPT课件.ppt_第1页
致病性弧菌PPT课件.ppt_第2页
致病性弧菌PPT课件.ppt_第3页
致病性弧菌PPT课件.ppt_第4页
致病性弧菌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致病性弧菌 弧菌属 Vibrio 弧菌属 为一大群菌体短小 弯曲成弧形的革兰阴性菌主要特点有单鞭毛 运动活泼培养要求为碱性环境自然界广泛分布 以水中最多只要有霍乱弧菌 副溶血弧菌 创伤弧菌 霍乱主要表现为剧烈的呕吐 腹泻 失水 死亡率甚高 属于国际检疫的烈性传染病 霍乱弧菌包括两个生物型古典生物型 Classicalbiotype 埃尔托生物型 EL Torbio type 一 霍乱弧菌 1 形态与染色 革兰染色阴性 弧性或逗点状 在病人 米泔水 样便中呈 鱼群 样排列 有一根单鞭毛 运动非常活泼 呈鱼群穿梭样或流星状 有菌毛和性菌毛 0139群有荚膜 一 生物学性状 二 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 霍乱弧菌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营养要求不高 耐碱不耐酸 在pH8 8 9 0的碱性蛋白胨水或平板中生长良好 因其他细菌在这一pH不易生长 故碱性蛋白胨水可作为选择性增殖霍乱弧菌的培养基 培养基不能含有其能发酵的糖类 无盐环境中能生长 淡水 海水 其他致病弧菌不能TCBS 硫代硫酸盐 枸橼酸盐 胆盐 蔗糖 培养基上生成黄色菌落 生化反应 过氧化氢酶 氧化酶阳性发酵多种糖类 产酸不产气还原亚硝酸盐 吲哚反应阳性霍乱红反应阳性 不同生物型生化反应不同 当培养在含硝酸盐及色氨酸的培养基中 产生靛基质与亚硝酸盐 在浓硫酸存在时 生成红色 称为霍乱红反应 抗原的构造与分群 有不耐热H抗原和耐热的O抗原 前者为共同抗原 特异性低 后者具群特异性和型特异性 是分群和分型的基础 根据O抗原的不同 现有155个血清群 其中O1群 0139群引起霍乱 出现36kb的新基因 替代原有的01群抗原基因 遗传学特征和毒力基因与O1群相似 其余02群 0138群引起人类的胃肠炎 不引起霍乱流行 称为非Ol群霍乱弧菌 古典生物型不溶解羊RBC不凝集鸡RBC对50IU的多黏菌素敏感可被第IV群噬菌体裂解O 1群EITor生物型完全相反非O 1群 引起散发性胃肠炎 O139群 1992年起引起霍乱流行 据O1群抗原因子A B C组成分为小川型 稻叶型 彦岛型 前两种易造成流行 据表型差异 每一个血清型又可分为古典生物型和ELTor型 霍乱弧菌的分类和流行 抵抗力 ElTor生物型和其它非01群霍乱弧菌 不耐酸 在正常胃酸中仅能存活4分钟 在外环境中的生存力较古典型为强 水中存活长 河水 井水 海水中1 3周 怕热 100 1 2分钟死亡 致病物质 ToxR蛋白调控的ctxA ctxB tcp zot ace等基因不受ToxR蛋白调控的毒力因子基因hlyA和hap 1 鞭毛 菌毛 单鞭毛运动活泼 鱼群样穿梭穿透能力强 有助于细菌穿过肠粘膜表面粘液层而接近肠壁上皮细胞而粘附普通菌毛定居因子 是细菌定居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的重要因素此相关基因有acf和tcpA粘液素酶 毒力强的菌株产生 分解肠粘膜上粘液层 有助于细菌穿过粘液层O139群还存在荚膜多糖和LPS毒性决定簇 具抵抗杀菌和黏附功能 2 霍乱肠毒素 结构 1A和5B两个亚单位功能B亚单位与GM1神经节苷脂受体结合 介导A亚单位进入细胞 并裂解为A1和A2两条多肽 A1发挥毒性作用 ADP GGS Gs使腺苷酸环化酶 AC 持续活化 cAMP水平升高 肠上皮细胞主动分泌Na K HCO3 和水 肠腔大量积液 导致严重腹泻和呕吐 A1 结构 1A 5B B亚单位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GM1神经节苷脂受体结合 A亚单位裂解为A1和A2两条多肽 A1亚单位进入细胞发挥毒性作用 A1活化AC 使ATP转化成cAMP 使之在细胞内含量增高 cAMP水平升高 导致肠腺上皮细胞分泌功能亢进 大量水和电解质在肠腔堆积 引起剧烈腹泻 腺苷环化酶 ATP cAMP H2OCI Na 大量分泌 腹泻 腹泻 腹泻 致病机理 霍乱肠毒素的作用机制 霍乱肠毒素的编码 基因结构基因ctx choleratoxin A和ctxB编码ctxAB操纵子毒性相关基因zot zonulaoccludenstoxin 小带联结毒素 ace accessorycholeraenterotoxin 附属霍乱肠毒素 基因 剧烈腹泻和呕吐 米泔水样腹泻物 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丧失 低容量性休克及心力不齐和肾衰竭 死亡率高达60 烈性肠道传染病 为我国的甲类法定传染病 传播途径 主要是通过污染的水源或食物经口摄入 所致疾病 传染源 临床表现 霍乱 病人 无症状感染者 上吐下泻 古典型所致疾病较ElTor生物型重 O139群感染比O1群严重 霍乱病人脱水貌 眼窝深陷 皮肤弹性消失 霍乱病人 免疫性 感染霍乱弧菌后 机体可获得针对同群的体液免疫为主的牢固免疫力 O1群霍乱弧菌 感染霍乱弧菌后 机体可获得牢固免疫力 再感染少见保护性的抗肠毒素抗体及抗菌抗体肠道局部粘膜免疫是保护性免疫的基础 O139群霍乱弧菌 感染O1群获得的免疫对O139群感染无交叉保护作用O1群的脂多糖O抗原与O139群存在显著差异 且还缺少荚膜多糖表面抗原而O139群的保护性免疫以针对脂多糖和荚膜多糖的抗菌免疫为主故O1群引起的免疫不能交叉保护O139群的感染 流行病学调查 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 直接镜检 分离培养 悬滴法观察细菌呈穿梭样运动 涂片见G 性弧菌 鱼群状排列 碱性蛋白胨水增菌 选择培养基为TCBS 玻片凝集反应 病人粪便 肛拭 水样 鉴定试验 确定血清群 确定血清型 生物分型 快速诊断 免疫荧光球法 SPA协同凝集试验 噬菌体裂解凝集试验 防治原则 改善社区环境 加强水源管理 培养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疫苗预防接种 使用抗生素 并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 预防大量失水导致的低血容量性休克和酸中毒 治疗霍乱的关键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提高易感者免疫力 隔离病人 治疗无症状携带者 二 副溶血弧菌 V cholerae 生物学特性形态 弧形 单鞭毛 条件不适宜则呈长or球杆状等 抵抗力 不耐热 90 C1分钟即被杀死 不耐酸 50 食醋中1分钟死亡 培养特性嗜盐 halophilic 在培养基中以含3 5 NaCl生长最为适宜 无盐或高于8 NaCl则不能生长 在普通血平板上 羊 兔 马血 不溶血或只产生 溶血 神奈川现象 Kanagawaphenomenon KP 在 我妻 wagatsuma 琼脂平板 7 NaCl 人O型血or兔血 D 甘露醇 上产生 溶血 呈阳性 KP 的菌株是致病住株 致病因子 耐热直接溶血素 thermostabledirecthemolysin TDH 耐热相关溶血素 thermostablerelatedhemolysinTRH 其它致病物质可能还包括粘附素和粘液素酶 所致疾病 食物中毒传播途径 烹饪不当的海产品 盐腌制品或生熟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