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 细菌的致病性是指细菌侵入机体 生长繁殖 破坏组织 引起病理变化的特征 细菌的致病性是指细菌疾病的特性 具有致病性的细菌叫致病菌或病原菌 内容 一 细菌的致病因素二 感染的发生与发展三 感染的类型 1 第四节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一 细菌的致病因素 2 毒力 病原菌致病能力的强弱程度 包括细菌侵袭力和毒素 致病能力强的病原菌称为强毒株 致病能力弱的病原菌称为弱毒株 第四节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一 细菌的致病因素 3 一 侵袭力 指病原菌突破机体的防御屏障 在体内定居 繁殖 扩散的能力 侵袭力对机体无直接毒害作用 侵袭力由病原菌的表面结构和侵袭性酶构成 第四节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一 细菌的致病因素 4 表面结构 指位于病原菌表面的 能帮助细菌发挥侵袭力的菌体结构 表面结构包括荚膜 菌毛等 第四节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一 细菌的致病因素 5 表面结构包括荚膜 菌毛等 荚膜 本身没有毒性 但它具有抵抗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和消化作用 抑制体液中杀菌物质对细菌的破坏作用 保护细菌使其繁殖 类似的结构还有金葡菌的A蛋白 链球菌的M蛋白等 菌毛 类 本身没有毒性 但它帮助细菌粘附 吸附 与细胞表面 细菌感染的先决条件是要附着 固定 在皮肤粘膜表面上 菌毛就像 苍子 的 毛刺 一样 粘附 吸附 在衣服表面 第四节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一 细菌的致病因素 6 侵袭性酶 是某些细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胞外酶 一般不具有毒性 但它可以帮助细菌发挥侵袭力 可以帮助细菌发挥侵袭力的胞外酶侵袭性酶包括血浆凝固酶和透明质酸酶等 第四节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一 细菌的致病因素 7 侵袭性酶 是可以帮助细菌发挥侵袭力的胞外酶 血浆凝固酶 金葡菌产生血浆凝固酶 该酶被分泌到菌体周围 该酶促使血浆中和体液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 使血浆和体液凝固并沉积于菌体表面及病灶周围 保护细菌不易被吞噬细胞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所杀灭 利于细菌在局部生长繁殖 透明质酸酶 链球菌产生透明质酸酶 该酶可以溶解结缔组织中的透明质酸 使结缔组织疏松 通透性增加 利于细菌在组织中扩散 利于细菌扩散的酶还有 链激酶 链刀酶 软磷脂酶 胶原酶 磷酸酶 脂酶等 他们均可增强细菌的侵袭力 第四节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一 细菌的致病因素 8 毒素 是细菌产生的对机体有毒害作用的毒性物质 P21 毒素按其来源 性质和作用不同分为内毒素和外毒素两大类 第四节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一 细菌的致病因素 毒力 侵袭力 毒素 外毒素 特异性毒害作用 内毒素 非特异性毒害作用 9 外毒素 病原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分泌到周围环境中的一种有毒代谢产物 第四节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一 细菌的致病因素 10 外毒素特点 毒性强 1mg肉毒毒素可毒死2亿只小白鼠 20g 只 2亿只 400万公斤 400万公斤 80公斤 人 5万人 有高度选择性毒害 引起特殊的病变 是蛋白质 故易被热 酸 碱 蛋白酶等破坏 主要是G 菌产生 某些G 菌也可产生 抗原性强 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 可用于治疗 经0 3 0 4 甲醛处理后可制成类毒素 可用于预防 第四节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一 细菌的致病因素 11 细菌外毒素举例 第四节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一 细菌的致病因素 12 第四节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一 细菌的致病因素 13 2 内毒素 概念 是G 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成分 类脂A 只有当菌体裂解后 才释放出来的毒性物质 第四节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一 细菌的致病因素 14 内毒素特点 毒性较弱 选择性毒害不明显 引起病变基本相同 主要有 发热反应 白细胞反应 内毒素血症与休克 DIC 是脂多糖 简称LPS 故不易被热 蛋白酶等破坏 主要是G 菌产生 抗原性弱 不能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 内毒素经甲醛处理后不能制成类毒素 第四节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一 细菌的致病因素 15 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 第四节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一 细菌的致病因素 16 菌量 引起疾病所需的菌量取决于细菌本身毒力的强弱和机体抵抗力的大小 例如 毒力较强的鼠疫杆菌 在无特异性免疫力的个体中 在途径合适的情况下 几个就可以引起鼠疫 而毒力较弱的沙门氏菌 需要摄入数亿个才能引起宿主急性胃肠炎 第四节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一 细菌的致病因素 17 侵入门户 感染途径 很多病原菌只能由一定门户侵入机体 并在一定的组织器官定位繁殖才能引起疾病 例如 破伤风杆菌毒力较强 但它只有在侵入缺氧的深部伤口才能致病 而你把它摸在皮肤上 把它吃下去 把它吸进去 都不致病 有些菌有多种侵入门户 象鼠疫杆菌 结核杆菌 金葡菌 链球菌 大肠杆菌等 第四节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一 细菌的致病因素 18 病原菌的致病力与其毒力强弱 侵入途径是否适宜以及侵入数量是否有着密切关系 致病性 毒力 侵入数量 侵入途径 1 第四节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一 细菌的致病因素 19 病原菌引起传染的传染途径 侵入门户 呼吸道传染消化道传染皮肤粘膜创伤传染动物源性传染厌氧菌传染 20 常见病原菌的分类 按生物学类型分 1 球菌 葡萄球菌 链球菌 肺链球菌 流脑球菌 淋球球菌 G G 2 肠道杆菌 大肠杆菌 沙门杆菌 痢疾杆菌 变形 克雷伯等 G 3 弧菌 霍乱弧菌 嗜盐弧菌等 G 4 厌氧菌 破伤风杆菌 产气荚膜杆菌 肉毒杆菌 类杆菌等 G G 5 分枝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 麻风分枝杆菌 G 6 动物源性 鼠疫杆菌 布氏杆菌 炭疽杆菌等 G G 7 棒状杆菌 白喉棒状杆菌G 8 其它菌 绿脓杆菌 百日咳杆菌 流感嗜血杆菌 军团杆菌 空肠弯曲菌 幽门螺杆菌等G G 21 常见病原菌的分类 按感染途径分 1 呼吸道感染菌 结核菌 白喉菌 链球菌 金葡 肺炎 炭疽 麻风等G 百日咳菌 流感杆菌 军团菌 脑膜炎球菌G 2 消化道感染菌 葡萄球菌肉毒 产气荚膜 炭疽 结核等G 肠道杆菌 弧菌 弯曲菌 螺杆菌 布病 G 3 皮肤粘膜创伤感染病菌 化脓性细菌 接触感染病菌 葡菌 链球菌 破伤风 产气荚膜 布病 炭疽 结核 麻风G 绿脓假单胞菌 变形杆菌 大肠杆菌 淋球菌 布菌 梅毒G 4 动物源性菌 炭疽菌G 布鲁菌 鼠疫菌G 5 厌氧菌 破伤风菌 产气荚膜菌 肉毒菌 艰难梭菌G 类杆菌G 22 决定病原菌的致病性的因素有 毒力强弱 侵入途径是否适宜以及侵入数量的多少 第四节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一 细菌的致病因素 23 微生物与宿主的关系常居菌 正常菌群 正常菌群过路菌 抵抗力下降 长期化疗 放疗 条件致病菌 免疫抑制剂患者 外伤 菌群失调 菌群失调症 第四节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二 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24 第四节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二 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一 感染的概念 二 感染的来源和传播方式 三 感染的类型感染的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 浸入的病菌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病理过程 感染与传染的关系 感染 感染 条件致病菌在一定的条件下引起本个体疾病的过程 传染 病菌由某个体经一定途径到达另一个体引起疾病的过程 25 一 感染的来源1 外源性 传染 感染来源于宿主体外 外源性感染源 传染源 主要有 病人 患者 带菌者 患病或带菌的动物2 内源性 感染来源于宿主体内或体表 引起此类感染的病菌多是条件致病菌 第四节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二 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26 外源性感染 传染 病原菌引起传染的传染途径 侵入门户 传播方式 传染 病菌由某个体经一定途径到达另一个体引起疾病的过程 传染源主要有 病人 患者 带菌者 患病或带菌的动物 1 呼吸道感染 病菌由传染源咳嗽 喷嚏形成的气溶胶随空气散播 被易感者吸入而感染 如结核 白喉 百日咳等 2 消化道感染 病菌由传染源吐泻物随饮食散播 被易感者饮食入而感染 如伤寒 痢疾 霍乱 甲肝 脊灰 蠕虫病等 3 皮肤粘膜创伤感染 病菌由伤口而感染 如破伤风 金葡菌等 4 接触感染 病菌经由染源接触并随物品散播 经皮肤黏膜接触而感染 如淋病 梅毒 艾滋 滴虫 尖锐湿疣 布病 炭疽等 5 节肢动物感染 病菌由传染源经吸血昆虫或医源性注射器方式散播而感染 如鼠疫 疟疾 乙脑等 第四节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二 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27 三 感染的类型感染的结局一是机体免疫力将病原微生物消灭 使传染告终 机体获得痊愈 并遗留有或强或弱 或长或短的免疫力 二是病原菌战胜机体的免疫力 毒害机体 以至造成长期病症 甚至死亡 第四节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二 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28 1 隐性感染当侵入病菌数量较少 毒力较弱 机体免疫力较强时 病菌仅引起轻度病理损害 无明显的临床症状 称隐性感染 隐性感染后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 第四节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二 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29 隐性感染的意义 通过隐性感染 机体仍可获得一定程度的特异性免疫力 在防止同种病原菌感染上有重要意义 机体可随时向环境排出病原菌 故隐性传染在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第四节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二 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30 2 显性感染 指侵入病菌数量较多 毒力较强 机体的免疫力较弱时 病菌在机体内生长繁 产生毒素 以致使机体组织细胞受到严重损害 生理功能紊乱 并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 称显性感染 又叫传染病 第四节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二 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31 显性感染类型 根据感染起病的急缓分 急性感染 慢性感染根据感染波及范围分 局部感染 全身感染 第四节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二 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32 显性感染类型 根据感染起病的急缓分 急性感染慢性感染 第四节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二 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33 根据感染波及范围分 局部感染 全身感染局部传染 病原菌侵入机体后 在一定部位定居繁殖 产生毒性产物 引起局部病理损害的过程 如疖 痈 局部化脓等 一般没有明显的全身症状 发热 头痛 第四节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二 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34 根据感染波及范围分 局部感染 全身感染全身感染 指病菌及毒素向全身扩散和蔓延 并出现全身临床症状者 称全身传染 全身症状一般都有发热 头痛 精神意识障碍等表现 第四节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二 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35 全身性传染的常见几种病理表现毒血症 内毒素血症是毒血症的特例菌血症 病毒血症 真菌血症是菌血症的特例败血症 脓毒血症 第四节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二 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36 毒血症 toxemia 病菌只在入侵的局部生长繁殖 不进入血液 产生的外毒素进入血流 引起特殊的毒性症状 如白喉 破伤风等 内毒素血症 endotoxemia 革兰氏阴性菌侵入血流 在菌体崩解后释放出内毒素 或病灶内革兰氏阴性菌死亡 释放出的内毒素入血所致 第四节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二 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37 菌血症 病原菌自局部病灶侵入血流 并不在血液中繁殖 只能短暂经过 但能传至机体的其它部位 如伤寒病初期 败血症 病原菌侵入血液 并在血中大量生长繁殖 造成机体严重的病理损害 引起显著的临床症状 如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败血症 第四节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二 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38 脓毒血症 化脓菌发生败血症时 细菌经血液循环到达其它脏器或组织 引起化脓性全身病变的传染 如金葡菌引起的脓毒血症 第四节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二 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39 全身性感染的几种常见病理表现 第四节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二 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40 3 带菌状态 在显性或隐性感染痊愈后 病菌未立即消失 与机体免疫力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仍在体内继续存在并不断排出体外者 称为带菌状态 处于带菌状态的机体称带菌者 常成为传染病流行的重要传染源 分为 健康带菌 恢复期带菌者 第四节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二 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41 病原菌的排出途径 在局部传染时 因病灶破溃随分泌物和脓汁排出病原菌 在全身性传染时 发病动物机体的各种分泌物 如呼吸道的鼻漏 眼漏 唾液 乳汁 汗液 精液 月经等 和排泄物 如尿液 粪便 皮肖 及血液都能排出大量病原菌 是极其危险的传染源 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以避免传染病的蔓延 第四节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二 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42 第二章细菌概述第一节细菌的形态与结构学习重点1 细菌的基本形态主要有哪几种 2 细菌的基本结构有哪些 3 G 菌和G 菌在细胞壁上有何区别 对青霉素的敏感性有何区别 青霉素对什么样的细菌作用好 4 青霉素 链霉素 红霉素 对人有直接伤害作用吗 什么道理呢 5 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哪几种 主要有哪医学意义 6 革兰氏染色的意义及结果 7 抗酸染色的结果及阳性菌种类 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三 医院感染 43 第二章细菌概述第二节细菌的遗传变异学习重点1 根据细菌对氧气的需求不同 可将细菌分成哪几类 2 何谓培养基 菌落 细菌在液体培养基的生长现象有几种 3 与致病有关的细菌代谢产物有哪些 他们的概念是 4 常见的细菌变异现象有有哪些 举例说明 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三 医院感染 44 第二章细菌概述第三节细菌与外界环境学习重点1 解释正常菌丛 条件致病菌 菌群失调 菌群失调症 2 以大肠杆菌为例说明正常菌丛的生理意义及条件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水务集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香席侍香师考试资讯与模拟题解析
- 2025年药品批发零售项目提案报告
- 吐鲁番降水施工方案设计
- 外飘模板专项施工方案
- 2025年中国移动县公司5G网络优化项目经理竞聘面试题与答案
- 2025年家政服务师中级考核试题集与答案详解
- 底板结构衬砌施工方案
- 渔港污水改造方案范本
- 2025年乡镇工会集体协商指导员招聘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交社保免责协议书
- 检测公司销售管理办法
- 2025年体重管理师的试题及答案
- 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件
- 数控加工中心培训课件
-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 产品可追溯性模拟演练(成品-原料)记录
- 吊装作业施工方案(模板)
- 中国—东盟自贸区
- 安全帽试验作业指导书实施细则
- IUPAC系统命名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