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规划.ppt_第1页
生态城市规划.ppt_第2页
生态城市规划.ppt_第3页
生态城市规划.ppt_第4页
生态城市规划.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讲生态城市规划 一 生态城市的几点基本认识 1 生态城市的要点应该是 有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生态城市 应有它的具体的系统的内涵 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系统 生态结构系统等等 生态环境反映自然环境的诸多方面 如大气 水土 植被 生态结构包括人的活动及其产物 如工业与城市 城市与乡村 经济与社会以至城市交通 能源消耗等等 这些系统内涵互相影响 互相作用 只有综合集成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 2 城市生态一般有三大类型和三大层次 即生态保护 生态修复和生态重塑三大类型 以及宏观 中观和微观三大层次 宏观层次包括气候变迁 节能减排等中观层次指绿色建筑 绿色空间等微观层次指小区特色 居民健康 交通运输等 3 在文化价值理念上 生态意识 生态道德 生态文化成为具有广泛民众基础的文化意识4 在生产方式上 转变高生产 高消费 高污染的工业化方式 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的生态化 使人类生产劳动具有净化环境 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新机制 5 在生活方式上 人们的追求不再是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 而是高质量 低消耗 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群体生存和其他物种生存的自然环境6 在社会结构上 生态化渗入到社会结构和整个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 二 生态城市规划标准的构建 1 构建原则 1 对应原则 与国家生态市指标中与规划相关的内容相对应 使城市规划能直接为建设生态城市 达到国家考核标准服务 2 兼容原则 充分采纳与运用现有的规划地方标准与政策法规 3 简洁原则 针对生态城市规划 省略常规规划标准中城市用地分类等内容 采取文字规定与指标表格相结合的形式 以达到简单明了的目的 4 地方原则 既体现城市特色 又回应并解决城市生态系统现状问题 5 持续原则 与建设生态城市的阶段相呼应 将规划标准作为伴随迈向生态城市目标的全过程的动态体系 中国城市规划与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内容的比较 续表 生态城市规划内容与城市规划标准主要内容的对应关系 2 实例分析 上海生态城市规划标准研究 上海建设生态城市规划标准指标选取的五维因素 上海建设生态城市的规划标准指标的标准值来源 上海建设生态城市的总体目标标准指标 上海建设生态城市的物质规划标准指标 上海建设生态城市的规划实施阶段标准指标值 2004年上海建设生态城市的总体目标标准 左 与物质规划标准 右 的实现度 上海建设生态城市规划实施阶段标准 续表 续表 续表 上海建设生态城市的定性评价指标 上海建设生态城市规划的特定区域 续表 三 生态城市规划的要点 1 紧凑布局城市建筑与将城市节点多功能化 以实现凝聚力强的多级中心区域 灵活安排街区结构 促进规划的调整和完善 2 强化资源与能源的节约力度 普及绿色建筑 有助于降低城市的污染排放 能源消耗 以实现更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3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增强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力度 保证其可行性 4 依据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的准则 实行生态交通为生态城的建设打下基础 倡导低碳减排的生态理念 5 建立完善的环境基础设施 便利的废弃物分类和收集系统 完整的环保工作体系和废弃物分类回收网络 实现从废弃物到资源的闭合循环 6 建立生态环境信息管理中心 作为示范现代技术与生态环境间的关系的自然枢纽 同时起到指导 参观 展览 环境技术输出的作用 7 因地制宜 营造更加贴近原生态的景观环境 减少人工因素的干预 四 生态城市案例研究 一 生态修复型生态城 曹妃甸国际生态城是中瑞两国环境技术合作的重点 是一座与工业区和港口配套发展的新城 其规划目标是成为一个世界领先的可持续发展城市 为城市和市民提供一个长期 中期和短期都具有生态性 社会性和经济性效益的环境 并成为环渤海区域知识型社会的中心和象征 1 案例概况 案例概况 1 曹妃甸国际生态城 生态特色 曹妃甸工业规划图 2 生态特色 规划中避免了造成隔绝的 蛙跳式 开发 而采取连续的城市机理 明确界定的开放空间与建筑环境相结合 连接了不同的城区 混合使用即居住 办公 商业和文化服务等的结合 城市节点是各城区的中心 并各具特色 如创新科技 商贸 科研和运动等 1 曹妃甸国际生态城 案例概况 生态特色 2 2可持续的基础设施和交通模式 2 3绿色和蓝色贯穿城市 2 4气候中性的能源计划 2 5以能源 垃圾和水资源的综合处理为主的生态循环模式 2 6灵活的街区结构 2 1生态城拥有一个紧凑的混合功能结构 2 生态特色 2 2可持续的基础设施和交通模式 2 3绿色和蓝色贯穿城市 城际之间以轻轨和快速公交系统 brt 作为城市的交通动脉和发展轴 1 曹妃甸国际生态城 案例概况 生态特色 2 4气候中性的能源计划 2 5以能源 垃圾和水资源的综合处理为主的生态循环模式 2 6灵活的街区结构 2 1生态城拥有一个紧凑的混合功能结构 项目区内强调行人优先于任何交通工具的原则 并设置出行管理中心 包含一系列的服务设施 例如 自行车中心 汽车合乘中心 电动车辆充电站 用太阳能供电或是能够迅速更换电池的汽车的服务站 2 生态特色 曹妃甸有贯穿整个规划区域的绿色 公园 球场 游乐场 和蓝色 河道 池塘 河流 网络 1 曹妃甸国际生态城 案例概况 生态特色 规划的雨水系统可以收集和储存整个规划区的雨水 用于灌溉 公园 城市农场 蓝色系统应地制宜的设置了 咸水水渠网络 减轻了雨洪泄流的压力 同时也增加了城市的水景特色 2 2可持续的基础设施和交通模式 2 3绿色和蓝色贯穿城市 2 4气候中性的能源计划 2 5以能源 垃圾和水资源的综合处理为主的生态循环模式 2 6灵活的街区结构 2 1生态城拥有一个紧凑的混合功能结构 2 生态特色 气候中性 即不影响气候 的能源计划以节能建筑和系统达到最低能源消耗为基础 1 曹妃甸国际生态城 案例概况 生态特色 2 2可持续的基础设施和交通模式 2 3绿色和蓝色贯穿城市 2 4气候中性的能源计划 2 5以能源 垃圾和水资源的综合处理为主的生态循环模式 2 6灵活的街区结构 2 1生态城拥有一个紧凑的混合功能结构 当地的可再生能源生产主要来自风力发电和垃圾焚烧 并可能发展太阳能发电和潮汐能 曹妃甸旨在最终成为一个气候中性的城市 可再生能源使用率95 以上 co2和其他温室气体零排放 不仅最低限度地使用化石燃料 城市还将向其他地区出口绿色能源 2 生态特色 利用污水和食品垃圾中的植物养分代替化学肥料 作为农业肥料 经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灰水也能够用于农田的灌溉 使用沼气 来自污泥 有机垃圾 作为可再生汽车燃料 通过传统手段与高科技系统相结合来实现垃圾分类及提高回收率 1 曹妃甸国际生态城 案例概况 生态特色 2 2可持续的基础设施和交通模式 2 3绿色和蓝色贯穿城市 2 4气候中性的能源计划 2 5以能源 垃圾和水资源的综合处理为主的生态循环模式 2 6灵活的街区结构 2 1生态城拥有一个紧凑的混合功能结构 2 生态特色 街坊层面的灵活多样性 可通过在道路和水系绿化网络界定的街区内 连续开发混合功能的物业来实现 街坊可以被细分 以便创造一个尺度宜人的城市环境 为促进多样性和灵活性 可以把大街区中的小地皮分配给不同的开发商 从而实现社会 经济 空间上的多元化 1 曹妃甸国际生态城 案例概况 生态特色 2 2可持续的基础设施和交通模式 2 3绿色和蓝色贯穿城市 2 4气候中性的能源计划 2 5以能源 垃圾和水资源的综合处理为主的生态循环模式 2 6灵活的街区结构 2 1生态城拥有一个紧凑的混合功能结构 2 天津中新国际生态城 生态特色 1 案例概况 天津中新生态城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的战略性合作项目 其总体规划坚持了资源利用 生态环境和发展模式可持续的原则 主要包括生态经济 生态社会 生态环境 生态文化等方面内容 突出了生态优先 以人为本 新型产业 绿色交通等特点 形成 一轴三心四片 一岛三水六廊 的空间布局 案例概况 地理位置 区位条件 原始地貌 废弃盐田 盐碱荒地 水质恶化 设想生态城应体现 三和 三能 即 人与人和谐共存 人与经济和谐共存 人与环境和谐共存 能复制 能实行 能推广 意义 其建设将对 生态文明 理念的普及 生态城运作与管理模式的推广具有极为重要的示范意义 其 先行先试 的规划对国内外其他地区的规划实践也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规划方法 先底后图 的规划方法规划采用了层次分析法与地理信息系统叠加结合的方法对规划范围用地进行基于生态因子的适宜性评价 划分禁建区 限建区 可建区和已建区 明确了生态绿地的边界 规划的七大创新 与区域相连通的自然生态格局 规划最终形成了以中心水域为核心的放射型 网络式生态格局 中新天津生态城的 廊道 一共有 条 从 生态链 向江海连通 将建设用地划分成尺度适宜的片区 集约高效的用地布局模式 坚持组团布局准则 公交引导准则 混合使用准则 公共利益优先准则 形成紧凑的城市布局 以人为本的绿色交通理念 为了实现 以人为本 贯彻健康环保理念 将非机动车作为最主要的交通出行方式 并将非机动车出行时的外部公共空间环境作为规划重点考虑的内容 建立了一套非机动车专用路系统 分级配置的生态社区模式 建立了 基层社区 居住社区 综合片区 级居住社区体系 基层社区由约400m 400m的街廓组成 居住社区由 个基层社区 约800m 800m的街廓组成 综合片区由4 5个居住社区组成 结合场地灵活布置 多样化的历史文化传承 规划还强调对既有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弘扬 突出体现在蓟运河文化的发掘和原有村庄的保护与更新上 节约优化循环的水资源利用 以节水为核心目标 推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循环利用 构建安全 高效 和谐 健康的水系统 低耗高效可再生的能源利用 能源利用的目标是促进能源节约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优化能源结构 构建安全 高效 可持续的能源供应系统 对能源的利用方式包括太阳能利用 风能利用 地热能利用 能源综合利用 中新天津生态城四区划定图 中新天津生态城用地规划图 中新天津生态城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图 中新天津生态城生态社区模式 据了解 2012年前7个月 新加坡在津新增项目32个 实际到位7 1亿美元 增长68 成为天津的第四大境外投资方 双方贸易额达到13 3亿美元 增长22 其中新加坡出口至天津7 8亿美元 增长42 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 目前生态城在建项目总开工面积达487万平方米 实际投资额485亿元 国家动漫园 科技园 生态产业园和住宅及配套公建等一批发展载体不断完善 全球规模最大 技术最先进的生态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完工 同时 新加坡美食城项目开工 生态城合资公司与五家新加坡企业签署投资协议 吸引近68亿元人民币的投资 在节能环保 现代物流 生物医药 海洋科技等领域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 国家动漫园 国家影视园 创意研发区 展示体验区 环保产业园 生态科技园 信息产业园 局部效果图 2 生态特色 2 1生态环境与绿色建筑之间优势互补 2 2新生态城在地域分布上的特殊性 案例概况 生态特色 2 天津中新国际生态城 2 3强调交通 住宅 商业和绿化环境的整体融合 以生态谷 生态廊道 生态细胞 生态社区 构成城市基本构架 形成优质的生态环境 中新生态城中全部建筑都是绿色建筑 其比例将达到100 生态环境维系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融会生态环境 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形成绿色生命共同体 2 生态特色 2 1生态环境与绿色建筑之间优势互补 2 2新生态城在地域分布上的特殊性 案例概况 生态特色 2 天津中新国际生态城 2 3强调交通 住宅 商业和绿化环境的整体融合 生态城建设用地1 3为水面 1 3为盐田 1 3为荒滩 土壤盐渍化程度高 属于水质型缺水地区 选择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建设生态城市 以城市直接饮用水为标志 在水质性缺水地区建立中水回用 雨水收集 水体修复为重点的生态循环水系统 2 生态特色 2 1生态环境与绿色建筑之间优势互补 2 2新生态城在地域分布上的特殊性 案例概况 生态特色 2 天津中新国际生态城 2 3强调交通 住宅 商业和绿化环境的整体融合 人们在每1公里或更短的半径距离内 就能接触到大自然 而且从城北到城南会由一条 公园生态廊道 贯通 以绿色交通为支撑的紧凑型城市布局 3 南湖生态城南湖生态城位于唐山市中心南部位置 总体规划面积91平方公里 核心景观区28平方公里 始建于1997年 由历史上的采煤塌陷区规划建设为今天集游憩观赏和水上活动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生态公园 创造了世界生态修复的奇迹 与曹妃甸生态城 凤凰新城和空港城构成唐山 城市四大主体功能区 近年来 唐山市对没有建设价值的采沉区 垃圾场 废弃地进行综合整治 位于市中心区南部两公里处的150公顷塌陷地已建成生态园林建设效果的南湖公园 园内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并先后荣获河北省 人居环境奖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联合国 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 4 阿布达比市马斯达尔生态城生态城马斯达尔在阿布达比市中心 广达6 4平方公里 以 零碳 城市目标 将 零废弃物 零车辆 自用车辆 列为发展主轴 在这座城市以坐东北朝西南的走向兴建 以获得最佳采光及蔽荫效果 种植大量的植栽与水景设施 并利用风塔设施将凉风引入城内以达到降温目的 全城禁止汽机车通行 改以大众运输工具做为交通方式 透过绿色建筑的设计 降低对电力的需求 阿联酋马斯达尔城规划蓝图 虽然阿联酋是世界第五大石油出口国 但masdar城不会使用一滴石油 绕城种植的棕榈树和红树将成为制造生物能源的原料 福斯特说 masdar项目的环境目标十分远大 零碳和零废物 这在世界上来说是第一个 这给我们带来了设计上的极大挑战 masdar项目为未来的可持续性城市设计设定了新的基准 这个占地6平方公里的绿色小城将建在阿布扎比的中心 小城周围将由传统的城墙环绕 城内是纵横交错的林荫步道 街道旁有狭窄的运河一路流淌 让居民能在宜人的风景中漫步 城外的风力和光电发电厂将充分利用波斯湾的海风和沙漠的阳光 保证小城的能源完全自给自足 所有的服务都将实现数字化控制 负责设计这座城的是71岁的英国现代派建筑大师诺曼福斯特爵士 20世纪前 马尔默西港区本由工业废渣填海而成 土壤中存在重度工业污染 1 案例概况 工业垃圾堆放地 重工业区 生态环保居住区 案例概况 5 瑞典马尔默西港新城 生态特色 马尔默的发展历程 2 生态特色 2 1能源系统 2 2废弃物系统 2 3绿地系统 城区100 使用可再生能源 风能 太阳能光伏发电 电力 太阳能电池板 热泵 热力 热泵和含水层 冷气 5 瑞典马尔默西港新城 案例概况 生态特色 2 生态特色 2 1能源系统 2 2废弃物系统 2 3绿地系统 马尔默西港区96 的垃圾都能得到再利用 只有4 填埋处理 主要措施 1 建立严格的垃圾分类原则 2 垃圾处理信息中心提供垃圾循环利用指导 3 垃圾分选与真空运输系统几乎联通所有建筑 能源汽车驱动力肥料 城市垃圾 96 4 填埋处理 5 瑞典马尔默西港新城 案例概况 生态特色 2 生态特色 2 1能源系统 2 2废弃物系统 2 3绿地系统 城区几乎所有建筑都采用屋顶绿化技术 景观营造雨水收集利用小气候调节 案例概况 5 瑞典马尔默西港新城 生态特色 二 生态保护型生态城 1 无锡中瑞低碳生态城 生态特色 案例概况 无锡中瑞低碳生态城是中瑞携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节约资源能源 加强环境保护 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合作项目 中瑞低碳生态城位于无锡新的城市中心太湖新城的核心区 西侧紧邻贯穿整个核心区的湿地公园 南侧是纵深约1公里的环太湖湿地保护区 北侧是部分已建成投用的国际博览中心 占地面积2 4平方公里 其建设目标就是打造 中国一流 世界有影响力 的低碳生态精品工程 样板工程和示范工程 1 案例概况 案例概况 生态特色 1 无锡中瑞低碳生态城 2 生态特色 2 1法律保障体系完善 从2012年2月1日起 无锡市太湖新城生态城条例 将在无锡市正式施行 2 2节约用水与固废处理的典范 2 3可持续的绿色交通 这是全国率先明确以建设生态城为目标的地方性法规 它的出台对推进太湖新城生态城建设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案例概况 生态特色 1 无锡中瑞低碳生态城 2 生态特色 2 1法律保障体系完善 中水回用措施有力 将铺设总长10公里的中水管道 雨水 洗澡水 洗碗水等经处理回用后提供冲厕 绿化 洗车所需 2 2节约用水与固废处理的典范 2 3可持续的绿色交通 倡导节水生活方式 压降人均淡水消耗量 地面 路面 人行道采用渗水 透水建筑材料 如沙子做出来的道砖 以充分收集和利用雨水 应用固体废弃物无害化 减量化 资源化处理技术 建设垃圾真空收集系统 实现垃圾分类收集 资源循环利用和储运无损漏 提高垃圾回收再利用率 案例概况 生态特色 1 无锡中瑞低碳生态城 2 生态特色 优化公交线路设置 提高公交设施使用的便利程度 打造环境宜人 便于通达的慢行交通系统 倡导绿色出行方式 建设可再生能源充电 气 站 2o2o年所有公交车辆全部使用可再生能源 2 1法律保障体系完善 2 2节约用水与固废处理的典范 2 3可持续的绿色交通 2 苏州西部生态城苏州西部生态城位于高新区230省道 规划面积42平方公里 是一座太湖之滨集旅游休闲 健康健身 文化创意 民间工艺 高品质居住 办公于一体的低碳山水新城 规划按照 生态保护优先 绿色交通优先 公益设施优先 以及 创新社区组织 创新能源利用 创造活力空间 的原则 苏州西部生态城将以太湖湿地公园为 绿心 生态廊道为 绿链 滨湖景观带为 绿环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 优化城市功能空间布局 全面提升生态宜居水平 努力建设成为集旅游休闲 健康健身 文化创意 民间工艺及高品质居住 办公于一体的低碳生态山水新城 3 巴西库里蒂巴生态城 生态特色 案例概况 库里蒂巴地处巴拉那高原 风光秀丽 人杰地灵 是巴西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上个世纪70年代 在建筑师市长贾米 勒讷 jaimelerner 1937 12 17 的领导下 库里蒂巴合理规划城市布局 清除垃圾 增加绿地 改善环境 一跃而成为世界著名的生态环保城市 1995年 库里蒂巴被联合国首批命名为 最适宜人居住的城市 被普遍认为是世界上最接近生态城市的地方 有 世界生态之都 的美誉 1 案例概况 案例概况 生态特色 3 巴西库里蒂巴生态城 2 生态特色 2 1brt快速公交系统 快速公交和地铁十分相似 几辆巴士为一组 运行在专用的通道上 车速每小时达到60千米 能在极短的时间里将大客流有效地加以疏散 公交车上装有自动控制操作交通灯 公交车快车道非常畅通 这样从车站 车型到通行都体现了公交系统的优先权和先进性 2 2环境大学 2 3原生态的主题公园 案例概况 生态特色 3 巴西库里蒂巴生态城 2 生态特色 2 1brt快速公交系统 库里蒂巴十分注重环境教育 特设了一座 爱护环境免费大学 经常举办短期环保学习班 课程内容生动活泼又切合实际 市民们踊跃参加 有的学习班对于某些职业人员属于强制性的 如导演和出租车司机 只有参加特定学习班并考核合格后才能获得经营许可证 2 2环境大学 2 3原生态的主题公园 案例概况 生态特色 3 巴西库里蒂巴生态城 2 生态特色 2 1brt快速公交系统 2 2环境大学 2 3原生态的主题公园 公园突出的是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两大主题 市政府要求公园内的建筑面积不得超过三分之一 建筑风格要突出各自国家和民族的特色 设计图纸还要经市有关部门审批 以使多样文化与城市的整体风格保持内在的一致性 三 生态重塑型生态城 1 瑞典哈马碧生态城 生态特色 1 案例概况 哈马碧生态城位于瑞典斯德哥尔摩 规划总面积200公顷 项目区曾是一处非法的小型工业区和港口 有许多搭建的临时建筑 垃圾遍地 污水横流 土壤遭受严重工业废物污染 生态环境本地较为恶劣 经过十多年的生态建设 哈马碧已经建设成为世界闻名的生态城市 成为可持续发展社区建设的成功典范 案例概况 2 生态特色 2 1哈马碧模式 2 2垃圾抽吸系统 案例概况 生态特色 1 瑞典哈马碧生态城 2 3carpool体系 通过可再生能源 垃圾回收利用 水资源综合利用等一系列措施 形成了一个独特的 在垃圾 能源和水方面的环保系统方法 为生态城在内部创造了一个各种物质 能源过程相互依存的封闭系统 从而尽可能地缩减系统的输入与输出 使环境整体的碳排放降到最低 案例概况 生态特色 1 瑞典哈马碧生态城 哈马碧生态城具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可处理不同废物的垃圾抽吸系统 垃圾投掷点通过地下管道与一个中央收集站联结 垃圾被投掷后 通过真空抽吸管被定时输送到中央收集站内 再通过控制系统输送到大的集装箱中 这样 大型垃圾车可以不进入小区就取走垃圾 也省去了人工收集垃圾的过程 2 生态特色 2 1哈马碧模式 2 2垃圾抽吸系统 2 3carpool体系 哈马碧社区与瑞典的城市汽车俱乐部和石油公司合作 为社区统一提供小汽车 加入俱乐部的会员可通过手机获取开车密码 就近取车 用完后再将车辆停放在指定的地点 这提高了汽车的使用效率 也节省了能源 2 1哈马碧模式 2 2垃圾抽吸系统 2 3carpool体系 案例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