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标电气成套设备生产中的工时定额管理方法研究A.doc_第1页
非标电气成套设备生产中的工时定额管理方法研究A.doc_第2页
非标电气成套设备生产中的工时定额管理方法研究A.doc_第3页
非标电气成套设备生产中的工时定额管理方法研究A.doc_第4页
非标电气成套设备生产中的工时定额管理方法研究A.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标电气成套设备生产中的工时定额管理方法研究摘 要 随着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了适应高精度、高效率机械加工要求的市场需求,使得网络化、信息化、集成化和智能化成为制造业工艺信息管理发展的趋势。工时定额管理的信息化是企业进行组织生产、核算和成本控制的重要依据,是企业实现设计和制造信息集成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文以电气成套设备行业的定制生产模式和传统工时定额方法研究为基础,结合模块化方法,应用ACE软件构建了从产品设计定制期开始计算产品所需工时,并应用项目管理的方法进行优化,制定出ACE工时定额管理方法。该方法以定制型生产为研究的切入点,以工时模块和虚拟工时模块作为工时定额单位,以软件完成产品设计后自动统计为工时定额计算手段,并根据实际生产环境下的应用情况,设置参数和调整虚拟模块,以达到更加贴近生产实际应用的目的。最后,以M企业为例,按照ACE工时定额管理方法实施流程,对某非标定制产品项目进行实际应用,测算产品各个模块的工时定额,计算出最终产品的工时定额。另外,按项目管理的方法,根据不同的模块所需的工时,对生产进度编排,生产资源负荷等方面进行合理安排。完成以上计算和优化后,同原生产管理流程进行对比,验证ACE工时定额管理方法的有效性。关键词:工时定额;ACE;生产模式;产品项目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high precision and high efficiency, the market demand, which makes th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ime quota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enterprise to organize production, accounting and cost control, and i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s of the enterprise to realize th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In this paper, the ACE software is used to construct the ACE time quota management method, which is based on the electric equipment industrys customized production mode and the traditional man hour quota method. The method takes time and virtual work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research. The software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time quota of the product design. The parameters are set up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production environment. Finally, taking M enterprise as an example, according to the ACE time management method,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a non standard customized product project is carried out, and the working time quota of the product is calculated. In addition, according to the project management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modules of the work, the production schedule, production resource load, etc.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above calc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production management process,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 of ACE time management. Keywords: man hour quota; ACE; production model; product project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目 录III前 言1第一章 绪 论21.1研究意义21.2 研究背景31.3 国内外研究现状41.3.1国内研究现状41.3.2国外研究现状51.4 研究目的和内容51.4.1 研究目的51.4.2研究内容6第二章 理论基础72.1工时定额理论及其应用72.1.1 工时定额理论72.1.2 工时定额的应用82.2 工时定额的常用方法92.3非标订单定制理论132.4 非标准化制造企业的工时定额现状162.5 非标订单定制企业工时定额制定方法及不足172.6 本章小结17第三章 非标电气成套设备企业工时定额方法研究规划183.1设计需求分析183.2数据流分析193.3 系统功能模块分析203.4 实体关系分析223.5系统的应用流程图233.6数据库设计243.7本章小结26第四章 非标电气成套设备企业工时定额方法ACE辅助设计法274.1 AutoCAD Electrical软件介绍274.1.1 ACE体系结构274.1.2 ACE操作系统适配层284.1.3 ACE C+包装外观层294.1.4 ACE框架层304.1.5 ACE网络服务组件层314.1.6 高级分布式计算中间件组件314.1.7 使用ACE的好处324.2 使用AutoCAD Electrical自定义元件及工时属性建立334.2.1 ACE元器件命名规则334.2.2 元器件块常用属性344.2.3 自定义元器件符号的一般步骤364.2.4 符号库功能实现364.2.5 基于AutoCAD Electrical工时属性建立374.3使用AutoCAD Electrical完成设计并统计工时输出394.3.1 参数化设计模块394.3.2 标准件设计模块404.3.3常用件设计模块404.3.4 定制模块414.3.5 工时定额输出模块414.4本章小结42第五章 ACE辅助设计法在企业工时定额中的实施与应用435.1 M企业的生产特征及工时定额管理现状435.1.1 M公司的生产特征435.1.2 M公司的工时定额管理现状435.2使用ACE辅助设计法后的效果445.3本章小结44第六章 总 结46第七章 致 谢48参考文献49附 录54前 言 成套电气设备,又称电气成套设备,是指由壳体、母线、二级元件、辅助等元件组成,实现完整的一种电气功能设备或更多的电气功能,通常分为高压电气设备和低压电器设备的种类。电压电气设备是基础设备制造行业,用于发电、输电、配电、电力等,起到了接收和分配电力、控制和保护设备的作用,发挥电力、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发展,电力设备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其产品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何提高产品的设计效率,已成为全电力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电气辅助设计手段排除了计算机技术的使用,提高了电气设计和质量目标的效率,并辅助电气自动化工程师快速绘制和修改电气原理图、接线图、布局图等电气相关的成套,可统计和产生各种时间表、终端表、电缆表、电线清单,并实现电气设备产品数据管理。 上个世纪,麻省理工学院首先提出了交互式图形程序,并应用在实际中。在随后的几十年里,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平台的迅速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图)相关技术已经发生了大规模的发展和质的飞跃,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航空、航天、机械等许多行业领域中的设计。目前,该软件已成为一种基本的设计软件工具。 CAD技术在电气设计领域中的应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机械的应用软件,专门的电气软件应用。 在早期阶段,成套的电动辅助设计主要是基于传统的机械制图上,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提高设计效率。但是,成套电气设计专业非常强,机械制图有很大的差别,一般机械制图软件系统的辅助设计,低设计效率,质量不高。缺乏在数据管理水平统一的数据源,特别是,在同一项目中,设计数据是不相关的设计数据,需要人工统计汇总,耗时,并且容易出错。 在后期,在成套电气设计上,其要求更专业、更具体,立足于机械技术领域,一系列的专业电气设计软件逐渐发展,技术也日趋成熟,在电气设计领域日益广泛。总体而言,成套的电气辅助设计已经制定了从传统的机械制图,过渡到专业成套电气辅助设计阶段。第一章 绪 论1.1研究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产品的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企业面临着缩短交货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改善服务的压力。所有这些都要求企业做出快速响应不断变化的市场,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不断开发,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定制产品占据市场赢得竞争。电力行业是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它是制造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高低压成套设备,主要完成了功率控制,保护,测量,转换和分配功能的主打产品。由于成套设备是不是还是很相似的,因此,产品的设计,生产和制造都是围绕着客户,生产和制造企业也以设计和组织生产,这是一个典型的订单驱动的单一生产模式企业。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兴起和电力能源投资,成套设备的市场需求的增加逐年增加。目前,中国的电力工业发展迅速,成套设备已成为一种产品,有着密切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如何把握市场脉搏,并做出快速响应市场,时间是关键因素。企业必须设法支持,才能赢得激烈的市场生产及相关服务。企业计划的有效制定,计划的执行管理与控制工作,绝大多数都需要依赖数字来做精准的描述,标准工时是工厂管理中最客观的计量化基准,是管理工作的有效工具,将之应用于生产计划管理将有助于提高企业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和可控性。 工时定额是运用先进经验、合理组织劳动和充分利用生产工具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生产组织和生产技术条件下制定出来的。积极运用工业工程原理和方法制定标准工艺工时定额的研究,改造企业,尽快提高企业的运行水平,以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市场空间已成为企业的当务之急,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1) 克服传统制定标准工时方法的不科学性因素。 采用工业工程方法制定标准工时,能够解决存在于单位、工种、工步之中的标准水平不平衡问题,使标准更具有科学性和可信度,扩大定额的覆盖面。 (2) 快速制定标准工时定额,为企业进行成本估算提供依据。 工时定额是生产成本的重要尺度,是成本控制中的劳动标准量,不仅是制定产品价格的客观标准,也是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的工时定额可以组织核算,衡量企业盈亏与度量经济效益。建立标准动作模板,能快速准确的制定工时定额,提高成本估算的质量和效率。 (3) 快速制定标准工时定额,为提高企业生产管理水平提供支持。 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体现在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对生产的全过程进行详细、准确、灵活的控制。这需要仔细研究生产过程中,掌握了性能和生产过程中的特性,过程特性来描述生产过程的基本性质的重要参数,在合理开发缩短的时间周期为高电平的精度生产管理。 (4) 快速制定辅助工时,有效指导生产。由于工时定额的复杂的过程,它是很难掌握和落实的问题,这导致在标准工作时间一些延迟的存在,不能很好的指导生产。其中辅助工时的制定最困难,并没有准确的制定标准,很多方面都是以估算为基础,标准辅助加工动作模板,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帮助企业快速制定工时定额,更好指导生产。1.2 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责任制的推行与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进展,时间定额的作用日益显著。在当前,平均先进定额是合理组织生产、开展经济核算、贯彻按劳分配和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20世纪50年代以前,大批量生产成为当时企业经营方式主流并且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传统的工时定额制定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还是仅凭经验估算得到,这导致企业对市场的应变力较差,运行水平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与国外同类制造业相比,我国企业的经济效益普遍低下,造成这种局面主要原因是企业的管理水平低,生产系统缺乏必要的改造和优化。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物质生产能力明显扩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消费者的需求迫使企业具备多品种、面向订单制造的生产能力。在这种形式下,澳大利亚的哈依德博士(G.C.Heyde),总结了前人动作与时间研究成果,将各种预定时间标准方法与人因工程学的相关研究结合,创立了模特排时法,大大简化了工时测定的步骤。至今采用工业工程方法预测操作过程工时定额的优越性已经在工业发达国家工时定额研究应用历史中得到反复的证实,以此为依据制定出的时间定额水平先进合理,克服了传统方法的部分数据凭借经验估算所存在的不科学性。目前我国工业企业中工作效率不高,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影响工作效率的因素众多,其中就包含科学的管理方法。传统的定额管理主要是通过提高班产定额或降低产品工时定额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在某种意义上,依旧是靠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这样做的结果无疑会使工人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而采用模特法确定与横梁工时定额水平,是要求工人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以最佳的作业程序,采用最合理的操作方法减少以至克服作业中的无效劳动,帮助工人找出操作执行动作中的不合理的因素,通过观察、分析和研究,将作业动作转化成省时、省力而又最为经济的操作与动作,从而达到提高定额水平的目的。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国内研究现状 近五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国内在制定与管理工时定额方面做了许多探索性及开发性的工作。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现阶段计算机辅助制定工时定额己成为近期一个主要的研究方向。充分考虑零件加工的工艺特征、设备工装等对加工过程的影响、学习型组织的特性等因素是计算机辅助定额的关键。近几年发展比较典型的有1995年,刘刚等人提出了线形回归方程,该方程是通过对工时定额样本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形逼近研究得出,此后又研究了工时定额制定系统。同年,陈国均在统算法基础上提出了稳健估算方法的应用,采用了概率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工时进行统计学分析,抵抗异常值的干扰的能力明显高于传统方法。石晶玉、罗志清、黄清云等人在2001年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对现代制造业中辅助加工时间定额和机械加工中的车削工时定额的制定进行了探讨研究。2002年高俊杰等人将基于范例的推理和基于知识的推理相结合一种混合推理方法,详述了此模型在工装工时定额中的成功应用。西北工业大学的朱历新将神经网络技术结合到工时定额制定过程中,构建出神经网络的工时定额计算模型,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工时定额制定技术。最近几年,为了充分考虑零件加工的工艺特征以及设备、工装等影响因素,并适应企业计算机辅助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最新的数据优化的处理方法制定时间定额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2006年西北工业大学董丰收提出了基于工艺标准化的工时定额制定技术,对典型工艺的工时进行制定与研究。大连交通大学白丽杰,于2007年开发了基于MODAPTS的计算机辅助工时定额管理系统。覃承海2009年对大规模定制特点对大规模型企业工时定额的制定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大大出促进了工时定额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开发等等。1.3.2国外研究现状 早在19世纪末泰勒在伯利恒钢铁公司工作期间,发现铲煤和砂矿的工作效率低下,就通过改进生产作业的操作方法,科学合理地制定出劳动定额,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而在1911年,泰勒公开发表科学管理原理,开创了工业工程的方法制定工时定额的先河。 自从十八世纪末期,泰勒和吉尔布雷斯夫妇倡导动作和时间研究至今,动作与时间研究己经迈向成熟,己被许多国家的企业所认同,是国外最流行的定额研究方法,得到了各地企业的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至20世纪20年代,根据动作经济原则和动素的划分,美国人西格(A.B.Segur)提出了动作时间分析法,之后发表了动作时间分析,从此便相继产生了工作因素法、方法时间衡量等一系列预订时间法,在当时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好评。直到1966年澳大利亚的哈依德博士(G.C.Heyde)结合人因工程学理念创立了模特排时法,取得了很大的研究成果,该方法从国外引入我国后,首先在原电子工业部所属的企业中试点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此后在机械行业中逐步试行,也相继得到了认可。20世纪70年代以后,预定时间标准系统开始使用计算机,走向了另一个历史里程碑。目前,各种系统都实现了计算机化,工时定额管理系统经过不断的与时俱进一直沿用至今。1.4 研究目的和内容1.4.1 研究目的目前的工时定额技术制约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企业标准化管理的瓶颈之一。工时定额的制定方式多种多样,但快速性和准确性之间一直存在此消彼长的焦灼状态,企业只能无奈地根据自身的客观条件从中选择最适合的一种,我国工时定额研究与制定方面存在的不足有如下几点: (1)定额方法落后,定额水平偏低,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求;(2)标准作业时间的滞后性,不能满足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迫切需求;(3)很多数据都是依据经验值来估算的,定额值不准确; (4)工时定额制定过程比较繁琐,难于掌握和实行; (5)现有工时定额技术影响现代企业管理思想与技术的贯彻与实施。 针对如上现象,本文在保证定额水平的前提下,设计快捷的计算工具和完善的管理机制。 本论文通过分析影响非标电气成套设备生产中的工艺特征,从现场调研的基础性工作入手,采用模特法进行动作分析,建立基于工艺特征的标准化辅助加工工时制定方案,并建立标准生产作业动作模型,这一模型应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通用性,能满足高效率制定工时定额的特殊要求。旨在通过这一研究,解决工时定额制定过程复杂、无章程的缺陷,为企业工时定额快速、准确的制定提供了有效的支持。促进工时定额的标准化,智能化和模块化,改变企业生产管理水平不稳定的现状,更好的满足现有生产与管理的特定要求,为企业的其他生产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支撑。1.4.2研究内容 快速准确的制定工时定额是是主要研究任务之一,也本文想要实现的最终目的。为了提高工时定额的编制效率,减少或消除工时定额编制过程中由人为因素造成的错误,促进企业生产、管理的标准化,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集成。进行了如下研究工作: (1)本文提出了工时定额的研究思路,为了保证新方法的通用性,论文首先在工艺特征的分类和它们各自的特点上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2)本文以电气成套设备的生产为例,应用工时定额法对其研究,并将作业动作典型化和标准化,工时定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时定额的制定方法和其相关制定技术的合理性上。(3)基于电气成套设备的生产实例分析,对工时定额的原理和主要遵循的改善原则进行研究,实现作业动作设计的合理化。(4)系统开发过程,分别进行需求分析、数据流分析、功能模块分析、实体关系分析研究等等。(5)设计实现非标电气成套设备生产中的工时定额的管理设计。第二章 理论基础2.1工时定额理论及其应用2.1.1 工时定额理论劳动定额是一种劳动消耗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标准。这意味着在规定的生产单位产品或单位工作的必要劳动量。有两种基本形式:时间配额或输出配额,并且两种形式都在数值表现的倒数关系。因此,工时定额是一种劳动定额,这是一种劳动定额的,在现代工业生产往往混合生产多种零件或产品。 工人为了完成某项工作必不可少的工时消耗,即为工时定额。正确制定和执行工时定额,对于企业合理组织生产、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完善经济责任制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工时定额按照生产过程时序可以分为:基本时间、辅助时间、体息和生理需要时间、准备和结束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如图2.1所示:图2.1 工时定额组成(1)基本时间:通过改变生产对象的大小,形状,相对位置和表面状态的过程中所消耗的时间。(2)辅助时间:通过各种辅助动作所消耗的时间。主要是指:工件装卸,停机,改变切削参数,工件尺寸,进退刀的动作,时间的消耗测量,辅助时间通常是通过人体的活动来实现的。它可分为两种类型:使用基本时间的交点;不同的基本时间。(3)工作时间:它是固定的时间最重要的部分,工人的劳动手段,劳动对象,每个操作所消耗的时间。时间可分为基本时间,人工时间,机械手和动态时间。运行时间=基本时间+辅助时间。 机动时间:直接执行操作时的消费,是指加工时间。 手动时间:为了保证实现过程的基本操作,并开展各种辅助操作必须消耗的时间。手动操作时间。 机手并用时间:是指利用机床对机器的时间,以完成的时间的另一个手动操作。 (4)布置工作地时间:为是指服务和工作的正常运行所消耗的时间,以维持正常的工作状态。主要是指使用刀,刀具,润滑,清洗,切割工具等。通过组织和时间的技术布局的性质:组织性布置工作地时间:是指编制和交流的工作所消耗的时间。技术性布置工作地时间:指技术工作采取的时间照顾。(5)体息时间:在身体和身体健康的需求恢复所用的时间。(6)准备与终结时间:为由生产批次份,其制备和工作结束的消耗的时间。主要是指:熟悉工艺文件,接收粗糙,灯具的安装,调整机床的花费在固定时间的拆迁。2.1.2 工时定额的应用 工时定额和其发展过程中的生产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工时定额是企业计划的基础。所有工业企业有序,有序运行是建立一个完善的制度和合理的规划,工厂生产的,否则庞大的系统将陷入混乱。从生产的角度来看,企业往往计划包括生产计划(包括:设计,制造,装配计划等),容量规划(包括设备,能源规划等),人员计划,物流计划,所有计划不是从测量标准,即,单位产品或单位零件加工来预测所需时间分开,而且是由企业提供的信息。第二,工时定额是生产管理的手段。生产管理是工业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使工业生产稳定,高效的科学和系统的方法。因此,一方面,生产管理人员需要分析和改进生产方法,该方法和使用的生产管理的功能,特别是与时间配额的制剂。生产管理人员需要运用各种管理工具来提供指导和咨询,如生产周期和网络规划,运用这些管理工具需要固定数据的支持。第三,工时定额是实行经济核算的条件。企业的经营具有必要的经济标准,对产品成本的性能,报价的需求,企业资产的表现,对企业的业绩。当该产品和工业生产所提供的服务的多样化,在时间标准可以转化成最合理,方便,经济的数量。2.2 工时定额的常用方法工时定额制定的时间,质量和范围,主要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制定的要求大体包括:应满足生产加工和经营机制,先进合理,在不同的流程,工作和车间还应需求维持基本平衡的水平;凡是需要或可能需要开发工作和项目工作,必须制定工时定额。常用的工时定额制定方法一般来说主要有6种:经验估计法、统计分析法、类推比较法、工时测定法、预定时间标准法、标准资料法。 经验估计法经验估计法是由技术人员,人员定额和经验丰富的一线工作人员结合生产实践以往的经验,参照该产品的体质和有关技术资料,考虑使用的设备,工艺规范,原材料等生产的条件下,劳动时间消耗直接产物,估计的方法。经验估算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的优点,工作量小,易于掌握,使工时定额速度快;然而,经验估算方法过于依赖生产实践经验,缺乏科学和技术的基础上,制定了人的主观因素影响的相关配额,容易出现定额准确性较差。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方法用于产生相同或类似产品中的时间消耗统计的过程中,在生产组织的条件下完成工作时间的方法的计算、汇总和分析。通过更好更多的历史数据为依据,再用经验的估算统计分析反映生产的实际情况。然而,也有一些缺点:由于其对历史数据的严重依赖,可能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因素的历史数据,或缺少历史数据,这会影响工作的精度和效率。该方法是不够的,反映了技术进步,并且它可能会出现的分析结果和统计数据的实际情况可能不激励,但是保护的情况是不够的。对于变化的生产条件并不大,生产比较稳定,比较简单的产品结构,原始记录和统计数据齐全,一般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制定或修订工时。 类推比较法类推比较法又称为典型定额法,它是基于典型零件或工序的工时。在该方法中,首先,对产品或过程的结构的一部分或过程相同(相似)进行分类,并在合理的分组;然后,从每个组中选择与典型部分或过程作为代表,使用经验估计方法,统计分析的方法和技术的方法时定额法测定,确定所述代表性的部分或过程时间配额,并以此为的基础上,以代表部分或工艺工时定额是合理的修改,计算其他零件或工艺工时定额。因为该比较方法的增加,精度和时间配额的平衡被改善到一定程度。类推比较法一般适用于多品种,小批量,大变化单件和小批量生产的企业,也适用于连续的新产品试生产的企业。与泛化,系列化,产品标准化和成组技术的广泛应用,应用范围将扩大。类推比较法目前正在一些机械制造企业在中国的实施。它已取得了良好的结果,并且在使用这种方法的过程中,它可以被用来设置典型部件和过程的典型时间标准。因此,该方法应该在多个企业在大规模生产中实现。 工时测定法 工时测定法是指通过对生产技术组织条件、生产流程及工艺规程的分析,在充分挖掘生产潜力及操作合理化改善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观察、测量、分析、计算等确定工时定额的方法。工时测定法一般又可分为秒表测时法和工作抽样法。秒表测时法,也被称为“直接时间研究法密集抽样法”。这是一段用秒表或电子计时器上的操作人员的工作落实的直接,连续观察,工作时间和其他参数相关的工作时间,并与数据的绩效评价标准的概念相比较,一起记录和结合设立的组织的策略,以确定操作完成的作业标准时间。用秒表计时秒表方法,主要用于为标准时间反复操作。重复操作是具有重复周期的形式操作,并重复循环的持续时间是显著多于所需的采样和观察的时间。当操作是单独的重复周期,周期或循环用的工时定额秒表测时法的有限数目可以被确定。秒表测时的关键在于:充分的准备、合理的作业分解、科学的观测次数和适宜的测时方式,如下图所示:图2.2 秒表测时法的方法体系工作抽样是指是指对操作者和机器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瞬时观察、调查活动的发生和发生、工时的研究,并利用统计方法推断出各种监测项目的时间构成。工作采样法和计时法相比,测定效率高,操作简单,经济性好,易于掌握,测量精度高,适合各种任务。 工作抽样是直接观察工作的一种方法,最适合于长、低重复性的操作,特别是对布局的工作、维护、等待、闲置和办公等工作等。工时测定法的主要优点是对现场调查和技术的分析,使工时定额的准确性较好,定额无障碍性,也可用于发现和反映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缺点是相比其他测定方法,消耗的时间和成本较大,技术和专业水平的人员定额要求较高。 预定时间标准法 预定时间标准法也称预定时间标准系统(Predetermined Time System),简称PTS法,时间是一种国际公认的标准开发的先进技术。它使用预先设定的时间标准,为各种行动,以确定所需的各种操作的时间标准。PTS方法的情况下直接通过秒表测时,它能计算与预定的时间价值纳入工作的行动和预先确定的每个动作按照正常工作时间,加上适当的时间开放获取标准时间工作后。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有多种,根据基本动作的分类和使用时间单位的不同而不同。到现在为止,有40种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模特排时法(MOD法,方法时间衡量(MTM法)和)工作因素体系(WF法)。预定时间标准法具有以下优点:1,在确定的标准时间的过程中,不需要进行工作评估,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主观的时间的影响,从而使标准时间来确定更准确和可靠的。它是为经营单位(如0.02min)测定是特别有用的,即使它是难以确定研究的时间。2,使用预定的时间标准方法,操作过程(方法)是必需的记录,并获得基本动作时间值,从而提高了操作。3,不能用秒表,提前确定作业标准,之前的工作将确定的标准时间,并制定操作规则。作为标准时间的操作进行修改,并且需要该操作进行修正,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是不一样的。4,该PTS方法是用于生产线的最佳方式。同时,也有在预定的时间标准方法的不足。这种方法需要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固定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由于对各种动作的时间标准制定滞后,以及分解方法,适用于各种动作有很大的区别,因此,该方法中的固定精度。 标准资料法。标准资料就是分析通过使用作业测定的方法(时间研究、工作抽样、PTS等)所获得的大量并把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编制而成的某种结构的作业要素(基本操作单元)正常时间值的数据库。标准资料一经建立,在新的操作的标准时间的发展,只是被分解成的所有元素,从数据库中找到的正常时相同的元件。常见的标准资料表现形式有:解析式、图线、表格式等。显然,标准资料的建立需要借助其它的作业测定手段,通常来说,为了建立标准时间数据,首先要明确的变化因素和可变因素,不变因素可取一定观测次数的时间平均值,而对于变动因素,要找出它与时间值的关系,如函数关系,或其它不完全确定关系。因此,关于定额技术的最新研究,回归分析的方法等,实际上是一种为企业标准时间的数据,是标准时间资料法的一种应用。2.3非标订单定制理论定单是指书面单一供应商。然而,订单是指发行原材料,燃料,备品备件,办公设备等订单的供应商的企业采购部门发出的定货单单。这两个基本可以通用。然而,物流术语来定义这两个词。在大多数情况下,该顺序是意思的预期数量,向供应商发出邀约,向供应商订单和书面文件的技术要求的数量。从法律角度上来说,是有区别的。建议使用订单,减少使用定单,避免风险。在法律上要注意订金与定金的区别定金指合同当事人为保证合同履行,由一方当事人预先向对方交纳一定数额的钱款。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的,应当加倍返还定金。“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定金罚则。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的合同,但也有存款,违反合同的一方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的合同或定金条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九十条的规定,“定金应当以书面形式约定。当事人在定金合同中应当约定交付定金的期限。定金合同从实际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定金合同应自该日起生效定金的实际交付。第九十一条规定,“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出卖人通过认购、订购、预订等方式向买受人收受定金作为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担保的,如果因当事人一方原因未能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应当按照法律关于定金的规定处理;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双方的事由,导致销售商品房合同未能订立,卖方应退还押金给买方。”因此,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存款具有双重性。首先,它可以作为的保证该合同以保证合同的履行。其次,它可以在合同成立的发挥作用。存款作为一把双刃剑,还具有惩罚性。该方不履行合同时,有权要求返还定金;当事人不履行合同,存款的存款双倍返还作为法定的形式,法律有其特定的要求:1,元素的形式,必须签署书面的形式;2,存款总额的金额不得超过该合约的20;此外,在赔偿的选择只能是在存款和违约金。订金与定金仅一字之差,但在法律性质天壤之别。订金不是一个规范的概念,在法律上只是一种预付款的性质。是预付款的一部分,是是支付方的一种支付手段,不具有担保性质。合同履行的只作为抵充房款,不履行也只能如数返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一十八条规定“当事人交付留置金、担保金、保证金、订约金、押金或者订金等,但没有约定定金性质的,当事人主张定金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因此,在合同中双方当事人“定金”是不是协议的性质,可以不适用定金罚则。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做的没有错买家签收,否则后悔不迭。 定制指按照客户的要求来制作;订制指按照制造者自有的标准订货。对于非标订单定制理论来说,其流程图如下所示:图2.3 非标定制订单的系统流程图表2.1 非标产品订单评审确认生产计划发布流程标准序号流程描述责任部门/责任人时限见证表单1客户观看公司产品后,考虑到户型等各种因素,要求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更改尺寸,更换五金的或改变部分形状,就定制符合客户喜好的产品进行询价或其它咨询客户2按照公司针对不同定制产品制定的报价手册进行报价,客户不能接收的中止谈判,客户有意向或表示接收并要求明确交货期的,应跟客户沟通大致交货日期,具体时间需1个小时才作回复,销售部需立即组织相关部门经理进行评审或视情况作出交货期的答复(超出非标产品生产周期50%以上)销售部/或经销商1报价手 册产品目录3相关部门经理参与评审:1)物控部门对设计好的甘特表格,对各类材料按照生产的需求时间顺序依次对到位时间予以明确;2)设计部门对所需技术资料的输出时间予以明确;3)生产部门对入库时间予以明确并签字确认。物控/设计/生产经理1评审表评审甘特表4评审结束后即回复客户交货时间销售部1天5没有问题则签订合同交付定金客户16制定订货单传送计划部1天7接收订货单按照评审的交货时间制定非标生产任务单并发布相关部门18相关部门签收生产任务书相关部门负责人12.4 非标准化制造企业的工时定额现状目前非标准制造企业的工时定额管理还是选择更传统的方法进行的,和大多数非标产品制造业务或工作估计采用经验估计法,这个过程是由本公司人员或管理车间根据其生产实践经验,结合设计图纸,技术程序和产品实物,并考虑使用设备,工具和其他组织条件的生产技术,估计消费的劳动产品的方法。这种方法往往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容易产生较大的误差。还有一些企业经过多年的生产积累,公司工艺人员建立了历史工时定额资料,工作时间的产品,建立企业产品的工作案例库中,这种情况下,基地的往往不是很灵活当产品结构已经难以计算的变化的数目,和此情况下库不能被经常更新,原来的工作时间的数据将不再合适,并建立工时数据往往需要更多年的积累。2.5 非标订单定制企业工时定额制定方法及不足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非标准制造企业现行的工时定额模式以及现行的工时定额方法存在以下的一些局限性:(1)缺乏针对性。由于非标准化制造的一些局限性,企业本身因素导致现行的工时定额方法无法以其作为研究对象而提供一套有针对性的工时定额管理方法。因此,目前绝大多数的时间定额方法并不适用于非标准化制造企业。(2)缺乏系统性。非标准化制造企业往往只对一些主要工序或重复性流程相对固定,难以形成全面的、系统的定额体系,而现有的固定工作时间不能提供一种方法,用于生产非标厂家的结构化固定程序框架,指导企业制度的工时定额管理。(3)缺乏通用性。由于非标准化制造业企业在不同行业的发展速度也不一致,其限额管理水平也随着企业的不同而参差不齐。因此,目前的评级方法并不适用于每一个行业的非标准化制造企业。(4)固定方法过于专业化,难以实施。由于目前比较深入地研究了固定方法大多涉及到大量的数学建模和统计分析,但不规范的厂商在这方面没有专业知识,很难有效地实现。因此,通过一定的方法来封装这些专业知识,使企业只需要做一些简单的操作程序,可以进行时间定额的计算和管理,这就要求使用一种计算机辅助模型的方法,将建立程序。2.6 本章小结 本章首先从工时定额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并对其常用的工时定额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介绍了非标准化制造企业的工时定额现状,以及非标订单定制企业工时定额的制定方法和不足,并对不足点进行分析,寻求详细的解决办法进行处理,为非标准化制造企业的工时定额问题提供可行性的实施方案。第三章 非标电气成套设备企业工时定额方法研究规划3.1设计需求分析 工时定额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管理数据,它是进行成本核算、合理组织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等一系列活动的重要依据,其制定的合理与否对企业效益影响甚大。合理的工时定额能调动工人的积极性,促进工人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而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PTS法中,由于模特法简练,且易于掌握,在制造业使用最为广泛。模特法不仅简单实用,而且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的测量,其准确性也不低于其他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根据对40余种一分钟以上的操作进行预算所得到的平均时间值比较,模特法测得的时间值(取1 MOD=0.129s)比MTM法测得的时间值多2.7,这个时间值正好介于MTM法和MTM-II法之间、 模特法的优点是具有一定的客观公正性,不受操作者作业熟练程度和评比者主观态度的影响,但时间花费大,定额过程比较繁琐,需要大量的观察动作和分析动素的时间。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企业生产规模的发展更趋向于短周期、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对此,现有的定额方法也己经逐渐露出了很多弊端,己经不能充分满足时代变化的需求,往往出现了一些产品的生产批量己经完成,但是标准作业时间还尚未来得及修订好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企业通常只能无奈的采用经验估算的方法,导致定额值不准确,不能很好地指导生产。本课题的目的就是帮助企业准确、快速地制定出标准工时定额,为实现生产管理的科学性和提高计划决策的准确度奠定基础。具体有下述需求: (1)结合企业实际生产工艺流程,提供一个用模特排时法快速制定车轮类零件和转向架总装工时定额的管理系统。 (2)该系统按照零部件生产和装配过程中一系列工艺特征对零部件动作标准进行分类。针对每种特征情况对作业动作产生的影响进行模特法动作分析,形成标准动作模块。 (3)实现按特征条件可逐步检索到对应标准作业动作。 (4)实现标准作业动作的派生。 (5)完成机械加工时间的计算。 (6)该系统能实现基本的管理操作,如添加、删除、修改、保存等。 (7)可以实现基础数据的维护,对不同特征的动作分析模板进行适时修改。 (8)完成工程图纸等资料的上传和下载功能,最后能提供工时计算和动作因素分析报表打印的功能。3.2数据流分析 根据系统开发目的应用和开发方法,设计出系统的数据流图。非标电气成套设备企业工时定额系统第一层数据流图如图3.1所示:图3.1 系统第一层数据流图 非标电气成套设备企业工时定额系统第二层数据流图如图3.2所示:图3.2 系统第二层数据流图3.3 系统功能模块分析 系统的功能模块图如图3.3所示:图3.3 系统功能模块图 系统各模块的功能简述如下: (1) 系统登录 系统登录部分主要是进行登陆者的身份验证,对有登录权限的用户开通绿色通道。 (2) 转向架零部件加工 零部件数据信息管理 该子模块为基础数据的信息录入,包括零件的尺寸、重量和生产规模等产品的基本特征信息,以便于为以后工时定额的计算提供数据。在这里可以对零件的信息进行填写、修改和删除等基本操作。某些零件可能还伴有一些图文信息,为了方便用户,还设置了文件上传和下载的功能。编写完成确认无误后提交,提交之后内容不可再修改。加工方式动作管理加工方式影响着吊具、机床、夹具和量具等众多设备的选择,是影响工时定额的主要因素之一。车削和钻孔编制过程不同于其它三种加工方式之处在于,这两种加工方式中不仅有工序工时定额的计算,还有各工步的机加工时间和人工操作时间的计算。对于工步中的人工操作部分运用模特法来准确的计算出这部分时间,而工步中的机械加工部分,在参数输入区填写加工参数,系统计算出机动时间。在这个子模块中,可以对生成的模特法作业动作进行修改,删除和添加等功能,还可以上传和下载各工序的工序图等附近信息。 动作汇总浏览 通过该模块,人机交互输入需要查询或打印的零件各项信息,系统按照条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