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夏秋反季节甘蓝(花菜)—萝卜”一年3季蔬菜高效栽培模式技术规程 编制说明 _第1页
“辣椒—夏秋反季节甘蓝(花菜)—萝卜”一年3季蔬菜高效栽培模式技术规程 编制说明 _第2页
“辣椒—夏秋反季节甘蓝(花菜)—萝卜”一年3季蔬菜高效栽培模式技术规程 编制说明 _第3页
“辣椒—夏秋反季节甘蓝(花菜)—萝卜”一年3季蔬菜高效栽培模式技术规程 编制说明 _第4页
“辣椒—夏秋反季节甘蓝(花菜)—萝卜”一年3季蔬菜高效栽培模式技术规程 编制说明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地方标准“辣椒夏秋反季节甘蓝(花菜)萝卜”一年 3 季蔬菜高效栽培模式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省科技重大专项“贵州省特色作物科特派“万元田”科技示范工程” (黔科合重大专项字20116001) 、省科技重大专项“科技特派员蔬菜321高效种植技术集成与示范” (黔科合重大专项字20136061-1) 、 、国家星火计划重大项目“贵州高原生态蔬菜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示范及推广” (2012GA820001)和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西南生态区蔬菜规范化生产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贵州专题(nyhyzx07-007) ,是我单位承担实施的省科技厅、国家科技部、农业部的科技项目。贵州地方标准“辣椒夏秋反季节甘蓝(花菜)萝卜”一年 3 季蔬菜高效栽培模式技术规程的制定是这些项目研究成果的总结与体现之一。本标准的制订项目由贵州省园艺研究所提出,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立项,并列入关于下达贵州省 2013 年第一批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黔质技监标函2013158 号)文件中,由贵州省园艺研究所负责起草,计划于 2014 年底完成。2、协作单位在项目的实施的过程中,贵州省园艺研究所与清镇市农业局、大方县农牧局、三都县果蔬站、罗甸县蔬菜办、绥阳县农业局、纳雍县科技局等多家单位共同协作。3、主要工作过程自 2011 年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贵州省特色作物科特派“万元田”科技示范工程” 、省科技重大专项“科技特派员蔬菜321高效种植技术集成与示范” 、国家星火计划重大项目“贵州高原生态蔬菜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示范及推广”和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西南生态区蔬菜规范化生产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贵州专题以来,项目组在项目实施区的清镇、大方、绥阳、罗甸、三都、纳雍等县市,开展“辣椒夏秋反季节甘蓝(花菜)萝卜”一年3 季蔬菜高效栽培模式的试验、示范与推广,示范区取得了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在总结该种植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各地经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标准的关键技术作进一步的试验论证,确定了贵州地方标准“辣椒夏秋反季节甘蓝(花菜)萝卜”一年 3 季蔬菜高效栽培模式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经过多次讨论、研究,起草了标准文本并对标准草案进行了多次修改,形成了征求意见稿。4、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主要起草人:孟平红、李桂莲、郭惊涛、文林宏、杨军、李从信、王天文、蔡霞。这些同志都参与了项目的实施,完成了“辣椒夏秋反季节甘蓝(花菜)萝卜”一年 3 季蔬菜高效栽培技术的试验、示范与推广等工作。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参考依据1、标准编制原则 (1)适应形势原则“辣椒夏秋反季节甘蓝(花菜)萝卜”一年 3 季蔬菜高效栽培模式技术规程的制订,适应了当前贵州省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的方针政策。适应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农业产业化高效建设需要,达到以规范(标准)促发展,增效益的目的。(2)通用性原则标准制订引用了同产业(行业)相关标准,具有一定的相同生态气候条件区域通用性。(3) 先进性原则规程的制定,既立足现实生产需要,又融入当前先进的、科学的操作手段,理论与实际结合,尽可能做到技术上的先进性。(4)可操作性原则本规程是贵州省园艺研究所在省内 6 个县进行严格的多年多点试验后,对规范技术进行严格限定后制定的,充分体现了可操作性原则。(5)安全可靠原则本规程对各种茬口的生产环节做了详细的说明和规定,引用了当前国内蔬菜种子相关标准、农药和肥料使用的相关标准、参考了国内相关种类蔬菜的生产标准要求,规范实施,安全可靠。2 参考依据按照 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三、标准内容编制说明 “辣椒夏秋反季节甘蓝(花菜)萝卜”一年 3 季蔬菜高效栽培模式技术规程涉及相关区域内科学的茬口衔接、优良品种的选择、育苗技术及相关蔬菜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因此,起草单位的主要技术人员经过反复分析研究,就本标准中涉及的项目、内容等进行了充分的讨论,确定了本标准的主要项目为:产地条件、茬口期安排、品种选择、播种与育苗、整地施肥与定植、田间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依据相关行业标准以及实际操作经验和总结,提出了“辣椒夏秋反季节甘蓝(花菜)萝卜”一年 3 季蔬菜高效栽培模式技术规程的具体操作及要求。本标准的编写格式根据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内容和要求参考了相关法律法规,引用了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具体如下:GB 5084-92 农业灌溉水质标准NY 5010 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 15063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GB 18877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NY 884 生物有机肥GB/T3543-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NY/T 1654 蔬菜安全生产关键控制技术规程NY 5005 无公害食品 茄果类蔬菜NY 5008 无公害食品 甘蓝类蔬菜NY/T 5009 无公害食品 结球甘蓝生产技术规程四、标准验证的情况项目组在承担省科技重大专项“贵州省特色作物科特派“万元田”科技示范工程”和“科技特派员蔬菜321高效种植技术集成与示范” 、国家星火计划重大项目“贵州高原生态蔬菜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示范及推广”和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西南生态区蔬菜规范化生产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贵州专题时,在以清镇、绥阳县为代表的中海拔地区和以大方、纳雍县为代表的高海拔地区,在以罗甸、三都县为代表的低海拔地区,2011 年开始开展“辣椒夏秋反季节甘蓝(花菜)萝卜”一年 3 季蔬菜高效栽培模式的研究,经 3 年的试验、示范,累计示范面积达 3000 余亩,每亩产值可达 1.4 万元以上,与传统农业生产种植模式“小麦玉米” 、 “油菜水稻” 、 “辣椒(或豆类、瓜类)水稻”等一年两熟制,亩产值约 15209000 元相比,增加了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大幅度增加了农民收入。项目组在试验、示范基础上,提炼总结试验成果并综合各地经验,形成技术规程,以期指导全省蔬菜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升贵州蔬菜生产技术水平,促进蔬菜行业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五、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 贵州传统模式 1“辣椒(或豆类、瓜类)水稻”等一年两熟制,第一季辣椒亩产值 7000 元、豆类和瓜类蔬菜亩产值 5500 元,第二季水稻的亩产值 2000 元,全年两季亩产值约 9000 元。传统模式 2“油菜水稻”全年亩产值 3265-4020 元;传统模式 3“小麦玉米”全年亩产值 1522-1830 元。我们试验的“辣椒夏秋反季节甘蓝(花菜)萝卜”一年三熟种植模式全年亩产值约 14000 元。贵州中、高海拔地区,夏秋气候温凉,具有“天然空调”的气候优势,适宜于一年多茬蔬菜的栽培。在贵州普遍土地肥力较低,土壤瘠薄,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农民科技种植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为了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致富奔小康,只有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通过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复种指数,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茬口安排才能实现。因此, “辣椒夏秋反季节甘蓝(花菜)萝卜”一年 3季蔬菜高效栽培模式技术规程的制定及推广应用可促进贵州蔬菜可持续发展,将为贵州蔬菜产业化生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使贵州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将各县的气候优势尽快转化为有竞争力的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按该技术规程实施,预计经济效益可实现亩产值 1.4 万以上,经济效益显著。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以及与国际、国外国家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 均采用国内标准,未采用国外标准。七、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本规程是在国家相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基础上结合贵州各县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来的,因此与它们没有冲突。八、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编制过程中,项目组成员之间没有什么意见分歧。九、贯彻标准的措施建议 “辣椒夏秋反季节甘蓝(花菜)萝卜”一年 3 季蔬菜高效栽培模式技术规程,是贵州蔬菜标准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