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标志产品 六堡茶》编制说明_第1页
《地理标志产品 六堡茶》编制说明_第2页
《地理标志产品 六堡茶》编制说明_第3页
《地理标志产品 六堡茶》编制说明_第4页
《地理标志产品 六堡茶》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理标志产品 六堡茶(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 2013 年第十五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质监函2013 547 号)要求, 地理标志产 品 六堡茶广西地方标准由梧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梧州市农业局、梧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梧州食品药品检验所、广西黑茶(六堡茶)产品监督检验中心、梧州市六堡茶研究院、梧州市六堡茶协会等会同有关单位共同起草,项目序号为 2013-1501。二、项目背景与制定本标准的原因梧州六堡茶历史悠久,有 1500 多年产制历史,于 1801年以独特的槟榔香味成中国 24 个名茶之一,向以侨销茶著称,在粤、港、澳以及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极享有盛誉,现在发展成梧州特色农业加工产品,至 2012 年底共有 28 家生产企业获得食品生产许可(QS)证,产 量 8650 吨、产值超 9亿元,产品除出口销往传统国家或地区外,还销往国内 20 多个省区、直辖市,已发展成为梧州市重要支柱产业。六堡茶品质特征向以“红、 浓、陈、醇” 著称。2006 年以来,六堡茶获得的各类茶博会金奖达 70 多次。近年,六堡茶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经权威机构评估,2013 年六堡茶区域品牌价值达 11.99 亿元,居全国茶叶区域品牌排行榜第 28 位、黑茶类2第 2 位。 梧州市相关企业和政府于 2003 年初启动了六堡茶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2006 年 12 月 4 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受理申请的公告,此后于 2010 年 10 月 26 日在北京召开了“ 六堡茶 ”地理标 志产品保护专家审查 会,在会议形成的“六堡茶”地理标志 产品保护专家审查 会会议纪要中明确要求:“ 六堡茶 ”质量技术要求及其它申报资 料按照专家评审意见修改完毕后,报送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专家委员会审核,在专家委员会确认后报质检总局科技司。在总局公告后,申报方应制定有关生产管理的配套技术规程,报送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备案。申报方制定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程应当在质量技术要求的框架内进行。2011 年 3 月 16 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关于批准对昌平草莓、富岗苹果、店子长红枣、从化荔枝蜜、六堡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 总局 2011 年第 33 号),宣布自即日起批准六堡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由各地质检机构实施保护,同时公布了六堡茶产地范围、专用标志使用、质量技术要求等。三、标准制定订工作情况介绍(一)标准制定工作组织情况1、标准的提出单位:梧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梧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32、标准的归口单位:广西六堡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3、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由梧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梧州市农业局、梧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梧州食品药品检验所、广西黑茶( 六堡茶) 产 品监督检验中心、梧州市六堡茶研究院、梧州市六堡茶协会等。4、标准的参与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茶厂、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苍梧六堡茶业有限公司、广西苍梧县银泰六堡茶有限责任公司、广西芊河茶业发展有限公司、梧州市天誉茶业有限公司等。5、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吴平、邱卫华、韦宇宁、黄蘅、杨柳、马士成、龙志荣、温志杰、卢本沛、张宏、刘桂宁。6、标准的参与起草人:刘泽森、张均伟、苏淑梅、黄利华、宋忠生、黎景平、骆刚、石荣强、谢加仕、蒋文峰。(二)主要内容确定依据1.标准内容来源概况(1)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 质检总局 2005 年第 78 号令);(2) 关于批准对昌平草莓、富岗苹果、店子长红枣、从化荔枝蜜、六堡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质检总局2011 年第 33 号)及其附件六堡茶质量技术要求;(3) 六堡茶固有的质量特性和特征;(4) DB45/T581-2009六堡茶标准中适用的内容 ;4(5) GXCIQ88-2003六堡茶中适用的内容。2.标准编写格式依据(1) GB 179242008 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2) 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3.具体内容的确定情况(1) 第 2 章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章所引用的文件均为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家法律及法规。(2)第 3 章 术语和定义的确定在 DB45/T581-2009六堡茶原有相关术语和定义基础上,结合关于批准对昌平草莓、富岗苹果、店子长红枣、从化荔枝蜜、六堡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质检总局2011 年第 33 号)及其六堡茶质量技术要求的规定要求进行适当、合理的修订。(3)第 4 章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确定采用了关于批准对昌平草莓、富岗苹果、店子长红枣、从化荔枝蜜、六堡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质检总局 2011 年第 33 号)的规定。(4)第章 分类、等级和实物标准样内容的确定在 DB45/T581-2009六堡茶原有相关内容基础上进行了少量的合理的修正、调整。5(5)第 6 章 要求内容的确定6.16.5.4系采用六堡茶质量技术要求的规定要求,其中6.3.5栽培技术引用了 DB 45/T 435的规定, 6.5.3六堡茶其他加工方法引用了 DB 45/T 479的规 定, 6.5.4生产企业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引用了 GB 14881 的规 定。6.6.1.1 基本质量要求是保留了 DB45/T581-2009六堡茶中对应的要求。6.6.1.2毛茶感官质量主要参考GXCIQ88-2003六堡茶中对应的内容,并作了适当修订、调整。6.6.1.3六堡茶散茶感官品质系采用六堡茶质量技术要求中对应的规定。6.6.1.4 六堡茶紧压感官品质茶系保留了 DB45/T581-2009六堡茶中对应的要求。6.6.1.6毛茶理化指标主要参考GXCIQ88-2003六堡茶中的内容, 并在实验及生产实践的基 础上作了适当修订、调整。6.6.1.76.6.1.8 六堡茶散茶及紧压茶理化指标主要参考 DB45/T581-2009六堡茶标准中的 对应要求,并在实验及生产实践的基础上作了相应的修订、调整。6.6.2 六堡茶安全性指标,一是采用六堡茶质量技术要求的规定;二是染污物及农药残留限量直接引用GB2762、GB2763 标 准的规定;三是微生物指 标保留了6DB45/T581-2009六堡茶 标准中对应的要求。6.6.3 净含量直接引用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6)第 7 章 试验方法全部引用了最新的、有效的检测方法标准。(7)第 8 章 检验规则的确定基本保留了 DB45/T581-2009六堡茶标准中对应的要求,并作了适当的调整,如在出厂检验项目中增加了大肠菌群,原料记录保存至产品出厂后 3 年以上等内容。(8)第 9 章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确定关于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内容系采用关于批准对昌平草莓、富岗苹果、店子长红枣、从化荔枝蜜、六堡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质检总局 2011 年第 33 号)及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实施细则(国质检科2009222 号)的规定。关于包装、食品标签的内容均引用了现行有效的标准规定。关于保存期的内容保留了 DB45/T581-2009六堡茶标准中对应的要求内容。(9)附录 A 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图是根据关于批准对昌平草莓、富岗苹果、店子长红枣、从化荔枝蜜、六堡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质检总7局 2011 年第 33 号)的规定而定。(10) 附录 B 茶梗检验方法保留了 DB45/T581-2009六堡茶标准中对应的要求内容。以上内容经过标准资料收集、样品试验数据验证、编制起草人员的多次讨论、研究,共同起草了地理标志产品 六堡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该稿与 DB 45/T 435、DB 45/T 479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相协调、匹配。地理标志产品 六堡茶广西地方标准修订编写小组2013 年 12 月参考文献1 苍梧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苍梧县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179。2 陈爱 新.广西卷 广西名茶概述M王镇恒,王广智.中国名茶志.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650-6583 福建省福安农业专科学校编,中等 农业学校试用教科书 茶叶制造学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61,2362374湖南农学院主编,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试用教材 茶叶评审与检验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79,605安徽农学院主编,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试用教材 制茶学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79,2266 安徽省屯溪茶业学校主编,制茶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1237 陈凯胜主编,汉英对照常见外贸商品品名及用语手册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438 GB 179242008 地理标志 产品标准通用要求S.9 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S.10 GB 2762-2012 食品安全国家 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S.11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 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S.12GB 4789.3-2003 食品安全国家 标准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S.13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S.814GB 478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志贺氏菌检验S.15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S.16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S.17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 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S.18GB/T 23776 茶叶感官审评 方法S.19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S.20SB/T 10034 茶叶加工技 术术语S.21DB 45/T 479 六堡茶加工技 术规程S.22DB 45/T 581 六堡茶S.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