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地方标准《“金粉1号”粉蕉水田越冬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1页
广西地方标准《“金粉1号”粉蕉水田越冬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2页
广西地方标准《“金粉1号”粉蕉水田越冬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3页
广西地方标准《“金粉1号”粉蕉水田越冬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4页
广西地方标准《“金粉1号”粉蕉水田越冬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B 31 DB 45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DB 45/T XXXXXXXXX“金粉 1 号”粉蕉水田越冬栽培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over-winter cultivation of “Jinfen NO. 1” in paddy fields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征求意见稿)XXXX - XX - XX 发布 - XX - XX 实施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DB45/T XXXXXXXXXI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建园 .14.1 蕉园的选择 .24.2 园地的准备 .24.3 定植 .25 蕉园管理 .25.1 水分管理 .25.2 肥料管理 .35.3 病虫害防治 .35.4 植株矮化 .35.5 树体管理 .36 灾害的预防 .46.1 防风措施 .46.2 防寒措施 .47 果实采收 .47.1 采收时期 .47.2 采收方法 .4附录 A(资料性附录) “金粉 1号”水田越冬栽培的施肥方案 .5附录 B(资料性附录) “金粉 1号”水田越冬栽培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6DB45/T XXXXXXXXXII前言本标准依据GB1.1-2009的格式要求编写。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海旺、邹瑜、赵明、武鹏、龙芳、欧昆鹏、王艳。DB45/T XXXXXXXXX1金粉 1 号粉蕉水田越冬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金粉1号” 粉蕉水田越冬栽培的建园、蕉园管理及灾害的预防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金粉1号” 粉蕉水田越冬栽培。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 838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 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 5023 无公害食品 热带水果产地环境条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金粉1号”粉蕉品种 “金粉1号”粉蕉品种植株高大粗壮,全生育期为1820个月,管理水平较高的条件下为1416个月,整个生育期至少需要1次越冬的过程。“金粉1号”的蕉果品质优良,可食率为77.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26.5%,蛋白质含量为0.86%,脂肪含量为0.05%,碳水化合物含量为33.2%,维生素C含量为16.5 mg/100g。该品种较抗旱,不耐涝,耐轻霜,抗黑星病、束顶病,2010年5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广西南宁市、钦州市、崇左市、玉林市、梧州市和贵港市等地的坡(旱)地或水田种植。3.2宽窄行种植时,每畦种植两行,畦间的行距宽,畦面的行距窄,形成行距宽窄相间的种植模式。3.3矮化通过化学、物理等方法降低植株高度的现象。3.4新抽叶片数DB45/T XXXXXXXXX2新抽叶片数为营养杯苗定植大田后新抽出的累计叶片数量。4建园4.1蕉园的选择“金粉1号”水田越冬栽培的蕉园土壤环境质量、灌溉水及空气质量除符合NY 5023的规定外,还要求选择土层厚度达60 cm以上、地下水位在1 m以下、无积水、避风避寒条件好、阳光充足、交通便利以及前茬未种植过香蕉、粉蕉等蕉类作物的水田。4.2园地的准备 4.2.1蕉园可取地表水灌溉,有条件的打井取地下水灌溉,在蕉园内每条种植行设置喷带等节水灌溉设施。4.2.2在全园深松前,每亩撒施约 100 kg生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4.2.3对全园深松 60 cm,清理蕉园内的恶性杂草及作物残体等,暴晒 20 d以上。4.2.4深松晒田后起畦,畦面宽 4.3 m4.5 m。4.2.5起畦时,在蕉园的周边设置宽 1m、深 80cm的总排水沟,种植畦之间设置宽 1 m、深 60 cm的畦沟,畦沟需与总排水沟相通,可根据地势确定排水沟的大小与深浅,确保在短时间内能迅速排除园内积水为宜。4.2.6“金粉 1号” 的推荐种植密度为 100110 株/亩。采用宽畦双行种植法,株距约 2.4 m,宽行行距为 2.8 m3.0 m,窄行行距为 2.3 m2.5 m,可根据预期采收时间、园地环境条件和栽培管理水平等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株行距。4.3定植4.3.1种植穴的准备4.3.1.1采用人工或机械挖种植穴,种植穴大小一般为面宽 30 cm50 cm,穴深 30 cm40 cm。种植穴应该在定植前 10 d20 d准备好。4.3.1.2基肥的使用应符合 NY/T 394规定的要求,一般每株施用 3.5 kg4.0 kg优质腐熟的农家肥、0.5 kg1.0 kg钙镁磷肥、0.1 kg0.2 kg复合肥,加入 0.5%阿维菌素颗粒剂 10 g灭杀线虫。基肥离蕉苗 30 cm40 cm处沿行向开条沟埋施,避免烧苗。4.3.2定植技术4.3.2.1选用 812 片叶的“金粉 1号”健康组培营养袋(杯)苗种植。4.3.2.2定植季节宜在每年 911 月秋植或 34 月春植。4.3.2.3定植时,小心除掉营养袋(杯),保持营养土柱完整不松散(无纺布营养袋苗则不需剥除营养袋),轻轻放入种植穴中,用碎表土覆盖并压紧外围土层。定植完毕后立即淋透定根水,次日再淋水 1 遍。春植时,可用稻草、树叶等覆盖蕉苗及四周,或覆盖黑地膜保湿、防草;秋植时,于 12月份寒流来临前,可盖天膜及白色地膜防寒,待 45 月温度回升时再及时揭膜。4.3.2.4定植完毕的次日进行查苗,发现有漏种的应及时补种,淋定根水后歪斜的蕉苗应扶正压紧。大雨过后,发现死苗和弱苗应及时补上。5蕉园管理DB45/T XXXXXXXXX35.1水分管理5.1.1排水雨季时,保持排水沟的畅通,并及时排除畦面上的积水。5.1.2灌溉“金粉1号”粉蕉品种水田越冬栽培应避免漫灌。整个生育期,蕉园的土壤含水量保持在60%左右。花芽分化期及抽蕾期的土壤含水量应保持80左右;采收前10 d15 d,应停止灌溉。5.2肥料管理“金粉1号”粉蕉品种水田越冬栽培过程中,商品肥料种类的使用参照 NY/T 394的规定执行,不应使用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登记的商品肥料产品。各生育期具体的施肥方案参照附录A。5.3病虫害防治5.3.1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改善蕉园生态环境,加强栽培管理为基础,综合应用各种防治措施,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科学合理地进行化学防治。5.3.2使用化学农药时,参照 GB 4285、GB/T 8321 中有关的农药使用准则和规定,严格掌握施用剂量、施药次数和安全间隔期。对标准规定的农药,要严格按照该农药说明书中的规定进行使用,不得随意加大剂量和浓度。对限制使用的中等毒性农药,应针对不同病虫害防治对象,使用其浓度允许范围的下限。5.3.3“金粉 1号”较抗香蕉叶斑病、黑星病、束顶病和花叶心腐病,但容易感染香蕉枯萎病、细菌性枯萎病、烟霉病及根结线虫病;且容易受斜纹夜蛾、花蓟马、假茎象鼻虫、弄蝶和叶螨等虫的危害。各种病虫害的具体防治方案参照附录 B执行。5.4植株矮化5.4.1植株的矮化处理适合在营养生长旺盛的 49 月进行。植株高度长至 1 m1.2 m(新抽叶片数1012 片)时处理最为合适,新抽叶片数超过 25片时应停止矮化处理。5.4.2可选用 25%多效唑悬浮剂对“金粉 1号”植株进行矮化,每株用量为 3 g5 g,兑水 200 g500 g后淋于叶柄与假茎交叉处,可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适当调整用药量。5.5树体管理5.5.1除芽及割叶5.5.1.1“金粉 1号” 的水田越冬栽培过程中,一般只种一造而不留芽。当吸芽长到 15 cm30 cm 高时,用锋利的钩刀在基部连生长点一起割除。5.5.1.2植株上的叶片黄化或干枯占该叶片面积三分之二以上,或病斑严重时,及时将其从叶柄基部割除,并清出蕉园。5.5.2花蕾管理5.5.2.1抽蕾期,经常检查蕉株,对花蕾下垂的位置刚好在叶柄之上的,及早将花蕾小心移至叶柄一侧,使其自然下垂生长。同时将靠近或接触花蕾的叶片割除。5.5.2.2“金粉 1号”的果穗一般留 89 梳蕉果。当梳数足够,或者当花蕾出现中性花时,在末梳下留 2-3个节位进行断蕾。断蕾宜选择睛天午后进行,雨天或早上露水未干时不宜断蕾。DB45/T XXXXXXXXX45.5.3立桩防风在台风季节来临前或准备现蕾时开始立桩,可选用竹子或木条做为蕉桩。立桩时,在距蕉头15 cm30 cm处打洞,洞深约40 cm,将蕉桩竖入洞中并压紧,然后用绳子将假茎绑于蕉桩上,分三段绑牢。对未抽蕾的植株竖桩时,蕉桩应立于植株向地倾斜的一侧,蕉桩与植株构成稳固的三角形,蕉桩应避开蕉蕾下垂的位置;对已抽蕾的植株竖桩时,将蕉桩立于假茎与蕉蕾(果穗)的侧边或另一侧,避免蕉桩与果实刮碰,蕉桩上部绑牢于果轴上。6灾害的预防6.1防风措施“金粉1号”可通过植株的矮化及立桩等措施,增强抗风力(具体方案参照5.4及5.5.3的有关规定执行)。6.2防寒措施6.2.1苗期越冬按 4.3.2.3要求管理。6.2.2已抽蕾的蕉树,在寒流来临前,用自身短叶或牛皮纸等材料包裹裸露的穗柄。6.2.3用白色地膜覆盖畦面保温。6.2.4入冬前重施越冬肥,越冬肥可选用家畜家禽粪、草木灰、火烧土肥等热性肥,外加磷、钾化肥。7果实采收7.1采收时期在果指肥圆、棱角不明显时即可采收。7.2采收方法3人以上组成一组,1人负责割断果穗,l人负责将砍下的果穗用绳子绑好,两穗一担,其他人负责挑到收购站或加工场。在采收过程中,果穗不能有碰撞、擦伤,也不能堆叠在一起压伤。在放置果穗时,还要先用海绵垫或蕉叶铺在地上。DB45/T XXXXXXXXX5A A附录A(资料性附录)“金粉 1 号”水田越冬栽培的施肥方案见表A.1。表 A.1春植“金粉 1 号”水田越冬栽培的施肥方案施肥时期 施肥方案新抽叶片数约 10片前定植后的前几天为缓苗阶段,不需要施肥。待长出第一片新叶时,每隔7 d10 d,每株喷淋2 kg 0.2%0.5%(浓度随幼苗的生长逐渐提高)的尿素水溶液,直至新抽叶片数约10片左右。对长势稍弱或后补的苗增加淋施量,人工加淋23次。新抽叶片数 1025 片每隔7 d10 d,在距蕉头50 cm100 cm处,每株施用氮钾配比为2:1的复混肥(复混肥中的钾肥选用硫酸钾)30 g60 g,随植株的生长,逐渐增大用肥量;新抽叶片数达到约15片后,将氮钾的比例逐渐调整至1:3。肥料可随灌溉系统一起喷淋,也可撒施在畦面后喷水淋溶。新抽叶片数 2540 片新抽叶片数达约25片时,球茎明显膨大,逐渐进入花芽分化期,在此时期,每株一次性施用复合肥(12-12-21)250 g500 g、硫酸钾 100 g200 g、农用硫酸镁100 g200 g、钙镁磷肥500 g。新抽叶片数约40片时,粉蕉逐步进入抽蕾期,在此时期每株一次性施用复合肥(12-12-21)250 g500 g、硫酸钾 100 g200 g。两次重肥均在行向两株中间埋施,采用畦面撒肥培土埋施方法。期间根据植株长势隔15 d20 d,每株喷施用复合肥(15-15-15)50 g100 g。新抽叶片数约 40片至收获前半个月每隔 15 d20 d,每株施用 复合肥(15-15-15)50 g100 g,肥料可随灌溉一起喷淋,也可撒施在畦面后喷水淋溶,采收前 2030 停止施肥。冬季低温应停止施肥。DB45/T XXXXXXXXX6B B附录B(资料性附录)“金粉 1 号”水田越冬栽培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见表B.1。表 B.1“金粉 1 号”水田越冬栽培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病(虫)名称 防治方法香蕉枯萎病 (1)严格执行检疫措施,严禁从国内外病区输入粉蕉苗。(2)增施有机肥和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在日常田的管理过程中尽量避免蕉头或根系受伤,同时注意防治根结线虫,以免伤口、虫口感染病菌,有条件的可水旱轮作。(3)发现病株后,将病株砍倒,并向球茎注射草甘膦,然后撒上石灰。如病株连片,应设置隔离栅栏。细菌性枯萎病(1)严禁从疫区引进蕉苗、繁殖材料等。(2)田间发现病株要及时销毁,并在病株位置撒生石灰。发病率较高的蕉园可与非蕉类作物轮作或休耕,休耕应注意清除杂草。(3)在蕉苗发病初期,选用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 800倍、88%水合霉素可溶性粉剂 2 000倍、23%络氨铜水剂 400倍或 20%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 3 000倍稀释液灌根。间隔 7 d10 d施药 1次,共施 23 次,每次每株淋 1 kg药液,香蕉植株较大时,适当增加药量。烟霉病 苞片打开时,使用 70%甲基托布津 800倍稀释液喷施蕾苞及幼果,之后每隔 30天防治一次。根结线虫病(1)大棚内选用无病土、晒干土或消毒土装杯育苗。蕉园加强水肥管理,促进新根生长。(2)每亩可选用 10%灭线磷颗粒剂 0.3 kg0.4 kg、10%噻唑磷颗粒剂 1.5 kg2 kg,拌土撒施、沟施或穴施,也可在定植前与基肥混匀埋施。斜纹夜蛾(1)在斜纹夜蛾产卵高峰期至初孵期,采取人工摘除卵块和初孵幼虫为害叶片,带出田外集中销毁。(2)成虫盛发期,采用黑光灯、糖醋酒液诱杀成虫。(3)46 月份,在幼虫低龄期对叶面喷洒药剂防治,用 10%吡虫啉 1 500倍稀释液进行喷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