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地方标准《“野酿2号”两性花毛葡萄品种育苗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1页
广西地方标准《“野酿2号”两性花毛葡萄品种育苗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2页
广西地方标准《“野酿2号”两性花毛葡萄品种育苗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3页
广西地方标准《“野酿2号”两性花毛葡萄品种育苗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4页
广西地方标准《“野酿2号”两性花毛葡萄品种育苗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B 61DB 45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DB 45/T XXXXXXXXX“野酿 2 号”两性花毛葡萄品种育苗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ling of Yeniang No.2 Hermaphrodite Flower Vitis quinquangularis Rehd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征求意见稿)XXXX - XX - XX 发布 XXXX - XX - XX 实施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DB45/T XXXXXXXXXI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组培苗培育 .24.1 外植体准备 .24.2 培养基配制 .24.3 培养条件 .24.4 组培苗繁育 .25 苗圃假植 .25.1 苗床假植 .25.2 营养杯假植 .25.3 假植苗管理 .36 苗木出圃 .36.1 出圃标准 .36.2 炼苗 .3附录 A(资料性附录) “野酿 2号”两性花毛葡萄苗圃假植苗的施肥方案 .4附录 B(资料性附录) “野酿 2号”两性花毛葡萄苗圃假植苗常见病虫害药剂防治 .5DB45/T XXXXXXXXXII前言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广西植物组培苗有限公司、广西标准化协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明、邹瑜、何海旺、龙芳、武鹏、林茜、王趣有、李贤高、潘永杰、吕朝安、谢宏昭、黄林华、李祥忠。DB45/T XXXXXXXXX1野酿 2 号两性花毛葡萄品种育苗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野酿2号” 两性花毛葡萄品种的组培苗培育、苗圃假植和苗木出圃技术。本标准适用于“野酿2号”两性花毛葡萄苗木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标准NY/T 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 469 葡萄苗木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野酿2号”两性花毛葡萄 该品种属于葡萄科葡萄属,其形态特征为木质藤本;叶心形,上表面绿色,平展光滑,下表面密被绒毛;两性花,花序疏散与叶对生,每朵花有雄蕊57枚,雄蕊花丝直立;果穗圆锥形,果粒圆形,果皮黑紫色,有小黑点状果蜡;种子倒卵形,种脐在背面中部呈圆形,褐色。在广西、广东、云南等省(区)种植,较抗旱,抗湿热,抗黑痘病,耐贫瘠。2011年6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 于 2015年 获 得 国 家 农 业 部 植 物 新 品 种 权 保 护 。3.2组培苗 利用植物离体器官、组织或者细胞,在无菌和适宜的人工条件下,培育的完整再生植株。3.3外植体 组织培养中作为离体培养材料的器官或组织的片段。3.4母树 能提供种子、穗条或根段作为繁殖材料的植物单株。DB45/T XXXXXXXXX23.5培养基 为外植体的生长、发育提供所需的物质基质。4组培苗培育4.1外植体准备采集“野酿2号”两性花毛葡萄母树的嫩枝顶芽或带腋芽茎段,先用75%的酒精浸泡1 min,再用0.1%的升汞浸泡进行表面灭菌5 min。4.2培养基配制外植体启动培养基:MS+BA(1.02.0)mg/L+KT 1.0 mg/L,生根扩繁培养基:1/2 MS+BA 0.05 mg/L+IAA 1.0 mg/L+活性炭(0.050.1)mg/L。培养基均附加白糖3.0%、琼脂 0.40%0.45%,pH值5.86.0。4.3培养条件培养温度:25 30 ,光照强度:2 000 lux3 000 lux,每天光照时间:12 h。4.4组培苗繁育外植体先接种到启动培养基上培养,再将外植体上长出的嫩芽切下,切成带一个叶片的单芽小茎段,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上培养,小植株长出35条完整根系,46片叶,再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上扩繁或进入苗床假植。5苗圃假植5.1苗床假植5.1.1苗床准备做畦前,先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土壤配制成毒土撒在大棚地面消毒。苗床下部铺6 cm7 cm厚的松土,之后铺3 cm左右中沙做成畦面高于地面10.0 cm左右、规格1.5 m2.5 m的苗床。5.1.2组培生根苗假植前处理5.1.2.1炼苗将袋装组培苗摆放在育苗棚中炼苗7 d10 d,光照强度:5 00010 000 Lux,温度为28 32 。 5.1.2.2组培苗清洗剪开生根袋,用清水将组培苗根部培养基洗净,再放入8001 000倍的50%多菌灵溶液中浸泡5 s10 s或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 s5 s,按大小规格分级排放。5.1.3假植DB45/T XXXXXXXXX3按株、行距5 cm10 cm规格,将组培生根苗假植在已开好浅沟的苗床基质上,假植后淋足定根水。在假植苗上盖0.1 mm厚的聚乙烯薄膜,苗床四周密封,每隔3 d掀开薄膜淋透水一次。4 d5 d后,在薄膜上均匀开(34)个/m 2、0.5 cm2的小孔,7 d8 d后,下午16时到次日10时前半揭开薄膜,10 d后全天揭开。5.2营养杯假植5.2.1营养杯基质可用红泥、泥炭土等材料,加0.5%1.0%(体积百分比)经过沤熟的畜粪混匀而成。5.2.2营养杯准备可选用8 cm12 cm底部打孔的塑料黑杯或12 cm14 cm无纺布营养袋,将配制好的基质装满杯或营养袋,基质表面覆盖0.5 cm沙,紧靠排列在苗床上。5.2.3移植沙培苗床浇透水,选定具3张以上健康新叶的沙床苗起苗。手持2 cm左右宽竹片在营养杯中央挖约3 cm深小坑,植入幼苗,回土后稍稍压实,移植后浇足定根水。5.3假植苗管理5.3.1假植苗施肥组培沙床苗、营养杯假植苗的肥料使用参照NY/T 394的规定执行,具体施用方案参见附录A。5.3.2假植苗病虫害防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农药的使用参照GB 4285、GB/T 8321的规定执行,常见病虫害的药剂防治方法参见附录B。5.3.3光、温管理搭建育苗棚,春、秋、冬季大棚用70%的遮阳网遮阴,夏季用7090%的遮阳网遮阴,组培苗假植前期用90%左右遮阳网遮阴。控制棚内温度在2032。6苗木出圃6.1出圃标准营养杯苗具5张以上健康新叶,植株无病虫害,无变异株症状。6.2炼苗出圃种植前7 d适当减少淋水次数和数量,同时逐步打开大棚的四周,后将顶上的遮阳网撤去,使其适应外界环境,可以出圃。DB45/T XXXXXXXXX4A A附录A(资料性附录)“野酿 2 号”两性花毛葡萄苗圃假植苗的施肥方案见表A.1。表 A.1“野酿 2 号”两性花毛葡萄苗圃假植苗的施肥方案施肥时期 施肥方案组培沙床苗 组培生根袋苗相对较弱,马上接触肥料容易引起肥害,严重时会导致烧苗,待假植成活稳定后,根据生长情况 710 d 施肥一次,淋施 0.1%复合肥(15-15-15)溶液。 营养杯假植苗 假植成活后,根据幼苗的叶色、长势进行施肥,淋施 0.2 %复合肥(15-15-15)+0.15 %磷酸二氢钾或 0.15 %硝酸钾,每月施 23 次。DB45/T XXXXXXXXX5B B附录B(资料性附录)“野酿 2 号”两性花毛葡萄苗圃假植苗常见病虫害药剂防治见表B.1。表 B.1“野酿 2 号”两性花毛葡萄苗圃假植苗常见病虫害药剂防治防治对象 常用药剂名称及用法霜霉病 采用 200倍波尔多液喷 34 次预防,发病后采用 60 %雷多米尔 600800 倍液或 60%代森锰锌 700800 倍液喷洒。立枯病 发现有发病苗头即开始施药,施药间隔 710 d,可用 5 %井岗霉素水剂 1500倍液、或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或 20 %甲基立枯磷乳油 1200倍液,进行喷雾。软腐病 在小苗假植成活后每隔 15 d喷 1次药,共 35 次,可喷 50 %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5008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