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地方标准《农村垃圾沼气处理运行与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1页
广西地方标准《农村垃圾沼气处理运行与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2页
广西地方标准《农村垃圾沼气处理运行与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3页
广西地方标准《农村垃圾沼气处理运行与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4页
广西地方标准《农村垃圾沼气处理运行与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 F DB 45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DB DB/ T 2016代替 DB 农村垃圾沼气处理运行与管理规范Specification for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rural garbage treatment for biogas production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征求意见稿)(本稿完成日期:2016 年 11 月 18 日)2016 - XX - XX 发布 2016 - XX - XX 实施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 发 布DBDB/ T 20161目次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一般规定 .14 原料收集与贮存 .25 原料预处理 .26 沼气生产 .37 沼气利用 .48 沼渣沼液储存与利用 .5DBDB/ T 20162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进行起草。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金怀、徐铁纯、李勇江、蒋湖波、黄凌志、秦文弟DBDB/ T 20163农村垃圾沼气处理运行与管理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农村垃圾沼气处理沼气工程的原料收集与贮存、原料预处理、沼气生产、沼渣沼液处理与利用等运行与管理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或改建300 m3农村垃圾沼气处理沼气工程,300 m3的农村垃圾沼气处理沼气工程可参照使用,不适用于农村户用垃圾沼气化处理池。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606 家用沼气灶NY/T 12222006 沼气工程技术规范NY/T 20652011 沼肥施用技术规范NY/T 23712013 农村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技术规范NY/T 23722013 秸秆沼气工程运行管理技术规范3一般规定3.1工程规定3.1.1农村垃圾沼气处理沼气工程运行与管理除了符合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3.1.2农村垃圾沼气处理应以保障公共环境卫生和人体健康、防止环境污染为宗旨,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应与“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相结合。3.2选址农村垃圾沼气处理场址应符合恶臭物质卫生防护距离要求,应综合考虑交通运输的合理性,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础设施。3.3池型农村垃圾沼气处理厌氧发酵装置宜建地下式沼气池或半地上式。3.4发酵原料3.4.1对农村产生的垃圾应尽可能分类回收,实现源头减量,尽可能分类资源化处理,可沼气化处理垃圾才能进入沼气池。3.4.2农村垃圾沼气处理垃圾厌氧发酵原料宜与养殖粪便相混合发酵。DBDB/ T 201643.5人员规定3.5.1操作人员应熟悉农村垃圾沼气处理沼气工程的运行要求与技术指标。3.5.2操作人员发现运行异常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并及时报告负责人。3.5.3定期和不定期进行农村垃圾沼气处理沼气工程知识人员培训。3.6安全规定3.6.1制定预防突发事故的紧急预案和安全防护方案。3.6.2严禁沼气泄漏或空气进入沼气池及输气管道。3.6.3严禁违章明火作业。3.6.4凡在对具有有害气体或可燃性气体的沼气池或容器进行放空清理和维修时,应打开检修入孔与顶盖,采用强制通风措施 24 h 后,采用活体小动物进行有害气体检测安全后,检修人员方可进入,池外应有人进行安全保护,防止意外发生。3.6.5对生产和输送沼气的设施应做好安全防护。 4原料收集与贮存4.1垃圾分类原生垃圾由农村居民按可回收物、可沼气化处理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分类。4.2垃圾运输4.2.1经分类的可沼气处理垃圾由村保洁员集中收集至垃圾沼气处理工程收集贮存间。4.2.2运输车辆卸料完毕后,应立即退出作业区,工作人员应立即清理地面遗撒垃圾。4.3垃圾贮存4.3.1经分类后的农村垃圾待沼气处理原料应按类别及工序要求堆放,并应防雨、防臭、防霉变。4.3.2畜禽养殖粪便贮存按照 NY/T 23712013 中第 5.2.1 条规定执行。4.4安全要求保持原料贮存场消防车道的畅通和消防工具完备有效,周围地区严禁烟火,发现火灾隐患应立即处理。5原料预处理5.1原料检查预处理前应把垃圾物料内金属、石块等坚硬物质和不宜沼气处理垃圾分捡出来。5.2工作环境DBDB/ T 20165人工预处理农村垃圾时应在通风条件良好的工作环境下进行,并注意个人卫生防护。5.3预处理方法5.3.1收集后的垃圾应分别处理,果菜和农作物秸秆可用沼液浸泡处理。5.3.2畜禽和人粪污类的预处理按照 NY/T 12222006(第 1 部分:工艺设计)中的规定执行。5.3.3农作物秸秆预处理可按 NY/T 23722013 中第 5.2 条规定执行。6沼气生产6.1沼气池要求沼气池应应能适应多种发酵原料的厌氧发酵处理。6.2处理工艺的选择6.2.1工艺技术应成熟和易操作、设备可靠和易购买,宜采用常温发酵工艺。6.2.2工艺流程应完善、流程合理,各中间环节和单体设施应可靠。6.2.3符合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要求。6.2.4资源化程度髙、无二次污染。6.3沼气池启动6.3.1沼气池内杂物应完全清除,保证进料和出料设施畅通。6.3.2宜一次投足够量的接种污泥,污泥接种量占沼气池容积 2530为宜。6.3.3投料量约占沼气池总容积 8090,如暂时原料不足,应加水至设计标定的最低液面线。6.3.4发酵料液浓度宜控制在 68为宜,PH6.57.8。6.3.5发酵原料碳氮比为 1030:1。6.4搅拌沼气池应具有搅拌装置, 进料前各种发酵原料应充分搅拌混合。6.5日常运行6.5.1运行中应根据原料产气情况定期出料,并补充等量新料。6.5.2沼气生产宜采用常温发酵工艺,冬季池内温度应注意保温在 9以上。6.5.3沼气池的各种管道、仪器、仪表应按照规定要求期限进行校正、检修。6.5.4严禁农药以及其它杀菌物进入池内,如不慎投入池内,出现不产气现象,必需更换料液。6.6检查与维护6.6.1检查DBDB/ T 20166应定期检查沼气池和沼气管道是否泄漏,发现有漏水或漏气时,应立即修复,并经检测合格后方可重新投入运行。6.6.2维护 3-5 年进行大换料,并留下池下层 2025发酵料液作接种物;沼气池长期停用时,应保持池内水位不低于池体高度的 1/2,并定期检查及时补充。6.7沼气池放空清理6.7.1清池前停止进料 5 d10 d。6.7.2人员入池前将池内料液抽尽,残留沼气排尽。6.7.3人员入池, 应按 3.6 的有关规定进行操作。7沼气利用7.1用途沼气宜集中供气给农户作为生活用能。7.2沼气贮存贮气柜须有防负压、超压的保护装置,并定期维护和保养贮气柜上的各种设施。7.3沼气配送7.3.1沼气输配应符合 NY/T 23712013 中第 8.2 条规定。7.3.2农户用气与沼气计量应符合 NY/T 23712013 中第 9.2 条规定。7.3.3沼气输配管网应由专业人员按管理与运行规章制度进行日常维护,并做好记录。7.4利用设施7.4.1沼气灶应符合 GB/T 3606 中第 4 条规定执行。7.4.2沼气用具的使用应严格按照产品使用手册进行操作。7.4.3注意观察仪表显示是否正常。7.4.4保持用具清洁。7.5室内用气7.5.1室内通风良好。7.5.2灶具要安放在厨房的案板台面上使用。7.5.3用气时,应先点燃引火物,再打开开关点燃沼气。7.5.4不用气或检修时应关闭气源。7.5.5发现漏气时,立即关闭气源,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人员撤离。DBDB/ T 201677.6安全管理7.6.1定期检查和更换沼气工程的安全、急救等防护设施和设备。7.6.2定期检修沼气管道、开关、接头,防止漏气和堵塞。7.6.3定期检查气压表,确保气压表准确反映池内压力变化。7.6.4管道集水时,应及时排除管道中积水。7.6.5管道在运行中如损坏,及时更换,禁止使用不合规格的管件。7.6.6输气管道、沼气用具维修应请专业人员维修。7.6.7沼气用户加强安全使用知识培训,并在用户灶具附近明显处张贴沼气安全使用须知。8沼渣沼液储存与利用8.1沼液储存池8.1.1沼液储存池设计宜考虑自流进入与排出方便。8.1.2沼液储存池应考虑非用肥或非灌溉季节的储存量。8.2沼液储存8.2.1沼液储存池的储存液面高度应保持在设计最高水位以下,不得溢出池外。8.2.2沼液作为液体肥料在施用前应在好氧环境下储存 5 d 以上。8.3沼渣储存沼渣储存宜按NY/T 12222006(第1部分:工艺设计)中第9.2条规定执行8.4利用8.4.1沼液沼渣应考虑综合利用,不能利用的沼液沼渣考虑进一步处理。8.4.2沼渣宜作基肥、沼液宜作追肥和叶面追肥。8.4.3沼液作叶面肥喷施前,应先进行固液分离或沉淀处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