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场T3航站楼站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培训 资料 作者 日期 目目 录录 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2 2 编制依据 编制依据 2 3 施工部署 施工部署 2 3 1施工顺序及施工方法 3 3 2垂直通道及运输设备 3 3 3主要机械设备进场计划 6 3 4劳动力计划 6 4 主体结构模板及支架设计计算主体结构模板及支架设计计算 6 4 1 侧墙模板及支撑体系计算 7 4 2 框架柱模板及支撑体系 14 4 3 顶板模板及支撑体系计算 18 4 4 中板模板及支撑体系计算 21 4 5 顶板纵梁模板及支撑体系计算 24 4 6 中板纵梁模板及支撑体系计算 29 4 7 横梁模板及支撑体系计算 33 4 8 端头墙模板及支撑体系计算 42 4 9中板模板及支架不拆除回顶计算 42 5 模板施工模板施工 43 5 1材料的选用 43 5 2支撑体系 43 5 3模板加工 44 5 4模板堆放 45 5 5模板安装 45 5 6 模板拆除 46 5 7 结构混凝土浇筑 46 6 高支模 脚手架安全保障措施 高支模 脚手架安全保障措施 47 6 1模板支撑安全管理措施 47 6 2安拆模板安全技术措施 48 6 3防止高支模支撑系统失稳的措施 50 7 质量保证措施质量保证措施 50 7 1质量管理措施和管理体系 50 7 2模板质量保证措施 51 7 3其它保证措施 51 7 4质量通病和防止措施 52 8 模板及支撑架失稳的应急预案模板及支撑架失稳的应急预案 53 8 1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 53 8 2支撑架失稳险情发生后处理程序 53 8 3 应急救援的主要任务 54 8 4 成立抢险领导小组 54 8 5 恢复生产及应急抢险总结 56 9 附件附件 56 广东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新白广线广东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新白广线XBZH 1XBZH 1标机场标机场T3T3航站楼站航站楼站 主体结构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主体结构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新白广线新塘经白云机场至广州北站城际轨道交通站前工程XBZH 1标 机场T3航站楼站 为土建预留车站 站中心里程为右DK56 426 车站长315 8m 车站范围内轨道坡度为2 车站标准断面宽度为23 5m 主体建筑面积15396 车站主 体采用明挖法施工 为地下二层三跨框架结构 岛式站台 地下二层层高8 435m 地下一 层层高5 55m 顶 中 底梁采用纵梁形式 车站两端设置盾构始发井 该区域底板下沉 车站两端各设置外挂风亭 外挂风亭均为地下一层 机场T3站为土建预留车站 远期 规划与白云机场第三航站楼衔接 近期仅实施主体结构 风亭 出入口不实施 2 编制依据 编制依据 1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 GB50490 2009 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 2002 2011版 3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 2011 4 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66 2008 5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 2012 6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 2010 7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 91 8 国家 广东省的其他现行相关规范 规程 3 施工部署 施工部署 机场T3航站楼站主体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 为地下二层三跨钢筋砼框架结构 由底 板 侧墙 中板 顶板 框架柱 框架梁等组成 标准段底板厚度分为1200mm 底纵梁 截面1800mm x 2500mm 地下二层侧墙厚1000mm 地下二层框架柱截面800 mm x 1200mm 中板厚400mm 中纵梁截面1500mm x 1200mm 地下一层侧墙厚800mm 顶板厚900mm 标准段顶纵梁截面1400mm x 2100mm 扩大段顶纵梁截面1400mm x 2500mm 地下一层框架柱截面800mm x 1200mm 梁结构尺寸较多 为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是本方案的施工重难点 整个高 支模支撑架系统采用 48 3 5mm的钢管配合顶托和厂制定型模板相结合的实行 局部梁 体处加密布置以加强 机场T3航站楼站主体结构框架梁位置及尺寸表 表3 1 序号部位梁型尺寸 mm 典型梁型备注 1 底板纵梁 1800 x 2500 底板不纳入本方案 2 底板暗梁 800 1200 底板不纳入本方案 3 底板横梁 1200 3585 底板不纳入本方案 4 中板纵梁 1200 1500 5 中板环框梁 2200 2200 2600 2200 6 中板次梁或暗梁 600 800 800 800 800 1000 400 400 800 800 7 顶板纵梁 1400 2500 1400 2100 1400 2100 8 顶板环框梁 900 2200 9 顶板次梁 800 1000 900 1200 800 1000 10 顶板过梁 800 2200 3 1施工顺序施工顺序及施工方法及施工方法 机场T3航站楼站主体结构采取水平分区纵向分层的方法组织施工 根据开挖分段和 机场东南渠迁改进度 整个车站分2个作业区10施工段平行流水作业 主体结构施工段划 分则考虑分段标准长度为20 40米 施工段水平划分如图3 1所示 主体结构分层施工步骤为 施做围护结构 土方开挖 支撑体系施工 随开挖随支撑 直至开挖至基坑底面 施做综合接地网 底板防水层 浇筑底板 底纵梁 施做侧墙防水层 浇筑侧墙 结 构柱 中板 中纵梁 待相关构件砼强度达80 以上时拆除相关支撑 施做余下侧墙防水层 浇筑侧墙 结构 柱 顶板 顶纵梁 顶板防水层 待顶板 顶纵梁强度达到80 以上后 拆除支撑 回填覆土 机场T3航站楼站主体结构分层施工顺序横断面见图3 2 图3 3 3 2垂直通道及运输设备垂直通道及运输设备 基坑的标准段平均开挖深度为18 4m 盾构井部分平均开挖深度为21 72m 为了保证 施工人员的安全 设置坚固的钢管梯笼作为上下通道 梯笼采用折返梯 每级设休息平 台 梯笼四周用钢网片封闭 主体结构施工作业一区利用25T汽车作为垂直运输设备 后期施工作业二区垂直运输 设备全线设置3台6T荷载塔吊 必要时拟增加25T汽车吊配合提升 图3 1 机场T3航站楼站主体结构施工顺序水平划分示意图 图3 2 机场T3航站楼站标准段主体结构分层施工顺序横断面图 图3 3 机场T3航站楼站盾构井段主体结构分层施工顺序横断面图 3 3主要机械设备进场计划主要机械设备进场计划 主要机械设备计划表 详见表3 2 主要机械设备表 表3 2 机械名称规格型号 额定功率 kw 或容量 m3 吨 位 数量 台 龙门吊 6T3 圆盘锯 MJ40 4505 电刨 MB504500mm5 水准仪 DZS022mm1 全站仪 TS06 2 1 全站仪 TS1201 1 1 汽车吊 25T15kw1 3 4劳动力计划劳动力计划 根据结构工程性质 结合本次施工的特点 综合考虑工程的工期要求和施工场地条 件的限制 确定主体施工的工力数量 每个工作断面劳动力配置见表3 3 主体结构主要工种劳动力计划表 表3 3 序号序号工种工种人数人数 1 模板工 10 2 架子工 14 3 钢筋工 10 4 电 工 1 5 测量工 4 6 起重工 4 8 杂工 4 合计47人 注 以上人员作为参考 必要时根据施工情况增减人员 在施工中尽量利用多技人员 4 主体结构模板及支架设计计算主体结构模板及支架设计计算 机场T3航站楼站主体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 为地下二层三跨钢筋砼框架结构 主体 混凝土采用现场浇筑 混凝土采用泵送 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浇筑速度取1m h 标准段 地下二层层高8 435m 地下一层层高5 55m 侧墙模板采用厂制定型钢模板及自带支撑体 系 结构柱采用厂制定型钢模板及自带支撑体系 框架梁 梁板采用15mm厚木胶板 70 70mm方木作为木胶板背肋 48 3 5碗扣式脚手架作为支撑体系 4 14 1 侧墙模板及支撑体系计算侧墙模板及支撑体系计算 地下二层侧墙根据施工图纸要求 需分两次浇筑 第一次底板浇筑第四道钢撑顶 第一段侧墙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拆除模板 进行混凝土养生并达设计强度后 施做第 四道钢管倒撑 拆除第三道腰梁和支撑 再浇筑地下二层剩余侧墙 地下一层侧墙一次 浇筑完成 根据侧墙浇筑高度 我们定制三套厂制定型钢模板和支撑体系 其中第一套 混凝土浇筑高度为2m定型钢模板和支撑体系 第二套混凝土浇筑高度为4 8m定型钢模板 和支撑体系 第三套混凝土浇筑高度为4 6m定型钢模板和支撑体系 侧墙混凝土浇筑高 度见下表 序号侧墙部位 侧墙浇筑高度 m 采用模板备注 1 站台层第第一段 4 0 第三套 2 站台层第第二段 4 73 第二套 3 小里程盾构井段 侧墙和端头墙 站厅层 4 45 第三套 4 站台层第第一段 1 65 第一套 5 站台层第第二段 4 73 第二套 6 扩大段和标准段 站厅层 4 45 第三套 7 站台层第第一段 4 47 第三套 8 站台层第第二段 4 29 第二套 9 大里程盾构井段 侧墙和端头墙 站厅层 4 45 第三套 机场T3航站楼站侧墙模板采用厂制定型钢模板 面板采用5mm厚钢板 竖肋用6mm厚5 0mm宽钢肋 间距300mm 横肋采用6厚50mm宽角钢 间距250mm 每块模板长度1500mm 高度600mm 模板支架外撑14 槽钢2条焊接而成 内撑10 槽钢 每块1500m模板配2个支 架 支架用48 3 5钢管连接 每套模块定制总长72m 模板截面及侧面如下图 4 1 14 1 1主要用材和荷载参数主要用材和荷载参数 1 主要用材为 Q235钢 2 钢弹性模量 Es 2 1 105MPa 3 Q235钢容许应力如下 查 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得 w 145 Mpa 140 Mpa 85 Mpa 4 1 24 1 2混凝土侧压力的计算混凝土侧压力的计算 混凝土侧压力的计算采用以下两公式计算 并取其小值 1 P h 123 KN h按4 73m计算 假设一次浇筑高度为4 73m 2 P 0 22 t0 1 2 v1 2 51 5 KN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 24 KN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t0 10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 1 1 2 塌落度影响修正系数 2 1 15 混凝土浇注的速度 v 0 5 根据后面材料安全储备多次计算取得 考虑施工 振动 倾倒荷载 P0 6 kN 经验值 所以混凝土的侧压力取小值P 57 5 kN 4 1 2 14 1 2 1面板的计算面板的计算 筋竖向槽钢的间距为300mm 取一10mm宽的板条作为计算单元 由于钢板的连续性 单元可简化为如下简图 q P 板条宽度10mm 即如下 q 0 5752 kN m l 0 3 m 面板厚度 5 mm Mmax 1 12 q l2 0 004314197 kN m 查结构力学 W 1 6 a h2 0 041666667 cm 查结构力学 W Mmax W 103 5 Mpa 145 Mpa 满足要求 f q l4 384EI 0 3210 mm 0 75 mm 满足要求 4 1 2 24 1 2 2主背筋的计算主背筋的计算 主背筋采用5 角钢焊接于面板上 其力传给背架 最后通过对拉杆固定 5 角钢的截面特性如下 5 角钢 b 5 Ix 11 21 cm4 Wx 7 89 cm Sx 6 1 cm As 4 8 cm2 EA 100800 kN EI 23541000 kN mm 取一0 6m 1 5m标准模板计算 主筋间距为250mm 1 5m平板有两道主背架 先视其 主背架强度和刚度是满足要求的 则主筋的力学简化模型如下图所示 q 14 4 kN m P 0 3 l 0 75 m 主筋间距a 250 mm 弯矩图如下 剪力图如下 Mmax 0 88 kN m 弯矩图取得 Vmax 5 8 kN 剪力图取得 W Mmax W 111 5 Mpa 145 Mpa 满足要求 Vmax Sx Ixb 63 1 Mpa 85 Mpa 满足要求 f 0 71 mm 1 875 mm 满足要求 4 1 2 34 1 2 3主背架的计算主背架的计算 主背架采用14 10 槽钢 通过钩头螺栓固定在模板上 力通过5 角钢传给它每0 75m设一道背架 所有连接为焊接 其力学简化模型近似如下图所示 14 槽钢的截面特性如下 14 槽钢 b 8 Ix 609 cm4 Wx 87 1 cm Sx 52 4 cm As 21 3 cm2 EA 447300 kN EI 1278900000 kN mm 力学简化模型图如下 q 43 1 kN m 弯矩图如下 剪力图如下 轴力图如下 背架的验算 从上图可知 通过计算可得 其最大弯矩Mmax 7 1 kN m 弯矩图取得 通过计算可得 其最大剪力Vmax 36 kN 剪力图取得 通过计算可得 其最大轴力Nmax 217 kN 轴力图取得 W Mmax W 81 5 Mpa 145 Mpa 满足要求 Vmax Sx Ixb 19 4Mpa 85 Mpa 满足要求 Nmax AS 101 9 Mpa 140 Mpa 满足要求 f 4 8 mm L 400 11 5 mm 满足要求 4 1 2 44 1 2 4对拉杆的计算对拉杆的计算 通过上面的计算可得 对拉杆所受的力为71Kn 对拉杆的用材选用 32的对拉杆 材质45 钢 斜对拉杆所受力N 154 kN As 804 mm2 Nmax A 191 5 Mpa 210 Mpa 满足要求 4 1 2 54 1 2 5结论结论 1 由以上分析可知 侧墙模板用材强度和刚度均满足要求 2 连接螺栓和拉杆均为外购件 必须按国家标准采购 3 模板使用之前请从使用说明中查看注意事项 4 以上计算是在设定的条件下进行的 请严格按照以上条件施工 特别要控制好混 凝土的浇筑速度 4 24 2 框架柱模板及支撑体系框架柱模板及支撑体系 机场T3航站楼站格构柱共66根 格构柱长1 2m 宽0 8m 扩大段和标准段高度为6 0 3m 共62根 盾构井格构柱高度为9 71m 共4根为后期浇筑 格构柱采用厂制定型钢模 板 面板采用5mm厚钢板 竖肋采用8 槽钢 间距267mm 横肋采用5mm厚80mm宽钢肋 间 距250mm 模板高度按6 05m分2节 2m 1节 1 15m 1节 0 9m共4节组成 北架14 槽钢2条 焊接而成 模板间采用 25螺栓连接 格构柱模板共定做2套 模板截面及侧面如下图 4 2 14 2 1主要用材和荷载参数主要用材和荷载参数 1 主要用材为 Q235钢 2 钢弹性模量 Es 2 1 105MPa 3 Q235钢容许应力如下 查 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得 w 145 Mpa 140 Mpa 85 Mpa 4 2 24 2 2混凝土侧压力的计算混凝土侧压力的计算 混凝土侧压力的计算采用以下两公式计算 并取其小值 1 P h 153 7 KN h按6 5m计算 假设一次浇筑高度为6 05m 2 P 0 22 t0 1 2 v1 2 89 2 KN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 24 KN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t0 10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 1 1 2 塌落度影响修正系数 2 1 15 混凝土浇注的速度 v 1 5 根据后面材料安全储备多次计算取得 考虑施工 振动 倾倒荷载 P0 6 kN 经验值 所以混凝土的侧压力取小值P 95 2 kN 4 1 2 14 1 2 1面板的计算面板的计算 主筋竖向槽钢的间距为300mm 取一10mm宽的板条作为计算单元 由于钢板的连续性 单元可简化为如下简图 q P 板条宽度10mm 即如下 q 0 9524 kN m l 0 3 m 面板厚度 6 mm Mmax 1 12 q l2 0 007142986 kN m 查结构力学 W 1 6 a h2 0 06 cm 查结构力学 W Mmax W 119 0 Mpa 145 Mpa 满足要求 f q l4 384EI 0 5315 mm 0 75 mm 满足要求 4 1 2 24 1 2 2主背筋的计算主背筋的计算 主背筋采用5 槽钢焊接于面板上 其力传给背架 最后通过对拉杆固定 8 角钢的截面特性如下 8 角钢 b 5 Ix 101 cm4 Wx 25 3 cm Sx 15 1 cm As 10 2 cm2 EA 214200 kN EI 212100000 kN mm 取一2m标准节模板计算 主筋间距为300mm 2m节平板有两道主背架 先视其主背架 强度和刚度是满足要求的 则主筋的力学简化模型如下图所示 q 28 6kN m P 0 3 l 1 m 主筋间距a 300 mm 弯矩图如下 剪力图如下 Mmax 3 6 kN m 弯矩图取得 Vmax 14 3 kN 剪力图取得 W Mmax W 142 3 Mpa 145 Mpa 满足要求 Vmax Sx Ixb 42 8 Mpa 85 Mpa 满足要求 f 1 3 mm 2 5 mm 满足要求 4 2 2 34 2 2 3主背架的计算主背架的计算 主背架采用14 双拼槽钢 焊接在主筋8 槽钢上 力通过8 槽钢传给它每1m设一道背 架 所有连接为焊接 其力学简化模型近似如下图所示 14 槽钢的截面特性如下 14 槽钢 b 8 Ix 609 cm4 Wx 87 1 cm Sx 52 4 cm As 21 3 cm2 EA 447300 kN EI 1278900000 kN mm 力学简化模型图如下 q 92 5 kN m 弯矩图如下 剪力图如下 背架的验算 从上图可知 通过计算可得 其最大弯矩Mmax 6 7 kN m 弯矩图取得 通过计算可得 其最大剪力Vmax 36 kN 剪力图取得 通过计算可得 其最大轴力Nmax 217 kN 轴力图取得 W Mmax W 76 9Mpa 145 Mpa 满足要求 Vmax Sx Ixb 13 4Mpa 85 Mpa 满足要求 Nmax AS 0 0 Mpa 140 Mpa 满足要求 f 2 1 mm L 400 5 8 mm 满足要求 4 2 2 44 2 2 4对拉杆的计算对拉杆的计算 通过上面的计算可得 对拉杆所受的力为71Kn 对拉杆的用材选用 25的对拉杆 材质45 钢 斜对拉杆所受力N 71 kN As 491mm2 Nmax A 144 6 Mpa 210 Mpa 满足要求 4 2 2 54 2 2 5连接螺栓的计算连接螺栓的计算 正面模板和侧面模板主要是通过连接螺栓连接 连接螺栓主要受到拉力和剪力 每2 m标准节单侧共设10个C级M20普通螺栓 其抗剪强度设计值取130MP 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 0Mp 单侧螺栓共同能承受的剪力和拉力分别如下 剪力 Fv fvb d2 4 n 408 2kN 拉力 Ft ft d2 4 n 533 8kN 单侧螺栓实际承受的剪力和拉力分别如下 剪力 Fv P S1 114 3kN 拉力 Ft P S2 2 76 2kN 从上面的计算可知 连接螺栓实际承受的剪力和拉力都远小于其极限承载力 所以 连接螺栓是满足要求 4 2 2 64 2 2 6结论结论 1 由以上分析可知 方柱模板用材强度和刚度均满足要求 2 连接螺栓和拉杆均为外购件 必须按国家标准采购 3 模板使用之前请从使用说明中查看注意事项 4 以上计算是在设定的条件下进行的 请严格按照以上条件施工 特别要控制好混 凝土的浇筑速度 4 34 3 顶板模板及支撑体系计算顶板模板及支撑体系计算 顶板采用15mm厚木胶板 70 70mm方木作为木胶板背肋 48 3 5碗扣式脚手架作 为支撑体系 顶板厚度为900mm 腋角为300 900mm 脚手架及模板设置为 脚手架立杆纵 横向 间距为600 600mm 步距为1200mm 立杆顶部采用可调托座 上设1根100 100mm方木做为主龙骨 70 70mm木方按间距200mm布置于主龙骨上方 最 后在木方上铺设15mm厚木胶板做模板 顶板模板及支撑体系见下图 4 3 14 3 1 顶板模板计算顶板模板计算 取900mm结构顶板 腋角高度为300mm 顶板取1200mm进行验算 底模上荷载有 新浇筑钢筋混凝土自重荷载 G1 25 1 2 30 0KN m2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G2 4KN m2 模板自重荷载 木胶板密度取0 75 g cm3 0 75 15000 11250g 其自重荷载 G3 0 01125 9 8 0 11KN m2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 G4 2 5KN m2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G5 2KN m2 由 建筑施工手册 得相关荷载的系数 作用于模板的总荷载设计值G总 1 2 G1 1 4 G2 G4 G5 1 2 30 0 1 4 4 2 5 2 36 0 11 9 47 9 KN m2 4 3 1 14 3 1 1顶板模板计算顶板模板计算 Mmax 0 125qL2 0 125 47 9 0 2 0 22 0 048KN M 截面抵抗矩W bh2 6 200 152 6 0 75 104mm3 Mmax W 0 048 106 0 75 104 6 40MPa 0 11 Mpa 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 惯性矩I bh3 12 1 12 200 153 56250 0mm4 挠度f 0 677ql4 100EI 0 677 47 9 0 20 2004 100 9 103 56250 0 0 205mm 0 L 400 200 400 0 50mm 4 3 1 24 3 1 2顶板背肋计算顶板背肋计算 方木作为木胶板背肋 间距为200mm 跨距600mm 按三跨梁计算 G 1 2 G1 G3 1 4 G2 G4 G5 1 2 30 0 0 11 1 4 4 2 5 2 36 13 11 9 48 03 KN m2 最大跨中弯矩Mmax 0 1ql2 0 1 48 03 0 20 0 62 0 346KN M 截面抵抗矩W bh2 6 70 702 6 57166 7m3 M W 0 346 106 57166 7 6 05 0 11 Mpa 杉木容许应力设计值 方木最大剪力V 0 6 ql 0 6 48 03 0 20 0 6 3 46KN 方木抗剪强度 3V 2bh 3 3 46 103 2 70 70 1 06 0 1 70 N mm2 符合要求 4 3 1 34 3 1 3顶板横肋计算顶板横肋计算 支架纵距600 横距600 步距1200 横楞采用1根100 100mm方木 按两跨连续梁计 算 背肋重荷载 G6 0 8 7 7 100 5 9 8 106 0 192KN m2 G 1 2 G1 G3 G6 1 4 G2 G4 G5 1 2 30 0 0 11 0 192 1 4 4 2 5 2 36 36 11 9 48 27 KN m2 最大跨中弯矩Mmax 0 1ql2 0 1 48 27 0 60 0 62 1 043KN M 截面抵抗矩W bh2 6 100 1002 6 166666 7m3 M W 1 043 106 166666 7 6 26 0 11 Mpa 杉木容许应力设计值 方木最大剪力V 0 6 ql 0 6 48 27 0 60 0 6 10 43KN 方木抗剪强度 3V 2bh 3 10 43 103 2 100 100 1 57 0 1 70 N mm2 符合要求 4 3 24 3 2 顶板支撑体系计算顶板支撑体系计算 纵距0 6m 横距0 6m 步距1 2m 取最大层高5 55m计算 每根立杆承受钢筋砼重量N1 25 1 2 0 6 0 6 10 8KN 模板重量 N2 0 11 0 6 0 6 0 04KN 模板背肋重量 N3 0 192 0 6 0 6 0 069KN 横楞方木重量 N4 0 131 0 6 0 6 0 047KN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 N5 2 5 0 6 0 6 0 9KN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N6 4 0 36 1 44KN 脚手架自重 3 84kg m N7 3 84 5 0 6 0 6 5 55 1 2 9 8 1000 0 397KN 扣件自重 N8 5 13 2 2 1 2 110N 0 11KN 单根立杆总荷载 N底 1 2 N1 N2 N3 N4 N7 N8 1 4 N5 N6 1 2 11 463 1 4 2 34 17 074KN 按稳定性计算立杆最低一步的受压应力为 长细比 l0 i 1200 15 78 76 100 满足要求 查表得 0 352 N A 17074 0 352 489 99 25N mm2 f 215N mm2 符合要求 4 44 4 中板模板及支撑体系计算中板模板及支撑体系计算 楼板采用15mm厚木胶板 70 70mm方木作为木胶板背肋 48 3 5碗扣式脚手架作 为支撑体系 中板厚度为400mm 腋角为300 900mm 脚手架及模板设置为 脚手架立杆纵 横向 间距为600 900mm 步距为1200mm 立杆顶部采用可调托座 上设1根100 100mm方木做为主龙骨 70 70mm木方按间距200mm布置于主龙骨上方 最 后在木方上铺设15mm厚木胶板做模板 中板模板及支撑体系见下图 4 4 14 4 1 中板模板计算中板模板计算 取400mm结构中板 腋角高度为300mm 中板取800mm进行验算 底模上荷载有 新浇筑钢筋混凝土自重荷载 G1 2 5 9 8 0 8 19 6KN m2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G2 4KN m2 模板自重荷载 木胶板密度取0 75 g cm3 0 75 15000 11250g 其自重荷载 G3 0 01125 9 8 0 11KN m2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 G4 2 5KN m2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G5 2KN m2 由 建筑施工手册 得相关荷载的系数 作用于模板的总荷载设计值G总 1 2 G1 1 4 G2 G4 G5 1 2 19 6 1 4 4 2 5 2 23 52 11 9 35 42 KN m2 4 4 1 14 4 1 1中板模板计算中板模板计算 Mmax 0 125qL2 0 125 35 42 0 20 0 202 0 036KN M 截面抵抗矩W bh2 6 200 152 6 7 5 103mm3 Mmax W 0 036 106 7 5 103 4 8MPa 0 11 Mpa 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 惯性矩I bh3 12 1 12 200 153 56250 0mm4 挠度f 0 677ql4 100EI 0 677 35 42 0 200 2004 100 9 103 56250 0 16mm 0 L 400 250 400 0 625mm 4 4 1 24 4 1 2中板背肋计算中板背肋计算 方木作为木胶板背肋 间距为200mm 横向跨距900mm 按三跨梁计算 G 1 2 G1 G3 1 4 G2 G4 G5 1 2 19 6 0 11 1 4 4 2 5 2 23 65 11 9 35 55 KN m2 最大跨中弯矩Mmax 0 1ql2 0 1 35 55 0 20 0 9 0 9 0 58 KN M 截面抵抗矩W bh2 6 70 702 6 57166 7m3 M W 0 58 106 57166 7 10 1 0 11 Mpa 杉木容许应力设计值 方木最大剪力V 0 6 ql 0 6 35 55 0 20 0 9 3 9KN 方木抗剪强度 3V 2bh 3 3 9 103 2 70 70 1 19 0 1 70 N mm2 符合要求 4 4 1 34 4 1 3中板横肋计算中板横肋计算 支架纵距600 横距900 步距1200 横楞1根100 100mm方木做为主龙骨 按两跨连 续梁计算 背肋重荷载 G6 0 8 7 7 100 5 9 8 106 0 192KN m2 G 1 2 G1 G3 G6 1 4 G2 G4 G5 1 2 19 6 0 11 0 192 1 4 4 2 5 2 23 83 11 9 35 73 KN m2 最大跨中弯矩Mmax 0 1ql2 0 1 35 73 0 60 0 92 1 74KN M 截面抵抗矩W bh2 6 100 1002 6 166666 7m3 M W 1 74 106 166666 7 10 4 0 11 Mpa 杉木容许应力设计值 方木最大剪力V 0 6 ql 0 6 35 73 0 60 0 9 11 58KN 方木抗剪强度 3V 2bh 3 11 58 103 2 100 100 1 64 0 1 70 N mm2 符合要求 4 4 24 4 2 中板支撑体系计算中板支撑体系计算 纵距0 6m 横距0 9m 步距1 2m 取最大层高10 81m计算 每根立杆承受钢筋砼重量N1 25 0 8 0 6 0 9 10 8KN 模板重量 N2 0 11 0 6 0 9 0 060KN 模板背肋重量 N3 0 154 0 6 0 9 0 084KN 横楞方木重量 N4 0 131 0 6 0 9 0 071KN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 N5 2 5 0 6 0 9 1 35KN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N6 4 0 54 2 16KN 脚手架自重 3 84kg m N7 3 84 10 5 0 6 0 9 10 81 1 2 9 8 1000 0 91KN 扣件自重 N8 9 13 2 2 1 2 154N 0 20KN 单根立杆总荷载 N底 1 2 N1 N2 N3 N4 N7 N8 1 4 N5 N6 1 2 12 13 1 4 3 51 19 47KN 按稳定性计算立杆最低一步的受压应力为 长细比 l0 i 1200 15 78 76 100 满足要求 查表得 0 352 N A 19470 0 352 489 113 11N mm2 f 215N mm2 符合要求 4 54 5 顶板纵梁模板及支撑体系计算顶板纵梁模板及支撑体系计算 由表3 1可知 顶板纵梁结构尺寸表4 1所示 机场T3航站楼站主体结构顶板纵梁位置及尺寸表 表4 1 序号部位梁型尺寸 mm 典型梁型备注 1 底板纵梁 1800 x 2500 底板不纳入本方案 2 顶板纵梁 1400 2500 上翻 1400 2100 上翻 1400 2100 上翻 顶板纵梁底模和侧模均采用15mm厚木胶板 底模采用间距150mm的70 70mm木枋 横 楞采用2根100 100mm方木 侧模采用间距250mm的70 700mm木枋 梁高大于650mm时 沿高设400mm间距的拉杆固定侧模 螺栓直径为14mm 背肋木枋背设2根并排48 3 5mm钢 管做为主龙骨 纵向间距为600mm 支架采用48 3 5mm满堂脚手架 底模支架纵距为600 mm 横距为600mm 步距为1200mm 取顶板纵梁1400 2500mm的模板及支撑体系进行验算 若满足要求 1400 2100mm顶板纵梁亦可满足要求 现取通用顶板纵梁1400 2500mm进行验算 1400 2500mm顶板梁模板及支撑体系见下图 4 5 14 5 1 梁侧模计算梁侧模计算 新浇筑混凝土侧压力计算 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侧压力 根据测定 随混凝土的浇筑高度而增加 当浇筑高度 达到某一临界时 侧压力就不再增加 此时的侧压力即是新浇筑混凝土的最大侧压力 侧压力达到最大值的浇筑高度称为混凝土的有效压头 通过理论和实践 可按下列二式 计算 并取其最小值 2 1 210 22 0 VtF c HF c 式中 F 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 KN m2 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 kN m3 取25 kN m3 t0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h 取4h V 混凝土的浇灌速度 m h 取1 5m h 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 m 取2 5m 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 不掺外加剂时取1 0 掺外加剂时取1 2 2 混凝土塌落度影响系数 当塌落度小于30mm时 取0 85 50 90mm时 取1 110 150mm时 取1 15 取1 15 2 2 1 210 m 18 37 5 1 15 1 2 1 4 25 22 0 22 0 KN VtF c 底部侧模混凝土荷载 25x2 5 62 5kN m2HF c 顶部侧模混凝土荷载 25x0 8 20 0kN mHF c 取三值中F 37 18kN m2作为模板侧压力的标准值 并考虑倾倒混凝土产生的水平载荷标准值4 kN m2 振捣砼产生的荷载取值2 KN m2 则作用于模板的总荷载设计值为 q 37 18 1 2 4 2 1 4 53 02KN m2 4 5 1 14 5 1 1 梁侧模模板计算梁侧模模板计算 1 强度复核 拟采用的木胶板的厚度为15mm 查 建筑施工手册 木胶板弹性模量 E 9 0 103 N mm2 静曲强度 w 11N m2 截面抵抗扭矩W bh2 6 0 25 0 0152 6 9 38 10 6m3 最大弯矩Mmax 0 125qL2 0 125 53 02 0 25 0 252 0 10KN M Mmax W 0 10 9 38 10 6 1000 10 66N m2 w 11N m2 符合要求 2 刚度复核 模板的挠度 惯性矩I bh3 12 1 12 250 153 70312 5mm4 f qL4 150EI 53 02 0 25 2504 150 9 0 103 70312 5 0 55mm L 400 0 625 符合刚度要求 4 5 1 24 5 1 2 梁侧模背肋计算梁侧模背肋计算 方木间距为250mm 跨距600mm 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1 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跨中弯矩M方 0 1ql2 0 1 53 02 0 25 0 62 0 48KN M 截面抵抗矩W bh2 6 70 702 6 57166 7mm3 M W 0 48 10 3 5 72 10 5 8 40 N m2 w 11N m2 符合要求 2 抗剪强度计算 方木最大剪力V 0 6ql 0 6 53 02 0 25 0 6 4 77KN 方木抗剪强度t 3V 2bh 3 4770 2 70 70 1 46 1 7 N mm2 符合要求 4 5 1 34 5 1 3 梁侧模横肋计算梁侧模横肋计算 横楞采用圆钢管48 3 5 查表得钢管截面抵抗矩W 5 08cm3 惯性矩I 12 19cm4 模 板支架支座间距600mm 方木背肋间距250mm 按两跨连续梁计算 q1 53 02 0 25 13 26KN m P q1 0 6 7 96 KN 最大弯矩M 0 333Pl 2 0 333 7 96 0 6 2 0 80 KN m 横楞钢管为双肢 故除2 M W 0 80 106 5 08 103 157 48 0 205 N mm2 最大剪力V 1 333 P 2 1 333 7 96 2 5 31 KN 125 N mm2 489mm2 61 125KN 最大挠度f 1 466 Pl3 100EI 1 466 7 96 0 93 100 2 1 105 3 1 10 6 8 50 6 52 1 30mm f 600 400 1 50mm 符合要求 4 5 1 44 5 1 4 梁侧模穿梁螺栓计算梁侧模穿梁螺栓计算 在双钢管龙骨外侧 沿梁高设400mm间距的拉杆固定侧模 螺栓直径为14mm 穿梁螺栓有效直径为9 9mm 穿梁螺栓有效面积为A 76 0mm2 穿梁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为 N fA 12 92KN 穿梁螺栓承受最大拉力N 53 02 0 25 0 4 1 2 4 42KN N 12 92KN 穿梁螺栓强度满足要求 4 5 24 5 2 梁底模计算梁底模计算 4 5 2 14 5 2 1 梁底模模板计算梁底模模板计算 F c H 25 2 5 62 5KN m2 考虑倾倒混凝土产生的垂直荷载 载荷标准值4KN m2 振捣砼产生的荷载取值2 KN m2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 G4 2 5KN m2 模板自重荷载 0 11KN m2 则作用于模板的总荷载设计值为 q 62 5 1 2 4 2 2 5 1 4 86 9KN m2 强度复核 拟采用的木胶板的厚度为15mm 查 建筑施工手册 木胶板弹性模量 E 9 0 103 N mm2 静曲强度 fm 11N mm2 截面抵抗矩W bh2 6 150 152 6 0 56 104mm3 最大弯矩Mmax 0 125qL2 0 125 86 9 0 15 0 152 0 037KN M Mmax W 0 037 106 0 56 104 6 61N mm2 fm 11N mm2 符合强度要求 刚度复核 模板的挠度 惯性矩I bh3 12 1 12 150 153 42187 5mm4 挠度f 0 677ql4 100EI 0 677 86 9 0 15 1504 100 9 103 42187 5 0 12mm 0 L 400 150 400 0 375mm 符合刚度要求 4 5 2 24 5 2 2 梁底模背肋计算梁底模背肋计算 钢管间距为600mm 按两跨连续梁计算 q 62 5 0 11 1 2 4 2 2 5 1 4 87 1KN m2 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跨中弯矩M方 0 125ql2 0 125 87 1 0 15 0 62 0 59KN M 截面抵抗矩W bh2 6 0 07 0 072 6 57166 7mm3 M W 0 59 106 57166 7 10 32 N mm2 11N mm2 符合要求 抗剪强度计算 方木最大剪力V 0 625ql 0 625 87 1 0 15 0 6 4 90KN 方木抗剪强度t 3V 2bh 3 4900 2 70 70 1 50N mm2 1 70N mm2 符合要求 4 5 2 34 5 2 3 梁底模横肋计算梁底模横肋计算 支架纵距600 横距600 步距1200 横楞采用2根100 100mm方木 按两跨连续梁计 算 背肋重荷载 G6 0 8 7 7 100 7 9 8 106 0 269KN m2 G 1 2 G1 G3 G6 1 4 G2 G4 G5 1 2 62 5 0 11 0 269 1 4 4 2 5 2 75 46 11 9 87 36KN m2 最大跨中弯矩Mmax 0 1ql2 0 1 87 36 0 60 0 62 1 887KN M 截面抵抗矩W bh2 6 200 1002 6 333333 4m3 M W 1 887 106 333333 4 5 661 0 11 Mpa 杉木容许应力设计值 方木最大剪力V 0 6 ql 0 6 87 36 0 60 0 6 18 87KN 方木抗剪强度 3V 2bh 3 18 87 103 2 100 200 1 403 0 1 70 N mm2 符合要求 4 5 34 5 3 梁支撑体系计算梁支撑体系计算 纵距0 6m 横距0 6m 步距1 2m 取最大层高5 15m计算 每根立杆承受钢筋砼重量N1 25 2 5 0 6 0 6 22 5KN 模板重量 N2 0 11 0 6 0 6 0 04KN 模板背肋重量 N3 0 269 0 6 0 6 0 097KN 横梁重量 N4 0 262 0 6 0 6 0 095KN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 N5 2 5 0 6 0 6 0 9KN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N6 4 0 36 1 44KN 脚手架自重 3 84kg m N7 3 84 5 0 6 0 6 5 15 1 2 9 8 1000 0 382KN 扣件自重 N8 7 13 2 2 1 2 154N 0 15KN 单根立杆总荷载 N底 1 2 N1 N2 N3 N4 N7 N8 1 4 N5 N6 1 2 23 27 1 4 2 34 31 2KN 按稳定性计算立杆最低一步的受压应力为 长细比 l0 i 1200 15 78 76 100 满足要求 查表得 0 352 N A 31 2 0 352 489 181 30N mm2 f 215N mm2 符合要求 4 64 6 中板纵梁模板及支撑体系计算中板纵梁模板及支撑体系计算 由表3 1可知 中板纵梁结构尺寸表4 2所示 机场T3航站楼站主体结构中板纵梁位置及尺寸表 表4 2 序号部位梁型尺寸 mm 典型梁型备注 1 底板纵梁 1800 x 2500 底板不纳入本方案 2 中板纵梁 1200 1500 3 顶板纵梁 1400 2500 上翻 1400 2100 上翻 1400 2100 上翻 中板纵梁底模和侧模均采用15mm厚木胶板 底模采用间距20mm的70 70mm木枋 侧 模采用间距250mm的70 70mm木枋 梁高大于650mm时 沿高设400mm间距的拉杆固定侧模 螺栓直径为14mm 背肋木枋背设2根并排48 3 5mm钢管做为主龙骨 纵向间距为600mm 支架采用48 3 5mm满堂脚手架 底模支架纵距为600mm 横距为600mm 步距为1200mm 取中板纵梁1200 1500mm的模板及支撑体系进行验算 1200 1500mm顶板横梁模板及支撑体系见下图 4 6 14 6 1 梁侧模计算梁侧模计算 新浇筑混凝土侧压力计算 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侧压力 根据测定 随混凝土的浇筑高度而增加 当浇筑高度 达到某一临界时 侧压力就不再增加 此时的侧压力即是新浇筑混凝土的最大侧压力 侧压力达到最大值的浇筑高度称为混凝土的有效压头 通过理论和实践 可按下列二式 计算 并取其最小值 2 1 210 22 0 VtF c HF c 式中 F 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 KN m2 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 kN m3 取25 kN m3 t0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h 取4h V 混凝土的浇灌速度 m h 取1 5m h 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 m 取2 5m 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 不掺外加剂时取1 0 掺外加剂时取1 2 2 混凝土塌落度影响系数 当塌落度小于30mm时 取0 85 50 90mm时 取1 110 150mm时 取1 15 取1 15 2 2 1 210 m 18 37 5 1 15 1 2 1 4 25 22 0 22 0 KN VtF c 25x1 5 37 5kN m2HF c 取二者中的较小值 F 37 18kN m2作为模板侧压力的标准值 并考虑倾倒混凝土产生的水平载荷标准值4 kN m2 振捣砼产生的荷载取值2 KN m2 则作用于模板的总荷载设计值为 q 37 18 1 2 4 2 1 4 53 02KN m2 横梁侧模模板 侧模背肋 侧模横肋以及侧模穿梁螺栓布置与4 5章纵梁相同 且受 力情况相同 其计算详见4 5 1 1 4 5 1 4计算过程 满足受力要求 4 6 24 6 2 梁底模计算梁底模计算 4 6 2 14 6 2 1 梁底模模板计算梁底模模板计算 F c H 25 1 5 37 5KN m2 考虑倾倒混凝土产生的垂直荷载 载荷标准值4KN m2 振捣砼产生的荷载取值2 KN m2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 G4 2 5KN m2 模板自重荷载 0 11KN m2 则作用于模板的总荷载设计值为 q 37 5 1 2 4 2 2 5 1 4 56 9KN m2 强度复核 拟采用的木胶板的厚度为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民家庭农场创建合同
- 电子商务合作协议签署流程及要点
- 国际进出口贸易代理协议
- 工程管理中的沟通艺术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公文写作模拟考试及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的关键绩效指标探索与试题及答案
- 2025:加工承揽合同与买卖合同的辨别及应用
- 2025前期咨询服务合同协议书模板
- 确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试题及答案
- 2025电梯维护保养合同范本
- 第三单元《增强法治意识》测试卷-高二思想政治课《职业道德与法治》附答案
- 教育革新:2024版《认识交通标志》课件
- (高清版)DB4202∕T 39-2024 城市桥梁与隧道运行监测技术规范
- 2024年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考试题库
- 2020-2024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标点符号使用题】汇集练附答案解析
- 数据分析师历年考试真题试题库(含答案)
- 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物质的量说课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全册
- 企业网络设备资产清查合同
- 2024年北京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