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汉语教学课堂管理.doc_第1页
墨西哥汉语教学课堂管理.doc_第2页
墨西哥汉语教学课堂管理.doc_第3页
墨西哥汉语教学课堂管理.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墨西哥课堂管理案例分析一、成功的案例受访者为来自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一位老师,该老师2006年赴墨西哥蒙特雷大学教学,负责一个15人班级的初级汉语教学,学生来自美国、法国和墨西哥本地。老师在赴任之前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并且了解到在拉美文化中学生很容易迟到,中方教师经常面临课堂纪律难以维持和汉字输入不足两个问题,因此经常有志愿者很难适应拉美的课堂纪律,其汉字教学效果也与预期的目标差距很大。基于经验和已有的信息,这位老师从一开始就强调纪律问题,但未做做硬性规定,而是通过中国文化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老师告诉学生中国文化中对成功的定义是什么,比如说,拉美人就相信聪明是天赋,但是中国人不这样认为,中国人认为即使社会上最不起眼的人通过下功夫也是能达到成功的。经过一番文化方面的熏陶,课堂纪律比较好,学生能意识到在汉语课堂上要遵守纪律,这是向中国文化靠拢的表现,是老师一个重要培养的行为目标。汉字输入难的问题也是通过文化手段来解决的,在汉字讲解方面,技术和文化并用。文化作为铺垫,老师告诉学生在中国文化中,人们认为字如其人,汉字本身就有一种营造“敬畏”的魔力,这是中国人修身养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中国人敬佩那些会写汉字的外国人,因为现在会说汉语的人很多,但是汉字写得漂亮的就不多,如果口语和汉字同时并进,那将是非常了不起的。当学生能写的时候,不管写得好还是不好,老师都鼓励。经过一段时间,与其他志愿者课堂相比,该老师发现自己的学生能在上课的时候用汉字记笔记,这和其他志愿者只输入拼音忽略汉字的教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该老师解释说:“其实仅仅口语或拼音的识读在墨西哥当地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当课时有限的情况下,不如更多地进行文化介绍和熏陶,利用文化来激发学生热情,这样即使不上汉语课,学生也会慢慢去练习”。2、 成功的课堂管理原因分析1、 经验和判断 该老师在负责这个班之前,已经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这个对于汉语老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优势,经验可以帮助老师预见课堂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提前做好应对方案。另外,老师已经了解到拉美地区的学校风气,即学生习惯了上课迟到,而且这是当地的文化,并不为广大师生强烈排斥,而这一点与中国的教育观念是截然相反的,老师能提前了解到这一情况,有效避免了赴任之后的“文化休克”,不至于因为学习风气的差异而承受过重的心理压力。老师还了解到墨西哥汉语教学效果的情况,即学生只会口语和写拼音,汉字的输入和输出都很少,老师本人也认识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是不平衡的。2、 学生需求的分析 基于老师对墨西哥当地汉语对学生就业带来的优势的判断,老师得出短时间内掌握汉语口语和拼音的书写对学生几乎是没有意义的,在这种背景下,老师认为全面的学习口语、拼音、汉字和文化是优于片面地掌握口语能力和拼音的书写。当其他志愿者面临汉字输入困难的情况下,这位老师很清楚地认识到汉语是有口语和书写两套系统的,如果不能让学生接受汉语具有两套系统这个事实,这个教学是有缺憾的。也许学生并没有认识到汉语的书写同样重要,但是老师高度的责任感让他认为课堂需要教授学生书写技能是必要的,这也是后来这位老师的学生能够与其他老师的学生不一样,能够在上课的时候用汉字做笔记。3、 “文化说教”代替“硬性规定” 该老师最大的亮点是充分将中国文化融入到课堂管理中去,用中国人的观念和文化取向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既然上课迟到已成为学生的习惯,那么硬性规定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他们会抱怨:为什么别的课可以迟到,偏偏汉语课不能。久而久之这个汉语课的到课率很可能会下降。老师也没有明确规定学生上课必须用汉字做笔记,汉字对于这些学生来说是很陌生而且比较难的,如果学生被要求用汉字做笔记,学生还是会反感的。对于这两个问题,老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过文化介绍来传达中国人眼中的行为规范和对成功的定义,使学生慢慢接受,即使不接受的学生也会被接受了的学生的行为慢慢影响。4、 持续的鼓励 在汉字教学这方面,老师除了用中国文化熏陶让学生认识到写好汉字的必要性,还会通过鼓励让学生保持信心,形成自主练习的好习惯。中国老师在国内对待学生的作业时,通常会很客观地告诉学生好还是不好,但是该老师在国外,面对学生的汉字书写,无论好坏,都给予鼓励,这在初级汉语课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在成就感的激励下继续充满热情地学习下去,将汉语学习的兴趣内在化。5、 学生角度的优势 该老师负责的是大学的初级班,人数15人,学生来自美国、法国和墨西哥本地,蒙特雷大学本身也是国际化水平较高的大学,因此学生不会过于保守,对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会抱有开放的态度,对中国文化不会有强烈的排斥。老师既然能够决定不设立硬性的班级纪律规定,还能自主选择汉字输入的数量和质量,说明老师在这个学校的自主权比较大;而班上只有15个学生,人数并不多,有利于老师照顾到每个学生。学生都是大学生,应该都是成年人,自律意识较中小学生更强,有一定的学习经验,为老师的“文化说教”提供了可能性。这些从学生角度考虑的优势,都为老师成功的课堂管理创造了客观条件。3、 思考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该老师成功的课堂管理是主客观条件共同作用下的结果,从主观来看,老师有一定的经验,能预见这个班可能出现的纪律问题,老师从整个大环境来分析、判断甚至主动创造学生对于汉语学习的需求,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选择适合他们文化和性格的行为引导策略;从客观来看,该老师所在的大学的校风和班级学生特点为其成功的课堂管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较高层次的满足在较低层次满足的基础上。美国心理治疗学家,现实治疗法的创始人威廉姆格拉瑟(William Glasser)曾提出另外一个与马斯洛提出的五类需求相似的需求,即Survival, Belonging, Fun, Freedom and Power,与马斯洛理论不同的是,格拉瑟认为这五种需求并不是层层递进的,而是同时存在和需要被满足的。格拉瑟认为,学生的行为出自于某种需求,而他人对学生的行为是没有直接控制的,只有学生自己能。在满足学生的自由(freedom)这一需求时,格拉瑟建议老师为学生提供控制自己行为的信息、帮助和监测,并建议老师采用caring habits,即supporting,encouraging,listening, accepting, trusting, respecting and negotiating differences,去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正确的选择。与caring habits相对的是deadly habits,即criticizing, blaming, complaining, nagging, threatening, punishing and bribing or rewarding to control。在汉语课堂中,可能老师会都才采取两种习惯的部分,使之相辅相成。而在以上案例当中,该老师主要采用supporting, encouraging和trusting,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行为习惯养成的信息,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