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格式] 邵武三角戏的音乐特征及其发展.doc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2/22/5e317ad4-331e-442a-88ab-a0b6cb8cdb6b/5e317ad4-331e-442a-88ab-a0b6cb8cdb6b1.gif)
![[word格式] 邵武三角戏的音乐特征及其发展.doc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2/22/5e317ad4-331e-442a-88ab-a0b6cb8cdb6b/5e317ad4-331e-442a-88ab-a0b6cb8cdb6b2.gif)
![[word格式] 邵武三角戏的音乐特征及其发展.doc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2/22/5e317ad4-331e-442a-88ab-a0b6cb8cdb6b/5e317ad4-331e-442a-88ab-a0b6cb8cdb6b3.gif)
![[word格式] 邵武三角戏的音乐特征及其发展.doc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2/22/5e317ad4-331e-442a-88ab-a0b6cb8cdb6b/5e317ad4-331e-442a-88ab-a0b6cb8cdb6b4.gif)
![[word格式] 邵武三角戏的音乐特征及其发展.doc_第5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12/22/5e317ad4-331e-442a-88ab-a0b6cb8cdb6b/5e317ad4-331e-442a-88ab-a0b6cb8cdb6b5.gif)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邵武三角戏的音乐特征及其发展家庭生活的三角戏,吸引了几乎整个村的村民.子武三角戏的音乐特征其发展一,三角戏音乐的渊源三角戏是福建南平邵武地区独有的地方剧种,是闽北乃至整个福建戏曲艺术中的重要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由杂乱到简单,再由简单到不断丰富的过程.其名由来,主要是源于它最初的音乐角色只有小生,花脸,花旦三个角色,且在表演上,j台位呈三角形不断变换,一个演员上台到中央唱前两句,后台过门时,另一个演员从i走到台中央唱第三句,接着是打击乐过门,最后一个演员从台中央走到台左边唱第四三角戏的源来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茶灯”;第二种说法是,约在清代乾隆年间,三角戏出现于明朝嘉靖年间,源于江西的江西的采茶戏分两支向外发展,一支在浙角戏原来伴奏只有简单的鼓,锣,笛,现已加入胡琴,二胡,提琴,扬琴等乐器.江演化成睦剧,另一支在福建南平演化为邵武三角戏.邵武市政协副主席张四维在20世纪60年代初整理三角戏传统剧目时发现,三角戏的140多个剧目中,有70名左右与江西采茶戏同名,据此也可以确定,三角戏是由江西采茶戏演变而来的(1.二,三角戏的音乐特征我国戏曲和曲艺音乐,腔调种类繁多,主题多样,表现形式灵活,不同的剧种都有着足以体现其自身戏曲风格和特色的音乐特征,这些特征构成了区别各类剧种的重要标志.三角戏的历史源远流长,历经融合和变迁,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三角戏的主题,唱词,旋律,调式与邵武文化背景,如语言,生活习俗,民族民间音乐等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其唱腔音乐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亲切朴实,通俗易懂,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吸收了其他剧种之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一)三角戏音乐的题材三角戏从产生伊始迄今已有400余年,所有剧目的题材均是平民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男女爱情,悲欢离合,家庭纠葛之类故事,多为喜剧,闹剧,故又称为”家庭戏”.三角戏中,没有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没有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剧中人物都是农民,小商贩,土财主之类,没有帝王将相,文臣武将.剧本取材于下层人民的日常生活,大多有劝世的意义,教育人们多行善,戒奢好劳,深受百姓欢迎.当地百姓评价三角戏:”没有皇帝没有官,越看越心宽.”(3三角戏拥有精彩丰富的传统剧目,保留下来的珍贵的传统剧本内容大多反映了三角戏流传时期的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变化,同时也映射了邵武地区的民族和地域特色.从这些传统剧本的内容里我们可以了解先辈的生活状况,这是一种直接且亲切的遗传,也可以唤起人们对地域文化的归属感.这不仅是三角戏民族地域性的重要体现,也是长期以来当地百姓对三角戏传统剧目表演满怀热情与兴趣的原因所在.学术界对于三角戏的研究一直苦于资料匮乏,如果能对三角戏中这些珍贵的戏曲遗存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考察及辨析,则不失为一条研究三角戏的新途径.三角戏至今仍保存着诸多丰富精彩的传统剧目和剧本,这些剧本的共同特点就是多为小戏,如进店,砂子岗,三字经,送表妹,卖樱桃,取学钱,挖笋对诗,大反情,雇长工,看相等.而大戏仅有凤凰山,白扇记,毛蓬记,过界岭,桃妹反情等几出,在140多个传统剧目中所占比例很小.小戏角色以小生,小旦或小丑,小旦为主,没有小生与小丑或两个小旦的戏.而为数不多的大戏角色可多至7人,主要是增加老生和青衣的人数.(二)三角戏音乐的常用乐器和表演艺术早期的三角戏音乐三四个人便可演出,没有乐队伴奏,演员从头到尾清唱,戏装道具也很简单,只有裙,衫,袄等接近生活的服装.清朝末年,随着三角戏的不断发展,行当渐趋齐全,发展为”七子班”,演员三人(或四人),乐队三人,乐器有大锣,小锣,木鱼,小钹,北鼓,冬鼓等六种,没有管弦乐器,实际上就是清唱加打击乐.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角色的增加和戏曲的不断完善,加入了笛子,胡琴,二胡等乐器;表演形式有二人或三人表演,没有严格的科步,演员的台位始终以三角形不断交换,载歌载舞,演出生动活泼,新颖,并加入各种人物的动作表演,使歌唱,伴奏,表演融为一体,大大开拓了三角戏的表现力.三角戏的表演特点是其最显着的艺术特征.三角戏的角色行当,由最初仅有小生,花脸,花旦三个角色,逐步发展为”七子班”,即由小生,小花脸,花旦,青衣,打鼓兼手板,打大锣及小锁,打小锣兼杂务各一名组成;三角戏的内容大都取材于农村日常生活,多为家庭纠葛,男女爱情,悲欢离合的故事,浅显易懂;在表演形式上,载歌载舞,活泼自由,没有严格的程式,道具也很简单,旦角手不离绢帕,生角手不离折扇,丑角则手不离烟管.特别是丑角表演,朴素自然,走矮桩步,摹仿许多动物形象,充满生活情趣.(三)三角戏音乐的方言艺术方言是传统地域文化的典型体现.就地方传统剧种而言,方言演唱则是其不同于其他地方剧种的最大特点.语言特点与剧种特色常常共生共连,地方剧种的声腔也往往从方言的特殊韵律中生发而成.一个剧种只有在找到属于自己的方言律动性及音乐性,并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时,才能拥有自己独特的声腔特性,三角戏也是如此.邵武方言在念,唱时所表现的流动性,延展性和音乐性是深深打动人们的关键因素.历经千百年历史积淀的邵武方言,具有久远的山区生活的情感经验和精神forumofarts圈37等多方面的深厚支撑,使得运用方言演唱的三角戏为当地百姓所喜闻乐见.它非常注重以字行腔的规律,在演唱中以地方方言的发音为基础,形成了唱腔的旋律手法与唱词内容的完美结合,使三角戏唱腔的唱词节奏与音乐的节奏布局形成了统一的整体,推动剧情发展.用方言演唱的三角戏生动传神,意蕴丰富,并具有一定的语言张力,在表演时用具有地方集体意象的象征,比喻等方式对戏曲中所要表现的传说,典故及人物进行“润滑”,使得整个戏曲表演更具艺术的灵动与情趣,满足了当地群众的审美需求(4】,如:一(啊)绣黄龙(呃)归东(呃)海(呀哎),二绣白马战朝(呃哎)江(哆哎).三(啊)绣桃园(呃)三结(呃)义(呀哎),四绣童子拜观(呃哎)音(哆哎).五(啊)绣皇上(呃)金銮(呃)殿(呀哎),六绣文武在两(呃哎)边(哆哎).七(啊)绣天上(呃)七姐(呃)妹(呀哎),八绣八仙飘海(呃哎)来(哆哎).九(啊)绣天上(呃)娥眉(呃)月(呀哎),十绣夫妻万万(呃哎)年(哆哎).(四)三角戏音乐常用的唱腔唱词三角戏的音乐唱腔共分两类:一类是三角戏常用的唱腔,即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小调,乡土气息浓郁,曲调清新优美.三角戏在早期没有形成自身音乐体系时,其唱腔基本沿用采茶灯的腔调,即曲牌联唱,唱腔较为简单,朴实,流畅,易学易唱.如长工歌,凤阳调,下南京等剧目,其唱腔就是从采茶灯中套用过来的.随着三角戏的流传和发展,艺人们又在采茶灯传统曲调的基础上,巧妙地融入了花鼓戏,黄梅戏,邵武民歌和民间小曲,移植演出了刘三姐,江姐,三世仇,春草闯堂等,并创作了有时代特色的新剧目隘口,出城记,小巷人家,喜临门等优秀作品,增添了三角戏的音乐色彩.另一类是专用曲调,即只有在某个剧目里特定使用,其他戏不能用,加上口语化的唱词,通俗易懂,生动流畅,方言韵脚,衬词较多,亲切风趣,如长工歌,凤阳调,下南京,双功夫,卖花线等.根据剧情的发展和人物感情的变化,曲调在节奏速度上有紧板,快板,慢板等,锣鼓节奏始终贯穿全剧,统一节奏,烘托气氛.三角戏唱词讲究”顺口”,”易唱”,一般都具有自由填词,随意演唱的特点.歌词内容极为丰富,表现手法通俗易懂,诙谐幽默,把”说”与”唱”的表现形式有机结合起来,音乐的戏剧性加强,表现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三角戏音乐的说唱道白用的是”土官话”和邵武方言,但仍然是”腔随字走”,”字随腔行”,且能”字正腔圆”准确地表达思想情感.三角戏中衬字特别多,如三牙子放牛,”在家领了(乌龙丁冬底呀达冬)母(呀)命,要到(那)山上(吱呀依支哟)去(呀)放牛(哟)我的妹妹.”需要注意的是,三角戏中不同风格的剧目,其衬字并不相同,有着不同的发声技巧和感情处理,其效果也不尽相同.另外,三角戏每段唱词的最后一句通常重复一遍.正是因为三角戏在唱词上具有鲜明的故事情节,生活气息浓郁,唱腔的叙事性强,才能够深深地吸引当地的群众.以上是就三角戏的基本规律而言,它的变化却是多种多样的.因为戏曲唱腔依赖于文学内容,并反映内容(5】.根据唱词内容的不同,字数的不同,角色的性别,性格的不同和规定情境的不同,甚至演员嗓子条件的不同,在唱词上都有不同的处理.(五)三角戏音乐的旋律及调式特点三角戏的唱腔音乐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当地民间音乐,如邵武民歌和民间小曲,语言音调等因素的影响,其旋律也具有当地音乐形式的某些特征.随着三角戏音乐旋律的发展,曲作者广泛吸取了传统民歌的旋律,并且在唱腔,唱词,声调,节奏,情感上结合得更为紧密.在此基础上,曲作者还大量借鉴和运用了其他民歌的主题音调,在手法上更为细腻,曲调更加流畅,亲切.例如,1960年,三角戏剧团移植了剧本刘三姐,唱腔全用传统三角戏曲调,并巧妙地加进邵武山歌,连演几十场,盛况不衰,十分成功.此后,乔老爷奇遇,鸳鸯谱,安安送米等戏相继上演(6_.此外,三角戏也吸收了戏曲音乐元素以增强歌曲表现力,摇板和垛板就是其中的两种板式,例如,三角戏剧目采桑等,明显吸收了江西采茶戏的戏曲元素.我国戏曲唱腔中,”摇板”(即紧打慢唱)宜于表现紧张激动的情绪,而”垛板”则因节奏鲜明,朗诵性强,句式短促紧凑而多用于表现指责,控诉的唱段中(7).在调式上,三角戏音乐的音调风格及表现特点不但多种多样,而且具有独特的色彩,这与邵武地区的语言声调以及劳动方式,生活条件,地理环境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三角戏的音阶以五声音阶为主,板式以宫调为主,还有商,徵,羽调式,声腔不统一,兼收了汉,赣,潮等剧种的多变手法,唱出不同的感情.小旦唱腔欢快,优美;小生唱腔细腻,柔中带刚;老生唱腔激昂,粗犷,沉着,节奏性强;丑角唱腔忽强忽弱,忽高忽低,灵活多变.三角戏的调式节奏与唱词节奏注重一致,这使得三角戏的唱腔节奏更加灵活,把”说”与“唱”的表现形式有机结合起来,音乐的戏剧性加强,表现的内容越来越丰富b.三,三角戏音乐的发展现状(一)三角戏音乐改革所取得的成就三角戏从一个极简单的唱曲,历经百年的演变最终成为无论在思想还是内容上都丰富充实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是劳动人民用他们自己的情感,智慧和艺术想象哺育的结果.可以说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是推动三角戏发展的唯一动力与源泉.(9三角戏在演变流传的过程中,积极地吸收其他剧种中对自己有益的东西,从而增加了表现内容.1950年国务院发出了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福建省南平市人民政府积极贯彻这一指示精神,对福建戏曲的改革工作非常重视,也做出了一系列努力.第一,对传统剧目进行了整理,使三角戏有了适合自身特点的传统剧目.演出了下南京,凤凰山,青龙山,曹妹反情等剧目.第二,创作出了一批优秀作品,如江姐,三世仇,春草闯堂,隘口等,并在各种汇演中获得了多项奖项.第三,对三角戏音乐进行了重点改革,丰富了三角戏的表现力.在三角戏基本唱腔的基础上,通过节奏伸缩,旋律加花等手法,创作出了新的唱腔板式.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正确方针指引下,三角戏得以新生.多年来通过三角戏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以隘口,出城记,小巷人家,喜临门等为代表的优秀剧目相继出现,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使人耳目一新.这时期对三角戏的改革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非常全面,深入,取得的成果是显着的.(二)对三角戏音乐的现状引发的思考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审美需求和思想情趣也发生了变化,多种艺术形式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2o世纪8o年代,中国传统戏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很多剧种陷入了低谷,出现了不景气现象.三角戏是独具特色的地方剧种之一,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然而,2o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三角戏的发展之路并不平坦,显得举步维艰.面对这种状况,广大三角戏工作者提出了”振兴三角戏”的口号,但是如何振兴三角戏确实值得思考.“任何艺术形式的发展都要顺应时代的要求.三角戏要做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和发展,应当是一项包括文学,声腔音乐,舞美等各方面推进的系统工程.”(1o)1.加强三角戏戏曲剧本的创作在戏曲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剧本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戏曲的根本所在.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剧团的任务就变成了要实现企业创收,健全行当,扩大传统剧目上演范围.剧团为了紧缩编制,剧目生产,导演和音乐创作都没有专门的创作研究组织和时间保证.因此出现了长期移植其他剧种剧目的情况,而有的剧本题材和三角戏根本不同,无法体现三角戏的特色,出现”剧本荒”的问题.三角戏鲜明的地方特色,质朴的表演风格,是在闽北地域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必须拿出具有闽北地域文化特点的”独家产品”,内行外行都叫好的艺术精品.因此,应当把握三角戏反映现实生活的长处,建立三角戏的剧本导演,音乐等艺术创作研究组织,创作出一批好的,紧跟时代潮流的剧本.2.强化三角戏戏曲音乐的创新戏曲音乐的创新是中国戏曲音乐重新获得民众认可和展示新艺术活力的重要方面.戏曲音乐具有很强的继承性,大多是在本剧种传统音乐基础上进行的创作.我国有数百个戏曲剧种,它们在唱腔体制,传统程式等方面都存在着区别,因此在群众中的影响也不同.一般来说,越是程式化比较完善的剧种,音乐方面的创新越难.三角戏作为一个传统剧种,具有一定的程式性,但还不够完善.要想在新时期获得新的发展,三角戏必然要在音乐编配上扩大多声部的运用,扩大调式调性,在唱腔方面,独唱,对唱,合唱,重唱等各种演唱形式要全方位发展.3.健全三角戏戏曲的行当三角戏要实现自身的传承和发展,就必须健全戏曲行当,做到生,旦,净,末,丑俱全,能文能武,既能演出传统戏,也能上演各种类型的现代戏.随着行当的充实和表现内容的不断丰富,三角戏唱腔音乐必须同步发展,而且要有新的创造.戏曲唱腔是体现剧种差异的主要标志,因而它必须具备本剧种的鲜明个性.多年来三角戏基本唱腔固定化,模式化,唱腔平淡乏味,成了阻碍三角戏艺术发展的障碍.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首先要对采茶戏的曲牌进行整理,并吸收融合,同时大胆吸收戏曲,曲艺,民歌乃至流行歌曲等适合三角戏音乐的艺术形式,在不断的实践中,使三角戏音乐获得新的风格,重新得到观众的欢迎.综上所述,三角戏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艺术,起源于江西采茶戏,历经融合和变迁,与邵武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和各种民情风俗有机融合,形成了如今邵武的三角戏音乐.三角戏音乐的主题均是平民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男女爱情,悲欢离合,家庭纠葛之类故事,在演唱中以邵武地区方言的发音为基础,常用乐器有大锣,小锣,木鱼,小钹,北鼓,冬鼓等,其唱腔可以分为通用曲调和专用曲调,唱词讲究”顺口”,“易唱”,一般都具有自由填词,随意演唱的特点,三角戏的旋律也具有邵武当地音乐形式的某些特征,同时大量借鉴和运用了其他民歌的主题音调,在调式上,注重音乐节奏与唱词节奏的一致,这使得三角戏的唱腔节奏更加灵活,把”说”与”唱”的表现形式有机结合起来,音乐的戏剧性加强,表现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三角戏是邵武地区独特的地方剧种,是整个闽北戏曲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地民众的社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既活跃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又成为传统精神得以世代传承的一种载体,是一项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三角戏具有勇于变革的一面,随着时代的发展,不仅内容上不断发生着变化,而且在形式上也发生着一定的变化.但是,处在新的历史时期,三角戏仍在窄小的戏曲圈子里徘徊,戏曲界内传统与现代的争论仍在继续,三角戏音乐的社会化仍是一个难题.笔者认为,这种现象并非三角戏独有,任何传统的都曾经是新潮的,继承与创新的争论自古延续不断.但是,充分认识三角戏音乐原样保存和传承的重要性,对三角戏进行保护和继承,同时尽可能科学地进行新的尝试,推动三角戏音乐的前进步伐,发展与弘扬三角戏,对于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图注释:(1)东方冕.越看心越宽的三角戏./a/2004820/438098.shtml(2)熊晓辉.湘西阳戏的源起及音乐特征j.涪陵师范学院.2007.(03).50.(3)石蔚.五音戏音乐审美特征初探j.戏剧丛刊.2007(5).5.(4)石蔚.五音戏音乐审美特征初探j.戏剧丛刊.2007(5).5.(5)李听.青海”花儿”的音乐特征及其继承与发扬j.青海民族学院(社会科学版).2003.(30.110.(6)全国地方戏剧的一枝花福建省邵武市三角戏.httd://show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钒铁沉淀工操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粉尘危害及防治知识培训课件
- 多功能智能机器人研发及生产合作协议
- 跳舞小本领500字(11篇)
- 跨文化沟通与协作技巧培训工具箱
- 新学期一年级班主任午休管理计划
- 卫生编护理专业知识题库及答案解析
- 虚拟教师替代效应-洞察及研究
- 体育俱乐部客户服务中心组织架构及客服部门岗位职责
-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合作合同
- 2025-2030电动船舶电池系统安全标准构建与产业链配套能力报告
- 大学英语四级高频词汇1500+六级高频词汇1500
- 《渤海史》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 中国古代文学史 马工程课件(下)24第九编晚清文学 第三章 宋诗派的兴起与桐城派的承变
- GB/T 40079-2021阀门逸散性试验分类和鉴定程序
- GB/T 38537-2020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超声检测方法C扫描法
-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全册完整版课件
- 混凝土结构跳仓施工方案
- 水稳摊铺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 二年级劳动与技术折扇课件
- 公墓施工组织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