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2019宁波选考适应性考试)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下列关于修建水库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库下游的泥沙沉积增加B水库下游的水资源减少C库区变得温和湿润D生物多样性增加答案:C2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下列现象与植树造林相关的是()A水土流失加快B水资源减少C昼夜温差减小D土壤肥力下降答案:C(2019温州八校联考)读某区域地理要素关联图,回答34题。3图中植被种类丰富是因为该地()纬度较低地势起伏大河流短、急降水丰富ABCD4近年来该地频繁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主要是下列何种因素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A气候B地形C植被D河流答案:3.C4.C5关于地形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逐渐发育成深厚土壤B阳坡的蒸发量大,水分状况较阴坡好C阳坡接受太阳辐射多于阴坡,温度状况比阴坡好D地形是土壤形成中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答案:C(2019宁波选考适应性考试)有机质含量高低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一般土壤有机质含量为5%。图1为我国东部某地土壤剖面图,图2为该土壤有机质分布图。读图回答67题。6关于该地表层土壤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表枯枝落叶多,有机质含量较高B人工增施有机肥,有机质含量较高C受流水侵蚀作用,有机质含量较低D气候干旱导致植被稀少,有机质含量低7针对该土壤的特性,该地宜采用的农业技术是()A免耕直播B深耕C大棚温室D砾石压土解析:第6题,从图2可以看出该地土壤表层(0 cm附近)有机质含量低于5%,说明地表有机质含量较少,枯枝落叶必须经过分解才能形成有机质,A错;人工增施有机肥一般会分布在表层附近,B错;从图2可以看出表层土壤肥力较低,说明受外力作用,肥力流失较多,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丰富,为流水侵蚀作用,C对、D错。第7题,免耕直播即不耕情况下直接在土地上种植,可以减少水土流失,特别是在气候较为干旱的地区作用显著,而我国东部地区降水较多,A错;从图中可以看出土层较深地区土壤有机质较丰富,深耕改土可以有效利用土壤肥力,B对;大棚温室改变的是热量条件,不会影响有机质含量,C错;砾石压土主要改变土壤水热条件,不能改变土壤有机质含量,D错。答案:6.C7.B自然界中某种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要素的变化,并影响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活动也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据此回答89题。8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地区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这种变化包括()A地表温度年变化越来越小B岩石风化速度加快、程度加剧C羊八井地热温度升高D山地针叶林带分布海拔降低9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对尼罗河河口地带产生的负面影响有()A土壤肥力提高B洪涝灾害加剧C三角洲面积减小D渔业产量逐年上升答案:8.B9.C(2019温州选考适应性测试)下图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各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图,读图回答第10题。10对于图中各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西北地区物理风化弱,化学风化强B气候要素的变化导致该地区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C气候要素直接影响生物、水文等要素,但生物等不会对气候产生影响D西北地区植被稀少,故水土流失严重,多流水侵蚀地貌答案:B读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图,回答1112题。11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最密切的是()ABCD12此图可以说明()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B地理环境中碳循环,主要分布在大气圈C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独立而存在的D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处在不断的循环之中,与人类无关解析:全球气候变暖主要与矿物燃料的燃烧增加,植被减少,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减弱相关。碳循环分布在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各大圈层,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答案:11.B12.A(2019嘉兴高三选考科目教学测试)读我国某区域绿洲农业系统水、气、生相互作用图,回答1314题。13图中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增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14该示意图体现了()A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解析:第13题,土壤湿度影响地面蒸发,地面蒸发又影响空气湿度;土壤湿度增大,土壤热容量增大,气温变幅减小;土壤湿度增大,地面植被增加,蒸腾作用加强,大气降水增加。第14题,在干旱地区由于灌溉、水分条件的变化引起了一系列地理环境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答案:13.B14.B15(2019绍兴适应性测试)读雨林破坏对环境的影响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右侧未被破坏的雨林中,物质可以_不止,森林资源得到不断_,注入土壤中的_增加。(2)森林被破坏后,可能造成森林退化、_侵蚀、_灭绝等严重问题。(3)从雨林破坏对环境的影响可以看出,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就是一个_,各种自然资源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_的,资源与环境也是分不开的。(4)选择下列适当选项的字母填入相应位置(每项限用一次)。A土地肥力下降B洪水灾害增多C河道淤塞加快D水土流失加剧答案:(1)循环更新水分(2)土壤物种(3)相互联系的整体制约(4)DBCA16和田河发源于昆仑山脉北麓,流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图甲为和田河部分流域图,图乙为19902010年和田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和田河的主要补给形式是_,该河从中游开始径流量明显减少,主要原因有_、_和下渗。(2)和田籽玉是原矿石被洪水冲入河道,并长期受到_(外力)作用,导致棱角尽失、形态浑圆,是玉中珍品。早期,人们捡拾籽玉的地点主要集中在河流的_(上游/中游/下游)地区。(3)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和田河上、中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下游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解析:(1)和田河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区,水源补给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由于河流沿途蒸发、下渗及中游大量引水灌溉,所以从中游开始径流量明显减少。(2)和田河上游流经山区,径流流速快,流水侵蚀形成的籽玉被流水搬运到中游,由于地势落差减小,径流速度变缓,搬运能力下降,籽玉在河流中游沉积。(3)和田河流域土地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买卖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幼儿园春季志愿服务计划
- 揭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测试试卷
- 焦作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
- 2025年安装工程造价工程师考试知识点详解与预测题
- 2025年中国华能集团校园招聘面试指南与模拟题集
- 2025年咖啡产业方向选调生高频面试题及解析
- 2025年大灯清洗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中国海油北美公司招聘行业知识测试题目
- 2025年乡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在招聘考试中涉及的政策法规解读
- 中医康复科业务学习课件
- DB11-T 751-2025 住宅物业服务标准
- 科技型中小企业教程课件
- 公司董事会会议管理制度
- 【某教学楼荷载及其内力计算过程案例 9400字】
- 护理事业近五年发展规划(2026-2030)
- 2025年工商管理硕士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餐饮劳动合同书 电子版
- 交通运输工程课件
- 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维保检测方向)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消防设施操作员考试题库(消防设施操作)消防设施操作员职业素养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