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论文文献】云南省工业竞争力现状分析.pdf_第1页
【精品论文文献】云南省工业竞争力现状分析.pdf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 甄 区域经济 r co f g t 鬲罱两蕊磊蕊 摘要 文章利用魏后凯提出的地区工业竞争力的综合评 价指标体系 对当前云南省的地区工业竞争力状况进行了初步 评价 并结合与沿海发达省浙江省工业竞争力系数具体指标对 比的结果 提出增强地区工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区产业竞争力评价 一 引言 在目前世界竞争力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中 较有代表性的 有 美国经济学家迈克 波特的 钻石模型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 发展学院 i m d 1 9 9 8 和瑞士日内瓦世界经济论坛 w e f 1 9 9 8 的整体国家竞争力评比方法 荷兰格林根大学建立的i c o p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c o m p a r i s o no f o u t p u ta n dp r o d u c t i v i t y 方法 在国 内较有代表性的有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竞争力分析模型 金碚 的工业品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裴长洪的研究模型 魏后凯的 区域竞争力评价模型等 由于国家和国内区域性质的不同 钻石模型 i m d 和w e f 的整体国家竞争力评比方法显然不适合区域竞争力的评价 目 前 在区域竞争力研究方面运用比较广泛的是荷兰格林根大学 建立的i c o p 方法 此方法主要根据对不同地区 不同行业按同 一分类体系标准化得到可比数据 计算出研究竞争力的一些主 要参数 其缺陷是理论性不强 特别是各种参数的经济含义难 以直观解释 目前在国内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 人民大学体系是 基于i m d 和w e f 模型 金碚的工业品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中 对钻石模型进行了拓展 裴长洪提出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显示 性 分析性评价指标 这些模型均不适用于地区竞争力的评价 而魏后凯的区域竞争力评价模型较有代表性地反映了构成地 区竞争力的基本要素 从指标选取的经济性到测量结构的解释 性都较前人有所突破 对比较和测评地区工业竞争力具有重要 意义 二 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 区域竞争力是竞争主体在争夺资源或市场的过程中表现 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 就地区工业竞争力来说 它决定于单个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及其群体优势 并主要体现在市场影响力 工业增长力 资源配置力 结构转换力和工业创新力上 这五个 方面共同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工业竞争力的基础 由此 我们可 以构筑如下函数关系 地区工业竞争力 f m g d t io 公式 中m g d t 1 分别代表地区工业的市场影响力 增长力 资源 配置力 结构转换力和工业创新力 市场影响力 用地区工业占 全国工业市场的份额 市场占有率 来衡量地区工业市场影响 力 工业增长力 用地区工业总产值的增长率来反映工业增长 力 资源配置力 用工业销售利润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加权平 均来衡量地区工业资源配置力 结构转换力 用高增长行业产 值占地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和加工工业产值占地区工业总产 l 当代经济 2 0 1 0 年i 月 下 值的比重两个指标 用这两个指标的加权平均来反映地区工业 的转换能力 工业创新力 用非国有工业产值占地区工业总产 值的比重来反映该地区的制度创新能力 用企业科技经费支出 占g d p 的比重 简称r d 投入比重 来反映地区的技术创新 能力 以二者的加权平均来反映该地区工业的总体创新能力 三 指标测算和分析 在评价分析中 我们对各个具体指标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 理 并对分项评价指标进行了适当的加权处理 首先 对各地区 的各项评价指标数据都以相应的全国各地区数据的平均值为 标准进行了标准化处理 然后 在计算地区工业资源配置力 结 构转换力和工业创新力系数时 均采用0 6 0 4 加权办法计算上 一级指标的数值 即销售利润率 高增长行业比重和非国有工 业比重采用权重0 6 而劳动生产率 加工工业比重和r d 投 入比重采用权重0 4 1 6 一 1 1 4 数l 值o o 6 一 0 4 0 2 0 2 0 0 4 复2 0 0 5 年2 0 0 6 皇2 0 0 7 矩2 0 0 8 茔 十市场影响力系数 0 5 0 50 4 7 4 0 4 6 8 0 4 7 4 0 4 8 3 一i 业增长力茅数 1 2 0 90 6 7 6 1 3 2 01 2 5 91 3 1 6 一资原配胃力茅数 1 6 0 61 6 8 9 1 4 7 41 2 1 71 3 4 2 1 一占构 换力手数 1 2 3 l1 2 2 8 1 2 3 91 3 4 41 3 6 9 i d 台i 撕由互籼 o 8 4 o 9 4 4o 9 3 6 0 9 1 40 9 3 7 图12 0 0 4 2 0 0 8 云南省工业竞争力系数及指标系数 以全国平均为1 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2 0 0 5 2 0 0 9 云南统计年鉴2 0 0 5 2 0 0 9 云南省工业竞争力系数一直处于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状态 在2 0 0 5 年达到最低点后开始反弹 2 0 0 6 年达到最高点 在2 0 0 7 年出现回落 2 0 0 8 年略有上升 在影响工业竞争力系数 的五大指标中 资源配置力系数 结构转换力系数 工业增长力 系数在全国处于优势指标 工业竞争力系数和工业创新力系数 处于劣势指标 具体影响指标变化趋势分析见图1 其一 云南省市场影响力系数数值从2 0 0 4 2 0 0 8 年一直低 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且没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云南工业市 场影响力成为制约云南产业竞争力发展的最大因素 工业市场 影响力主要反映一个地区工业的整体规模水平 这是一个绝对 量的指标 由于历史的原因 云南工业发展长期滞后 没有形成 规模化的产业结构和布局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 致使云南的 轻工制造业快速萎缩 进一步减少了云南工业的总体规模 直 至2 0 0 7 年 云南销售收入过百亿的企业也只有1 0 户 规模以上 工业企业只有2 6 9 8 户 与全国相比这个数字就显得太小了 因 此 企业规模小 数量少 是导致云南省工业规模指标偏低的主 要原因 时 间 万方数据 其二 云南省工业增长力系数数值在2 0 0 5 年后一直保持良 好增长趋势 在全国处于优势水平 云南省工业持续高速增长 与云南省政府实施的一系列产业政策密切相关 从 十五 开 始 云南省开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政府提出了实施工业强省 战略 为实现云南省工业增长的持续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三 云南省工业资源配置力系数数值从2 0 0 5 年后在不断 下降 从绝对值上来看云南省该项指标在全国还是处于优势地 位 云南省虽然工业增加值总量较小 然而已上市的公司所占 的比重很大 上市公司在工业销售利润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等 指标上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 其四 云南省工业结构转换率系数数值从2 0 0 4 年以后一直 处于稳步上升的态势 该项指标数值的提升与云南省政府近几 年大力扶持新兴工业 延长原有传统产业的产业链的思路联系 紧密 近年来 云南省能源 原材料 有色金属深加工 化工等非 烟产业持续增长 成为推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 天然药物 生 物化工 绿色保健食品等新兴生物资源产业增长速度明显加 快 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其五 云南省工业创新力系数数值从2 0 0 5 2 0 0 7 年逐步下 降 到2 0 0 8 年有所回升但仍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云南工业创 新力系数已经成为制约云南工业竞争力提升的短板 究其原因 云南省大中型工业企业r d 经费总量少 民营企业数量少 技 术创新和技术开发水平有待提高 从近几年的数据看 云南省 k d 活动经费来源于企业的比重虽然在不断上升 但投资主 体还是以政府为主 企业离科技投入主体的要求仍有较大差 距 制约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科技竞争的进一步提高 四 指标对比分析 以下抽取沿海发达省浙江省为代表与云南省在该竞争力 指标体系下作对比 见表1 表2 表1 云南省与浙江省工业竞争力主要指标对比 指标云南浙江 全国平均 工业品市场占有率 1 5 68 3 43 3 3 工业总产值增长率 1 6 51 4 4 01 2 5 0 工业销售利润率 9 2 45 5 36 7 0 全员劳动生产率 万元 人 年 1 7 7 78 1 61 2 3 8 高增长行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2 2 4 03 1 2 0 2 4 1 0 加工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3 7 3 01 6 7 62 1 8 9 非国有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6 5 1 78 6 1 86 8 7 6 企业科技经费支出占g d p 比重 0 9 11 4 00 9 9 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2 0 0 7 云南统计年鉴2 0 0 7 浙江统 计年鉴2 0 0 7 表2 云南省与浙江省工业竞争力系敷对比 以全国平均为1 云南省浙江省 工业竞争力系数 1 0 8 71 3 7 2 市场影响力系数0 4 6 8 2 5 0 5 工业增长力系数 1 3 2 01 1 5 2 资源配置力系数1 4 7 4 0 8 0 2 结构转换力系数 1 2 3 91 0 8 3 工业创新力系数0 9 3 6 1 3 1 8 注 本表按全部固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 0 0 万元以上非国有工 业企业计算 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2 0 0 7 云南统计年鉴2 0 0 7 浙江统 区域经济缪侉 嚣o n t m p 0 r a r y 罱0 n o 晰c s 1 cee c阱t c s 计年圣2 0 0 7 相对于东部沿海发达省浙江 云南省工业竞争力处于落后 水平 具体指标中 市场影响力系数和工业创新力系数处于绝 对落后水平 工业企业的绝对数量 企业的科研创新能力方面 的不足已经成为云南工业竞争力与发达地区形成较大差距的 重要原因 优势的资源配置力系数和结构转换力系数指标表 明 相较于浙江省工业企业的平均水平 云南的工业企业具有 更好的整合资源的能力和更高的经营管理效率 较高的工业增 长力系数也显示出作为全国资源大省的云南省工业在今后的 发展中具有更大的潜力可挖 五 结论及对策建议 根据上面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 云南省地区工业竞争力水 平虽然处于全国中游偏上水准 然而构成地区工业竞争力的五 大要素指标系数两极分化比较严重 市场影响力系数 工业创 新力系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而且严重落后于以浙江省为代 表的沿海发达省份 云南省工业r 与全国工业市场的份额 市场 占有率 这一具体指标数值还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云南省的民营企业数量少 规模小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企业科 技经费支出占g d p 比重这一劣势指标数值较为突出地反映了 云南省大部分企业在科研创新能力方面的欠缺 两个优势系数 指标资源配置力 系数结构转换力强势支撑了整个云南省工业 竞争力处在全国中等偏上位置的现状 占据着云南省地区工业 总值半壁江山的一批云南省上市公司已成为全国资源类各行 业的龙头 它们集约化的生产经营理念 高效的企业经营管理 团队和较佳的企业运营质量提升了云南省整体工业企业经营 管理的平均水平 因此在如何增加企业绝对数量 充分调动民 营企业家创业的热情方面 在加大政府r d 投入同时激励企 业自主研发方面 在保证优势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进一步深挖 产业潜能延长产业链方面 云南省政府必须做好做足文章 综合云南省省情现状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第一 扩大工业 规模 提升工业总量 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第二 进一步加强创 业培训和指导 倡导全民创业 激发社会创造活力 培养和提高 广大群众的创业技能 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创业政策 拓宽创业 领域 降低创业门槛 营造良好创业环境 增加创业机会 推进 多种形式的创业活动 第三 延伸产业链 完善产业体系 建设 产业集群 延伸有色金属 磷化工 煤化工产业链 发展精深加 工 加快制造业发展 推进工业服务业的发展 第四 加快科技 创新 增强产业竞争力 加大工业科技创新力度 以重点产业和 重点企业为目标 加大企q k 科研开发经费投入 注 本文系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资助项目 项目编号 2 0 0 8 c b 0 1 7 参考文献 1 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