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巴黎拉德芳斯分析.doc_第1页
法国巴黎拉德芳斯分析.doc_第2页
法国巴黎拉德芳斯分析.doc_第3页
法国巴黎拉德芳斯分析.doc_第4页
法国巴黎拉德芳斯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内外城市设计案例研究以巴黎拉德芳斯新区为例摘要:巴黎是法国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法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又与美国纽约、英国伦敦和日本东京并列为四大世界级城市。随着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城市改造永远是一个不老的话题。城市改造主要有两条途径可走,一是改造旧城区,增高新建筑,增加建筑空间。二是合理规划,另建新城区。巴黎城市改造两条路都走,不仅对老城进行改造还在原来的荒野上建成一个新城区拉德芳斯区。关键词:城市设计 拉德芳斯 新城 巴黎,这座闻名世界的历史名城及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早在2000多年以前还是一个以西岱岛为中心、占地面积仅仅为0.5平方千米的渔民小村镇,经过时代变迁,现在已经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其独有的非凡的城市建设规划艺术在世界城建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城市人口逐渐增多, 城市改造永远是一个不老的话题。 城市改造主要有两条途径可走, 一是改造旧城区, 增高新建筑, 增加建筑空间。 二是合理规划, 另建新城区。 巴黎城市改造两条路都走,不仅对老城进行改造还在原来的荒野上建成一个新城区拉德芳斯区。 巴黎城市改造, 改造出一个举世瞩目的新区, 并一举成为巴黎主要的商务区,是各国学习的楷模。1.设计意图 从19世纪开始,巴黎城市规模发展迅猛,人口急剧增长。60年代初,巴黎大区的面积尽管仅为法国领土面积的2%,而人口却占了19%,法国大型的工商企业集团总部的70%设在巴黎地区。政府设置了一个城市规划研究中心来负责就巴黎大区的规划问题向政府提供咨询。1965年该中心提出巴黎大区规划,该规划明确提出在巴黎外围设立城市副中心,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新城的概念和卫星城的计划,以平衡城市布局,分散居住人口,解决用地压力,并都付诸了实施。2.拉德芳斯新城 目前,这些规划中城市副中心和新城都已相继建成并具一定规模,使巴黎的经济结构与基础设施布局得到了重新组合,扭转了经济生活过于向中心城市集中地状况,缓解了市中心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拉德芳斯新城的建设,这座现代化的巴黎郊区卫星城被称为巴黎的“曼哈顿”。拉德芳斯区将艺术和视觉效果充分结合,加上现代城市的科学合理规划,体现出法国现代建筑艺术的魅力和震撼,世界许多建筑业人士都来拉德芳斯区观摩。2.1拉德芳斯设计理念 拉德芳斯区原是巴黎西郊一片僻静的无名高地。早在1929年9年组织的一场设计竞标中,勒柯布西耶提出了人车分流解决交通问题,通过建设高层建筑留出大面积公共空地的构想,这一构想构建了未来拉德芳斯规划的雏形。1958年,为了保护巴黎古城的风貌,法国前总统戴高乐倡议在拉德芳斯另辟新城用于兴建现代化的巴黎。因此法国政府决定在拉德芳斯建立一个商务中心区,作为与巴黎传统风貌形成鲜明对比的法国现代化的窗口。这不仅能较为完善地保护巴黎老城,也意味着一座新城建设的开始。拉德芳斯规划用地750公顷,先期开发250公顷,其中商务区160公顷,公园区(以住宅区为主)90公顷。规划建设写字楼250万平方米,供12万雇员使用,共容纳1200个公司。他们对拉德芳斯CBD进行改造,确保人车分离,与环境保持和谐。图1 大拱门拉德芳斯区的总体规划体现了现代和未来城区的多功能设计思想,设计师把拉德芳斯广场和新区的代表建筑大拱门(图1)建在象征着古老巴黎的凯旋门、香榭丽舍大道和和协广场的同一条中轴线上,这条轴线始自卢浮宫,经杜伊勒花园、协和广场、香榭丽舍大道、凯旋门到拉德芳斯,让现代的巴黎和古老的巴黎遥相呼应,使巴黎变得年轻有魅力,既体现了巴黎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使之具有浓烈的现代气息。拉德芳斯新区与凯旋门、协和广场、卢浮宫处于同一轴线上并非巧合,这条轴线的设计起源于1640年,策划人是当年凡尔赛花园的设计者勒诺特,轴线起点为卢浮宫,从杜勒伊花园到香榭丽舍大街、凯旋门,直到今天的大拱门,每百年向西强力扩张一段,两旁逐一建起历史性建筑。300年前法国人就有了城市规划的概念,为未来发展留出充分空间,后人也心有灵犀,在轴线重点建造了新凯旋门这个传世之作。2.2新区建筑图2 大拱门 在长达30年的建设过程中,拉德芳斯从一个空旷的环形交叉路口转变为一座占地160公顷的高楼林立的新城。建筑风格充满时代感,体现了新现代主义的设计理念,反映了新现代主义建筑在法国的迅猛发展。主要建筑有:大拱门由丹麦建筑师奥斯普雷卡森设计,位于拉德芳斯轴线的末端,是一个长、宽、高均为110m的巨大方框体,简洁而纯净,不仅仅因为它的巨大体量,它的形式本身暗示了几何体永恒的纪念性,并具有“窗”或“大门”的多重性寓意(图2)。“门洞”里是一个开敞的覆盖广场,悬挂着浮云般的篷索,结合光影的变幻,给人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大拱门在几何性、高技术和对光的利用方面体现了新现代主义的 特征。新区内最早落成的新工业和技图3 新工业和技术中心术中心极具特色。这座建筑外表如一个巨大的倒扣的贝壳 ,只由三个支点支撑,整座建筑内部没有一根立柱。最初作为展览馆,1989年被改为多功能商业综合体,体现了现代机器美学精神(图3)。四季商业中心和汽车展览馆,通过几何形图4 四季商业中心的变化组合,在空间布局、内外装饰和用光用色方面颇具特点(图4)。 拉德芳斯汇集了四代高层建筑,分别展现了从1960年代至今的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其中不乏CNIT、大拱门这样的经典之作。建筑的分布打破了沿传统城市路网布局的概念,在历史轴线两侧的12个街区内部进行了不规则组合。东西向贯穿全区的历史轴线由40公顷硬质铺地和少量花园绿地组成。点缀其中的雕塑、喷泉、小品多达80件,充分地体现了拉德芳斯的文化特色和艺术气息。 巴黎的老城区街道普遍窄,加上两侧高楼林立,几乎挤瘦了天空,也少有绿化空间,但老城区又都是有保留价值的文物古迹级的建筑,不易拆除。拉德芳斯区楼与楼之间都留有加大空间,中央围出一块视野开阔的广场,周围建筑大都是几何图形外观:大台阶似大型购物中心,大圆球状的世界最大全景电影放映管,世界贸易中心召开万国博览会的CMT巨型展场,半个足球场大的反扣贝壳这里的45座现代建筑错落有致,精致多样,令人深感法国人不计经济成本的建筑架势和建筑魄力。 拉德芳斯是老城边的新城,是古典建筑旁的现代建筑,丝毫没有触动老城的古朴,又给老城注入活力,创造了巴黎现代化的生活环境。拉德芳斯是欧洲最大的办公区,这里还是繁华的商业区和居民区,有3个大超市、250家中小型商店和大约4万居民。为避免拉德芳斯的大城市空心化,白天有人晚上变成空城,以及避免破坏城市生活节奏的平衡,步美国一些城市的后尘,法国规定,城市办公室与住宅的面积比例要恰当,限制办公楼建设的配额。2.3交通设计图5 屋顶花园 拉德芳斯在交通设计上也别具一格,行人与车流彻底分开,互不干扰,这种做法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地面上的商业和住宅建筑以一个巨大的广场相连,而地下则是道路、火车、停车场和地铁站的交通网络。高架交通、地面交通和地下交通三位一体。地面交通有火车、公共汽车、出租车;地下交通又分为浅层地铁、深层地铁,将拉德芳斯与巴黎市中心区紧密连接起来。地面层与城市公交、机动车干线对接,地面二层建成一个超大的屋顶花园(图5),屋顶花园为纯粹的公园及步行系统,通过屋顶平台及天桥将各栋大楼步行出入口进行对接,感觉上更像地面一层;地下一层与地铁对接;地下二层与铁路快线对接;整体上交通为4层的立体组织架构。在新区设有多个大面积的地下停车场,道路两侧看不到沿路停放的车辆。这跟老巴黎车满为患、道路两侧停满了大小车辆的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此外,穿过巴黎市区的1号地铁线已经延伸到大拱门广场,A线深层地铁也从新区的地下通过,大大方便了居民和员工的出行,据说,85%的上班族乘公交车或地铁。2.4拉德芳斯地区现有问题 拉德芳斯的发展在1990年代末达到顶峰。汇聚了2500家企业,为15万人提供了就业场所,成为欧洲最大的CBD。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拉德芳斯地区的建筑和公共设施日趋陈旧。交通运载能力严重饱和,CBD竞争力受到挑战,拉德芳斯存在以下问题:(1)与周边地区关系被割裂;(2)内部系统过于复杂;(3)功能趋于单一。2.5.1与周边地区的关系被割裂 为了建设拉德芳斯CBD,原有的环形交叉口被拆除,周边一些低矮平房和贫民窟被清理。可以说,这是一座建设在空地上的新城。除了那条著名的历史轴线外,拉德芳斯的设计几乎没有考虑原有的城市肌理。因构建立体交通系统而设计的架空平台与周边地区的正常地面有十多米的高差,这使得周边居民步行进入拉德芳斯必须借助仅有的几个电梯人口或是过街天桥,而机动车通行路径也十分复杂,大量的立交桥和单行线降低了空间可达性。拉德芳斯东南侧紧邻塞纳河,但是滨水地带被公路占据。连接巴黎的大桥是公路铁路桥,行人不能通过。如此独天得厚的自然条件没有被利用实在是一大遗憾。这些设计上的缺陷导致了商务区功能上的一些问题。尽管拉德芳斯与巴黎市中心有快速的公共交通连接,但是其商务活动似乎与周边的两个市镇格格不入。2.5.2内部系统过于复杂 拉德芳斯独特的设计理念给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的城市体验:传统的街道、街区不复存在。平面的城市布局变为多层的立体空间。当人们惊叹于壮观的历史轴线。高大眩目的摩天大楼的同时。也开始抱怨地下空间组织的混乱,尺度的不人性化。空间的不可辨识性。为了实现彻底的人车分流。拉德芳斯被构建成一个“千层糕”的立体系统。每个层面都被定义了特定的功能。然而,一个简单的事实似乎被忽略了人们可以很快地从乘车者转变为步行者。从步行者转变为驾车者。当需要完成这些角色转化时,过于理性的分层系统往往让人需要绕远穿过一些“第三空间”(部分专家在拉德芳斯“城市性”研究中将拉德芳斯分为三类空间:架空平台上的步行空间为“第一空间”,地下交通专用层面为“第二空间”,除此以外的连接“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的部分为“第三空间”)。而这些“第三空间”比较隐蔽、狭小,甚至不安全,给使用者带来不便。表面上看起来,拉德芳斯纯几何化的构图为其使用者提供了很高的可辨识性,其实不然。一些步行者在很远处就可以看到目的地的建筑,但接近目的地时却被行人不能通行的车行道挡住去路;一些司机则因为在单行环路上进错入口而被迫绕行,甚至找不到目的地巨大的空间尺度也让迷路的人叫苦不迭,绕道找路耗费了人们大量时间。工程师们曾试图用12个街区的划分帮助人们建立一个标识系统。然而,这一划分既不以路网为依据,也没有其他规律可循,实用性很差。许多在拉德芳斯工作多年的人也不知道公司所属的街区。总的来说。复杂的立体系统、非常规的建筑布局形式以及不明确的标识系统共同导致了空间的低可识别性。2.5.3功能趋于单一 拉德芳斯除了拥有300万平方米的办公楼之外,还建有60万平方米的住宅,20万平方米的商业设施。从实际的使用情况来看,拉德芳斯区还是难逃夜晚“死城”的命运。从规划的角度看,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以下两点。首先,拉德芳斯地区的住宅不能满足当地就业者的需求。由于拉德芳斯是以商务、金融为主导行业的成熟CBD,对应的就业人口中高级白领、企业高管的比重高于巴黎的平均水平。这部分人群对于居条件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并且有较强的住房支付能力。而拉德芳斯区以及周边的库贝瓦市和皮托市的住房类型中均以中小户型为主,大面积住房比重低于巴黎市和法兰西岛大区的水平,这也导致这部分就业人员更愿意选择在巴黎或者法兰西岛其他地区居住。目前拉德芳斯区内住宅大多位于区域边缘,且住房质量较差,当地居民活动和办公区域没有什么交集。其次,拉德芳斯的商业休闲设施过于集中。拉德芳斯拥有欧洲最大的购物中心,该购物中心以其巨大的体量几乎囊括了CBD内所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