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不正当竞争法视野下的地理标志保护问题研究.pdf_第1页
反不正当竞争法视野下的地理标志保护问题研究.pdf_第2页
反不正当竞争法视野下的地理标志保护问题研究.pdf_第3页
反不正当竞争法视野下的地理标志保护问题研究.pdf_第4页
反不正当竞争法视野下的地理标志保护问题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反不正当竞争法视野下的地理标志保护问题研究 姓名 左宗顺 申请学位级别 硕士 专业 法律 指导教师 王先林 20081220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反不正当竞争法视野下的地理标志保护问题研究反不正当竞争法视野下的地理标志保护问题研究 摘 要 地理标志是 WTO 中的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简称 TRIPS 协议 中提出的 与商标 专利和版权等传统知识产权并列的一种知识 产权 要求 WTO 的各成员国或地区给予保护 作为一种识别性商业标志 地理标志不仅表明了商品的地理来源 而且标志着商品的特定品质与信 誉 更体现了质量 信誉背后所蕴含的创造性劳动成果与巨大的商业利 益 因此地理标志无论是对商品生产者还是消费者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 地理标志是一种无形财产 其背后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 因 此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 我国 2001 年修订的商标法首次引入了地理标志的概念 对其进行了 初步的保护 根据地理标志概念 得出其具有表现形式多样性 地域性 不可转让性 弱独占与排他性 主体非单一性等特点 并且可分为自然 因素决定型 人文因素决定型和复合因素决定型 因而与其他知识产权 客体 尤其是商标具有较大的差异 我国现行以商标法和其它法律规章 对地理标志进行保护的制度具有多头管理性质混淆 保护水平不高等弊 端 反不正当竞争法立法模式不仅能够涵盖地理标志的多种表现形式 且可不以注册为保护前提 符合地理标志的保护目的和性质 同时也便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于理顺管理 达到 TRIPS 协议要求的保护水平 因此 在我国现阶段还 没有专门地理标志立法的情况下 发挥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地理标志的补 充性和兜底性保护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反不正当竞争法 地理标志 知识产权保护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ANTI UNFAIR COMPETITION LAW FROM PERSPECTIVE OF RESEARCH ON THE PROTECTION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ABSTRACT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is one of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like trademark patent right and copyright all of which are provided protection in Agreement on Trade 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RIPS of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by all WTO members While as a commercial mark for identification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not only indicates the geographical surroundings of a commodity symbolizes special qualities and merits of it but also represents achievements after creative work and colossal commercial profits behind their qualities and merits so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is of great importance not only to the producer but also to the customer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is a kind of intangible property with tremendous economic interest thus becomes popular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among more and more countries China s Trademark Law which was revised in 2001 posed the concept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first time and did initial protec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concept researches into its expressions of diversification character region character no transfer possession character weak monopolization and exclusiveness subject collectivity and so on character And it also can be divided into natural element decided type culture element decided type and compound elements decided type So it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oth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objects especially the trademark The trademark and other laws are implemented in our country now to protect the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but this system has multilateral management obscure quality and low level protection such abuses The anti unfair competition law legislation mode can include many kinds of expressions of the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and it is not based on the premise of register That accord with the protection aim and quality of the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meanwhile it s more convenient to manage to reach the protection level that TRIPS demands Therefore at the present stage of our country and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re aren t specialized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legislations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exert the complementary and supplementary function of Anti unfair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Competition Law on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KEY WORDS Anti unfair Competition Law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tection of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 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 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 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 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 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左宗顺 日期 2009 年 1 月 25 日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 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 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上海交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 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扫描等复制 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保密 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属于 不保密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左宗顺 指导教师签名 王先林 日期 2009 年 1 月 25 日 日期 2009 年 1 月 25 日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1 引言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明确将地理标志纳入知识产权的保护 范畴 地理标志成为当今世界普遍较为关注的一项知识产权 地理标志作为一项独立的知识产权 其背后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 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我国 商标法 第 16 条对 地理 标志 的规定与 TRIPS 的规定基本一致 即规定 地理标志是指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 该商 品的特定质量 信誉或其他特征 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 而且 我国 商标法 中 地理标志 与 保护原产地名称及其国际注册的里斯本协定 中 原产地名 称 的内涵一致 因此地理标志又被称为原产地名称 1 为了认真履行我国政府对 WTO 的相关承诺 也为了积极把握 WTO 赋予我国的权利 我国不断 修改现行立法 也加紧制定符合国际条约要求的特别规定来保护地理标志 各部门不同保护模式 的立法与执法 己经取得了不少可喜可贺的成果 但由此所造成的重叠与冲突也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拟从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的基础理论 分析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地理标志进行保护的必要 性和理论依据 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地理标志保护的制度构建 进而提出发挥反不正当竞争 法对地理标志的补充性和兜底性保护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任继圣主编 WTO 与知识产权法律实务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 第 91 页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2 第一章 地理标志概述 地理标志是一种区别商品来源地 表明商品特定品质与商品来源地独特的自然 因素或人文因素有直接关系的商业标志 地理标志不仅可以积极地推动和引导商品 销售和消费 无形中扩大商品的知名度 形成商品的附加值 同时也是消费者识别 和选择商品的重要信息 因此 在知识经济时代 要更加注重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 最大限度地实现地理标志知识产权的潜在价值 第一节 地理标志的定义 一 国际条约中的地理标志定义 TRIPS 协议明确界定了地理标志含义 根据 TRIPS 协议第 22 条的规定 地理标 志是指 其标示出某商品来源于某成员地域内 或来源于该地域中的某地区或某地 方 该商品的特定质量 信誉或其他特征 主要与该地理来源相关联 这一定义体 现了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是地理标志是一种真实存在的地理名称 它可能包含国 名 如中国瓷器 也可能包含一国之内的地区名 如砀山梨 二是地理标志必须与 特定产品的优良特性相连 而不仅仅是单纯的地理概念 只有有关商品与某地的 来 源 在质量 功能或其他某个特征密切相关 或者说某个 来源 或地理名称给某 个商品带来了特有的质量 功能及其他特征 地理标志 这个概念是在产地标记 原产地名称概念的基础上 通过长期的 发展 目前被普遍接受的一个概念 早在 1883 年的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就提 到了 产地标记 的保护 1891 年 制止虚假或欺诈性商品产地标记马德里协定 规定 产地标记是指称某国或某地为某个产品的原产地或原产地的标志 1958 年里 斯本会议通过了 原产地名称保护及其国际注册里斯本协定 该协定将原产地名称 定义为 指某个国家 地区或地方的地理名称 用于指示某项产品来源于该地 其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3 质量或特征完全或主要取决于该地理环境 包括自然和人文因素 2 二 我国对地理标志的相关定义 2001 年 10 月 27 日修订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最早对地理标志定义做出 明确规定 该法第 16 条第 2 款对地理标志是这样定义的 地理标志是指标示某商品 来源于某地区 该商品的特定质量 信誉或者其它特征 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 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 第6条 商标法第16条规定的地理标志 可 以依照商标法和本条例的规定 作为证明商标或者集体商标申请注册 以地理标志 作为证明商标注册的 其商品符合使用该地理标志条件的自然人 法人或者其他组 织可以要求使用该证明商标 控制该证明商标的组织应当允许 以地理标志作为集 体商标注册的 其商品符合使用该地理标志条件的自然人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可 以要求参加以该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注册的团体 协会或者其他组织 该团体 协会或者其他组织应当依据其章程接纳其为会员 不要求参加以该地理标志作为集 体商标注册的团体 协会或者其他组织的 也可以正当使用该地理标志 该团体 协会或者其他组织无权禁止 4 国内涉及地理标志 原产地名称等保护的法律法规包括 商标法 原产地 域产品保护规定 产品质量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 等多部法律 法规和规 章 但是 我国现行法律中对地理标志进行保护的直接规定仅有数条 即 中华人 民共和国商标法 第16条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 第6条 第二节 地理标志的特征 通过以上对地理标志概念的认识 我们可以看出地理标志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法 律特征 2 参见 里斯本协议 第 2 条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第 16 条第 2 款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 第 6 条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4 第一 标明了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来源 即原产地的地理位置 地理标志是一种 区别商品来源的标志 商品的特征必须与该地理来源相关联 作为一种区别性标记 它与商标在功能 构成要素 内容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别 它表明商品来自何 地 与特定的某类生产经营者相联系 并以直接地理名称或符号来说明产品的地理来源 暗示产品所具有的特定质量和优良品质 地理标志所标示着的某商品的来源是真实 的 它是真实的国家名称 地区名称或地方名称 第二 该商品或服务具有独特品质 声誉或其他特点 地理标志是一种表明商 品特定品质的标记 地理标记除表明商品来源于 某地 之外 还必须表明该商品 不同于异地商品的特定质量 信誉或其他特征是由 某地 的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 所决定的 地理标志标示着该商品有着与该地理来源有关的某种特定的质量 信誉 或其他特征 正是这种标示性使得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有了识别和选择的方向 第三 该品质或特点本质上可归因于其特殊的地理来源 地理标志具有地域性 具有局限性 即地理标志 只能表明商品来源于何地 而不能表明商品来源于何人 5 第三节 地理标志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一 地理标志与商标的比较 地理标志与商标一样 作为商业标识 两者都涉及到商品的质量与信誉 背后 都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机会与商业利益 都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 但是 地理标志 与商标是不同的法律概念 商标是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自创的 用来将自己的商品 和服务与竞争对手的商品或服务加以区别的标志 地理标志则是由于历史 地理或 人文因素决定 用来标明特定商品的产地来源的标志 两者都是识别性标记 可以由文字 符号 图形等可视要素组成 经过用或 培育会形成一种特殊的商誉 蕴涵较大的无形资产价值 地理标志是一种受到地理 因素限制的识别性的工商业标记 它不同于商标 前者是规约性符号 是确定性的 5 黄勤南主编 知识产权法 法律出版社 2001 年版 第 428 页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5 后者为非规约性符号 不确定 可以由权利人创制 6商标与地理标志都可能具有良 好的声誉和商业价值 正因如此 它们都可能被伪造冒用或误用 然而 商标与地 理标志是不同的 商标是某种产品或服务来自于某个制造者 生产者或服务提供者 的标记与识别依据 以和其他人的产品或服务相区别的 地理标志则不用于识别某 产品的生产者或制造者 它识别的是原产地及该地之产品的特定质量 商标的发展 与人类的创造性不可分割 有了创造性 人们可以创造出新颖而独特的标记或表达 方式 从而把某产品或服务与类似的产品或服务区分开来 7 另一方面 地理标志是一种识别产品的地理来源的表达方式 除了人类创造性 地理标志还与其他方面有关 其中包括地形 气候或者其他与人类创造性无关的因 素 因此 商标强调的是产品的生产者 而地理标志则着重于产品的地理来源及其 赋予该产品的特征 二 地理标志与原产地名称的比较 1958 年缔结的 保护原产地名称及其国际注册的里斯本协定 第2条规定 原产 地名称是指一个国家 地区或地方的名称 用于表示某产品来源于此 并且该产品 的质量和特征完全或主要产生于该地理环境 包括自然和人文因素 原产地名称有 三大基本特征 1 它是一个地理名称 2 它明示商品或服务的真实的地理来 源 3 它表明该来源的商品具备特定质量和特点 从两者的定义来看 基本内涵 相同 都表示产品来源 但是两者还是具有一定的差异 首先 地理标志概念的外 延比原产地名称概念的外延更大一些 所有的原产地名称都是地理标志 但有些地 理标志可能不是原产地名称 其次 原产地名称适用于 产品 而地理标志适用 于 商品 地理标志的定义标准比原产地名称的定义标准范围更广 6 王太平 知识产权法律原则理论基础与具体构造 法律出版社 2004 年版 第 188 191 页 7 佚名 地理标志与商标 载自 江西质监网 2008 年 10 月 30 日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6 第四节 地理标志保护的意义 地理标志的价值日渐凸显 特别是随着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融合 对其 加强保护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 充分利用地理标志资源丰富 的优势 依照世贸规则加强对地理标志的保护 对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具有 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在这片大地上勤劳智慧的中国农民用他们辛勤的汗 水培育出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农产品 而这些农产品往往又与当地的自然 人文和 传统工艺密不可分 这就构成了地理标志产品 地理标志作为商品地理来源的识别 标志 是宝贵的历史遗产 也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资本 提升产品竞争力 尤其是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受地理环境和传统工艺等人文因素的影响极大 不同的 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会造成同一种农产品具有不同的品质特色 而不同的地理环境 等自然因素和传统工艺等人文因素又是不可转移的 因此一地的农产品的特色是独 一无二的 这些富有特色的农产品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加强对其地理标志保护 有利于将当地的资源转化为竞争优势 打响地方经济品牌 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 第二 我国作为世贸组织成员国 应按照世贸规则的要求加强对地理标志的保护 履行入世后义务 积极与世贸规则接轨 我国应联系实际 遵守TRIPS协议 加快完 善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与相关规则接轨的步伐 第三 加强对地理标志的保护 有利于扶植和造就一批本国优势产业 推动我国 民族区域经济的发展 8 有利于保护民族精品 扩大产品出口 增强我国特色产品的 国际竞争力 9 8 王笑冰 地理标志的经济分析 知识产权 2005 年第 5 期 9 高丹 关于完善我国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的思考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 年 6 月第 2 期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7 第二章 地理标志保护模式 地理标志是一项重要的知识产权 保护地理标志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因此 世界各国普遍对地理标志进行了法律保护 在对地理标志法律保护制度的设计上一 般基于两种考虑 一是出于保护消费者利益而反对滥用地理标志 二是出于保护地 理标志所包含的集体商誉的所有人 而反对滥用地理标志导致使用该商誉的虚假陈 述 由于世界各国的具体情况不相同 所以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保护模式 第一节 地理标志权保护的法律形式 各国都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保护地理标志的法律制度 目前国际上对地理标 志的保护方式 主要有三种发展趋势 第一 通过商标法加以保护 即允许将地理标志纳入证明商标的保护范围 例 如 美国 商标法 1054 第 4 条规定 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 包括原产地标记 应根据本法由对申请注册的商标的合法权利人选择 在美国 规定或保护地理标志 的使用主要是通过 商标法 特别是人们熟知的 1946 年 兰哈姆法 兰哈姆法 对地理名称作为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注册做出了规定 在美国专利商标局 商标所 有人通过注册集体商标 证明商标来保护含有地理标志的标记 第二 制定专门的法律来保护地理标志 其典型代表是以盛产葡萄酒和烈性酒 闻名的法国 法国是保护地理标志权最早的国家之一 其立法起源于 1905 年 8 月 1 日的禁止商业活动中假冒行为的法律 该法第 11 条规定 应当由公共管理部门制定 规则以便确定什么样的产品可以享有原产地名称权 1919 年 5 月 6 日法国的立法机 关又颁布了 原产地名称保护法 规定通过司法程序来确定原产地名称权 这一法 律成为法国保护原产地名称的基本法律 1966 年 7 月 6 日法国对该法进行了修改和 补充 增加规定行政程序保护原产地名称权的内容 按照规定 司法保护程序是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8 任何认为自己有权使用原产地名称的人都可以使用 但这种使用有一定的风险 即 各有关方面 工会 协会 其他生产者 都可以针对使用者的使用情况 向大审法 院提出争议诉讼 由大审法院核实该使用者是否满足使用原产地名称的条件 10 第三 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 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 是指利用反不正当竞争法 对市场上使用的地理标志行为进行规范的一种保护方式 如日本 不正当竞争防止 法 将假冒商品的行为和使用使人误认商品出处的标志的行为 作为使人产生混淆 或误认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而加以禁止 因该行为而可能使营业上的利益受到损害的 人 可以要求制止此行为 如实施此行为的人是故意或有过失的 可以要求其赔偿 损失和采取恢复信誉措施 第二节 我国地理标志保护的立法现状 我国开展地理标志保护工作 始于 1985 年加入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作 为巴黎公约成员国 开始对一些外国进口农产品的原产地名称给予保护 1987 年对 丹麦牛油曲奇 原产地名称的保护 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 我们目前对地理 标志进行法律保护的责任实际上是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机构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 验检疫机构共同承担的 第一 商标法框架内的地理标志保护 1993 年 商标法实施细则 第 6 条增加规定了有关集体商标与证明商标的内容 实际上使原产地名称可作为证明商标注册 从而拉开了用证明商标保护地理名称继 而保护地理标志的序幕 1994 年底国家工商局发布的 集体商标 证明商标注册和 管理办法 对集体商标与证明商标作了进一步规定 1995 年 3 月 1 日起原国家工商 局商标局开始受理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的注册申请 1995 年 7 月 国家工商局又发 布了 集体商标与证明商标注册指南 明确指出 我国法律 法规将原产地名称纳 入证明商标保护范围 2001 年 10 月 27 日修改后的商标法第 16 条按照 TRIPS 协议第 10 熊英 论地理标志权的特性和法律保护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2 年 9 月第 5 期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9 22 条的规定首次引入了地理标志的定义 允许将地理标志注册为商标 2002 年 8 月 3 日国务院对 商标法实施细则 进行第三次修改 并改名为 商标法实施条例 该条例第 6 条规定了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或者证明商标予以注册的具体要求 以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注册的 其商品符合使用该地理条件的自然人 法人 或者其他组织 可以要求参加以该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注册的团体 协会或者其 他组织 该团体 协会或者其他组织应当依照其章程接纳为会员 不要求参加以该 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注册的团体 协会或者其他组织的 也可以正当使用该地理 标志 该团体 协会或者其他组织无权禁止 以地理标志作为证明商标的 其商品 符合使用该地理标志条件的自然人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要求使用该证明商标 控制该证明商标的组织应当允许 第二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的原产地产品保护制度 质检部门单独设立的保护规定始于 1999 年 8 月 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 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 宣布对原产地域产品进行保护 该规定中所称原产地域 产品 是指利用产自特定地域的原材料 按照传统工艺在特定地域内所生产的 质 量 特色或者声誉在本质上取决于其原产地域地理特征并依照本规定经审核批准以 原产地域进行命名的产品 2001 年 3 月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发布的 原产地标记管理 规定 和 原产地标记管理规定实施办法 进一步细化了对原产地域产品的保护 第三 我国其他一些法律 法规也有关于原产地名称的间接规定 如 产品质量法 第 4 条规定 禁止伪造产品的产地 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 5 条规定 禁止经营者伪造产地 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消费者权益保 护法 中规定的 伪造商品的产地 上述 产地 应包括 地理标志和货源标记 如果经营者伪造产地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地理标志权 则应依照商标法的有关规定 制裁侵权人以保护地理商标权人的权益 如果经营者伪造产地的行为只是假冒货源 标记 则应依照 产品质量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 或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的有 关规定予以制裁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10 第三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地理标志进行保护的必要性 地理标志是一种重要的知识产权 对地理标志应当给予充分的立法保护 这一 法律理念已为许多国家所接受 各国在实践中结合自己的历史和国情总结出了不同 的保护模式 在立法体系 保护方式和保护手段上都各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同时 也会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 目前主要有专门立法保护 商标法保护和反不正当竞争 法保护三种类型 第一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地理标志 一 地理标志的要素 根据 TRIPS 协议第 22 条第 1 项的规定 本协议的地理标志 系指下列标志 其 标示出某商品来源于某成员地域内 或来源于该地域中的某地区或某地方 该商品 的特定质量 信誉或其他特征主要与该地理来源相关 地理标志一般由地理名称和商品通用名称组成 组成地理标志的表现形式为地 理名称 如阳澄湖大闸蟹中的 阳澄湖 黄山毛峰中的 黄山 景德镇瓷器中的 景德镇 贵州茅台中的 贵州 11 地理标志可以用任何可视性标志表现 包括文字 图形 字母 数字 三维标 志 颜色组合或上述要素的组合 这些标志又可以分为直接标志与间接标志 直接 标志是一切直接标识商品来源于某特定地理区域的标志 间接标志不直接指示特定 国家 城市或其他地点 但依交易的惯例能够使人联想到特定地理区域 与商品发 生关联 12 11 杨学东 朱直勤 入世后我国原产地名称法律保护现状 成因 对策 知识产权法理论与适用 2005 年第 1 期 12 方彬彬著 徐火明主编 产地标识之保护 三民书局 1995 年版 第 28 41 页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11 二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地理标志的保护 我国 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 2 章第 5 条中规定 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不正当手 段从事市场交易 损害竞争对手 一 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 二 擅自使用知名 商品特有的名称 包装 装潢 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 包装 装潢 造 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 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 三 擅自使用他人的 企业名称或者姓名 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 四 在商品上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 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 伪造产地 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13反不正当 竞争法保护 是指利用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市场上使用的地理标志行为进行规范的保 护方式 通过实施反不正当竞争法 以达到规范市场秩序 预防和惩治假冒 滥用 的行为 维护合法使用者的权益 第二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地理标志保护的必要性 虽然地理标志的基本功能与商标 尤其是集体商标 证明商标具有相似性 但 相似毕竟不是相同 地理标志相对于商标而言 有其特殊性 地理标志是一项独立 的 重要的知识产权 和商标不同 它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地理标志不仅是一种集 体性的共有权利 而且是一种无法定消灭事由的永续性权利 它不仅具有识别商品 产地来源的功能 而且是一种质量标志 标明了该商品的独特品质是与其特定的地 理环境密切相关的 正是因为地理标志本身具有的这些特点 我国现行的 商标法 通过采用证明商标和集体商标保护地理标志的模式 不能提供对地理标志全方位的 保护 日本是地理标志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典型国家 于 1934 年颁布的 防止不 正当竞争法 第 1 条规定 将假冒商品原产地标志的行为和使用使人误认商品出处 标志的行为作为使人产生混淆或误认的行为而加以禁止 营业上利益可能受到损害 的人可以请求制止有过错的行为实施人的行为并要求其承担赔偿损失 恢复名誉等 13 参见我国 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 2 章第 5 条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12 责任 14尽管世界各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所规范和确认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各不相同 但都会对那些违反诚实 公平的商业行为给予规制并向权利人提供救济措施 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地理标志模式是从地理标志侵权的不正当性质这一角度着 手 侧重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保护正当竞争者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体现了 一种社会本位主义 总括性强 适用面广 利用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地理标志进行保 护非常必要 第一 地理标志表现形式多样 反不正当竞争法是采用定性的方式对某类行为进 行制止来保护 由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保护可以涵盖所有表现形式的地理标志 第二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地理标志进行保护 不必以注册地理标志为前提 这是 跟 TRIPS 地理标志的保护相符的 而采用商标法等法律进行保护 当然必需以注册 为保护前提 这无疑降低了保护水平 地理标志权的独占性和排他性较弱 因而只 要权利人在特定地域之内 享有此项商品经营权 即自动地享有在其商品上标识代 表当地的地理标志的权利 而无需经特定的机构审查授权 第三 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有不同的立法目的 所以二者在保护方式 与保护重点方面有所不同 知识产权法以确立主体所享有的权利的方式 保护权利 人的有关知识产权在保护期内不受侵害 反不正当竞争法则通过确认竞争行为的公 平性 正当性以及对市场竞争秩序的影响 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 维护经营者与消 费者利益 确保公平竞争的目的 15从 TRIPS 协议对地理标志的保护方式来看 采用 后者的方式更易达到保护要求 第四 传统知识产权虽有各种制度安排 但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相比 其独特的 法技术特点在于 设定了明确的权利并备有登记制度 使对权利的转让 独占性许 可处分变为可能 而反不正当竞争法并未对受保护的商业秘密和标识赋予物权式的 权利保护 而是采用了保护一定的事实状态的方式 16从地理标志的特性看 采用反 不正当竞争法的这种方式更符合其弱独占性 14 马晓莉 地理标志立法模式之比较分析 电子知识产权 2003 年第 1 期 15 刘春田 知识产权法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第 183 页 16 杨志敏 论知识产权法的法技术特点 知识产权 2002 年第 3 期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13 第五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 关于反不正当竞争保护的示范规定 第 4 条给出 了有关地理标志的保护范例 第 4 条误导公众 1 总纲 凡在工商业活动中对 企业或其活动 尤其对由此种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误导或可能误导公众的行为 或做法 应构成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2 误导的事例 误导可因广告或促销引起 并尤其可对下列情况发生 i 产品的制造方法 ii 产品或服务用于特定目的之 用途 iii 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或数量或其他特点 iv 产品或服务的地理来源 v 提供或供给产品或服务的条件 vi 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或其计算的方式 该 规定的注释对该条第 2 款之 iv 这样解释 提及某产品或服务的地理来源时 可 包括任何涉及某具体国家或该国内的某地 并给人以该带有此标志的产品或该服务 来源于该国或该地的印象的名字 名称 标记或其他标志 使用虚假或误导性产地 标志属于该类范围 地理标志和原产地名称是产地标志的具体种类 地理标志和原 产地名称可由专门法保护 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与依这些专门法的保护一样有效 并可同样适用于不符合地理标志或原产地名称标准的产地标志 17 17 郑成思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关于反不正当竞争保护的示范规定及注释 知识产权文丛 第二卷 中国政 法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174 页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14 第四章 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地理标志的制度 反不正当竞争法是调整经营者之间 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因不正当竞争行为而 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反不正当竞争制度对于各国市场经济之健康发 展 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 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 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都具有重要作用 如果从广义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来说 整个知识产权保护规 范都发挥着管制竞争的功能 因而专利法 商标法甚至版权法都是反不正当竞争法 的特别法 如果从较狭义的角度理解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这些知识产权特别法起补 充作用 填补着这些法律留下的漏洞或者空白 18因此我国应当建立由反不正当竞 争法对地理标志普遍性 广泛性保护机制 更好地发挥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地理标志 保护的补充 兜底的作用 第一节 保护内容与范围的制度构建 一 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地理标志的内容与范围 不正当竞争行为具有三种特征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是经营者 不正当竞争 行为是违法行为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违法性 主要表现在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 规定 既包括违反了该法第 2 章关于禁止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具体规定 也包括 违反了该法第 2 条的原则规定 经营者的某些行为虽然表面上难以确认为该法明确 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但是只要违反了自愿 平等 公平 诚实信用原则或违反 了公认的商业道德 损害了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 也应认 定为不正当竞争行为 不正当竞争行为侵害的客体是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和正常 的社会经济秩序 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18 孔祥俊著 反不正当竞争法新论 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1 年版 第 10 页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15 一 假冒行为 这是指在市场交易中以假冒 模仿等引起市场混淆的行为 损害竞争对手 欺骗消费者 获取不正当竞争优势 一般包括 假冒他人的注册商 标 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 包装 装潢 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 包装 装潢 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 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 擅自 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 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 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 认证标志 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 伪造产地 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二 引人误解虚假宣传行为 包括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 对商品的质量 制 作成分 性能 用途 生产者 有效期限 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反不正 当竞争法 第 9 条规定 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 对商品的质量 制作成 分 性能 用途 生产者 有效期限 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广告的经营 者不得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 代理 设计 制作 发布虚假广告 三 其他还包括了限购行为 搭售行为 低价倾销行为 不正当有奖销售行 为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商业贿赂行为 串标行为以及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 反不正当竞争法 在地理标志的保护上对 商标法 的突破体现在 对仿冒 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 包装和装潢的规定 地理标志可成为 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 定 所保护之 原产地域产品 因此认为地理标志产品也是 知名商品 适用 反 不正当竞争法 的规范处理 但 反不正当竞争法 对地理标志的保护上不是 商 标法 的简单重复 而是对 商标法 的补充 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一是扩展地理 标志的保护范围 即要将其他法律鞭长莫及的地理标志纳入其保护范围 二是要建 立与其保护范围相应的保护标准 由于 商标法 本身还有 真空 状态存在 不能对地理标志进行全方位的保 护 而 反不正当竞争法 可以克服 商标法 权利救济上的缺陷 作为一种补充 性保护机制 目的在于当 商标法 不能有效地提供保护的情况下 由它提供一种 补充性的救济保护 如匈牙利 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 6 条所禁止的仿冒行为的客体 是他人商品特有的表述 包装或者标签 包括产地 以及竞争者或者他人商品的名 称 姓名 商标或者标志 意大利民法典第 2958 条第 1 项明确规定 任何人使 用可能导致与他人混淆的姓名或者区别性标志 或者依样模仿竞争对手的产品 或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16 者通过其他手段与竞争对手的姓名 标志 产品或者活动造成混淆 构成不正当竞 争行为 所以在地理标志的保护上 反不正当竞争法 的这种补充作用拓宽和强化 了对地理标志的保护 19 二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地理标志的保护 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 5 条第 4 款规定 经营者不得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 证标识 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 伪造产地 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标示 第 9 条规定 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 对商品的质量 制作成分 性能 用 途 生产者 有效期限 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第 21 条规定 经营者假冒 他人的注册商标 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 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 名 优标志等质量标志 伪造产地 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的 依照 中华 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的规定处罚 经营者擅自使用 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 包装 装潢 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 包装 装潢 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 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的 监督检查部门应 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没收违法所得 可以根据情节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 下的罚款 情节严重的 可以吊销营业执照 销售伪劣商品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 究刑事责任 在地理标志权取得问题上我国采取 注册原则 地理标志只有在以集体商标或 证明商标获得注册之后才能得到商标法的保护 我国商标法明确规定 注册商标的 专用权 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 在这个范围以外 在既非相同 又非类似上的商品上使用他人注册地理标志的行为 或者将他人的注册地理标志用 于注册集体商标或证明商标以外的用途 商标法对其是无能为力的 但是 从公平 竞争的角度来看 上述行为并不一定都是正当的 完全可能存在违反诚实信用原则 和公认商业道德的情况 这恰恰体现了商标法对地理标志保护的有限性 反不正当 竞争法以禁止性的规定 正好可以补上这个缺口 商标法保护地理标志是从正面保护权利人入手 通过规定权利人的权利内容的 方式来确定保护内容 而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地理标志的侧重点是通过禁止地理标 19 苗淼 论反不正当竞争法视野下的地理标志保护 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年 第 22 24 页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17 志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来进行保护的 商标法对地理标志的保护是通过保护权利人合 法权益进行的 从法律上讲只有法律列举的权利 权利人才能行使实施权与禁止权 否则权利人不得禁止他人实施 其他人便可自由地利用 而反不正当竞争法则是通 过维护正当竞争秩序 制止非法竞争行为对地理标志进行保护的 由于破坏市场公 平竞争秩序的行为是不可穷尽的 因此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不可能采取列举的 方式 一般采取一种概括式的立法技术以穷尽一切不正当竞争行为 所以我们应协 调好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之间的关系 确定地理标志的保护在反不正当竞争法 中的地位 以强化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地理标志的兜底保护作用 20 因此充分发挥反 不正当竞争法的作用 可以弥补商标法对地理标志保护的不足 第二节 保护方法的制度构建 随着地理标志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 我国地理标志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也暴露了 出来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 地理标志被滥用造成消费者的混淆和市场混乱 地理标志是一个具有严格地域特征的标志 地理标志作为商品地理来源的识别 标志 能够使所有权人及商品的经销商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是宝贵的历史遗产 也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资本 例如 2003 年 宁夏自治区使用 中宁枸杞 地理标志的枸杞每公斤销售价格平均比 2002 年提高 2 6 元 中宁枸杞 已成为宁 夏自治区中宁县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 2003 年实现产值 2 3 亿元 借助地理标志可 以使消费者对同类商品的品质有一个基本判断 某地区的某种产品的特定质量或者 其他特点 只有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被广大的消费者所认识 但是我国地理标志 被任意使用甚至滥用的情况比较严重 第二 地理标志被作为普通商标注册造成地理标志的垄断 地理标志是一种集体性权利 由某一地域内的相关经营者共同拥有 主要用来 20 杨明 试论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知识产权的兜底保护 法商研究 2003 年第 3 期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18 区别相同商品的不同来源地 而普通商标注册后便成为注册人的专有财产 由权利 人依法享有注册商标专有权 使用注册商标主要用来区别相同商品的不同生产经营 者 由此可见 地理标志和普通商标都有区别商品来源的功能 但地理标志主要表 明商品来源于何地 而普通商标主要表明商品来源于何人 第三 地理标志被作为商品通用名称造成地理标志的淡化 商品通用名称属于社会公共资源 没有使用的地域性限制 任何人在必要时都 可以使用 当地理标志过于驰名而没有保护或者被滥用过度不及时寻求法律保护 就会造成地理标志被当作商品通用名称的现象 基于地理因素而独具特色的产品 一旦地名与特色产品名被当作一个整体 成为某类商品的通用名称 该地理标志的 专有性便丧失 任何人的使用都不会受到限制 21 反不正当竞争法赋予当事人只要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就可启动的权利 以禁止 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 即 反不正当竞争法 在个案发生时经法院确认发挥作用 22商标法保护的是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权人以及其它相关权利人的智力成果 其侧重 点在于保护权利人的权益 而反不正当竞争法侧重于国家权力的介入 而这种介入 的目的不单在于保护权利人 消费者 竞争者的利益 还在于维护其它社会公众的 利益 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利益范围远远广于商标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从禁止 虚假表示或虚假宣传的角度保护地理标识的 从标识或表示出产地的真实性 不引 人误解性 角度对产地标注或宣传行为进行规范的 即从提供真实信息的角度对来 源地标识的保护 具体内容包括 1 规定经营者可以不标注产地 但一旦标注产 地 就应该标注真实的和不引人误解的产地 不能欺骗或误导购买者或消费者 不 能通过欺骗或误导购买者或消费者的方式获取竞争优势 2 禁止在并非出产于某 地的产品上使用该地的来源地 不论直接或间接使用虚假的来源地标识 如在广告 中使用 都属于禁止之列 但是该规定并不适用于不虚假而引人误解的来源地标识 3 禁止使用致人混淆的 虚假的或引人误解的地理标识 应扣留或禁止进口 直 接或间接使用虚假的商品来源标识或生产者 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