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级: 土木12-2 班 姓名: 曾恒 组别: 第 三 组 时间:2014年7月1日7月11日 地点: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指导老师: 吴永河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二O一四年七月目 录一前言.二实习内容. 2 三、实习心得体会. 4四、建筑物倾斜观测方案书. 6五、建筑物施工放样方案书. 9六、施工放样示意图. 12一、前言1、实习目的测量学首先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通过本次实习,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2、实习时间,地点 本次土木工程测量实习时间是71号到11号,地点是在本校官渡校区。3任务测区范围概况 这次土木工程测量任务(1)、测量学校图书馆以及旁边地物并利用南方cass按照1:500的比例绘出地形图 (2)、在所绘出的地形图范围内自选一块空地自设建筑物和老师上课时所发的地形图上进行施工放样。 (3)、在学校内自选一栋建筑物进行垂直度观测。本测区位于学校中部,地势平坦,建筑物主要有图书馆,还有周边的花圃,草地,道路。该测区土质坚实、通视良好,便于选取控制点,但由于图书馆位于本测区中心,所以平时的人流量和车流量比较大,这也给我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干扰。4实习过程本次实习的时间为两周,根据我们组的进程,第一天用到现场观摩并选取好控制点标记下来,用水准仪测出每个控制点的高程;由于最近是雨季,这里经常性下雨,所以接下来用两天的时间进行碎部测量,测出所有的地貌特征点的坐标、高程并处理数据;经过数据处理,找出其中的错漏,第五天补测改正错漏的点并进行计算作图;第六天小组各成员设计自己的倾斜观测和施工放样方案和进行建筑物倾斜观测测量;第七天再一次进行检核完善地形图;第八天进行施工放样,第九天各成员写个人实习心得;至此实习告一段落。 二、实 习 内 容(一)、仪器的检验1、水准仪的检验包括圆水准管的检验、十字丝竖丝垂直于横轴的检验、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的检验。圆水准器用于粗略整平水准仪,如果圆水准轴与仪器竖轴不平行,则圆水准器气泡居中时,仪器的竖轴就不竖直。若竖轴倾斜过大,可能导致微倾螺旋转到极限还不能使水准管气泡居中。因此,校正好圆水准器,使圆水准器轴与仪器竖轴平行。能够较快地使符合水准管气泡居中,以加快测量速度。经纬仪的检验包括照准部水准管轴的检验、十字丝竖丝的检验、视准轴垂直于横轴的检验、竖盘指标差的检验(二)、地形图测绘 1、控制测量(外业)(1) 平面控制测量采用闭合水准路线测量的方法,先在所测区域选取控制点:分别标号为1、2、3、4、5、6、7。假设1点的坐标为(500,500),高程为25.000m。 选控制点要求:1、安全性:便于安置仪器,考虑地面湿滑、来往车辆等对人身和仪器安全的影响。2、 实用性。点位间通视良好、便于测角量距。3、便利性。导线点选好后须做好标记,便于寻找。导线边距离丈量:利用直线定线的方法运用钢卷尺丈量出各导线的距离。水平角测量:用经纬仪盘左盘右分别测出各个控制点的被两条相邻导线边夹着的水平角。(2)高程测量:用水准仪测出各个控制点的高程。(3)碎部测量:统一用经纬仪的盘左位置在各个控制点测出地貌的特征点。3、内业计算:利用所测出的数据算出各控制点的坐标、高程和各导线边的坐标方位角。4、精度要求:(1)、距离丈量精度要求:控制点的距离丈量精度要求为:相对误差不能超过1/3000。(2)、水平角测量的精度要求:水平角测量要求测回数两个,半侧回归零差不能超过18,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不能超过24,盘左盘右较差不能超过40导线方位角闭合差不能超过60(n为测站数),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3000.测水平角的测角中误差不能超过40,若不能满足精度要求则需重测.(3)、高程测量精度要求: 所测的高差闭合差不能大于12mm(n为测站数)。(三)、建筑物垂直度观测1、内容:选择建工实验楼作为观测对象,观测出它的倾斜度。 2、方法:(1)、在建工楼两个相互垂直柱面的延长线上分别选取一个测站为:X和Y。(2)、利用钢卷尺对测站到建工的墙角处进行距离丈量。(3)、竖直角及建筑物倾斜量的观测:分别在所选的两个测站安置好仪器,测出竖直角和建筑物的倾斜量。再根据竖直角和丈量出来的水平距离计算出建筑物的高度,然后利用建筑物高度和倾斜量计算出建筑物的倾斜度。3、精度要求:(1)、选取测站时需注意测站必须在柱面的垂直面上且离墙角距离要大于建筑物高度的1.5倍,保证看得到建筑物的屋顶。(2)、距离往返丈量的相对误差不能超过1/3000。 (3)、计算出的建筑物倾斜度要在1/1000和1/3000之间才符合要求。(四)施工放样1、内容:在所测绘的地形图中自找一块空地进行自设建筑物施工放样。2、方法:在地形图上设计出建筑物的四个角点,得出四点坐标,然后计算出四点与控制点C、D的连线的水平夹角、控制点C到四点的水平实地距离。再借助经纬仪在空地上测设出四个点的位置,接着进行轴线放样。3、精度要求:(1)、轴线交点定位后,应检查各轴线的尺寸关系,量得的长度和设计长度比较,其差值不得超过1/2000。(2)、用钢卷尺确定各轴线之间距离时,钢尺零点要始终对在同一点上。(5) 误差 1、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1) .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2) 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3) 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2. 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2)提高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水平。(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距离测量中的温度改正、尺长改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来减少误差。三、实习心得体会测量学首先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通过本次实习,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首先,我明白了控制测量的重要性。既然是要测量就离不开实践。实践是对测量学知识的最好检验,只凭在课堂上的听,我并没有掌握很多具体知识,尤其是对仪器的使用,对课堂知识的实际应用更是一塌糊涂。当第一天开始测量的时候,我的心里还一阵的发愁:该如何把任务进行下去。当动手的时候,发现其实并不难,听别人一说或者翻阅一下课本,然后自己动手操作一遍,就基本掌握了方法。要想提高效率和测量精度,还要经常练习,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这些知识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知识可以说这次实习就是对我们整个学期以来本科目的一次大检阅,但是我们谁都明白这次测量任务不轻,责任很重,谁也不敢掉以轻心。一周多以来,我们都坚守在自己的“阵地”,观测、记录、计算、描点.我们分工合作,力求更好更快地完成我们的任务。在整个测量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不少的问题和疑难,也出现了不少的错误,对整个测量进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我们也从中得到了不少的教训和体会。我们进行联合测图,最重要的是相互协调,体现团体的合作精神,这也是优质、高效地完成这次测量任务的前提条件。同样,各组组员之间的团体合作精神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此次测量实习中,我们更是体现了其中的重要意义。测量是一项要求比较高的工作,必须按照测量要求完成各测段的距离、高程、高差的测量,还得对各测区范围的地形、地物、地貌进行精确的测量和描绘出来,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内业计算及各种数据的校对、处理、复核;同时把各个测点按一定的比例在南方cass上放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各组员的分工合作,团结一致,协调各项工作,并全理安排各个组员的工作,尽量让每一个组员都学会并熟悉仪器的使用和内业的计算等各项工作,这也是我们这次实习的首要目的,也是对前面一段时间学习的检验和补充。我们要从这次实习中查漏补缺,以达到巩固学习的目的。各个组员的基础和能力都不尽一致,所以在安排测量任务的时候,就可以根据各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工,这样还可以提高测量效率。这次的实习也是一次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工作能力的一次机会,在测量过程中,我们都要去想一想如何地去设点,怎样去测量,要测哪一些数据,如何才能够确保所测的数据有效性,然后一起讨论解决。我们都没有很丰富的经验,也没有测绘的天才,这就是要启发我们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自己给自己一次发挥的机会。第一天测量总是没有方向的,再加上碎部点坐标计算表当时并没有发下来,到了现场的我们观察了一下地形,然后决定用分区的方法结合丈量来测量,首先把我们要测的区域分成五个小区域,于是我们把 测了一大堆的角度,碎部点的和控制点的,测了一整天,把二饭都测得大部分了,由于第二天是台风天气,第三天早上又要考英语,于是我们停测了一天,在那期间,我们趁有空闲的时候处理了一下数据,发现用交会法所得的角度并不是很容易计算,于是我们第三天的时候决定用视距法重测,当然,虽然说是重测,但也并不代表我们前面两天没有收获,至少我们更进一步发现了这两者之间的计算难易程度。在这一次测量实习中,我们也碰到了不少的麻烦,图书馆这一块区域平时人流量和车流量比较大,这给我们测量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测碎部点的过程中经常会被车子挡住视线,而车主并不在现场,也不可能很快离开,我们便把没能测到的碎部点在草图上标注出来,先到其他控制点测量其他的碎部点,等车子走了有机会再测,但不好的是往往等到一辆车子走了,另一辆车子又停在那里,我们试过一次挡住碎部点和控制点之间视线的车子停在原处1天1夜,让我们不得不暂停那一区域的测量,于是我们只好等待车子走了之后马上架设仪器进行测量,让我深感欣慰的是我们组员并没有因此抱怨或者气馁,反而守株待兔抓紧机会,团结分工,这让我感到一股很大的正能量。上面的还只是一些小问题,让我们比较棘手的是画图方面,在处理数据和画图的时候我们是分区域分工作进行数据处理,待我们把所测量的全部数据输入电脑并计算出各个点的方位角后,准备导进控制点和碎部点的坐标,结果却发现有部分碎部点在导进去的过程当中有点混乱,确切地说是不在它应该在的位置上,我们在画图之前曾听说其他组的碎部点坐标有问题一般是方位角弄错了,于是我们一遍又一遍地校核了所算的方位角,但是算了多次,我们很是确定方位角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又从其他方面入手,猜测会不会是顺逆时针读数读错了,但是这并不是出现这种碎部点错乱的原因,如果不是上述的各种原因,那就是我们在读碎部点角度和三丝的时候疏忽了一些东西,几经周折,我们决定次日再把混乱的碎部点重测一遍,这也是能最后的办法了,所幸运的是有问题的碎部点不多,次日早上我们早早就出门进行测量,由于我们有了测量经验和组员之间的默契我们不用一个小时就搞定测量了。然后就马不停蹄的回去处理数据。这一次测量的数据就符合标准了。虽然测量好累,但是,有这么的一群队友,真的好开心!这一周多的实习我们组都用锲而不舍的心态去对待测量的每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显然遇到的问题不少,每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都在讨论,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假设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并在假设的基础上进行多次的试验,有时讨论出来的结果还是不符合要求,就会和别的组讨论,很多事很多东西都是在虚心求教和询问之下中明白的。在开始的几天里面,我们每天都是早出晚归,白天测量,晚上检核数据,当发现数据出错时又检查回忆是哪一块细节出了错,是在测量的时候或是在计算的时候,发现如果是测量中出错时,次日我们又立马扛起仪器重新测量,牢记之前的步骤,避免犯同样的错误,难能可贵的是,队员之间并不互相埋怨或指责,而是携手并肩,尽力配合测量的工作。当然,大家在烈日当空下测量那么久,是很辛苦的,但是,组长买了各种饮料和蛋挞犒劳大家,有时适当的报酬会激起大家的动力和激情,在我们第三小组,气氛还是相当不错的。这次的实习让我体会到,作为一个团队,每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付出和努力,我们的目的是让我们的任何能够尽量完美地完成,尽量把每一个小细节做到最好。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在团队里,每个人都应该好好地主动地去利用这次机会去动手去实践,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去做好自己本职该做的事。 也因为这次实习,学到了初步测量的实际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力;也学到了小组之间的团结默契,更锻炼了自己很多测绘的能力,我觉得不止是我在进步,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在进步,尽管在测量中有好几次都是早出晚归的,外业测量的时候都是烈日当空,但是我并不觉得这有什么,更说不上苦,反而能从中学到很多,我自己还是挺乐在其中的,虽然这次实习只是真正工程中的九牛一毛,但我会很珍惜这样的每次机会,课本中能学到的东西太少,像我们这种专业要的更多的就是实际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希望在以后每年的实习中都能让我学得到更多的东西! 四、 建筑物倾斜观测方案书班级:土木12-2 姓名:曾恒 组别:第三组 指导老师:吴永河 一、实验目的:1、 锻炼综合运用测量仪器及测量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2、 掌握用经纬仪进行对建筑物垂直度的观测。二、实验仪器和工具: 经纬仪一架,钢板尺一把,钢卷尺一卷,花杆两根,粉笔若干。三、实验内容、方法与步骤:(一)、测量示意图:(二)步骤:1、选测站(1)、选择建工实验楼作为观测对象,如图示。(2)、在建工楼两个相互垂直柱面的延长线上分别选取一个测站为:O和O。方法:在建工楼的一面,一同学用钢卷尺紧贴柱面,另一同学拉着钢卷尺沿着垂直面往前走,直走到与墙角的距离大致是教学楼高度的1.5倍的地方停下,做下记号,作为测站o。然后再转向另一垂直面,用同样的方法找出测站o。(3)、把现场清理干净,以便距离丈量。2、距离丈量: (1)、在测站O安装好经纬仪,然后将经纬仪瞄准B点进行定线。一个同学将钢卷尺零点对准测站O点,另一同学拉着钢卷尺抬起前进,观测的同学矫正与B点在同一直线上,拉钢卷尺的同学先在B点到建工楼的台阶处量取距离,用粉笔做下记号,再由该点量取到O点的距离,接着用钢卷尺进行返测,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相应的表格中,并计算OB的距离。 (2)、将经纬仪安置在O测站,用同样的方法丈量出O B的距离。3、竖直角及建筑物倾斜量的观测 (1)、重新将经纬仪在测站O安置好,对中整平且将竖盘置于望远镜左边,然后转动望远镜瞄准建筑物的顶端A点,固定水平和望远镜制动扳扭,读出此时的竖直角值读数记于表格中。 (2)松开望远镜制动扳扭,沿着铅垂面往下扫,瞄准建筑物顶部,此时看到的并非B点,而是B点。固定好望远镜制动扳扭后,让一个同学把钢尺贴紧墙面,让0刻度对准柱边缘,然后观测者读出十字丝到墙边缘的距离,记于表格中,并且读出此时的竖直角值,做好记录。 (3)转移测站,在O测站安装好经纬仪,用同样的方法测出在O测站观测到的竖直角值和建筑物倾斜量。五、要求与注意事项: 1、所选建筑物周围要具有良好的通视情况。 2、选取测站时需注意测站必须在柱面的垂直面上且离墙角距离要大于建筑物高度的1.5倍。3、距离往返丈量的相对误差不能超过。4、距离丈量时钢卷尺必须拉直且贴紧地面。 5、观测时要记得固定水平和望远镜制动扳扭。6、计算出的建筑物倾斜度要在和之间才符合要求。六、计算草图: 垂直度计算图 建筑物高度计算图五、施工放样班级:土木12-2 姓名:曾恒 组别:第三组 指导老师:吴永河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熟练极坐标的放样方法。2、培养同学们的基本功,充分锻炼同学们在测,记,算,绘各方面的能力。3、帮助同学们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和个人责任感。4、充分认识到测量工作的科学性,精密性,引导专业素质的养成。5、培养同学们快速,严谨而有创造性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实验仪器和工具: 经纬仪一架,钢卷尺一卷,花杆一根,粉笔若干。三、实验内容、方法与步骤:(一)实验内容: 1、在测绘出的一区正东草坪地形图中找一块空地,放出设计好的一栋长为12m,宽为8m的矩形建筑物, (二)设计方案:1在地形图中控制点2处设计一栋长12m,宽8m的长方形建筑物,建筑物的四个坐标分别为A1(497.768,473.883,25.477) A2(497.768,465.833,25.477)A3(485.768,465.833,25.477) A4(485.768,473.833,25.477)2 放样数据测段编号实地距离D(m)方位角2-A15.000 180 00 002-A2 13.000 180 00 002-A314.422 137 17 262-A413.000 112 37 12已知控制点2-1的方位角为835850故可知的四点相对2-I的水平角为:水平角 96 01 10 98 01 10 53 18 36 28 18 22 (三)放样步骤: 1、 点位放样测设水平角与实地水平距离L。根据设计及计算出的数据数据:1、 2、3、4和L1、L2、L3、L4,按照极坐标放样方法用经纬仪入样,放出建筑物的点位:(1)、安置经纬仪于2点,对中整平之后盘左瞄准1点,使水平度盘位置使读数为00000;旋转照准部使水平度盘读数为1,用铁签在地面标出该方向,在该方向上用经纬仪和钢卷尺利用直线定线的方法从2点量出水平距离为L1的地方定出A1,用铁签在草地上做下记号;再换用盘右瞄准2点,使水平度盘位置使读数为00000,旋转照准部使水平度盘读数为270-1,用同上的方法定出A1并做下记号。然后量出A1与A1的平均位置,再用粉笔标出个该位置作为A1点的点位。 (2)、经纬仪不动,将竖盘转回望远镜左边,重复步骤(1)定出A2、A3、A4点的点位。 (3)、设计高程 在控制点2和A1/A2/A3A/A4点处打下木桩,并在控制点2处的木桩底部高出0.5米处画上刻度。将水准仪架于点控制点2和A1之间,调整仪器后,令异人将塔尺立于 控制点2处并使塔尺底部与刻画线重合,照准塔尺并记下读数,记为a,另一人拿塔尺在A1处木桩上下移动直到读数为a,就在塔尺底部划线,就放出A1点的高程,重复以上步骤就可以放出A2,A3,A4A点的高程。 四、要求与注意事项: 1、确定各点位的位置时要用盘左和盘右观测的平均位置和来确定。2、轴线交点定位后,应检查各轴线的尺寸关系,量得的长度和设计长度比较,其差值不得超过1/2000。 3、用钢卷尺确定各轴线之间距离时,钢尺零点要始终对在同一点上。 五、放样数据检查: 角桩距离检查: A1-A2:8.002m 相对误差:1/4000 A2-A3: 11.997m 相对误差:1/4000 A3-A4: 7.999m 相对误差:1/8000 A4-A1:12.001m 相对误差:1/12000 角桩角度: 角A1:900006 角A2:895954 角A3: 900000 检查结果满足精度要求,施工放样可用二、图书馆施工放样在图书馆正面广场上设计一栋长24m,宽18m的矩形建筑物,它们的四个角点的坐标分别是:A1:(404.666,565.633) A2:(386.666,565.633) A3:(386.666,541.633) A4:(4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炉炼铁工质量管控考核试卷及答案
- 高炉炼铁工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浴池服务员工艺创新考核试卷及答案
- 固体矿产钻探工适应性考核试卷及答案
- 压铸模具工新员工考核试卷及答案
- 课件文案简短
- 金属切割考试题及答案
- 社群健康助理员入职考核试卷及答案
- 飞机数字化装配工三级安全教育(车间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中国T/R双弹单面华达呢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航空机场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年粮油保管员(高级)职业技能鉴定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中交安全考试题库及答案
- 教科版(2024)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全册)
- 炉渣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申请报告范文
- 廉政协议合同协议
- 加油站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与岗位操作规程全套
- 运动生理学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湖南师范大学
- 第四代住宅白皮书-HZS
-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实训任务题库参考答案
- TCCTAS 162-2024 公路中央分隔带组合型波形梁护栏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