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之旅游者与旅游资源.doc_第1页
旅游学之旅游者与旅游资源.doc_第2页
旅游学之旅游者与旅游资源.doc_第3页
旅游学之旅游者与旅游资源.doc_第4页
旅游学之旅游者与旅游资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旅游学之旅游者与旅游资源-作者:-日期:旅游学概论教学辅导二(第三、四章)第三章 旅游者学习目的:了解旅游者、国际旅游者、国内旅游者的概念;掌握旅游者的形成条件;掌握旅游者的基本类型与特征。重点:旅游者的概念、形成条件、主要类型及特点难点:旅游动机旅游者的基本概念一、旅游者的概念性定义或理论定义有关旅游者的第一个定义出现在1876年的世纪大百科词典19卷,它把旅游者定义为因好奇和无聊而旅行的人。指离开常住地到异地旅行和访问的人,其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其外出的目的可以是消遣性旅游,例如观光、度假等;也可以是非消遣性旅游,如公务、会议,但主要不是为了赚钱。(魏向东主编旅游概论,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年版。)为满足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进行旅游消费活动的主体,是旅游服务活动的需求者和服务对象。(见国家旅游局颁布旅游服务基础术语国家标准)王敬武(关于对旅游者概念定义的几点看法,旅游学刊,1999.1)认为,现行的概念更注重统计操作上的要求,并未涉及旅游者的本质特征,因而与理论研究中的旅游者概念在应用范围上有所不同,并认为旅游者应该是指“离开住地以寻求改变精神状态、获取最大的身体和心理满足,达到精神愉快过程的人。”二、旅游者的技术性定义:(一)国际旅游者1、国际联盟定义:1937年“离开自己的居住国,到异国旅行和访问至少24小时的人。”2、罗马会议定义:1963年“除为获得有报酬的职业以外,基于任何原因到一个不是自己通常居住的国家访问的人。”特点:(1)以来访者的目的区分其是否旅游者。(2)根据来访者的定居地(通常居住国),而不是根据其所属国籍来界定其是否属于国际旅游者。(3)根据来访者停留时间,将国际旅游者分为(过夜)国际旅游者和(不过夜的)一日游游客(或短程旅游者)3、世界旅游组织定义:1975年成立后采纳了罗马定义。1981年出版国内与国际旅游统计资料收集与提供方法手册对罗马定义作了补充和完善。(魏向东主编旅游概论89页)国际游客不包括下列人员:(1)意图向目的国移民或在该国谋求就业的;(2)以外交官身份或军事人员身份进行访问的;(3)上述人员的随从人员;(4)流亡者、流浪者或边境上的工作人员;(5)打算停留1年以上者。可以计算为国际游客的:(1)为了娱乐、医疗、宗教仪式、家庭事务、体育活动、会议、学习或过境进入另一国家者;(2)外国轮船船员或飞机机组成员中途在某国稍事停留者;(3)停留时间不足一年的外国商业或公务旅行者,包括为安装机械设备而到达的技术人员;(4)负有持续时间不足一年使命的国际团体雇员或回国进行短期访问的旅行侨民。4、我国的界定:一般将来华旅游入境人员称为“海外游客”,包括: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外国人:外国国籍的人(包括加入外国国籍的中国血统华人)。华侨:持有中国护照,但侨居外国的中国同胞。港澳台同胞:居住在我国港澳台地区的中国同胞。非海外游客:(中国国家统计局规定的非国际旅游者)政府高层访问团;驻华使领馆人员和长驻我国的外国专家、留学生、记者;航班过境旅客、边境往来的边民;来华定居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胞。(二)国内旅游者(1)加拿大:离开居住地边界至少50英里(80公里)以外的地方去旅行的人。(2)美国:处于工作上下班之外的其他任何原因而离家外出旅行至少50英里(80公里)的人,而不管其在外过夜还是当时返回。(3)英国:基于上下班之外的任何原因,离开居住地外出旅行过夜至少一次的人。(4)法国:基于上下班之外原因离开自己的主要居所,外出旅行超过24小时但未超过4个月的人。(5)世界旅游组织:1984年对国内旅游者的定义是为了娱乐、度假、体育活动、公务、集会、会议、学习、探亲访友、保健、慈善工作或宗教目的而在自己定居的国家对某个目的地进行至少24小时但不足一年的访问旅行者。(6)中国:国内旅游者:在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留一夜,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国内游客。(见魏向东本第92页)国内一日游游客:中国国家统计局标准:离开长住地外出距离在10公里以上,时间超过6 小时但不足24小时,未在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的国内游客。中国国家统计局规定,下列人员不在国内游客统计范围内:到各地巡视工作的部以上领导;驻外地办事机构的临时工作人员;调遣的武装人员;到外地学习的学生;到基层锻炼的干部;到其他地区定居的人员;无固定居住地的无业游民;到外地务工的农民。旅游者的形成条件一、客观条件(一)收入水平对旅游者个体来说,要实现旅游的首要条件是必须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因为:(1)旅游需要是在其基本物质资料得到满足后而产生的精神需要,首先是物质需要必须得到满足才可能产生旅游动机。(2)旅游消费是一种较高的消费。高教版63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400美元时,居民将普遍产生国内旅游动机;1000美元,将产生邻国旅游动机;超过3000美元,将产生全球旅游动机。魏向东版93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1000美元,居民将普遍产生国内旅游动机;400010000美元,将产生邻国旅游动机;超过10000美元,将产生全球旅游动机。附资料1:各类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发达国家:2.548万美元中等收入国家:0.299万美元低收入国家:0.052万美元注释:按世界银行标准,人均GDP800美元以下为低收入国家或地区;8003000美元为中下等收入国家或地区;30009000美元为中上等收入国家或地区;9000美元以上为高收入国家或地区。附资料2:各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国 家人 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美元)美 国2.83亿35843(01年)日 本1.27亿32900(03年)韩 国4672万9628(00年)朝 鲜2305万481(96年)中 国13.6亿1000(03年)*(二)余暇时间一般地说,人的时间可以分为工作时间、生活时间、余暇时间三大部分。工作时间是指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出外工作以赚取货币的时间。生活时间是为了满足人们生理需要如吃饭、睡觉以及处理日常琐事等而花费的时间。余暇时间是可用于自由支配从事娱乐、社交、消遣或其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时间。余暇时间有四种分布:每日余暇、每周余暇、公共假日和带薪假期。我国从1995年5月1日开始实行5天工作制,从1999年开始实行五一、国庆七天长假制,大大带动了我国旅游的发展。(以上主要针对在职人员的休闲旅游,公务旅游和离职人员的旅游不受时间因素的限制。)(三)其他因素主要有旅游目的地国的社会条件、可进入性以及旅游者身体状况和家庭结构三个方面。旅游目的地国的社会条件:政治经济制度、政治环境以及社会治安等方面。可进入性:时空距离、入关签证、交通状况等。旅游者身体能力状况和家庭结构:国家旅游局统计50岁以下旅游者占总数的80%。另外,拥有4岁以下婴幼儿的家庭出外旅游的可能性较小。二、主观条件旅游动机一个人外出旅游的主观愿望,即旅游动机。它来源于人的某种需要,主要是精神上的需要。旅游是人们的一种需求或需要。需要是人们在个体或社会生活中欠缺某种东西,并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心理倾向。1、受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这是按照马斯洛(二战后美国行为科学家)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的观点。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1)生理需要。为了生存而对必不可少的基本生活条件产生需要。如由于饥渴冷暖而对吃、穿、住产生需要。(2)安全需要。指维护人身安全与健康的需要。前两者属于生理的、物质的需要。(3)爱的需要或社交需要。参与社会交往,取得社会承认和归属感的需要。(4)受尊重需要。指在社交活动中受人尊敬,取得一定社会地位、荣誉和权力的需要。一个人在家时,一切均需要自理,而作为旅游者则全程有人为你服务,可以享受到受尊重的感觉。(5)自我实现需要。发挥个人最大能力,实现理想与抱负的需要。有的人为了实现自我抱负或谋求自我发展而外出旅游考察,从中获取信息或启示,以寻求发展机会。如考察旅游、会议旅游;如驾车或徒步游全国、全球、跨越某大洲等,以此展示其成就,实现一种自我价值,引起人们的注目。后三者属于心理的、精神的需要。一般而言,人类的需要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低层次需要满足后才追求高层次的满足。例如,一个食不裹腹、衣不蔽体的人可能会铤而走险而不考虑安全需要,可能会向人乞讨而不考虑社会需要和受尊重需要。马斯洛认为,一个人同时存在多种需要,但在某一特定时期每种需要的重要性并不相同。人们首先追求满足最重要的需要,即需要结构中的主导需要,它作为一种动力推动着人们的行为。当主导需要被满足后就会失去对人的激励作用,人们就会转而注意另一个相对重要的需要。需要层次越高,达到的人数就越少。因此,单靠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互还难以现代大众化旅游者的动机。2、其他需要(1)探新求异的需要。好奇之心,人皆有之。(2)逃避紧张现实,调节身心节律的需要。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使人们的精神常年处于高度紧张之中;工业化和城市化造成的人群拥挤、交通喧闹和空气污染等问题日趋严重。因此,人们普遍希望在可能的情况下,暂时避开这样的环境,到环境幽雅、空气清新的地方度过一段时间,以调节自己的身心节律,恢复疲劳,松弛神经。产生旅游动机可能源于上述需要的某一种,也可能出于其中两种或多种需要。旅游者的类型及特点一、不同购买目的旅游者及其特点1、消遣型旅游者:包括度假旅游者、观光旅游者等。总体特点:无任何负担、任务和压力,以游乐为主要目的。1)数量大:在各类旅游者中比例最大。例如2000年,约占42%。2)季节性强:因为旅游者的主体是那些最需要通过旅游来调节紧张情绪的在职人员,他们的假期一般比较集中;旅游地的气候。3)自由度较高:目的地、旅行方式、出发时间等。4)在目的地停留时间较长。5)大都对价格较为敏感:因为消遣型旅游者大都属于自费旅游者,所以经济实惠是他们选择目的地、旅游线路、旅游交通工具的重要参考条件。2、差旅型旅游者:以业务为主要目的,兼顾观光旅游的人,包括公务旅游者、商务旅游者、学术教育旅游者(会议旅游者)等。1)需求内容上选择轻松愉快的旅游活动。2)出行次数频繁。3)服务质量要求高。4)不受季节气候影响。5)选择自由度小。3、家庭及个人事务型旅游者:探亲访友、联系调动工作、疗养治病、购物及其他家庭事务和个人事务而外出旅行的人。特点:1)利用带薪假期探亲访友,可节省个人费用的支出。2)具有合家消遣的特点。3)对出游时间、旅游目的地缺少选择的自由。4)对旅游消费精打细算。5)对旅游价格十分敏感。二、不同客源地旅游者及其特点1、国际旅游者:欧洲、美洲、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南亚、中东、非洲2、国内旅游者:比如广东、江浙、北方三大客源市场注:不同客源地旅游者的特点详见第七章第四、五节三、不同心理类型旅游者及其特点1、理智型这种旅游者头脑比较清醒冷静,经验比较丰富,对旅游产品的品质、特征、用途、价格高低等都有自己的见解,主观性强,不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很少感情用事。他们能够广泛收集信息,了解市场行情,进行认真分析,权衡各种利弊因素,然后才实施购买行为。2、冲动型这类旅游者的兴趣、情绪容易冲动,心境变化激烈,容易受广告和他人行为的影响,形成冲动性购买。3、选价型这类旅游者对价格非常敏感。这其中又有两种亚类型:一种类型是专买高价,这种人大多有钱,认为高价不仅意味着高质量,而且还可以体现购买者的经济实力和身份与地位。另一种类型则是对价格低廉的感兴趣,他们往往不惜花费很多精力去广泛了解价格信息,并进行仔细比较,希望购买到物美价廉的产品。四、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不同阶段的特点旅游地B C客源地X A D Y时间发展XA准备阶段。AB离开居住地到旅游地途中。其个人原先身份特征逐渐消失,换之而来的是一个轻松自如的新身份旅游者。BC旅游者在旅游地的旅游行为。新的环境、气氛使旅游者将暂时忘却过去的工作生活, 旅游行为带有脱离现实生活的梦幻色彩,如成年人玩着非常幼稚的游戏,富豪过上原始落后的生活,平静沉稳的人变得热烈疯狂等等。旅游者“忘我”的精神状态下,以貌似“越轨”、近乎“怪诞”的行为获得了最大的生理和心理满足。CD回归过程。逐步卸下旅游者的标记,恢复其原来的身份特征。DY汇入原先的生活主流,仍不同程度地受到刚刚结束的旅游活动的影响,往往表现在精神方面,也表现在其工作、生活适应程度和创造性行为中。 如果把日常居住地作为一个世俗性世界,把异地旅游过程当成具有新奇和活力的超俗世界,则旅游行为实质上是旅游者在时空上的一种角色转换行为,从旅游文化角度看,旅游行为是主体生活某一部分短暂的行为。第四章 旅游资源学习目的: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及特征;了解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及方法;熟悉旅游资源的功能及其开发;了解旅游地、旅游点及旅游路线的形成条件;掌握旅游资源保护的方式及措施。重点:旅游资源概念、分类、特点、开发难点: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资源的概念、特点及分类一、旅游资源的定义(一)国内学者对旅游资源概念的理解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各种客观事物均可构成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在显示条件下,能够吸引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的各种因素的总合。(陈传康,刘振礼旅游资源鉴赏与开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南开田里版)自然界和人类社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均称为旅游资源。(国家旅游局2003年颁布旅游规划通则)凡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现象和事物均称为旅游资源。(高教版与上基本同)对旅游资源的定义比较确切和规范的是:“所谓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有吸引力、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具备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事物和因素”。(国家旅游局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制定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二)外国学者对旅游资源的理解西方国家将旅游资源称做旅游吸引物(tourist attracations),与中国不同的是,它不仅包括旅游地的旅游资源,而且还包括接待设施和优良的服务因素,甚至还包括舒适快捷的交通条件。(三)对旅游资源概念的解析1、旅游资源理论的核心是吸引力。2、存在形式既有的有形物质资源,如山川、河流,也有无形的非物质资源,如神话传说。更多的则是有形的物质资源和无形的非物质资源的结合体。如长城与孟姜女哭长城、故宫与历朝王朝的故事、泰山与历代皇帝封禅的故事、杭州的雷峰塔与许仙和白娘子的故事等。3、发展变化旅游资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本身是带有发展性质的概念。表现在某些事物在其存在之初并没有被作为旅游资源,但随着旅游者需求的变化,它成了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反之亦然。(1)阶段性:有些现在不是旅游资源的事物,将来就可能成为旅游资源。如文革遗迹。即所谓未开发的潜在旅游资源和已开发的现实旅游资源。(2)旅游资源吸引力具有群体倾向性或吸引力的定向性,如对城市人来说农村田园风光、对农村人来说城市的高楼大厦都是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二、旅游资源的特点1、价值上的观赏性。(独特性)它主要是用来看或观赏的。这是旅游资源同一般资源最主要的差别。2、空间上的地域性。地域差异性集中体现在各个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不同的特色和旅游景观魅力。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业是否有成就。3、时间上的季节性。(变异性)主要指自然景观受季节气候的影响而呈现出的最佳观赏季节。4、使用上的永续性。 主要指旅游资源只供观赏不能带走,因此可以长期供游人使用。前提是保护和管理得好。5、构景上的综合性或多样性。指旅游资源往往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在一起组成。三、旅游资源的分类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学术界大都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指地貌、水体、气候、动植物等自然地理要素所构成的、吸引人们前往进行旅游活动的天然景观,具有明显的天赋性质,即是天然形成的。人文旅游资源内容广泛、类型多样,包括各种历史古迹、古今伟大建筑、民族风俗等等,是人类活动的艺术结晶和文化成就。也有的将其分为三类,除上述两大类型外,还有复合型旅游资源。(国家旅游局长何光暐主编中国旅游50年,中国旅游出版社,见中国旅游网)1990年中国旅游资源普查分类表划分为8类,见田里版106页。1992年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划分为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属自然旅游资源类)和古迹建筑、消闲求知、购物类6类(人文旅游资源类)。2003年颁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划分为8类,即:A.地文景观、B.水域风光、C.生物景观、D.天象与气候景观E.遗址遗迹、F.建筑与设施、G.旅游商品、H.人文活动附:其他划分按传统旅游资源观分类,我国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民俗风情资源、传统饮食资源、文化资源和工艺品资源,以及都市和田园风光资源等。按现代旅游产业资源观分类,我国旅游资源包括观光型旅游资源、度假型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和滑雪、登山、探险、狩猎等特种旅游资源,及美食、修学、医疗保健等专项旅游资源。魏向东版按照旅游资源基本属性划分为三类:(一)自然旅游资源(二)人文旅游资源。(三)社会旅游资源按照旅游资源质量和级别分类1999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按照旅游资源品位、旅游交通、游览、旅游安全、卫生、通讯、旅游购物、综合管理、年旅游人数、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等条件,将我国旅游区划分为一、二、三、四个等级。一级旅游区:旅游资源品位突出,其历史价值或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在世界上具有重要意义,或其资源珍贵、稀少与奇特程度,在国内属于独有或罕见景观。年接待旅游人次在50万以上。二级旅游区:旅游资源品位突出,其历史价值或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在国内具有代表意义,或其资源珍贵、稀少与奇特程度,在国内属于独有或罕见景观。年接待旅游人次在30万以上。三级旅游区:旅游资源品位突出,其历史价值或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在本级行政区具有代表意义,或其资源珍贵、稀少与奇特程度,在国内属于独有或罕见景观。年接待旅游人次在10万以上。四级旅游区:旅游资源品位突出,其历史价值或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在本地区具有重要意义,或其资源珍贵、稀少与奇特程度,在本地区属于独有或罕见景观。年接待旅游人次在3万以上。旅游资源的开发一、旅游资源开发的含义现实旅游资源:指那些已经具备接待条件,并且正在接待大批游客前来访问的旅游资源。潜在旅游资源:指那些本身具有一定吸引力,但由于不具备交通及其他接待条件,或者是由于缺乏宣传还不大为外人所知,目前还没有吸引大量游客前来的旅游资源。1、含义:指把旅游资源改造成为旅游吸引物,并使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技术经济活动。(高教版108页)指人们为了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而从事的开拓和建设活动。(教材128页)2、特殊性:(1)地域固定。旅游资源开发后并不移动,是旅游者移动来就旅游资源;而其它资源经过开发,是资源移动(或以其自身,或以其产品)去就使用者。如西气东输。(2)可重复利用。旅游资源开发后只供游客观赏,所以在妥善保护的情况下多可以长期反复利用;其它资源开发利用后多数不能再生,如石油资源。(3)强调特色。(高教版)强调国家、民族、时代、地方的特色。3、类型:(1)原有资源基本不动,只是在附近兴建一些旅游服务设施,如自然风景区。(2)在原有资源基础上,经过对其进行部分加工改造,然后向游人开放;(3)完全靠人工建造旅游资源,如美国的迪斯尼乐园、中国深圳的世界之窗等。二、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资源评价(一)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开发、规划、管理(二)评价标准:1、美学标准:对拟开发的旅游资源的美学质量的高低或特色进行评价。2、社会标准:对拟开发的旅游资源能否体现当地现今的社会发展和文化特色进行评价。3、历史标准:对拟开发的旅游资源能否反映担负地过去的历史文化风貌进行评价。4、市场标准:对拟开发的旅游资源所吸引的客源对象、吸引程度和客源规模进行评价。5、综合标准:从市场观念出发,同时也涉及美学、社会及历史等评价标准的评价方法。(三)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系列要素评价:资源密度、资源容量、资源特色、资源价值和功能、地域组合、资源性质开发条件评价:区位、环境、客源、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建设施工条件、开发序位效益评价:经济、社会、环境附1:卢云亭先生“三三六评价法”三大价值: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三大效益:经济、社会、环境六个条件:景区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物或景类的地域组合条件、景区旅游容量条件、施工难易条件、投资能力条件、旅游客源市场条件。附2: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国家旅游局2003年颁布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1、评价项目: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其中:资源要素价值项目中含观赏游憩(you qi游玩和休息)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等5项评价因子。资源影响力项目中含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等2项评价因子。附加值含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1项评价因子。2、基本分值:资源要素价值和资源影响力总分值为100分,其中:资源要素价值为85分,分配如下: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25分、珍稀或奇特程度15分、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完整性5分。资源影响力为15分,其中:知名度和影响力10分、适游期或使用范围5分。附加值中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分正分和负分。3.计分与等级划分依据旅游资源单体评价总分,将其分为五级,从高级到低级为:五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90分。四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7589分。三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6074分。二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4559分。一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3044分。五级旅游资源称为特品级旅游资源;五级、四级、三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二级、一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三、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1、含义:指对有关开发项目进行投资决策之前,就该项目的开发在经济上是否可行而进行调查和研究。2、内容:(1)开发者的实力和资格(2)分析和预测市场需求(3)分析项目开发和经营的微观条件,包括工程技术、费用测算等方面。(4)分析当地宏观社会经济条件。提交对象不同内容有区别。为开发者:(2)(3);提交金融部门:(1)(2)(3);提交政府部门:(1)(2)(3)(4)。四、旅游资源开发内容旅游资源的开发包括某一单项旅游资源的开发、多项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某一旅游点或旅游地的开发。开发的主要内容包括:1)提高旅游地的可进入性:指旅游资源所在地同外界的交通联系及其内部交通交通条件的通畅和便利程度。2)建设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指主要为当地居民使用,旅游者也需要依赖的旅游设施。如供水、电、气系统;道路交通、车站、码头、机场等;医院、银行等。3)建设旅游上层设施(或服务设施):主要供外来旅游者使用的服务设施。如饭店、问讯中心、旅游纪念品商店、娱乐场所等。4)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与管理:包括新景区、景点的开辟,也包括对原有景区、景点的改造和更新。5)培训服务人员五、开发利用的原则1、以市场为导向同时兼顾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原则。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20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代人旅游需求的同时,不损害人类后代为满足其旅游需求而进行旅游开发的可能性1。( 王富玉.可持续旅游的理论与实践. 管理世界,1999(4):8287.)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原则之一就是保护自然和人文环境(资源)并最大限度地在增加旅游者享受的乐趣和被当地带来效益的同时,将旅游开发对所在地的消极影响维持在最小限度内。六、旅游地(线)的形成(一)旅游资源成为旅游地的条件特定空间的旅游资源要变为现实旅游地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1、具备一定数量的吸引力较强的旅游资源。2、一定规模的设施接待能力。3、具有一定的可进入性。(二)旅游地的构成1、旅游点:是构成旅游地的基本细胞。2、旅游区:是一定数量的旅游点,一定质量的旅游内容,一定质量的旅游接待设施和足以让旅游者停留一定时间的旅游空间。3、旅游路线:旅游经营者组织客源时推出的旅行游览路线,包括游程、经停点、游览观赏内容、逗留时间、交通工具、食宿标准和收费价格。旅游资源的保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颁布、实施的旅游市场法律法规40多个。在旅游资源方面,我国并没有专门的旅游资源保护法,与旅游资源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散见于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和林业、文化、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矿产、水利等部门的部门规章中。主要有:国务院颁布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1985年)、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年)、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1985年),原林业部制定发布的森林公园管理办法(1994年),森林法、环境保护法、城市规划法、矿产资源法等法律中对风景名胜区保护所作的规定,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细则、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中对文化遗迹保护所作的规定。各地方也结合各自特点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法规。上述各项法律、法规从不同角度规定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问题。一、旅游资源破坏的原因自然灾害:(1)地质灾害,如地震、火山、水火灾害等。(2)气象灾害,如风蚀、水蚀、日照等。(3)生物灾害,如鸟类、白蚁等。人为因素:(1)战争破坏,如圆明园。(2)游客不良行为带来的破坏。(3)经济建设不当造成的破坏。(4)政治因素带来的破坏,如“文革”。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我国旅游业得到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国际国内收入已超过4000亿元,旅游业已成为我国的重要产业。由于旅游资源保护立法的滞后、管理体制的弊端,伴随着迅速增长的旅游需求,在经济中心论的思想指导下,很多地方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破坏了旅游业赖以存在的自然资源基础,对生物多样性和传统文化的保护产生了巨大的冲击。1.风景名胜区的厄运1982年我国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1987年诞生了第一批世界遗产。至今全国已有119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00多处省市级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区总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1%。在市场经济冲击下,作为旅游业的主要吸引物、旅游资源的主力军,我国不少国家级、世界级的风景名胜区,遭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严重破坏。二、旅游资源的保护方式世界各国在旅游资源保护方面,所采取的方式大致有两类:一是运用法律手段,实行立法,加强法制。二是根据旅游资源质量,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级别加以保护。保护内容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先决条件,旅游环境是以旅游资源为主体的自然、经济、社会诸条件的综合。处理好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合理地开发与保护,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因此,将保护内容分为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两部分。1、旅游资源:指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景点、景物。主要包括文物、古迹、建筑、碑刻及革命文物等人文旅游资源,以及山峰、象形石、水体和树木等自然旅游资源。2、旅游环境:指影响文物保护、游客旅游行为的周围环境。主要包括气候、水体、地形、林木及社会文化环境等。三、保护规划(一)旅游资源的保护1、等级划分1)一级。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与不可再生性特点,属于旅游区内核心景观的景观资源。2)二级。其它旅游资源。2、保护措施1)一级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在开发中必须保护其原有风貌及环境氛围,有效预防自然和人为破坏,保持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严禁随意开发建设。建筑物体量、布局合理,色彩、风格一致,与周边景观格调协调。建筑物墙面整齐,无污垢。游览场所无污水、污物,无乱建、乱堆、乱放现象。在其周围划出一定范围,此范围内不得建设任何影响景观视角完整和美感的一切建筑,不得在此范围内摆摊设点。区内造型地貌众多,在建设施工及开展旅游活动的过程中应特别加以保护,以免造成永久性破坏。2)二级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在一级旅游资源保护措施的基础上适当放宽,但也不能造成永久性破坏。(二)旅游环境的保护1、等级划分将景区分为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和外围保护区三部分。1)重点保护区。指旅游资源周围的环境,包括绿化、污染、施工、采石等活动涉及到的问题。2)一般保护区。指旅游区内重点保护区以外整体环境的保护,主要包括大气、水质、噪声、垃圾及山体等。3)外围保护区。指位于旅游区内,但又处于各景区之外的旅游环境氛围营造地带。2、保护措施1)空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浓度符合二级标准,总悬浮颗粒物浓度基本符合二级标准。2)区内各项设施设备符合国家关于环保要求,不造成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不破坏游览气氛。3)对林木病虫害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与林业部门配合,及时掌握林木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动向,采用生物、化学、物理等措施,控制与消除其危害。4)卫生措施垃圾箱标识明显,数量能满足需要,布局合理,造型美观、实用,与环境相协调。垃圾及时清扫,日产日清。餐饮服务符合国家关于食品卫生的规定,配备消毒设施,禁止使用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一次性餐具。厕所引导标识醒目,数量满足需要,造型、色彩及格调与环境协调。所有厕所具备冲水、舆洗、通风设备或使用免水冲生态厕所。厕所便池洁净、无污垢、无堵塞。室内整洁,无破损、无污迹、无异味,干净、明亮。公共场所全部达到国家规定的卫生检测标准。5)安全措施交通、机电、游览、娱乐等设备完好,运行正常,无安全隐患。危险地段防护设施齐备有效,标志明显。认真执行旅游、公安、交通等有关部门安全保卫制度。建立紧急救援体系,或设立医务室,配备专职医务人员,配备游客常备药品,有较强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建立健全防火制度,配备必要防火器材,并在醒目处设立防火宣传牌,并指导游客如何防火。部分山体滑坡现象严重,对游客人身安全造成威胁,规划采用生物与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方式予以解决。(6)任何开挖山体的行动都要得到有关部门的特别批准, 在施工中还应特别小心,把对山体的破坏降到最低程度。旅游学概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 1. 旅游: 2. 规范化旅游:3. 托马斯库克:4. 旅游流向:5. 社会统计法:6. 旅游产品:7. 旅游者:8. 可自由支配收入: 9. 旅游动机:。 10.旅游决策:11.旅游资源。 12.可再生性旅游资源: 13.旅游业: 14.旅游设施:15.旅游市场:16.旅游流量:17.闲暇时间:18.带薪假期:19.现实的旅游资源:20.潜在的旅游资源:21.不可再生性旅游资源:22.人文旅游资源:23.吸引力的定向性:24.环境容量:25.容人量:二.辨析1. 马可波罗的名字成了旅游的代名词。( )2. 旅行总社的直接依靠力量是旅游者。( )3. 旅游资源的最本质特征是不可移动性。( )4.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活动的首要条件。( )5. 美国是我国最大的国际客源国。( )6. 最早从事旅游接待工作的国家是法国。( )7. 新中国第一家旅行社是中国国际旅行社。( )8. 旅游产品的生成和消费具有非同步性。( )9. 旅游交通是旅游者和旅游地之间的媒介。( )10. 旅游地的接待能力具有无限的可挖掘性。( )11. 旅游者从旅游地带走的是旅游资源。( )12. 旅游地是旅游业各种旅游产品地组织者。( )13. 现代旅游的首要特征是多样化。( )14. 旅游活动最基本的层次是娱乐购物。( )15.旅游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娱乐性的审美实践。( )16.我国的地理位置距世界上大多数主要客源市场较近。( )17.旅游是以文化形式表现出来的综合性活动。( )18.保护旅游资源就是保护旅游资源本身。( ) 19.美洲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区域旅游市场。( )20.来大陆旅游最多的地区是台湾。( )21.具有旅游王国之称的是瑞士。( )22.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旅游市场是美洲。( )23.有文字记载人类最早的旅游活动产生于埃及。( )24.发现新大陆的是麦哲伦。( )25.接待国外旅游者可以换取货币。( )26.旅游是一项民间交往活动,它具有间接性。( )27.旅游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只要达到温饱就会产生旅游动机。( )28.短期旅游是指7天以内(含7天)的旅游。( )29.长途旅游是指超过1400公里以外的旅游。( )30.经济作为一条主线贯穿旅游消费的全过程。( )31.资源流动是旅游活动最本质的特征。( )32.高档旅游是中国旅游业的特色。( )33.旅行社是旅游业发展的先决条件。( )34.旅游消费影响中.高两个方向发展。( )35.世界范围内青年旅游者增长较快。( )36.旅游消费对国民经济具有积极影响。( )37.旅游产品同其他产品一样具有可库存性。( )38.旅游产品主要是旅游资源和设施。( )39.旅游服务可以提前进行。( )40.旅游流向具有分散性。( )41.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旅游接待能力较强。( )42.现代旅游诞生的标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43.现代旅游业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 )44.旅游资源的开发要突出可重复性。( )45.在一地活动超过一年以上,可称为旅游活动。( )46.旅游容时量是指游览时所需的最长时间。( )47.旅游动机是一个人外出旅游的次要条件。( )48.一个人只要有一定的收入和时间就可以外出旅游。( )49.任何闲暇时间都可以外出旅游。( )50.长途旅游具有越来越快的增长趋势。( )三.单项选择题1.我国有旅行记载的年代是( )1.公元前1000年 2.公元前1500年 3.公元前2000年 4.公元前2250年2.现在旅游者主要是( )1.普通人 2.贵族 3.官员 4.商人3.人们可用来外出旅游的收入是( ) 1.国民人均收入 2.工资收入 3.可支配收入 4.可自由支配收入4.影响旅游者动机的首要社会因素( )1.时局 2.环境 3.政策 4.费用 5.近代我国创办最早的旅行社( )1.中国厦门旅行社 2.中国上海旅行社 3.中国北京旅行社 4.中国广州旅行社6.旅游者和旅游资源的季节性会决定( )的季节性1.旅游业 2.旅游者 3.旅游接待国 4.旅游资源国 7.谁的航海旅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 )1.麦哲伦 2.达尔文 3.库克船长 4.哥伦布 8.欧洲温泉旅游兴起于( )1.20世纪中叶 2.19世纪中叶 3.17世纪中叶 4.16世纪中叶 9. 国内.国际旅游者的根本区别是( )1.语言不同 2.身份不同 3.货币不同 4.是否跨越国界10.中国古代西行道路的最早开辟者是( )1.黄帝 2.周穆王 3.炎帝 4.秦始皇11.外出旅游对价格不太敏感者( )1.差旅型旅游者 2.消遣型旅游者 3.家庭及个人事务型旅游者 4.出国旅游者 12.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成立于( )1.1841年 2.1845 年 3.1868 年 4.1890年18.提出旅游活动层次理论的旅游学家是( )1.孙永玉 2.陈传康 3.帕洛格 4.麦金托19.旅游服务必须有游客在场,所以旅游服务( )1.提前进行 2.当面进行 3.独立完成 4.旅游者自己完成20.正在崛起的区域旅游市场( )1.欧洲 2.美洲 3.亚太 4.非洲21.世界上唯一全面设计旅行事务的全球性政府间机构( ) 1.太平洋旅行协会 2.国际旅行社协会 3.国际航空协会 4.世界旅游组织22.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提是( )1.资源规划 2.资源评价 3.资源创新 4.资源建设23.世界旅游日是( ) 1.8月29 2.9月27 3.10月27 4.11月27 24.古代学术考察的代表人物( ) 1.李时珍 2.徐霞客 3.李白 4.司马迁 25.旅游者和旅游资源的季节性会决定( )的季节性1.旅游业 2.旅游者 3.旅游接待国 4.旅游资源国 26.地理纬度.地势.气候等因素会导致( )的季节性。1.旅游业 2.旅游者 3.旅游资源 4.旅游接待国27.我国主要的旅游资源是( ) 1.度假 2.武术 3.访古 4.观光 28.旅游地接待旅游者人数时要考虑( )1.容人数 2.容时量 3.资源保护 4.环境保护29.古代与现代旅游接近的词语是( )1.游说 2.踏青 3.观光 4.宦游 30.中国青年旅行社成立于( )1.1960年 2.1970年 3.1980年 4.1990年31.我国只负责国内旅游业务的旅行社是( )1.一类社 2.二类社 3.三类社 4.四类社32.我国主要的旅游资源是( ) 1.度假 2.武术 3.访古 4.观光 33.旅游地接待旅游者人数时要考虑( )1.容人数 2.容时量 3.资源保护 4.环境保护34.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提是( )1.资源规划 2.资源评 3.资源创 4.资源建设35.世界可划分几个旅游区( )1.10个 2.5个 3.4个 4.6个36.旅游市场的主导力量( )1.国内市场 2.国际市场 3.入境市场 4.出境市场37.人们外出旅行多数情况下不借助( )1.旅游 2.旅行社 3.饭店 4.交通38.旅游购物大约占旅游总费用的( )1.1/2 2.1/3 3.1/4 4.1/539.由于旅游游向的集中性,形成了( )1.旅游热线和热点 2.旅游季节 3.旅游接待地区 4.旅游接待国40.外出旅游对价格不太敏感者( )1.差旅型旅游者 2.消遣型旅游者 3.家庭及个人事务型旅游者 4.出国旅游者41.旅游中反映游人思想变化的活动层次( )1.观光旅游 2.购物旅游 3.专项旅游 4.旅游文蕴42联接旅游资源和旅游者的媒介( )1.旅行社 2.旅游业 3.旅游交通 4.导游43.旅游饭店发展方向( )1. 专项 2.豪华 3.经济 4.综合44. 国内.国际旅游者的根本区别是( )1.语言不同 2.身份不同 3.货币不同 4.是否跨越国界45.短期.长期旅游区别的时限是( )1.3天 2.4天 3.5天 4.7天46.旅游创汇成本比其它商品( )1.较高 2.较低 3.一样 4.差不多47.旅游资源的生命周期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