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测量学野外实习报告目 录第1章 前 言1.1 实习目的11.2 实习任务11.3 实习过程1第2章 实习内容2.1 地形图的测绘22.2 等高线的测绘42.3 圆曲线测设4第3章 实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6第一章 前 言 为了巩固一学期以来所学的测量学知识,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今年暑假,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在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进行了为期10天的野外测量实习。1.1 实习目的(1)巩固课堂教学知识,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2)进一步熟悉水准仪、经纬仪的工作原理,并学会熟练操作。(3)掌握地形图测绘的相关原理、过程以及内业计算的误差分析。 (4)通过完成控制测量实际任务的锻炼,提高独立从事测绘工作的计划、组织与管理能力,培养同学们的吃苦耐劳以及团队精神。 1.2 实习任务(1)每个小组测绘一张1:500的地形图,面积不小于150200m;(2)每个小组测绘一张1:500等高线地形图;(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圆曲线的测设。1.3实习过程日期上午下午第1天赴实习地点(领仪器),仪器检校第2天踏勘选控制点测水平角或量边第3天测水平角或量边四等水准测量第4天图根水准测量,测磁方位角内业计算第5天测图前的准备工作碎部测量第6天碎部测量碎部测量第7天地形图的检查与整饰,数字化测图地形图的检查与整饰,数字化测图第8天等高线的测绘等高线的测绘第9天圆曲线的测设建筑物的测设,撰写实习报告第10天考试,上交实习成果(还仪器)离开实习地点第二章 实习内容2.1 地形图的测绘2.1.1踏勘选点: 以组为单位布设一闭合导线,导线应布设在由教师指定的测区范围内。各导线点用用记号笔标注,导线点的个数不得少于6个,边长为80米左右。选点时应注意:相邻点间要通视良好,视野应尽量开阔,便于施测碎部。2.1.2水平角测量:采用测回法观测导线的各内角,每测站观测2个测回,第一测回起始方向读数配置在略大于0处,第二测回起始方向读数配置在略大于90处。同一测回上、下半测回角值之差,以及两测回角值互差均不得大于402.1.3距离丈量:用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丈量各导线边,往返各丈量一次,各条边的相对误差不得大于1/3000。当距离较长(超过一个整数段)或地面高低起伏较大时,就必须将被量直线分成若干个段来进行测量,这种在被量直线上标定若干个分段点的工作,称为直线定线。直线定线通常可分为目估定线和经纬仪定线两种方法。2.1.4四等水准测量:采用双面尺法往返测一条支水准路线,起始点由教师统一指定,其高程为:H0=4.000米,支点为本组导线中的一个导线点。视线长度不得超过80米,前后视距差不得超过5米,前后视距累积差不得超过10米。按“后前前后”的顺序对前尺和后尺进行读数。同一水准尺红、黑中丝读数之差不得超过3毫米,黑红面的高差之差不得超过5毫米。往返高差的闭合差不得超过毫米(n为测站总数)。施测中应注意,只有在“转点”上才使用尺垫。2.1.5图根水准测量:将本组的导线视为一闭合水准路线,用普通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观测,前后视距应尽量相等,从而推算出各导线点的高程。闭合差不得超过毫米(n为测站总数)。2.1.6罗盘仪测磁方位角:各组对本组导线的第一条边测定其磁方位角(罗盘仪安置在起始点上),以此作为起始坐标方位角。2.1.7内业计算:将本组安置罗盘仪的导线点作为起始点,假设起始点的坐标为(600m,600m),将所测磁方位角视为坐标方位角,从而计算出各导线点的坐标。角度闭合差不得大于,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不得大于1/2000。2.1.8图板准备:将图纸贴在图板上。用钢板尺绘制坐标格网:40cm50cm,小方格边长为10cm,绘制后自己检查边长绘制误差不得超过0.2mm,小方格对角线长度的误差不得超过0.3mm。在坐标格网上标注坐标值,格网的坐标取值以本组导线中的各导线点均能落入图幅里且尽量靠图幅正中为宜,图比例尺为1:500。展绘各控制点,并注记编号及高程(用分数的形式:分子为编号,分母为高程)展绘后自己检查图上相邻点之间距离的误差不得超过0.3mm。2.1.9碎部测量:用经纬仪测绘法测碎部。必须边测边记边绘,在搬迁至下一测站之前,必须把本测站上所测的地形对照实地全部清楚地绘制在图纸上,如发现问题需立即重测。注意:读水平角时,只须读至分;注记高程时,只须注记至厘米。地物点的最大视距不得超过50m,相邻地形点之间的最大间距不得超过15m。每组至少测满12个小方格。2.1.10地形图的检查与整饰:1、 检查(1)室内检查:图上地形是否清晰易读;各种符号注记是否正确,有无矛盾可疑之处。(2)野外检查:首先作巡视检查,根据室内检查的情况,有计划地确定巡视路线,进行实地对照查看。主要检查地形有无遗漏;符号、注记是否正确。然后各组交换地形图相互进行仪器设站检查,每组设站检查地物点不少于10个点。2、 整饰整饰的顺序是先图内后图外,先地物后地貌,先注记后符号。图上的注记、地形均按规定的图式进行注记和绘制。最后,按图式要求写出图名、图号、比例尺、坐标系统及高程系统、施测班组、姓名及日期。2.2 等高线的测绘1、在野外由教师统一指定A、B两点(A、B两点之间的距离约在100m左右),其中A点为欲测图幅的西南角角点,AB方向为北方向。然后由教师指定某组用视距测量的方法测出A、B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各组根据A、B两点的水平距离在本组的左图廓线(即西图廓线)上标定出B点(测图比例尺为1:500)。2、各组在靠近测区的中央部分的地面上各自选定一测站点O,并在O点上安置好经纬仪,且以A点为零方向定好向。3、首先观测A、B两点,用视距测量法的距离计算公式D=Klcos2算出测站点O至A、B两点的水平距离OA、OB,然后在图上用距离交会的方法将测站点O展绘到图上。4、假定A点的高程为20m,用视距测量法的高程计算公式HA=H测站+Klsin2+iv反算出测站点O的高程:Ho。5、用经纬仪测绘法测绘出测区内的地貌(只测地貌)。注意:测点应选在比较明显的山脊线、山谷线上,且测点之间的最大间距一般情况下不得超过15m,测站至测点的最大视距一般情况下不得超过100m。如果视距超限,可采用支导线的方法另设12个测站点,直至测满整个坐标格网。6、等高距为2m,等高线的勾绘应在现场对照实地边测边绘。2.3 圆曲线的测设1、已知转折角=30,设计圆曲线半径R=100m,曲线上相邻两细部点之间的曲线长度=5m,如图所示。计算: 切线长:曲线长:外矢距:偏 角:弦 长:2、主点测设: 各组由教师指定一点假定为转折点C,在C点安置经纬仪。 指定一方向假定为CB方向,沿CB方向量T得B点。在B点插一测纤。 逆转照准部,得CM方向,沿CM方向量E得M点(在M点插一测钎)。 继续逆转照准部,得CE方向,沿CE方向量T得E点(在E点插一测钎)。3、细部测设:将经纬仪从C点搬迁至B点,搬迁之前在C点插一测钎,在B点安置仪器后,照准C点,顺转照准部角得B1方向,沿B1方向量S得1点(在1点插一测钎)。继续顺转照准部角,得B2方向,沿1点量S与B2方向交于2点(在2点插一测钎)。 继续顺转照准部角,得B3方向,从2点量S与B3方向交于3点(在3点插一测钎)。同法依次测设其它各点。第三章 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十天的测量实习,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但正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成长。(一) 踏勘选点在了解了实习内容之后,我们发现选点非常重要,点一定要选在有代表性的地方,视野要开阔以便测量碎部,而且两点之间的路要平坦,否则会给距离丈量带来很多麻烦。(二) 距离丈量在第一天距离丈量时,我们采用人工立钎的方法,派两个人拿着测钎进行定线,这样就耗费了大量的人力,一个人用经纬仪定线,两个人立钎,两个人拿钢尺测量,一个人记录,一个组就只能一起干一个活,效率很低。后来我们发现,马路上每隔一段的狭缝刚好可以固定测钎,因此定线之后,经纬仪就处于空闲状态,原来拿测钎的两个人也空了出来,刚好可以做水平角测量的工作。于是我们两面开工,速度大大提升。(三) 水平角测量在水平角测量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此次实习中最大的问题。每个测回都有将近3分的误差。刚开始我们以为是操作不规范导致,可后来重复多次后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在询问老师后发现,我们的水平度盘有碎裂痕迹,而且反光镜破碎严重,有可能以前摔过,导致度盘不准。但由于已经没有合适的经纬仪可以替换,所以我们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在6个控制点的水平角初步测量完毕后我们发现,用90度做起测角的测回较为准确,误差较小。另外还有两组数据非常精确,仔细分析后我们很兴奋得找出了两组的共同点它们是在两个无阳光直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电商新员工入职培训及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汽车运输合同协议书(含运输合同纠纷解决机制)
- 2025房地产联合开发合同-绿色低碳型房地产合作
- 2025版能源节约融资贷款居间合同范本
- 2025版体育赛事赞助商权益维护与调整合同
- 泵叶轮动态平衡测试系统校准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味精设备检测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河道疏挖生态防护工考核试卷及答案
- 宝石镶嵌工艺流程考核试卷及答案
- 研究生考试考研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408)试卷与参考答案
- DBJ50T-330-2025 建筑楼地面隔声保温工程应用技术标准
- (高清版)DG∕TJ 08-2314-2020 建筑同层排水系统应用技术标准
- 航空行业飞行安全手册
- 维修电子设备合同协议
- 微信电子欠条协议书模板
- 微信视频号账号协议合同
- 运输公司值班管理制度
- 编译原理教案
- 2024年7月廉洁警示教育
- 中国诗词文化概论课件
- 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贵州省选拔赛美容技术文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