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采气工初级带答案.doc_第1页
新版采气工初级带答案.doc_第2页
新版采气工初级带答案.doc_第3页
新版采气工初级带答案.doc_第4页
新版采气工初级带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 . .一、选择题(每题有4个选项,只有1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选项号填入括号内)1AA001 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复杂结合体叫( )。(A)矿物 (B)元素 (C)岩石 (D)地壳C2AA001 由一种或多种( )组成的复杂结合体叫岩石。(A)矿物 (B)元素 (C)物质 (D)固体A3AA001 属于岩石的是( )。(A)岩浆 (B)石灰岩 (C)白云石 (D)长石B4AA002 根据岩石成因可将组成地壳的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 )三大类。(A)碎屑岩 (B)粘土岩 (C)变质岩 (D)石灰岩C5AA002 根据岩石成因可将组成地壳的岩石分为岩浆岩、( )、变质岩三大类。(A)碎屑岩 (B)粘土岩 (C)碳酸盐岩 (D)沉积岩D6AA002 根据岩石成因可将组成地壳的岩石分为( )、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A)岩浆岩 (B)粘土岩 (C)碳酸盐岩 (D)碎屑岩A7AA003 在地壳中,( )约占地壳体积的95,在地壳表面分布面积仅占25。(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石灰岩A8AA003 世界上发现的石油和天然气,99以上是储藏在( )中。(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粘土岩B9AA003 在地壳中,( )一般呈薄薄的一层,分布在地壳的上部,约占地表覆盖面积的75。(A)岩浆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 (D)粘土岩C10AA004 矿物是地壳中一种或多种( )在不同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自然产物。(A)化学元素 (B)岩石 (C)物质 (D)晶体A11AA004 在地壳中已经发现的矿物有( )余种。(A)5000 (B)4000 (C)3000 (D)2000C12AA004 矿物具有独特的(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通过这些特征可以对矿物进行识别。(A)颜色 (B)光泽 (C)硬度 (D)形态D13AA005 早期形成的岩石经过物理和化学的破坏作用,在地质外力的作用下,在水盆或陆地表面某些地方沉积下来而形成的岩石叫(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碎屑岩B14AA005 早期形成的岩石经过( )的破坏作用,在地质外力的作用下,在水盆或陆地表面某些地方沉积下来而形成的岩石叫沉积岩。(A)物理 (B)化学 (C)物理和化学 (D)地质作用C15AA005 早期形成的( )经过物理和化学的破坏作用,在地质外力的作用下,在水盆或陆地表面某些地方沉积下来而形成的岩石叫沉积岩。(A)化学元素 (B)岩石 (C)矿物 (D)晶体B16AA005 下列不属于沉积岩的是( )。(A)粘土岩 (B)花岗岩 (C)白云岩 (D)石灰岩B17AA006 从油气地质的角度出发,把沉积岩分为碎屑岩、粘土岩、( )三大类。(A)岩浆岩 (B)碳酸盐岩 (C)变质岩 (D)石灰岩B18AA006 从油气地质的角度出发,把沉积岩分为碎屑岩、( )、碳酸盐岩三大类。(A)碎屑岩 (B)岩浆岩 (C)粘土岩 (D)石灰岩C19AA006 ( )是石油、天然气最重要的生、储岩石,由该类岩石形成的气田储量占地壳内油气总储量的60。(A)碎屑岩 (B)岩浆岩 (C)粘土岩 (D)碳酸盐岩D20AA007 ( )是指具有一定时间和空间含义的层状岩石的自然组合。(A)地层 (B)沉积相 (C)地壳 (D)沉积盆地A21AA007 地层是指具有一定时间和空间含义的层状( )的自然组合。(A)矿物 (B)岩石 (C)物质 (D)沉积岩B22AA007 地层在正常情况下,沉积顺序是( )。(A)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 (B)老岩层在上,新岩层在下(C)老岩层和新岩层交替出现 (D)没有规律A23AA008 地层的( )就是地层的地质时代。(A)年龄 (B)历史 (C)空间 (D)时代A24AA008 根据岩石中所含放射性元素具有的恒定衰变速度可以计算地层的( )。(A)相对年龄 (B)绝对年龄 (C)实际年龄 (D)岩石年龄A25AA008 地层形成时间的相对新老关系称为( )。(A)绝对地质时代 (B)绝对年龄(C)相对地质时代 (D)相对年龄C26AA009 天然气是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生成、运移并储集在地下构造中,以( )为主的可燃性烃类气体。(A)碳氢化合物(B)碳水化合物 (C)化合物 (D)混合物A27AA009 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生成、运移并储集在地下构造中,以碳氢化合物为主的可燃性烃类气体是( )。(A)甲烷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D)天然气D28。AA009 下列对天然气描述不正确的是( )。(A)混合物 (B)碳氢化合物为主(C)总是呈气态 (D)可燃性C29AA010 不属于原始有机物质的是( )。(A)低等动植物脂肪 (B)类脂化合物(C)蛋白质 (D)金属碳化物和水D30AA010 从成因上看,石油和天然气的生成( )。(A)没有共性 (B)完全相同(C)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D)没有联系C31AA010 不能生成天然气的是( )。(A)还原环境 (B)弱氧化环境 (C)弱还原环境 (D)强还原环境B32AA011 根据天然气中重烃(C2以上)的含量的多少将天然气分为( )。(A)酸气和洁气 (B)干气和湿气(C)气田气和石油伴生气 (D)气田气和凝析气B33AA011 湿气是指天然气中重烃(C2以上)含量高于或等于( )。(A)5 (B)10 (C)15 (D)20A34,AA011 酸气是指天然气中含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气体超过( )。(A)30mgm3 (B)20mgm3 (C)60mgm3 (D)1000mgm3B35AA012 不属于形成圈闭条件的是( )。(A)盖层 (B)储层 (C)遮挡物 (D)油气的运移D36AA012 形成圈闭的条件是具备储层、盖层和( )。(A)油气运移 (B)油气聚集 (C)遮挡物 (D)生油气层C37AA012 形成圈闭的条件是具备( )、盖层和遮挡物。(A)储层 (B)油气聚集 (C)油气运移 (D)生油气层A38AA013 具备能使石油、天然气在孔隙中运移、聚集和储存的岩层叫( )。(A)盖层 (B)储层 (C)遮挡物 (D)生油气层B39AA013 下列不属于储层中的储集空间的是( )。(A)孔隙 (B)孔洞 (C)裂缝 (D)胶结物D40AA013 储层在油气藏形成中不具备的作用是( )。(A)生成油气 (B)油气运移 (C)油气聚集 (D)油气储存A41AA014 按岩石性质可将储层分为( )储层、碳酸盐岩储层、其他岩类储层。(A)碎屑岩 (B)白云岩 (C)生物灰岩 (D)岩浆岩A42AA014 按岩石性质可将储层分为碎屑岩储层、( )储层、其他岩类储层。(A)白云岩 (B)碳酸盐岩 (C)生物灰岩 (D)岩浆岩B43。AA014 按岩石性质可将储层分为碎屑岩储层、碳酸盐岩储层、( )储层。(A)白云岩 (B)生物灰岩 (C)其他岩类 (D)岩浆岩C44。AA015 在圈闭中,( )是指位于储层上部的不渗透层,能阻止油气的逸散。(A)盖层 (B)储层 (C)遮挡物 (D)生油气层A45。AA015 最可能形成盖层的是( )。(A)渗透性好的砂岩 (B)孔隙度高的碎屑岩(C)致密的粘土岩 (D)上覆水层C46AA015 可能形成盖层的岩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碎屑岩 (B)粘土岩 (C)碳酸盐岩 (D)都有可能D47AA015 盖层是指位于储层上部的( ),能阻止油气的逸散。(A)不渗透层 (B)高渗透层 (C)粘土岩层 (D)疏松岩层A48AA016 最可能形成遮挡物的是( )。(A)致密岩层 (B)渗透性好的岩层(C)疏松的岩层 (D)孔隙度高的岩层A49。AA016 遮挡物是在储层( )可阻止油气逸散的障碍物。(A)上部 (B)周围 (C)下部 (D)内部B50AA016 对遮挡物描述错误的是( )。(A)阻止油气运移 (B)阻止油气逸散(C)位于储层周围 (D)就是盖层D51AA017 生油气层是( )堆积、保存,并转化成油气的岩层。(A)有机质 (B)无机质 (C)化学元素 (D)矿物质A52AA017 生油气层通常是海相或是陆相的( )。(A)岩浆岩层 (B)沉积岩层 (C)变质岩层 (D)以上都有可能B53AA017 生油气层的颜色一般较深,且富含有机质和丰富的( )。(A)植物脂肪 (B)类脂化合物 (C)高等植物纤维(D)生物化石D54AA018 天然气在地壳中的任何移动都称为天然气的( )。(A)生成 (B)储集 (C)运移 (D)聚集C55AA018 关于天然气的运移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是从生油气层向储集层运移(B)天然气的运移没有规律(C)天然气的运移就是天然气的聚集(D)天然气本身具有的流动性促使运移D56AA018 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气的运移都有利于形成气藏(B)天然气的运移是形成气藏的必要条件(C)地壳运动是促使天然气运移的唯一动力(D)以上说法都正确B57AA019 天然气的运移是指( )的天然气向邻近的具有一定孔隙或裂缝的地层移动。(A)分散 (B)流动 (C)聚集 (D)扩散A58AA019 不属于天然气运移动力的是( )。(A)压力 (B)地静压力 (C)水动力 (D)热力A59AA019 因浓度差异引起油气运移的动力是( )。(A)静压力 (B)重力 (C)动压力 (D)扩散作用D60AA020 在圈闭内聚集了足够数量并具有同一压力系统的天然气,就形成了( )。(A)油气藏 (B)油藏 (C)气藏 (D)气田C61AA020 是否为工业性气藏的判断标准是( )。(A)气质好有开采价值 (B)数量上具有开采价值(C)气藏压力足够高 (D)气藏温度足够高B62AA020 对气藏描述正确的是( )。(A)一个气藏只能有一个气层 (B)一个气藏有两个以上气层(C)一个气藏有一个或多个气层 (D)一个气藏必须是多个气层C63AA020 在圈闭内聚集了( )的天然气,就形成了气藏。(A)一定数量和具有较高压力 (B)足够数量和具有相同压力(C)一定数量和具有相同压力 (D)足够数量和具有同一压力系统D64AA021 气藏类型是指气藏的( )特征和天然气特征。(A)储层 (B)储渗通道 (C)地质 (D)驱动方式C65AA021 按照天然气组分含硫情况,气藏可分为不含硫气藏和( )气藏。(A)高含硫 (B)低含硫 (C)微含硫 (D)含硫D66AA021 按照气藏有无边水、底水,气藏可分为纯气藏和( )气藏。(A)水驱气藏 (B)有边水、底水气藏(C)边水气藏 (D)底水气藏B67AA022 气田是指受局部构造所控制的同一面积范围的( )总和。(A)圈闭 (B)气藏 (C)天然气 (D)储层B68AA022 下列关于气田描述错误的是( )。(A)一个气田可能只有一个气藏 (B)两个以上气藏才能构成气田(C)一个气田可能包含多个气藏 (D)有单一型气田和复合型气田B69AA022 复合型气田是指单一构造面积控制下( )。(A)只有一个气藏 (B)有两个气藏(C)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气藏 (D)以上说法都正确C70AA023 气田的储量可分为地质储量和( )。(A)总储量 (B)经济储量 (C)可采储量 (D)技术储量C71AA023 ( )是指在现有工艺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采出的油气总量。(A)可采储量 (B)经济储量 (C)地质储量 (D)技术储量A72AA023 ( )是指地下油气层中油气的总储量。(A)可采储量 (B)经济储量 (C)地质储量 (D)技术储量C73AA024 在地震详查以及其他方法提供的圈闭内,经过详探井钻探获得工业气流、油气层或油气显示后,根据区域地质条件分析类比,对有利地区按容积法估算储量。该圈闭内的气层变化、水气关系尚未查明,储量参数是由类比法确定的,因此可估算一个储量值,称为( )储量。(A)控制 (B)探明 (C)预测 (D)地质C74AA024 在某一圈闭内预探井发现工业气流后,以建立探明储量为目的,在评价钻探过程中钻了少数评价井后所计算的储量,称为( )储量。该级储量通过地震详查和综合勘探新技术查明了圈闭形态,对所钻的评价井已作详细单井评价。通过地质一地球物理综合研究,初步确定了气藏类型和沉积类型,已大体控制含气面积和储层厚度的变化趋势,对气藏复杂程度、产能大小已作初步评价等条件下求得的储量。(A)控制 (B)探明 (C)预测 (D)地质A75AA024 在气田评价钻探阶段完成或基本完成后计算的储量,并在现代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可提供开采的并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可靠储量是( )。这是编制气田开发方案、进行气田开发建设投资决策和气田开发分析的依据。(A)控制储量 (B)探明储量 (C)预测储量 (D)地质储量B76AA025 单位体积天然气的( )叫密度。(A)质量 (B)数量 (C)重量 (D)相对分子质量A77AA025 气体的密度与( )无关。(A)压力 (B)温度 (C)压缩因子 (D)容积大小D78AA025 气体的密度通常用符号( )表示。(A) m (B) (C) (D) dC79AA026 地层水是指以一种或多种形式储存在地层孔隙中的( )。(A)纯净水 (B)地下水 (C)地表水 (D)雨水B80AA026 ( )是指以一种或多种形式储存在地层孔隙中的地下水。(A)边水 (B)地层水 (C)地表水 (D)底水B81AA026 地层水是指以( )储存在地层孔隙中的地下水。(A)一种或多种形式 (B)单一形式(C)液态水形式 (D)汽态水形式A82AA027 按地层水在气藏中的位置分类有边水、底水和( )。(A)夹层水 (B)间隙水 (C)自由水 (D)凝析水A83AA027 按地层水在气藏中的位置分类有边水、( )和夹层水。(A)自由水 (B)底水 (C)间隙水 (D)凝析水B84AA027 按地层水的活动性分类有( )和间隙水。(A)边水 (B)底水 (C)夹层水 (D)自由水D85AA027 气水界面同时与储层顶、底界面相交时,处于气藏外圈或含气外边界外围的水称为( )。(A)边水 (B)底水 (C)夹层水 (D)自由水A86AA027 充满地层的连通孔隙,形成一个连续的水系是( )。(A)边水 (B)底水 (C)夹层水 (D)自由水D87AA028 不是地层水中常见的阳离子是( )。(A)钠离子 (B)钾离子 (C)钙离子 (D)银离子D88AA028 不是地层水中常见的阴离子是( )。(A)硫酸氢根离子 (B)氯离子(C)硫酸根离子 (D)碳酸根离子A89AA028 ( )不是地层水中通常具有的。(A)咸味 (B)硫化氢味 (C)汽油味 (D)低矿化度D90AA029 气藏在原始静止状态下的压力,即气藏刚被打开时的压力,称为( )。(A)地层压力 (B)原始地层压力(C)目前地层压力 (D)气层压力B91AA029 关于原始地层压力描述错误的是( )。(A)气藏第一口井钻完后关井测得的最高井底压力(B)气藏在原始静止状态下的压力(C)生产井关井待压力恢复稳平后测取的井底压力(D)气藏刚被打开时的压力C92AA029 下列关于目前地层压力描述错误的是( )。(A)要求生产井全部关井时测取的井底压力(B)气藏压力恢复平稳时测取的井底压力(C)测取或计算的井底压力(D)井口压力D93AA029 随着气藏的开采,地层压力的变化趋势是( )。(A)逐渐下降 (B)逐渐增高 (C)保持不变 (D)与产量大小相关A94AA030 气井采气时,在气层中部深度点上的压力称为( )。 。(A)井底压力 (B)井底流动压力(C)地层压力 (D)目前地层压力B95AA030 气井采气时,在气层( )点上的压力称为井底流动压力。(A)顶部 (B)底部 (C)中部 (D)以上都正确C96AA030 气井采气时,井底流动压力与井口压力的关系是( )。(A)井底流动压力等于井口压力 (B)井底流动压力大于井口压力(C)井底流动压力小于井口压力 (D)井底流动压力与井口压力没联系B97AA031 气层( )流体的温度,称为地层温度。(A)上部 (B)中部 (C)底部 (D)以上都正确B98AA031 地层温度在气藏开发过程中( )。(A)近似不变 (B)逐渐升高 (C)逐渐降低 (D)以上都可能A99AA031 关于井口气流温度描述错误的是( )。(A)气井处于生产状态 (B)井口温度(C)接近大气温度 (D)天然气的温度C100AA032 气井采气时,在井口测得的天然气温度称为( )。(A)井口温度 (B)井口气流温度(C)井筒平均温度(D)地层温度B101AA032 下列关于井口气流温度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与地层温度相关 (B)与气井产量大小有关(C)与大气温度密切相关 (D)影响计量温度的高低C102AA032 井口气流温度的录取位置是( )。(A)井口节流阀后 (B)井口节流阀前(C)水套炉前任一位置 (D)以上都正确B103AA033 流量是指( )内从气井产出的气态或液态物质的数量。(A)单位时间 (B)一定时间 (C)规定时间 (D)指定时间A104AA033 天然气流量常用( )表示。(A)m3 (B)104m3 (C)m3d (D)以上都正确C105AA033 地层水流量常用( )表示。(A)m3d (B)104m3 (C)m3 (D)以上都正确A106AA034 凝析油在地下构造中呈( )态。(A)液 (B)固 (C)气 (D)蒸汽A107AA034 对油罐取样,通常做法是一个油罐中取( )次试样。(A)一 (B)三 (C)五 (D)四B108AA035 天然气热值的法定计量单位是( )。(A)焦耳克(Jg) (B)焦耳标米3(Jm3)(C)千卡千克(kcalkg) (D)卡标米3(calm3)B109AA035 天然气中含硫量是指( )的含量。(A)硫磺 (B)硫酸根(C)硫化氢或总硫 (D)二氧化硫C110AA035 根据天然气GB 17820的规定,民用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不超过( )。(A)5mgm3 (B)10mgm3 (C)20mgm3 (D)30mgm3C111AB001 天然气从气层输送到地面的人工通道是( )。(A)气藏 (B)气井 (C)油管 (D)气层B112AB001 气井是天然气从( )输送到地面的人工通道。(A)气藏 (B)气井 (C)气层 (D)油管C113AB001 对气层进行研究、压井、增产、堵水等井下作业要通过( )来完成。(A)气藏 (B)气层 (C)气井 (D)地面工艺C114AB002 根据气井钻探目的的不同,将气井分为资料井、( )、生产井等。(A)无水气井 (B)有水气井 (C)探井 (D)凝析气井C115AB002 在已探明的气田上,以采气为目的而钻的井称为( )。(A)观察井 (B)资料井 (C)探井 (D)生产井D116AB003 当钻到气层顶部时,下油层套管固井,再用小钻头钻开油气层的完井方法称为( )。(A)衬管完井 (B)射孔完井 (C)裸眼完井 (D)尾管完井C117AB003 当钻到气层顶部时,下油层套管固井,然后钻开油气层,再下带缝或孔的管,并用悬挂器将衬管挂在油层套管的底部的完井方法称为( )。(A)衬管完井 (B)射孑L完井 (C)裸眼完井 (D)尾管完井A118AB003 钻井过程中一直钻开油气层,下油层套管固井,然后用射孔枪射开套管和油气层的完井方法称为( )。(A)衬管完井 (B)射孔完井 (C)裸眼完井 (D)尾管完井B119AB004 气井的井身结构是指气井( )部分的结构。(A)地下 (B)地上 (C)油管 (D)套管A120AB004 气井的井身结构通常用( )来表示。(A)钻头程序 (B)井身结构图 (C)套管程序 (D)油管规格B121AB004 ( )不属于气井的井身结构范畴。(A)钻头程序 (B)套管头(C)套管程序 (D)油管规格及下入深度B122AB005 油管柱是由油管、( )、筛管、油管鞋组成。(A)尾管 (B)衬管 (C)油管挂 (D)套管C123AB005 油管是垂直悬挂在井里的钢制空心管柱,一般下到( )。(A)油管底部 (B)气层中部 (C)气层底部 (D)气层顶部B124AB005 油管挂又称锥管挂,用来( )。(A)密封油管和套管的环形空间 (B)悬挂油管鞋(C)固定油管 (D)固定筛管A125AB006 正常生产的气井多采用( )。(A)套管生产 (B)油管生产(C)油管、套管合采 (D)间歇生产B126AB006 在相同的产气量下,油管气流速度比套管气流速度( )。(A)低 (B)高 (C)相同 (D)不确定B127AB006 压井、洗井、酸化、( )都可通过油管进行。(A)下井下压力计 (B)关井(C)开井 (D)测量井口压力A128AB007 根据地层情况和钻井、采气工艺要求,下入井内的套管由表层套管、技术套管、( )等组成。(A)油层套管 (B)尾管 (C)衬管 (D)油管A129AB007 对高压气井,为防止窜气,技术套管层的固井水泥应返至( )。(A)油层套管 (B)地面(C)封隔的最上部地层100m左右 (D)表层套管B130AB007 油层套管是下人井内的( )套管,用来隔离油气层和其他层,同时建立从油气层到地面的油气通道。(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最后一层D131AB008 气井的井口装置由套管头、( )和采气树组成。(A)油管头 (B)套管 (C)油管 (D)油管柱A132AB008 气井井口装置的油管头俗称( )。(A)大四通 (B)采气树 (C)小四通 (D)油管柱A133AB008 ( )不属于气井井口装置的组成部分。(A)套管头 (B)采气树 (C)油管头 (D)气井井身结构D134AB009 气井井口装置的油管头用来悬挂( )、密封油管和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A)套管 (B)油管 (C)油管柱 (D)采气树C135AB009 通过气井的井口装置,可以控制气井的( )。(A)压力 (B)温度 (C)开与关 (D)生产C136AB009 通过气井的井口装置,可以调节气井的井口( )。(A)压力 (B)流量 (C)针形阀开度 (D)ABC都对D137ABO1O 采气树由( )、角式节流阀和采气四通组成。(A)闸阀 (B)球阀 (C)截止阀 (D)节流阀A138AB010 采气树由闸阀、( )和采气四通组成。(A)平板阀 (B)角式节流阀 (C)截止阀 (D)节流截止阀B139AB010 完整的双翼采气树角式节流针阀有( )个。(A) 1 (B) 2 (C) 3 (D)4B140AB011 采气树的总闸阀一般有( )个组成,以保证安全。(A) 1 (B) 2 (C) 3 (D)4B141AB011 采用油管生产的气井关井时一般关闭( )。(A)总闸阀 (B)生产闸阀 (C)测压闸阀 (D)套管闸阀B142AB011 采气树角式节流阀阀芯采用锥形结构,它可以对气井的压力、产量作( )调节。(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多级A143AB012 水合物是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天然气中某些气体组分和液态水生成一种不稳定的( )晶体。(A)化合物 (B)非化合物 (C)混合物 (D)单质B144AB012 水合物的形成与天然气的( )无关。(A)温度 (B)压力 (C)含水量 (D)体积D145AB012 甲烷水合物的分子式为( )。(A) C2H48H20 (B) C3H817H20(C) CH46H2O (D) C4H17H20C146AB013 对天然气( )可以防止水合物生成。(A)加热 (B)加压 (C)降温 (D)增大流速A147AB013 天然气节流前加入( )可以防止其水合物的生成。(A)缓蚀剂 (B)消泡剂 (C)防冻剂 (D)起泡剂C148AB013 生成水合物的必要条件是( )。(A)高压 (B)低温 (C)液态水的存在(D)高流速C149AB014 把从气井采出的含有液(固)体杂质的高压天然气,转变成适合矿场集输的合格天然气外输设备组合称为( )。(A)矿场集输 (B)采气流程图 (C)采气流程 (D)采气工艺C150AB014 把从气井采出的含有液(固)体杂质的高压天然气,转变成适合矿场集输的( )外输设备组合称为采气流程。(A)合格天然气(B)天然气 (C)净化气 (D)干气A151AB014 采气流程可分为( )、多井(常温)采气流程、低温采气流程等。(A)边远井采气流程 (B)单井(常温)采气流程(C)高压井采气流程 (D)低压井采气流程B152AB015 单井采气流程,一般包括一套( )、调压、分离、计量和放空等设备。(A)天然气加热(B)天然气降温 (C)天然气加压 (D)天然气净化A153AB015 单井采气流程适用于( )的气井。(A)气田集中 (B)气田边远地区(C)高压气井 (D)低压气井B154AB015 单井采气流程一般安装有( )和放空阀,确保采气安全。(A)安全阀 (B)球阀 (C)闸阀 (D)节流阀A155AB016 目前,常用天然气加热的方法有水蒸气加热法、( )、电伴热加热法等。(A)水套炉加热法 (B)热交换(C)热辐射 (D)热对流A156AB016 电伴热加热法是利用( )的导体通电时产生的热量对天然气进行加热。(A)电阻率大 (B)电阻值大 (C)横截面大 (D)长度长B157AB016 利用电伴热加热天然气可以实现温度的( )控制。(A)远程 (B)就地 (C)自动 (D)非自动C158AB017 水套加热炉主要由简体、( )、气盘管和其他附件组成。(A)水管 (B)烟火管 (C)节流阀 (D)测温套B159AB017 水套加热炉主要由简体、烟火管、( )和其他附件组成。(A)气盘管 (B)水管 (C)节流阀 (D)测温套A160AB017 水套加热炉的外壳是( )容器。(A)负压 (B)低压 (C)常压 (D)高压C161AB018 水套加热炉是以( )为传热介质。(A)天然气 (B)水 (C)火 (D)烟火管B162AB018 水套加热炉受热后,烟火管和烟气出口附近的水因受热温度上升,密度( )而上行,与气盘管进行热交换。(A)减小 (B)增加 (C)不变 (D)无法确定A163AB018 启动水套炉时,待炉温升至工况要求并高出约( )时,水套炉就可带负荷,投入生产保温。(A)10 (B)20 (C)25 (D)30B164AB019 从气井采出的天然气一般含有( )杂质。(A)二氧化碳 (B)硫化氢 (C)液(固)体 (D)惰性气体C165AB019 天然气中含有的液体杂质对采气管线和设备产生( )。(A)内腐蚀 (B)外腐蚀 (C)冲蚀 (D)撞击A166AB019 天然气中含有的固体杂质对采气管线和设备产生( )。(A)内腐蚀 (B)外腐蚀 (C)冲蚀 (D)撞击C167AB020 分离器按其工作原理,主要有( )、旋风式分离器、混合式分离器。(A)立式分离器(B)卧式分离器 (C)重力式分离器(D)过滤分离器C168AB020 分离器按其工作原理,主要有重力式分离器、( )、混合式分离器。(A)立式分离器(B)旋风式分离器(C)卧式分离器 (D)过滤分离器B169AB020 重力式分离器主要有立式重力分离器、( )、三相重力分离器。(A)混合式分离器 (B)旋风式分离器(C)卧式重力分离器 (D)过滤分离器C170AB021 重力式分离器由筒体、( )、出口管和排污管组成。(A)进气阀 (B)进口管 (C)出气阀 (D)排污阀B171AB021 重力式分离器内设有一定的( ),液固体杂质依靠重力沉降原理使气液分离。(A)压力 (B)捕雾段 (C)集液段 (D)沉降空间D172AB021 卧式重力分离器的整流板的作用是平整( )。(A)流速 (B)液滴 (C)气流 (D)流向C173AB022 重力式分离器是根据天然气及液(固)体杂质在分离器中的( )原理达到分离天然气中液(固)体杂质的。(A)流速 (B)重力 (C)离心力 (D)密度B174AB022 旋风式分离器是根据天然气及液(固)体杂质在分离器中的( )原理达到分离天然气中液(固)体杂质的。(A)流速 (B)重力 (C)离心力 (D)密度C175AB022 集气站用于去除天然气中液(固)体杂质的设备,主要有( )。(A)分离器、气体除尘器、气体过滤器(B)分离器、汇气管(C)汇气管、排污管、放空管(D)收发球筒、排污管、放空管A176AB023 按阀门的用途分,闸阀属于( )。(A)截断阀类 (B)调节阀类 (C)节流阀类 (D)安全阀类A177AB023 按阀门的驱动方式分,电动机或其他电器装置驱动的阀门属于( )。(A)手动阀 (B)液动阀 (C)电动阀 (D)气动阀C178AB023 依靠自身能力而进行启闭动作的阀门是( )。(A)闸阀 (B)安全阀 (C)电动阀 (D)气动阀B179AB024 闸阀由阀体、阀盖、阀杆、( )、密封圈和传动装置组成。(A)闸板 (B)法兰 (C)螺栓 (D)垫片A180AB024 根据闸阀闸板的结构形式,闸阀分为楔式和( )两大类。(A)明杆式 (B)平行式 (C)暗杆式 (D)直通式B181AB024 某阀门的类型代号为“Z”,表示该阀门是( )。(A)节流阀 (B)截止阀 (C)安全阀 (D)闸阀D182AB025 闸阀是通过改变( )与闸板的相对位置来实现流体通道开关的。(A)手轮 (B)阀体 (C)阀座 (D)阀杆C183AB025 闸阀是利用( )控制启闭的阀门。(A)闸板 (B)阀体 (C)阀盖 (D)阀瓣A184AB025 改变闸板与( )的相对位置,可改变通道大小或截断通道。(A)阀体 (B)阀座 (C)阀盖 (D)阀瓣B185AB026 平板阀主要由阀座、阀体、( )、阀盖、传动机构等组成。(A)法兰 (B)填料压盖 (C)闸板 (D)连接螺栓C186AB026 平板阀主要是由阀座、( )、闸板、阀盖、传动机构等组成。(A)法兰 (B)阀体 (C)填料压盖 (D)连接螺栓B187AB026 平板阀的密封形式有强制密封、介质压力密封、软密封材料密封和( )。(A)润滑油 (B)变压油 (C)机油 (D)密封脂密封D188AB027 平板阀在管路中主要用于( )。(A)切断气源 (B)调节流量 (C)调节压力 (D)调节温度A189AB027 平板阀在使用中只能( )。(A)全开 (B)全关 (C)全开或全关 (D)半开或半关C190AB027 平板阀的阀板与阀座之间应加注( ),才能保证其密封。(A)密封脂 (B)变压油 (C)机油 (D)润滑脂A191AB028 球阀主要是由阀体、( )、密封机构、传动机构等组成。(A)球体 (B)法兰 (C)固定球体 (D)浮动球体A192AB028 球阀的启闭部件是( )。(A)传动机构 (B)球体 (C)手轮 (D)齿轮轴B193AB028 球阀的主要优点是操作方便、开关迅速,只需将球体旋转( )即可实现阀门的开关。(A)45 (B)60 (C)90 (D)120C194AB029 球阀的工作原理是靠旋转球体( )来实现阀的开启和关闭。(A)90 (B)60 (C)45 (D)120A195AB029 球阀的内径与连接管道的内径应( )。(A)偏大 (B)偏小 (C)保持一致 (D)无要求C196AB029 固定球球阀的球体在介质压力作用下,球体不产生( )。(A)变形 (B)位移 (C)旋转 (D)平移B197AB030 截止阀主要是由阀座、阀体、阀盖、( )、阀杆、密封座圈、传动机构等组成。(A)阀瓣 (B)阀板 (C)连接法兰 (D)密封圈A198AB030 截止阀按其通道方向可分为( )、角式、直流式三种。(A)直通式 (B)垂直 (C)平行 (D)倾斜A199AB030 截止阀的启闭部件是( )。(A)阀板 (B)阀座 (C)阀瓣 (D)阀体C200AB031 截止阀是靠( )沿阀座中心线上下移动来实现启闭的阀门。(A)阀瓣 (B)阀座 (C)阀盖 (D)阀体A201AB031 既可以用来截断介质,又可以用来调节流量的阀门是( )。(A)闸阀 (B)球阀 (C)止回阀 (D)截止阀D202AB031 截止阀的缺点是流动阻力( ),开启和关闭需要的力大。(A)大 (B)小 (C)强 (D)弱A203AB032 阀门型号标注一般由( )个单元组成。(A) 5 (B) 6 (C) 7 (D) 8C204AB032 某阀门的类型代号“A”,表示该阀门是( )。(A)节流阀 (B)球阀 (C)安全阀 (D)旋塞阀C205AB032 某阀门的类型代号“Q”,表示该阀门是( )。(A)节流阀 (B)球阀 (C)安全阀 (D)旋塞阀B206AB033 常用管材的公称直径是取定的与管子内、外径相接近的( )。(A)小数 (B)整数 (C)近似数 (D)数B207AB033 公称直径通常用符号DN表示,若某管子的内径为51mm,则管子的规格型号表示为( )。(A)DN51 (B)DN57 (C)DN50 (D)DN573C208AB033 常用管材的规格型号以外径壁厚表示,若某管子的内径为51mm,壁厚为3mm,则管子的规格型号表示为( )。(A)573 (B) 513 (C) 503 (D) 57A209AB033 常用管材的公称压力是一种规定的( ),用符号PN表示。(A)额定压力 (B)工作压力 (C)试验压力 (D)设计压力A210AB034 采输井站常用的管件有( )、螺栓、三通、弯头、大小头等。(A)管子 (B)法兰 (C)管件 (D)管材B211AB034 采气井口常用高压节流阀的法兰之间的密封采用( )。(A)平垫片 (B)齿形垫片 (C)透镜式片 (D)金属钢圈垫片D212AB034 标准弯头按弯曲半径分为( )和短半径弯头。(A)大半径 (B)小半径 (C)长半径 (D)等半径C213AB035 采气管线是从气井至集气站( )人口之间的管线。(A)进站 (B)出站 (C)计量 (D)一级分离器D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