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服务Ⅱ类考纲.doc_第1页
旅游服务Ⅱ类考纲.doc_第2页
旅游服务Ⅱ类考纲.doc_第3页
旅游服务Ⅱ类考纲.doc_第4页
旅游服务Ⅱ类考纲.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和高职班对口招生统一考试大纲旅游服务二类(2015版)四川省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和高职班对口招生统一考试旅游服务二类考试大纲,是按照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根据“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有利于高校选拔合格新生,有利于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命题指导思想,结合我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制订的,是2015年四川省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和高职班旅游服务二类专业对口招生统一考试的命题依据。一、考试科目及分值专业综合考试分为专业理论考试和专业技能考试两部分:1、专业理论考试采用闭卷书面笔答考试方式,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科目及分值比例如下:烹饪营养与卫生 约占20%烹饪原料知识 约占10%烹饪技艺基础理论 约占70%2、专业技能考试采用现场制作规定品种考试方式,满分为23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科目及分值比例如下:烹饪基本功 约占65%综合技能 约占35%二、试卷结构1、试卷难易比例容易题 占60%中等难度题 占25%较难题 占15%2、专业理论考试题型及分值比例单项选择题40分,名词解释题10分,填空题20分,判断题20分,简答题20分,综合题10分,合计120分。3、专业技能考试题型及分值比例冷菜50分,热菜60分,汤菜40分,自行设计菜品制作80分,合计230分。三、专业理论考试范围及要求(一)烹饪营养与卫生1、理解营养与食品卫生的概念;了解营养素的分类。2、营养学概述(1)糖类了解糖类的组成;理解糖的分类以及各类糖的典型代表;掌握糖类的生理功能。掌握膳食纤维的概念及其生理功能。了解糖的需要量及食物来源。(2)脂类了解脂类的组成和分类;掌握脂类的生理功能。了解脂肪酸的分类;理解必需脂肪酸的概念和种类。掌握脂肪营养价值的评价方法;了解脂类的需要量及食物来源。(3)蛋白质了解蛋白质的化学组成;掌握氨基酸的分类;理解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概念。掌握蛋白质的营养分类及蛋白质的主要生理功能。理解蛋白质互补的概念,并了解其原理。了解蛋白质的需要量及食物来源。(4)无机盐了解无机盐的分类;理解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概念。掌握主要常量元素的生理功能、缺乏症及其食物来源。掌握主要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缺乏症及其食物来源。(5)维生素了解维生素的命名方式,并掌握常见维生素的名称。理解维生素的概念及分类;掌握水溶性维生素与脂溶性维生素的区别。掌握维生素A、维生素D的功能、缺乏症;了解其主要食物来源。掌握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的功能、缺乏症;了解其食物来源。(6)水和其他膳食成分了解水的生理功能及人体对水的需要量。(7)热能掌握人体所需的能量的主要来源;了解能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理解人体能量的消耗种类;了解热能的食物来源及热能的供给标准。理解供能营养素的热能系数,并掌握食物所含热能的计算方法。(8)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理解食物消化、吸收的概念。了解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了解小肠是食物在人体中最主要的吸收场所及其原理。3、营养配膳(1)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理解合理营养的概念,并掌握其要求。掌握平衡膳食的具体措施。(2)烹调中的营养保护掌握营养素在烹调中的变化。了解不同烹调方法对营养素的影响。了解动植物原料营养素在烹调中的保护措施。(3)膳食搭配了解营养食谱制作的基本原则。了解营养配餐中使用的主要工具。掌握膳食中营养素的基本计算方法。了解孕妇食谱特点。了解乳母食谱特点。了解幼儿和学龄前儿童食谱的设计。了解中老年人食谱的设计。了解其他特殊人群食谱的设计。4、食品卫生(1)食品卫生学基础理解食品污染的概念;了解污染食品的有害物质的分类及其主要的污染物。理解食品腐败变质的概念,并掌握其原因和条件。了解食品腐败变质的预防和主要控制措施及原理。理解食物中毒的概念;了解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掌握食物中毒的基本特点及分类。了解谷类、豆类与豆制品、肉类、蛋类、鱼类主要的卫生问题。(2)食品卫生管理了解与食品安全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及要求。了解食品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要求。(二)烹饪原料知识1、烹饪原料基础知识掌握烹饪原料选择的意义及原则。了解烹饪原料的品质鉴别的标准、方法。结合实际掌握烹饪原料常用的保管方法。2、谷物原料了解谷物原料的品种、品质要求、产地和产季。了解常见谷物原料的分类。掌握大米、面粉等原料的烹饪用途、品质鉴别、保管方法。3、蔬菜类原料了解蔬菜类原料分类方法。了解蔬菜类原料的烹调应用。了解蔬菜类原料常用品种的烹调应用。掌握常见的蔬菜制品的种类及烹调应用。4、畜禽肉类理解畜禽类原料的组织结构特点。掌握畜禽类原料的分类及烹调应用。了解常用畜禽类原料的名称、产地、产季。掌握乳与乳制品、鲜蛋与蛋制品的烹调应用。了解畜禽肉及其内脏、畜禽肉制品和蛋、乳及其制品的品质鉴别和保管方法。5、水产类原料理解水产品原料(鱼、虾、蟹等)的组织结构特点。了解常用水产品类原料品种的名称、产地、产季。理解水产品类原料的特点。掌握常用水产品类原料品种及烹调应用。了解水产品原料的品质鉴别方法和保管方法。6、干货制品类原料理解干货制品类原料的特点。了解干货制品类原料的分类及烹调应用。了解常用干货制品类原料品种的名称、产地、产季。掌握常用干货制品类原料品种的烹调应用。掌握主要干货制品类原料的鉴别和保管方法。7、菌藻类原料理解菌藻类原料的组织结构特点。掌握菌藻类原料的分类及烹调应用。了解常用菌藻类原料品种的名称、产地、产季。掌握常用菌藻类原料品种的特点及烹调应用。掌握菌藻类原料的品质鉴别和保管方法。8、果品类原料了解果品类原料的分类。理解常见鲜果的品种及烹调应用。理解常见干果和果干的品种及烹调应用。理解常见蜜饯、果脯的品种及烹调应用。掌握果品类原料的品质鉴别和保管方法。9、调味品类原料了解调味品类原料的分类。了解调味品类原料在烹调中的运用。掌握常见调味品类原料的品质鉴别和保管方法。10、佐助类原料了解佐助类原料的分类。掌握食用油脂、淀粉等佐助类原料在烹调中的运用。了解佐助类原料的品质鉴别和保管方法。(三)烹饪技艺基础理论1、概述了解烹调的概念。掌握中国地方风味的四大流派及各自的特点。2、烹饪原料的初加工(1)鲜活原料的初加工掌握原料初加工的原则。掌握常用蔬菜洗涤、整理加工的方法和质量要求。掌握家禽类原料宰杀、洗涤、开膛的加工步骤。了解家畜内脏、头、蹄等部位初加工的方法及要求。了解常用水产(鱼)类初加工的要求及方法。(2)干货原料的涨发理解干货原料涨发的概念、意义。掌握干料涨发的方法及其适用的品种。了解干货原料涨发的品种实例。3、刀工技术了解刀工在烹调中的意义。理解刀工的概念、基本要求和基本技能知识。掌握刀法的概念。掌握原料成型及规格。掌握鸡、鸭的整料出骨的加工过程。了解猪、鸡等原料的部位分档方法及其部位名称、烹饪用途。4、烹饪原料的初步熟处理理解烹饪原料初步熟处理的概念、意义和原则。掌握烹饪原料初步熟处理的方法和技能要领。5、菜肴的组配理解菜肴组配的概念、意义。掌握菜肴组配的原则和方法。理解菜肴命名的方法和要求。6、火候理解火候的概念。了解热量的传递方式以及烹饪常用传热媒介的名称和传热特点。掌握控制火候的原则与方法。7、调味理解调味的概念和意义。理解基本味的类型及其在调味中的作用。掌握常用复制调味品的制作方法。掌握调味的方法和原则。掌握常用复合味的调制、风味特色和代表菜。8、上浆、挂糊、勾芡、制汤理解上浆、挂糊、勾芡的概念及其在烹调中的作用。掌握浆的种类及其运用。掌握糊的种类及其运用。理解制汤的概念、意义。了解汤汁的分类及其制作步骤。9、烹调方法理解烹调方法的概念和作用。掌握常用烹调方法的步骤及制作特点(拌、炸收、炒、熘、炸、蒸、烧、拔丝、卤)。10、装盘掌握装盘的意义和要求。了解盛具的种类与用途。掌握冷热菜装盘的方法。11、筵席知识了解筵席的意义、作用和种类。熟悉中式筵席的结构。掌握中式筵席菜肴上菜顺序及筵席菜单设计的基本要求。四、专业技能考试范围及要求(一)冷菜制作1、范围:蒜泥白肉、葱酥鲫鱼、花椒鸡丁、姜汁菠菜、麻辣鸡片、红油素三丝、椒麻牛舌片。2、要求:刀工规范,调味适口,质地恰当,色泽符合成菜要求,造型美观。(二)热菜制作1、范围:回锅肉、鱼香肉丝、宫保鸡丁、豆瓣鱼、干烧臊子鱼、鲜熘鸡丝、麻婆豆腐、炝炒土豆丝、糖醋蓮白。2、要求:刀工规范,调味适口,火候运用恰当,质地适宜,造型美观。(三)汤菜制作1、范围:丸子汤、酸菜鸡丝汤、萝卜连锅汤、酸辣蛋花汤。2、要求:刀工规范,调味适口,汤色符合要求,火候运用恰当,汤料比例合理。(四)自行设计菜品制作1、范围:根据提供的原料,自行设计并制作一道菜品。2、要求:原料搭配合理,制作方法恰当,刀工规范,调味适口,火候运用恰当,成菜美观。注:考试内容以考试大纲规定的内容为准,原则上不指定考试教材版本,参考教材主要为高等教育出版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