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土木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制度程序文件汇编大全.doc_第1页
XX土木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制度程序文件汇编大全.doc_第2页
XX土木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制度程序文件汇编大全.doc_第3页
XX土木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制度程序文件汇编大全.doc_第4页
XX土木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制度程序文件汇编大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件号:QB/JHG2/-B-2017版 本 号: B 受控状态:_分 发 号:_持 有 人:_2017-07-01 发布 2017-07-01 实施山东建华土木有限公司 发布 152目 录一、文件管理制度(程序)3二、记录管理制度(程序)7三、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控制制度(程序)10四、危险源与环境因素辨识评价控制程序13五、合规性义务控制程序33六、沟通、参与和协商控制程序36七、质量管理自查与评价制度40八、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程序)43九、员工绩效考核制度47十、施工机具管理制度50十一、施工过程策划控制程序54十二、工程项目投标及工程承包合同管理制度60十三、分包管理制度67十四、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管理制度(程序)70十五、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制度79十六、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85十七、顾客或外部供方财产控制程序88十八、产品防护控制程序91十九、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95二十、应急准备及响应控制程序101二十一、变更管理控制程序105二十二、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109二十三、内部审核控制程序112二十四、绩效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控制程序118二十五、施工质量检查制度123二十六、试验和检测管理制度126二十七、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128二十八、质量问题(不合格、不符合)处理制度130二十九、质量事故责任追究制度133三十、 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不符合控制程序135三十一、事件调查与处理控制程序138三十二、数据分析和评价控制程序141三十三、纠正、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控制程序144三十四、信息管理与管理改进148一、文件管理制度(程序) 1 目的本文件规定了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发布、更改和管理的职责等内容,确保公司管理体系文件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各个使用文件的场所可得到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防止使用失效或作废的文件。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对管理体系文件及与公司管理体系有关的外来文件的控制。3 术语和定义略。4 职责4.1 总经理负责批准管理方针、管理目标和管理手册;4.2 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管理手册、批准程序文件和本公司内部形成的工作文件;4.3 办公室负责管理体系文件和资料的归口管理;4.4 项目部负责项目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等工程管理文件和顾客提供的图纸等工程资料的控制管理;4.5 各部门负责相关文件的编制、使用和保管;4.6 项目部(施工队)负责工程项目相关方提供的工程文件资料的管理工作。5 工作程序5.1 管理体系文件包括:a) 管理方针和管理目标;b) 管理手册;c) 程序性文件;d) 工作文件,包括:l 操作性文件:为使程序文件更具可操作性而进一步细化,对程序文件有直接支持作用的文件。如管理制度、实施细则、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等。l 外来文件: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范和来自相关方的文件(如图纸资料等)。l 管理标准所要求的记录:如产品检测记录、体系运行记录。(详见记录管理制度(程序)5.2 文件编写与审批 5.2.1 管理方针和管理目标由总经理组织制订和发布。5.2.2 管理手册由管理者代表组织编写,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5.2.3 程序文件由相关部门编写,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5.2.4 技术文件、工艺文件、检验文件、管理文件由相关部门编写,公司分管领导批准。5.2.5 文件的审批过程应记录在文件审批表中,文件批准后交办公室资料员统一存档。5.3 文件的标识、文件的格式和控制5.3.1 文件应进行编号,赋予唯一性标识以便于识别和检索。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号:管理手册QB/JHG1/-B-2017程序文件QB/JHG2/-B-2017作业文件QB/JHG3/-B-2017其中QB企业标准,JH公司名称缩写,Gn管理文件第n层次文件,n数字,B文件的版本号,2017文件发布的年代。5.3.2 办公室资料员负责对文件的状态予以标识以免被误用。状态标识包括:“受控文件”、 “参考文件”、“作废文件”,在文件的显著部位加盖专用印章进行标识。5.3.3 “受控文件”的发放部门资料员有责任对已发出的受控文件的有效性进行跟踪管理,及时收回失效、作废的文件。5.3.4 分发给外部组织的公司管理体系文件(认证机构除外)不作受控标识,本公司不负责对此类文件进行更改或更新。5.3.5 对失效的“受控文件”,如因积累知识或法律的目的还需保留时应由资料员加盖“参考文件”标识印章,以防止被非预期使用。5.3.6 作废的文件,资料员应加盖“作废文件”标识印章并单独存放,等待处理。5.3.7 办公室资料员应建立受控文件一览表,并时刻关注管理体系文件(包括外来文件)有效性的变化,并将这些变化随时反映在受控文件一览表上。受控文件一览表是进行文件发放和收回操作的依据。5.3.8 公司内各与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相关人员均应采用文件的有效版本,并考虑使用非受控文件而承担的风险。5.3.9文件的格式可采用纸质、电子档或其他媒体介质(注:成文信息的“访问”可能意味着仅允许查阅,或者意味着允许查阅并授权修改)5.4 文件的发放与回收5.4.1 管理体系文件的发放和收回由办公室资料员负责,并根据文件的性质、涉及到的部门和人员来决定发放的范围。5.4.2 办公室资料员应在发放的文件上注明发放号、持有人姓名。5.4.3 办公室资料员应根据受控文件一览表上所反映的文件修订状态变化发放和收回受控文件,并建立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文件领用和收回人应在表内相应栏目中签字。5.4.4 项目部资料员负责项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等工程管理文件的发放控制,建立项目工程资料接收发放登记表,文件领用人应在表内相应栏目中签字。5.4.5 顾客提供的工程文件资料,其有效性由顾客控制,项目部资料员应负责建立项目工程资料接收发放登记表。5.4.6 因各种需要而发出的非受控的管理体系文件也应办理正式的领用或借用手续。5.4.7 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有时效性的文件(如:管理方案、检查计划等),相关部门资料员可通过收发登记手续对其有效性进行控制,可不加盖“受控”标识。5.5 文件的更改5.5.1当组织内部形成的管理体系文件不适宜或不充分需作更改时,由建议更改部门或个人填写文件更改申请单说明更改原因,送办公室主任审核,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交相关部门修改。5.5.2 文件更改后按原文件审批程序审批,由部门资料员保存文件审批表,并交办公室资料员备份。5.5.3 文件的更改主要采取“换页”方式,每次换页后该页的修订状态增加一次。对于需作大量修改的文件则可采用“换版”的方式。 5.5.4 办公室、项目部、施工技术部、市场经营部、质量安全部等部门应定期核查所使用的法律、法规、标准等外来文件是否仍为有效版本,按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控制程序规定执行。5.6 文件的领用因文件丢失、严重破损或其他情况(如提供给相关方等)而主动申请领用时,由申请者填写文件领用申请单,经部门负责人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方可领用。因破损而重新领用的新文件,办公室资料员应收回相应旧文件,并作好相应发放签收记录。5.7 文件的管理5.7.1 本公司的管理体系文件以受控发放的纸质文件为主,也可以以电子媒体形式出现,但必须满足文件控制管理的要求,办公室资料员采取及时更新、加密码防止被随意修改等方式确保其有效性。5.7.2 任何人不得在受控文件上乱涂乱画改,不准私自外借,确保文件的清晰、整洁和完好。5.7.3 我公司按内部审核控制程序、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控制程序、绩效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定期对各部门文件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各类在用文件的有效性,发现问题后按质量问题(不合格、不符合)处理制度规定处理。6 相关文件6.1 记录管理制度(程序)6.2 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控制程序6.3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6.4 绩效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6.4 质量问题(不合格、不符合)处理制度7 记录7.1 JH/JL-4201-01 受控文件一览表7.2 JH/JL-4201-02 受控文件收/发放登记表7.3 JH/JL-4201-03 文件更改申请表7.4 JH/JL-4201-04 文件更改一览表7.5 JH/JL-4201-05 文件更改通知单8 引用记录(无。)二、记录管理制度(程序) 1 目的规范管理体系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和处置的管理活动,以提供产品符合规定要求和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管理体系运行中所有记录的管理。3 术语和定义略。4 职责4.1 办公室负责管理体系记录的归口管理。4.2 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的记录进行管理、控制和保存,并负责对本部门使用的记录表格进行修改、设计,并将新的记录表格交办公室审核、备案。4.3 各项目部负责相应项目工程竣工资料(施工记录、检验和试验等记录)的收集、整理、组卷工作,并移交档案室归档。4.4 档案室负责工程记录资料的编目及归档工作。5 工作程序5.1 记录存在的媒体形式记录应以纸张(填写或打印)为主,也可采用照片、胶片、电子媒体等形式。5.2 记录采用格式及其标识的规定5.2.1 在体系运行中,应按以下先后顺序优先采用:a) 按顾客及其代表在合同或文件中提供或规定的要求,在项目工程施工中必须采用的格式;b) 国家、行业、地区等上级文件及颁布的规定、规范、法规等提供的记录格式或按其要求所制订的格式;c) 公司管理体系文件规定的记录格式;d) 公司其他文件中所规定采用的记录格式;e) 施工方案、措施、指导书等规定采用的格式。5.2.2 我公司长期遵循和采用的记录表格,应按文件管理制度(程序)的要求作为受控文件进行管理,办公室资料员负责建立并及时更新记录表格控制清单。5.2.3 记录的标识a) 我公司自行制定的管理体系记录表格均应编号,这是表格的唯一性标识,表格编号按文件管理制度(程序)执行;b) 记录的标识还包括记录的类别、名称、编号、时间等,这些标识应在记录形成过程中一一填入。5.3 记录的填写、修改记录填写内容应真实、及时、完整,不得漏项,字体应规范、工整、清晰,整洁。凡签名栏应由相应负责人签全名。凡空白栏应划上斜杠“/”表示该栏目不要求填写。记录不可随意涂抹、更改,如因某种原因不能填写的项目,应能说明理由,并将该项用划线划去,各相关栏目负责人签名不允许空白。如因笔误或计算错误要修改原数据,应采用划线划去原数据,在其上方写上更改后的数据,签上更改人的签名、注上日期。5.4 记录的收集、整理、归档、贮存、保护和保管5.4.1 各部门应按职责规定及时收集、整理和保管所使用的各类管理体系运行记录,便于查阅。5.4.2 项目工程的记录,在施工期间由各项目部资料员负责收集和整理,并由项目部资料员按档案管理制度等相关文件进行整理,形成竣工资料。竣工资料应在项目工程完成后一个月之内装订成册,移交公司档案室,按档案管理制度归档和保管。5.4.3 档案室管理员应建立科技档案分类目录以备检索。5.4.4记录应保存在安全、干燥的地方,便于检索并注意做好防火、防虫蛀、防潮等工作;对于需保存的电子媒体应及时备份,防止贮存的内容丢失。5.5记录的查阅、借阅a) 顾客如需借阅竣工资料,需经公司主管经理书面批准,方可提供给顾客在档案室内查阅或外借;b) 公司员工如需借阅,应办理登记手续,经档案室管理员同意后,方可借阅,借阅人应限期归还借阅资料。5.6保存期限和处置5.6.1 管理体系运行记录除仍需继续保存作为开展管理活动依据那部分外,其保存期规定为4年。5.6.2 施工质量记录(竣工资料)由档案室建档后按档案管理制度要求的保存期限保存和对超过保存期的记录进行处置。5.6.3各部门资料员负责对超过保存期的记录进行处置,处置时应填写记录销毁申请表,经办公室及本部门负责人共同审核、主管经理批准后方可销毁。6 相关文件6.1 文件管理制度(程序)6.2 档案管理制度(山东建华土木有限公司)7 记录7.1 JH/JL-4202-01 记录归档清单7.2 JH/JL-4202-02 记录销毁申请表8 引用记录 (无。)三、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控制制度(程序) 1 目的为建立、实施与改进公司的管理体系,实现管理方针目标、指标以及为确保实现目标而制定的管理方案得到贯彻落实,特制订本程序。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管理目标和指标以及管理方案的制定、实施与更改过程。3 术语和定义略。4 职责4.1 总经理负责在相关职能、层次和管理体系所需过程建立管理目标,批准目标指标、管理方案。4.2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在相关职能、层次和管理体系所需过程制订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并对其进行审核。4.3 办公室负责管理方针、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的归口管理。4.4 各部门负责建立相关职能、层次和管理体系所需过程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指标。 4.5 各相关部门负责编制职能范围内的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5 工作程序5.1 目标和指标5.1.1 目标和指标的确定体系建立之初的目标与指标,由管理者代表根据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产品质量要求组织各部门在公司相关职能、层次和管理体系所需过程上制订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进行审核,报总经理批准后发布。5.1.2 目标和指标的制定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a) 管理方针的内容;b) 满足顾客要求及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c) 不可接受风险、重要环境因素;d) 来自相关方的信息与要求;e) 管理活动的持续改进;f) 目标和指标应可测量,并落实到各相关职能、层次和管理体系所需过程过程上;g) 考虑到适用的要求;h) 与产品和服务合格以及增强顾客满意相关;i) 予以监视;j) 予以沟通;k) 适时更新;l) 保持有关管理目标的成文信息。5.1.3 目标和指标的更改a) 目标和指标的年度或临时性的调整工作,由办公室组织公司相关部门根据制定目标、指标应考虑的问题,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提出年度的或新的管理目标和指标,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报总经理批准后实施。b) 在管理方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管理方案的进度及相关内部、外界因素等发生变更时,目标应重新评审,必要时加以修订。5.1.4 目标和指标应按绩效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监测和测量,并将结果作为管理评审输入。5.2 管理方案5.2.1 管理方案的编制为实现质量、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目标应进行专门的策划并形成文件化的管理方案,管理方案由办公室体系管理员组织有关部门编制,管理者代表审核,公司总经理批准; 5.2.2管理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目标实现需要的资源):a) 管理目标和指标;b) 实现目标、指标的方法、措施、技术手段;c) 预算费用;d) 执行部门与负责人;e) 启动日期与完成期限;f) 检查人、检查时;g) 有效性评价评价人、评价时间;5.2.3 管理方案的更改当发现管理方案不合理或不适用时,由办公室体系管理员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修订,管理者代表审核,公司总经理批准后实施。5.2.4 管理方案的实施、监督与验证及有效性评价质量、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方案由办公室资料员按文件管理制度(程序)5.4.7发放至相关责任部门具体实施,并按绩效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监督、验证及有效性评价。6 相关文件6.1 文件管理制度(程序)6.2 绩效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6.3 危险源与环境因素辨识评价控制程序 7 记录 (无。)8 引用记录 (无。)四、危险源与环境因素辨识评价控制程序 1目的为了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危险源及能够控制和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辨识与评价,以确定公司的不可接受风险和重要环境因素,为制定或更新管理方针、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及运行控制提供依据。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辨识与评价。3 术语和定义3.1 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3.2 危险源辩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3.3 危险: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3.4 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3.5 可接受的风险根据组织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降至组织可容许程度的风险。3.6 不可接受风险通过风险评价,经判定超过组织设定标准的风险。3.7 环境: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3.8 环境因素:一个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3.9 重要环境因素:对环境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4 职责4.1 管理者代表最终确认公司不可接受风险和重要环境因素;4.2 项目部、市场经营部、财务部、办公室、施工技术部、质量安全部等分别负责其业务范围及区域内的危险源及环境因素的辩识和评价;4.3 办公室负责对公司所有的危险源及环境因素进行汇总整理,提交管理者代表确认。5 工作程序5.1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识别5.1.1 作业活动的划分作业活动应包括公司工程施工或服务中的所有活动及场所和相关方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中的有关活动及场所,通常按以下方式划分:办公场所,如公司及工地办公室;工程施工的主要过程(工序)及场所,如土建工程等,其活动场所主要集中在施工现场;辅助施工活动及场所,如钢筋加工场、砼预制件场、仓库、堆场、车队等;后勤及生活场所,如饭堂、卫生间、工地宿舍等。5.1.2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分类5.1.2.1 危险源的分类结合公司业务的特点,危险源可参考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将危险源按以下四个方面分类:人的因素; -心里、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物的因素; -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环境因素; -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室外作业场地环境不良 -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 -其他作业环境不良管理因素;5.1.2.2 环境因素按以下六个方面分类:a) 向大气的排放;b) 向水体的排放;c) 向土地的排放;d) 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e) 能源使用;f) 能量释放(如热、辐射、振动等);g) 废物和副产品;h) 物理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外观等。5.1.3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识别和收集5.1.3.1环境因素应覆盖公司所有活动及场所和相关方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中的有关活动及场所。环境因素的辨识时要考虑:1) 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如正常的施工活动和紧急、异常情况下的活动;危险源和环境因素通常存在于这些作业活动及场所的“三种时态”和“三种状态”:a) 三种时态过去时态:作业活动及场所过去所遗留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可能时)。现在时态:作业活动及场所在现有(或拟定)的控制措施下的危险源或环境因素。将来时态:作业活动在开展后可能出现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b) 三种状态正常状态(常规):指正常的施工情况,作业活动按正常的施工流程进行,包括机械设备、工器具能正常工作等。异常状态(非常规):非正常的施工情况,作业活动不能按正常的施工流程进行,包括机械设备的试运转、停机及发生故障和在恶劣天气(雨天、台风、高温、寒冷)下施工以及非常规施工(大跨越施工、在带电体附近施工、带电跨越施工、扩建、改建工程)等。紧急状态(事故):可合理预见的紧急情况,如毒气泄漏、爆炸等可能带来空气污染; 不能预见何时发生、可能带来的重大危险,如地震、火灾、爆炸等。2) 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承包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3) 人的行为、能力和其他人的因素,如习惯性违章、长时间工作、超负荷作业等;4) 已识别的源于工作场所外,能够对工作场所内组织控制下的人员的健康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的危险源;5) 从生命周期观点考虑,由公司或外界所提供的工作场所的基础设施、设备和材料;6) 考虑变更如,组织及其活动、材料的变更,或计划的变更;包括临时性变更等,及其对运行、过程和活动的影响;7) 任何与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控制措施相关的适用法律义务;8) 对于工作区域、过程、装置、机器和(或)设备、操作程序和工作组织的设计、包括其对人的能力的适应性,如施工项目部平面布置、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策划。5.1.3.2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识别方法a) 询问和交流;b) 现场观察;c) 查阅有关记录;d) 获取外部信息;e) 工作任务分析;f) 安全检查表等。5.1.3.3 对收集到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信息,应分类归纳、整理,填写危险源辩识与评价表和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表。5.2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评价5.2.1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评价步骤5.2.1.1危险源的评价可按以下步骤进行:a) 确定各作业活动及场所的危险源;b) 对危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c) 确定危险级别及其危险程度;d) 确定不可接受风险;e) 制订控制计划。5.2.1.2 环境因素的评价可按以下步骤进行:a) 确定各作业活动及场所的环境因素;b) 对环境因素进行定量评价;c) 确定重要环境因素;d) 制订控制计划。5.2.2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5.2.2.1 危险源的评价方法采用直观判断定性的评价方法或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对识别出来的危险源进行定量评价。LEC法计算公式:DLEC式中:D危险性分值 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E人员处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L、E、C取值表L取值E取值C取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取值人员处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取值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取值完全可以预料1024小时1010以上死亡100相当有可能6每天工作时间629人死亡40有可能,但不经常3每周一次312人死亡15可能性小,完全意外1每月一次2重伤7很不可能,可以设想0.5每年几次1轻伤3极不可能0.2非常罕见0.5值得关注1实际不可能0.15.2.2.2环境因素的评价采用多因素评分法进行评价,计算公式如下: Mabcdef; M1gh式中:M、M1环境因素对环境影响的大小a: 污染物排放对环境影响的范围b: 污染物对环境影响的程度c: 污染物产生量d: 污染物排放发生的频次e: 法规符合性f: 公众媒体和社区的关注程度g: 万元产值年消耗量h: 可节约程度环境影响评价因素取值表序号代号(因素)评价项目及取值1a影响范围全球范围周围社区场界内员工10以下操作者本人a5a4a3a2a12b影响程度严重一般轻微b5b3b23c产生量大中小c5c3c14d发生频次持续发生间歇发生夜间发生白天发生偶然发生d5d4d3d2d15e法规符合性超标接近超标达标e5e3e26f社会关注强度强一般弱f5f3f27g万元产值/年消耗量大中小g5g3g18h可节约程度加强管理可明显见效改善工艺可明显见效较为节约h5h3h1 5.2.3 不可接受风险和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5.2.3.1不可接受风险的确定符合下列情况的为级(不可承受的)危险源(不可接受风险):a) 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b) 曾经发生过事故,且没有采取有效措施;c) 直接观察可能导致事故,但无适当控制措施;d) 相关方有合理抱怨和要求;e) D值60的。如果:D值2060时,为级(需要整改的)危险源; D值小于20时,为级(需要注意的)危险源。5.2.3.2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符合下列情况的为级环境因素(重要环境因素):a) 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b) 节能、降耗且能带来较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果;c) 有损公司社会形象;d) 相关方有合理抱怨、要求和投诉;e) M值15或M1值7的。如果:M值1114或M1值36为级(需要整改的)环境因素; M值小于11或M1小于3为级(需要注意的)环境因素。5.2.3.3 不可接受风险和重要环境因素确定后,由质量安全部编制不可接受风险及控制计划清单和重要环境因素及控制计划清单提交管理者代表确认批准后,通报相关职能部门,为修订公司管理方针、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和运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5.2.4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控制计划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控制应尽量体现在目标和指标以及管理方案中,或通过制订管理程序的方式来加以控制,对因经济状况、技术条件等原因暂时无法实施的、要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在确定控制措施或考虑变更现有控制措施时,结合公司经营、技术、财力等制订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方法,降低风险的方法和顺序如下:a) 消除改变设计以消除危险源,如引入机械提升装置以消除手举重物危险源等; b) 替代用低危害材料替代或降低系统能量(如较低的动力、电流、压力、温度等); c) 工程控制措施安装通风系统、机械防护、联锁装置、声罩等; d) 标示、警告和(或)管理控制措施安全标志、危险区域标识、发光照片标志、人行道标识、警告器或警告灯、报警器、安全程序、设备检查、准入控制措施、作业安全制度、标牌和工作许可证等; e) 个体防护装备(PPE)安全防护眼镜、听力保护器具、面罩、安全带和安全索、口罩和手套。5.3变更管理公司应在变更前,识别在公司内、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或组织活动中与该变更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变更包括: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使用;法律、法规要求的变化(如新法规出台);现场组织结构和人员配备(包括分包方)的重大改变;健康安全设施和设备或控制措施的改变等。5.4 辨识与评价活动的实施5.4.1 初始状态评审 在体系建立之前,公司应进行初始状态评审,以了解公司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的状况,危险源及环境因素的辨识与评价是初始状态评审的主要内容之一。初始状态评审工作在管理者代表领导下,由办公室组织各相关部门进行,并形成包括危险源与环境因素清单、危险源及控制措施清单和重要环境因素及控制计划清单等内容的 “初始状态评审报告”,作为建立体系的输入信息。5.4.2 危险源与环境因素的年度评价各部门主任每年12月份组织对本部门业务范围及区域内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进行一次辨识与评价,将新的或已变化的危险源与环境因素列入危险源辨识与评价表和环境因素辩识与评价表并报送办公室。办公室体系管理员负责更新公司年度的危险源与环境因素,并形成新年度的不可接受风险及控制计划清单和重要环境因素及控制计划清单。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评价本年度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a) 本年度公司或行业发生事故、事件时;b) 应用新施工方法、使用新的机械设备或材料、采用新的技术措施等;c) 科学技术的进步;d) 法律、法规的更新或变化。5.4.3项目工程的危险源与环境因素的辨识与评价项目工程开工前,由项目经理组织对工程施工可能出现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进行辨识与评价,通常与工程调查同时进行,针对工程项目存在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拟定控制措施,填写危险源辨识与评价表和环境因素辩识与评价表,作为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应急预案与响应计划等工程管理文件的编写依据。5.5本程序形成的文件按照文件管理制度(程序)的要求进行管理。6 相关文件 6.1 文件管理制度(程序)6.2 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控制制度(程序)7 记录7.1 JH/JL-5402-01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表7.2 JH/JL-5402-02 不可接受风险及控制计划清单7.3 JH/JL-5402-03 环境因素辩识与评价表7.4 JH/JL-5402-04 重要环境因素及控制计划清单8 引用记录 (无。)危险源分类附件一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表代码名称说明1人的因素11110111010111010211010311019911021103110411040111040211040311049911051105011105021105991199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辨识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辨识功能缺陷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指易引起疲劳、劳损、伤害等的负荷超限指伤、病期等121201120101120102120199120212020112020212029912031299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错误操作错误误操作违章操作其他操作错误监护失误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各级管理人员的指挥包括脱岗等违反劳动纪律行为2物的因素21210121010121010221010321010421010521010621010721010821010921011021011121019921022102012102022102032102042102052102992103210301210302210303210304210399210421040121040221040321049921052105012105022105032105992106210721070121070221070321070421070521070621082108012108022108032108042108052108062108072108992109211021100121100221100321109921112111012111022111032111992112211201211202211203211204211205211299211321130121130221130321130421130521139921142199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耐腐蚀性差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操纵器缺陷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其他缺陷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电伤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静电和杂散电流电火花其他电伤害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危害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紫外辐射激光辐射微波辐射超高频辐射高频电磁场工频电场运动物伤害抛射物飞溅物坠落物反弹物土、岩滑动料堆(垛)滑动气流卷动其他运动物伤害明火高温物体高温气体高温液体高温固体其他高温物体低温物体低温气体低温液体低温固体其他低温物体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其他信号缺陷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晰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志缺陷有害光照其他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抗倾覆、抗位移能力不够。包括重心过高、底座不稳定、支承不正确等指密封件、密封介质、设备辅件、加工精度、装配工艺等缺陷以及磨损、变形、气蚀等造成的密封不良指设备、设施表面的尖角利棱和不应有的凹凸部分等指人员易触及的运动件指结构、尺寸、形状、位置、操纵力不合理及操纵器失灵、损坏等指防护装置、设施本身安全性、可靠性差,包括防护装置、设施、防护用品损坏、失效、失灵等指防护装置、设施和防护用品不符合要求、使用不当。不包括防护距离不够包括矿井、建筑施工支护不符要求指设备布置、机械、电气、防火、防爆等安全距离不够和卫生防护距离不够等指人员易触及的裸露带电部位包括射线、射线、粒子、粒子、中子、质子、高能电子束等指应设信号设施处无信号,如无紧急撤离信号等指信号量不足,如响度、亮度、对比度、时间维持时间不够包括信号显示错误、显示滞后或超前包括直射光、反射光、眩光、频闪效应等222201220222032204220522062207220822092299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粉尘与气溶胶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根据GB13690中的规定2323012301012301022301032301992302230323042399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其他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3环境因素包括室内、室外、地上、地下(如隧道、矿井)、水上、水下等作业(施工)环境31310131023103310431053106310731083109311031113112311331143199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室内地面滑室内作业场所狭窄室内作业场所杂乱室内地面不平室内梯架缺陷地面、墙和天花板上的开口缺陷房屋地基下沉室内安全通道缺陷房屋安全出口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房屋安全出口缺陷作业场所空气不良室内温度、湿度、气压不适室内给、排水不良室内涌水其他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指室内地面、通道、楼梯被任何液体、熔融物质润湿,结冰或有其他易滑物等包括楼梯、阶梯、电动梯和活动梯架,以及这些设施的扶手、扶栏和护栏、护网等包括电梯井、修车坑、门窗开口、检修孔、孔洞、排水沟等包括无安全通道、安全通道狭窄、不畅等包括无安全出口、设置不合理等指照度不足或过强、烟尘弥漫影响照明等指自然通风差、无强制通风、风量不足或气流过大、缺氧、有害气体超限等32320132023203320432053206320732083209321032113212321332143215321632173299室外作业场地环境不良恶劣气候与环境作业场地和交通设施湿滑作业场地狭窄作业场地杂乱作业场地不平航道狭窄、有暗礁或险滩脚手架、阶梯和活动梯架缺陷地面开口缺陷建筑物和其他结构缺陷门和围栏缺陷作业场地基础下沉作业场地安全通道缺陷作业场地安全出口缺陷作业场地光照不良作业场地空气不良作业场地温度、湿度、气压不适作业场地涌水其他室外作业场地环境不良包括风、极端的温度、雷电、大雾、冰雹、暴雨雪、洪水、浪涌、泥石流、地震、海啸等包括铺设好的地面区域、阶梯、通道、道路、小路等被任何液体、熔融物质润湿,冰雪覆盖或有其他易滑物等包括不平坦的地面和路面,有铺设的、未铺设的、草地、小鹅卵石或碎石地面和路面包括这些设施的扶手、扶栏和护栏、护网等包括升降梯井、修车坑、水沟、水渠等包括建筑中或拆毁中的墙壁、桥梁、建筑物;筒仓、固定式粮仓、固定的槽罐和容器;屋顶、塔楼等包括大门、栅栏、畜栏和铁丝网等包括无安全通道、安全通道狭窄、不畅等包括无安全出口、设置不合理等指光照不足或过强、烟尘弥漫影响光照等指自然通风差或气流过大、作业场地缺氧、有害气体超限等33330133023303330433053306330733083399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隧道/矿井顶面缺陷隧道/矿井正面或侧壁缺陷隧道/矿井地面缺陷地下作业面空气不良地下火冲击地压地下水水下作业供氧不当其他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不包括以上室内室外作业环境已列出的有害因素包括通风差或气流过大、缺氧、有害气体超限等指井巷(采场)周围的岩石(如煤体)等物质在外载作用下产生的变形能,当力学平衡状态受到破坏时,瞬间释放,将岩体、气体、液体急剧、猛烈抛(喷)出造成严重破坏的一种井下动力现象39390139023999其他作业环境不良强迫体位综合性作业环境不良以上未包括的其他作业环境不良指生产设备、设施的设计或作业位置不符合人类工效学要求,而易引起作业人员疲劳、劳损或事故的一种作业姿势显示有两种以上作业环境致害因素,且不能分清主次的情况4管理因素41424343014302430343044399444549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未落实操作规程不规范事故应急预案及响应缺陷培训制度不完善其他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其他管理因素缺陷包括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配置包括隐患管理、事故调查处理等制度不健全附件二LEC风险定量评价方法采用“LEC定量评价法”对危险源进行定性分析、评价,确定危险源。方法如下: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