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和运动常考易错题目汇编(张振).doc_第1页
力和运动常考易错题目汇编(张振).doc_第2页
力和运动常考易错题目汇编(张振).doc_第3页
力和运动常考易错题目汇编(张振).doc_第4页
力和运动常考易错题目汇编(张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力和运动常考易错题目汇编(张振)1:(2011天津)下列说法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b)a、 普通中学生使用的课桌高度是1.8mb、 :九年级男生的平均体重约为600n c、按照交通部门规定,天津市快速路的最高限速为300km/h d、按照国家规定,夏天公共建筑内的空调温度应控制在18 2:(2011广州)中学生的大姆指指甲面积约为(b)a、1mm2 b、1cm2 c、1dm2 d、1m23:(2011武汉)下列对测量工具的选择不合理的是(d)a、测量气温选用寒暑表b、测量百米赛跑的时间选用停表 c、测量几枚硬币的质量选用托盘天平 d、测量跳远成绩选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 4:(2008株洲)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d)a、1cm、5.50cm b、1cm、8.30cm c、1mm、8.30cm d、1mm、2.80cm 5:有一把刻度尺是用金属材料做成的,这种金属材料受温度变化很明显,那么在严冬季节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a)a、 偏大 b、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6:(2011绍兴)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反复多次实验“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多次测量“研究杠杆的平衡”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测量“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定值电阻,多次测量“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上述实验中寻找普遍规律的是(c)a、 b、 c、 d、7:(2008恩施州)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在下列关于测量的几种说法中,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d)a、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b、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 c、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以确定是否有零误差 d、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 8:(2011湖州)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时间-速度图象,根据图象分析不正确的是(d)a、 紧急刹车发生在8:27b、 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 c、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千米/时 d、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千米/时 9:(2010茂名)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同向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c)a、前4min乙同学速度比甲同学速度大b、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0.5m/s c、乙同学第4min后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同学相遇时距起点240m 10:(2010赤峰)下列四个成语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最明确的是(b)a、 离弦之箭 b、一日千里 c、姗姗来迟 d、风驰电掣11:(2009上海)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米的两点,甲从p点向q方向、乙从q点同时沿直线同向而行,它们运的 s-t 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d)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经过3秒,甲、乙相距3米 c、甲、乙相遇时离q点6米 d、甲到达q点时,乙离p点20米 12:(2007镇江)春节期间燃放双响炮,如图所示,把双响炮用橡皮条系在一根竖直插入地里的竹杆上,悬在半空中点燃后,双响炮“砰”一声竖直升上高空,“啪”一响而炸裂关于双响炮第一响后竖直上升的运动情景,以下叙述正确的是(c)a、一直做加速运动 b、一直做减速运动c、先加速后减速运动 d、一直做匀速运动 13:(2009荆州)如图所示,在b处有一观察者,他和山崖cd间的a处有一爆破点a当a处发生爆炸,观察者看到爆炸闪光后经过1.5s听到了第一次爆炸声,又过了2s后听到了第二次爆炸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则(a)a、bd间距离为850m b、ab间距离为255mc、bd距离为1190m d、ad间距离为680m 解:ab之间的距离就是声音1.5s传播的距离,sab=vt1=340m/s1.5s=510m;声从发声到我们听到第二次爆炸声,声音传播的路程是ad加上db,声音传播的时间是1.5s加上2s,ad间的距离, ;bd间的距离,sbd=sab+sad=510m+340m=850m故选a14:(2011泉州)小理家准备买新房,他看到某开发商的广告称乘车从新楼盘到一家大型商场的时间只需3分钟据此你认为从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比较接近的路程是(c)a、200m b、400m c、2000m d、10000m15: (2010黄冈)物理学中将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定义为加速度依据该定义,若某物体在t时间内速度从v1增加到v2,则加速度为 现有一小球从静止开始以3m/s2的加速度加速运动2s,则2s末小球的速度为(d)a、0 b、2m/s c、3m/s d、6m/s16:物体在一条平直公路上运动,已知该物体在第1s内运动了2m,第2s内运动了4m,第3s内运动了6m,第4s内运动了8m,以此类推,则物体在整个过程中(c)a、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后做变速直线运动b、先做变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c、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 d、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17:学校运动会上,同学们进行百米赛跑,记录萧蔷同学成绩的终点计时员听到发令枪的枪声才开始计时,测得的成绩是13.56s,则萧蔷同学的真实成绩(c)a、小于13.56s b、等于13.56s c、大于13.56s d、以上说法都不对18:(2005天津)物体从光滑的斜面滑下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受到的力有(a)a、重力和支持力 b、重力、支持力和下滑力 c、重力、下滑力和摩擦力 d、重力和下滑力19:(2011北海)2011年6月4日,我国运动员李娜获得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冠军李娜挥拍大力击球时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a)a、网球发生形变 b、网球拍不发生形变 c、网球没有惯性 d、球拍没有受网球的作用力20:(2010枣庄)如图所示,将木块放在压缩了的弹簧旁,释放弹簧,木块沿着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离开弹簧后,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了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a、木块在离开弹簧后的运动过程中,所受摩擦力不变b、弹簧对木块的弹力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 c、木块所受摩擦力不会改变木块的运动状态 d、木块最终停止运动是因为失去了弹力的作用21:(2007荆州)如图所示,是某广场上空静止的氢气球,用细绳系于地面上此时氢气球受到的力有(c)a、2个 b、3个 c、4个 d、5个22: 试画出一根木棍靠在墙上的受力示意图解:由分析知:物体共受5个力的作用:重力,其作用点在木棒的中心,方向竖直向下;墙壁对木棒的支持力,作用点在木棒与墙面的接触部分,方向垂直墙面向右;地面对木棒的支持力,作用点在木棒与地面的接触部分,方向垂直地面向上;在重力的作用下,木棒有下滑的趋势,所以会受到墙面方向向上的摩擦力,作用点在木棒与墙面的接触面上;在重力作用下,木棒有向右滑的趋势,所以会受到地面方向向左的摩擦力,作用点在木棒与地面的接触面上;如图所示:23: 画出图各图中物体a受力的示意图(a)斜面上的物体a匀速下滑;(b)a被水平传送带匀速传送;(c)车减速前进,悬挂在车厢内的物体a;(d)放在水平桌面上的a物体,受到向右的拉力后匀速直线运动(b未落下)画力的示意图分三个步骤:在受力物体上画出力的作用点;确定力的方向后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标箭头,在箭头的旁边标出所画力的符号,力有大小的要写上数值与单位;(a)在斜面上的物体受重力g、支持力n、摩擦力f;(b)在水平传送带上作匀速运动的物体受两个力:重力g与支持力n;(c)车减速前进时,悬挂在车厢内的物体a受两个力:重力g与拉力f;(d)物体a受到向右的拉力后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它受到七个力的作用:重力g、地面给它的支持力n、物体b给它的压力f压、向右拉力f、绳子给它向左的拉力fb、地面给它的摩擦力f1、物体b给它的摩擦力f2解答:解:受力分析时按:重力、弹力、摩擦力、其它力的顺序画图,避免漏力故答案为:(a)(b)(c)(d)物体a相对地面向右运动,所以摩擦力f1方向向左;a相对于b向或运动,所以摩擦力f2方向向左;绳子跨过滑轮向左拉a,所以fb方向向左 24:用力的图示法表示下面的力(1)电线对电灯6n的拉力;(2)用与地面成30的150n的力在o点斜向左上方拉小车25:如图所示,将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使钢片受力而发生如图甲、乙、丙、丁的4种形变(1)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2)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丁中钢片的弯曲方向,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3)在图甲与图丙的实验中,控制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变,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在物理学上叫作控制变量法26:(2011烟台)装卸工人利用斜面将一木箱推到汽车上(如图)试在图中画出木箱在斜面上所受力的示意图27:(2011广州)如图,物体沿粗糙水平面向右运动画出该物体所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28:(2010莱芜)如图所示是利用钓鱼竿钓鱼的示意图o为支点,f1是手对鱼竿的作用力,请画出:(1)鱼线对钓鱼竿拉力f2的示意图;(2)f1的力臂29:(2010黄冈)如图所示,用两橡皮筋悬挂的金属棒ab处于磁场中,金属棒两端连接着导线(导线对金属棒的作用力忽略不计),当棒中通以由a流向b的电流时,金属棒静止,橡皮筋刚好处于松弛状态;现让电流由b流向a,金属棒仍静止,请画出此时金属棒受力的示意图30:(2010恩施州)下图所示,水平地面有一快速运动的物体,当它遇到一表面粗糙的斜坡时,由于惯性,它将继续沿斜坡滑行一段,请在图中画出该物体向上滑行时的受力示意图31:(2011台州)如图甲是一枚简单的液体燃料火箭结构图,小明所在班级以“火箭中的科学奥秘”为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1)模拟火箭升空的原理:三组同学分别进行了下列活动,其中现象产生的原理与火箭升空相同的有a、b(2) 验证火箭顶部圆锥形能减少摩擦:某同学利用不吸水、硬质的纸张,制成等质量、密封的圆锥体和长方体,在同一高度让两者同时自由下落,如图乙所示为比较两者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他们需观察两物体着地的先后两物体着地的先后;为使实验效果更明显,下列措施可以采用的有a、ca在更高处让两物体自由下落b用木头替代纸张进行实验c让两物体在水中自由上浮31:(2011芜湖)人类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就经历了一个曲折漫长的探索过程(1)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一根据生活经验和事物表象得出的错误观点被人们沿用了近2000年(2)十七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正确地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如图所示,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有如下步骤: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两个对接的斜面,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以恒定速度持续运动下去上述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事实,有的则是科学推论将这些事实和推论进行分类排序,以下正确的是da事实事实推论推论b事实推论推论推论c事实推论推论推论d事实推论推论推论(3) 伽利略得出:运动物体如果不收其它物体的作用,将会永远匀速运动下去伽利略由此开创了实验和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32:(2010徐州)小明想探究足球滚动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1)小明想到自行车轮胎充气不足时很难骑快,于是猜想:足球充的气越足,滚动就越快(2)如图所示,小明在一处斜坡上进行实验他测出足球在a处从静止释放,滚动10m到b处所用的时间为8s;将足球用球针放掉一些气后,在b处从静止释放,测出足球滚动10m到c处所用的时间为14s小明在实验时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刻度尺(3)足球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1.25m/s(4)小明实验中存在不足之处,请你指出一点:没有从同一位置释放足球33:(2008赤峰)如图,下列现象中,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b)a:b:c:d:34:(2010嘉兴)用绳子拉着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做圆周运动,绳子拉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认为与小球的运动速度有关于是他用一根橡皮筋连接一个小球,让小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以一定速度作圆周运动(如图所示)改变小球的运动速度,做几次实验,记录现象如下表(1)小球在桌面作圆周运动时,其运动状态 一定改变(选填“可能”、“一定”或“一定不”)(2)从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小球的运动速度越大,那么橡皮筋的伸长就越 长(3)小明用橡皮筋替代绳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通过橡皮筋的伸长来比较拉力的大小(4)小玲查阅资料后知道作圆周运动的小球受到的拉力与小球的运动速度、小球的质量以及圆周的半径有关据此,小玲认为用橡皮筋代替绳子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请说出理由答:实验中速度和圆周半径都在发生改变35:(2011绍兴)如图,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木块没有受到小车的摩擦力 b、木块运动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c、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当小车受到阻力突然停止运动时,如果木块与小车接触面光滑,木块将向右倾倒 36:(2009杭州)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随车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当车突然停止运动,则两小球(设车无限长,其他阻力不计)()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c、若m1m2,则肯定相碰 d、无法确定是否相碰 37:(2006大连)小刚同学把一只熟鸡蛋和一只生鸡蛋都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同样大小的力分别使它们在桌面上绕竖直轴水平旋转,然后用手按住熟鸡蛋立即释放,发现熟鸡蛋静止了;用手按住生鸡蛋立即释放,发现生鸡蛋沿原来方向继续转了几圈,如图8所示请用初中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释放后生鸡蛋又继续转了几圈?解:可能是惯性造成的因为熟鸡蛋里面的蛋清、蛋黄已变为固体,和蛋壳成为一体,当熟鸡蛋被手按住后,在力的作用下,则由原来的运动变为静止而生鸡蛋里面是液体,当蛋壳被按住后,由运动变为静止,但里面的液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带动蛋壳继续转动38:(2011无锡)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钩码的数量来改变拉力的大小(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两个力能否平衡(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把小纸片一剪两半(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予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a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小书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才料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d小卡片容易扭转39:(2010沈阳)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甲、乙两组同学分别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老师指出乙组同学选择的器材更加合理,其原因是:小车与桌面间的摩擦力较小,可以忽略不计(2)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利用了定滑轮能够改变力的方向的特点,并通过调整砝码质量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3)保持f1与f2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到下图中的位置,松手后,小车将无法在此位置平衡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哪个条件?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40:学习关于物体的平衡条件时,小明同学提出了下列疑问:只受一个力作用的物体能保持平衡状态吗?只受两个力作用的物体一定保持平衡状态吗?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一定只受两个力作用吗?为此他做了如图所示实验,研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的受力情况(1)他将一小球用一根细线悬挂起来,如图(a)所示,剪断细线后小球落下,如图(b)所示(2)他又将一小球用两根细线悬挂起来,如图(c)所示,剪断其中的一根细线,小球发生摆动,如图(d)所示通过实验他的疑问得到解决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小明同学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1) 由图(a)和(b)可知:只受一个力作用的物体不能保持平衡状态;(2)由图(a)和(d)可知:只受两个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保持平衡状态;(3)由图(a)和(c)可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不一定只受两个力作用41:一个墨水瓶放在水平桌面上,试问:(1)墨水瓶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用力的示意图在图中画出墨水瓶受到的力(2)墨水瓶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墨水瓶的支持力是否是一对平衡力,为什么?(3)地球作用于墨水瓶的重力和墨水瓶对桌面的压力是否是一对平衡力,为什么?解:(1)静止在桌面上的墨水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桌面给墨水瓶向上的支持力和墨水瓶所受的竖直向下的重力(2)墨水瓶对桌面的压力,此时的压力作用在桌面上;桌面对墨水瓶的支持力,支持力作用在墨水瓶上,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这两个力虽然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故这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3)地球作用于墨水瓶的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作用在墨水瓶上;墨水瓶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桌面上,它的方向也是竖直向下的这两个力的特点是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大小相等、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方向相同故不是一对平衡力故答案为:(1)(2)不是一对平衡力,因为它们的受力物体不是同一物体;(3)不是一对平衡力,因为它们的力的方向相同42:(2011安徽)某物理小组在一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木板上的滑块通过轻绳绕过定滑轮,绳的另一端悬挂托盘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的砝码,使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测量滑块的滑动摩擦力,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填选项前的编号)木板的质量m1,滑块的质量m2:砝码的质量m3,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4(2)滑块的滑动摩擦力表达式为f=m4g(用已知或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3)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二力平衡(或滑块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等于摩擦力)(4)该实验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请你写出其中的一点:难以控制滑块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或砝码的质量不连续)43:(2010株洲)黄蜻蜓翅长而窄,飞行能力很强,既可突然回转,又可直入云霄(1)重0.1n的黄蜻蜓悬停在空中时,空气对它的作用力大小为 0.1n,方向 竖直向上(2) 雌蜻蜓在水面上飞行时,分多次将卵“点”在水中,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蜻蜓点水”蜻蜓点水时,引起水面 振动,就会形成以点水处为中心的圆形波纹(水波),并沿水面向四周匀速传播蜻蜓飞行时,翅膀扇动的频率范围是30hz40hz,我们 能(填“能”或“不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3)某同学观察蜻蜓在贴近平静的水面直线飞行时,获得了一张蜻蜓点水的俯视图片如图所示,图片反映了蜻蜓连续三次点水后某瞬间水面波纹的分布情况(每次点水只形成一个波纹),三个波纹刚好在o点内切蜻蜓每次点水所用的时间忽略不计,请据图片解答下列问题:从图片上看,蜻蜓的运动方向是沿x轴 向左(填“向右”或“向左”)蜻蜒飞行的速度 等于水波的传播速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该同学观测到蜻蜓从第一次点水到第三次点水历时2s,求蜻蜓的飞行速度解:(1)因为蜻蜓处于静止状态,所以蜻蜓受到的重力和空气对它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故大小为0.1n,方向竖直向上;(2)蜻蜓点水时,由于水面形成圆形波纹,所以蜻蜓点水时引起了水的振动;由于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而蜻蜓飞行时,翅膀扇动的频率范围是30hz40hz,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所以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3)因为蜻蜓连续三次点水后,形成三个波纹刚好在o点内切,所以蜻蜓向左飞行;因为蜻蜓点水后的三个波纹刚好在o点内切,蜻蜓第二次点水的位置刚好是第一次水波运动到的位置,所以水波的速度和蜻蜓飞行的速度相同; 蜻蜓第一次点水的位置x1=10m,第三次点水的位置x3=1m,所以蜻蜓从第一次点水到第三次点水通过的路程为s=x1-x3=9m;因此蜻蜓的飞行速度 答:蜻蜓飞行的速度为4.5m/s44:(2008宁德)某同学通过实验研究物体受力情况与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他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2n的钩码钩码的运动状态与测力计的读数记录如下表所示:实验次数 钩码的运动状态 弹簧测力计读数(n)1 匀速向上运动 2.0 2 匀速向下运动 2.0 3 加速向上运动 3.5 4 加速向下运动 1.4 5 减速向上运动 1.6 6 减速向下运动 2.8 (1)由可知,钩码在匀速直钱运动时,弹簧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等于钩码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由可知,钩码在加速向上或减速向下运动时,弹簧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大于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由可知,钩码在加速向下或减速向上运动时,弹簧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小于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一个站在体重计上的人,从站立到迅速蹲下的过程可看成先加速向下运动,然后减速向下运动,最后静止据(1)中结论可知体重计的示数变化是:ca一直减小,但最后等于体重 b一直增加,但最后等于体重c先减小后增加,最后等于体重 d先增加后减小,最后等于体重45:某同学通过实验研究物体运动与受力的关系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放一小车,其两端通过细绳悬挂重力相等的两个钩码,物体静止,如图(a)所示在同样的受力情况下,小车也可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b)所示当小车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用手竖直向上托住左侧的钩码后,发现小车将继续向左运动一段距离,如图(c)所示(1)分析比较图中的 (a)与 (b)可以得到:当一个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且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将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2) 分析比较图(b)和(c)可以得到:物体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46:(2010上海)重为g的苹果从树上竖直下落,若苹果在空中所受阻力小于g,则苹果在竖直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合力大小(d)a、 等于g b、等于0 c、大于g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