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模拟试题及详解答案.pdf_第1页
第35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模拟试题及详解答案.pdf_第2页
第35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模拟试题及详解答案.pdf_第3页
第35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模拟试题及详解答案.pdf_第4页
第35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模拟试题及详解答案.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 35 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模拟试题 2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模拟试题 1 第第 34 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模拟模拟试题试题 时间 180 分钟 满分 320 分 2017 6 8 一 40 分 四个等值电阻 R 四个电容值 C 1 F 的电容器以及四个电池分别在立方体的各边连接起来 如图所示 各电池的电压 为 U1 4V U2 8V U3 12V U4 16V 他们的内电阻均可忽略 1 求每个电容器的电压和电量 2 若 H 点与 B 点短路 求电容器 C2上的电量 解析 1 将电容器视为断路 电路可等效为如图所示的电路 则电路中的电流为 41 1 3 4 UUV I RR 取 C 点电势为零 则等效电路图中各点电势为 0 C 1 4 GC UV 7 HG IRV 10 EH IRV 4 6 AE UV 3 BA IRV 考虑到7 H V 则 D 点电势为 3 5 DH UV 考虑到3 B V 则 F 点电势为 2 5 FB UV 则各电容器电压和电量分别为 1 1 CFG UV 6 11 10 C QCUC 2 5 CEF UV 6 22 5 10 C QCUC 3 5 CCD UV 6 33 5 10 C QCUC 4 1 CDA UV 6 44 10 C QCUC 2 将 B H 短路后电路如图所示 此时流过 U1的电流为 1 1 2 2 UV I RR 流过 U4的电流为 4 4 8 2 UV I RR 则 1 2 BC I RV 24 10 EB I R UV 2 10 FB UV 则电容器 C2两端电压为 2 0 CEF U 故带电量也为零 即 2 0Q 二 40 分 在半径 R 2m 孔径 d 10cm 的凹面镜的焦点位置上 垂直于其对称轴 主光轴 放一块圆形屏幕 使平行于轴的所 有入射光线经凹面镜反射后都能达到该圆形屏幕 试求圆形屏幕的直径 如果在上述条件下圆形屏幕的直径减少到仅有原来的 1 8 试问有多少部分的光能达到在同样位置的屏幕上 解析 1 考察入射点为 P 的光线 反射光线交主轴与 A 点 光路如下图所示 O 为球面圆心 F 为焦点 U1 U4 R R R A B C E G H R U1 U4 R R R A B C E G H R I1 I4 U1 U2 U3 U4 R R R R C1 C2 C3 C4 A B C D E F G H 35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模拟试题 2 则 OPA 为等腰三角形 有 2cos2cos OPR OA 随入射角 增大 反射光线与主轴焦点离焦点 F 越远 光线越接近圆形屏幕 边缘 则入射角满足sin 2 d R 的光线即为边界光线 此时有 sin0 025 2 d R 2 cos1 sin0 99968745 2 2sin cos tan 2 0 05004693 2cos1 则圆形屏幕的直径为 5 2 cos tan 2 2cos1 tan 2 3 13 10 22 Rd DRRdm 2 设变化之后的屏幕直径为 8 D D 能到达屏幕的光直径为 d 则有 2cos1 tan 2 2cos1 tan 2 8 Rd Rd 考虑到sin 2 d R 则有 2 sindR 则上式变换为 6 2cos1 tan 2 2sin1 956 10 将 2 cos1 sin 2 22 2sincos2sin1sin tan 2 12sin12sin 代入上式可化简为 2 6 2 2sin 11sin 1 956 10 12sin 解上式可得 sin0 0125 2 d R 即 0 05dm 则能到达屏幕的光占总入射光的比例为 2 1 4 Sd Sd 即有 1 4 的光能到达圆形屏幕 三 48 分 在 xOy 平面内分布着某种透明光学材料 已知折射率 n n r r 为点到原点的距离 在距离原点 r0处的 A 点有一点光 源 若从此光源发出的光在材料中沿着以原点 O 为焦点的圆锥曲线传播 已知该圆锥曲线的离心率为 e 焦准距为 p 试求折射率 的分布规律 n r 已知 n r0 n0 解析 考察相邻的两微元薄层间的折射如图所示 由折射定律得 112 sinsinnn 由正弦定理得 2 21 sinsin rr 不难看出 光线刚进入球体后在各层上满足 sinnr 定值 考虑到sinnr 定值 可类比角动量守恒 即 n 类比动量 p mv 则光线路径可视为质量为 m 的粒子的轨迹 O 即为有心力的力心 则粒子的动能为 2 2 k n E m 考虑有心力为引力和斥力的两种情况 若为引力则粒子的势能可表示为 p k E r 当 e1 时 圆锥曲线为双曲线 设其实长轴为 A 则有初始条件可知总能量为 2 0 0 22 nkk mrA 解上式可得 2 00 0 2 Ar n k mAr 则其任意状态的总能量势能可表示为 222 0000 00 2 2 2 2 nAr nr n mmAr rmAr 解上式可得 22 0 0 0 2 2 Ar r nn Ar r 考虑到其半长轴为 2 1 ep A e 则上式可变换为 2 0 22 0 2 0 2 1 2 1 eprer nn eprer 当 e 1 时 圆锥曲线为双曲线 设其实长轴为 A 则有初始条件可知总能量为 2 0 0 0 2 nk mr 解上式可得 2 00 2 r n k m 则其任意状态的总能量势能可表示为 22 00 0 22 nr n mmr 解上式可得 220 0 r nn r 若为斥力则粒子的势能可表示为 p k E r 此时圆锥曲线必定为双曲线 总能量为 2 0 0 22 nkk mrA 解上式可得 2 00 0 2 Ar n k m rA 则其任意状态的总能量势能可表示为 222 0000 00 2 2 2 2 nAr nr n mm rA rm rA 解上式可得 22 0 0 0 2 2 rA r nn rA r 考虑到其半长轴为 2 1 ep A e 则上式可变换为 2 0 22 0 2 0 2 1 2 1 eprer nn eprer 四 40 分 频率为 0的光子具有惯性质量 m 此质量由光子的能量决定 在此假定光子的引力质量等于惯性质量 从一颗星球向 外发射光子逃逸引力时 便会损失能量 已知 e H 的静质量为 m0满足2 0 3752m cMeV 玻尔能级为 2 2 13 6 n Z EeV n 确定下列问 题 1 初始时频率为 0的光子从质量为 M 半径为 R 的星球表面到达无穷远时 它的频率增量为 则当 0 时 2 0 01cos 200 0 01cos 200 4 A ytxtx x44 时 2 0 01cos 200 44 0 01cos 200 44 0 01cos 200 48 44 B ytxtxtx x44 时 B A 两列波的相位差为 1 48 12 44 xx 两列波叠加后加强 不符合题意 当 x 0 时 B A 两列波的相位差为 2 40 10 44 xx 两列波叠加后加强 不符合题意 当 0 x 44 时 B A 两列波的相位差为 3 40 10 442 xxx 令 3 10 21 2 xk 可解得 422xk 考虑到 k 取整数且 0 x 44 可知 x 2m 6m 10m 14m 18m 22m 26m 30m 34m 38m 42m 处的点静止 六 32 分 有一均匀的长为 l 的麦秆 开始处于水平位置 中点被支撑着 它可以绕轴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 不计空气阻力和 轴上阻力 有一蜘蛛以竖直向下的速度 v0落下 并且落在麦秆中心和端点之间的中点处 蜘蛛的质量与麦秆的质量相等 当蜘蛛停 落于麦秆后 立刻沿麦秆向端点爬行 使麦秆的转动角速度保持不变 试求 v0的最小值 假定麦秆转到竖直位置时 蜘蛛离开麦秆 落下 试画出蜘蛛在空间的爬行路线 解析 设麦秆和蜘蛛的质量均为 m 麦秆转动角速度为 则碰撞前后瞬间角动量守恒有 22 0 1 4124 ll mvmlm 可解得 0 12 7 v l 设 t 时刻蜘蛛距离麦秆中心为 x 则有转动定理可知 MdtdJ 考虑到角动量为JI 且 保持不变 则有 2 2dJdId mxm xdx x A B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模拟试题 5 将力矩cosMmgxt 代入可知 cos2mgxtdtm xdx 可化简为 2 cos tdtdx g 两边同时积分 0 4 2 cos tx l tdtdx g 可得 2sin 42 lg xt 图像如图所示 由题意可知 在竖直位置即 2 t 时有 2 l x 即 2 422 lgl 将 0 12 7 v l 代入上式可得 0 7 62 gl v 七 48 分 如图所示 在竖直放置的气缸内有一质量为 M 的活塞 活塞面积为 S 在活塞上放一质量为 m 的物体 活塞与气缸间 无摩擦 大气压强为 P0 平衡时活塞到底部的距离为 l 今将活塞下压一定距离 d 后释放 认为气体的状态变化为等温变化 且认 为 d l 在活塞的上升过程中物体与活塞分离 分离后物体竖直上抛 活塞上下振动 求物体与活塞分离后上升的高度及物体与活 塞分离后活塞的振动振幅 解析 设气体初态压强为 P1 体积为 1 VSl 有初态活塞受力平衡可知 01 PSMm gPS 可得 10 Mm g PP S 设活塞上升 h 距离后 此时物体未与活塞分离 气体压强为 P2 此时气体体积为 2 VS ldh 由玻意耳定律可知 1 122 PVPV 可解得 21 l PP ldh 考虑到dl hl 则上式可近似为 2110 1 1 ldhdhMm g PPPP ldhllS 以活塞和物体整体为研究对象 其所受合外力为 200 dh FPP SMm gPSMm g l 由动量定理可知 FdtMm dv 将 dh dt v 代入上式可得 0 dh PSMm gdhMm vdv l 两边积分可得 2 0 2 PSMm g vdh h Mm l 物体与活塞分离时满足 200 1 dhMm g PPP lS 可解得 2 0 Mm gl hd PSMm g 则此时活塞与物体的速度为 2 222 2 02 0 222 0 2 PSMm gdMmg lPSMm g vdh h Mm lPSMm gMm l 则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2 222 2 2 0 2 0 22 PSMm gdMmg lv H gg PSMm gMm l l 4 x t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模拟试题 6 物体与活塞分离后受力可表示为 20 FPP SMg 将 20 1 dhMm g PP lS 代入上式可得 0 0 PSMm gd FhmgPSMm g ll 即活塞做简谐振动 恢复系数为 0 PSMm g K l 令0F 可得 0 0 mgl hd PSMm g 此为该简谐振动的平衡位置 设活塞简谐振动的振幅为 A 则其总能量可表示为 222 220 111 222 KAMvK hh 可解得 2 2222 2202 0 MMMmg Avhhdl KMm PSMm g 八 36 分 一个实心圆柱形导体和一个空圆柱形导体共轴放置 其间为真空 内圆柱半径为 a 外圆柱半径为 b 如图所示 外 圆柱相对于内圆柱有正电位 U 故称阳极 在讨论的空间范围内可以存在一匀强磁场 磁感应强度为 B 方向与柱体中心轴平行 垂直于纸面向外 不考虑导体的感应电荷 若将电子从内柱面放出 电子的质量为 m 电量为 e 讨论下列问题 1 在 B 0 和电子初速度为零的条件下 若不考虑相对论效应 则电子到达外圆柱内壁时的速度为多大 若考虑相对论效应呢 以下各问不考相对论效应 2 若两柱面之间电压为零 电子以径向初速度 v0从内柱面射出 当磁场超过一个临界值 Bc时 电子将不能到达阳极 则 Bc为 多少 3 在电场力作用下电子向外圆柱面运动 磁场对电子的作用可使电子获得相对于圆柱中心轴的非零角动量 L 试导出角动量 L 随时间的变化率 L t 进而证明这一表达式意味着 2 LkBer 是一个不随电子运动而变化的守恒量 式中 k 是一个无量纲的常数 r 是从柱体中心轴到电子所在位置的矢径 试确定 k 是多少 4 设一电子无初速度释放后不能到达阳极 它与柱体中心轴的最大距离为 rm rm b 试求电子的最大速度的大小 5 匀强磁场为 B0时 电子不能到达阳极 则 B0为多少 6 加热内圆柱体 使电子从内圆柱逸出时 其初速度在磁场方向分量为 vB 在径向分量为 vr 逆时针角向分量为 v 在这种情 况下 计算电子刚好到达阳极时的临界磁场 Ba是多少 解析 1 不考虑相对论效应 设电子到达外圆柱内壁时的速度为 v 由动能定理得 2 1 2 mveU 可解得 2eU v m 若考虑相对论效应 则有 2 2 2 2 1 mc mceU v c 可解得 2 2 2 1 mc vc mceU a b B A K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模拟试题 7 2 设电子运动轨迹半径为 R 则由几何关系可知 22 aRRb 将 0 C mv R eB 代入可得 0 22 2 C bmv B e ba 3 设电子沿径向的速度为 vr 则有 2 1 2 r eBr rL Mev BreBr ttt 上式可改写为 2 1 2 0 LeBr t 即 2 1 2 LeBr 在运动中保持不变 即 1 2 k 4 已知初始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