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尔协议Ⅲ》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doc_第1页
《巴塞尔协议Ⅲ》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doc_第2页
《巴塞尔协议Ⅲ》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doc_第3页
《巴塞尔协议Ⅲ》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doc_第4页
《巴塞尔协议Ⅲ》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巴塞尔协议巴塞尔协议 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作 者 学 院 专 业 摘 要 i 摘 要 巴塞尔文件体系 是由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制定发布的一 系列原则 协议 标准和建议的统称 并已成为世界银行业的监管 标准 巴塞尔文件体系 的最新文件 巴塞尔协议 已经出 台 并获得了巴塞尔委员会的批准开始实施 巴塞尔协议 是近 几十年来最为严格的监管政策 它的实施对世界银行业 尤其是欧 洲银行业产生了一定冲击 中国作为巴塞尔监管委员会成员之一 也参照 巴塞尔协议 对国内商业银行实行监管 本文将简要介 绍 巴塞尔文件体系 的发展历程 着重概括总结 巴塞尔协议 的主要内容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 巴塞尔协议 将对 中国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 包括资本标准提高对中国银行业的短期 影响 以及从长期来看 巴塞尔协议 在盈利能力 资本压力和 监管者态度方面产生的影响 最终针对以上影响 提出我国银行业 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关键词 巴塞尔协议 资本 监管 商业银行 东北财经大学 2011 届本科毕业论文 ii abstract basel is a banking supervision standard which was developed by the basel committee basel has been introduced and implemented which is the most stringent regulatory policiy in the recent decades basel has had a considerable impact on the world banking especially the european banking china is a member of the basel committee undoubtfully the commercial banks of china will be also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the basel ii this paper will outline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basel agreement further analyse the impact on the commercial banks of china on the basis of basel and put forward the strategies which can deal with china s banking industry key words basel capital regulation commercial bank 目 录 1 目 录 一 巴塞尔协议的发展历程 1 一 第一个 巴塞尔协议 的产生 1 二 1988 巴塞尔协议 的产生 1 三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的产生 1 二 巴塞尔协议 概述 2 一 巴塞尔协议 的产生 2 二 巴塞尔协议 的主要内容 2 三 巴塞尔协议 对欧美银行业的影响 3 三 巴塞尔协议 对国内商业银行的影响 3 一 中国版巴塞尔协议 的产生 3 二 巴塞尔协议 对中国商业银行的短期影响 4 三 巴塞尔协议 对中国商业银行的长期影响 5 四 应对策略 8 一 提高资本充足率 8 二 提高银行盈利能力 9 主要参考文献 10 巴塞尔协议 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1 巴塞尔协议巴塞尔协议 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 巴塞尔协议的发展历程 一 第一个 巴塞尔协议 的产生 1974 年原联邦德国赫尔斯塔银行和美国富兰克林国民银行倒闭 这两家国际性大银行 的倒闭引起了人们对银行监管问题的重视 在银行倒闭这一背景下 经十国集团央行行长行 长倡议 巴塞尔委员会诞生 并与 1975 年通过了 对国外银行机构监督的原则 即第一个 巴塞尔协议 第一个 巴塞尔协议 的主要内容为 1 任何境外银行都不能逃避监管 2 监管应当是充分的 监管责任由母国和东道国共同承担 二 1988 巴塞尔协议 的产生 巴塞尔协议 巴塞尔委员会于 1988 年 7 月在瑞士的巴塞尔通过的 关于统一国际银 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协议 的简称 巴塞尔协议 主要包括三大核心 具体内容如 下 表 1 1988 巴塞尔协议 主要内容 项目内容 确定资本的构成 将银行的资本划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类 核心资本不得低于 银行总资本的 50 附属资本不得超过银行总资本的 100 确定风险权重档次划分 根据资产信用风险的大小 将资产的风险权重分为 0 20 50 100 四档 资本与资产的标准比例 资本与风险加权总资本之比不得低于 8 核心资本与风险加权总资 产之比不得低于 4 1975 年的 巴塞尔协议 虽然提出了监管责任 但并未提出具体可行的监管标准 而 1988 的 巴塞尔协议 第一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国际通用的 以加权方式衡量表内与表外 风险的资本充足率标准 有效地扼制了与债务危机有关的国际风险 三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的产生 自 1988 年资本协议出台后 巴塞尔协议 逐渐成为了世界银行业的监管准则 并对加 强银行业监管 防范国际金融风险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随着世界银行业的发展 银行经营的 复杂程度日益提高 金融创新层出不穷 旧的 巴塞尔协议 日益滞后难以应对新问题的发 生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 而 巴塞尔协议 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在这样的 东北财经大学 2011 届本科毕业论文 2 背景下 巴塞尔委员会决定修改 1988 年资本协议 经过一系列的修改 2004 年 6 月 统一 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定 修订框架 公布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正式出台 新资本协议作为一个完整的银行业资本充足率监管框架 由三大支柱组成 1 最低资本要求 新资本协议对资本的定义和 8 的最低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没有变化 但扩大了风险管 理覆盖的范围 除原有的信用风险外 进一步增加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 2 监管当局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督检查 监管机构应确保各银行建立有效的内部评估机制 并根据银行的风险状况 外部经营 环境等因素 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进行严格控制 3 市场纪律约束 市场纪律约束的核心在于 银行业的信息披露 制度 只有建立了健全的信息披露制度 才能保障市场参与者对银行风险状况做出正确估计 进而促使银行自动调节资本 控制风 险 二 巴塞尔协议 概述 一 巴塞尔协议 的产生 2007 年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 全球金融海啸爆发 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广泛而深远的影 响 世界各大经济体均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衰退 这场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 大损失并充分暴露了银行业监管标准中的弊病 即对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的要求过低 过低 的核心资本充足率要求已经不能适应银行业的发展 使得银行体系无法抵御突发性金融危机 所带来的冲击 人们开始对适行的银行业监管标准进行反思 开始要求恢复原始的有效监管 原则 提高资本充足率 在这样的背景下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于 2010 年 9 月 12 日提出 了关于 巴塞尔协议 的议案 议案于 2010 年 11 月的 g20 首尔峰会上获得批准 至此 巴塞尔协议 正式诞生 二 巴塞尔协议 的主要内容 表 2 巴塞尔协议 的主要内容 项目内容 最低普通股要求 最低普通股比率由现行的 2 提高至 4 5 2013 年 1 月 1 日前要达到 3 5 核心资本充足率要求 最低核心资本充足率由现行的 4 提高至 6 2013 年 1 月 1 日前要达 到 4 5 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最低资本充足率保持 8 不变 计提防护缓冲资本建立 2 5 的防护缓冲资本 目的是确保银行持有缓冲资金以弥补金融 巴塞尔协议 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3 和经济压力时期的损失 因防护缓冲资本的存在 最低普通股比率将 达到 7 最低核心资本充足率将达到 8 5 最低资本充足率将达到 10 5 计提反周期资本缓冲 根据各个国家情况 建立反周期资本缓冲 比率是普通股或用来吸收 损失的全部资产的 0 2 5 这种缓冲机制只有在信贷过度增长导致 系统风险积累的情况下才产生作用 杠杆比率要求 引入杠杆比率 即不考虑任何风险加权因子 以核心资本除以平均总 资产或报告期总资产 下限为 3 以此作为资本充足率要求的补充 普通股扣减项规定 从 2014 年 1 月 1 日开始 从普通股中扣除金融机构超过资本总额 15 的投资 抵押服务权 所得税时间上有差异的递延资产三个部分 每年扣除 20 2018 年 1 月 1 日扣除完毕 8 资本取消项规定 资本取消项规定 从 2013 年 1 月 1 日开始 不再有资格成为核心资本或附属资本的资 本工具将被逐年扣除 每年扣除 10 引入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 比率 从 2015 年 1 月 1 日开始引入流动性覆盖比率 从 2018 年 1 月 1 日开 始引入净稳定资金比率 三 巴塞尔协议 对欧美银行业的影响 欧洲银行业由于其监管规则最松 在金融危机后没有进行大规模的资本补充 此次受到 的影响最大 据德国银行业协会统计 德国排名前十的银行将可能需要 1050 亿欧元的额外 资本来满足 巴塞尔协议 的要求 其中 德意志银行在欧洲商业银行中一级资本充足率 最高 达到了 10 8 该行也已经表示将增发 98 亿欧元的股票来避免由于资本短缺而带来 的负面影响 其他的大型银行也将面临着巨大的资本补充要求 同时 欧洲一些国家受到债 务危机的影响 股市低迷 通过股票市场融资存在一定难度 美国方面 据 2009 年末数据显示 美国排名前 10 位的商业银行一级资本充足率平均为 11 25 最高者是纽约梅隆银行 13 80 最低为美洲银行 7 81 这一情况要好于欧洲 美国的 24 家银行中有包括花旗和美洲银行在内的 7 家银行面临一级资本充足率不足的问题 这一比例显著小于欧洲银行业者 不过一些小型银行的压力或许会更大 三 巴塞尔协议 对国内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 中国版巴塞尔协议 的产生 中国已与 2009 年正式加入巴塞尔银行业监管委员会 此次巴塞尔协议三出台对我国最 直接的影响就是促使中国银行业监管部门出台新的监管政策 在巴塞尔协议 出台之际 中国银监会及时推出了四大监管工具 包括资本要求 杠杆 率 拨备率和流动性要求四大方面 及时进行了跟进 构成了未来一段时期中国银行业监管 东北财经大学 2011 届本科毕业论文 4 的新框架 这被业界称为中国版 巴塞尔 其主要内容为 1 在资本充足率方面 商业银行一级资本充足率 从现行的 4 上调至 5 资本充足 率保持 8 不变 2 引入杠杆率监管指标 按照监管规划 十二五 期间 我国银行业杠杆率监管标准确 定为不低于 4 3 在拨备覆盖率的基础上 引入动态拨备率指标控制经营风险 原则上不低于 2 5 4 在现有流动性比率监管基础上 引入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率指标 巴塞尔协议 将银行核心资本和普通股权限的要求大幅提升 顺应巴塞尔委员会的要求 我国银行监管新工具箱的核心监管工具仍然是资本要求 监管部门希望通过实现新的资本监 管制度 提高最低资本要求 以便更有效地抵御和化解银行潜在风险造成的损失 二 巴塞尔协议 对中国商业银行的短期影响 由于国内资本市场尚不发达 不存在优先股以及其他可计入资本的创新型证券 所以我 国大多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与普通股充足率的概念基本一致 从整体上看 截至 2010 年 末 商业银行整体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 12 2 比年初上升 0 8 个百分点 加权平均核心资 本充足率为 10 1 比年初上升 0 9 个百分点 整体资本状况良好 下表为国内部分大型商 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具体情况 表 3 国内部分大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情况 2009 年末数据 杠杆率 资本充足率 核心资本充足率 工商银行5 2812 369 9 中国银行5 7511 149 07 建设银行5 1111 709 31 农业银行3 8810 077 74 交通银行4 6712 008 15 中信银行5 5910 149 17 民生银行6 2210 838 92 招商银行4 2710 456 63 兴业银行5 7810 757 91 浦东发展银行4 0210 346 90 光大银行3 8810 396 84 北京银行6 8814 3512 38 华夏银行3 5010 366 84 广东发展银行3 228 985 62 上海银行4 4010 298 47 深圳发展银行3 438 885 52 数据来源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报告 2010 版 从个体上看 在杠杆率方面 国内各商业银行均高于 3 满足巴塞尔协议三中关于杠 巴塞尔协议 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5 杆率下限的要求 国内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方面 表中除广东发展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外 其余各家商业银行均超过 10 而广东发展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也超过了 8 高于巴塞尔协议三中规定的 8 的资本充足率最低标准 国内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 率方面 表中除广东发展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外 其余各家商业银行均超过 6 而广东发 展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也超过了 5 接近巴塞尔协议三中规定的 6 的 核心资本充足率最低标准 中国银行业能够保持较高的资本充足率有两点原因 首先 这与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的公开上市 再融资有很大关系 2010 年被称为 银 行再融资年 共有 11 家上市银行完成再融资 具体情况如下 表 4 中国上市商业银行 2010 年配股募资情况 银行名称实际募资 亿元 南京银行48 14 工商银行335 78 建设银行22 26 中国银行416 39 交通银行170 00 兴业银行176 91 招商银行176 81 宁波银行43 76 浦东发展银行391 99 深圳发展银行69 07 数据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2010 年 12 月 1 其次 由于我不分商业银行的国有性质 政府采用了政府注资剥离不良资产的方式来解 决其资本问题 表 5 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1999 年 2004 年剥离不良资产情况 单位 亿元 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合计 1999 年276226743500345812394 2004 年185928987050815619963 合计45215572105501161432257 由此可见 巴塞尔协议 虽然是近几十年最未严格的监管政策 但中国银行资本情 况良好 部分不满足要求的银行也出台增资计划并在过渡期内达到资本要求 中国银行业并 不会面临大规模补充资本金的压力 巴塞尔协议 不会在短期内对中国银行业产生冲击 东北财经大学 2011 届本科毕业论文 6 三 巴塞尔协议 对中国商业银行的长期影响 1 缓冲资本的影响 巴塞尔协议 要求建立 2 5 的资本留存缓冲和 0 2 5 的逆周期资本缓冲 建立 2 5 的资本留存缓冲的目的是确保银行持有缓冲资金以弥补金融和经济压力时期的损失 设 置逆周期资本缓冲的目标在于基于更广泛的宏观审慎目标 保护银行体系免受信贷激增所带 来的冲击 逆周期资本缓冲仅在信贷急剧扩张而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时使用 中国监管层对缓冲资本没有特别要求 国内商业银行距离 巴塞尔协议 中的要求尚 有一定差距 在资本缓冲准备方面 据数据显示 国内行业平均水平在 1 76 除交行 外 其他银行均低于 2 5 的标准 如果今后国内银行业严格执行巴塞尔协议三要求 那么 由于护缓冲资本的存在 最低 普通股比率将达到 7 最低核心资本充足率将达到 8 5 最低资本充足率将达到 10 5 由于逆周期资本缓冲的存在 在信贷过度增长导致系统风险积累的情况下 资本充足率将进 一步提高 近年来 我国的信贷规模保持高速增长 尤其是 2009 年和 2010 年 为应对国际 金融危机 中国 2009 和 2010 两年的信贷规模分别达到了 9 6 万亿和 7 95 万亿 虽然今后的 信贷规模将回归常态 但从长期来看 不排除信贷高速增长并达到了逆周期缓冲的要求 届 时 中国银行也可能会面临资本充足率不足的问题 进而面临补充资本金的压力 2 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率的影响 流动性危机历来是导致银行挤兑和破产的直接原因 巴塞尔协议 为加强银行流动 性风险管理 引进了流动性覆盖率 lcr liquidity covered ratio 和净稳定资金比率 nsfr net steady finance ratio 这两个衡量流动性风险的新指标 流动性覆盖率 业业 业业业业业业30业业 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 流动性覆盖率的标准是不低于 100 即高流动性资产至少应该等于估算的资金净流出 量 引入流动性覆盖率的意义在于确保单个银行在监管当局设定的流动性严重压力情景下 能够保持稳定的 高质量的流动性资产 这些资产可以通过变现来满足其 30 天期限的流动 性需求 净稳定资金比率 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 业业业 业业业业 净稳定资金比率的标准是大于 100 即银行可用的各项稳定资金来源应该大于银行发 巴塞尔协议 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7 展各类资产业务所需的稳定资金 引入净稳定资金比率的意义在于该比率度量银行较长期限内可使用的稳定资金来源对其 表内外资产业务发展的支持能力 确保投行类产品 表外风险暴露 证券化资产及其他资产 和业务的融资至少具有与它们流动性风险状况相匹配的一部分满足最低限额的稳定资金来源 该比率有助于推动银行使用稳定的资金来源支持其资产业务的发展 降低资产负债的期限错 配 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率这两个新指标的引入对于我国银行业意义重大 流动性 覆盖比率可以加强银行短期流动性管理 避免出现流动性危机 引入净稳定融资比率可鼓励 银行减少短期融资的期限错配 增加长期稳定资金来源 提高监管措施的有效性 但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率这两个新的指标在增加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同时 也加 大了被监管者的成本 并对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有显著影响 使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 率这两个指标达到要求 可采用提高分子项和降低分母项两项措施 即提高优质流动性资产 储备 降低未来 30 日的资金净流出量使流动性覆盖率达到标准以及提高可用的稳定资金 降低业务所需的稳定资金使净稳定资金比率达到标准 其共同点就是增加银行的资金储备 减少银行的资金流出 进而增强银行资产的流动性 为获得流动性 银行就需要持有流动性 较高但收益性差的资产 放弃流动性较差 风险高但收益好的业务 银行的利润也就降低了 可见 引入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率这两个新指标后 我国银行业将获得更好的 资金流动性 银行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将进一步提升 但银行业的盈利能力将有所降低 3 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巴塞尔协议 对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资本充足率水平的提高将制约银行信贷等表内资产的过快增长 影响利息收入 这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的提高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 巴塞尔协议 中对资本充足 率规定的绝对提高 另一方面是资本扣减项的存在使得不合格的资本被剔除 资本的减少造 成资本充足率要求的相对提高 目前 中国银行业的利润主要来自于存贷款利差 采用高资 本消耗的业务模式 资本规模越大效益也就越大 因此 我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高度依赖与 资本规模 资本充足率水平的提高使得银行可用于放贷的资金减少 压缩了银行利润 2 杠杆率的引入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银行将表内资产大量转向表外 制约银行表外 资产的过快增长 影响我国银行业的非利息收入 杠杆率 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业 业业 业业 东北财经大学 2011 届本科毕业论文 8 银行的表外业务具有种类多 形式灵活 收益性高 监管少的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表外 业务吸引了大量客户 为银行带来利润增长点 在国内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同时表外业务也具有交易集中 透明度差 风险性强的特点 因此也应列入监管范围 引入 杠杆率后 将表外业务的风险纳入了风险监管 表外业务的增长会导致杠杆率的下降 杠 杆率最低要求在制约了银行表内业务外转的同时也减少了表外业务收入 从而限制了银行 的盈利能力 3 是为满足 巴塞尔协议 的流动性监管要求 银行将被迫持有更多的低收益的 流动资产 低收益资产具有较好的流动性 而高收益资产的流动性较差 风险较大 巴塞尔协议 的根本宗旨是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金水平和流动性水平 为获得好的流动性银行的利润 将受到压缩 四 应对策略 一 提高资本充足率 巴塞尔协议 的核心仍是资本充足率 通过前面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出 我国商业银 行资本充足率的整体状况良好 巴塞尔协议 中关于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在短期内不会对 我国银行业产生影响 但从长远来看 我国银行业 尤其是中小银行可能会面临资本金不足 的问题 因此 要解决这一问题 达到 巴塞尔协议 中关于资本充足率的最低要求就必 须通过多种途径补充资本 提高资本充足率 资本充足率 12 5 业 业业业业业 业业业业业业 业业业业业 业业 资本 核心资本 附属资本 从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来看 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途径包括 减小分母项 即降低风险 资产降低风险资产 加大分母项 即增加核心资本或附属资本 不良资产比率高 不良贷款余额大 是造成我国商业银行风险资产过高的主要原因 严 重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 降低风险资产 解决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问题 对于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防范金融风险 保障我国金融稳定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该问题的解决应从两方面入手 首先 成立专业的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 实行集中化 专业化 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