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区康复的现状与发展.pdf_第1页
我国社区康复的现状与发展.pdf_第2页
我国社区康复的现状与发展.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生肿胀 形成结节状的脂肪球 称之为骶髂部脂肪疝 有局部胀痛 牵扯痛和压痛 严重者可影响至别 处 临床常可见到 疼痛若在臀部内侧缘 则需注意臀人肌附着缘的损伤 这种损伤 除局部压痛外 常 可触及小纤维索等改变 除臀大肌附着缘损伤外 还需注意有无骶髂关节半脱位 可通过检查髂后上棘是 否对称 4 子试验 掰髋试验等加以鉴别 必要时x 线照片检查 加以确诊 总之 腰腿痛虽然较复杂 单仍有规律可寻 腰的疾患可引起腰腿痛 而臀或腿不同部位的疼痛 也 可给我们提供腰病的线索 通过对臀及大腿解剖的复习 将有助于我们对腰腿痛的防治 我国社区康复的现状与发展 周维金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全国社区康复专业委员会 北京丰台1 0 0 0 6 8 随着社区康复服务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社区康复的定义也在不断完善 1 9 8 1 年世界卫生组织康复专家 委员会所下的定义是 在社区层次上采取的康复措施 o oo 01 9 9 4 年世界卫生组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发表的 关于残疾人社区康复联合意见书 对社区康复的定义 社区康复是社区发展 计划中的一项康复策略 其目的是使所有残疾人享有康复服务 实现机会均等 充分参与的目标 社区康 复的实施要依靠残疾人 残疾人亲友 残疾人所在的社区以及卫生 教育 劳动就业 社会保障等相关部 门的共同努力 我国社区康复的定义 社区康复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指在政府领导下 相关 部门密切配合 社会力量广泛支持 残疾人及其亲友积极参与 采取社会化方式 使广大残疾人得到全面 康复服务 以实现机会均等 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目标 任何学科的产生与发展都源于社会需要 社区康复 c o m m u n i t y b a s e d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c b r 同样遵循了 这一客观规律 其发展顺应了全球残疾人和其他有功能障碍人的康复需求 社区康复与机构康复一样 不 是康复技术 而是指一种康复途径 每个途径的上作都包括医疗 教育 职业 社会四大方面 即全面康 复的原则 1 国际社区康复服务的产生与发展概况 社区康复是1 9 7 6 年由世界卫生组织首先提出 至今 已在1 0 0 多个国家中开展 社区康复的模式和 内容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着 1 1 世界卫生组织模式 1 9 8 2 1 9 9 3 医学模式为主 略兼顾全面康复 着重个体功能恢复的简 易训练 代表性著作 在社区训练残疾人 1 2 世界卫生组织 国际劳工组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模式 1 9 9 4 2 0 0 3 即社会 医学模式 把身体 功能康复 教育康复 上学 职业康复 就业 并列为c b r 目标 将社会康复与医学康复结合起来 认 为 解决谋生和社会参与比身体功能改善更重要 1 3 联合国模式 2 0 0 4 即社会模式 将c b r 扩展剑以社会康复为主的五大领域 健康 教育 谋生 社会福利 促权 促进权益的实现 e m p o w e r m e n t 纵观国际社区康复服务的发展史可以看出 社i 又 康复服务以解决广大残疾人的康复需求为前提 以政 府支持和社会各界合作为保障 以实用康复技术为训练手段 积极动员残疾人和其亲友参与 已形成了国 际化发展趋势 从医学模式向社会模式转变 模式 从以个体为主向以群体为主转变 对象 从改善个 体身心功能向改善残疾人教育 就业 社会生活的处境转变 目标 从单一康复模式向多元化模式转变 样式 从低技术含量的服务向专业技术含鼙较高的服务转变 技术含蕈 从城市向农村发展 1 2 9 2我国社区康复服务的产生与发展 2 1 初步阶段 1 9 8 6 1 9 9 0 1 9 8 6 年国家卫生部在山东等4 省 区 城乡开展了社区康复试点 1 9 8 8 年开始实施 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 工作纲要 开展抢救性的三项康复 五年奠定了社区康复的基础 2 2 试点阶段 1 9 9 1 1 9 9 5 社区康复实施方案 作为一项独立方案纳入 中国残疾人事业 八 五 计划纲要 八五 期间在全国6 2 个县 区 进行了社区康复示范r t 作 国家民政部在 八五 期间 以 社区服务为载体 以社会福利事业机构为基地 以社会支持为背景开展了社区康复 使福利机构由过去的 封闭型 救济型 供养型向开放型 福利型康复型方面发展 2 3 推广阶段 19 9 6 2 0 0 1 2 3 1 社区康复有了法律保障1 9 9 1 年实施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使社区康复有了法 律保障 确定了 以康复机构为骨干 社区康复为基础 残疾人家庭为依托 以实用 易行 受益广的康 复内容为重点 的指导原则 2 3 2 社区康复纳入了国家计划中实施 2 3 3 试点范围不断扩大 受益残疾人逐渐增多1 3 0 0 多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 提供了2 8 0 万什特殊用品用具和辅助用具 全国建立县 乡二级社区康复站万余个 2 3 4 初步总结了社区康复的实践经验 2 3 5 建立和培养了一支康复工作管理和技术队伍从事各项社区康复业务人员3 万人 各类培训班 1 2 0 0 余期 培训1 3 万人次 2 4 全面发展与普及阶段 2 0 0 2 2 0 0 2 年我国政府提出 到2 0 1 5 年实现残疾人 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的奋斗目标 明确提出城市社区卫 生服务中心 站 和农村乡镇卫生院要为基层提供融预防 医疗 保健 健康教育 计划生育 康复为一 体的综合性服务 这极大地促进了城乡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的发展 推动了 康复进社区 服务到家庭 的 进程 为了提高社区康复服务水平 2 0 0 5 年1 1 月 卫生部 民政部和中国残联下发了 关于开展全国残疾 人社f x 康复示范区培育活动的通知 全国各地依照 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标准 和 全国残 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检有验收方案 的要求 从实际出发 深入实际 初步形成了以技术指导中心为龙头 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残疾人社区康复站为载体 以社区康复协调员为枢纽 以救助政策为保障 立足残 疾人基本需求 提供全面康复服务的社区康复工作模式 2 0 0 9 年6 月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康复等七个专业社区卫生人员岗位培训大纲的通知 对丁加快社区 康复专业人员的规范化培训 提高社区康复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有了明确的政策依据 3 北京市社区康复工作的发展 近儿年来 北京市积极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培育活动 东城区 西城区 海淀区和朝阳区都成 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 其他区 县 已完成残疾人社区康复达标区的验收 北京市卫生局决定 自今年开始将区属二级医院转变为康复医院的试点 l 作 将来 每个区要有一所 康复医院 北京市卫生局自2 0 0 4 年开始启动了社区康复专业人员的系统培训工程 组织了专业师资队伍 编写 了岗位标准和培训考试人纲 出版了规范化实用教材 进行全市统一的考试与考核 近6 年来 已有1 5 0 0 名社区卫生人员接受了康复专业的系统培训 其中 考试与考核合格近7 0 0 名 按照北京市卫生局的规定 2 0 1 0 年所有社区卫生人员都要持证上岗 社区康复专业人员也不例外 预计 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大 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都要有1 名社区康复专业人员 把社区康复的技术服务真正落到实处 4 思考 4 1 社区康复的要求不能一刀切每一个社区的康复服务水平高低要与该社区经济 文化发展水平 1 3 0 相适应 大城市与中心城市不一样 城区与郊区不一样 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也不一样 需要适时研究 与创新 4 2 社区康复体系中的医疗康复服务医疗康复服务是社区康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区康复服 务的对象可分为3 类 残疾人 有功能障碍的患者和老年人 有功能障碍的患者和老年人如果不及时 有 效的康复治疗就可能进入残疾人的行列 残疾不是注定要发生的 世界卫生组织在2 0 年前就指出 利用 现有的科学技术可以使至少5 0 的残疾得到控制或延缓发生 1 9 9 1 年世界性残疾预防会议拟定的 里兹堡 宣言 大多数残疾的损害是可以预防的 人类战胜后征服残疾的主要着眼点也就在于预防 4 3 社区康复与机构康复的关系社区康复与机构康复既是两个体系 又是相互补充 相互依赖的统 一体 都统一在全面康复这一点上 机构康复对社区康复起技术支撑的作用 此外 通过治疗和早期康 复使部分患者不留下残疾 机构康复的费用较高是其缺点 5 加快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 我国现有残疾人8 2 9 6 万 2 0 1 5 年我国6 0 岁以上人口将超过2 亿 这需要多少康复服务人员呢 包括 康复管理 康复咨询 康复治疗的专业人员 中国残联已经启动康复咨询师的培训j 二作 2 0 0 8 卫生部已经启动社区康复专业人员的培训 2 0 0 9 北京市将举办社区康复专业人员骨干培训班 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研究进展 梅春临 熊庆刚 贵州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 贵州贵阳 5 5 0 0 0 5 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指各种原冈引起的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是一组包括不同病因 不同临床表 现和不同临床转归的疾病 本文重点论述缺血性卒中之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 i a 的防治研究进展 1t i a 最新概念 al b e r s 等于2 0 0 2 年提出t i a 新的定义 t i a 是由脑局部或视网膜缺血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 发作 典型病例临床症状持续不超过l 小时 无急性梗死证据 t i a 是一种综合征 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 临床医生不能仅诊断t i a 还要认识到不同的t i a 可能有截然不同的发病机制和危险冈素 对于不同类型 的t i a 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 t i a 诊断分类 第1 步 如果患者突然起病 脑或视网膜局灶型缺血症状 持续时间短暂 恢复完全 反复发作就可诊断t i a 第2 步 与局灶性癫痫后出现的t o d d 麻痹 偏瘫犁偏头痛 晕厥 脑肿瘤 低血 糖或血压异常等假性t i a 鉴别 第3 步 t i a 症状是来源丁颈动脉系统还是椎动脉系统 第4 步 弄明白 t i a 病冈和发病机制 目前认为 t i a 发病机制是由脑动脉狭窄 闭塞或血流动力学改变而造成暂时性脑 供血不足 从而使该供血区脑组织发生缺血性损伤 临床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