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600MW仿真机竞赛试题模板1.doc_第1页
【精】600MW仿真机竞赛试题模板1.doc_第2页
【精】600MW仿真机竞赛试题模板1.doc_第3页
【精】600MW仿真机竞赛试题模板1.doc_第4页
【精】600MW仿真机竞赛试题模板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仿真机冷态启动操作规程 1 600mw 超临界仿真机冷态启动过程及正常停运操作步骤 13 600mw 仿真机竞赛试题模板 11 600mw 火电机组运行事故处理技能比赛评分标准 62 600mw 超临界仿真机汽机操作指南 99 600mw 仿真机竞赛试题模板 131 全能值班持证上岗考试仿真机标准题库 145 600mw 仿真机竞赛试题模板 192 600mw 仿真机竞赛试题模板 214 仿真机冷态启动操作规程仿真机冷态启动操作规程 编号 fz001 操作开始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操作终结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操作任务机组冷态启动操作 带旁路的高中压缸联合启动 执行 序号操 作 内 容操作现象及差异纪录验收人签字 确认工业水 生活水供循环水泵冷却水系统运行正常 投入循环水系统 投入开式冷却水系统 投用开式水电动滤水器自动控制 1 按系统检查卡对系统进行全面检查 确认具备启动条件 2 确认泵组所有联锁 保护投入 3 闭式水系统运行正常 4 循环水系统运行正常 5 开式水系统注水完毕 6 确认泵轴承冷却水投入 供 回水畅通 水量正常 7 确认泵出口电动门关闭 8 确认泵组管道放水门关闭 9 开启泵体排空 10 缓慢开启泵入口门一定开度 对泵进行注水放气 见水后关闭空气门 11 全开泵入口门 确认入口压力不低于 0 05mpa 12 将泵所在 6kv 母线电压控制到上限 13 在 crt 上启动泵 确认电流返回时间正常 14 开启泵出口电动门 15 确认电流 转速 压力正常 检查 500m3 凝结水 储水箱水位 4500mm 6000mm 启动凝输泵对凝汽器注水 投入闭冷水系统 投入仪用压缩空气系统 1 就地投入冷却水系统 检查管道无泄漏 水压在规定值 0 15 0 3mpa 2 在 crt 画面上启动 3 台空压机 并将另一台空压机投入备用 3 空压机启动并加载后 组合冷冻式干燥机已运转 3 分钟 缓慢打开组合冷冻式干 燥机进口阀 使干燥机缓慢加压 开启组合冷冻式干燥机自动排水器前手动排水阀 4 在组合冷冻式干燥机工作 15 分钟后 缓慢打开空气出口阀 5 空压机加载后 检查管路无漏气现象 投入主机润滑油系统及氢密封备用油泵 检查油压及各轴承回油正常 投入发电机密封油系统 就地二氧化碳置换空气 1 确认密封油系统运行正常 机组盘车 2 确认氢气干燥器电源已送上 关闭汽水分离器底部排污一 二门 3 开启氢气干燥器进出口门 关闭进口总管排污门 油气分离器排污一 二门 4 开启氢干燥器冷却器冷却水供 回水门 投入氢干燥器冷却器 5 关闭发电机检漏计底部排污门及信号管路排污门 6 开启检漏计进 回气门 7 关闭发电机绝缘过热监测进 出口管路排污门 8 开启发电机绝缘过热监测进 出口门 9 取样装置顶部取样门开足 底部取样门关闭 排污门 关闭 10 确认氢压及差压变送器一次门开启 排污门排净油水后关闭 11 开启氢排泄总门及总排泄门 12 关闭充氢总门 13 确认二氧化碳总门及二氧化碳排泄门关闭 14 确认排泄母管管路排污门放尽油后关闭 15 准备向发电机内充二氧化碳排空气 投入 co2 加热器 16 开启二氧化碳汇流排所有手动门及隔离门 17 开启二氧化碳瓶的出口门 开始向发电机充 co2 用 co2 电加热器控制温度 25 40 18 充 co2 期间维持发电机内风压 5 20kpa 19 逐一开启取样装置排污门 发电机局部过热监视仪进出口排污门 氢干燥器进出 口排污门 各检漏计放水阀 净气后关闭 20 当纯度计指示达 95 二氧化碳 联系化学取样校核 21 关闭二氧化碳瓶出口 22 关闭二氧化碳汇流排所有阀门及隔离门 23 关闭二氧化碳进气门 氢气置换二氧化碳 1 确认发电机风温 风压正常 主机润滑油 密封油系统运行正常 2 确认充氢系统可移动接管已恢复 关闭补氢调节阀旁路门 由补氢调节阀调节机内 压力 如采用的是瓶装氢气置换则由氢瓶汇流排压力调节阀调节机内压力 3 关闭氢排泄阀 4 开启二氧化碳排泄阀 将排气管接通底部汇流管 5 开启取样装置底部取样门 关闭排污门 将取样装置采样管路接通到底部汇流管 6 关闭取样装置顶部取样门 7 确认氢气母管压力为 0 63 0 7mpa 开启供氢阀 8 开启补氢旁路阀调节其后压力为 0 021 0 035mpa 9 充入 2 5 倍发电机容积的氢后 确认纯度计指示为 95 氢气时 联系化学取样校 核 10 逐一开启取样装置排污阀 工况监测仪器进出口排污阀 氢气干燥器进出口排污 阀 各检漏计及进出口管道排污阀 氢气调节器后排污阀 发电机出线盒排污阀 汽 励端排污阀 净气后关闭 11 氢气纯度达 98 后 关闭二氧化碳排气门及总排泄门 12 缓慢将发电机内氢压提升至 0 4mpa 并确认油氢差压在 0 084mpa 13 根据氢温及时投入冷却水调节阀自动调节 14 发电机气体置换完毕 压力补至 0 2mpa 投入定子水系统 投入顶轴油系统 顶轴油泵两台运行 一台备用 汽机冲转前 4 小时投入主机连续盘车 1 确认盘车电机绝缘合格后送电 2 确认盘车装置联锁保护正常且投入 3 确认润滑油系统运行正常 润滑油压正常 0 096 0 124mpa 4 确认顶轴油系统运行正常 顶轴油母管油压正常 14 15mpa 5 确认密封油系统 或低压密封油 运行正常 6 确认主机转速为零 7 确认 dcs 上各个参数和系统状态显示正确 8 将盘车齿轮啮合手柄板至啮合位置 9 在就地控制盘上将切换开关切至 就地 位置 连续 寸行 开关切至 寸行 位 置 按 启动 按钮 启动盘车 10 检查盘车装置运转正常 转速约 3 0rpm 盘车电流 15a 左右 11 检查盘车偏心不大于 0 076mm 投入辅助蒸汽系统 检查压力 温度正常 检查凝汽器水位正常 投入凝结水系统 低加水侧通水 水位保护投入 汽 电动给 水泵 轴封冷却器水封筒注水 凝结水系统冲洗合格 向除氧器上水 投入除氧器加热 进行除氧器冲洗 投入 eh 油系统 检查系统运行正常 检查真空系统及轴封系统处于备用状态 检查高 低旁路系统处于备用状态 投入炉前燃油系统运行 建立炉前油循环 投入燃油雾化蒸汽系统 启动烟风系统润滑油站 检查油压正常 启动制粉系统各油站 原煤斗上煤至正常煤位 当除氧器水质合格后 开启电泵进出口门 锅炉给水电动门 给水调节门开至 10 左 右 向给水管道及高加水侧注水 高加注水完毕 关闭电泵出口门 锅炉上水 1 给水温度达 120 启动电动给水泵 检查正常后 根据电泵出口压力逐渐开启电 动给水泵出口电动门 锅炉以 10 bmcr 190t h 左右的流量上水 2 投入给水 avt 除氧 运行方式 待启动分离器有水位且 hv1202a 调节门开度在 80 时 稳 定 2 分钟后 逐渐加大给水量至 30 bmcr 574 t h 左右 3 检查电动给水泵再循 环门自动关小直至全关 控制启动分离器水位在 6 2 7 2m 左右 将启动分离器水位 控制投自动 4 调整电动给水泵出力 自动维持锅炉最低给水流量 574t h 投入真空及轴封系统运行 主机抽真空 锅炉进行冷态冲洗 当省煤器入口水质 fe 50ppb 启动分离器出口水质 fe 100ppb 时 锅炉清洗合格 预热器导向 推力轴承油泵的投入 1 预热器导向轴承 推力轴承 油位正常 油质良好 2 导向轴承冷油器 推力轴承冷油器冷却水畅通 3 依次按下预热器 a b 上 下轴承油泵 启动 按钮 对应信号显示窗内 油泵启 动 指示灯亮 4 预热器导向 支承轴承油站油泵 自动 状态投入 油泵将根据温度设定值自动 运行 启动两台预热器 1 启动空预器气动马达 运行正常后投入自动 2 启动空预器主马达 3 确认气动马达自动停止 4 开二次风出口挡板 开一次风出口挡板 开烟气进口挡板 5 投入预热器漏风控制系统 6 正常后将导向 支承轴承油站和红外线热点探测装置投入自动运行 密封间隙调 节投自动 开启 a 侧 b 侧风烟系统的所有挡板 将辅助二次风风挡板投自动 同操状态 开启 至 25 启动引风机 1 启动 a 或 b 冷却风机 并进行备用联动试验 检查冷却风机运行正常 2 检查引风机启动条件满足 对应侧的空预器运行 至少有一台冷却风机运行 引 风机入口挡板关闭 出口挡板开启 调节挡板关闭 轴承 线圈温度正常 3 在 crt 画面上启动引风机 4 风机启动后 引风机进口门自动开启 5 调节引风机静叶开度 维持炉膛负压 50pa 6 对引风机及辅助系统进行全面检查 启动送风机润滑油泵 1 检查风机润滑油系统 油箱油位在 1 2 2 3 之间 油质正常 油系统各阀门已检 查完毕 油泵电源送上 2 在 crt 画面上启动 a 油泵 3 检查油泵出口油压 3 5mpa 液压油母管油压 2 5mpa 轴承润滑油母管油压 0 2 0 4mpa 流量 3l min 4 将 b 油泵至备用位 停止油泵 a 运行 5 确认液压油压 0 8mpa 时 b 油泵联动 6 检查油泵出口油压 3 5mpa 液压油母管油压 2 5mpa 轴承润滑油母管油压 0 2 0 4mpa 流量 3l min 7 将 a 油泵至备用位 停止 b 油泵运行 8 确认液压油压 0 8mpa 时 a 油泵联动 9 将 b 油泵至备用位 启动送风机 1 检查关闭送风机出口挡板及送风机动叶 2 检查关闭对应侧预热器出口二次风挡板 3 检查下列风机启动条件满足 各轴承温度 90 所有电机线圈温度 130 风 机动叶及出口门关闭 风机液压油压力 2 5mpa 润滑油流量 3 l min 空气预热器 出口二次风档板开 对应侧引风机运行 另一侧送风机已运行或另一侧送风机动叶 出口档板开且送风机出口联络档板开 4 在 crt 画面上启动送风机 5 风机启动后 送风机出口挡板自动开启 6 调节送风机动叶 使风量逐渐调整至所需的风量 30 40 额定风量 调节时注 意调节吸风机动叶控制炉膛负压在正常值 100 150pa 启动火检冷却风机 确认炉膛吹扫条件满足 点火前进行炉膛吹扫 5 分钟 炉膛通风 10 15 分钟后 检查确认下列保护应可靠投入 1 炉膛压力高至 1520pa 保护 2 炉膛压力低至 1780pa 保护 3 给水流量低 539 5t h 保护 4 水冷壁螺旋管出口金属温度高 454 保护 炉前燃油系统 雾化蒸汽系统压力 温度正常 启动油系统泄漏试验 确认锅炉点火条件满足 投入等离子方式拉弧启动 a 磨煤机运行或者常规方式投入油 层运行 冷态启动时燃料的启动顺序如下 ab 层油 cd 层油 b 层 a 层煤 c 层 a 层煤 d 层煤 e 层煤 f 层煤 关闭燃油回油电磁阀 投入 ab 层油枪 依次启动 ab 层 1 角 3 角 2 角 4 角 油枪 油枪投运后观察油枪着火情况正常 检查以下保护投入 1 两台送风机全停保护 2 两台引风机全停保护 3 两台空预器全停保护 4 三台给水泵全停保护 5 两台火检冷却风机全停保护 6 锅炉总风量 25 bmcr 保护 7 燃油母管油压力低 0 23mpa 保护 8 分离器出口蒸汽温度高 457 保护 9 过热蒸汽温度高 600 保护 10 再热蒸汽温度高 598 保护 11 全燃料中断跳闸保护 12 全炉膛无火保护 等离子点火操作顺序 1 开启冷却水系统和载体冷却风系统相应手动阀门 2 启动冷却水泵和载体风机 并将另外一台投入备用 3 启动 1 4 角等离子点火装置 4 启动一次风机 详见后 密封风机 控制一次风压与密封风差压在 2kpa 5 确认 a 磨煤机点火允许后 开启 a 磨出口隔绝门 确认 b 磨入口阀关闭 6 启动暖风器及其出口风门 暖磨 7 启动 a 磨煤机 投入空预器连续吹灰 辅汽 和红外火警探测装置 控制受热面升温速度不大于 5 min 使启动分离器入口温度上升到 260 290 停 止升温 并保持启动分离器入口温度在 260 290 进行热态冲洗 热态冲洗 启动分离器出口水质 fe 500ppb 时将水排至机组排水槽 启动分离器出口水质 fe 500ppb 时启动锅炉疏水泵 将水导入凝汽器 进行循环冲 洗 当省煤器入口水质 fe 50ppb 启动分离器出口水质 fe 100ppb 时 锅炉热态冲洗合 格 将分离器疏水倒至除氧器 关闭 hv1202b 然后关闭 hv1202a 热态冲洗完毕后 逐步投入油枪 控制炉膛出口烟气温度不大于 538 升温升压 分离器压力达到 0 2mpa 时 关闭分离器放气阀 在分离器压力达到 0 5mpa 暂定 前 燃烧率不能增加 过热蒸汽压力达 0 2 mpa 时 开启过热器放气阀 5 分钟后关闭 投入旁路自动控制 待再热器压力达 0 2 mpa 时 开启再热器放气阀 5 分钟后关闭 当过热器蒸汽流量建立时 燃烧率可以增加 但在汽机同步或蒸汽流量达到 10 bmcr 以前 应保证炉膛烟温探针显示的温度必须小于 538 蒸汽在整个升温过程中各受热面介质升温速度应满足以下条件 温度在 0 200 时 升温速度小于 8 min 温度在 200 300 时 升温速度小于 5 min 温度在 300 400 时 升温速度小于 3 min 温度在 400 500 时 升温速度小于 2 5 min 温度在 500 以上时 升温速度小于 2 min 当主汽温度 380 开启二级减温水供水总门 投入二级减温水 注意保证给水流量 温度定值设定在 360 当再热蒸汽温度 340 投入再热蒸汽温度自动 温度定值 设定在 320 当过热器出口压力达到 8 4 8 9mpa 高旁在压力控制方式 调整燃烧 率 使蒸汽温度与汽机相匹配 冲转参数确认 主汽压力 8 4 8 9mpa 温度 360 再热汽压力 0 8 0 9mpa 温 度 320 凝汽器绝对压力 10kpa 在 deh 控制盘面上 选择 oa 方式 汽机挂闸 确认 gv rv 全开 tv iv 全关 检查高排逆止门关闭 高压缸排汽通风阀开启 手动脱扣后重新挂闸 设定目标转速 500r min 升速率 100r min 由 iv 控制汽机升速 当汽机转速大于盘车转速时 检查盘车应自动退出 当转速达 500r min 机组打闸 进行摩擦检查 机组重新挂闸 设定目标转速 2950r min 速率 100r min 转速升至 600r min 控制方 式由 iv 切换为 tv iv 方式 检查顶轴油泵自动停止 高压缸进汽导管排汽阀关闭 低 压缸喷水自动投入 投入喷水调门自动控制 转速升至 2600r min 检查控制方式由 tv iv 自动转换为 tv 控制方式 当汽机转速升 至 2950r min 后 保持转速 deh 记忆此时 iv 阀的开度 iv 会停止保持当时的开度 deh 控制画面上 点击 阀门控制方式 再点击 阀切换 tv gv 切换时间 2 分 钟 切换结束 就地检查 tv 全开 gv 在调节状态 转速维持在 2950r min 设定目 标转速 3000r min 升速率 50r min 升速到 3000r min 进行汽机手动脱扣试验 进行充油试验 并网 采用自动并网 按 deh 控制方式中 自动同步 键 deh 受自动同期 ass 的控制 并网后发电机初负荷为 30mw 暖机 30min 详见 600mw 超临界 机组电气启动操作指导 在发变组主开关合上以后 机组控制自动回复到 运行人员自动 oper auto 控制 方式 投入 功率回路 检查确认高排逆止门打开 延时 1 分钟检查关闭高压缸排汽通风阀 关闭过热器疏水 阀 启动密封风机 开启入口挡板 另一台风机投入备用 启动一次风机润滑油泵 1 就地检查一次风机润滑油系统油箱油位正常 1 2 1 3 之间 油质合格 2 检查电气油泵电源送上 在 crt 画面上启动油泵 a 3 检查油泵出口油压 3 5mpa 液压油压 2 5mpa 轴承润滑油压在 0 2 0 4mpa 流量 3l min 4 将 b 油泵至备用位 停止油泵 a 运行 5 确认液压油压 0 8mpa 时 油泵 b 联启 6 检查油泵出口油压 3 5mpa 液压油压 2 5mpa 轴承润滑油压在 0 2 0 4mpa 流量 3l min 7 将 a 油泵至备用位 停止油泵 b 运行 8 确认液压油压 0 8mpa 时 油泵 a 联启 9 将 b 油泵至备用位 启动一次风机 调整一次风与密封风差压为 2kpa 1 检查关闭一次风机动叶及出口挡板 2 检查关闭一次风机出口冷风挡板及对应侧预热器出口热一次风挡板 3 检查风机启动条件满足 在 crt 画面上将一次风机启动 4 风机启动后 一次风机出口门自动开启 5 手动调节一次风机动叶 当另一台一次风机已运行时要保持两台风机同步 调整一次 风母管压力 使其与密封风差压为 2kpa 准备一台汽动给水泵 使其处于备用状态 按机组冷态启动曲线升负荷至 100mw 负荷变化率 3mw min 检查磨煤机启动条件 准备启动磨煤机 1 检查磨煤机灭火蒸汽已暖管结束 处于备用状态 2 磨煤机出口密封风手动挡板及本体密封风手动档板开启 电动挡板电源送上 挡 板控制气源投入 3 启动磨煤机润滑油泵 确认磨煤机润滑油压力正常 0 09mpa 4 开磨煤机出口门 开给煤机入口门 5 任一台密封风机运行 磨煤机密封风与一次风差压正常 2kpa 6 两台一次风机运行或一台一次风机运行且运行给煤机不大于 2 台 一次风母管风 压 7 5kpa 风机动叶投自动 7 启动磨煤机润滑油加热器并投入联锁 磨煤机减速箱轴承温度正常 大于 35 小 于 75 8 确认无其它磨煤机或油枪子组在启动 9 总次风量 二次风量与六台磨煤机一次风量之和 30 585t h 10 磨煤机 给煤机密封风门开 11 点火能量满足 下列任一条件满足 相邻层油枪至少有 3 个在运行 相邻层给 煤机转速 50 且锅炉负荷 30 锅炉负荷 60 且磨煤机运行台数 3 台 启动 a 或者 b 磨煤机 燃烧稳定后逐渐减少油的燃烧率 1 关闭磨煤机冷 热风关断 调节档板 2 开启磨煤机消防蒸汽电动门 3 分钟后关闭 3 开启磨煤机冷 热风闸板门 冷风调节门至 10 50 4 启动磨煤机电机 检查磨煤机空载电流正常 就地检查振动 声音正常 5 手动调整磨煤机冷 热风调节挡板 以 3 min 的升温速率将出口温度逐渐上升至 65 80 暖磨 10 分钟 6 缓慢将磨煤机入口风量升至 84 94t h 负荷大于 60mw 时 投入再热器温度高保护 机组负荷 90mw 小机冲转至 3000r min 暖机 1 对系统进行全面检查 确认具备启动条件 各电动门绝缘合格送电 各阀门控制电 源 气源投入 并传动正常 2 确认汽动给水泵所有联锁 保护投入 3 前置泵电机送电 接地线良好 前置泵具备启动条件 4 确认闭冷水系统运行正常 汽泵组各冷却水投入正常 冷油器一台运行 一台备 用 油温调节投入自动 5 确认凝结水系统运行正常 汽泵密封水投入正常 回水倒凝汽器 6 确认除氧器水位正常 压力正常 无波动 7 确认汽泵再循环调节阀及其前后电动门 手动门开启 8 确认小机油箱油位正常 0 150 mm 油质合格 启动小机排烟风机 9 确认小机直流油泵的出口门在开启位置 启动小机直流油泵 对系统赶空气 10 分 钟以上 检查一切正常 停运作备用 10 确认两台小机交流油泵出口门在开启位置 启动一台交流油泵运行 将另一台交 流油泵及直流油泵投入联动备用 11 调节润滑油滤网后节流阀 使得润滑油压在 0 0981 0 147mpa 之间 润滑油温度 35 45 12 确认 eh 油系统投运正常 检查小机 eh 进 出油门均开启 小机调节油压 10 12mpa 蓄能器油压正常 保安油压 0 65mpa g 13 检查小机隔膜阀复位正常 14 检查汽泵出口电动门及所有放水门关闭 15 开启小机前置泵入口电动门 16 前置泵注水 放气 17 给水泵注水 放气 18 确认高 低压主汽门处于关闭状态 19 确认小机高 低压进汽电动门前 后疏水门及自动主汽门前疏水调节门及手动门 已开启 确认小机本体疏水门开启 20 确认辅汽或四抽蒸汽压力 0 15 0 85mpa 温度高于小机缸温后 缓慢稍开小机辅 汽或四抽供汽电动门 进行暖管 21 待暖管 10 15 分钟后 开足小机辅汽 四抽 冷再供汽电动门 22 确认主机真空正常 23 维持主机轴封供汽联箱温度 121 177 开启调节小汽轮机轴封汽进汽阀 压力 控制在 0 017 0 038mpa 表压 24 缓慢开启小机排汽蝶阀 小机抽真空 待小机真空和主机接近时 全开排汽蝶阀 正常小机抽真空应与主机同步进行 检查真空正常 即排汽压力小于 10kpa 注意 监视主机的真空 25 确认前置泵启动条件满足 启动前置泵 26 检查前置泵运行正常 给水泵入口压力正常 1 4mpa 27 确认小机冲转条件满足 冲转蒸汽的过热度大于 50 冲转蒸汽温度大于给水泵 汽轮机汽缸金属温度 20 以上 小机 给水泵轴向位移小于规定值 小于 1 2mm 小机偏心在允许范围内 0 08mm 汽泵本体上下温差576 扣 2 分 581 扣 4 分 586 扣 6 分 591 扣 10 分 主 汽温576 扣 2 分 581 扣 4 分 586 扣 6 分 冷态启动过程 13 591 扣 10 分 再 热汽温576 扣 2 分 581 扣 4 分 586 扣 6 分 591 扣 10 分 主 汽温576 扣 2 分 581 扣 4 分 586 扣 6 分 591 扣 10 分 再 热汽温576 扣 2 分 581 扣 4 分 586 扣 6 分 591 扣 10 分 主 汽温576 扣 2 分 581 扣 4 分 586 扣 6 分 591 扣 10 分 再 热汽温576 扣 2 分 581 扣 4 分 586 扣 6 分 591 扣 10 分 主 汽温576 扣 2 分 581 扣 4 分 586 扣 6 分 591 扣 10 分 再 热汽温576 扣 2 分 581 扣 4 分 586 扣 6 分 591 扣 10 分 主 汽温576 扣 2 分 581 扣 4 分 586 扣 6 分 591 扣 10 分 再 热汽温576 扣 2 分 581 扣 4 分 586 扣 6 分 591 扣 10 分 主 汽温576 扣 2 分 581 扣 4 分 586 扣 6 分 591 扣 10 分 再 热汽温576 扣 2 分 581 扣 4 分 586 扣 6 分 591 扣 10 分 主 汽温576 扣 2 分 581 扣 4 分 586 扣 6 分 591 扣 10 分 再 热汽温576 扣 2 分 581 扣 4 分 586 扣 6 分 591 扣 10 分 主 汽温576 扣 2 分 581 扣 4 分 586 扣 6 分 591 扣 10 分 再 热汽温576 扣 2 分 581 扣 4 分 586 扣 6 分 591 扣 10 分 主 汽温576 扣 2 分 581 扣 4 分 586 扣 6 分 591 扣 10 分 再 热汽温576 扣 2 分 581 扣 4 分 586 扣 6 分 591 扣 10 分 主 汽温576 扣 2 分 581 扣 4 分 586 扣 6 分 591 扣 10 分 再 热汽温576 扣 3 分 581 扣 5 分 586 扣 10 分 主 汽温571 扣 3 分 576 扣 5 分 581 扣 10 分 再 热汽温576 扣 2 分 581 扣 4 分 586 扣 6 分 591 扣 10 分 主 汽温576 扣 2 分 581 扣 4 分 586 扣 6 分 591 扣 10 分 再 热汽温576 扣 2 分 581 扣 4 分 586 扣 6 分 591 扣 10 分 主 汽温576 扣 2 分 581 扣 4 分 586 扣 6 分 591 扣 10 分 再 热汽温576 扣 2 分 581 扣 4 分 586 扣 6 分 591 扣 10 分 主 汽温576 扣 2 分 581 扣 4 分 586 扣 6 分 591 扣 10 分 再 热汽温576 扣 2 分 581 扣 4 分 586 扣 6 分 591 扣 10 分 主 汽温576 扣 2 分 581 扣 4 分 586 扣 6 分 591 扣 10 分 再 热汽温576 扣 2 分 581 扣 4 分 586 扣 6 分 591 扣 10 分 主 汽温576 扣 2 分 581 扣 4 分 586 扣 6 分 591 扣 10 分 再 热汽温576 扣 2 分 581 扣 4 分 586 扣 6 分 591 扣 10 分 主 汽温576 扣 2 分 581 扣 4 分 586 扣 6 分 591 扣 10 分 再 热汽温576 扣 2 分 581 扣 4 分 586 扣 6 分 591 扣 10 分 主 汽温576 扣 2 分 581 扣 4 分 586 扣 6 分 591 扣 10 分 再 热汽温576 扣 5 分 581 扣 10 分 586 扣 15 分 591 扣 30 分 主 汽温576 扣 5 分 581 扣 10 分 586 扣 15 分 591 扣 20 分 再 热汽温576 扣 2 分 581 扣 4 分 586 扣 6 分 591 扣 10 分 主 汽温576 扣 2 分 581 扣 4 分 586 扣 6 分 591 扣 10 分 再 热汽温576 扣 3 分 581 扣 5 分 586 扣 10 分 主 汽温576 扣 3 分 581 扣 5 分 586 扣 10 分 再 热汽温0 15mpa 2 循环水泵润滑水压力 0 2mpa 2 循环水泵电气在远方位 冷态启动过程 101 3 投入开式水系统 就地检查各就地门开启正确 在 dcs 上投入开式冷却水入口滤网 开式水冷却水系统充水完毕 启动一台开式冷却水泵 将另一台开式冷却水泵投入备用 并开启一台闭式水冷却器进出口门 其它的冷却器按需 要开启 冷态启动过程 102 4 凝结水补水箱补水 就地上检查凝汽器补水系统就地门开启正确 在 dcs 上开启化学除盐水至补水箱进水调整门 向凝结水补水箱补水 水箱水位正常后启 动凝结水补水泵和凝汽器水位补水门向凝汽器上水 冷态启动过程 103 5 闭式水系统投入 就地检查检查闭冷水系统各阀门位置正确 dcs 上向膨胀水箱补水 确认膨胀水箱补水至正常水位 启动一台闭冷水泵 检查闭冷水 系统运行正常后 投入另一台闭冷水泵备用 冷态启动过程 104 6 投入汽机润滑油系统 就地检查润滑油系统各阀门位置正确 在就地润滑油净油系统向 润滑油主油箱补油 油箱油位正常 冷态启动过程 105 dcs 上启动一台排烟风机 另一台投备用 启动交流润滑油泵 检查润滑油系统运行正常 后 投入润滑油冷油器 投入润滑油温度自动 投入直流油泵联锁 检查润滑油压力正常 7 投入发电机密封油系统 就地检查密封油系统各阀门位置正确 密封油箱补油至正常油 位 设备送电完毕 冷态启动过程 106 dcs 上启动一台空侧交流密封油泵 检查系统运行正常后 投入空侧直流事故密封油泵联 锁 检查氢侧密封油回油箱油位正常后 启动一台氢侧交流密封油泵 检查运行正常后 将另一台氢侧交流密封油泵投入备用 8 投入发电机氢气系统 检查密封油系统运行正常后 发电机进行氢置换 首先用二氧化 冷态启动过程 107 碳置换出空气 然后用氢气置换出二氧化碳 检查发电机氢置换结束合格后 逐渐升氢压 至 0 36mpa 以上 检查氢纯度大于 98 密封油和氢气差压 0 084mpa 密封油系统运行 正常 9 投入内冷水系统 就地检查定子冷却水系统各阀门位置正确 检查定子水箱已补水至正 常水位 冷态启动过程 108 在 dcs 上启动一台定子冷却水泵 定子冷却水系统运行正常 投入另一台定子冷却水泵备 用 确认氢气和定子冷却水差压在 30 50kpa 10 投入顶轴油系统 检查顶轴油泵出口油压在 11 76 14 7mpa 范围内 投入另一台交流 顶轴油泵备用 冷态启动过程 109 11 投入主机盘车 盘车在就地启动 把控制按钮打到 就地 位 按 就地启动 手 动 运行 啮合 灯亮 检查盘车转速 2 8r min 盘车电流正常无摆动 大轴偏心率不 大于 0 075mm dcs 上显示盘车已啮合 电流正常 冷态启动过程 110 12 启动控制油系统 就地检查各阀门开启正确 在 dcs 上开启一台 eh 油泵 油压正常后投入另一台泵连锁 13 凝结水系统投入 凝汽器水位正常后启动凝结水系统 首先开启低加水侧进出水门 开启凝结水泵再循环阀 开启凝结水泵向除氧器上水 冷态启动过程 111 14 投入小机润滑油系统 就地检查 1 和 2 小机润滑油系统就地门开启正确 dcs 上 开启一台润滑油泵和顶轴油泵 另一台润滑油泵投备用 冷态启动过程 112 冷态启动过程 113 15 投入小机盘车 润滑油系统正常后在 dcs 上开启小机盘车进油电磁阀投入小机盘车 转速为 400rpm 冷态启动过程 114 16 辅汽联箱送汽 就地检查辅助蒸汽系统所有就地门开启正确 在 dcs 上开启一期蒸汽来电动门 向辅助蒸汽联箱供汽 保证联箱压力和温度正常 冷态启动过程 115 17 除氧器加热 除氧器水位正常后 启动除氧器再循环泵 投入辅助蒸汽到除氧器蒸汽 加热 准备向锅炉上水 二 锅炉上水 1 就地检查给水系统就地门开启正确 冷态启动过程 116 2 开启给水旁路调节门前 后电动门 3 上水操作 采用电泵上水 高加水侧走旁路 调节锅炉给水流量至 80 90t h 左右 根 据辅汽压力尽量维持除氧器温度在 80 90 当储水罐见水后 放慢上水速度 加强监视 冷态启动过程 117 三 汽机抽真空 送轴封 1 汽机抽真空 1 就地检查真空系统就地门开启争取 真空泵注水完成 2 检查开启汽轮机本体 主蒸汽管道 再热蒸汽管道和所有抽汽管道疏水门 3 关闭凝汽器真空破坏门 关闭小机排汽蝶阀 4 启动三台真空泵对系统进行抽真空 当真空达到 89kpa 后 停止一台真空泵并投备 用 冷态启动过程 118 2 汽机送轴封 1 确认主机 小机盘车运行 小机盘车非必要条件 但是为防止小机轴封系统阀门内漏 建议送主机轴封前小机应在盘车状态 2 确认轴封加热器水侧投入 有足够的连续流量 3 检查开启各路轴封供汽调整门前 后疏水门及各轴封进口滤网放水门 投入辅汽至轴封 供汽调节站 4 稍开辅汽至轴封供汽电动总门进行轴封暖管 5 启动一台轴封风机运行 一台投入备用 6 低压轴封汽温 150 以上 并有 14 以上的过热度后 开启高 中压缸轴封进汽门及低 压缸轴封进汽门 7 设定温度 150 投入低压轴封减温水自动控制 维持低压轴封供汽温度 150 176 冷态启动过程 119 四 汽机冲转 1 汽机满足冲转条件 主蒸汽压力 4 4mpa 再热汽压力 0 728mpa 主蒸汽温度 374 再热汽温 335 两侧汽温偏差小于 14 主汽温高于再热汽温且偏差最大不超过 83 冷态启动过程 120 凝汽器真空大于 85kpa 2 在 deh 的自动控制画面上开始 挂闸 挂闸完成 latched 中压主汽门 rsv1 和 rsv2 开启 然后按 运行 为 yes 检查高压调门全开 控制方式为 自动 auto 方式 冷态启动过程 121 设定转速目标值为 600rpm 升速率为 100rpm min 设定好转速目标值和升速率 按运行 go 开始升速 600rpm 以下机组为中压调门控制 高压调门关闭 冷态启动过程 122 600rpm 以上为高压调门和中压调门共同调节 升速至 2900rpm 开始阀切换 按 tv gv 切换 为 yes 高压调门 gv 关小 高压主汽门 tv 全开 阀切换完毕 继续升速至 3000rpm 准备并网 冷态启动过程 123 中压缸启动 冷态启动过程 124 冷态启动过程 125 冷态启动过程 126 五 并网带负荷 1 带上负荷后可以随机滑投上低加和高加 注意要先投上水侧 再投汽侧 各加热器疏水 调节门可以试情况投上自动 冷态启动过程 127 2 升负荷 在 deh 上设定负荷目标值和升负荷率开始升负荷 注意旁路的操作 六 升负荷至 30 负荷后 启动汽泵 1 检查小机润滑油系统正常 冷态启动过程 128 2 检查小机轴封蒸汽系统正常 3 dcs 上投入小机汽源 开启排汽蝶阀 4 可以通过小机的启停帮助来检查满足汽泵的启动允许 冷态启动过程 129 5 在 meh 上启动小机 检查小机盘车 400rpm 正常 首先按 跳闸复位 小机挂闸 然后开启主汽门 检查主汽门已开启 冷态启动过程 130 按 自动 手动 投上自动控制方式 设定目标值和升速率开始升速 升速到 3000rpm 锅炉自动投入 meh 接受 dcs 遥控指令升速 开始并泵操作 冷态启动过程 131 600mw 仿真机竞赛试题模板仿真机竞赛试题模板 jg01 故障种类 汽机故障 单一故障 故障项目 3 高加泄漏 40 分 设置要求 机组协调方式 负荷 600mw 稳定运行条件下加入 得分情况 12345678910 评分标准 根据参数变化 正确判断出 3 高加水侧泄漏 若错误判断为其它高加泄漏 此项不得分 8 分 开大 3 高加正常疏水门 水位高时用事故放水调整水位 5 分 开启三段抽汽管道疏水门 8 分 若 3 高加水位无法维持 则将高加组解列 给水走旁路 6 分 高加解列前或后 应减负荷防止汽机过负荷 如汽机超额定出力 应检查各监视段压力不 超限 必要时手动关小调门 8 分 高加解列后 控制好汽温 整个过程主再热汽温不超过 575 度 3 分 通知值长和检修检查处理 3 高加 2 分 处理过程造成汽机进水或给水中断 本题不得分 冷态启动过程 132 jg02 故障种类 汽机故障 单一故障 故障项目 2 高加正常疏水调整门卡涩 40 分 设置要求 机组协调方式 负荷 600mw 稳定运行条件下加入 得分情况 12345678910 评分标准 根据参数变化 正确判断出 2 高加正常疏水门卡涩 5 分 解除 2 高加正常疏水调门自动 并手动调整无效 5 分 手动开启 2 高加危急疏水门控制高加水位 5 分 就地尝试手动摇开 2 高加正常疏水调整门 维持 2 高加水位正常 口述 5 分 开启二段抽汽管道疏水门 5 分 汇报值长并通知相关检修人员处理 5 分 高加水位无法维持时 解列高加 给水走旁路 5 分 高加解列后注意控制锅炉汽温和防止汽机过负荷 5 分 处理过程造成汽机进水或给水中断 本题不得分 jg03 故障种类 汽机故障 单一故障 故障项目 1 汽泵事故跳闸 40 分 设置要求 机组协调方式 600mw 负荷机组稳定运行条件下加入 1 汽泵跳闸 rb 功能未投 得分情况 12345678910 评分标准 正确判断故障名称 1 汽泵跳闸 5 分 检查电泵联动 否则手动启动 迅速增加出力并入给水系统 6 分 合理分配 2 汽泵与电泵出力 维持总给水流量 1400 1600t h 左右 6 分 通知锅炉立即退协调 燃料主控 汽机主控切手动 打闸一台磨煤机 手动将机组负荷降 至 480mw 540mw 10 分 查找 1 汽泵跳闸原因 5 分 检查 1 小机盘车自动投入运行 4 分 汇报值长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检查 4 分 因处理不当 造成锅炉灭火 汽机跳闸 本题最多得 10 分 jg04 故障种类 汽机故障 单一故障 故障项目 1 汽泵轴承温度高 40 分 设置要求 主应考人 总得分 主应考人 总得分 主应考人 总得分 冷态启动过程 133 机组协调方式 600mw 负荷机组稳定运行条件下加入 rb 功能未投 得分情况 12345678910 评分标准 根据参数变化 正确判断出 1 汽泵轴承温度异常 5 分 检查 1 汽泵润滑油温 油压是否正常 5 分 适当降低油温 如油压异常检查备用泵应联动 5 分 派人就地检查 1 汽泵轴承回油 温度和振动情况 5 分 降低 1 汽泵出力 5 分 若 1 给水泵轴承温度仍不能控制 汇报值长 申请启动电泵 停运 1 汽泵 负荷降低到 80 90 ecr 5 分 投入 1 汽泵盘车 5 分 通知相关检修部门检查处理 5 分 处理过程中发生灭火 停机 本题最多得 10 分 jg05 故障种类 汽机故障 单一故障 故障项目 除氧器水位异常 40 分 设置要求 机组协调方式 600mw 负荷机组稳定运行条件下加入 除氧器 70 水位调整门卡死在偏小位置 得分情况 12345678910 评分标准 根据参数变化 正确判断进水调整门卡涩 除氧器水位低报警后才发现故障 此项不得分 3 分 解除除氧器水位调整门自动 手动活动无效 7 分 视除氧器水位情况开启除氧器水位调整门旁路门 提高除氧器水位 8 分 根据除氧器水位上升情况 必要时开启除氧器溢流门 5 根据需要就地点动或手摇旁路电动门使其维持在合适开度 用 30 水位调整门调节除氧器 水位 8 分 若除氧器水位不能维持 因考虑降低负荷以适应除氧器水位要求 5 分 通知值长和相关人员处理 4 分 处理过程中发生给水泵跳闸 汽轮机进水停机 本题不得分 jg06 故障种类 汽机故障 综合故障 故障项目 除氧器水位异常 凝汽器水位异常 40 分 设置要求 机组协调方式 600mw 负荷机组稳定运行条件下加入主 给水电动门后放水门误开 得分情况 12345678910 主应考人 总得分 主应考人 总得分 冷态启动过程 134 评分标准 根据参数变化 正确判断除氧器 凝汽器水位异常 除氧器 凝汽器水位低报警后才发现 故障 此项不得分 5 分 加大凝汽器补水 维持凝汽器 除氧器水位正常 10 分 根据参数变化 确定泄漏范围 口述 要求条理清楚 10 分 查找到故障点后 将主给水电动门后放水门关闭 7 分 如水位仍维持不住 适当降低机组负荷 根据除氧器 凝汽器水位控制负荷 5 分 通知值长和相关人员检查处理阀门误开原因 3 分 处理过程中发生灭火 停机 本题不得分 jg07 故障种类 汽机故障 单一故障 故障项目 三段抽汽电动门卡涩 40 分 设置要求 600mw 负荷机组稳定运行条件下加入 三段抽汽电动门 卡涩在 0 位 得分情况 12345678910 评分标准 根据参数变化 正确判断三段抽汽电动门卡涩 5 分 手动开启三段抽汽电动门无效 5 分 逐渐开大 3 高加至凝汽器启动疏水 关闭至除氧器疏水调整门 控制各高加水位正常 5 分 注意监视各监视段压力主要是后几段抽汽不得超压 否则适当降低机组负荷 5 分 就地手动缓慢摇开三段抽汽电动门 恢复高加组正常运行 速度过快造成高加解列 此项 不得分 5 分 注意给水温度变化 适当降低中间点过热度 维持过 再热汽温在正常范围内 5 分 若高加水位不能维持 则应考虑将高加组退出运行 5 分 汇报值长并通知相关检修人员处理 5 分 处理过程中发生长时间的监视段过负荷 本题最多得 10 分 jg08 故障种类 汽机故障 单一故障 故障项目 发电机定子冷却水系统泄漏 40 分 设置要求 机组协调方式 600mw 负荷机组稳定运行条件下加入冷 却器泄漏 得分情况 12345678910 评分标准 根据参数变化 正确判断定子冷却水系统发生泄漏 10 分 派人到就地检查内冷水系统有无泄漏 并开启内冷水补充水阀维持内冷水箱水位 内冷水 主应考人 总得分 主应考人 总得分 冷态启动过程 135 箱水位未控制住造成机组解列本题不得分 5 分 在 ois 站确认内冷水泵电流 定子水流量 压力 发电机线圈及出水温度等参数正常 若 参数偏低 应适当降低负荷运行 5 分 注意就地检查发电机是否进水 5 分 检查内冷水系统无明显外漏的情况下 切换内冷水冷却器 并将原运行冷却器隔离 5 分 切换定子内冷水冷却器后 系统恢复正常 准确判断出原运行冷却器泄漏 5 分 汇报值长通知检修处理 5 分 jg09 故障种类 汽机故障 单一故障 故障项目 闭式水温度高 40 分 设置要求 机组协调方式 600mw 负荷机组稳定运行条件下加入 运行闭式水冷却器进水电动门误关后卡涩 得分情况 12345678910 评分标准 根据参数变化 正确判断闭式水温度高 8 分 立即检查冷却器冷却水 手动打开原运行冷却器冷却水进水电动门 无效 8 分 就地手动摇开误关的冷却水出水电动门 如卡死摇不动 立即切换至备用冷却器运行 10 分 对凝泵 给水泵 前置泵等各闭式水用户加强监视 视温度变化情况决定是否降低机组负 荷 8 分 汇报值长联系检修检查处理误关阀门 6 分 jg10 故障种类 汽机故障 单一故障 故障项目 凝汽器水位异常 40 分 设置要求 机组协调方式 600mw 负荷机组稳定运行条件下加入 5 低加出水门前放水门误开 得分情况 12345678910 评分标准 根据参数变化 正确判断凝汽器水位异常 凝汽器水位低报警后才发现故障 此项不得分 10 分 加大凝汽器补水 维持凝汽器水位 5 分 根据参数变化 确定泄漏范围 口述 8 分 检查出故障点为 5 低加出水门前放水门误开后 将其关闭 8 分 如水位仍维持不住 适当降低机组负荷 根据凝汽器和除氧器水位控制负荷 5 分 通知值长和相关人员检查误动原因 4 分 处理过程中发生灭火 停机 本题不得分 jg11 主应考人 总得分 主应考人 总得分 冷态启动过程 136 故障种类 汽机故障 单一故障 故障项目 润滑油系统供油管道泄漏 40 分 设置要求 600mw 负荷机组稳定运行条件下加入 得分情况 12345678910 评分标准 正确判断故障名称 汽机润滑油油压 油箱油位异常 或压力油管道泄漏 10 分 视润滑油母管油压下降情况确定是否需启动大机润滑油泵 维持油压 4 分 立即派人到就地对主油箱进行补油 4 分 派人就地检查大机润滑油系统 查找漏点 4 分 若检查润滑油系统无明显外漏 应切换冷油器运行 5 分 经核实为压力油管道泄漏 若大机油压和油箱油位可以维持 则保持现状 并汇报值长通 知检修及消防队 4 分 若泄漏点无法隔离则申请停机 由裁判决定 4 分 若泄漏点无法隔离 且大机油压和油箱油位无法维持 则立即打闸停机 5 分 jg12 故障种类 汽机故障 单一故障 故障项目 真空下降 40 分 设置要求 机组协调方式 600mw 负荷机组稳定运行条件下加入 真空系统泄漏 20 得分情况 12345678910 评分标准 及时 正确判断故障为凝汽器真空下降 5 分 及时启动备用真空泵 若因备用真空泵因真空低自启动 该项不得分 5 分 立即检查大小机轴封压力 循环水 旁路 凝汽器水位 真空泵 真空破坏门等是否有异 常情况 7 分 根据现象准确判断为真空系统漏入空气 立即查明漏点并设法恢复 5 如真空继续下降 应开始按规定减负荷 按每降 1kpa 减 50mw 负荷速率进行减负荷 5 分 真空下降至 81 kpa 低真空保护应动作 否则手动打闸停机 5 分 真空下降过程中应密切监视汽轮机轴系振动 瓦温 轴向位移 胀差等 tsi 参数 4 分 真空下降过程中应密切注意低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