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春季古代诗歌散文专题网上教学活动.doc_第1页
!2011年春季古代诗歌散文专题网上教学活动.doc_第2页
!2011年春季古代诗歌散文专题网上教学活动.doc_第3页
!2011年春季古代诗歌散文专题网上教学活动.doc_第4页
!2011年春季古代诗歌散文专题网上教学活动.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页共5页古代诗歌散文专题网上教学活动文本(月15日)古代诗歌散文专题网上教学活动文本(月15日)时间:月15日:19:30主诗教师:关龙艳教师:网上教学活动预告!今晚的网上教学主要以汉代散文为主,结合重点作品了解一下汉代散文的特点!尤其是史传散文的发达。 史记是本次网上教学的重点内容 以下作品请同学们提前阅读: 过秦论(贾谊) 七发(节选)(枚乘) 毛遂自荐(司马迁) 报任安书(节选)(司马迁) 司马迁传赞(班固) 归田赋(张衡)张朝霞:谢谢老师。教师:大家好,欢迎参加本次网上教学活动!教师:欢迎叡松和朝霞!张叡松:老师好!张朝霞:老师好!教师:大家可以谈谈对汉代散文的理解张叡松:汉代散文总体上带有显著的政治色彩和实用性质,同时也讲究文采。张朝霞:政论文及抒情、叙事文,是汉代散文创作的主流。教师:非常好,汉代散文还有纵横浩荡、雄浑劲键、气度恢宏、工整对仗等特点。教师:请简单谈谈先秦散文与汉代散文的区别。张朝霞:先秦散文有两种 一是历史散文 左传、国语、战国策等是其代表。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是用历史事实来解释春秋的著作,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春秋是概括的记述历史,而左传则详细的记载事件本末细节,此书丰富多彩,叙述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情况和历史人物的言行。 左传擅长战争描写,它不仅把纷繁复杂的战争有条理的叙述出来,并且从大处着眼,通过人物对话,写出战争的性质,决定胜败的因素等内容。曹刿论战和秦晋肴之战等篇,都写得非常出色。 国语是战国时代出现的一种国别史,记载周王朝和诸侯各国的大事。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远不及左传,然而它有的叙事比左传更鲜明生动,如写“厉王弭谤”和“勾践复国”的文字,就是这样。 战国策记述的基本上是战国时期谋臣纵横捭阖的谋略和辞说,它的文风是剧谈雄辩,书中还刻画了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例如写唐且出使秦国,唐且与秦王谈起“布衣之怒”,秦王轻淡的说,布衣之怒不过“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且慷慨陈词:“此庸夫之怒,非士之怒。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说完,拔剑而起,这一番慷慨豪壮的言辞,打掉了秦王不可一世的凌人盛气。 战国策中的纵横家辩士,还擅长运用寓言进行说理、论证,象狐假虎威、画蛇添足等成语故事,都出自战国策。 左传和战国策对后世的散文家有着深刻影响 。司马迁的史记,曾经大量采用这两书的材料,并汲取了它们的写作技巧和语言风格。汉代 贾谊、晁错等人的政论文章,其雄辩风格得之于这两书也很多。历代史书的编撰,以至唐宋散文家的记叙文,在语言和表现方法上,也都受到先秦散文的影响。 二是诸子散文 古文观止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竞作,九流并起。”各种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诸子的文章,各具风采。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述孔子言行的著作。论语风格是语言简练,含义深远,雍容和顺。其中许多形象化的语言,往往包含着深远的社会和道德含义。例如,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既是对松柏的礼赞,又是对一种坚强人格的称颂,形象与哲理交融在一起。 墨子一书,语言质朴,但有很强的逻辑性,善于运用具体事例来说明道理,又经常从具体问题的争论中作出概括性的总结。例如,非攻篇中说:“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人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以下又从盗窃别人鸡狗说到,侵略他人国家,指出这些行为的本质都是“亏人自利”的不义之举。这样的由小及大,层层推进,既是演说,又是比喻,论证明白而严谨。 孟子散文的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端锋芒显露。例如,孟子梁惠王下中记述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孟子对齐宣王所问“齐恒晋文之事”避而不言,却引齐王谈论王道。在对话中,孟子经常连连发问,步步紧逼。他的雄辩锋芒,有时竟使得“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的文章还善用比喻。他在谈及不能和不为的区别时说:“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他所用的比喻常常是多样的,有时整段用,有时全篇用。就象“鱼,我所欲也”,就是层层深入,运用曲折的比喻揭出所论主旨。 诸子图在先秦思想中,庄子的思想具有一种虚无主义色彩。在先秦散文中,庄子是最具风格的。大量的采用虚构的寓言故事,来说明思想论点,这是庄子的一大特色,庄子想象神奇,在古代散文中独树一帜。庄子寓言丰富,并且很多出自作者自创。这些寓言也不是简单的比喻,而是有着奇幻斑斓的色彩。像写河伯看到“秋水将至,百川灌河”的景象,便“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当他来到北海,看到大海的浩瀚天际,这才感到天外有天,自己的沾沾自喜是可笑的。接着通过与河伯的对话,又道出宇宙之大,大海在其中也是渺小的等的道理,既是寓言,又有壮阔的景物描写,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还有,写诸侯间的战争时说:有两个国家,一个建在蜗牛的左角,一个建在蜗牛的右角,“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可返”象这样的奇幻的想象,在庄子中还很多。 韩非子的文章注重论述,论事证理切中要害而又精辟深刻。在先秦诸子中,韩非子的分析力最强。有一篇写亡国的理由,竟写了47条之多。他的文章中也大量引用寓言故事和历史知识,我们今天还在运用的成语,如守株待兔、买椟还珠等,都出自韩非子。 先秦诸子散文风格多样,或气势磅礴,或雄辩锐利,或浪漫奇幻。诸子散文对我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张朝霞:先秦的散文 主要是诸子百家的散文,如孟子,庄子,韩非子等人的政治思想的表达。汉代的散文,如贾谊,晁错 他们的散文是政论散文.教师:先秦散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基石之作,泽备滋养后世;汉代散文更加成熟,且因为国家统一、国力相对雄厚,气度更加恢宏,更加关注社会、政治生活。张叡松:汉代的散文,如贾谊,晁错 他们的散文是政论散文,借古讽今或者是对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的议论,但是后期大多是因皇帝的喜好而作,在写作手法上,汉代散文用词华丽,多用骈句,这也是汉代大赋的特点 先秦的散文 主要是诸子百家的散文,如孟子,庄子,韩非子等人的政治思想的表达。在先秦的散文中,大多气势磅礴,旁征博引,也多引用典故比如,庄子。也有的以激辩对话为主,比如孟子。由于当时天下为定因此在先秦的散文中能体现出各种各样的思想,所谓百家争鸣正是如此。先秦的散文可以称得上是散文的经典,有很多对后世影响颇深。而且她的写作手法也为后代的发展提供了典范。教师:非常好,认识深刻,角度全面!教师:汉代散文的主要有几种类型?张叡松:政论、抒情和历史散文张朝霞:史传文,政论文,赋三类教师:1.西汉前期政论散文:贾谊过秦论 2.西汉中期抒情散文:司马迁报任安书 3.西汉历史散文:司马迁史记 4.东汉历史散文:班固汉书 5.东汉抒情小赋:张衡归田赋 5.东汉后期政论散文:王符的潜夫论和仲长统的昌言.教师:阅读分享:谈谈你对贾谊过秦论的理解。过秦论,原文分为上、中、下三篇。载于新书第一卷,文选卷五十一,另见于史记秦本纪、史记陈涉世家及汉书。全文着重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故名为过秦论。本文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经验,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张叡松:过秦论是一篇政论,因而重在说理,叙史部分高度概括,如秦“取西河之外”是商鞅计骗魏将公子卯而袭破其军的结果,文中只用“拱手”二字概括。 过秦论因要“过”秦,便反复对比:秦先弱后强之比,九国之师与一秦之比,强秦与陈涉之比,九国之师与陈涉之师之比。两两比较,只为激出末句。“故正意一经揭出,格外警悚出奇,可谓极谋篇之能事矣。” 过秦论多用骈偶,工整雄峻,使用了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既形象,又生动,给人以审美的愉悦。张朝霞:第一这篇文章虽是说理文,其中却用了十之七八的篇幅来叙事。用叙事来说理,可以说是本篇最大的特点。 第二贾谊在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 第三贾谊写这篇文章可以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全篇对比到底的手法写出了他的论点。对比手法并没有什么希奇,而本篇精彩处却在于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即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了。主客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都从几方面的对比中显现出来。教师:考考大家:贾谊还有哪些优秀的散文作品?教师:论积贮疏本文写于公元前178年,即汉文帝二年。当是时,汉由于长期战争,因而造成经济凋敝,米价昂贵,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汉文帝时仍未改变。贾谊有感于此,作论积贮疏一文,以劝诫皇帝重视农业生产,积贮粮食。张叡松:鵩鸟赋、吊屈原赋、陈政事疏张朝霞: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都很有名.教师:调查:本次网教所推荐的重点篇目中,你最喜欢哪一篇?张叡松:归田赋张朝霞:报任安书教师:大家对贾谊的过秦论一文都有很深刻的理解,非常好!教师:何谓汉大赋?其成熟的标志是?张朝霞:枚乘的七发标志汉大赋的正式形成。张叡松:汉大赋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采用铺张扬厉的手法和博富绚丽的辞藻,对事物作穷形极貌的描写,显示了绵密细致、富丽堂皇的风格特征。其特点为: 一,铺张扬厉、文绣鞶帨的夸饰;二,结构宏大、场面雄伟壮观,富有气魄;三、词汇丰富,文采华茂;四、多用生字僻字,晦涩难懂;五、行文结构上多用问答体。汉大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张衡。 枚乘的七发是汉大赋的成熟的标志。教师:简单介绍:枚乘与七发七发的作者枚乘,字叔,江苏淮阴人,是西汉著名的词赋家。其主要活动时期是汉文帝和景帝两代。在吴王刘濞和梁孝王刘武的宫廷里做过文学侍从。他的文笔流畅犀利,思想超凡。但他的作品多已散佚,今仅存七发等三篇收在枚叔集中,其中就以七发最为著名。枚乘的七发是赋体散文,主要内容是假托楚太子与吴客两个人物之间的对话,论述人生的至高哲理。而文中的“吴客”显然是枚乘自己的化身。七发的全文共分八段,而文章的开头是:“楚太子有疾,吴客往问之”,接着就从这个“疾”字引发了一连串令人拍案叫绝的议论。吴客在楚太子面前没有说半句奉承献媚的话,而是理直气壮地告诉楚太子:你的病太重了,简直无药可医。其病根就在你天天迷恋于声色犬马,玩乐无度,如此庸俗腐朽的物质刺激,造成了空虚的精神境界:于是病魔就在你这个空虚的精神境界中爆发出来。所以使你的精神陷入萎靡不振而不能自拔,最后才奄奄一息,药石无效。这是文章的首段,提出楚太子的病源何在。接着六段分别从音乐、饮食、车马、宫苑、田猎、观涛等生活的角度描述其中的利与害,启发楚太子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然后在文章的最末一段就正面的向楚太子提出了养生之道,即所谓“要言妙道”。他提醒楚太子要用精力来与有识之士“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要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知识,用高度的文化修养来抵制腐朽愚昧的生活方式。这样一说,使楚太子忽然出了一身大汗,“霍然病已”,病全好了。从而证实了七发中的“要言妙道”,是治疗楚太子疾病的惟一方法。 七发之妙,就妙在用艺术形象论述物质与精神的辨证关系。教师:“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史记司马迁史记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开创了中国纪传体史学,也开创了中国的传记文学。张叡松:说明史记无论是在史学方面还是在文学方面都具有非常宝贵的价值。教师:RE:大家晒晒所搜集到的史记资料吧。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000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张叡松:史记中一些著名的故事: 轩辕天子 出自史记五帝本纪 网开一面 出自史记殷本纪 囊血射天 出自史记殷本纪 酒肉池林 出自史记殷本纪 左支右绌 出自史记周本纪 焚书坑儒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指鹿为马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拔山扛鼎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先发制人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破釜沉舟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鸿门宴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沐猴而冠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霸王别姬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四面楚歌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无颜见江东父老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一败涂地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约法三章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运筹帷幄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高屋建瓴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卧薪尝胆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鸟尽弓藏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一狐之腋 出自史记赵世家 招摇过市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韦编三绝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鸿鹄之志 出自史记陈涉世家 积毁销骨 出自史记张仪列传 毛遂自荐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脱颖而出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歃血为盟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因人成事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一言九鼎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完璧归赵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负荆请罪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怒发冲冠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刎颈之交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胶柱鼓瑟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纸上谈兵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字千金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 奇货可居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 图穷匕见 出自史记刺客列传 背水一战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肝脑涂地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多多益善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鸡鸣狗盗 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 狡兔三窟 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 张朝霞:史记(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历史著作之一)与后来的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壁”。教师:名家推荐:梁启超指定的史记十大名篇。大江东去 楚王流芳项羽本纪 礼贤下士 威服九州信陵君列传 文武双雄 英风伟概廉颇蔺相茹列传 功成不居 不屈权贵鲁仲连邹阳列传 旷世奇才 悲凉收场淮阴侯列传 官场显形 栩栩如生魏其武安侯列传 戎马一生 终难封侯李将军列传 汉匈和亲 文化交融匈奴列传 商道货殖 安邦定国货殖列传 史公记史 千古传颂太史公自序教师:重点掌握:史记的体例。“本纪”是用编年方式叙述历代君主或实际统治者的政迹,是全书的大纲; “世家”是世袭家族以及孔子、陈胜等历代祭祀不绝的人物的传记; “列传”为本纪、世家以外各种人物的传记; “表”是用表格形式分项列出各历史时期的大事,是全书叙事的补充和联络; “书”是天文、历法、水利、经济等各类专门事项的记载。 还有一部分记载了中国边缘地带各民族的历史。史记通过这五种不同体例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构成了完整的历史体系。教师:推荐阅读:史记太史公自序。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戹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於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还报命。 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而子迁适使反,见父於河洛之间。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於虞夏,典天官事。後世中衰,绝於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 且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扬名於後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夫天下称诵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周邵之风,达太王王季之思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幽厉之後,王道缺,礼乐衰,孔子脩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自获麟以来四百有馀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 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 於是论次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於縲绁。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戹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教师:汉代另一部历史著作:班固汉书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它的记事始于汉高帝刘邦元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 继司马迁撰写史记之后,班固撰写了汉书。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人,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 父亲班彪是一个史学家,曾作后传六十五篇来续补史记。汉书就是在后传的基础上完成的。后传原书已佚,其内容想已多为汉书汲取,只是无法辨认清楚了。今汉书的元帝、成帝二纪及韦贤、翟方进、元后三传的赞,还保留有班彪的史论文字。 和帝永元元年,班固随从车骑将军窦宪出击匈奴,参预谋议。后因事入狱,永元四年死在狱中。那时汉书还有八表和天文志没有写成,汉和帝叫班固的妹妹班昭补作,马续协助班昭作了天文志。班昭是“二十四史”中绝无仅有的女作者。教师:比较:汉书与史记的不同体例:汉书的体例与史记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史记是一部通史,汉书则是一部断代史。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一律编入传。这些变化,被后来的一些史书沿袭下来。 汉书新增加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 思想:从思想内容来看,汉书不如史记。班固曾批评司马迁“论是非颇谬于圣人”。这集中反映了两人的思想分歧。所谓“圣人”,就是孔子。司马迁不完全以孔子思想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正是值得肯定的。而班固的见识却不及司马迁。从司马迁到班固的这一变化,反映了东汉时期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已在史学领域立稳了脚根。教师:推荐阅读:朱买臣传,请分享一下阅读感受吧。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妻恚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买臣不能留,即听去。其后,买臣独行歌道中,负薪墓间。故妻与夫家俱上冢,见买臣饥寒,呼饭饮之。 后数岁,买臣随上计吏为卒,将重车至长安,诣阙上书,书久不报。待诏公车,粮用乏,上计吏卒更乞丐之。会邑子严助贵幸,荐买臣,召见,说春秋,言楚词,帝甚说之,拜买臣为中大夫,与严助俱侍中。是时,方筑朔方,公孙弘谏,以为罢敝中国。上使买臣难诎弘,语在弘传。后买臣坐事免,久之,召待诏。 是时,东越数反复,买臣因言:故东越王居保泉山,一人守险,千人不得上。今闻东越王更徙处南行,去泉山五百里,居大泽中。今发兵浮海,直指泉山,陈舟列兵,席卷南行,可破灭也。上拜买臣会稽太守。上谓买臣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今子何如?买臣顿首辞谢。诏买臣到郡,治楼船,备粮食、水战具,须诏书到,军与俱进。 初,买臣免,待诏,常从会稽守邸者寄居饭食。拜为太守,买臣衣故衣,怀其印绶,步归郡邸。直上计时,会稽吏方相与群饮,不视买臣。买臣入室中,守邸与共食,食且饱,少见其绶,守邸怪之,前引其绶,视其印,会稽太守章也。守邸惊,出语上计掾吏。皆醉,大呼曰:妄诞耳!守邸曰:试来视之。 其故人素轻买臣者入内视之,还走,疾呼曰:实然!坐中惊骇,白守丞,相推排陈列中庭拜谒。买臣徐出户。有顷,长安厩吏乘驷马车来迎,买臣遂乘传去。会稽闻太守且至,发民除道,县长吏并送迎,车百余乘。入吴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园中,给食之。居一月,妻自经死,买臣乞其夫钱,令葬。悉召见故人与饮食诸尝有恩者,皆报复焉。 居岁余,买臣受诏将兵,与横海将军韩说等俱击破东越,有功。征入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 数年,坐法免官,复为丞相长史。张汤为御史大夫。始,买臣与严助俱侍中,贵用事,汤尚为小吏,趋走买臣等前。后汤以延尉治淮南狱,排陷严助,买臣怨汤。及买臣为长史,汤数行丞相事,知买臣素贵,故陵折之。买臣见汤,坐床上弗为礼。买臣深怨,常欲死之。后遂告汤阴事,汤自杀,上亦诛买臣。买臣子山拊官至郡守,右扶风。张叡松:该故事较好地展示了朱买臣安贫好学、以苦为乐、知恩图报的形象特点。张朝霞:朱买臣挺滑稽的,活到老学到老是好的,有阿Q精神也是好的,可他不顾及妻子的感受,而且有点神经质。教师:朝霞为什么最喜爱报任安书一文?张叡松:我就喜欢“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人,喜欢励志的文章。读起来叫人奋发图强!感情真挚,语言流畅,对于司马迁的生平也可以得到了解。张朝霞:像司马迁这样受到过这样侮辱的人,都能活的这样精彩有价值,真的让人敬佩!教师:推荐阅读:班固眼中的司马迁司马迁传教师:一起分享:叡松最喜欢的归田赋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从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