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霍布斯《利维坦》的主权思想研究---优秀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可复制黏贴.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霍布斯 利维坦 的主权思想研究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学生姓名 何海涛 指导教师 侯 茜 副教授 专 业 法学理论 学科门类 法 学 重庆大学法学院 二 o 一一年五月 research on the sovereignty of hobbes in leviathan a thesis submitted to chongqi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law by he haitao supervised by ass prof hou qian major jurisprudence college of law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china may 2011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i 摘 要 霍布斯的主权思想相当复杂 具有多面性 为了理解霍布斯 利维坦 的主 权思想 必须结合霍布斯的个人经历以及 利维坦 写作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主权的目的是实现臣民之间的和平和防御共同敌人 主权目的的实现途径是经过 人们同意 订立契约 形成信约 授权 从而建立起主权者与臣民之间的保护 服 从的基本权利义务关系的一系列过程 主权者的权利十分广泛 这些权利是构成 主权的要素 主权者也要承担一定的职责 主权是不可限制 不可转让和不可分 割的 臣民自由具有几个特点 第一 在事实上 臣民的自由先于义务 第二 在理论上 臣民的自由是相对的自由 第三 臣民的自由与主权者的权利统一于 主权建立的目的 主权建立在由激情和理性共同作用所揭示出来的自然法之上 消除黑暗王国对主权的威胁主要有两条途径 第一 要建立完善的国家制度 第 二 用上帝之国来维护绝对主权 因此 本文主要是通过阐述 利维坦 主权的 内容 what 和分析 利维坦 主权的正当性论证过程 why 以及总结 利维 坦 揭示的保卫主权的两条途径 how 三方面来研究霍布斯的主权思想 关键词 关键词 霍布斯 利维坦 主权 自然法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英文摘要 ii abstract the sovereignty of hobbes is a complex multi faceted to understand the sovereignty of hobbes in leviathan must be combined with personal experience of hobbes and the background of writing about leviathan the purpose of sovereignty is to achieve peace and defense common enemeies between subjects ways to realize the purpose of sovereignty is the result of people agreement contracts covenant and authority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basic relation of protection and ocedience about rights and obligations between sovereign and subjects there are a wide range of sovereign rights these rights constitute the elements of sovereignty sovereign must bear certain responsibilities that sovereignty is incommunicable indivisible or inseparably and unlimited the freedom of subjects has several characteristics first in fact the freedom of subjects is before the obligations second in theory the freedom of subjects is relatively free third the purposes of the freedom of subjects and the rights of sovereigne are the same the natural law is the basic of sovereignty and the passion and reason of human lead to the natural law there are two ways to eliminate the threats to the sovereignty from the kingdom of darkness first to establish a fine national system second associating the kingdom of god to protect the sovereignty therefore by describing the content of the sovereignty of hobbes in leviathan what analysying the legitimacy of the sovereignty in leviathan why and generalizing the two ways to protect sovereignty how it is easy to lean the sovereignty of hobbes in leviathan keywords hobbes leviathan sovereignty natural law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 录 iii 目 录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英文摘要 ii 1 绪绪 论论 1 2 霍布斯个人经历及 利维坦 写作的时代背景霍布斯个人经历及 利维坦 写作的时代背景 3 2 1 霍布斯的个人经历霍布斯的个人经历 3 2 2 利维坦 写作的时代背景 利维坦 写作的时代背景 4 3 利维坦 利维坦 的的主权概念的历史渊源主权概念的历史渊源 5 4 利维坦 利维坦 的的主权主权内容分析内容分析 8 4 1 主权的目的与实现途径主权的目的与实现途径 8 4 1 1 主权的目的 8 4 1 2 主权目的的实现途径 9 4 2 主权者的权利与职责主权者的权利与职责 10 4 2 1 权利与职责的内容及其联系 10 4 2 2 主权的绝对性 12 4 3 臣民臣民的自由的自由 15 4 3 1 臣民自由的含义 15 4 3 2 臣民与主权者的冲突与一致 16 4 3 3 臣民自由的特点 18 5 利维坦 利维坦 的的主权的正当性论证主权的正当性论证 20 5 1 正当性论证的含义正当性论证的含义 20 5 2 激情与理性共同作用揭示自然法激情与理性共同作用揭示自然法 20 5 2 1 理性的含义及作用 20 5 2 2 激情的含义及作用 22 5 2 3 激情与理性共同作用揭示自然法 24 5 3 自然法作为主权诞生的基础自然法作为主权诞生的基础 25 6 利维坦 揭示的保卫主权的途径 利维坦 揭示的保卫主权的途径 27 6 1 黑暗王国对绝对主权的威胁黑暗王国对绝对主权的威胁 27 6 2 途径一 建立完善的国家制度途径一 建立完善的国家制度 28 6 3 途径二 用上帝之国来维护绝对主权途径二 用上帝之国来维护绝对主权 31 7 对霍布斯 利维坦 对霍布斯 利维坦 的的主权思想的评价主权思想的评价 33 7 1 霍布斯 利维坦 霍布斯 利维坦 的的主权思想的多面性主权思想的多面性 33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 录 iv 7 2 利维坦 利维坦 的的主权思想与自然法学和实证法学的关系主权思想与自然法学和实证法学的关系 35 8 结结 论论 37 致致 谢谢 40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41 附附 录录 46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绪论 1 1 绪 论 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 国内经济与社会迅速发展 法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人们的权利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 此外 我国在国际上 也有一个相对稳定和平环境 但是 对民主 法治 市场经济 人权等具有普适 性的概念与国家主权之间的关系缺乏权威统一的认识 社会中仍然存在着各种价 值的冲突 公益与私利 国家与地区 国家与国家之间在某种程度上呈现一定的 紧张状态 这种紧张状态就迫使人们重新思量主权的目的 性质 构成要素与渊 源以及作用 主权的概念由近代至今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当代 主权理论已经与近 代的主权理论有了很大的不同 当代民族国家的组成要素一般包括了领土 居民 人民 和主权和主权的代表机关 政府 在对外方面 公民只有依附于国家 才能表达其意志并被本国法律和政府的保护以免于侵害 1 由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 际法理论的发展 主权不再是不可限制的 而是相对的 有限制的甚至是可分割 的 2 对国内来说 国家权力被予以分割 如三权分立 对外来说 国家主权则受 到国际法的约束 此外 人权对个人的终极关怀会不会构成对主权的威胁或者是 否因此要取消国家主权尚有诸多争论 同时经济全球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国 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也导致了统治方式向新的方向转变 现代技术的发展 是极权主义统治得以维持的前提 因此 传统的主权理论主权也面临着严重的现 代性危机 这就是现代性主权的专制和极权倾向 以及主权与民主 宪法原则的 矛盾和冲突 这种现代性正是起源于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对个人的自由解放 对 人的理性的张扬和对科学技术进步的所带来的美好生活的向往 3 卢梭感叹 人生 而自由 而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并描述了自然人的美好生活 这正是对进步所带 来的现代性危机的先见和忧虑 因此 主权所涉及的一些问题 如谁是主权者或具有主权的主体 主权包含 哪些要素 主权与人权的关系 甚至主权是否还具有存在价值等等 仍然是应该 去了解的 因为霍布斯对于近代主权学说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所以 研究霍 布斯的主权思想有助于理解主权的概念 而霍布斯的主权思想 则集中体现在 利 维坦 书中 上述就是本文研究的由来和意义 在学术上 国内关于霍布斯的研究资料比较缺乏 只能找到几本中文译著和 一些外文资料 但值得庆幸的是近几年对研究霍布斯的学者逐渐增多 也出版了 不少中文研究书籍 这为系统研究霍布斯的主权思想提供了不少便利 然而 对 于霍布斯主权思想的研究方面仍显不足 这主要表现为对霍布斯主权思想的重要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绪论 2 性认识不足 或者由于中文资料的缺乏导致研究难度大 从而对其进行系统深入 探讨的人较少 鲜有科学 客观 权威的理论研究成果 因此 本文试图从文本 出发 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归纳的方法系统的研究 利维坦 的主权思想 并希 望能加深对霍布斯主权思想的了解 最后得到较为可信的结论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霍布斯个人经历及 利维坦 写作的时代背景 3 2 霍布斯个人经历及 利维坦 写作的时代背景 2 1 霍布斯的个人经历 霍 布 斯 1588 4 5 1679 12 3 出 生 在 英 国 威 尔 特 郡 的 马 尔 麦 斯 堡 镇 malmesburg 4 霍布斯出身贫寒 父亲为乡村教区牧师 母亲则是一个普通的 农妇 但是由于其自小聪明好学 除了通晓希腊文和拉丁文以外 在十五岁即进 入牛津大学攻读古典哲学和经院派逻辑 毕业后即留校讲授逻辑学 由于其受到 过比较良好的教育 掌握了丰富的学术知识 经校长推荐霍布斯担任了大贵族卡 文迪希家族的家庭教师 这为他结识当时一批有影响力的社会名流 比如伽利略 培根 笛卡尔等等 搭建了一座很好的平台 霍布斯于 1636 年到意大利游历并拜 访了伽利略 两人也在此时结成忘年之交 5 在英国学者中与霍布斯关系最密切的 是培根 霍布斯还曾经担任过培根的秘书 霍布斯一方面从伽利略那里得到了关 于科学方法 尤其是数学 几何学的启迪 从培根那里又得到唯物主义的印证 霍布斯甚至还对法国的笛卡尔的 第一哲学沉思录 写了 16 条反驳意见 此外 霍布斯还曾于 1935 年与麦塞纳 加赛迪 gassendi 和巴黎其他一些哲学家来往 因此 霍布斯或多或少受到这些社会名流的影响 他的学识的丰富 眼界开阔 他所了解到的当时世界各国一些杰出的哲学家 科学家和思想家的哲学 科学知 识 还有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都让人联想到他对 利维坦 关于学术的分类 哲 学就是推理 因此 上文所述的霍布斯的经历有助于理解霍布斯哲学分类的由 来 霍布斯一生著述颇多 包括 论公民 利维坦 论物体 论人 一 位哲学家与英格兰普通法学者的对话 比希莫斯 等等 此外 他还留下一些 翻译作品 其中值得重视的是他对修昔底德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的翻译 施特 劳斯认为 霍布斯对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的翻译是霍布斯人本主义时期的顶点 与终结 6 霍布斯曾沉迷于对历史的了解 尤其是战争史 利维坦 与 伯罗奔 尼撒战争 都存在着对战争的描述 霍布斯对自然状态与个体的行为准则与 伯 罗奔尼撒战争 所描述的战争场景有着相似性 它们所反映的都是一种极不稳定 的政治环境 与霍布斯的一生经历相伴随的是 恐惧 他在其 自传 中写道 他是他 母亲的一对孪生子之一 另一个叫做 恐惧 fear 1588 年 7 月 霍布斯 出生不久 战争的乌云密布于英吉利海峡 正是英国与西班牙进行战争争夺海上 霸权的时候 此时浩浩荡荡的西班牙无敌舰队将炮口对准了英国 因此 这种对 战争的恐惧情绪便与霍布斯结缘 7 在 1640 年 霍布斯又怀着对内战爆发的恐惧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霍布斯个人经历及 利维坦 写作的时代背景 4 之情 写了 保卫在国内维持和平必不可少的国王大权 由于国会的反对谴责 霍布斯因恐惧而投往法国巴黎 结果 1642 年 3 月 英国爆发了第一次内战 此 后内战频繁 这种状况持续了很长时间 直到 1688 年的光荣革命 可惜和平到来 的时候霍布斯早已与世长辞 利维坦 发表于 1651 年 4 月 此时正是内战期间 但是 法国当局和与流亡的王党分子皆对 利维坦 予以强烈反对 于是霍布斯 转而潜回英国 然而 1666 1667 年王朝复辟期间 伦敦流行瘟疫 发生大火 等 等 教会认为将祸因归咎于霍布斯的渎神言论 导致霍布斯因惊惧而将手边文稿 付之一炬 8 因此 由于对 君权神授 的批评和对君主制的偏爱 以及对教会权 威的挑战 霍布斯可谓多面受敌 最后 由上可以推知 内战产生恐惧 也就是 惧怕生命受到危害而暴死的状态 利维坦 中多次提到了 内战 一词 霍布斯 是一个小心谨慎的人 而这种性格反映到其作品中 就是恐惧自身生命与安宁的 丧失 为了实现和平与防御敌人而宁愿将个人的全部权利托付给一个强而有力的 国家 即利维坦 2 2 利维坦 写作的时代背景 英国内战频发 源于这样一个时代背景 16 世纪正是英国进行圈地运动进行 原始资本积累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期 9 这个时期 也是从 13 世纪末在意大 利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轰轰烈烈进行的时期 这个时候 科学与技术也得 到了极大的进展 出现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科学家 哲学家以及思想家 经过文 艺复兴的洗礼 人们开始从 人 的角度 用人的眼光来认识世界 神权思想处 在摇摇欲坠的状态之中 新大陆的发现和新航线的开辟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 此 时 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 导致新旧思想丛杂 英国的新贵族与上层资产阶 级在这个背景下逐渐登上了历史舞台 霍布斯的思想比较复杂 他借鉴了当时的 科学 哲学与其他思想成果 采用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从人的个体和自然状态 出发 运用几何学与数学等的论证方式 否定了 君权神授 教会权威 但是 他又否认自己是 无神论者 最后又倾向于君主政体与坚持绝对主权 此外霍 布斯将哲学等同于科学 哲学就是推理 因此形成了他的学术知识分类的特别之 处 霍布斯承认自然法的永恒 承认存在正义与不义 并将其作为其道德哲学的 基础 来论证其主权的正当性 但是 他又将其道德底线限于个人的自我保全 他赞成绝对的主权 却给内在思想自由留下了缝隙 从而被自由主义者奉为鼻祖 霍布斯种种看似矛盾的思想 都集中体现在 利维坦 一书 因此 霍布斯的种 种矛盾思想 正是这个过渡时期新旧交错的复杂环境所造成的 所以 要理解霍 布斯的 利维坦 以及其主权思想 必须结合 利维坦 写作的时代背景进行分 析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利维坦 的主权概念的历史渊源 5 3 利维坦 的主权概念的历史渊源 主权一词并非霍布斯所独创 在他之前 已经有学者触摸到主权的某些属性 甚至对于主权已经有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主权概念的形成历史最初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 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的 政 治学 与古典罗马法 在 理想国 中 柏拉图区分了国家中的三个不同的阶级 即统治者 护卫 者和劳动者 哲学家即爱智者 这种人是少数的 柏拉图赞成哲学王的统治 即 让哲学家成为统治者 国王 或者使统治者成为哲学家 他所追求的是两者的统 一 因此 哲学王就是国家的统治者 具有国家的最高统治权 10 亚里士多德承 认存在最高权力机构 同时 他还认为最高权力机构可以由一人 少数人或者多 数人来掌控 而正确的政体中统治者的施政目标是公民的共同利益 亚里士多德 将最高权力的掌控按人数多寡来分类 对应着君主制 贵族制和共和政体 11 这 一点与霍布斯对政体的分类标准有着相似之处 他们都承认了最高权力 也就是 最高统治权的存在 而罗马人中的一句话则体现了主权的观念 这句话就是 国 王的意志具有法律的力量 因为人民已经把其全部权利与权力交给了他 因而 国王是不受法律的限制的 12 因此 虽然还没有提出主权的概念 但柏拉图的 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的 政 治学 与古典罗马法的论述已经触摸到主权的至高无上性或者说是不可限制的特 征 13 托马斯 阿奎那被称为人民 原始主权 或者说 不可转让的主权 的思想先 驱 他主张君主制和君权神授 与霍布斯不同的是他认为人们可以反抗暴政甚至 处死暴君 14 近代的马基雅维利对君主的论述中也隐含了主权的至高无上性 马基雅维利 从人的角度出发认为 君主国可以是世袭的 也可以是新建的 新建立的君主国 中君主获得统治权的方法或是借自己或雇佣军的武力 或是因为自己的机遇或能 力 15 这就意味着 只要有足够强的能力或者好的机遇 就能取得统治权 他将 当时意大利四分五裂的状况的原因归结于教会的干涉 他写道 近来意大利的 君权受到威胁 而教皇在世俗事务中影响力越来越大 意大利分裂成多个小国 16 因此 他提出必须建立起强大的民族独立国家 同时 他认为国家理性 要求 君主成为唯一的首脑 最高权利应归于君主 17 但是 在博丹之前主权的概念尚未有系统论述 博丹首次系统的论述了主权 的概念 他在 国家六论 les six livres de la r publique 中认为 国家是由许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利维坦 的主权概念的历史渊源 6 多家庭及共同财产所组成的 具有一种最高主权的合法政府 国家主权是不受法 律限制的最高权力 他将主权定义为国家绝对和永久的权力 而且这种权力是不 可分割的 除了上帝 尘世上具有主权地位的人主处于最高的地位 而各位主权 的人主是上帝为自己所设立的助理 主权包括了宣战 媾和 任命重要官职 赦 免 征税 制币等具体权力 18 因此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 博丹与霍布斯的绝对主权的概念具有很大的相似 性 霍布斯主权的不可限制 不可转让与不可分割的特征基本已经包含在在博丹 对主权的论述当中 霍布斯与博丹对于政体的分类和倾向同样有相似性 博丹同 样认为 主权可以赋予一人或者多人以及多数人 但又坚决否认主权的混合 同 时 贵族政体和民主仍具有主权权力的全部特征 但是 两人对主权的概念认识还是存在着区别 首先 与霍布斯不同 但并 没有解决君主主权的正当性问题 即没有如霍布斯一样有一个完整的道德论证基 础 博丹认为各位主权的人主是上帝为自己所设立的助理 仍然拘泥于 君权神 授 这种对权力合法性来源的传统解释 其次 霍布斯与博丹的主权者权利的内 容和侧重点有所区别 如霍布斯认为地方长官 参议人员 将帅以及其他一切官 员与大臣都由主权者甄选 而博丹则将其只限制在任命重要官员上 铸币权也是 博丹主权的内容 19 对于铸币权 霍布斯举例说明某些如铸币权 处理未成年继 承人的财产与人身的权利 市场先购权以及其他明文规定的特权主权者都可以转 让而仍然不是去其保卫臣民的权力 但军权 征税权以及统治学理的权利都不可 转让 但博丹不仅将主权者的立法权和废法权作为主权最重要的特征 而且还认 为铸币权也是不能与君主权力相分离的 最后 博丹认为主权的绝对性有一定的 限制 这种限制来自神法 上帝之法 自然法和国家法 虽然霍布斯也承认主权 者要服从自然法 否则会受到自然惩罚 但在世俗中这算不上限制 因为主权者 就是自然法的裁断者 而且主权者是绝对凌驾于自己颁布的国法之上的 此外 与博丹等相对的就是当时的 反君主主义者 的学说 这些学说承认 了人民主权 政府源于契约以及所有权力具有信托性质 与霍布斯不同 该学派 认为人民可以判定统治者是否破坏信托 并以此具有抵抗和推翻统治者的权利 约翰内斯 阿尔色修斯的学说即为该学派的出色代表 阿尔色修斯认为国家与政府 权力来自契约 这些契约或者是明示的 或者是默示的 与霍布斯等人相反 阿 尔色修斯认为主权从属于上帝和自然之法 因此他否认主权的不可限制性或者最 高性 但他又承认主权的整体性 并同样认为主权不受世俗法的约束 20 格劳秀斯被称为 国际法之父 格劳秀斯认为主权是国家的最高统治权 不受其他权力的限制 所谓主权 就是说它的行为不受另外一个权力的限制 所以它的行为不是其他任何人类意志可以任意视为无效的 21 格劳秀斯明确区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利维坦 的主权概念的历史渊源 7 分了对外主权和对内主权 这些权力包括颁布法律 司法 任命公职人员 征收 捐税 决定战争与和平问题 缔结国际条约等等 并提出主权各国在国际关系上 的平等地位 应用国际法而非强权去调整国家间的关系 由此可见 格劳秀斯的 主权一定程度上包含了主权的不可限制的因素 但是 格劳秀斯又并不像霍布斯 一样彻底贯彻主权的绝对性 他主张权力自身与权力的占有 他承认主权是可以 分割的 因而承认主权在某种程度上的可限制性 甚至人民在特定情形可以造反 这就导致了其在专制主义与民主学说之间摇摆 此外 与霍布斯的主权不同还在 于格劳秀斯明确区分对外主权和对内主权 霍布斯提出适用万民法 亦即自然法 去调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等同于自然人之间的关系 由上文可知 先哲的思想以及同时代的一些思想家关于国家权力或主权的论 述是霍布斯主权概念的历史渊源 对最初来自罗马的契约学说的采用 对人民主 权观念的赞成或反对的不同态度 就形成了近代学者处理国家政治问题的惯性思 路 在个人经历与时代背景之下 霍布斯在与各种学说展开论战的同时沿着这一 思路继续前进 通过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哲学体系 从而形成了霍布斯的主权思想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利维坦 的主权内容分析 8 4 利维坦 的主权内容分析 4 1 主权的目的与实现途径 4 1 1 主权的目的 要理解主权的目的首先必须从霍布斯对自然状态的假设说起 霍布斯把自然状态设想为人人相互为战的战争状态 在自然状态下 一切人 对一切事物拥有权利 一切人反对着一切人 即使一个人某一方面相较不足 但 是通过密谋或者与人联合 就能杀死在单个的力量下最强的人 能力的平等导致 每个人都有相等的希望去取得自身需要的东西 并随时面临着被他人剥夺生命与 自由的危险 这里的描述蕴涵了霍布斯公民哲学的自然平等的原则 另外 在这 种状况下 先发制人成为自保之道的最合理的选择 其结果就是每个人都为了荣 誉而加害于他人 直到达成其目的 人们处于暴力死亡的恐惧和危险中 而且人 的生活也是充满着不幸 霍布斯用孤独 贫困 卑污而短寿这一系列的词语来形 容了这种不幸 在单纯的自然状态下 由于缺少共同权力使人畏惧 产业是无法 存在的 土地栽培 航海 外洋进口商品的运用 舒适建筑 社会等等也将不存 在 但是 在霍布斯看来 要摆脱这种苦难的自然状况也是可能的 在 利维坦 一书中 有这样一段话 然而这种状况却可能超脱 这一方面要靠人们的激情 另一方面则要靠人们的理性 22 霍布斯所谓的激情使人们倾向于和平 因而 每个人的感受与想法就会趋同 理智便提示出自然律 在自然法的第一条就包含 了主权的目的的含义 这就是寻求和平 信守和平以及利用一切可能的办法来保 卫我们自己 在自然的战争状态下 不存在所谓的不义 在自然状态下 每个人都用自己 的判断和理性认为最适合的手段去做任何事情 都有着各自的善恶标准 每一个 人对每一种事物都具有权利 包括彼此的身体 而根据第三自然法 正义的性质 在于遵守有效的信约 失约就为不义 不存在信约也就不会存在关于正义与否的 判断 所以 只有国家通过信约与授权建立以后 才能构建起共同的善恶准则 才能区分正义与不义 并以主权者这个承当单一人格的国家代表者的判断和赏罚 为准 因此 国家存在的理由就是为了让人们脱离自然状态 从而实现人们的和平 安全以及防御共同敌人的目的 这也就是主权的目的 主权或者国家建立的目的 在 利维坦 中有多种说法 在引言中 霍布斯认为 国家 civitas 即利维 坦 leviathan 是用人的艺术造成的 是 人造的人 它以保护自然人为目的 主权则是使整体得到生命和活动的 人造的灵魂 23 此外 书中对主权的目的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利维坦 的主权内容分析 9 的说法还包括 实现臣民之间的和平和防御共同敌人 为人民求得安全 从臣民 的角度来说就是为了自我保存 等等 24 这些不同的说法实质上是相同的 他们 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阐释主权者与臣民之间的保护 服从的基本权利义务关系 组 成国家的人也被划分成两部分 具有主权的主权者与应服从主权者的臣民 主权 者有保护臣民安全的职责 这是由授权的内容决定的 而臣民 在经由信约与授 权成为公民社会的一员后 就必须服从于主权者 这可以说是实现主权的目的的 手段或者说途径 当假设主权目的的实现必须经过一定的途径 亦即利用一定的 手段时 在某种意义上 追求手段的极致就变成了目的 这个时候 着眼点就在 实现的途径上面 而目的则让人们理解和接受这种途径或手段 4 1 2 主权目的的实现途径 在激情的促发和理性的指引下 一群人不约而同的选择更适合于自我保存的 方式 这种方式就是通过放弃管理自己的权利 相互立约并授权于第三方 从而 建立起利维坦 从这个过程看 主权目的的实现途径是经过人们同意 订立契约 形成信约 授权 从而建立起主权者与臣民之间的保护 服从的基本权利义务关 系的一系列过程 只有这种基本关系确立起来 主权的目的才能得到实现 由上 文可知 主权诞生以后 它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臣民之间的和平和防御共同敌人 主权的目的是具有优先性的 它在国家建立之初就已经确立 主权者与臣民的权 利和义务都要符合这一目的 臣民服从于主权者 主权者对臣民具有赏罚权 而 主权者违反自然法的义务 则仅仅受到上帝的自然惩罚 这并不意味着这是不合 理的 相反 不存在国家主权者的结果就是人们陷入可怕的战争状态 重新处于 苦难之中 实现途径中包含的同意 契约 信约与授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首先 信 约 covenant 基于契约 contract 而产生 权利的相互转让即为契约 而订立 契约之后 双方只有一方先自交付约定之物 而对方则在往后某确定时期履行义 务 对先履行方而言这契约就被称为期约 pact 或信约 这是基于信任而形成的 它也意味着有约束力 是有效的 而信约的有效性则要在足以强制人们守约的社 会权力 亦即国家 建立以后才会开始 25 其次 授权就是订立信约行为的内容 根据按约建立的国家形成的过程 人 们相互之间订立信约 而与主权者之间只是授权与被授权者的关系 霍布斯将授 权定义为做出任何行为的权利 而根据授权行事就是根据具有这种权利的人的委 托或准许行事 霍布斯又提到 当授予代表者的权无限制时 他们便要承认他一 切的行为 在涉及到有关公共和平或安全方面 主权者的行为归因于授权的这一 群人的行为 而他们对主权者授权的结果就是要对主权者的一切行为负责 而有 少数持异议者不是因自愿加入这一群体而默认遵守契约的约束 便是被排除在该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利维坦 的主权内容分析 10 群体之外 即被抛弃在原先的战争状态中 第三 契约 信约和授权都必须经过人民同意才能获得其正当性和有效性 同意是契约 信约和授权的共同前提 霍布斯把国家按照取得主权的方式的不同 而分为两类 按约建立的国家 政治的国家 和以力取得的国家 契约按照立约 方地位的不同可以分为社会契约与政治契约 社会契约由自然状态中处于平等的 自然人之间所订立 而政治契约则是在双方处于巨大不平等地位的前提下所订立 的 社会契约订立的结果对应于霍布斯书中所说的 按约建立的国家 而后者对应 于 以力取得的国家 社会契约的订立须经过人为的同意 政治契约则经过自然 的同意 另外 同意甚至还包括默认的同意 26 有学者认为 信约与授权产生了 服从和权威 他们都是同意的结果 对服从的认同和对权威的承认 27 最后 对 于同意的理解应建立在霍布斯对自由的解释上面 在霍布斯看来 自由就是指不 受阻碍 自由与畏惧是相容的 人们对于畏惧而作出的选择 仍然是自由的选择 人为或者自然的同意 包括默认的同意 都是出自自我保全与和平的目的 因而 都是合理的 因此 霍布斯把同意建立在一个宽泛的基础上 但这毕竟相当于承 认了契约 信约和授权都必须经过人民同意才能使国家获得其合法性 通过分析主权目的的实现途径 从而揭示出了一对重要的关系 即主权者与 臣民之间的保护 服从的基本权利义务关系 因此 要理解霍布斯主权思想的内容 就必须弄清楚这一对关系所包含的具体内容 这些内容必须结合主权的目的及其 实现途径来理解 4 2 主权者的权利与职责 4 2 1 权利与职责的内容及其联系 以力取得的国家的管辖权或主权和按约建立的主权存在着区别 在以力取得 的国家中人们因为互相畏惧而选择主权者 在按约建立的国家中人们则是因为畏 惧按约建立的主权者 但是 这两种国家的主权是相同的 相同点体现在人们都 是因畏惧而服从于主权者 并且这两种不同方式建立的国家的主权者的权利及其 当然结果是相同的 主权者权利的内容如下 首先 以力取得的国家和按约建立的国家的主权者的权利霍布斯总结为如下 几项 第一 主权者的权力 不得其允许不能转让 第二 主权者的权利不能被 剥夺 第三 任何臣民都不能控诉主权者对他进行侵害 第四 和平所必需的事 物由主权者审定 学说由主权者审定 第五 主权者是唯一的立法者 第六 主 权者是争执的最高裁判者 即司法权 第七 主权者是和战问题的时间和时机的 最高审定者 第八 地方长官 参议人员 将帅以及其他一切官员与大臣都由主 权者甄选 第九 赏罚权 第十 颁赐荣衔以及勋级 28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利维坦 的主权内容分析 11 其次 利维坦 中按约建立的国家的主权者的权利总共列举了十二项 这些 内容和上面的总结是一致的 在第一项权利中 一旦订立了信约 达成协议的一 群人就不再受任何与此相反的旧信约的约束 这即是说主权者有主张这一群人 臣 民 受其所订信约约束的权利 霍布斯用不义来评价这一群人违反契约的各种行 为 第二项权利 主权者不会违反信约 而他的臣民不能以取消主权作借口解除 对他的服从 第三项 原先持异议的人必须同意其余人的意见 心甘情愿声明承 认多数人以彼此同意的意见所宣布的主权者所作的一切行为 否则其他的人就有 正当的理由杀掉他 第四项是任何臣民都不能控诉主权者对他进行侵害 第五项 是主权者免于来自臣民的惩罚 前三项权利是基于契约 包括所定信约必须履行 的自然法 第四及第五项权利是基于授权的性质本身而予以论证的 其目的 就 是为了说明主权者权利的正当性以及主权者的权威性来源 后面七项权利则涉及 到主权者比较具体的权利 这些具体的权利涉及到立法 司法裁判 赏罚权等等 有学者分析认为这十二项权利中前三项 第四 五项以及后七项是信约 授权和 目的 手段关系 29 上述所列举的权利都是构成主权要素的权利 缺一不可 主权者拥有非常广 泛的权利 他的权利所指向的对象是臣民 这意味着臣民要承担相当沉重的义务 只有这样主权者才会有足够的权力保障臣民的安全 人类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 国家作为人造人也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 因此 霍布斯宁愿相信臣民所忍受的沉 重义务是由于人造物的固有缺陷造成的 为了避免陷入自然状态的惨状 灾难与 紊乱状态 人们在激情的引导下理性选择 就是建立起国家并授予主权者以极大 的权利 从而构建起保护 服从的基本权利义务关系 只有这样 人们才能得到安 全 才能更好的实现主权的目的 因此 霍布斯试图说服人民服从主权者的无限 权力 亦即服从主权者的意志 他害怕人民因为暂时的短视而抗拒 发牢骚而最 终导致利维坦的崩溃 主权者有着一定的职责 这些职责就是主权者的义务 主权者的职责范围包 括如下几方面 第一 保持主权者的权利完整 这包含两方面 首先 不能让渡 或者放弃其基本权利 其次 主权者承担着教导人民的责任 第二 平等施法 第三 公平征税 第四 制定国家法律供养因不可避免的偶然事故而无法依靠劳 动维持生活的人 第五 制定鼓励诸如航海 农业 渔业等技术以及各种需要劳 动力的制造业的法律 第六 制定良法 第七 正确的执行赏罚 第八 甄选良 好的参议人员 第九 主权者之间的职责由一般万民法规定 而霍布斯认为万民 法与自然法是同一个东西 由上分析可知 主权者的权利与职责是相互联系的 这种联系体现在两方面 首先 权利和职责的目的相同 授予主权者极大的权利与赋予其重要的职责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利维坦 的主权内容分析 12 都是为了更好的实现主权的目的 为人民求得安全 30 这两者都是实现主权目 的的手段 人民的安全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 保全性命 第二 获得生活上 的满足 这也可以理解为人民过上满意的生活 这种满足有两个前提条件 第一 它是每个人通过合法劳动而获得的 第二 不能危害国家安全 为了实现这一目 的 除了臣民个人在特定情形下可以采取自我防卫的手段以外 还要在公开教导 中有一种总的安排和制定 实行良法以对臣民进行普遍的照管 这就是主权代表 者 主权者 的职责的由来 人民生活上得不到必要的满足 欲望运动受到压制 这就是不幸的 其产生的后果和人们暴死的不幸所产生的后果是一样的 霍布斯 所害怕的是人的非正常的死亡 国家需要营养和生殖 对于自然人同样如此 它 们都是维持欲望运动来取得今生之福所不可缺少的 换句话说 没有过上满意的 生活 人民也难以取得幸福 这会使人对生活厌倦 导致人的癫狂甚至轻生 其次 这两者的具体内容是相互关联的 由于主权的基本权利一旦失去 国 家就会因此而解体 因此 主权者不但要维护其权利的完整 也要教导人民服从 主权者 而主权者具有立法权 司法权 这则意味着主权者要制定良法以及平等 施法 主权者具有赏罚权 其职责就要求正确的执行赏罚 另外 地方长官 参 议人员 将帅以及其他一切官员与大臣都由主权者甄选 而主权者对应的职责就 是主权者应甄选良好的参议人员 所以 主权者的权利和职责在具体内容上存在 一一对应的关系 为了实现主权的目的 仅仅让主权者知道所具有的主权权利或 者仅仅有臣民的服从是不够的 还需要主权者履行相应的职责 这种职责也体现 为对臣民的保护 这种保护就是由主权者教导人民并公平的对待他们 制定良法 并平等施法以约束臣民的不当行为和保证臣民的生活得到一定满足 处理和其他 国家的关系和防御国家共同的敌人 等等 因此 这种保护是家长式的 正像父 母保护年幼而脆弱的儿女 4 2 2 主权的绝对性 结合对主权者的权利与职责的理解可知 霍布斯的主权是绝对的 它本身是 不可转让 incommunicable 不可分割 indivisible and inseparably 和不可限制 unlimited 的 是一种绝对主权 从另一方面 主权的绝对性也可以从至高无 上 唯一性 完整性三个角度来理解 这就是 主权者只有一个 主权者必须能 够充分地拥有和使用完整的权利 主权者的权利是至高无上的 31 正因为如此 一般也把霍布斯的主权学说称为 绝对主权 学说 首先 主权是不可转让的 不可转让性与主权者的权利密切相关 霍布斯认 为 主权者的权利是构成主权要素的权利 同时也是识别主权存在于哪一个人或 哪一群人的集体手中的标志 同时 这些权利都是不可转让和不可分割的 32 一 些权利可以转让而仍然不失去保卫臣民的权力 这些权利包括铸币权 处理未成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利维坦 的主权内容分析 13 年继承人的财产与人身的权利 市场先购权以及其他明文规定的特权 但是 军 权 征税权以及统治学理的权利都不可转让 它们都是主权的要素 是识别主权 的标志 最后 霍布斯否认了主权仅仅通过言辞的所谓转让 并且严格限定了主 权转让的条件 如果违反这个条件 这种转让就是无效的 这个条件就是 主权 本身没有被直接宣告放弃 同时 受让人将主权者之名重新赋予转让权利的人 这样 主权就重新回到原先的主权者手中 然而 这里是不能认为霍布斯同意主 权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予以转让 相反 正体现了霍布斯对于主权转让的现象的警 惕和慎重 这是为了防止主权者因为不够明智或慎重而在某种场合作出错误的言 辞 从而使主权者失去履行职责 保护臣民的能力 这种转让是违反国家赖以建 立的契约和遵守信约的自然法的 从而是不义的行为 其次 主权是不可分割的 霍布斯将主权的不可分割与国家按约建立的目的 即保持和平与正义联系起来 与这种和平正义相反的 就是内战产生的混乱 失 序和生命的无保障所引起的恐惧 霍布斯举英国的内战为例 他认为 发生内战 的原因 正是权力在国王 上院 下院之间加以分割 国分则国将不国 人 民分裂首先在政见不同的人之间发生内战 接着又在宗教自由问题方面各持异议 的人之间发生内战 相反 如果没有这种分割 就不会出现分裂成敌对阵容的情 形 也就可以防止内战的发生 当然 内战发生的原因并非如此简单 有着多种 原因 霍布斯在其书中多次的提到 内战 一词 联系到上文所述的霍布斯的个人经 历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霍布斯一生始终与恐惧相伴 他所处的时代正是封建主 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 此时 新旧思想斗争激烈 英国的新贵族与上层资产 阶级在这个背景下逐渐登上了历史舞台 谋求用政治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 从而 形成了这一段动荡不安的历史 主权的不可分割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 主权 只能有一个 第二 主权的不可分割要求维护主权权利的完整性 因为被分割的 主权不是被放弃掉了 就会因此而被转让于他人 这都是不容许的 最后 主权是不可限制的 这就是主权的至高无上性 主权权力的界限只有 诉诸于霍布斯所列举的自然法 33 从主权者的职责里可以看出 主权者履行职责 是为了实现主权的目的 这是根据自然法而来的义务 在这里 自然法是由有权 支配万事万物的上帝的话宣布的 是神法意义上的 因此 主权者根据自然法只 向制定该法的上帝负责 这种界限的限制实际上也并不能防止主权者作恶的行为 因为主权者就是自然法的最高裁判者 主权者的良知固然要遵循自然法 否则会 导致来自上帝的自然惩罚 引发叛乱和战争 但是主权者是否违反自然法不能由 臣民来评判 作为臣民发动的叛乱战争是没有依据的 臣民经过主权的实现途径 授予了主权者极大的权利 这一点是信约的内容 契约一旦形成 就已经具有约 束力 不能再反悔 否则就是不义的 这里霍布斯与洛克等人不同 他否认臣民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利维坦 的主权内容分析 14 有反抗暴君的权利 只有在特定的情形下 臣民才有自由不服从主权者 因此 主权的不可限制从契约必须遵守的自然法和霍布斯关于主权至高无上 的无限递推的逻辑论证方面来说是正确的 第一 可以从第三自然法理解主权的不可限制 霍布斯认为某些民族中的国 家能长期存在的原因是那些民族的臣民从来没有对主权发生过争议 这就是说 避免主权争议恰恰是为了防止发生战争 到此 霍布斯将服从主权者 即守约与 否与战争捆绑了起来 通过主权的实现途径确立的基本权利义务关系要求臣民服 从于主权者 这种服从是授权内容的必然要求 为了避免主权的争议 国家要求 存在一个处于最高地位的主权者 最后 为了保持利维坦有足够保证人们安全与 社会和平的能力 主权者有着极为广泛的权利 这些权利是基于契约和授权而来 的 为了保证主权者的权威与力量 从而保证信约的执行 这些权利和自由就不 能再由除主权者以外的任何人所享有 否则就相当于破坏原来的契约 导致国家 消亡 第二 霍布斯是通过无限递推的方法去论证主权的不可限制的 这就是说 不论是在怎样的政体的国家中 主权者的权力都不能予以限制 如果存在比主权 者的权力更大的权力 那么这种更大的权力就是主权者的权力 这样无限递推 直至得到没有权力可以限制的一种权力 即总有一个终极的权力存在 这种最高 的权力 就是主权 最后可以得出 正是主权的绝对性取消或者弱化了国与国之间本质上的区别 利维坦 可知 主权在各种不同的国家中性质是一样的 都具有绝对性 国家 的区别不在于主权的不同而在于主权者的不同 在按约建立的国家 它可以是一 个人 那么其国家就是君主国 也可以是一部分人组成的会议 这对应着贵族国 家 还可以是集在一起的全部人的会议 有这种类型的主权者的国家就是民主国 家或平民国家 34 上述三种国家构成主权要素的权利一致的 主权的代表者也只 能有一个 不同的是取得和平和人民安全的方式 即政府组织形式上存在差异 在以力取得的国家的情形同样如此 这种国与国的划分方式说明了霍布斯的主权 概念所具有的普遍性 这个概念已经脱离了时空的限制 它既不关心具体是哪些 人 民族 组成的国家和国家在历史上形成的实际过程 也不在乎所谓的国家意 志和意识形态 当然更不会考察国家建立的地理位置的影响 它所关注的主要是 依据自然法 自然权利 推理而来的国家的主权的要素以及伴之而来的主权者与 臣民的关系 综上所述 主权者的权利和职责的内容 对臣民的保护需要一个强大的利维 坦 而一个强大的利维坦则又需要一个强大的主权者 这种对强大的主权者的需 求决定了主权的绝对性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利维坦 的主权内容分析 15 有学者这样概括 绝对性就意味着主权者的权利就是主权者的意志 35 在 本文看来 首先 这种意志同样体现在 利维坦 对主权者的职责的安排上 主 权者拥有的十二项基本权利以及各项职责 使得其在世俗国家里掌控着极大的权 力 臣民只能被动的服从于主权者的安排 其次 主权者的两种人格蕴含了绝对 性的要求 主权者的主权者一方面具有自然人格 有着自然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主管护师(中级)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培优B卷】
- 2024年自考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通关题库【典优】附答案详解
- 2025年富媒体通信(RCS)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考试综合练习附答案详解(研优卷)
- 2025年常温乳酸菌饮品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手电筒的秘密课件
- 会计实务操作流程标准化方案
- 新能源行业2025年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运营:产业政策与市场前景
- 2025年高速公路自动驾驶卡车在货运企业的智能化前景报告
- 员工职业道德规范与典型案例分析
- 2025年湖南长沙市第四医院(长沙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第一次劳务派遣人员招聘112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零配件追溯管理办法
- 风电场基础知识培训课件记录
- 【2025年】北京京剧院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2025年标准)禁止学生早恋协议书
- 2025广东广州市公安局第二批招聘交通辅警15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蒂斯——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中译版
- 瓶吞鸡蛋实验(理解大气压)
-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内审检查表
- 康明斯柴油发动机电子调速器与控制故障
-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新PPT课件.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