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骨伤科研究室工作计划 为了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加强骨伤科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研究与开展特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1、完善和实施单病种质量管理建立质控体系,完善质量管理与费用控制措施。 2、丰富传统整骨手法建立自身特色。在继承基础上提出“撬拨”方法丰富中医八法理论使包括累及关节面的骨折复位均达到解剖标准。 3、发挥中医药自制剂优势形成中医院骨科独有特色。加大舒筋接骨片、骨宁丸等骨科系列自制剂的应用并加大自制剂的研发力度形成中医院骨科的独特优势。 4、加大骨科器械的研究力度并注重临床应用加快经济效益转化速度。 5、继续完善自行设计的扩张球囊经人体解剖实验和临床应用。建立骨伤一科康复治疗病房培训专业康复人才。 6、继续完善和开展骨关节病的微创治疗突出中医药特色适应日益增长的骨科业务需求。完善骨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坏死、先天性畸形等各种原因所致的髋、膝、肩、肘、腕关节的诊治方案积累经验。进一步完善和开展人工髋、膝关节的置换及翻修。 7、突出中西医结合特色疗法骨伤重点突出四肢骨折的手法牵引+骨折整复器+闭合导航髓内钉内固定。力争将下肢骨折手法复位、机械复位闭合穿针、导航髓内钉一次完成初步实现机械电脑一体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微创。力争在重点病种治疗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与三维骨科研究所等签定协议挂牌成立“潍坊市中医院骨科生物力学实验室”。建设基础实验基地生物力学试验实验室、解决手法正骨和闭合髓内钉技术闭式内固定项目的完成将形成省内闭式微创骨伤治疗培训基地保持中医骨伤治疗特色走在国内的前沿以中医手法、微创引导骨科的快速发展。 骨伤科 2011.021内科。伤寒论、金匮要略东汉、中藏经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金、丹溪心法元、杂病证治准绳、医宗必读、温疫论明、杂病源流犀烛、温热论、温病条辨清、理虚无鉴明。 2妇产科。妇人大全良方宋、傅青主女科清。 3儿科。小儿药证直诀宋、幼幼集成清。 4外科。刘涓子鬼遗方晋、外科正宗明。 5骨伤科。 6五官口腔科。 7综合性医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医学启源、兰室秘藏金、卫生宝鉴元、医学正传、韩氏医通、明医杂著、景岳全书、赤水玄珠明、辨证录、张氏医通、医学心悟、兰台轨范、类证治裁清。 8医案、医话。名医类案明、续名医类案、寓意草、临证指南医案、古今医案按、柳选四家医案清。 9本草。神农本草经魏、本草纲目明。 10方剂。肘后急备方晋、备急千金要方唐、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普济本事方宋、世医得效方元、普济方、奇效良方明。 11针炙。黄帝内经、难经春秋战国、针炙甲乙经西晋、针炙大成明。 2中医古典文献、理论的积累 中医古典文献、理论积累的方法多种多样但主要是通过阅读与笔记摘要。 1阅读 2笔记与摘要 1笔记笔记一般分成阅读笔记和心得笔记两大类。 2摘要概要性摘要、引语式摘要、节录式摘要、综合性摘要19、胡明珠;刘茜;颜凡生;彭广宇;综述颈椎病研究进展A;全国脊诊整脊医学第三次学术研讨会暨全国脊诊整脊杰出专家表彰大会会议专刊C;2007年 20、朱明双,郑重,黄勇,胡晓梅,杨松涛;注射硬化剂法制作家兔颈椎病椎动脉型模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实验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21、柴纪伟,黄丹奇,马骋;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评定的研究进展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2、冷辉,王少波,赵吉连,徐久祥;颈性眩晕的诊断与治疗分析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2年03期 23、林庆光,周俊明,谭健韶,张建平;眩晕类型颈椎病及其手术治疗的机制(附63例分析)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3年01期 24、刘欣,张晓耀,吴建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80例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1999年09期 25、陈肃标,谢素和,曾庆馀;提高外周血淋巴细胞梯度离心分离率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6、毕胜,李义凯,赵卫东,张勇,王福根,侯京山;模拟腰部斜扳手法的生物力学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2年03期 27、韦坚,韦贵康;脊柱生理曲线变化的生物力学基础及临床意义J;广西中医药;1999年01期 28、张建宏,范建中,彭楠;手法复位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02期 29、李祖炳,严东平;两种侧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J;中医正骨;1999年03期 30、郭郡浩;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法复位探讨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31、蒋志刚;针刀、牵引、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0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年15期 32、高长喜;史险力;推拿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年29期 33、张银川;包寿乾;马红;杨双娥;舒针配合三扳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0例J;中国针灸;2010年S1期 34、王莹;张维斌;张敬中;张良;任国忠;超声药物透入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35、武汉协和医院 周淑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恢复期练习法(上)N;家庭医生报;2009年 36、张超;腰腿痛号电渗液离子导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证)的临床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37、郑涵明;通督调神法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38、李洪斗;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159例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年27期 39、王银河;朱丽华;俞杨;王斌;邱勇;草木犀流浸液片治疗腰椎 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观察J;颈腰痛杂志;2011年01期 40、郭建刚,李洛宜;论骨性关节炎的发病基础和施治原则J;新中医;2003年04期 41、谈志龙,邢国胜,李德达,王淑云,于顺禄,李士民,张凯,王毅;细胞因子对关节软骨细胞作用的研究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3年05期 42、宁显明,朱洪民;膝骨关节炎中医药治疗进展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43、张梅,陈朝晖,李平;中药治疗骨关节炎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4、 谢幼红;周乃玉痹病学术思想探讨J;北京中医;2007年08期 45、张秦;周乃玉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痹玉康号方治疗中晚期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46、李珍;田军;李树林;针刀结合手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43例疗效观察A;全国第七届农村基层中西医结合学术暨工作交流会论文汇编集C;2002年 47、马晓晶;刘元石;薛立功;长圆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6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2006年07期 48、牟小勇;中药内服外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78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6年08期 49、李念虎,孔旭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辨治概况J;山东中医杂志;2005年05期 50、杨秀惠;王绪西;中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概述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年01期 51、管宏钟;陈春海;王萃苓;长圆针治疗中老年膝骨关节炎52例J;中国针灸;2010年02期 52、朱清广;房敏;洪水棕;经筋病和骨错缝在颈椎病中的生物力学作用J;北京中医药;2010年01期 53、祝晓忠;腹针加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年15期 54、张银川;包寿乾;马红;杨双娥;舒针配合三扳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0例J;中国针灸;2010年S1期 55、崔改琴;手法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源性马尾神经综合征的临床探讨J;中国临床研究;2011年06期蒋志刚;针刀、牵引、手法治疗腰椎间盘陈兵;针刀为主治疗顽固性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A;二九年重庆市针灸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突出症200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年15期 56、纪东升;手法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7、龚利;推拿为主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58、刘肖瑜;周肃陵;申运山;王正;独活寄生汤加减合手法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153例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年10期 59、包鹏程;略述推拿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年11期 1、 文献整理 素问脉要精微论“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 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诸病源候论腰背痛诸候“劳损于肾动伤经络又为风冷所侵血气击搏故腰痛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腰痛病论“夫腰痛属肾虚亦涉三因所致在外则脏腑经络受邪在内则忧思恐怒以至房劳堕坠皆能使痛。” 丹溪心法腰痛“凡诸痛皆属火寒凉药不可峻用必用温散之药诸痛不可用参补气则疼愈甚。” 证治准绳腰痛“有风、有湿、有寒、有热、有挫闪、有瘀血、有滞气、有痰积皆标也肾虚其本也。” 景岳全书腰痛“腰痛证凡悠悠戚戚屡发不已者肾之虚也遇阴雨或久坐痛而重者湿也遇诸寒而痛或喜暖而恶寒者寒也遇诸热而痛及喜寒而恶热者热也郁怒而痛者气之滞也忧愁思虑而痛者气之虚也劳动即痛者肝肾之衰也。当辨其所因而治之。”七松岩集腰痛“然痛有虚实之分所谓虚者是两肾之精神气血虚也凡言虚证皆两肾自病耳。所谓实者非肾家自实是两腰经络血脉之中为风寒湿之所侵闪肭挫气之所碍腰内空腔之中为湿痰瘀血凝滞不通而为痛当依据脉证辨悉而分治之。” 证治汇补腰痛“唯补肾为先而后随邪之所见者以施治标急则治标本急则治本初痛宜疏邪滞理经隧久痛宜补真元养血气。” 素问逆调论“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而不用。” 诸病源候论“凡腰痛病有五一曰少阴少阴肾也十月万物阳气伤是以腰痛。二曰风痹风寒著腰是以痛。三曰肾虚役用伤肾是以痛。四曰臂腰坠堕伤腰是以痛。五曰寝卧湿地是以痛。”“劳损于肾动伤经络又为风冷所侵血气击搏故腰痛也。阳者不能俯阴者不能仰阴阳俱受邪气者故令腰痛不能俯仰。” 丹台玉案“腰痛不能转者针人中立愈。” 针灸甲乙经“月水不通奔气上下引腰脊痛气穴主之小腹胀满痛月水至则腰脊痛胞中瘕水道主之。” 2、整理特色特殊穴位疗法腰痛穴掐按配合呼吸或腰部运动手三里、双华、外踝三针、手腰痛点等 放血疗法局部痛点放血 耳针 腰骶椎、臀、坐骨神经、神门强刺激 梅花针阿是穴重手法叩刺 艾灸肾俞、环跳、阳陵泉温和灸 小针刀松解 眼针下焦、肾 口针坐骨神经穴、大腿穴、小腿穴 手针坐骨神经穴 腕踝针伴炎症反应时 膏药活络镇痛膏 民间治验牵牛硫磺丸治寒湿腰痛 2、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 1、文献整理 灵枢“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 伤寒论“妇人年高风痰作楚在上则头风喘嗽昏晕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以治之” 医宗金鉴“气血不足食毕头目即晕眩灸胃俞穴” 丹溪心法“无痰不作眩” 针灸大成“取中脘、鸠尾等穴以疏其痰” 针灸大全“颈项拘急引肩背痛取后溪、承浆、百会、肩井、中渚” 通玄指要赋“头晕目眩要觅于风池其次为百会” 胜玉歌“头痛眩晕百会好。” 循经考穴编“丰隆一切风痰壅盛头痛头眩” 儒门事亲“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可刺大敦灸亦同。” 玉龙经“偏正头疼及目眩晕囟会神庭最亲切。”甲乙经“风眩善呕上星主之。” 铜人“患头风发即心闷乱目眩华佗针(脑空)而立愈。” 神应经“头风眩晕合谷” 医学入门“头目昏眩者补申脉、金门” 医学纲目“取背部俞穴风门配巨阙、丰隆等化痰要穴以治之” 卫生宝鉴 “参政杨公忽病头旋眼黑目不见物高颠之上射而取之予以三棱针约二十余处刺之其血紫黑如露珠之状少顷头目便觉清利诸证悉减。” 2、整理特色 皮肤针叩刺大椎、大杼、肩中俞、肩外俞使皮肤发红并有少量出血。 耳针取颈椎、肩、颈、神门、交感、肾上腺、皮质下、肝、肾。每次选34穴毫针强刺激留针2030分钟亦可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电针取颈部夹脊穴、大椎、风池、肩中俞、大杼、大宗。每次选用24穴针刺得气后接通电针仪刺激20分钟。穴位注射取大抒、肩中俞、肩外俞、天宗天麻素注射。 推拿刺激性手法与颈椎调整手法并重 按摩提捏后颈部肌肉从后发际到颈肩处左右手轮换各做35分钟用手拿肩部肌肉35分钟前后转肩12分钟慢速左右转动头部12分钟放松肌肉疏通经脉 水疗全身水浴 、湿热敷法、中药热敷水浴等 导引五禽戏 八段锦 火疗火罐 泥疗颈肩脊柱 内服药物穿红胶囊 民间治验红景天泡酒外敷内服3、 中风病脑梗塞 1、 文献整理 灵枢刺节真邪“虚邪偏客于身半其人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素问 . 八正神明法中指出“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人于腑即不识人邪人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医经溯涸集中风辨“三子之论河间主乎火东垣主乎气彦修主乎湿以予观之昔人、三子之论皆不可偏废。但三子以相类中风之病视为中风而立论故使后人狐疑而不能决。殊不知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 景岳全书非风“非风一证即时人所谓中风证也。此证多见卒倒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 证治汇补中风“平人手指麻木不时眩晕乃中风先兆须预防之宜慎起居节饮食远房帏调情志。” 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内外中风方“内中风之证曾见于内经。而内经初不名为内中风亦不名为脑充血而实名之为煎厥、大厥、薄厥。盖肝为将军之官不治则易怒因怒生热煎耗肝血遂致肝中所寄之相火掀然暴发挟气血而上冲脑部以致昏厥。” 素问灵兰秘典论至道在微素问八正神明论篇上工救其萌芽 河间六书凡人如觉大拇指及次指麻木不仁或手足不用或肌肉蠕动者三年内必有大风。 医宗金鉴此病之来必有先兆如神短忽忽言语失常上盛下虚头眩脚软此痰火内发之先兆也。 杂病广要卒然中中风者岂一朝一夕之故哉其受病久矣盖肉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土必先溃也而后水决之木必先枯也而后风吹之。 杨氏家藏方人有患头目眩或游走风、口眼瞤动、非痰、乃风之渐也。 诸证辨疑中风者人本气血两虚或有形盛气衰或指节不时麻木或手足间酸疼或头眩、眼吊或虚跳痹于半身或周身有如虫行此中风之兆也。 医经会元大凡见眩晕之渐劳即耳鸣目眩背膊酸痛有时腰痛者此中风之履霜也此是病之缓也。 医林改错未得半身不遂以前有虚证可查乎余生平治之最多知之最悉。每治此症愈后问及未病以前之形状。”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中年下元虚损浮阳上扰不时足软肢麻肩背憎寒头眩多汗六脉沉微不振防有猝中之患亟须温补肝肾兼养脉为治。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其将发也外必先显内热之候或口干口苦或大便闭涩小便短赤此其验也 衷中参西录中风症必有先兆中年人但觉大拇指作麻木或不仁或手足少力或肌肉微掣三年内必有暴病。 证治汇补平人手指麻木不时眩晕乃中风先兆须预防之宜慎起居节饮食远房帏调情志。 中风论其先兆每见头痛晕瞆、痿痹麻木恶寒扯筋等恙或眼花面转色或白或赤更有自行恸哭者随及倒卧而不省人事 医学正传凡人手足渐觉不随或臂膊及髀股指节麻痹不仁或口眼歪斜语言蹇涩或胸膈迷闷吐痰相续或六脉弦滑而虚软无力虽未至于倒仆其为中风晕厥之候可指日而定矣。 2、整理特色 头针醒脑开窍一个月内头针为主配水沟、极泉、尺泽、内关、 合谷、委中、三阴交、风池、完骨、天柱 子午流注一个月后上午脾胃经下午肾膀胱经。 三针治疗言语不利舌三针吞咽困难咽三针肩三针踝三针腕三针、膝三针等。 腹针引气归元第二掌骨侧针疗法头穴、肝穴、足穴 手法康复主动运动、被动运动等。 熏蒸激发阳气舒筋活血。 民间治验中风发作时十宣、气端、耳垂放血。肥城市中医院针灸科 发挥针灸特色优势具体措施 在医院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针灸科将围绕保持和发挥针灸特色优势采取下列具体工作措施。 1.充分运用和发挥针灸治疗疾病的优势结合临床实际和既往的工作经验继续走“专科、专病”的医疗发展模式进一步突出学科特色。特别是在针灸治疗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风病脑梗塞、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三个专病方面进一步优化针灸治疗方案操作技术更加规范化、成熟化便于进一步广泛推广应用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同时在偏头痛、面神经麻痹、减肥等疾病开展专病门诊进一步扩大治疗病种提高治疗效果 2.开展针灸多种形式的治疗方法运用根据疾病的个体化治疗原则在常规治疗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中医药治疗特色开展如药浴、熏蒸、足浴、药罐、穴位注射、三伏贴等综合治疗方法同时引入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形成治疗、心理和健康教育等有机结合的综合医疗模式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3.形成多种治疗方法一体化的综合门诊为了将各种治疗方法的优势发挥得更好可根据需要将针灸与药浴、灸疗、穴位贴敷等方法综合运用并加强宣传教育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将服务范围扩大到亚健康人群。 4.重视利用人才资源充分发挥老专家的专业特长和带动作用不断完善中青年针灸人才的知识结构同时把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人尽其才使人才利用最大化。 5.科研出成果上水平针灸科近年来形成了以针灸治疗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风病脑梗塞、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三大病种的治疗方法今后将在继续保持三个治疗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临床经验凝炼学术思想多争取各级科研立项力争治疗特色的持续稳固发展。同时力争建立实验室和研究室尽快完善针灸学科基础设施依托重点学科建设购置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为科学研究和临床医疗创造良好条件中医治疗难点分析 1.脑梗死是临床常见、多发病,起病急骤,症见多端,变化迅速。其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复发率仍居高不下,这意味着对脑梗死的预防和救治缺乏有效措施。而针对老年人的救治就更为困难,老年人往往一人多病,因病致残,病残交织,互为因果。虽然西医学对脑梗死急性期、超早期的溶栓、抗凝、降纤等治疗及出现脑疝、合并重症感染、消化道出血、继发癫痫大发作等的治疗存在一定优势,但老年人能够接受溶栓、抗凝、降纤等治疗很少。而中医药在治疗脑梗死上具有一定优势,主要体现在降低病死率、减轻病残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那么如何针对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发挥中医药优势,制订适用于老年脑梗死病人的动态辨证论治体系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难题。 2.脑梗死患者多遗留有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语謇等一系列残损,近些年对国内外相关资料的整理研究及相关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由于现代康复的介入,特别是在急性期的介入,对于减少严重残障,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疗效。那么,如何把中医的非药物疗法与现代康复结合起来,是使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减轻致残率的重要一环。 3.目前治疗脑梗死的治疗方案繁多,如中药配合高压氧、针灸、功能训练、心理疗法、推拿、药枕法、穴位注射等均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如何利用卫生经济学帮助临床选择最佳治疗方案,以期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效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了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治疗脑梗死中的作用,并使其疗效优势得到认可, 四、我们提出如下解决措施和思路: 1. 老年期是人生中的一个特殊时期,要充分了解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病理、社会 生活的特点及规律以及老年人用药的特殊性,并且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在预防脑梗死危险因素及脑梗死病发生的古籍文献研究,以及饮食疗法、药物治疗、养生保健等方面的研究力度,并且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全部病史,抓住主要矛盾,权衡利弊缓急,制订出适用于老年脑梗死人群的个体化的中医辨证施治体系。 2挖掘整理与脑卒中康复相关的中医药传统治疗方法,尤其是中医学传统的经络学说,充分发挥针灸、推拿等优势,正确运用现代康复理论与技术,形成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技术与方法,优化康复方案,使医务人员、患者、家属和全社会都要建立全新的康复观念,康复必须与早期的救治同步开始,密切配合,相互为用,以提高疗效,减轻致残程度,提高生存质量。 3.脑梗死乃是多因素所致的一组疾病,病情复杂,必需针对多因素、多系统、多环节、多水平,利用各种给药途径、各种治疗手段,整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病证与病因、药物治疗与康复技术等相结合,全方位地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整理和制定出治疗脑梗死的最佳的、切实可行的、所需治疗费用最低的诊疗方案,并发挥综合效能,以提高救治水平脑中风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的治疗进展 有研究表明脑中风发病后51%的患者有吞咽障碍1而其中假性延髓麻痹导致的吞咽障碍又占绝大多数。吞咽障碍的危害较大可造成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和脱水等并发症甚至可危及生命。在治疗上国内外尚无公认有效的方法。目前针刺与康复训练在治疗脑中风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方面有着很好的效果。现将近几年该病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 针刺治疗 姜丹等2将57例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者以分层法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针刺疗法取穴水沟、风驰、廉泉、合谷15次为一疗程结果一疗程后治疗组疗效为85.2%,对照组疗效为33.3%,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针刺疗法在改善脑卒中假性延髓麻痹所致的吞咽障碍方面确实有效。李莉3将93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按2:1分成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中西医常规治疗和康复治疗一致治疗组同时针灸治疗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3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2%对照组64.5%2组比较P0.01. 刘传瑞等4将81例脑中风后假性延髓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 采用针刺法颈部取廉泉、外金津玉液、治呛和吞咽 项部取双侧风池和供血。伴有伸舌困难者加刺舌中穴;有咀嚼不能者加下关和颧髎发音不清者加发音穴。操作常规消毒后用30号2.5寸针针廉泉、外金津玉液、吞咽、治呛、发音、舌中行针得气后即刻出针然后取双侧风池和供血穴针刺得气后用脉冲电疗仪KWD-808型正极在供血穴负极接风池穴双侧相同用疏波6070次/min通电20min后出针每6天为1疗程间隔1天再继续进行下1疗程针刺治疗4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6.1%对照组有效率36.7%。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邹宏军等5将179例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6例和对照组93例.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同时,应用头针、舌针、体针进行综合治疗;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100.0%,对照组有效率67.7%(P0.01)。表明针刺疗法能有效提高西医治疗假性延髓麻痹吞咽困难的疗效。 2 康复训练 为探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治疗的疗效阳初玉等6将45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训练组24例和对照组21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训练组同时配合早期吞咽康复训练内容包括咽部冷刺激与空吞咽舌部运动屏气发声及摄食训练每日2次。治疗4周后采用吞咽X线透视检查法(VFSS)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进行评分结果训练组治疗后VFSS评分比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提高(73士28与4O士06、47士19PO01)吞咽障碍恢复19例对照组恢复3例训练组吞咽障碍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91与191。PO01)表明系统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疗效。顾莹等7将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根据日本学者才藤分级法,将吞咽障碍分级评定.分别于发病7天内开始进行2个月的以吞咽康复训练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对照组为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吞咽训练对两组患者在康复训练前,2、4周,2个月后进行评价,并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分级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2、4周,2个月后均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恢复,2周内效果明显,4周后进入缓升期,2个月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吞咽功能仍有恢复。提示早期康复的重要性及吞咽康复治疗应有一定的持续性。 3 理疗仪治疗 姚军等8将脑卒中后伴吞咽障碍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人。治疗组用吞咽言语治疗仪治疗对照组采用选穴针刺方法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共两个疗程。对两组治疗前、后采用日本洼田俊夫的饮水测试法测试结果两组均能改善吞咽障碍治疗组有效率为70对照组44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O05)。表明吞咽言语治厅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显著不痛苦患者易于接受大大缩短了住院时间。徐文玉9等选取吞咽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60例采用鼻饲饮食、静脉营养支持及针刺疗法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吞咽障碍理疗仪1个月后根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8167治疗组吞咽能力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证明应用吞咽障碍理疗仪治疗吞咽障碍的疗效显著。卢展宏等10对40例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的同时应用VitalStim吞咽障碍理疗仪进行21d为1个疗程的综合治疗并与对照组仅单纯吞咽功能训练的40例进行治疗前、后进行饮水测试结果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均能改善吞咽障碍但VitalStim吞咽障碍理疗仪的疗效优越于保守治疗(PO05)。同样证明吞咽障碍理疗仪治疗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具有疗效显著无痛苦无不良反应患者易接受等优点。 4 针刺与康复训练联合治疗 张凌11将76例脑卒中后所致的吞咽障碍患者分为综合治疗组接受针灸和吞咽训练和针灸组仅接受针灸治疗。结果治疗后2组饮水试验评分均明显改善,但综合治疗组优于针灸组,X线动态造影录像检查评定2组治愈率分别为67.5%和30.1%(p0.05)。表明吞咽训练加针灸能提高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吞咽能力,效果优于单纯针灸治疗。丁宇等12将66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常规中西医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同时加用针刺治疗。结果:治疗30 d后,洼田试验评分与治疗前比较2组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1),且观察组疗效更明显(P0.01)。包静等13将96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同时加用针刺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0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9%,(P0.05).闻霞等14对住院30例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治疗组15例针刺配合功能恢复训练对照组15例只配合针刺治疗结果平均治疗2个疗程15例治疗组显效4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333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15例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6667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均证明针刺配合功能恢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有较好的疗效。李萍等15在卒中单元中应用针刺联合康复治疗假性延髓麻痹所导致的吞咽障碍,并与同期单纯应用康复及单纯应用针刺的患者进行疗效对比,以观察针刺联合康复治疗假性延髓麻痹所致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层内随机配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针刺联合康复),对照组(单纯康复),对照组(单纯针刺).运用吞咽困难评定量表分别于治疗第1天、第3天、第6天、第14天对患者进行定量评分.结果 治疗组治疗第3天与第1天比较,吞咽困难评定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治疗第3天起效.而对照组和对照组治疗第6天起效.各组均于15天达到高峰.说明治疗组具有起效快,疗效确切的特点.以洼田氏饮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师面试必 备技能实战:程序员工程面试题库精 编
-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掉进泥潭的小象》
- 引领潮流的电商社群面试题库指南
- 无趣先生课程讲解
- 销售年终数据汇报
- 国际禁毒日活动策划主题教育课件
- 如何精简做汇报
- 眩晕症中医治疗
- 信息技术之信息核心解析
- 设计公司创业汇报
- 安装电器包工合同模板
-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 人教版小学英语3-6年级单词(带音标)
- 工程质量巡查记录表
- 2024环氧磨石地坪施工技术规程
- 完整版交管12123驾照学法减分复习【满分必刷】
- 电网继电保护与故障定位
- 心理危机干预指导手册
- 2022年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课件
- 华为MA5800配置及调试手册
- 幼小衔接班20以内加减法练习【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