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工程测量考试试题大汇总.pdf_第1页
历工程测量考试试题大汇总.pdf_第2页
历工程测量考试试题大汇总.pdf_第3页
历工程测量考试试题大汇总.pdf_第4页
历工程测量考试试题大汇总.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历工程测量考试试题大汇总.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自学考试 历年国考工程测量试 题 从 2000 年至 2013 年试题 孙晓亮制作 qq1548138554 历年国考工程测量试题大汇总 qq 1548138554第 1 页 共 66 页 目录目录 1 全国 2013 年 10 月工程测量试题自学考试 2 2 全国 2013 年 1 月工程测量自学考试试题 5 3 全国 2012 年 10 月工程测量试题自学考试 8 4 全国 2011 年 1 月工程测量试题自学考试 11 5 全国 2012 年 1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14 6 全国 2010 年 1 月高工程测量试题自学考试 17 7 全国 2009 年 10 月工程测量试题自学考试 20 8 浙江省 2009 年 1 月工程测量试题自学考试 22 9 浙江省 2008 年 10 月工程测量试题自学考试 25 10 浙江省 2008 年 1 月工程测量试题自学考试 28 11 浙江省 2007 年 10 月工程测量试题自学考试 31 12 浙江省 2007 年 1 月工程测量试题自学考试 34 13 浙江省 2006 年 10 月工程测量试题自学考试 37 14 浙江省 2006 年 1 月工程测量试题自学考试 40 15 浙江省 2005 年 10 月工程测量试题自学考试 43 16 浙江省 2004 年 10 月工程测量试题自学考试 46 17 浙江省 2004 年 1 月工程测量试题自学考试 49 18 浙江省 2003 年 10 月工程测量试题自学考试 51 19 浙江省 2003 年 1 月工程测量试题自学考试 54 20 浙江省 2002 年 10 月工程测量试题自学考试 56 21 浙江省 2002 年 1 月工程测量试题自学考试 58 22 浙江省 2002 年 1 月工程测量试题自学考试 60 23 浙江省 2001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64 历年国考工程测量试题大汇总 qq 1548138554第 2 页 共 66 页 1 1 全国全国 20132013 年年 1010 月工程测量试题自学考试月工程测量试题自学考试 一 单项选择题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10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分 共 20 分分 1 地面点的绝对高程是 a 地面点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 b 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 c 地面点到国家水准原点的垂直距离 d 地面点到国家水准原点所在水准面的垂直距离 2 小地区测量时要考虑地球曲率影响的是 a 距离测量b 角度测量 c 高程测量d a b c 三者 3 在水准测量中 要求前后视距相等 能够 a 降低水准测量精度 b 消除地球曲率和仪器 i 角对高差观测的影响 c 减少仪器沉降对一测站观测值的影响 d 消除视差和读数误差 4 钢尺精密量距时 对距离应作的三项改正是 a 拉力 尺长 温度改正b 尺长 温度 倾斜改正 c 拉力 温度 倾斜改正d 尺长 温度 偏离中线改正 5 1 500 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为 a 图上某一线段的长度b 图上 0 05mm 代表的实际距离 c 5mmd 50mm 6 用极坐标法测设地面点平面位置时 需计算的测设数据为 a 二条边长b 二个角度 c 一个角度及一条边长d 二个方向 7 经纬仪观测水平角时 采用盘左盘右的方法可消除 a 视准轴误差 横轴误差b 照准部偏心误差 仪器对中误差 c 横轴误差 竖轴误差d 目标偏心误差 竖盘指标差 8 在测量直角坐标系中 纵轴为 a x 轴 向东为正b y 轴 向东为正 c x 轴 向北为正d y 轴 向北为正 9 电磁波测距的基本公式 d 1 2 ct 中 t 表示 a 温度b 光从仪器到目标所用的时间 c 光速d 光从仪器到目标往返所用的时间 历年国考工程测量试题大汇总 qq 1548138554第 3 页 共 66 页 10 某直线段 ab 的坐标方位角为 125 其两端点间坐标增量的正负号为 a x yb x y c x yd x y 非选择题部分 二 名词解释二 名词解释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3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4 分 共分 共 12 分分 11 指标差 12 放样 13 变形观测 三 填空题三 填空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10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1 分 共分 共 10 分分 14 导线测量中的观测数据为 和边长 15 真子午线与磁子午线之间的夹角称为磁偏角 地面点的真子午线方向与中央子午线之间的夹角称为 16 水准测量中 在 a b 两点立尺 使水准仪视线水平后 在 a b 尺上分别读得读数为 0 121m 和 1 392m 则 ab 高差 hab 17 在地球上某点的经度为东经 118 16 则它所在高斯投影带 6 带中的中央子午线经度为 18 地面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 151 2m 则在 1 500 比例尺地形图上 这两点间的图上长度为 19 地物符号分为比例 非比例 注记符号等几类 20 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 21 真误差为 与观测值之差 22 设在测站点的东南西北分别有 a b c d 4 个标志 用全圆测回法观测水平角时 以 b 为零方向 则盘 左的观测顺序为 23 圆曲线的测设一般先测设直圆点 圆直点等曲线三主点 四 简答题四 简答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3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6 分 共分 共 18 分分 24 水准测量时 为什么应尽量保证前后视距相等 25 等高线具有哪些主要特性 26 建筑物的变形观测主要有哪些项目 五 计算题 本大题共五 计算题 本大题共 4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10 分 共分 共 40 分 分 27 对某角度进行了 6 个测回 测量角值分别为 30 20 26 30 20 30 30 20 28 30 20 24 30 20 23 30 20 25 试计算 1 该角的算术平均值 2 观测值的中误差 3 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 28 已知控制点 a b 的坐标分别为 xa 646 35mya 1054 54m xb 873 96myb 1772 68m 放样点的 设计坐标为 xp 603 63myp 1102 06m 现在 a 点用极坐标法进行放样 试计算放样数据 29 在测站 a 进行视距测量 仪器高 i 1 45m 照准 b 点时 中丝读数 v 1 567m 视距间隔为 l 0 622m 竖直 角 2 03 求 ab 的水平距离 d 及高差 h 历年国考工程测量试题大汇总 qq 1548138554第 4 页 共 66 页 30 整理计算下列普通水准测量记录 若 a 点高程 ha 20 000m 请求出 b 点高程 测站测点 水准尺读数 m 高差 m 平均高差 m 后视前视 1 a 1 624 1 578 tp1 0 846 0 802 2 tp1 0 643 0 960 b 0 939 1 254 注 本记录中 每一站均变仪高测二次 横线上方为第一次观测数据 横线下方为第二次观测数据 历年国考工程测量试题大汇总 qq 1548138554第 5 页 共 66 页 2 2 全国全国 20132013 年年 1 1 月工程测量自学考试试题月工程测量自学考试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10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分 共 20 分分 1 在水准测量中 要求前后视距相等 能够 a 减少尺垫下沉对观测的影响 b 消除地球曲率和仪器 i 角对高差观测的影响 c 减少仪器沉降对一测站观测值的影响 d 消除视差和读数误差 2 测定图根点平面位置和高程的工作通常称为 a 控制测量b 水准测量 c 导线测量d 图根控制 3 已知某直线的方位角为 60 则其象限角为 a 北东 60 b 北东 120 c 北西 20 d 北南 60 4 观测竖直角时 采用盘左盘右观测可消除哪个误差的影响 a 视差b 指标差 c i 角误差d 目标倾斜 5 导线测量角度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 a 反符号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b 反符号按角度大小比例分配 c 反符号按边数平均分配d 反符号按边长比例分配 6 在地形图上有高程分别为 26m 27m 28m 29m 30m 31m 32m 等高线 则需加粗的等高线为 a 26m 31mb 27m 32m c 29md 30m 7 1 2000 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为多少米 a 0 2b 0 50 c 2 0d 0 02 8 对经伟仪来说视准轴误差是指 a 视准轴与横轴不平行引起的误差b 视准轴与竖轴不垂直引起的误差 c 视准轴与横轴不垂直引起的误差d 视准轴与竖轴不平行引起的误差 9 导线测量外业工作不包括 a 踏勘选点b 边长测量 c 转折角测量d 导线点坐标计算 10 若水准尺上一次观测中误差为 1 0m 则采用两次仪器高法测得每站高差中误差为 a 0 5mb 1 0m 历年国考工程测量试题大汇总 qq 1548138554第 6 页 共 66 页 c 2 0md 4 0m 非选择题部分 二 名词解释二 名词解释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3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4 分 共分 共 12 分分 11 切线支距法 12 碎部测量 13 绝对高程 三 填空题三 填空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10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1 分 共分 共 10 分分 14 地物符号可分为比例 线性 地物注记符号 15 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相邻点所连成的 曲线 16 经纬仪的使用是指对仪器进行 整平和瞄准 读数四项操作步骤 17 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与 两类 18 观测条件包括 测量仪器 和外界条件 19 水准测量中的测站检核 常采用两次仪器高法和 20 在用经纬仪观测水平角时 采用盘左盘右取中数的方法 可以消除仪器的横轴误差 和照准部偏心 差 21 采用极坐标法放样时 所需计算的放样数据是 和边长 22 测量工作应遵循先整体后局部 的程序和原则进行 23 由带号 和自然值三部分组成的横坐标值 y 称为横坐标的统一值或通用值 四 简答题四 简答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3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6 分 共分 共 18 分分 24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 对同一个量进行了若干次观测 能否认为误差的绝对值小的观测值精度比误差的绝 对值大的观测值精度高 为什么 25 何谓象限角 何谓坐标方位角 如何进行换算 26 常见施工平面控制网有哪几种形式 它们各适用于哪些场合 五 计算题五 计算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4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10 分 共分 共 40 分分 27 已知 dj6 光学经纬仪一测回的方向中误差 6 dj2 光学经纬仪一测回的方向中误差 2 若用 dj2 光学经纬仪对某水平角进行了一测回的观测 问要达到同样的精度用 dj6 光学经纬仪需对该 水平角观测几个测回 28 完成下面表中的计算 设竖盘为顺时针分划注记 在 答题纸 上列表作答 测站目标竖盘位置竖盘读数 半测回竖 直角 指标差 一测回竖 直角 o a 左98 24 18 右261 35 36 b 左85 32 54 右274 27 18 29 用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测量 ab 的高差 在 a 点安置经纬仪 在 b 点设立观测标志 经纬仪瞄准标志顶点时 历年国考工程测量试题大汇总 qq 1548138554第 7 页 共 66 页 测得视线竖直角为 6 18 24 若经纬仪仪器高 i 1 453m 测得觇标高 v 2 853m ab 的水平距离 dab 148 000m a 点高程 ha 38 567m 求 ab 的高差与 b 点高程 30 按下表所列数据计算此闭合导线各边的坐标增量计算值 并求坐标增量闭合差 在 答题纸 上列表作 答 历年国考工程测量试题大汇总 qq 1548138554第 8 页 共 66 页 3 3 全国全国 20122012 年年 1010 月工程测量试题自学考试月工程测量试题自学考试 一 单项选择题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1010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2 2 分 共分 共 2020 分分 1 水准仪整平时 以下关于粗平与精平关系的描述中 正确的是 a 先粗平后精平b 先精平后粗平 c 粗平与精平同时进行d 可以先粗平也可以先精平 2 在我国某点的横坐标通用值为 20611233 18 米 则该点的横坐标自然值为 a 111233 18b 611233 18 c 20111233 18d 20611233 18 3 钢尺精密量距时 尺段高差小于多少厘米时 可不给 以倾斜改正 a 3 5b 5 7 c 15 20d 30 40 4 要用等高线表示地貌 关键在于掌握等高线表达什么的特征 a 地形b 地物 c 基本地貌d 高低 5 测图时 为了保证测图的质量 通常在图上平均多少 cm 2内应有一个立尺点 a 1b 2 c 4d 5 6 建筑基线点的数目应不少于 几点 a 1b 2 c 3d 4 7 直线坡度是直线端点的高差与其水平距离之 a 和b 差 c 积d 比 8 地面高低起伏的自然形态称为 a 地物b 地貌 c 地形d 地势 9 自动安平水准仪的补偿器的光线特征是 当屋脊棱镜倾斜 角时 能使射入的水平线偏转几倍 角 a 2b 4 c 6d 8 10 确定直线与一基本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称为 a 直线定线b 直线定位 c 直线定向d 直线定点 历年国考工程测量试题大汇总 qq 1548138554第 9 页 共 66 页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 名词解释二 名词解释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3 3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4 4 分 共分 共 1212 分分 11 交点 12 归零差 13 基平测量 三 填空题三 填空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1010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1 1 分 共分 共 1010 分分 14 测图与放样两者测量过程 15 检校水准管的目的是使水准仪满足条件 ll cc 当水准管气泡居中时 视准轴应处于 位置 16 水平角的取值范围为 17 钢尺量距时 如果钢尺不水平 会使量距偏 18 某直线的坐标象限角为南东 20 则坐标方位角为 19 独立观测值相互没有 关系 20 横断面测量的宽度 一般在中线两侧各测 米 21 在地形图上识别地物的目的是了解地物的大小种类 和分布情况 22 厂房柱子测量时 用两台经纬仪安置在 的柱列轴线附近 检测柱身轴线 23 测设圆曲线时 切线支距法一般采用整 法 四 简答题四 简答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3 3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6 6 分 共分 共 1818 分分 24 视距测量有何特点 25 水准测量采用中间法可以消除或削弱哪些误差的影响 26 建立控制网的原则是什么 五 计算题五 计算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4 4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1010 分 共分 共 4040 分分 27 在表上完成土方量的计算 题 27 表 历年国考工程测量试题大汇总 qq 1548138554第 10 页 共 66 页 28 在表上完成水平角观测成果整理 题 28 表 29 已知某水准测量中 15km 的测量中误差为 45mm 求 5km 测量的中误差 30 如题 30 图 已知 ab 的方位角为 160 求 bc cd de ef fg 的方位角 题 30 图 历年国考工程测量试题大汇总 qq 1548138554第 11 页 共 66 页 4 4 全国全国 20112011 年年 1 1 月工程测量试题自学考试月工程测量试题自学考试 一 单项选择题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12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分 共 24 分分 1 水准测量时 如水准尺倾斜 其读数与水准尺铅直时的读数相比 将会 a 偏大b 偏小 c 不变d 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 2 1 圆周角等于多少弧度 a 2 b c 2 d 3 14 3 钢尺的一般量距 精度通常不超过 a 1 10000b 1 5000 c 1 2000d 1 500 4 测绘 1 500 地形图时 测量距离的精度只需精确到 a 0 05 米b 0 10 米 c 0 20 米d 0 50 米 5 山谷两侧坡面的交线是 a 山脊线b 山谷线 c 山腰线d 山脚线 6 高程为建筑物室内地坪的设计高程的水准点是 a 0 000 水准点b 建筑方格网点 c 四等水准点d 建筑物高程点 7 施工测量具有的功能之一是 a 检查施工b 检查设计 c 检查地图d 服务设计 8 地形图的等高距的选择应 a 选得越大越好b 选得越小越好 c 与地形无关d 根据地形和比例尺选用 9 dj6经纬仪水平角观测采用测回法可以消除或减弱 a 竖轴误差b 视差 c 视准轴误差d 竖盘指标差 10 轴北与磁北之间的夹角称为 a 磁偏角b 磁坐偏角 c 子午线收敛角d 方位角 11 将透明方格纸蒙在欲测面积的图纸上 数出图形上整方格数和不足一整格的目估整数 从而求得图形面积 历年国考工程测量试题大汇总 qq 1548138554第 12 页 共 66 页 这种方法为 a 透明方格法b 透明平行线法 c 求积仪法d 断面法 12 某直线的象限角为北东 60 则坐标方位角为 a 60 b 120 c 240 d 300 二 名词解释二 名词解释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3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4 分 共分 共 12 分分 13 中平测量 14 国家控制网 15 等高线 三 填空题三 填空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10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1 分 共分 共 10 分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 不填均无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 不填均无分 16 只表示地物平面位置的图称为 17 水准测量时 对于大气折光对高程的影响 可采用 来加以削弱 18 水平角是过一点至两目标方向的两竖直面所夹的 角 19 由于地面凹凸不平 钢尺沿地面丈量时 尺面出现垂曲 凹状 产生 误差 20 方位罗盘的刻度按 时针方向从 0 注记到 360 21 根据误差理论和实践证明 大于二倍中误差的偶然误差约占 22 地面桩顶至经纬仪横轴中心的铅垂距离称为 23 识别地貌的目的是了解各种地貌的分布和地面的 状况 24 直线坡度是直线两端点的高差与其 之比 25 用角度交会法测设点位时 计算夹角时应当用右边方位角减 四 简答题四 简答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4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6 分 共分 共 24 分分 26 地形图上表示地物的符号有哪几种 27 系统误差有哪些特性 28 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有哪些 29 水准路线可布设成哪几种类型 五 计算题 本大题共五 计算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10 分 共分 共 30 分 分 历年国考工程测量试题大汇总 qq 1548138554第 13 页 共 66 页 30 已知 a 点高程为 20 000 米 根据下表观测数据 求 b 点高程 题 30 表 测点 标尺读数 m 高差 m 高程 m 后视前视 a0 854 zd11 5271 453 zd20 9961 045 zd30 7611 342 b0 896 计算检核 a b h 31 水平角观测成果整理 题 31 表 测站 盘 位 目标水平度盘读数 水平角 备注 半测回值 测回值 o 左 m00012 n601324 右 m1800018 n2401336 32 测量一矩形的面积 a 边为 20 00 0 02 米 b 边为 30 00 0 03 米 求矩形面积 a 及其中误差 ma 历年国考工程测量试题大汇总 qq 1548138554第 14 页 共 66 页 5 5 全国全国 20122012 年年 1 1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 单项选择题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10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分 共 20 分分 1 两点间高差的确切含义是 a 通过两个地面点的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 b 过地面点的两个垂直面之间的水平距离 c 点到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 d 过两个地面点的水准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2 水准测量中 测站校核的方法有 a 双仪器高法b 测回法 c 方向观测法d 极坐标法 3 地形图中的等高线是 a 断续曲线b 相互相交的封闭线 c 与山脊线平行的曲线d 连续的闭合曲线 4 某直线 dab的坐标方位角为 111 23 36 则 dba反坐标方位角为 a 111 36 24 b 111 23 36 c 68 36 24 d 68 36 24 5 集水线也叫 a 等高线b 分水线 c 山脊线d 山谷线 6 经纬仪水平时 读得标尺上中下丝的读数分别为 1 150 米 1 650 米 2 150 米 则仪器至标尺的视距为 a 50 米b 100 米 c 115 米d 165 米 7 1 1000 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为 a 图上某一线段的长度b 图上 0 2mm 代表的实际距离 c 100mmd 10mm 8 设对某角观测一测回的观测中误差为 3 现要使该角的观测结果精度达到 1 8 则需观测 a 2 个测回b 3 个测回 c 4 个测回d 5 个测回 9 在水准测量中 若后视点 a 的读数大 前视点 b 的读数小 则有 a a 点比 b 点低b a 点比 b 点高 c a 点与 b 点可能同高d a b 点的高低取决于仪器高度 10 望远镜的视准轴是 a 十字丝交点与目镜光心的连线b 人眼与目标的连线 历年国考工程测量试题大汇总 qq 1548138554第 15 页 共 66 页 c 目镜光心与物镜光心的连线d 十字丝交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 二 名词解释 本大题共二 名词解释 本大题共 3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4 分 共分 共 12 分 分 11 建筑方格网 12 横断面方向 13 球气差 三 填空题三 填空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10 小题 每空小题 每空 1 分 共分 共 10 分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 不填均无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 不填均无分 14 建筑物变形观测种类有 观测 倾斜观测 裂缝观测 15 水准测量中规定用 后 前 前 后 的操作次序 意在消减 对高差观测的影响 16 在小地区测量中 必须考虑地球曲率对 的影响 17 直线定向时所依据的标准方向有 磁北和轴北方向 18 经纬仪的安置包括 和对中 19 经纬仪视距测量可同时测出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和 20 若对某个量进行了一系列的同精度观测 则观测值的最可靠值即为 21 等高线的种类有 计曲线 间曲线 助曲线 22 gps 全球定位系统由空间卫星 地面控制部分和 等三部分组成 23 丈量 ab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测得 d往 145 624m d返 145 636m 则其丈量相对误差为 四 简答题 本大题共四 简答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6 分 共分 共 18 分 分 24 何谓水准仪的 i 角 在测量中如何消除 i 角对高差观测值的影响 为什么 25 导线计算中是如何调整角度闭合差及坐标增量闭合差的 26 偶然误差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 它有哪些基本特性 五 计算题 本大题共五 计算题 本大题共 4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10 分 共分 共 40 分 分 27 导线坐标计算 28 水准测量后视读数的中误差 ma等于前视读数的中误差 mb 均为 1mm 试求 一测站高差的中误差 m站 为多少 如 a 点测到 b 点测了 8 站 则 a 点到 b 点的高差中误差 mh为多少 29 用透明方格纸法计算地形图面积 透明纸上方格的边长为 2 毫米 把透明纸覆盖在图上 求出图形内的整 方格数为 219 不完整方格数为 84 若此地形图的比例尺为 1 500 请求出此图形的图上面积以及相应的实 地面积 历年国考工程测量试题大汇总 qq 1548138554第 16 页 共 66 页 30 如图 用测回法观测水平角 在 a 安置经纬仪 盘左瞄准 b c 目标时 读 数分别为 52 33 40 138 42 30 盘右瞄准 c b 目标时 读数分别为 232 33 40 318 42 50 请将以上数据填入下列记录表格 并作计算 测站竖盘 位置 目标水平度 盘读数 半测回 角值 一测回 角值 各测回 平均角值 a 左 右 历年国考工程测量试题大汇总 qq 1548138554第 17 页 共 66 页 6 6 全国全国 20102010 年年 1 1 月高工程测量试题自学考试月高工程测量试题自学考试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10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分 共 20 分 分 1 我国目前采用的高程系统是 a 1985 年国家高程基准b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c 地理坐标系d 1980 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2 常用的高程基准面是 a 水平面b 参考椭球体面 c 大地水准面d 铅垂面 3 水准点高程为 2 317 米 测设高程为 3 000 米的室内地坪 设水准点上读数为 1 545 米 则室内地坪处的读 数为多少米 a 0 662b 0 862 c 1 062d 2 862 4 水准测量时 在水准点上立水准尺 a 需放尺垫 尺应立在尺垫上b 不能放尺垫 尺应立在水准点上 c 尺垫可放可不放d 有风时需放尺垫 5 用经纬仪观测竖直角时 采用消除竖盘指标差的方法是 a 计算误差量进行改正b 每测回将水平度盘位置变换 180 n c 每个方向多读几次取中数d 盘左盘右观测取中数 6 在地形图上 量得a点高程为16 67米 b点高程为21 17米 ab距离为299 8米 则直线ab的坡度为 a 6 8 b 1 5 c 1 5 d 6 8 7 在地形图中 表示测量控制点的符号属于 a 比例符号b 半比例符号 c 地貌符号d 非比例符号 8 以下不属于 基本测量工作范畴的一项是 a 高差测量b 距离测量 c 导线测量d 角度测量 9 设 ab 距离为 200 23m 方位角为 121 23 36 则 ab 的 y 坐标增量为 a 170 92mb 104 30m c 104 30md 170 92m 10 三角高程测量时 距离大于多少米时 要考虑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合成影响 历年国考工程测量试题大汇总 qq 1548138554第 18 页 共 66 页 a 300b 350 c 400d 500 二 名词解释 本大题共二 名词解释 本大题共 3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4 分 共分 共 12 分 分 11 方位角 12 误差传播定律 13 中线测量 三 填空题 本大题共三 填空题 本大题共 10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1 分 共分 共 10 分 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 不填均无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 不填均无分 14 中间水准测量法可消除 地球曲率及大气折光对观测高差的影响 15 角度测量要求经纬仪视准轴在一垂直面内旋转 因此 视准轴必须垂直于 横轴必须垂直于竖轴 竖轴必须铅垂 16 测量上常在地图图廓线下方绘制三北方向线 包括真子午线 磁子午线 方向 17 在进行角度测量时 首先应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 然后再进行观测 安置包括对中 整平 其中对中的 目的是 18 倾斜平面的等高线是一组基本等高距相等 距离相等 而且相互 的直线 19 今用水准仪中间法观测 a b 两点的高差 若高差的中误差为 2 2 mm 则读数的中误差为 20 地形图的分幅编号方法可分为两类 一种是按经纬线划分的梯形分幅法 另一种是按 划分的正方 形或矩形分幅法 21 横断面的测量方法主要有水准仪法 标杆皮尺法 等 22 建筑物的变形观测的主要内容有沉降观测 水平位移观测 裂缝观测等 23 测设点位的常用方法有 直角坐标法 角度交会法 距离交会法 四 简答题 本大题共四 简答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6 分 共分 共 18 分 分 24 何谓比例尺精度 比例尺精度在实际工作中的指导意义是什么 25 导线的布设形式主要有哪些 26 我国工程测量中评定精度的标准主要有哪些 五 计算题 本大题共五 计算题 本大题共 4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10 分 共分 共 40 分 分 27 某工地布设一条闭合水准路线 高差容许值 fh容 12n毫米 观测数据见下表 试求 是否符合精度 要求 点 1 2 3 的最后高程值 填入表中 算至毫米 历年国考工程测量试题大汇总 qq 1548138554第 19 页 共 66 页 28 已知某点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为 x 14256 28m y 32691238 69m 问 该点位于 30带的第几带 该点在 中央子午线的哪一侧 在高斯投影平面上 该点距中央子午线和赤道的距离为多少 29 设有一边长为 50m 的正方形建筑场地 四角点分别为 a b c d 今欲将此场地平整为高程等于 21 537m 的水平场地 为了确定场地四角的填挖高度 在场地中央安置水准仪 在邻近的水准点 高程为 21 364m 上立尺 使视线水平后 在尺上读数为 1 663m 然后 依次在 a b c d 立尺 并分别读得读数为 1 546m 1 365m 0 880m 0 567m 请求出 a b c d 四点的高程及填挖高度 30 整理计算下列竖直角观测记录 设竖盘为顺时针方向注记 测站目标竖盘位置竖盘读数半测回竖直角指标差一测回竖直角 o a 左120 26 00 右239 34 18 b 左84 13 18 右275 46 42 历年国考工程测量试题大汇总 qq 1548138554第 20 页 共 66 页 7 7 全国全国 20092009 年年 1010 月工程测量试题自学考试月工程测量试题自学考试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10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分 共 20 分 分 1 水准仪整平时 整平圆水准器用的是 a 微倾螺旋b 脚螺旋 c 水平微动螺旋d 水平制动螺旋 2 1 弧度约等于多少度 a 57 3b 360 c 3438d 206265 3 钢尺精密量距时 丈量温度低于标准温度 如不加温度改正 则所量距离符合以下哪条 a 小于实际距离b 等于实际距离 c 大于实际距离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实际距离 4 根据需要 在图上表示的最小距离不大于实地 0 5 米 则测图比例尺不应小于 a 1 500b 1 1000 c 1 2000d 1 5000 5 山脊与山谷的等高线在凸起部分与山脊线 山谷线 a 重合b 平行 c 正交d 斜交 6 建筑基线应平行或垂直于主要建筑物的轴线 长的一条基线尽可能布设在场地的 a 西南角b 正北 c 中央d 边缘 7 施工测量应首先建立施工控制网 测设建筑物的主轴线 然后根据主轴线测设建筑物的 a 建筑基线b 细部点 c 控制点d 高程 8 1 1000 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多少米 a 0 05b 0 10 c 0 20d 0 50 9 水准管上多长的弧长所对的圆心角称为水准管分划值 a 2 毫米b 4 毫米 c 6 毫米d 8 毫米 10 关于磁偏角 描述正确的是 a 大小是固定不变的b 不随时间变动 c 只有周年变化没有周日变化d 因地而异 二 名词解释 本大题共二 名词解释 本大题共 3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4 分 共分 共 12 分 分 11 附合水准路线 12 精密水准测量 13 弦切角 三 填空题 本大题共三 填空题 本大题共 10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1 分 共分 共 10 分 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 不填均无分 14 在目前的测量工作中 要求距离丈量的相对误差最高约为 15 水准尺倾斜时 读数将会变 历年国考工程测量试题大汇总 qq 1548138554第 21 页 共 66 页 16 竖直角的取值范围为 17 对于一般钢尺量距 拉力误差不超过 时 可以忽略拉力误差对距离的影响 18 在高斯投影带中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纵轴处处与中央子午线 19 关于权 起作用的不是权的绝对值 而是权之间的 20 三角高程测量中 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合成影响称为 21 在地形图上沿已知方向绘制断面图时 为了显示断面图形地貌的起伏形状 一般纵轴 要比横轴的大 10 20 倍 22 偏角法测设圆曲线一般采用整桩号法测设 即测设的 均为弧长 l 的整倍数 23 用角度交会法测设点位时 先根据坐标反算求出 然后算出夹角 四 简答题 本大题共四 简答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6 分 共分 共 18 分 分 24 为了充分显示地貌特征 地形图上常用哪几种等高线 25 自动安平水准仪的操作程序是什么 26 城市控制测量的特点有哪些 五 计算题 本大题共五 计算题 本大题共 4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10 分 共分 共 40 分 分 27 在表上完成四等水准测量成果整理 题 27 表 测 站 编 号 后 尺 下丝 前 尺 下丝 方向及 尺号 中丝读数 k 黑 红 mm 高差 中数 m 备注 上丝上丝 后视距后视距 黑面 m 红面 m 视距差 d d 1 1 9652 141后 171 8326 618 k16 4687 k17 4787 1 7001 874前 162 0076 693 后 前 28 在表上完成水平角观测成果整理 题 28 表 测 站 盘 位 目 标 水平度盘读数 水平角 备注 半测回值 测回值 a 左 b00118 c902212 右 b1800112 c2702212 29 已知某角观测二测回平均值的中误差为 6 在同样的观测条件下 要将测角中误差提高到 4 问需 要观测几个测回 30 已知 c 点高程为 31 05m cd 的水平距离为 132 00m 量得仪器高为 ic 1 51m 照准 d 点 测得竖直角为 42814 b 点觇标高 vd 2 00m 求 d 点高程 历年国考工程测量试题大汇总 qq 1548138554第 22 页 共 66 页 8 8 浙江省浙江省 20092009 年年 1 1 月工程测量试题自学考试月工程测量试题自学考试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10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分 共 20 分 分 1 对高程测量 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是 a 在以 10km 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代替b 在以 20km 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代替 c 不论多大距离都可代替d 不能代替 2 水准面处处与铅垂线 a 垂直b 平行 c 重合d 斜交 3 引起测量误差的因素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a 观测者 观测方法 观测仪器b 观测仪器 观测者 外界因素 c 观测方法 外界因素 观测者d 观测仪器 观测方法 外界因素 4 在一个测站上同时有三个以上方向需要观测时 则水平角的观测应采用 a 测回法b 全圆方向法 c 分组法d 复测法 5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什么来测定两点间高差的 a 水平视线b 倾斜视线 c 横轴d 视准轴 6 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是以多大比例尺地形图为基础 按规定的经差和纬差划分图幅的 a 1 500b 1 10000 c 1 100000d 1 1000000 7 在地形图上 长度依测图比例尺而宽度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符号是 a 依比例符号b 不依比例符号 c 半依比例符号d 地物注记 8 在地形图上 有高程分别为 26 米 27 米 28 米 29 米 30 米 31 米 32 米的几条相邻的等高线 则需加 粗的等高线为 a 26 米 31 米b 27 米 32 米 c 29 米d 30 米 9 设对某角观测一测回的观测中误差为 3 现要使该角的观测结果精度达到 1 4 则需观测几个测回 a 2b 3 c 4d 5 10 用钢尺采用一般方法测设水平距离时 通常 历年国考工程测量试题大汇总 qq 1548138554第 23 页 共 66 页 a 用检定过的钢尺丈量 b 需要加尺长改正 温度改正和高差改正 c 不需要加尺长改正 温度改正和高差改正 d 需要先定出一点 然后进行归化 二 填空题 本大题共二 填空题 本大题共 15 小题 每空小题 每空 1 分 共分 共 20 分 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 不填均无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 不填均无分 1 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原则是 布局上 次序上 2 在水准测量中 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有 和支水准路线三种形式 3 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线之间夹角关系的工作称为 4 在直线定向中 采用的标准方向有真子午线方向 和 5 经纬仪观测水平角时 要求盘左 方向旋转望远镜 盘右 方向旋转望远镜 6 同一幅地形图中 等高线平距小 表示地面坡度 7 按基本等高距勾绘的等高线称为 8 等高线与山脊线 山谷线 9 在测量工作中 等精度观测值的 是其最可靠值 10 建筑用地边界点的连线称为 11 测定建筑物上一些点子的高程随时间而变化的工作称为 12 已知 a 点高程为 ha 25 245m 欲测设 b 点高程为 26 164m 仪器在 a b 两点中间时 在 a 尺上读数为 1 526m 则 b 尺上读数应为 米 13 测量中线上各桩地面 的工作叫纵断面测量 14 在 1 2000 地形图上 若等高距为 1 米 现要设计一条坡度为 4 的等坡度路线 则路线上等高线间隔为 米 15 已知 a b 两点的坐标值分别为 xa 14 22m ya 86 71m xb 42 34m yb 85 00m 则坐标方位角 ab 水平距离 d 米 三 名词解释 本大题共三 名词解释 本大题共 3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4 分 共分 共 12 分 分 1 地貌 2 水平角 3 象限角 四 简答题 本大题共四 简答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6 分 共分 共 18 分 分 1 简述偶然误差的特性 2 什么是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 什么是高差 我国目前采用的高程基准是什么 历年国考工程测量试题大汇总 qq 1548138554第 24 页 共 66 页 3 什么是竖直角 什么是竖盘指标差 观测竖直角时如何消除指标差 五 计算题 本大题共五 计算题 本大题共 3 3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1010 分 共分 共 3030 分 分 1 在测站 a 进行视距测量 仪器高 i 1 45m 照准 b 点时 中丝读数 v 1 45m 视距间隔为 l 0 275m 竖直角 1 12 求水平距离 d 及高差 h 2 完成下表中的闭合导线坐标计算 3 完成下表四等水准测量计算 历年国考工程测量试题大汇总 qq 1548138554第 25 页 共 66 页 9 9 浙江省浙江省 20082008 年年 1010 月工程测量试题自学考试月工程测量试题自学考试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10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分 共 20 分 分 1 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象限按什么方向编号 a 顺时针b 逆时针 c 左右d 上下 2 水准仪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a 望远镜 水准器b 望远镜 水准器 基座 c 照准部 水平度盘 基座d 照准部 水准器 基座 3 观测水平角时 采用改变各测回之间水平度盘起始位置的办法 可以削弱什么误差的影响 a 水平度盘刻划误差b 度盘偏心误差 c 照准误差d 仪器整平误差 4 观测竖直角时 用盘左 盘右观测的目的是为了消除什么误差的影响 a 视准轴误差b 目标倾斜误差 c 对中误差d 指标差 5 用钢尺在平坦地面上丈量一段距离 往测为 198 576 米 返测为 198 534 米 则该段距离的相对误差为 a 1 4600b 1 4700 c 1 4800d 1 5000 6 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采用什么分幅方法 a 正方形b 矩形 c 梯形d 平行四边形 7 已知 dj6经纬仪一测回的测角中误差为 m 20 用这类仪器需要测几个测回取平均值 才能达到测角 中误差为 10 a 1b 2 c 3d 4 8 施工放样与测图相比 其精度要求 a 相对要高b 相对要低 c 相同d 相近 9 按 1 2 基本等高距描绘出的等高线称为 a 计曲线b 间曲线 c 首曲线d 助曲线 10 测定建筑物构件受力后产生弯曲变形的工作叫 a 沉降观测b 位移观测 历年国考工程测量试题大汇总 qq 1548138554第 26 页 共 66 页 c 挠度观测d 倾斜观测 二 填空题 本大题共二 填空题 本大题共 17 小题 每空小题 每空 1 分 共分 共 20 分 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 不填均无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 不填均无分 1 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 2 我国目前采用的高程系统是 3 偶然误差服从于一定的 规律 4 对于偶然误差 绝对值较小的误差比绝对值较大的误差出现的机会 5 丈量两条直线 ab 的相对误差为 1 3100 cd 的相对误差为 1 2400 则 ab 的丈量精度比 cd 的丈量精度 6 正 反坐标方位角的关系为 7 用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的操作程序为安置仪器 瞄准 和读数 8 在水准测量中 若两点高差为负值 则说明前视点比后视点 9 望远镜视线水平时 读得视距间隔为 0 564 米 则仪器至目标的水平距离是 米 10 观测某竖直角 盘左读数为 94 12 30 盘右读数为 265 47 12 则指标差为 秒 11 经纬仪的测站安置工作包括 12 已知 ab 的坐标方位角为 235 在 b 点测得 abc 120 左角 则 bc 的坐标方位角为 13 在导线控制测量中 角度闭合差调整的方法是 平均分配闭合差 14 已知两点间的高差为 2 米 实地水平距离为 50 米 则两点间的坡度为 15 圆曲线的主点包括圆曲线 和终点 16 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上 直角坐标格网的方格边长为 厘米 17 施工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 控制网 三 名词解释 本大题共三 名词解释 本大题共 3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4 分 共分 共 12 分 分 1 地物 2 坐标方位角 3 高程 四 简答题 本大题共四 简答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6 分 共分 共 18 分 分 1 什么叫地形图的比例尺 什么叫比例尺精度 比例尺精度有何作用 2 导线控制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3 用测回法测定水平角的方法和步骤是怎样的 五 计算题 本大题共五 计算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10 分 共分 共 30 分 分 1 设水准点 a 的高程为 ha 23 058 米 欲测设 b 点高程为 24 670 米 将水准仪安置在 a b 两点中间 读 得 a 尺上读数为 2 152 米 试计算 b 点前视应读数 并说明测设方法 历年国考工程测量试题大汇总 qq 1548138554第 27 页 共 66 页 2 闭合水准路线计算 点名测站实 测 高 差 m 改正数 m 改正后高差 m 高程 m bma 12 1 345 15 313 1 7 1 57 2 16 0 234 3 10 1 340 4 5 1 378 bma 总和 fh fh容 12n 3 用经纬仪观测某水平角 4 个测回 其观测值分别为 55 40 47 55 40 40 55 4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