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才之路 语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教版 先秦诸子选读 论语 选读 第一单元 第六课有教无类 第一单元 终南望馀雪祖咏终南阴岭秀 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 城中增暮寒 祖咏的诗现存不多 诗的内容一方面反映他的田园生活的闲情逸致 另一方面 他那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又促使他写出了自己甘愿弃笔从戎 为国立功的壮志豪情 终南望馀雪 是祖咏的一首传世名作 也是一首应试诗 当时 年轻的诗人满怀建功报国的凌云壮志 从东都洛阳来到了帝京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诗人早闻长安城南的终南山以其独特的风姿横亘关中 广绵千余里 又恰逢终南山刚刚降过雪 于是读书之余 欣然沿北坡而上 饱览了雪后终南山的秀丽山色 这样 一首流传千古的传世名作便在酝酿之中了 当在科考中看到 终南望馀雪 的试题时 诗人便用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抒写了一首忧国忧民 清奇冷峻的小诗 情景浑然一体 并富有图画美 在这首诗中 诗人通过对终南山及其雪后美景的描绘 在自然而然中流露出一种对国家和民族生命的思考 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2 诗人对用字所蕴含的深意的挖掘 一个 浮 字 就把终南山写活了 其实雪是静的 云是动的 这是让人从云的流动中观赏到雪的动感 真是妙不可言 2015年高考江苏卷 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 不思其反 诗经 卫风 氓 2 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甫 登高 3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韩愈 师说 4 中通外直 周敦颐 爱莲说 5 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 渔家傲 6 徘徊于斗牛之间 苏轼 赤壁赋 7 兴于 诗 立于礼 论语 泰伯 8 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 己亥杂诗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 题出自课内 不算太难 2 注意 渚 字的写法 3 6 两题出自课内 补写前句 没有难写字 关键是会背 4 注意 蔓 的写法 5 注意 衡阳 的写法 7 出自课外 反映考生平时积累的情况 8 出自龚自珍的代表作 在初中时就已有所接触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A级 平时背诵名句名篇时要注意领悟含义 结合具体语境记忆 同时还要注意生僻难写字 同音异义词 同义异形词 留意语句顺序等 1 识记文中的文言基础知识 2 分析理解文中体现出的作者的观点并翻译文中的重点句子 3 掌握孔子关于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 3 一词多义 5 词类活用 1 可以语上也 语 名词活用作动词 告诉 2 故进之 故退之 进 退 都是使动用法 使 前进 使 后退 6 文言句式 1 判断句起予者商也 回也非助我者也 2 倒装句其斯之谓与 3 省略句犹吾大夫崔子也 1 如何理解 有教无类 第1则选文 对曰 有教无类 所谓有教无类 是指对所有的人都进行教育而没有类的差别 即不因为贫富 贵贱 智愚 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 孔子是这么说的 也是这么做的 他以卓有成效的实践 改变了教育对象限于统治阶层成员的历史传统 开创了平民教育的新纪元 孔子自己说 自行束脩以上 吾未尝无诲焉 论语 述而 脩 是干肉 束脩 是指十条儿干肉 按照他这句话 那些自己带十条儿干肉以上的薄礼来的人 他从未有不教诲的 平民阶层获得受教育的机会是我国历史上的大事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2 第三则选文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教育思想 体现了孔子 因材施教 的教育思想 子路问道 闻斯行诸 即听说了 某种道理 就去实践它吗 颜回曾经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 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 颜回表示 回虽不敏 请事斯语矣 论语 颜渊 听说了就表示要去实践 这就是 闻斯行之 现在子路直接问及这个问题 想不到孔子竟然如此回答 有父兄在 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意思是说 父亲兄长还活着 怎么能听说了 某种道理 就去实践它呢 应该和父亲兄长商量商量 如之何 意思是怎么能 其 是问句中的语气副词 参阅杨伯峻 论语译注 冉有也来问同样的问题 冉求即冉有 前522 字子有 孔子的弟子 比孔子小29岁 孔子回答说 闻斯行之 孔子对同一个问题 竟然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 公西华感到有点糊涂 就向孔子请教 公西华 前509 复姓公西 名赤 字子华 也是孔子的弟子 比孔子小42岁 他所说的 敢问 可以理解为斗胆问问 敢 是谦辞 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 孔子的回答耐人寻味 求也退 故进之 由也兼人 故退之 意思是说 冉求平时做事退缩 所以推进他一把 仲由平时敢作敢为但有时候不够慎重 所以压压他 兼人 即一人顶两人 超过别人 原来 孔子之所以对同一个问题做出完全不同的回答 是因为问问题的人不一样 本着这样的原则对学生进行教育 现代教育学上称为因材施教 3 选文第4则写的是什么问题 表达了什么观点 选文第4则写的是子张结合历史上的令尹子文和陈文子出仕 做官 的态度来问孔子是如何看待的 孔子的观点是 仁 主要意味着 爱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等 仅对人或对事尽心尽力 忠 清白 清 是远远不够的 4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阐述了怎样的教学方法 有何现实意义 这是典型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激励 诱导 启发 关键在于把握住火候 刺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积极性 由此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我们读 论语 观察孔子教学的实例 学生各述其志 畅所欲言甚至提出刁钻古怪的问题 老师循循善诱 举一反三 课堂气氛生动活泼 兴味盎然 的确是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 现代教学方法推陈出新 电脑开始进入教室 孔子的时代与今已不可同日而语 但是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反三 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和精神却并没有因此而过时 依然值得为人师表的人谨记 并运用于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去 5 孔子对 学 和 思 有何见解和主张 孔子特别强调学习和思考的结合 学习是迅速扩充知识的捷径 不注重学习的人不可能很好地发展自己 思而不学 就不能保证思考的科学性 通过学习 人们可以获得思考的坚实基础和正确方向 可是思考的意义同样是不可忽视的 它意味着对所学的知识加以认真审视 整理甚至提升 意味着创造 不加审视而盲目地学 往往上当受骗 越热情越勤奋 结果就越可怕 会学习再加上能思考 则是如虎添翼 所以 孔子既注重向弟子传授知识 又注重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6 如何理解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的意思是说 光学习老师或书本上讲的内容而不认真思考 你所学到的将是迷迷糊糊的 甚至还会受到假象的欺骗 光是凭着自己所接触到的狭隘经验来思考而不潜心学习 你就会产生许多疑惑 甚至走上危险的道路 这确实是一句很辩证的名言 学和思如果不能结合 就很难获得真正的知识 所以 学和思要紧密结合 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才能做到融会贯通 7 本文涉及了孔子教育思想的哪几个方面 请一一分析 本文涉及的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平等的教育观念 这一观念主要通过 有教无类 这句话来体现 其中的 无类 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不论贫富 贵贱 老幼 国籍 等差别 对所有的人都施行教育 二是不管品行善恶 习性优劣 对所有的人都平等地加以教育 2 从实际出发的理念 教育是对人的教育 施教者必须从受教者的实际情况出发 针对他们的智力高下 个性差异 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活动 这是孔子教育弟子的一个重要方法 所以对子路和冉有的回答就会有所不同 3 注重启发诱导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我国第一位自觉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教育家 他注重诱导学生主动思考 学生努力思考而不得要领时 他才去开导 思考已有一定眉目却不能确切说出来时 他才会去启发 4 注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让学生自主探究 灵活运用 融会贯通 如果学生做不到这些 他认为这样的学生就不必再去教了 5 注重学思结合 孔子特别强调学习和思考的结合 学习是迅速扩大知识面的捷径 不注重学习的人不可能很好地发展自己 思而不学 就不能保证思考的科学性 通过学习 人们可以获得思考的坚实基础和正确方向 可是思考的意义同样是不可忽视的 它意味着对所学的知识加以认真审视 整理甚至提升 意味着创造 不加审视而盲目地学 往往上当受骗 越热情越勤奋结果就越危险 会学习再加上能思考 则是如虎添翼 所以 孔子既注重向弟子传授知识 又注重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6 注重师徒切磋 在教育过程中 孔子特别重视跟弟子相互切磋 使教与学形成良性的互动 在这一互动过程中 尽管孔子起着主导作用 然而每当从弟子那里得到启发时 他都会很兴奋 孔子不希望弟子言听计从 8 在文中第9则和第10则引用了 诗经 中的语句 这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在这两则对话中 孔子对子贡和子夏的反馈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这种评价其实是对学习中的思考和联想的肯定 诗经 中的这两句话 被孔子及其弟子引入谈话中 是剥去了其表面上的显性的东西 深入其思想的深处 为体现孔子注重引导和联想的教学方法 起到了一种铺垫和辅助的作用 9 本文在表达思想上有什么特点 借具体的事例来表达思想 在本文的具体行文中 借助了许多具体的事例来表述教育思想 值得我们学习 如第3则中孔子对公西华所提问题的回答 就阐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分类教学思想 第4则中与子张的谈话就阐明了 忠 清 和 仁 的界限区别 这对于我们现在中学生的写作来说 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莞尔而笑舍瑟而做日出而作日入而息B 松柏后雕不悱不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C 弃甲曳兵缘木求鱼为渊驱鱼为丛驱雀D 法家拂士侧隐之心钻燧取火鲧禹决渎 答案 C A做 作 B雕 彫 D侧 恻 4 下列句子中的 而 字 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 学而不思则罔 B 贫而无谄 富而无骄 C 告诸往而知来者 D 富而可求也 虽执鞭之士 吾亦为之 答案 AB 都表转折关系 译为 却 5 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 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也 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 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和道理 B 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 无喜色 令尹子文多次做楚国宰相 没有显出高兴的脸色 C 回也非助我者也 于吾言无所不说 颜回不是对我有帮助的人 他对我说的话没有不说的 D 贫而无谄 富而无骄 何如 贫穷而能不讨好 奉承别人 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 怎么样 答案 C 说通 悦 喜欢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6 8题 子张问曰 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 无喜色 三已之 无愠色 旧令尹之政 必以告新令尹 何如 子曰 忠矣 曰 仁矣乎 曰 未知 焉得仁 崔子弑齐君 陈文子有马十乘 弃而违之 至于他邦 则曰 犹吾大夫崔子也 违之 之一邦 则又曰 犹吾大夫崔子也 违之 何如 子曰 清矣 曰 仁矣乎 子曰 未知 焉得仁 7 翻译下列句子 1 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 无喜色 三已之 无愠色 2 崔子弑齐君 陈文子有马十乘 弃而违之 至于他邦 答案 1 令尹子文多次做楚国宰相 没有显出高兴的脸色 多次被免职 也没有显出怨恨的脸色 2 崔杼杀了他的君主齐庄公 陈文子家有四十匹马 都舍弃不要了 离开了齐国 到了另一个国家 8 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两段选文是孔子评论令尹子文和陈文子的所作所为 解说 忠 清 和 仁 的不同内涵 B 孔子认为 令尹子文和陈文子 一个算是尽忠 一个算是清高 但都算不上仁 C 令尹子文在被罢免的情况下仍将为政情况全部告诉继任者 体现了他以国事为重 毫无私心杂念的风范 这种无私的精神算不算 仁 连孔子都很难判断 D 孔子认为 忠 只是 仁 的一个方面 清 则是为维护 礼 而献身的精神 仅有 忠 和 清 还是远远算不上 仁 答案 C 孔子能判断 焉得仁 哪里算得上仁呢 阅读下面的 论语 和 孟子 选段 完成后面题目 子曰 不愤 不启 不悱 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论语 述而 孟子曰 羿之教人射 必志于彀 学者亦必志于彀 大匠诲人必以规矩 学者亦必以规矩 孟子 告子上 孟子曰 教亦多术矣 予不屑之教诲也者 是亦教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外资企业副总经理职位聘用标准与培训协议
- 2025年智慧物流园区运营效率提升研究报告
- 供应链逆向管理策略优化-洞察及研究
- 安全防护与数据加密-洞察及研究
- 2025至2030年中国副食凉果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酒店供应链管理合同标准
- 2025年智慧医疗平台建设可行性分析报告
- 动物间的深厚友谊故事童话作文4篇
- 2025四川九洲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招聘工程管理岗(资料)11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电梯维保合同范本及执行要点
- 轴承装配工标准化作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电动车仪表行业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报告
- 2025云南昆明巫家坝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及下属公司第三季度招聘23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分步重复光刻机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探伤工(二级)重点难点考试试卷
- (正式版)DB15∕T 385-2020 《行业用水定额》
- 科技论文写作 第2版 课件 第1-5章 科技论文写作概述-英文科技论文的写作
- 曲臂高空作业车施工方案
- 09J202-1 坡屋面建筑构造(一)-1
- 1-商务沟通基本原理
- 高血压护理查房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