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磁控溅射沉积ITO膜工艺稳定性的研究.docx_第1页
反应磁控溅射沉积ITO膜工艺稳定性的研究.docx_第2页
反应磁控溅射沉积ITO膜工艺稳定性的研究.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反应磁控溅射沉积膜工艺稳定性的研究ito胡云慧彭传才黄广连(国防科技大学八达薄膜技术研究所)re sea rch on the sta b il ity of proce ss techn o logy f or d epo s it in g ito f ilm sin the c ircum stan ce of rea c t ive m a gn e t-con tro lled sputter in gh u y u n h u i, p en g c h u an ca i, h u an g gu an g lian(b a d a f ilm s t ech n ology i n s t itu te of n a ion a l u n iv e rs ity of d ef en se a n d t ech n ology )a bstra c tin th e c ircum stance o f reac t ive m agne t2co n t ro lled sp u t te r ing, sub st ra te tem p e ra tu re、o xygen p re ssu re、p um p ing sp eed and o th e r re la ted co nd it io n s a re f ixed, sp u t te r ing cu r ren t is o n ly ch angedto depo sit ito f ilm s o f ce r ta in squa re re sistance. e xp e r im en t s dem o n st ra te: sp u t te r ing cu r ren t h a s to be inc rea sed lit t le by lit t le to m a in ta in co n stancy o f squa re re sistance. t h is p ap e r ana lyze s th e cau se and po in t s o u t o ne o f th e im po r tan t cau se s inf luenced o n th e stab ility o f p ro ce ss tech no lo gycom e s f rom ta rge t o f in 2sn a llo y it se lf.摘 要在 in 2sn 合金靶反应磁控溅射的情形下, 固定基片温度、氧分压、抽速和其它相关条件, 仅靠改变溅射电流来沉积一定方阻的 ito 膜。实验表明: 随着工艺过程的进行, 溅射电流总要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 本文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种种原因, 并指出影响工艺稳定的一 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 in 2sn 合金靶本身。关键词: in 2sn 合金反应磁控溅射稳定性一、前言在工业化生产中, 要求镀膜工艺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才能保证生产出批量合格的产品。 以前许多文献如 (1)、(2) 都比较详尽地研究了在反应溅射或反应蒸发的条件下, 成膜质量与氧分 压、基片温度、溅射功率的关系, 但是很少有工艺稳定性方面的研究。 我们在实验中发现, 在反应磁控溅射的条件下, 保持氧分压、基片温度、溅射功率等恒定的条件下, 还有影响工艺稳定的因素, 即 in 2sn 合金靶本身。本文以工业生产线为实验设备, 研究了在反应磁控溅射的条件下, in 2sn 合金靶对工艺稳定性的影响。二、实验设备11 实验设备为一条典型的双端磁控溅射镀膜生产线, 由等待段、进片室、前过渡室、溅射 室、后过渡室、出片室、下料台组成。21 进片室、前过渡室内分别装有多区 p id 控制的加热器, 保证基片在进入溅射室时, 具有收稿日期 1998212224邮编 410073第 2 期胡云慧等: 反应磁控溅射沉积 ito 膜工艺稳定性的研究35相同的温度。31 溅射室、前后过渡室共装有 10 台 k t 300 扩散泵, 极限真空 21023 p a , 保证具有足够的 抽速和良好的真空条件。41 溅射室装有先进的流量控制器, 保证供气的一致性。51 从等待段至下料台各段设一台传动, 由三菱变频器控制。61 溅射电源为自动恒流的直流溅射电源。71 溅射阴极为直接水冷磁铁式, 通过与磁铁直接接触的铜背板, 对镶嵌在铜背板上面的in 2sn 合金靶面进行冷却。81 整个过程自动控制, 保证相同的实验节拍。三、实验结果在实验中, 我们发现膜质对氧分压、基片温度、溅射电流都很敏感。为此我们固定基片的温 度, 并固定氧分压和其它相关条件, 仅靠改变溅射电流来获得良好的匹配, 从而获得一定方阻 具有高透过率和较好牢固度的 ito 膜。以下结果都是在镀制方阻为 208 /时的实验曲线, 其 它方阻时, 趋势都一样。11 随着时间的持续, 要缓慢地增加溅射电流, 才能维持方阻不变。 至于要增加多少电流, 需要靠经验的积累来确定。 且停镀一段时间后 ( 比如 2h ) , 溅射电流又从略大于上次开始时的 溅射电流的位置开始。 见图 1, a 1 为停镀前的曲线, a 2 为停镀后的曲线。21 减少溅射阴极的冷却水量, 对溅射过程也有明显的影响。见图 2, b 1 为较大冷却水量时 的曲线, b 2 为较小冷却水量时的曲线。图 1f ig 1.图 2f ig 2.31 清现靶面后, 溅射电流又从略大于上次清理靶面后 c 1 的溅射电流的位置开始。见图 3,c 1、c 2、c 3 为清理前的曲线簇, c 4 为清理后的曲线。41 通常 6、7 小时后溅射规律会突然变坏, 以至于找不着规律。 图中均未画出突然变坏后 的情况。51 换上 ito 靶后, 上述现象消失,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溅射电流保持一个恒定值, 见图 4。四、结果分析11 将图 4 与图 1、图 2、图 3 比较, 看出图 4 的稳定性非常好, 图 1、图 2、图 3 的稳定性比较 差, 说明不稳定因素来源于 in 2sn 合金靶, 系统的其它部分是稳定的。真空第 2 期3621 从图 1、图 2、图 3 中明显看出, 曲线都有一定的斜率, 这是由于 in 2sn 合金靶在溅射过程中, 在靶表面会形成一层氧化物, 而且随着溅射时间的持续, 其厚度不断增加, 势必减弱靶的 导电性能, 从而在机理上讲, 要维持一定的溅射产额, 保持一定的方阻, 必须增加溅射电流。 清 理靶面时, 确实可以看到靶面上有一层黑色疏松的氧化物存在。31 从图 3 看出, 去掉靶面的氧化物后, 溅射电流又从略大于上次清理靶面后的溅射电流 的位置开始, 说明这层氧化物确实对溅射过程产生了影响。41 从图 1、图 3 中又看出, 在停镀一段时间后, 溅射电流又从略大于上次开始时的溅射电 流的位置开始, 并不是从上次停镀时的溅射电流的位置开始, 显然, 还有独立于上述分析的原 因存在。 因为在停镀的过程中, 并没有清理靶面, 靶的氧化物依然存在。 如果只是氧化物的作用, 停镀一段时间后, 溅射电流应该从停镀的位置开始。笔者认为这是靶表面温度积累的结果。 因为在溅射过程中, 本身就要产生很多热量, 而且热玻璃也不断的烘烤靶面, 肯定要对熔点仅为 156的 in 2sn 合金靶表面产生严重影响, 再者这种阴极结构也不能很好的冷却靶面, 导致 靶面温度越积越高, , 一旦停止溅射后, 经过较长时间的冷却, 靶表面又恢复到与原来开始差不多的状态, 所以溅射电流又从上次开始时的位置开始。 由于温度的积累是在镀膜过程中积累 的, 所以温度积累是影响工艺稳定的另一重要因素, 甚至比靶面氧化影响更为严重。51 从通常 6、7 小时后溅射规律会突然变坏这种现象看, 或许可以解释成靶面温度积累太高, 严重地改变了靶面状态, 以至于无法维持正常的镀膜工艺。图 3f ig 3.图 4f ig 4.五、结论由上面的分析看出, 溅射电流缓慢增加的趋势总是存在的, 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溅射过程中靶表面不断氧化和温度积累。 在用 in 2sn 合金靶镀制较低方阻的 ito 膜时, 其工艺稳 定性和可操作性差。在 in 2s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