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精练提高:诗歌的形象破解.ppt_第1页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精练提高:诗歌的形象破解.ppt_第2页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精练提高:诗歌的形象破解.ppt_第3页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精练提高:诗歌的形象破解.ppt_第4页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精练提高:诗歌的形象破解.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编啃下高三备考的硬骨头 主观题规范性答题指导 一 古代诗歌阅读第一节诗歌的形象破解 1 2010 福建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 回答问题 6分 访隐者 宋 郭祥正一径沿崖踏苍壁 半坞 寒云抱泉石 山翁 酒熟不出门 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 坞 山坳 山翁 此处指隐者 1 在诗句中 与诗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 1分 2 结合第三 四句 赏析 隐者 的形象 3分 答 踏 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 足不出户 门外落花满地 无人造访 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 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 随性自然的情怀 意思对即可 3 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最相近的一项是 2分 A 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 B 锦城虽云乐 不如早还家 C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D 春江花朝秋月夜 往往取酒还独倾 解析 1 解答本题要抓住诗题 访隐者 的 访 字 相呼应的必然是动作 踏 字 2 本题考查对诗歌形象的鉴赏能力 解答本题要结合整首诗创设的总体意境来分析鉴赏 3 本题是对诗歌风格的考查 难度不大 因为本首诗描写的隐者隐居生活 这和A项陶渊明的 归园田居 的风格是一致的 A 2 2010 全国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咏素蝶诗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 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 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 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 嘉树欲相依 注 刘孝绰 481 539 南朝梁文学家 彭城 今江苏徐州 人 文名颇盛 因恃才傲物 而为人所忌恨 仕途数起数伏 1 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 是怎样描写的 3分 答 这首诗歌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 遇雀躲藏 映衬日光腾起 顺着风势返回 在花丛中时出时没 于树叶间上下翻飞 是通过素蝶和周围事物的关系 对不同情况的反应来描写的 2 这首诗有什么含意 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5分 答 这首诗歌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 表达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 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 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解析 1 追随着蜜蜂围绕着绿色的蕙兰飞 为了躲避黄雀藏在绿叶之中 在太阳的映照之下忽然争着飞起 趁着风一起归去 在花中出没 顺着高低不同的绿叶飞翔 写了素蝶的远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动作 采用细节描写 以蜂 雀 日 风 花 叶作衬托 2 本试题考查考生对诗歌主旨的理解 对表现手法的识别分析 本诗中 作者强调的是素蝶面对不同对象时的不同的活动方式 而且是轻松自然 从容应对 尤其是最后一联 是非常明确的议论抒情语句 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希望得到一个美好的依靠物 结合注释明白这是表达自己的希望的 3 2010 天津卷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 按要求作答 6分 峡口送友人司空曙峡口花飞欲尽春 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 今日翻成送故人 送蜀客雍陶剑南风景腊前春 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 自缘身是忆归人 1 峡口送友人 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 它是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出来的 答 2 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 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 答 暮春飞花 思念故乡之情 3 有人认为 峡口送友人 一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 送蜀客 一诗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 你是否同意 请说明理由 答 同意 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 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 以乐写哀 不同意 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 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 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诗人分享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 解析 1 本题考查 鉴赏诗歌事物形象 意象 的能力 思路的突破口是抓住写景的句子 因为诗词中常常使用一个或多个意象来描摹景物特征 渲染氛围 营造意境 并蕴含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 峡口送友人 诗中 只有第一句是写景句 这句中 峡口 表示地点 花飞 就是意象 也就是飞花 欲尽春 则直接表明季节是暮春 2 本题考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前一首 同为客 表现思乡之情 后一首 自缘身是忆归人 直接表现了对家乡的思念 3 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 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 使物象明显突出 用于艺术创作 是一种从侧面渲染来衬托主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技法 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 然后再引出主题 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第一首写伤春之景 目的是写离别之情 是正面烘托 第二首理解情感是回答同意与不同意的关键 4 2010 江西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6分 送人归京师 陈与义 门外子规啼未休 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 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 京师 指北宋都城汴梁 陈与义 南宋初年爱国诗人 河南洛阳人 1 指出诗中 子规 意象的含义 2分 答 2 诗中 故园便是无兵马 与 犹有归时一段愁 是否矛盾 为什么 4分 答 思念故土 有家难归的悲伤 不矛盾 因为在诗人看来 即便故园没有战火 但国土沦丧 南北 分裂 所以送友人归京时 触景生情 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 解析 1 本题考查典故 杜鹃鸟 俗称布谷 又名子规 杜宇 子鹃 传说中的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 常夜鸣 声音凄切 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 2 结合诗歌表达技巧理解诗文意蕴 诗歌讲究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又常用对比 映衬 反语 象征等 借助这些写作技巧的特点和作用 我们可以读出表象下含蓄的意蕴 从而正确而深入地理解诗意 诗歌借托 子规 意象 有寄托 感慨 讽喻之意 有伤离感乱之情 表现了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1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 然后回答问题 白雁顾文昱万里西风吹羽仪 独传霜翰 向南飞 芦花映月迷清影 江水涵秋点素辉 锦瑟夜调米作柱 玉关晓度雪沾衣 天涯兄弟离群久 皓首江湖犹未归 注 羽仪 仪仗队列中用羽毛装饰的旌旗 霜翰 这里指白雁 结合全诗说说诗歌首联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 答 以下是上题的考试现场抽样 请参考评分标准 对现场答案做出评判 分别给出分数 并阐明理由 现场答案 答案 呼啸的秋风从万里处吹来 旌旗在风中发出瑟瑟的响声 唯独见到白雁向南飞去 让人倍感凄凉 答案 写出了一幅雄壮的画面 秋风送爽 旌旗飘飘 白雁翱翔 表达了诗人昂扬的斗志 答案 描绘了西风 旌旗 白雁等景物 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点评 评分标准解答此题要注意抓住首联中提到的重要意象 并扣住全诗思想情感 概括要精练 评判答案 近似于译文 不符合答题要求 但是点到了诗人情感 得1分 答案 全诗的思想感情理解失误 得0分 答案 能够正确理解诗人情感 但没有回答出描绘景物的特点 得2分 参考答案 诗歌首联描绘了一幅慷慨悲凉的行军图 西风尽扫大地 旌旗猎猎飘扬 鼓角阵阵悲鸣 白雁向南飞去 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之情 以题说法如何回答鉴赏诗歌意境类形象题 设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规范思路描图景 描绘诗词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点氛围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析感情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材示例结合杜甫的 登高 全诗 分析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一句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 参考答案秋风萧瑟 落叶茫无边际萧萧而下 长江奔流不息滚滚而来 渲染出肃杀 悲凉的氛围 意境开阔深远 表达出诗人韶光易逝 壮志难酬的感怆 1 鉴赏景物形象设问方式 鉴赏意境类 见上面 以题说法 鉴赏意象类 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 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 描摹图景类 分析这首诗的画面美 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 景象的 概括作用类 请简述写景的作用 规范思路 鉴赏意象类 找出并描摹诗歌形象 概括形象特点 揭示作者情感 描摹图景类 考虑四个方面 一是物象的组合方式 上下左右远近高低等 角度 二是画面色彩 三是动态 四是静态 概括作用类 考虑三个方面 一是对全诗基调的铺垫 二对全诗气氛的渲染 三是景和情的关系 教材示例苏轼的 念奴娇 赤壁怀古 中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的描写起到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这几句集中写出赤壁雄奇险峻的景色 渲染出古战场的气氛和声势 为下片所追怀的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 2 鉴赏人物形象设问方式鉴赏形象或鉴赏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诗中塑造了一位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诗中刻画的某形象有怎样的特征 请简要的分析某形象 规范思路概括人物形象的特征 组织语言的格式一般为 思想性格特征 人物身份 结合诗作分点说明 概括 切忌以译代析 总结形象意义 分析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蕴涵的哲理 可用一句话概括总述 也可以放到步骤里合答 教材示例阅读杜甫的 旅夜书怀 简要概括诗人的形象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晚年飘零 孤独 寂寥的形象 诗人将 细草 孤舟 沙鸥 这些景象 放置于无垠的星空平野之间 使景物之间的这种对比 自然烘托出一个独立于天地之间的飘零形象 衬托出深沉凝重的孤独感 3 鉴赏诗歌事物形象规范思路 1 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 形态 色泽 特征 和环境特点 2 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 抓物与志的 契合点 3 塑造此形象的意义 体现作者的某种情操或情感 表达作者的某种向往或追求 象征或托物言志 教材示例陆游的 卜算子 咏梅 中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