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三:1.2《儒学的兴起》同课异构ppt课件1.ppt_第1页
【人民版】必修三:1.2《儒学的兴起》同课异构ppt课件1.ppt_第2页
【人民版】必修三:1.2《儒学的兴起》同课异构ppt课件1.ppt_第3页
【人民版】必修三:1.2《儒学的兴起》同课异构ppt课件1.ppt_第4页
【人民版】必修三:1.2《儒学的兴起》同课异构ppt课件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儒学的兴起 第2课 学习目标 为什么儒学在秦时受到严厉打击 儒学以古非今 抨击时政 不利于秦的统治 为什么秦王朝不焚禁医药 卜筮 种树之书 秦王朝焚书的目的是为了遏制知识分子的思想 而医学 卜筮 种树之书是实用之学 对社会国家直接有益 自主学习探究一 和战国时期相比 秦的文化氛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1 变化 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 思想解放 秦朝时期死气沉沉 2 原因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创立 出于政治统一的需要 思想也走向专制 秦始皇像 焚书 遗迹 图三 坑儒谷 图四 秦始皇 图一 李斯 图二 焚书坑儒资料 焚书坑儒是发生在中国古代的秦朝 在秦始皇三十四年 公元前213年 一位朝廷的高官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 郡县制 要求根据古制 分封子弟 丞相李斯加以驳斥 并主张禁止 儒生 读书人 以古非今 以私学诽谤朝政 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 下令焚烧 秦记 以外的列国史记 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 诗 书 等也限期交出烧毁 有敢谈论 诗 书 的处死 称赞过去的而议论现在政策的灭族 禁止私学 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 这种措施引起许多读书人的不满 第二年 许多方士 修炼功法炼丹的人 儒生攻击秦始皇 秦始皇派人调查 将四百六十多名方士和儒生挖大坑活埋 历史上称这些事情为 焚书坑儒 秦统一中国后 专制主义集权延伸到文化领域 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工具 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学经典批评时政 1 焚书 前213年 丞相李斯提出焚书建议并被秦始皇采纳 2 坑儒 秦始皇将460多名儒生坑杀于咸阳 2 经过 1 背景 3 评价 一 焚书坑儒 批判 如何评价秦王朝的 焚书坑儒 的举措 1 其实质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政策 2 对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维护秦朝的统一起了一定的作用 3 但其限制了思想学术的自由发展 摧残了人才 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和一场文化浩劫 阻碍了社会进步和发展 使儒学的发展因此进入低潮 合作探究 1 背景 大一统得到巩固 专制主义政体定型 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 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 2 表现 肯定董仲舒的儒学思想 起用文学儒者参与国家大政 兴办太学 儒学官方化和制度化 命各郡县设学校 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使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地位 3 影响 1 消极 扼制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2 积极 加强中央集权 维护国家大一统 促进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 1 尊儒 2 倡儒 二 罢黜百家 央视 百家讲坛 主讲人王立群教授将人在世间的成功因素总结为 四个 行 首先自己得行 其次得有人说你行 说你行的人也一定得行 还有你自己的身体也得行 中国有史以来 第一个出了名的 书呆子 非董仲舒莫属 王立群读 史记 之汉武帝 首先自己得行 董仲舒这个 读书虫 在景帝朝已经做了博士 实际就是皇帝的学术顾问 知名学者董博士有一所花园套房 可他整天钻在书房里 研读儒学 春日 万紫千红开遍 看不见 夏夜 禽鸟百虫争鸣 听不见 寒来暑往 三年没有踏进后花园一步 因此 人们称赞他 三年不窥园 三年不窥园 后来精炼为成语 目不窥园 其次得有人说你行 汉武帝即位的当年 下诏 海选 既是 海选 就要不设门槛地选人才 这次 董仲舒 举首 考了第一名 王立群读 史记 之汉武帝 说你行的人也一定得行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 国家亡 无 事 非遇水旱 则民人给家足 都鄙 边境 廪庾 粮仓 尽满 而府库余财 京师之钱累百巨万 贯朽而不可校 计数 充溢露积于外 腐败不可食 众庶街巷有马 阡陌之间成群 乘牸牝 泛指雌性的牲畜 者摈而不得会聚 汉书 食货志 汉武帝即位时面临的社会问题 匈奴威胁 边患不止诸侯坐大 威胁中央土地兼并 豪强势大 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材料一 春秋 大一统者 天地之常经 古今之通谊也 材料二今师异道 人异论 百家殊方 指意不同 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法制数变 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 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 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 民知所从矣 汉书 董仲舒传 请思考 汉武帝为何采纳董仲舒的主张 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材料三天子受命于天 天下受命于天子 受命之君 天意之所予也 材料四与天同者大治 与天异者大乱 故为人主之道 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董仲舒 春秋繁露 请思考 汉武帝为何采纳董仲舒的主张 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思想主张 1 儒学独尊 2 君权神授 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 3 发挥儒家仁政思想 4 三纲五常 作用 思想统一 国家安宁 中央集权 加强君权 服从统治 爱护百姓 减轻负担 缓和矛盾 改善生活 为人处事标准 天 君 忠君 君权中央集权统一 知识点拨 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学的政策有何不同 导致不同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对儒学的发展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这两种政策又有何相同之处 合作探究 1 概况 1 汉武帝创立太学 2 太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国家培养政治人才的官立学校 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3 汉武帝时代 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三 太学的出现 2 意义 1 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 对于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2 使大官僚和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情形得到改变 一般地主子弟入仕的门径得以拓宽 少数出身社会中下层的人 也得到入仕的机会 太学清议 1 有益于专制主义政体的稳固 2 儒学因科举制而显荣 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3 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和体现公平公正原则 4 导致从事科技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1 确立 隋唐确立的选官制度 2 特点 1 以考试成绩为标准选定官员 2 考试内容是儒学经典 3 历史影响 四 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秦始皇和汉武帝都采取自上而下的行政手段来实现思想上的统一 但一个简单粗暴 一个倡导教化 你们怎样看待这两种不同的文化政策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当时是一种先进制度 秦皇汉武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是无可厚非的 但秦始皇的焚烧和坑杀只是暂时压制了人们的思想 却制造了一场文化悲剧 是 灭学之祸 而汉武帝利用舆论诱导和利益的驱动来推动思想的统一 不仅不会激化社会矛盾 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 合作探究 从秦始皇的 焚书坑儒 到汉武帝的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1 解决思想意识形态问题 不能简单地依赖于行政强制 更不能依靠暴力 2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思想文化只有不断创新 不断发展 才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才会真正发挥它的社会功能 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民族才是有生命力的民族 3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 尤其是全球化的今天 我们应该善待我们的传统文化 因为文化的发展是连续的 是一个继承与发展的过程 同时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汉代儒学 课堂小节 1 秦朝实行 焚书坑儒 西汉实行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二者的根本着眼点是 A 压制知识分子B 区别对待古代文化C 完善法律机制D 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D 课堂训练 2 从战国 百家争鸣 到西汉 独尊儒术 的转变体现了 中央集权的强化 思想控制的加强 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儒家以外各学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