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鉴赏诗歌的语言 诗词是语言的艺术 诗词丰富的思想感情 优美的意境都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 诗词的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加凝练 优美 更具抒情性 含蓄性 跳跃性和感染力 鉴赏诗词语言 就是要了解诗词语言的特点 并借助诗词的语言进一步领悟诗词的精妙之处 专题微语 分析诗词语言的妙处 除了理解诗词语言的字面意义之外 还要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 进而把握好诗词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 从多年的高考试题看 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包括三个方面 炼字 诗眼和语言风格 古人作诗填词都很讲究炼字 在单篇作品中 作者反复锤炼的某一个字 往往是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 体现作者独具匠心的字 因此 一首诗词也往往会因一字而境界全出 题型一炼字型 题型解读 古诗词炼字主要是锤炼动词 形容词和虚词 根据这三类词语的语法特点分析 动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动态 强调过程及变化 形容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性质状态 跟动词比较 形容词主要着眼对象的静态 虚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程度范围 从艺术效果的角度理解炼字艺术 要关注下面几个方面 典例1 2014 四川 阅读下面的清诗 回答问题 秋暮吟望赵执信小阁高栖老一枝 注 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 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 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 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 一枝 语出 庄子 逍遥游 鹪鹩巢于深林 不过一枝 老一枝 意为终老山林 典例剖析 简要赏析颔联中 常 偏 两字的妙处 答 审题指导 炼字型鉴赏题 颔联中 常 偏 两字的妙处 答题指导 解答炼字炼词类赏析题 可以分为三步 第一步 理解词语所在语句的意义 赏析词语的妙处 首先要把握词语所在的语句的意思 通过对语句意思的把握 最终确定词语的意思 这首诗的颔联描述了秋景特色 出句写秋天山峦映照在夕阳下的景色 对句写落叶时分新月升起的景 色 第二步 把握词语在语句中的意思 在这个语境下 其中 常 就是 常常 的意思 即本来山色与周围的环境是一致的 但在作者的眼中 寒山经常是暮色苍茫的状态 这是主观的感受 主要强调的是时间频度 偏 是 偏偏 的意思 本来新月与落叶没有必然的联系 但诗人认为新月总是在落叶的时候特别明亮 是有意为之 强化了诗人的主观情感 第三步 理解词语表达的诗人情感 诗人用 常 偏 两个具有主观色彩的词语来描 写秋天的景色 主要是为了表达诗人悲秋的情感 第四步 规范答题 步骤一 解释该字的含义 表层 深层 步骤二 结合诗歌的有关内容具体分析这个字所描述的景象 步骤三 指出该字的特点 如是否为色彩词 叠字 有无活用等 和所用的手法 如比喻 拟人 步骤四 适当展开想象 说说这个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如果是比较赏析题 则要从以下角度考虑 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进行比较 看哪种手法更有表现力 联系诗 歌描写的情景进行比较 看哪种用语更符合语境 从表达思想感情上进行比较 看哪些用语更能准确表达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 答案 常 强调时间频度 将随朝暮变化的山色写为常著落日之色 偏 突出情态 将新月照落叶的自然现象视为有意为之 常 与 偏 改变景物的客观性 为情造景 凸显诗人心绪与情感 分析词语意思和效果 体会炼字妙处解答炼字类题 一般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 体会字词用法 赏析炼字 首先要分析词语的词性 体会所炼字的功能 比如动词可以使形象更加准确鲜明 动态感强 形容词可以增强描写对象的色彩感和画面感 副词能够强调描写对象的范围和程度 数量词能够使描写对象更加精确等 同时 要注重分析词语的活用现象和被动句式等 方法归纳 属于词类活用现象的炼字 能够多角度体现描写对象的特征 比如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一方面表现出形容词体现的对象特征 另一方面也表现出描写对象的动态美等 被动句式中的炼字 能够更好地体现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所以炼字既能够表现主体的特征 同时也能够表现客体的特征等 2 把握景物特征 赏析炼字 要先理解词义 然后多角度理解词语体现出来的景物特征 比如上述 典例1 寒山常带斜阳色 中的 常 字 意思是 经常 常常 强调的是寒山经常著落日之色 强调时间频度 3 体会景物情趣 结合诗歌内容深入理解炼字的意思 体会诗人赋予描绘对象的情趣 情感和诗意等 比如上述 典例1 中 新月偏明落叶时 一句 诗人认为新月偏偏在落叶的时候特别明亮 一个 偏 字体现了诗人对新月的责怪 诗人认为这是新月有意为之 真实地表现了诗人的情绪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完成后面的题目 甘草子 宋 柳永秋暮 乱洒衰荷 颗颗真珠雨 雨过月华生 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 奈此个 单栖情绪 却傍金笼共鹦鹉 念粉郎言语 针对训练 请简要赏析一下 乱洒衰荷 句中 乱 字的妙处 答 解析要赏析 乱 字的妙处 势必要从写景的角度和抒情的角度两个方面去分析 于景而言 乱洒 是诉诸人的视觉 真珠雨 是诉诸人的听觉 李商隐有 留得枯荷听雨声 之句 真珠雨 也容易让人联想起白居易的 大珠小珠落玉盘 的妙句 而第二层意思可能被忽略 于情而言 乱的形 乱的声正是主人公乱的心绪的外在体现 答案 乱 字既写出了雨洒衰荷凌乱惊心的声响 又描绘出跳珠乱溅的景象 还显示了凭阑凝伫 寂寞无聊的女主人公的心绪之乱 所谓 诗眼 是指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 有时是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 有时是全篇最精彩和关键性的句子 是一首诗词的主旨所在 题型二诗眼型 题型解读 诗眼 大致分为两类 一是表现为一首诗思想的凝聚点 揭示诗的主旨 这是全诗的诗眼 找到了它就等于抓住了诗的中心 如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主要写友情 但是它突出的却是一个 深 字 以水之深寓情之深 既形象又浪漫 既夸张又恰当地流露出了对汪伦情谊的赞美 所以 深 是诗眼 二是诗中最精练最传神的词语 或增强诗歌的形象性 使诗歌充满情趣 给人以丰富的想象 或使诗意更精确 或使诗句翻出新意 这是局部的诗眼 如杜甫的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满 和 压 就是诗眼 诗 词 眼在句中的作用 典例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回答问题 闻泉李咸用淅淅梦初惊 幽窗枕簟清 更无人共听 只有月空明 急想穿岩曲 低应过石平 欲将琴强写 不是自然声 典例剖析 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 为什么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 审题指导 从全诗的角度 分析此诗的诗眼 要有简要分析 答题指导 第一步 把握诗歌内容 寻找诗歌的诗眼 诗眼是最能体现诗歌情感或景物特色的词句 从词性的角度看多是动词或形容词等 闻泉 一诗 写诗人夜宿山中 被泉声惊醒 引起遐思 从泉声中捕捉领悟到自然界的情趣 由上 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最能统领全文的字就是 闻 第二步 把握景物特征 体会诗眼特点 分析诗眼的作用或解说为什么某个字词是诗眼 就要分析诗歌描写的景物特征 比如 闻 统领了诗歌内容 诗人在睡梦中被淅淅沥沥的泉声惊醒 然后听到这悦耳的泉声 并想要把泉声用琴弹出来 第三步 规范答题 步骤一 指出该字 词 的基本含义 步骤二 结合诗句进行梳理 列举全诗围绕该字 词 写了哪些内容 步骤三 考虑该字 词 对主旨的表达以及在诗的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答案 闻 全诗紧扣 闻 字 首句点题 写诗人初闻泉声的情状 淅淅 写初闻之声 梦初惊 写泉声作用于梦中人的听觉过程及引起的心态反映 接下来三 四句 描绘听泉人所处的环境 更无人共听 强调诗人的幽居独处 五 六句转入正面描写 诗人凭借所闻泉声的 急 低 想象泉水的 穿岩曲 和 过石平 七 八句是诗人闻泉后的感受 诗人想用琴声来模拟泉水声音 但又感觉泉声是自然之声 琴声无法与之相媲美 关注词性和位置 锁定诗眼 准确赏析寻找诗眼时 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 关注词语词性 1 动词 注重分析诗句中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比如 羌笛何须怨杨柳 中的 怨 是诗眼 因为这个动词既是羌笛所吹曲中之情 又是吹笛人的心境 写出了边塞将士生活艰苦及对朝廷的不满 2 形容词 注重分析诗句中有多 方法归纳 重意思的形容词 比如 一片孤城万仞山 中的 孤 是诗眼 因为这个形容词写出了环境的孤苦 人的孤苦等 3 词类活用现象 比如 春风又绿江南岸 中的 绿 是诗眼 属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写出了春风的重要作用 表现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极度喜悦之情 2 关注词句位置 1 题目 题目中的某些词语往往能够涵盖诗歌主要内容 比如上述 典例2 闻泉 中的 闻 是诗眼 因为 闻 概括了诗歌的主要内容 2 词语 一般来说 五言诗以第三 字为眼 七言诗以第五字为眼 如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中的诗眼是 归 和 下 3 诗句 诗歌中的抒情句 议论句或以情结景句等往往体现出诗人的情感 因此寻找诗歌的诗眼时要关注这些诗句 比如 蜀相 的尾联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是诗歌的诗眼 赏析诗眼时 应关注以下三点 1 理解诗眼的具体内涵 首先要理解作为 诗眼 的词语 诗句的意思 以此体会诗眼的意蕴 比如上述 典例2 诗眼是 闻 首先要理解 闻 的意思 以及 闻 涉及的内容等 2 把握诗眼的具体手法 从景物与景物的关系 景物与情感的关系 修辞等角度分析诗眼所使用的具体手法等 比如 红杏枝头春意闹 中的 闹 是诗眼 因为 闹 运用了通感 将春意写得有声有色 写活了杏花绽放的情景 3 体会诗眼的表达效果和情感 从景物特征 画面特点以及抒发情感等角度理解诗眼的表达效果和具体情感 比如陆游 书愤 中的 塞上长城空自许 一句 其中的 空 是诗眼 因为它流露出作者有满腔报国热忱却一直到老仍报国无门的怅惘与悲愤之情 2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归至武阳渡作 刘克庄夹岸盲风扫楝 花 高城已近被云遮 遮时留取城西塔 篷底归人要认家 注 此诗写的是诗人将抵家时的一个情景 楝 li n 落叶乔木 针对训练 本诗的诗眼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 归 字是诗眼 夹岸 楝花 高城 乌云 西塔等物象 都是归人眼中所见 无不渗透着诗人的思归之情 归 字统领全诗 高考对赏析诗歌中关键语句的考查一般涉及赏析诗句的意蕴 赏析诗句的表达效果等 要求写出诗歌中关键诗句的含意 使用的表现手法 描写的画面 刻画的人物形象 营造的氛围以及表达的诗人情感等 题型三赏析诗句型 题型解读 典例3 2014 江苏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 回答问题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韦应物九日驱驰一日闲 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 门对寒流雪满山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 其二 李商隐城郭休过识者稀 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渔樵路 日暮归来雨满衣 典例剖析 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 答 审题指导 分别赏析两首诗的结句 着重分析表达效果 答题指导 第一步 明确句意 赏析诗歌关键语句 首先要把握诗歌的意思 理解诗歌的意思要注意两点 一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 一是把握诗句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等 比如 门对寒流雪满山 从关键词语的角度分析 寒流 雪 等写出了友人生活的环境 从语境的角度分析 此句是上句友人 诗思清人骨 的具体原因 第二步 体会情景 赏析诗歌语句 还要注重对情景的把握 比如 门对寒流雪满山 从描述的画面角度分析 这是友人居住地方的特点 从塑造人物形象的角度分析 表现了友人高洁的品格 从表达情感的角度分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之情 再如 日暮归来雨满衣 可以有两种理解 既可以理解为想象诗人日暮归来 也可以理解为想象隐者日 暮归来 根据不同情景确定其中蕴含的情感 第三步 分析表达技巧及其作用 有的运用修辞手法 有的运用表现手法 一般而言 高考选取的句子 都是在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 鉴赏时就是要看其在表达上的特别之处 从这个角度说 它就是一种表达技巧题中的暗考题 第四步 体会作者的情感 答案 第一首诗的结句 通过描写友人住处环境 揭示其诗歌独特风格的成因 并暗寓对友人品性的赞颂 第二首诗的结句 通过描写诗人不遇隐者 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 突出访人的执着和情怀的深挚 或 通过想象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 展示其生活情趣 整体理解诗歌 赏析关键诗句赏析诗歌的关键语句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理解词语意思 对诗句的赏析 可以先从诗句中的关键词语入手 从对词语的赏析中体会诗句的意蕴 比如上述 典例3 中 日暮归来雨满衣 一句 首先要把握 日暮归来 雨满衣 等表达的意思 日暮归来 既可指友人一天都在野外 也可指访人一直在等隐者 因此 从友人的角度分析 体现了友人的生活情趣 从访人的角度分析 表现了访人的执着以及对友人的深挚情感等 方法归纳 2 赏析表现手法 在赏析诗歌关键语句的同时 要注重对语句所使用的手法进行赏析 比如修辞方面 使用比喻会使诗句更加形象生动 使用拟人会使诗句更加富有情趣 使用典故能使诗句意蕴更丰富等 3 品味诗句句式 古代诗歌的句式特点一般涉及倒装 因果倒置 反问 设问 双重否定等 这些句式能够更好地体现诗歌描写的内容 表达诗人的情感 比如使用倒装句强调的是前置或后置的内容 使用设问句主要引发读者思考 使用反问句主要表达强烈的语气 使用双重否定主要表达强烈的肯定等 4 体会诗人情感 赏析古代诗歌的关键诗句 要注重把握诗人的情感 诗人的情感可以从诗歌描写 叙述的具体内容中体会 比如诗歌描写了梦境的美好 那么表达的情感至少有两种 一是对梦中景物的热爱和赞美 一是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再如 诗歌描写了在历史上有突出贡献的人 那么表达的情感至少有 对描写人物的赞美之情 或对自己处境的不满 遭遇贬谪 壮志难酬 忧国忧民等 3 阅读下面这首词 回答问题 望江南 宋 李纲江上雪 独立钓鱼翁 箬笠但闻冰散响 蓑衣时振玉花 空 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 归去远烟中 茅舍竹篱依小屿 缩鳊圆鲫入轻笼 欢笑有儿童 选自 御选历代诗余 卷二十五 注 玉花 喻雪花 针对训练 箬笠但闻冰散响 蓑衣时振玉花空 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 请简要赏析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鉴赏能力 这两句诗中 箬笠 蓑衣 是钓翁的典型装束 冰散响 玉花空 写出了雪城垂钓的特点 冰散响 也是以动衬静 既写环境之寂静 又写人物之宁静 时振玉花空 写钓翁的动作 显得淡定 这两句诗借助声音与动作的描写勾勒出独特的钓翁形象 再配以 雪天 的特殊环境很有意境 答案 箬笠 蓑衣 勾勒出钓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 画面简约 意境空灵 但 字写出了钓翁的心无旁骛 冰散响 描写轻细的声音 衬托出环境的寂静 钓翁的宁静 钓翁 时振玉花空 的动作 衬托出钓翁的淡定 语言风格就是诗人在遣词造句 运用修辞手法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 往往与作者的生活经历 文化素养有关 语言风格种类繁多 但就高考而言 我们须注意了解下列几种常见的语言风格 题型四语言风格型 题型解读 典例4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回答问题 三堂东湖作韦庄满塘秋水碧泓澄 十亩菱花晚镜清 景动新桥横蝃 岸铺芳草睡 蟾投夜魄当湖落 岳倒秋莲入浪生 何处最添诗客兴 黄昏烟雨乱蛙声 注 蝃 彩虹 池鹭 典例剖析 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答 审题指导 赏析语言特色是答题的方向 从全诗去把握 而不能仅从一词或一句的角度考虑 答题指导 解答赏析语言特色类题目 可以分为两步 第一步 全面理解 把握诗歌内容 本诗描写了诗人在月明星稀的夜晚 静静地游览东湖的情景 诗人用清新秀丽的笔触勾画出了湖光山 色 寄寓了诗人悠然自得的闲适情怀 第二步 多角度思考 体会语言特色 韦庄的律诗 多明快清新 就这首诗而言 诗人并没有使用什么手法 而是通过对自然的观察 直接描写所见景色 直抒心中感受 诗歌开篇就从 满塘秋水 着笔 直接入题 接着描写看到的景色 湖面上漂浮着十亩菱花 湖上横跨新桥 湖岸上芳草如茵 池鹭睡卧 蛙鸣声声等 这些描写都明白晓畅 语言平实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诗歌使用的动词 名词 形容词等都十 分生动恰切 比如 乱 形象地描述了蛙鸣的情态等 第三步 规范作答 步骤一 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 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豪迈雄奇 沉郁顿挫 悲壮慷慨 朴素自然 婉约细腻 含蓄委婉 清新明丽 幽默讽刺等 步骤二 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步骤三 阐述诗中用语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 用明白晓畅的语言遣词造句 写眼中所见和心中所感 用真切的情意打动读者 诗歌开篇直接入题 然后以湖面为中心 将湖上 岸边 天上 四周的自然景物组织在一起 营造活泼 优美 迷人 宁静的氛围 用词生动准确 如动词 动 横 铺 投 落 倒 入 生 等 使本来静的景物有了动态 也使本来各不相干的景物相互融合 起到了纽带的作用 再如形容词 乱 用来形容蛙声 惟妙惟肖 还有名词 蝃 黄昏 烟雨 等 读来流畅自然 声韵和谐 增加了语言的音乐美 多角度分析语言内涵 全方位呈现语言特色解答赏析诗歌语言类题目 要注重以下三个角度 1 语言风格 常见的语言风格有淡雅闲适 朴素自然 豪迈雄奇 婉约细腻 清幽委婉 直率洗练 旷达奔放 悲壮慷慨 沉郁顿挫等 分析概括语言风格的具体思路 1 分析诗歌表达的内容 从内容上确定诗歌具体的语言特色 2 分析诗歌使 方法归纳 用的表达技巧 从表达技巧上确定诗歌语言的特征 3 分析诗歌表达的情感 从诗人的情感或诗歌的主题上确定语言风格 4 分析诗歌整体的情调或意蕴 从诗歌留给读者的印象中体会诗歌语言特色 比如上述 典例4 中 三堂东湖作 一诗 从分析诗歌内容入手 可确定诗歌的语言风格是质朴平实 明白晓畅等 2 语言内容 语言内容一般包括 1 意象语言 常见的景物 事物 在古代诗歌中往往表达着某种固定的情感 如白发多表达韶光易逝 壮志难酬的悲凉 浮萍 柳絮等多表达漂泊的孤寂等 2 情感语言 情感语言指直接表达诗人情感的词语 如诗歌中经常出现的孤 苦 悲 伤 怨 恨 乐等词语 3 象征语言 托物言志诗使用具体的物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 而这些物象体现的特征 品格就是诗人追求的精神 品格等 如蝉多寄寓诗人清高 的品格 松柏多寄寓诗人孤直的性格等 解题思路大致是 解析意象 象征等体现的意义 理解其表达的诗人情感 概括诗人的品格 追求 修养和情操等 比如上述 典例4 中 诗人通过描写澄碧的秋水 满眼的菱花 美丽的彩虹 铺岸的芳草等 营造了一个美好 安宁的意境 表达了诗人对三堂东湖的极度喜爱之情 3 语言特色 语言特色是指古代诗歌在使用语言时体现出的词句变化特征等 一般有 1 词语活用 对词语活用的考查多从理解词义的角度设计 要求通过分析词语活用现象来理解词语表现的诗人的情感 2 语序颠倒 为了诗歌格律 修辞以及情感的需要 有些诗句或词语会出现倒装 3 叠词 又叫 叠字 解题的大致思路是 分析语句的特点 词语体现的意义 把握诗人的情感以及相关字词对诗歌主题 诗人情感的表达所起的作用 4 阅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问题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 相望各一涯 离怀销浊酒 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 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 逐客已无家 针对训练 注 顾炎武 明清之际著名学者 诗人 明末投身反宦官 权贵斗争 清兵南下 参加人民抗清起义 入清后 多次拒绝清廷征召 流亡北方 考察山川形势 志存恢复 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 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风格特征 并作简要分析 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 要从字面着手 把握全诗 从整体上对顾炎武诗歌的风格进行概括 另外 要注意注释的内容 这对分析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至关重要 答案特征 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 分析 这首诗是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 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 熔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 形成了沉郁 凝重的风格 典例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完成后面问题 初见嵩山张耒 注 年来鞍马困尘埃 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 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 张耒 北宋诗人 苏门四学士之一 因受苏轼牵连 累遭贬谪 阅卷现场 赏析 诗眼 或关键词时因缺乏多维意识而失分 数峰清瘦出云来 句中 清瘦 一词历来为人称道 请赏析其妙处 6分 答 现场答案一 现场答案二 点评 现场答案一 应多层面分析 品味 失误点在于对 清瘦 情景关系缺少表面层次的分析 并且对 清瘦 的精神内涵分析不够恰当 现场答案二 对诗歌内容整体把握较好 失分点是未能多角度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虽然从内容上作了详尽的分析 却未能写出手法上的运用 解题流程 第一步 多层面解释词义 解释该词语在诗句中的含义 一要解释词语的表面含义 二要挖掘词语的深刻内涵 清瘦 这里指清峻瘦硬 表面写山 实质上是写人 第二步 多要点分析词语 分析该词语要把握多个要点 如何表现形象特点 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等 清瘦 在 数峰清瘦出云来 句中用来形容山峰的高峻挺拔 作者在诗中借物寓己 清瘦 还用来表现作者的品格志趣 该词运用生 动形象 起到统摄全诗的作用 第三步 多角度品味词语 品味该词语的精练传神 不能单一化 要多角度解答 如内容上的表达 艺术手法上的运用 结构技巧上的作用等 从修辞上看 清瘦 常常用来写人 这里写山峰 是拟人手法 从内容的角度来看 高峻的山峰从云层中显露出来 构成一幅动静结合的俊美画面 在刻画山峰高峻挺拔的形象时 特意使用 清瘦 二字 融入了作者的审美趣味 进而深化了诗人的品格志趣 使景中有我 从而表现了诗人清高独立 坚守人格的品质 答案 示例 高峻的山峰在一片积云之中突现 基于这种观感 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 以 清瘦 形容山峰 赋予山峰动感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山峰的高峻挺拔 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清高独立 坚守人格的精神品质 体现了作者感情外化 物我合一 可谓造语新奇 所谓 诗 词 眼 是指一首诗 词 或某联 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 情感态度的 具有概括性 生动性或情趣性的 能笼罩全篇 全联或全句的词句 诗眼是洞察诗歌旨意的窗口 是诗的灵气所在 抓住诗眼对于领会诗的意境和旨趣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 在赏析 诗眼 时应该具备多维意识 多角度 全方位地透彻分析诗眼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赏析诗眼的方法 因题突破 1 析 诗眼 关键词 要有多要点意识 诗眼 或关键词在诗中所起的作用不是单一的 分析时注意多侧面 多要点 1 该词生动形象 最具活力 2 最能营造意境 3 在全诗中有统摄全篇的作用 4 最能表现作者感情和主旨 抓住这些要点分析 诗眼 或关键词 就会事半功倍 最有效果 2 品 诗眼 关键词 要有多角度意识品味 欣赏 字眼 或关键词语 不宜笼统解说 也不宜从一个角度分析 应该有多角度意识 主要角度有二 一是内容角度 二是艺术角度 内容角度 主要是从句子意思 描写情境 上下文意 诗作标题 全诗意境与作者感情等方面来理解诗眼与重点字词 艺术角度又分为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 结构方法等方面 一 炼字型1 阅读下面这首诗 按要求作答 春游湖徐俯双飞燕子几时回 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 小舟撑出柳阴来 随堂巩固练 夹岸桃花蘸水开 一句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一个 请简要分析 答 解析本题考查炼字 这句诗中最为传神的字当为动词 蘸 字 形象生动地把树枝与水面相接的情景表现出来 同时 也表达出 春游湖 中作者的兴奋 喜悦之情 答案 蘸 字 运用拟人手法 一方面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密 把树枝压弯了后贴着水面的情景 另一方面也表明下过春雨 桃花是湿的 形象地表现了 桃花带雨 的动人情形 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2 2013 福建 阅读下面的诗歌 完成后面题目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 梅尧臣春风入树绿 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 响 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 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 应知已息机 选自 宋诗精华录 注 杜鹃 又名子规 息机 摆脱琐事杂务 停止世俗活动 请简要分析首句中 绿 字的妙处 答 解析鉴赏 绿 字需结合具体语境 可联想诗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 此处的 绿 可理解为使动 使树绿 展示的是一种动态美 表现了春风的活力 春天的生机 答案 绿 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 表现了春风的活力 显示了春天的生机 增强了诗的韵味 意思对即可 其他看法 言之成理亦可 二 诗眼型3 2015 西安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后面的问题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阁下宛溪 夹溪居人杜牧六朝文物草连空 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 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 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 参差烟树五湖东 问题 有人说 惆怅 是诗眼 若是 那它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 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是体现在三个地方 繁华不再 英雄无觅 自然永恒 人世无常 渴望能如范蠡一般既能成就伟业又能超越功利 却总难以如愿 4 2015 佳木斯模拟 阅读下面的一首词 完成后面的问题 鹧鸪天 西都作 朱敦儒我是清都 山水郎 天教分付与疏狂 曾批给雨支风券 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 酒千觞 几曾着眼看侯王 玉楼金阙慵归去 且插梅花醉洛阳 注 词人前半生隐居在西都 侣渔樵 盟鸥鹭 闲饮酒 醉吟诗 以红尘为畏途 视富贵如敝屣 俨然是一位避世之士 清都 传说中天帝之宫阙 山水郎 传说是天帝身边主管名山大川的侍从官 上阕哪一个词是全词的词眼 联系全词简要说明 答 答案全词词眼是 疏狂 二字 上阕开篇自封 清都山水郎 为一狂 曾批给雨支风券 累上留云借月章 报批手续一应俱全 为二狂 诗万首 酒千觞 且插梅花醉洛阳 不与世俗同流 为三狂 慵归 玉楼金阙 不拿正眼看侯王 蔑视权贵 为四狂 三 赏析诗句型5 2014 郑州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完成后面的问题 闲行邵雍园圃正萧然 行吟绕泽边 风惊初社后 叶坠未霜前 衰草衬斜日 暮云扶远天 何当见真象 止可入无言 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传媒公司签约主播包含品牌代言与内容创作的综合合同范本
- 2025合作协议合同书版样书
- 缅怀清明祭英烈作文高中800字10篇
- 项目合同管理模板风险防范全面
- 聚焦2025年煤炭清洁化利用技术产业政策解读与应用研究报告
- 儿童急救培训课件
- 工业污染场地修复技术选择与成本效益在石油化工行业的应用报告
- 宿松舒卿培训课件
- 海洋能绿色制造2025年技术创新应用与政策解读报告
- 市场监管局开展“维权、商标、合同”三下乡服务活动汇报
- 艺术导论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丝印首件检验记录表
- 陕西省中考数学历年(2016-2022年)真题分类汇编专题8四边形及答案
- 新概念第一册重点句型300句
- GB/T 923-2009六角盖形螺母
- GB 19761-2009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课件
- 药物的结构性质与生物活性
- 少年中国说五线谱乐谱
- 国际公法学-第三章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 广东广州市番禺区教育局招考聘用公办中小学临聘教师17人(必考题)模拟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