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步骤 1 什么是石油 其用途 2 石油处于的地理方位 3 石油的重要性 价值 4 如何珍惜石油 6 成员对此的看法 5 中国石油现状 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 石油英文名称 petroleum定义 以碳氢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 有色可燃性油质液体矿物 应用学科 资源科技 一级学科 能源资源学 二级学科 1 什么是石油 其用途 石油基本简介 石油又称原油 是从地下深处开采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体 主要是各种烷烃 环烷烃 芳香烃的混合物 它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 与煤一样属于化石燃料 波斯湾一带有丰富储藏 在俄罗斯 美国 中国 南美洲等地也有大量储藏 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 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 化肥 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石油的常用衡量单位 桶 为一个容量单位 即42加仑 折合约158 98升 因为各地出产的石油的密度不尽相同 所以一桶石油的重量也不尽相同 一般一吨石油大约有7桶 轻质油则为7 1 7 3桶不等 石油生成 研究表明 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200万年的时间 在现今已发现的油藏中 时间最老的可达到5亿年之久 在地球不断演化的漫长历史过程中 有一些 特殊 时期 如古生代和中生代 大量的植物和动物死亡后 构成其身体的有机物质不断分解 与泥沙或碳酸质石油 1 沉淀物等物质混合组成沉积层 由于沉积物不断地堆积加厚 导致温度和压力上升 随着这种过程的不断进行 沉积层变为沉积岩 进而形成沉积盆地 这就为石油的生成提供了基本的地质环境 一 中东波斯湾沿岸中东海湾地区地处欧 亚 非三洲的枢纽位置 原油资源非常丰富 被誉为 世界油库 据美国 油气杂志 2006年最新的数据显示 世界原油探明储量为1804 9亿吨 其中 中东地区的原油探明储量为1012 7亿吨 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 3 在世界原油储量排名的世界石油储量比例图前十位中 中东国家占了五位 依次是沙特阿拉伯 伊朗 伊拉克 科威特和阿联酋 其中 沙特阿拉伯已探明的储量为355 9亿吨 居世界首位 伊拉克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从先前的115 0亿吨升至143 1亿吨 跃居全球第二 伊朗已探明的原油储量为186 7亿吨 居世界第三位 2 石油处于的地理方位 二 北美洲北美洲原油储量最丰富的国家是加拿大 美国和墨西哥 加拿大原油探明储量为245 5亿吨 居世界第二位 美国原油探明储量为29 8亿吨 主要分布在墨西哥湾沿岸和加利福尼亚湾沿岸 以得克萨斯州和俄克拉荷马州最为著名 阿拉斯加州也是重要的石油产区 美国是世界第二大产油国 但因消耗量过大 每年仍需进口大量石油 墨西哥原油探明储量为16 9亿吨 是西半球第三大传统原油战略储备国 也是世界第六大产油国 三 欧洲及欧亚大陆欧洲及欧亚大陆原油探明储量为157 1亿吨 约占世界总储量的8 其中 俄罗斯原油探明储量为82 2亿吨 居世界第八位 但俄罗斯是世界第一大产油国 2006年的石油产量为4 7亿吨 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也是该地区原油储量较为丰富的国家 已探明的储量为41 1亿吨 挪威 英国 丹麦是西欧已探明原油储量最丰富的三个国家 分别为10 7亿吨 5 3亿吨和1 7亿吨 其中挪威是世界第十大产油国石油地图 四 非洲非洲是近几年原油储量和石油产量增长最快的地区 被誉为 第二个海湾地区 2006年 非洲探明的原油总储量为156 2亿吨 主要分布于西非几内亚湾地区和北非地区 专家预测 到2010年 非洲国家石油产量在世界石油总产量中的比例有望上升到20 利比亚 尼日利亚 阿尔及利亚 安哥拉和苏丹排名非洲原油储量前五位 尼日利亚是非洲地区第一大产油国 目前 尼日利亚 利比亚 阿尔及利亚 安哥拉和埃及等5个国家的石油产量占非洲总产量的85 五 中南美洲中南美洲是世界重要的石油生产和出口地区之越南的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和岸上的油库一 也是世界原油储量和石油产量增长较快的地区之一 委内瑞拉 巴西和厄瓜多尔是该地区原油储量最丰富的国家 2006年 委内瑞拉原油探明储量为109 6亿吨 居世界第七位 2006年 巴西原油探明储量为16 1亿吨 仅次于委内瑞拉 巴西东南部海域坎坡斯和桑托斯盆地的原油资源 是巴西原油储量最主要的构成部分 厄瓜多尔位于南美洲大陆西北部 是中南美洲第三大产油国 境内石油资源丰富 主要集中在东部亚马孙盆地 另外 在瓜亚斯省西部半岛地区和瓜亚基尔湾也有少量油田分布 六 亚太地区亚太地区原油探明储量约为45 7亿吨 也是目前世界石油产量增长较快的地区之一 中国 印度 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是该地区原油探明储量最丰富的国家 分别为32亿吨 9亿吨 6 8亿吨和5亿吨 中国和印度虽原油储量丰富 但是每年仍需大量进口 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和经济的飞速发展 东南亚国家已经成为世界新兴的石油生产国 印尼和马来西亚是该地区最重要的产油国 越南也于2006年取代文莱成为东南亚第三大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 印尼的苏门答腊岛 加里曼丹岛 马来西亚近海的马来盆地 沙捞越盆地和沙巴盆地是主要的原油分布区 世界石油资源分布极不均衡 仅中东地区就占68 的可采储量 其余依次为美洲 非洲 俄罗斯和亚太地区 分别占14 7 4 8 和4 27 2000年全球石油消费为34 6亿吨 消费主要在发达国家 约占世界消费总量的80 其中北美占30 2 仅美国就占22 欧洲占23 亚大地区 不包括中国 占22 而非洲仅占3 3 南美占6 3 中东为6 1 大庆油田2 胜利油田3 长庆油田4 辽河油田5 克拉玛依油田6 四川油田7 华北油田8 大港油田9 中原油田10 吉林油田11 河南油田12 江汉油田13 江苏油田14 青海油田15 塔里木油田16 土哈油田17 玉门油田18 滇黔桂石油勘探局19 冀东油田20 中国海洋石油南海东部公司我国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渤海湾 松辽 塔里木 鄂尔多斯 准噶尔 珠江口 柴达木和东海陆架八大盆地 其可采资源量17 2亿吨 占全国的81 13 天然气资源集中分布在塔里木 四川 鄂尔多斯 东海陆架 柴达木 松辽 莺歌海 琼东南和渤海湾九大盆地 其可采资源量18 4万亿立方米 占全国的83 64 自上世纪50年代初期以来 我国先后在82个主要的大中型沉积盆地开展了油气勘探 发现油田1000多个 三级构造油气田 中国主要的油田 石油燃料是用量最大的油品 按其用途和使用范围可以分为如下五种 1 点燃式发动机燃料有航空汽油 车用汽油等 2 喷气式发动机燃料 喷气燃料 有航空煤油 3 压燃式发动机燃料 柴油机燃料 有高速 中速 低速柴油 4 液化石油气燃料即液态烃 5 锅炉燃料有炉用燃料油和船舶用燃料油 3 石油的重要性 价值 开采手段 1 通过压入沸水或高温水蒸汽 甚至通过燃烧部分地下的石油2 压入氮气3 压入二氧化碳来降低石油的黏度4 压入轻汽油来降低石油的黏度5 压入能够将油从岩石中分解出来的有机物的水溶液6 压入改善油与水之间的表面张力的物质 清洁剂 的水溶液来使油从岩石中分解出来 7 这些手段可以结合使用 虽然如此依然有相当大量的油无法被开采 石油产品可分为 石油燃料 石油溶剂与化工原料 润滑剂 石蜡 石油沥青 石油焦等6类 其中 各种燃料产量最大 约占总产量的90 各种润滑剂品种最多 产量约占5 各国都制定了产品标准 以适应生产和使用的需要 所以 石油资源对我们来说是弥足珍贵 现状 1 本国石油的两难 现需求量大 预期无法满足 可开发利用油井少 质量不佳 2 国外市场经营有规模 但不经济 定价权撑握在华而街手里 原因 1 中国是以一个游戏玩家的身份进入这个市场的 而不是以一个规则的制定都进入 2 中国人口众多 需求量非常大 同时本身无法满足 中国石油状况 目前中国的石油进口主要有3条航线 第一条 中东航线 波斯湾 霍尔木兹海峡 马六甲海峡 或者望加锡海峡 台湾海峡 中国大陆 第二条 非洲航线 北非 地中海 直布罗陀海峡 好望角 马六甲海峡 台湾海峡 中国大陆 西非 好望角 马六甲海峡 台湾海峡 中国大陆 第三条 东南亚航线 马六甲海峡 台湾海峡 中国大陆中国石油需求量将有百分之五十依赖于从外国进口 全年进口总量23931万吨 我国石油渗漏污染形势严峻据了解 我国目前已经建成的加油站 一般都采用钢板厚度不小于5毫米的地埋式储油罐 并设有操作孔 安装有呼吸阀及阻火器等附件 输油管线通常则采用设计压力不小于0 6mpa 兆帕 的地埋式无缝钢管 专家调查发现 这些加油站所用的材料虽然基本符合有关部门的要求 但除部分规模较大的加油站外 大多数加油站都存在油罐距建筑物过近 罩棚无避雷设施等事故隐患 同时 这些埋在地下的钢制输油管 罐 因锈蚀和腐蚀的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一般20年左右也会开始发生渗漏 加之极少数加油站施工时偷工减料 只用4毫米厚的铁板 防腐处理也不达标 有的仅刷有防锈漆 有的则是使用无证民工做电焊 基本不做焊缝测试 也留下了不少隐患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 我国大量建设加油站的时间虽然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 但部分上世纪80年代初建设的加油站 地下储油罐 输油管漏油的情况也已开始发生 近年来 北京 沈阳 西安 成都等地 加油站漏油引发的污染事故都已开始出现 其中北京安家楼和六里桥加油站发生的石油渗漏污染 致使附近的水源井遭受严重污染 甚至一度迫近自己来水厂停止运行 影响供水范围达36平方公里 据中国科学院调查和有关检测结果显示 当前我国城市地下水中 石化产品类污染物已广泛存在 如天津部分加油站附近的大部分地下水样品 总石油烃检出率高达85 强致癌物多环芳烃的检出率为79 部分样品中还检出挥发性有机物苯 甲苯 二甲苯等 尤其让人担心的是 这些钢制管 罐一般在20年左右因锈蚀和腐蚀而开始渗漏 一旦发现泄漏事故迹象 往往已经蔓延较大范围 污染周围土壤和地下水 由于地下水污染不易被人察觉 污染的成因与后果之间有着很长的时间间隔 因此石油渗漏污染事故在我国部分大中城市已开始出现 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普遍性 在我国绝大多数地区 都还未引起有关部门的充分重视 专家说 焦点主要集中在东海与南海的油气资源上 主要竞争对象分别是日本和越南 目前东海的情况是中日军事威慑均势 中国实际控制 实际开发 日本对现状不满 南海的情况是中国军事威慑占优 越南实际控制 实际开发 中国对现状不满但受到周边其他邻国与外部势力 主要是美国 的挑战和掣肘 中国与周边国家石油的争端石油现状 1 节约使用 我国石油渗漏污染的严峻形势是有关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不得不直面的问题 越早采取措施 损失越小 要防止更多石油渗漏污染事故的发生 除了有关部门应及早引起重视 强制各加油站采用更加安全的储油装置和漏油监测设备外 有关单位和部门还应抓紧开发全密闭防渗漏的燃料输送系统 以保证加油站在正常和突发事件的情况下 都不会发生漏油 对大气 土壤以及地下水源造成污染 同时 还应尽快对我国石油渗漏污染问题进行立法管理 让更多的老百姓知情 并参与到石油渗漏污染的预防和管理中来 石油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能源动力 但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大大超过了过去人类5000年污染的总和 以及造成了温室效应 气候异常等诸多弊端 在以环境保护为前提下 新型能源的开发迫在眉睫 各国政府 科学家都致力于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 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减少污染 保护环境 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同样也是我们大家的责任 我们应该把石油尽可能的运用到合理的途径上来 既减少了污染 又加大了能源利用率 成员一 节能环保 开发新能源 2 国家的节油代油对策节约和替代燃料油是解决我国石油资源短缺 缓解石油供需矛盾 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 九五 期间 我国石油开发和生产严重滞后与消费增长 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进口量大幅度上升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 我国未来石油需求将呈强劲增长态势 供需缺口较大 如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我国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存度将越来越高 目前 我国每年消费燃料油4000万吨左右 相当于原油产量的1 4 因此 节约和替代燃料油 是缓解石油供需矛盾的重大战略措施之一 节约和替代燃料油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增强企业竞争力 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 最现实的选择 去年以来 受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大幅度攀升的影响 用油企业经济效益收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面对加入wto后严峻的市场竞争 迫切需要采取措施 加大节约和替代燃料油的力度 以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3 轻烃应用是替代燃料油和加强资源综合利用的有效措施节约和替代燃料油将加快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 促进能源结构优化 轻烃是石油开采和炼制过程中的副产品 属烷烃组分 石油安全战略不是孤立的 而是国家能源战略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制定中国石油安全战略时 不能就石油抓石油 而要从整个能源战略出发 优化能源结构 降低能源结构中的石油比例 尽可能地实现非石油能源向应用石油能源的转化 进而降低国民经济发展对石油资源的过分依赖 如核能的利用 核能是世界上公认的高效 低污染的清洁能源 目前我国只有秦山 大亚湾两座核电站 核能发电占全国发电量不足一成 而法国的核能发电比例却高达70 以上 随着去年国际油价突破100美元 桶 核能 这一清洁高效的能源再次受到世人重视 日本 美国 西欧等发达国家纷纷加大核电站建设 我国也适时的启动了新的核电建设项目 神黄核电站 1 积极建立石油储备基地 如浙江沿海的镇海2 促进进口渠道多元化 如积极从非洲和拉美输入石油3 我国资源相对不足 石油储量增长难度大 主力油田进入稳产后期 新区上产任务重 石油供需缺口加大 进口依存度进一步提高 石油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所以我们要积极响应珍惜石油口号 4 中国应该逐步采取以下对策 尽力改善和加强与产油国的密切联系 如与伊朗及中东以及其他地区产油诸国的关系 与俄罗斯达成的石油供应线 千方百计探找我国自己的产油潜力 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战略 推进循环经济 绿色经济和节能经济 减少出口 改革和完善石油及其成品的经营体制 创新和推行替代能源等中国加入了wto 处在世界市场的潮流中 又因为市场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世界上石油在一段时间内供不应求 于是价格上涨 而价格一般会随着时间的长久会变得富有弹性 因此 一段时间内石油供不应求的话就会导致价格上涨 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下降 所以石油价格会上涨 而且不会轻易下调 成员二 对外措施 2001年净进口油品6960万吨 近7000万吨 占去年消费量的30 已经超过了安全警戒线 对国家的能源安全造成很大威胁 到2010年进口量要达到40 50 即用不了十年的时间 我国的燃油一半要靠进口 我国目前石油储量占世界的1 10 不可能在增加产品 国内估计 我国的石油产量到2015年石油产量1 8亿吨 这是我国石油产量高峰 到2050年 将下降到1亿吨 但那时我国的需要量降到5 7吨 而国外人士用不了2015年 现在中国已经到达了高峰 中国石油的生产成本高于国威进口价格 随wto的加入 将近一半的石油将从中东进口 几年后将达到70 均需通过马六甲海峡 这是国际上的战略通道 我国的能源安全以引起从中央到地方的高度重视 对内颁布强制性节油指标 对外进行频繁的外交或收买参股 合作开发等多种形式促使我国的石油来源多元化 安全化 我国石油生产成本比国外高30 汽油 柴油成本比国外高30 50 且质量比国外也差 现在北京实行汽车排放欧 标准 但我们的油品质量差 价格高 到2005年石油零售全部开放 进出口零关税 外国可在中国人和地点建加油站 对我国冲击威胁极大 近年来由于世界政治 经济和军事形势复杂多变 大国之间的利益博弈 复杂的民族矛盾 宗教冲突 政治危机 国际金融动荡以及局部石油战争等 导致了国际市场上的石油价格反复大幅波动 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不仅危及国家外汇支出 而且造成国内油价大幅度波动 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中国在石油问题上面临的主要威胁并非是战争 而是价格风险 美国石油工业研究基金会指出 任何的其他选择都不能象战略石油储备那样从政治和经济上保护国家的社会经济安全 因此 为了防范国际石油市场供应中断的危机 保障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制定和实施利用国际石油资源 保障我国中长期石油供应安全的战略措施 加快建立石油战略储备步伐势在必行未来我国要加强对国际石油的控制能力和决定力石油战略的核心应该放在我国的周边地区 中亚及里海 俄罗斯 南中国海 东海及钓鱼导附近海域 2002年我国从中东进口的石油占进口总量的一半 2001年为56 6 美伊战争结束后 美国加强了对中东的控制 实际上间接控制了我国进口石油的资源地 中国的液化石油气产业整体来说是健康的 对进口气的依赖程度在逐步下降 中国未来若干年液化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前景看好 而液化石油气将是中国长期短缺的能源产品 由于石油资源的制约 同期国内液化石油气的产量远远不能满足这一消费需求 因此国内液化石油气的缺口日益扩大 中国原油价格上涨的原因 1 关键原因 经济发展迅速 原油需求旺盛 2 中国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增加了对原油的需求 3 直接原因 原油定价权在美国 美国油价上涨即带动全球油价上涨 4 其他原因 通货膨胀带来的物价上涨也波及到石油 成员三 控制价格 由于石油本身是重要的燃料和化工生产原料的来源的原始资料 所以石油价格的波动首先会影响到现实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饶预制化粪池施工方案
- 卸车指挥工设备维护与保养考核试卷及答案
- 中药灸熨剂工三级安全教育(班组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药械科不良安全事件培训课件
- 信息传播策略优化分析报告
- 2025版司法局《涉嫌抢劫罪的法律意见书》(空白模板)
- 精密过滤器施工方案
- 门面装饰工程施工方案
- 咨询公司项目规划方案
- 城市建筑纸浆配送方案设计
- 大学语文(第三版)课件 渔父
- 队列训练齐步的行进与立定
-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课后练习题 全册
- 初中九年级英语课件宾语从句 公开课比赛一等奖
- 【放心签】家政服务电子版合同范本(仅供参考)正规范本(通用版)
- 景区不锈钢浮雕施工方案
- 造价咨询部工作手册
- 立法学 第五版 课件 第1-8章 绪论-立法准备
- 湖北省行政区划代码
- 数字电路逻辑设计(第3版)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FREE高考英语核心词汇178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