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式传感器课件PPT.ppt_第1页
数字式传感器课件PPT.ppt_第2页
数字式传感器课件PPT.ppt_第3页
数字式传感器课件PPT.ppt_第4页
数字式传感器课件PPT.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 12 24 1 第13章数字式传感器 将被测模拟量转换成数字输出的传感器 测量精度和分辨率更高抗干扰能力强 稳定性好测量范围大易于与计算机接口实现智能化便于传输 存储和信号处理电路便于集成化 优点 2019 12 24 2 数字传感器的三大类 直接以数字量形式输出 如直接编码器以脉冲形式输出 如光栅 磁栅等以频率形式输出 数字传感器 2019 12 24 3 编码器 直接编码器 绝对式 直接将角位移或线性位移转换为二元码 即 0 或 1 增量编码器 2019 12 24 4 编码器 一 光电式直接编码器 绝对式 1 构成 由光学玻璃制成的圆形码盘 码盘上刻有同心码道 码道上有亮区和暗区 光源经光学系统形成一束平行光通过狭缝形成窄光束照射在光电元件上 2019 12 24 5 二进制码 循环码 十进制码 六十进制码 四位二进制码 格雷码 2 码制 编码器 每个码道有一个光电元件 光电元件受光照为 0 不受光照为 1 转动码盘 转角 即可转换成几位二元码 2019 12 24 6 1 四位二进制码盘 最内圈码道为第一码道 半圈透亮 半圈不透亮 对应最高位c4 最外圈为第n码道 共分成2n个亮暗间隔 对应最低位c1 最小分辨率为 360 2n 编码器 2019 12 24 7 当狭缝对准a b c p位置时 得到的数码将是0000 0001 0010 1111 编码器 码盘转角与转换出的二进制码c1 c2 cn的关系 2019 12 24 8 2019 12 24 9 2019 12 24 10 2019 12 24 11 2 二进制码的缺点 由于黑白分界线刻划不精确造成粗误差 理想位置分界线aa 0111 1000 编码器 c1c2c3c4 1111 0000 a a 2019 12 24 12 当c4的白分界线不清时 转动码盘时 输出由0111 0000 1000 其中出现错误码 0000 当c4的黑分界线不清时 转动码盘时 输出由0111 1111 1000 其中出现错误码 1111 3 循环码盘 与二进制码相同之处 码道数等于数码位数 最小分辨率相同 最内圈也是半圈透光 半圈不透光 编码器 2019 12 24 13 与二进制码不同之处 第二道码也是一半透光一半不透光第i码道分为2i 1 i 2 个黑白间隔 如i 2 则等于2 i 3 则等于4 i 4 则等于8个间隔 第i码道的黑白分界线与第i 1码道的黑折分界线错开360 2i i 2 循环码是无权码 循环码转到相邻区域时 编码中只有一位发生变化 编码器 2019 12 24 14 当狭缝对准a b c p位置时 得到的数码将是 0000 0001 0011 0010 1000 编码器 2019 12 24 15 3 二进制码与循环码的转换 编码器 2019 12 24 16 二进制码可转换为循环码 cn rn 转换关系 举例 二进制码 循环码 编码器 2019 12 24 17 由二进制码转换为循环码的电路 cn cn 1 rn rn 1 rn 2 r1 c1 cn 2 c2 并行转换电路 串行转换电路 串行转换电路的工作过程为 d1置0 即q 0 ci端送入cn 异或门d2输出rn cn0 cn 随后加cp脉冲 使q cn 在ci端加cn 1 d2输出rn 1 cn 1cn 重复上述过程 依次可得rn rn 1 r2 r1 编码器 2019 12 24 18 由循环码转换为二进制码的电路 并行转换电路 串行转换电路 rn cn cn 1 cn 2 c1 r1 rn 2 rn 1 编码器 2019 12 24 19 串行转换电路的工作过程为 将jk触发器rd复0 q 0 rn加到j k 再加cp脉冲 则q cn rn 设q端为ci 1 j k端加ri 当ri 1 则加cp后 q i 1 当ri 0 则加cp后 q ci 1 重复上述步骤 可依次获得 cn cn 1 c2 c1 其逻辑关系为 编码器 2019 12 24 20 2019 12 24 21 二 增量编码器 脉冲盘式数字传感器 编码器 2019 12 24 22 2 工作原理 脉冲式数字传感器一般只有3道码道 光电元件也只有3个 最外圈码道上 提供初始的零位脉冲 中间圈 增量码道 最里圈 辨向码道 均有m个透光和不透光的扇区但彼此错开900 m 增量编码器的分辨率 码盘每转一周 两个光电元件上将产生m个增量码和m个辨向脉冲 编码器 2019 12 24 23 增量编码器原理演示 顺时针旋转式超前 2019 12 24 24 增量编码器原理演示 逆时针旋转时滞后 2019 12 24 25 2019 12 24 26 2019 12 24 27 2019 12 24 28 光栅 光栅是上面有很多等节距的刻线均匀相见排列的光器件 主要讨论的是 长度测量的黑白透射式计量光栅 一 光栅 1 光栅传感器的结构和基本原理 主要有主光栅 指示光栅和光路系统 2019 12 24 29 计量光栅技术的基础是莫尔条纹 1874年由英国物理学家首先提出这种图案的工程价值 直到20世纪50年代人们才开始利用光栅的莫尔条纹进行精密测量 2019 12 24 30 光栅 2019 12 24 31 在指示光栅和标尺光栅上刻有等间距条纹 刻线密度为10条 mm 25条 mm 50条 mm 100条 mm 2 莫尔条纹的形成与特点 将主光栅与指示相对叠合在一起 使两者光栅线保持很小的角度 于是在近乎垂直栅线的方向上出现了明暗相间的条纹 即莫尔条纹 光栅 播放动画 2019 12 24 32 莫尔条纹的形成 例如 则 2019 12 24 33 莫尔条纹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 移动方向 指示光栅不动 主光栅向右移动 莫尔条纹向下 若主光栅左移 则莫尔条纹向上移动 指示光栅相对于主光栅形成一个顺时针方向夹角 2 移动距离 主光栅沿栅线垂直方向移动一个光栅栅距w时 莫尔条纹正好移动一个间距b 很小时 b w时 莫尔条纹具有放大作用 3 平均效应 莫尔条纹具有减少光栅栅距局部误差的作用 光栅 2019 12 24 34 光栅 光电转换电压与光栅位置的关系 u0 w 2 w 理论上输出波形为三角波 uav 实际波形可近似描述为 2019 12 24 35 2019 12 24 36 2019 12 24 37 辨向原理 光电元件 光栅 1 2 2019 12 24 38 细分技术 1 直接细分 在莫尔条纹信号变化一个周期内 发出若干个脉冲 以减小脉冲当量 如一个周期内发出n脉冲 即可使测量精度提高n倍 而每个脉冲相当于原来栅距的1 n 由于细分后计数脉冲频率提高了n倍 因此也称之为n倍频 在上述辨向原理中可知 在相差bh 4位置上安装两个光电元件 得到两个相位相差 2的电信号 若将这两个信号反相就可以得到四个依此相差 2的信号 从而可以在移动一个栅距的周期内得到四个计数脉冲 实现四倍频细分 2019 12 24 39 细分技术 2 电位器桥细分 令 若 可得到k个彼此相差的正弦信号 2019 12 24 40 细分技术 2 电位器桥细分 2019 12 24 41 2019 12 24 42 2019 12 24 43 频率式传感器 能直接将被测量转换为振动频率信号的传感器称为频率式传感器 振弦式张力传感器 振筒式压力传感器 振筒式密度传感器 振膜式桥梁式力传感器 石英晶体振荡器等 这类传感器又称为 谐振式传感器 2019 12 24 44 一 振弦式传感器 1 工作原理 o a为两支点 金属丝质量为m 弦长为l 张力为f 其固有频率为 k 振弦的横向刚度系数 频率式传感器 2019 12 24 45 两式联立得 式中 振弦的线密度 m l s 振弦的横截面积 v 振弦的体密度 m sl l 振弦的长度增量 e 弹性模量 f s 振弦的应力 频率式传感器 2019 12 24 46 2 差动式振弦传感器 减小非线性误差和温度误差 f0 初始张力f0 初始频率 频率式传感器 2019 12 24 47 忽略其高次项 解决办法 差动式 频率式传感器 2019 12 24 48 当被测参数作用在弹性膜片上时 上 下弦产生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的张力增量 此时 可见 与单根振弦相比 灵敏度提高1倍 且非线性误差减小很多 即 频率式传感器 2019 12 24 49 二 石英晶体谐振式传感器 当给石英晶体的电极施加交变激励电压时 晶体会产生机械振动 而当振动时 两极又会产生交变电压 将石英晶体接入正反馈放大器电路中 两极电压经放大后又同相位反馈到晶体电极上 加强原来的交变电压 维持振动 1 工作原理 逆压电效应 当给石英晶体的电极施加交变激励电压时 晶体会产生机械振动 频率式传感器 2019 12 24 50 2 石英晶体的谐振 当强迫振动频率等于它的固有频率时 即产生谐振 其谐振频率为 d 晶体厚度 e66 厚度切变模量 晶体密度 其中 当d 为常数时 f g e66 当石英振荡器承受静态压力时 e66随压力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有f kf与压力量呈线性关系 频率式传感器 2019 12 24 51 f f0 1 at bt2 ct3 a b c 频率温度系数 3 石英晶体频率式温度传感器 当 80 t 250 频率与温度的关系 f0 t 0时的固有频率 当b c 0 f f0 1 at 呈线性 频率式传感器 2019 12 24 52 作业 一个增量编码器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