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 6 卷第3 期2 0 0 9 年6 月莆田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o fp u ti a nu n i v e r s i t yv 0 1 1 6n o 3j t m 2 0 0 9文章编号 1 6 7 2 4 1 4 3 2 0 0 9 0 3 0 0 9 5 0 6中图分类号 j 8 2 5 5 7 j 8 9 2 3对莆仙戏发展现状的思考余雅巢 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艺术系 福建福州3 5 0 0 1 3 文献标识码 a摘要 通过分析莆仙戏生存现状及其在传统艺术与现代生存中所面临的矛盾 指出莆仙戏存在的草根式生存危机与困境 提出莆仙戏在重围中寻求突破的一些思路 关键词 莆仙戏 传统 艺术 演出市场 剧团r e f l e c t i o no nt h es t a t u sq u oo fe u x i a no p e r ay u 物 s h e n a r td e p a r 蜘e n t f u j 玉mv o c a t i o n a li n s t i t u t e 衙c h i d r e n sd e v e l o p m e n t f u z h o uf u j i a n3 5 0 0 1 3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i sp a p e rm a k e sa l la n a l y s i so nt h es t a t u sq u oo fp u x i a no p e r a a n dp u x i a no p e r af a c e sm a n yc o n t r a d i c t i o n sa n dd i f f i c u l t i e si nt r a d i t i o n a la r t sa n dm o d e r ns u r v i v a l t h u st r i g g e r i n gas e r i e so fc o n s i d e r a t i o n sa b o u tt h ec r i s i sa n dp l i g h to fg r a s s t o o ts u r v i v a lo fp u x i a ao p e r ai nt h eh o p eo fm a k i n gab r e a k t h r o u g h k e yw o r d s p u x i a no p e r a t r a d i t i o n a l a r t s t a g em a r k e t t r o u p e莆仙戏是我国传统地方戏曲的重要剧种之一 历来有 宋元南戏活化石 之誉 2 0 世纪的5 0 年代至8 0 年代可以说是莆仙戏近现代发展的高峰期 在古老的兴化大地上四处都能见到莆仙戏的踪影 可当光阴流转至今日 在2 l 世纪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城市里 在钢筋水泥覆盖了过去的砖瓦楼房的同时 在快捷生活和西方流行文化渗入的同时 我们似乎正在不经意间慢慢地遗失了自身的传统文化 在目前中国戏剧界正普遍遭遇寒冬期的时刻 莆仙戏这么一个地方性剧种似乎也逃脱不了这样的命运 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文化体制改革 政府拨款减少 莆仙戏的发展受到了市场经济的严重冲击 由于演艺条件艰苦 演员社会地位较低等问题 许多优秀的莆仙戏艺人不得不离开剧团 另谋出路 优秀艺人的离去严重影响了剧团的演出质量 进而导致观众群不断减少 在这个大背景下 莆仙戏的传统艺术正濒临失传 服饰 脸谱及声腔等也受到外来剧种和其他艺术形态的严重同化 莆仙戏曲艺术的独特性正在逐渐削弱 这一切 使得莆仙戏曲艺术的发展几乎进入了恶性循环圈 即使是在2 0 0 5 年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 莆仙戏的生存和发展也依然困难重重 一 莆仙戏传统艺术与现实生存的矛盾莆仙戏有着古老而珍贵的传统 可在现实传播中却未见传统 一方面在于如今的莆仙戏剧团多靠在乡村之间的业务戏演出维持生存 乡村之间百姓们所喜爱的不过是热闹喧哗的 武戏 据笔者2 0 0 7 年1 2 月一2 0 0 8 年2 月在莆仙戏一团的实地调查期间了解到 近两年内莆仙戏一团排练演出的剧目仅1 2 部 复仇风波 少将英雄传 戚继光审子 杀贡鹤 春江月 母子惊魂记 包公 双魁恩怨 春花秋收稿e l 期 2 0 0 9 0 3 2 0作者简介 余雅橥 1 9 8 3 一 女 福建莆田人 助教 音乐学硕士 万方数据 莆田学院学报2 0 0 9 年6 月月 卖三铡 鸾凤姻缘 而真正日常下乡演出仅 少将英雄传 戚继光审子 杀贡鹤 三斩郭子仪 双魁恩怨 鸾凤姻缘 六部为常演剧目 而保留有较多传统的 文戏 却极少出现在生活中的演出舞台上 长期的从艺经验使得莆仙戏艺人们不得不练就自我调节和察言观色的能力来应对目前莆仙戏文化市场激烈的生存竞争 另一方面 现代的年轻艺人们不再像过去老艺人们对于传统表演有那么多 固执的坚守 也没有过多的心思去钻研传统 许多演员还未扎实掌握基本功就已步入舞台表演 诸多因素作用下 使得现今频繁登演的莆仙戏舞台上已难见 传统 了 如今在下乡演出中是不会有人提及 传统 再提传统几乎成了与莆仙戏现实生存脱钩的 艺术之谈 成了 下里巴人 中的 阳春白雪 也只有在呼吁保护莆仙戏及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时才提及传统 传统 成了倍受保护却又束之高阁的陈列品 莆仙戏的珍贵价值在于其拥有历史厚重的传统积淀 而莆仙戏能生存至今却完全取决于它自身的调节适应能力 可就是在这样一种自我调节适应的过程中悄然流失了诸多吉有传统 笔者在此通过引用一段项阳曾在 中国音乐民间传承变与不变的思考 一文中说过的话 来借鉴于目前莆仙戏的本身状态 这些在历史上曾经辉煌过的 如此浩繁的音乐作品 既然已经不为主流社会所接纳 却为何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依然有如此强的生命力呢 l 笔者认为 目前的莆仙戏文化市场正处于这样的境地 虽不为繁华城市所接纳 但却在莆仙乃至周边县市地区的村落间广为传播 如此强大且不容忽视的草根式生存状态 又怎能因其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丧失自我个性而导致最终的消逝 二 草根式的生存危机与困境 一种文化在形成的时候需要相对的隔离或封闭 否则就不能形成得以存在的独特个性 2 1莆仙戏这样一个地方性民间传统剧种能够得以存留至今 正是因为它在生成 发展过程中的相对隔离与封闭 这样的解释在过去的历史中是可以为人所理解的 但如今的社会 众所周知 飞速发展的新科技 现代化产业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生活水平 生活节奏日益加快 国际政治 经济 文化的大交流等等诸多现代元素的侵入 在受到西方文化强烈冲击的同时 在铺天盖地的都市流行音乐文化的浸淫下 莆仙戏这样一个弱小的地方性传统民间剧种却始终能延续着它看似微弱的生命 草根般顽强地存活在繁华都市的背后 固守着它从城市到乡村的一方天地 这是奇迹吗 看似奇迹 却也并非奇迹 在笔者曾走访过的从事与莆仙戏行业相关的人员中 对于莆仙戏的前景持不乐观看法者居多 但这些入又几乎同时肯定地认为莆仙戏这样一个地方剧种是不可能消失的 因为当地百姓对于 菩萨戏 还愿戏 等现代人可能认为是 迷信 的民间信仰和礼俗的需求不会消亡 也正由于这些民间信仰和礼俗给予了莆仙戏及其剧团在广大村落中一方坚实的生存空间 并且这样根深蒂固的旧有习俗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是不会有改变的 可在笔者看来 当代莆仙戏和它的剧团们 莆仙地区共拥有两个官方专业剧团 莆仙戏一团与仙游县鲤声剧团 均属财政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其他业余民间剧团据不完全统计有1 2 0 多家 似乎已经进入了一种病态的发展轨道 莆仙戏虽然不会在短时间内消亡 但使之兴盛繁荣却步履维艰 原因是莆仙戏虽为广大乡村百姓生活娱乐之所需要 但在它目前的发展中却出现了重重困境 1 政府挟持力度的减弱一种意识形态的形成发展离不开上层建筑的支持 莆仙戏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一种文化现象 同样离不开上层建筑的支持 任何一个传统艺术文化的保护工作都需要政府方面的扶持才能顺利进行 也只有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传统艺术文化才能在更优良的外部环境下得以被保护并延续 然而 政府对保护和发展莆仙戏显然不够有力 在文化体制改革以前 莆仙戏专业剧团的演员们是端政府 铁饭碗 的 排练有场所 演出受重视 即使下乡演出 也会受到乡村干部的热情欢迎和接待 演员们在政府的支持下没有后顾之忧 剧团的生存和发展也自然不成问题 但文化体制改革以后 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 政府为了减轻剧团的财 万方数据 第3 期余雅粢 对莆仙戏发展现状的思考9 7政负担 大幅削减了拨款经费 把剧团推向了市场 剧团为了生存 只能疲于奔命 一味地以追求经济效益保障自身生存为目标 艺术和传统则可悲地沦为了这场生存竞赛中的牺牲者 政府部门对于莆仙戏保护和发展的经费投入也显然滞后 2 0 0 5 年开始建设的莆仙大剧院虽耗资过亿 建成后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城里人们观赏莆仙戏的场地问题 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莆仙戏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莆仙戏的生存和发展是需要靠 人 来实现的 但目前财政对专业剧团的扶持和研究人员的经费投入却明显滞后 专业剧团演职人员和研究人员的工资保障 日常工作 生活条件的改善等等问题都未能得到切实的解决 作为莆仙戏专业剧团之一的莆仙戏一团 下文中所提及的莆仙戏专业剧团除特别说明外 均指莆仙戏一团 至今都没有一处固定的团址 2 0 0 1 年由于涉外原因 莆田县里把莆仙戏一团原团址 包括一栋5 层楼的房子和排练厅等面积共l0 0 0 多平方米 转手出让给一所基督教堂 每到排练时就要四处租借场地 演职人员的出行也没有统一的交通工具 在演职人员自身生存需求得不到良好 有效保障的状态下 他们根本无法安心于演出 工作 更有许多优秀演员陆续离开剧团 莆仙戏演出的艺术质量每况愈下 2 人文生存环境的变化莆仙戏作为当地民间文化现象的表现之一 作为古老而优秀的一个地方戏曲 在糅进了地方方言 音乐与表演之外 还融合了地理环境 社会根源 族系渊源 生活方式 宗教信仰和民间习俗等多方面因素 这样一个带有本土戏剧与生俱来的鲜明地域特点与浓厚生活印记的莆仙戏曲 是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起来的 在改革开放前 莆仙戏的生存环境是良好的 那时 莆仙戏专业剧团均属事业单位 并享受财政全额拨款 演员们领取固定工资 剧团有专门的团址 排练有专门的舞台 演员们也都热爱自己的专业行当 钻研业务的风气在剧团内相当浓厚 年轻演员们勤于向老演员学习 老演员们也把 传 帮 带 当作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乐于奉献 莆仙戏的传统艺术因此得到了很好的弘扬 那时莆仙戏演出是莆仙地区的主要娱乐活动 莆仙戏的专业剧团无论在哪里演出 都得到热烈的追捧和招待 即使是下乡演出 无论是干部或群众都非常重视和高兴 把演员当贵客 安排最好的房子给演员们住宿 演出场所一般都在乡村电影院或礼堂内 不怕风 不怕雨 优良的演出环境使演员们的心情舒畅 演出认真努力 演出质量得到了观众的赞赏 但这样优良的生存演出环境已逐渐远去 如今的莆仙戏剧团 其社会地位大不如前 剧团的演员们如今只能靠下乡拼命演出业务戏来解决温饱问题 已沦为一般的 戏子 因为收入不高 演出频繁 非常辛苦 演员们已无多大心思认真表演和钻研业务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 乡村电影院和礼堂或拆或改 已不再提供给莆仙戏剧团演出使用 剧团下乡演出只能在露天的宫庙戏台上和临时搭建的简陋戏台上进行 加上现今社会娱乐环境的变化 莆仙戏演出已不再受主流人群的重视和捧场 日常只是靠 迷信 和 菩萨 撑日子 莆仙戏演出已沦为平民百姓和乡村民俗活动的 炫耀 和 摆设 莆仙戏生存环境的恶劣使得其生存和发展进一步地陷入困境 3 文化演出市场的管理体制不规范莆仙戏如今仅有两个官方专业剧团 莆仙戏一团和鲤声剧团 作为官方的专业剧团 他们对莆仙戏的传承所起到的作用应该是主要的 但在莆仙戏传承与保护发展过程中 这两个专业剧团却并未得到相关部门的必要重视及规范管理 在此 笔者想借用杨民康先生的一个比喻 若将莆仙戏整个传承的整体过程看作是一个瓶子 那么 历史 社会 两层便为瓶身 个体 层面即为瓶颈 是所有 瓶肚里的货 能够得以示人的唯一出口 四而莆仙戏的这两个专业剧团便是这处于瓶颈地位的个体层面 而据笔者了解到的莆仙戏一团目前的状况 无论是 硬件 或 软件 方面 都并未具备其原所应有的优势 莆仙戏一团原隶属莆田县 现莆田县撤消改为荔城区 管辖 属于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在日常实际运行中 政府对于莆仙戏一团未曾多加规范 在剧团日常管理中 团长拥有更多的实际操控权 对于演职人员的去留问题 目前莆仙戏一团人员流动性过大 常常两三个月就会发生 万方数据 莆田学院学报2 0 0 9 年6 月临时演员的更换 演职人员的工资问题 剧团找导演排戏 买剧本时的选择问题 对于戏单的选择 戏金高低问题等等 几乎都由团长一人说了算 这样含糊不清 没有明确分工的管理机制 不可能不产生一些由权力所导致的偏颇行为 这对于剧团的长期健康发展也是极其不利的 目前的莆仙戏文化演出市场还未有与频繁演出相对应的专门性政策法规 各剧团的演出无专业部门管理 整个演出市场几乎处于混乱状态 民间业余剧团数量众多 大家都来争分莆仙戏演出市场的 一杯羹 莆仙戏一团在没有政府拨款补助的状态下 不得不同百余家的民间业余剧团竞争 抢食 为了维持自身生存 就得频繁 拼命地争取业务戏演出 面临这样演出市场 自由主义 泛滥的尴尬境地 演出艺术质量的低劣 优秀人才的流失 艺术标准的模糊 评判尺度的丧失等等问题日益突出 争议也日渐扩大 面对着莆仙戏这样种种生存和发展困境 谁能不为它担忧呢 4 艺术研究与传承人员的缺乏莆仙戏发展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许多珍贵遗产都是由老艺人一代代口传身授下来 但目前老一辈的莆仙戏专家们正渐渐老去 而新一代人中对莆仙戏这一古老剧种具有研究和传承能力者也相当缺乏 笔者在走访仙游县莆仙戏音乐专家谢宝巢时 不止一次地听谢老感叹莆仙戏音乐研究的后继无人 谢老说他愿意把毕生所掌握的所有莆仙戏音乐知识都教给后辈 却苦子根本无人愿意专心学习此技艺 另外在莆仙戏表演艺术传承人方面 情况也是不容乐观的 莆仙戏老艺人的相继谢世 而新一辈莆仙戏表演艺人中对于老传统的表演掌握的情况并不乐观 新的传承人由于当下社会生活环境等诸多外界因素的干扰 而无法做到老艺人们当年那样对于莆仙戏表演艺术的执着热爱与钻研 对于很多传统的科介 演员们就算是学会了形 也丢失了神 而遗失了神韵的表演则无任何特色价值可言 其实莆仙戏及其剧团所面临的困境还有许多 以上仅列出笔者觉得最为关键的几点试以说明问题的严重 形势的严峻 对莆仙戏及其剧团的保护和发展实施行动刻不容缓 三 在重围中寻求突破 在多元的世界音乐体系中 残酷的现实是一些民族音乐不断从这个体系中消逝 这种消逝是可见的 令人遗憾的 但是还有一种消逝的方式是不可见的 不易觉察的 同样也是令人遗憾的 前者是形态的物质消逝 后者是非形态的个性消逝 当一种文化或音乐因使用的人群不断减少所导致的消逝属于前者 当一种文化或音乐因使用的人群不断增多 共性极大膨胀而个性不断缺失 其结果是作为一个种的消逝 这种消逝属于后者 只是不太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闭而又正如费孝通所言 强调传统力量与新的力量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是必要的 因为中国经济生活变迁的真正过程 既不是从西方社会直接转渡的过程 也不仅仅是传统的平衡受到干扰而已 网带有近千年历史印记的地方性传统民间剧种 莆仙戏 它在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背景中 没有在城市 而是在乡村中得到再次生成与发展 这在某种程度上不正表明了当地百姓对于传统的需求 对于传统文化的执着 所以 笔者以为 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 我们是否可以寻求一种恰当的 能把二者有效结合又互补的方式 1 政府应切实加大支持和投入力度笔者认为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不能单纯推向市场 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需要政府投入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更需要政府加大投入 各级政府部门需要提高对于莆仙戏保护与发展工作的重视程度 应该真正明了莆仙戏传统而古老 珍贵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并把对这一保护与发展工作的支持落在实处 采取积极可行的举措为莆仙戏及其专业剧团营造一个健康 良好的生存 发展空间 财政的投入也是保护和发展工作中的关键 各级政府应当加大对莆仙戏及其专业剧团的资金投人力度 把资金真正投入到最急需扶持和改善的地方 例如 解决专业剧团的团址问题 为专业剧团的演职人员解决工作 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保障他们的经济收入 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 只有在他们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 这些专业剧团里的演职人员们才能真正发挥 万方数据 第3 期余雅巢 对莆仙戏发展现状的思考9 9他们专长 才能对莆仙戏的表演艺术有更多追求和提高 2 在传统中求创新 实现 破立相承 历史曾经创造的众多辉煌 都因为缺乏推进的动力 凝固在原点而没有勾画出漂亮的线条 破立相承 有了打破 才有沿袭 对立的两面 缺少了一个 就失去了立体的生活原貌而显得单调乏味 最终被历史遗弃 在某种意义上说 文化的延续 是在矛盾中的传承 有破有立 有改变有固守 嘲回顾我国各地方戏曲的形成过程 常会发现几乎每一个剧种的兴替 变异或衰亡的每一步 除了历史 社会原因以外 往往与剧种自身的薪传和革新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莆仙戏这一传统民间剧种在当代要延续其生存 就必须寻求在传统遭遇现代中的契合点 进行涅檠式的重生 即创新 只有 破立相承 有固有守 式的生存 发展才能满足当下各个阶层对于莆仙戏的需求 莆仙戏也才能具备新时期的生命活力 如在剧本编排方面 是否可以考虑将反映新时期人们生活的故事插入莆仙戏传统曲牌音乐中 让古老剧种在新时期焕发其青春的魅力 表演方面 专业艺人们是否可以根据多年的舞台经验结合传统科介后 重新探索 创新一些适应现代舞台表演需求的表演形式等 而在音乐方面 是否能探索出一些既保留莆仙戏曲古老魅力 在不丢失其南戏遗响价值的同时又能融进现代音乐元素的新的音乐表现方式等等 当然 以上仅是笔者的一家之言 其可行性还有待莆仙戏各专家 学者的深入研究和实践证明 但可以明确的是 莆仙戏这样一个古老剧种 是真实存活于民间生活中的 它不是静态的存在 而是动态的生存 这也许正如伍国栋所说的 传统文化是一种观念 是一种价值取向 是肇始于过去 融透于现在 直达未来的一种意识和存在 蝈所以对于这样一个古老剧种的保护和发展来说 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在现代的生存环境中探求其新的发展轨迹 给予其自由发展的空间 延续其更久远的艺术生命 同时 珍贵而古老的民间传统地方剧种 因为其地域及传播范围的限制 而致使知道 了解的人并不多 这也是一种悲哀 在新时代各种文化艺术浪潮扑面而来的今天 笔者认为 当地相关部门还应当加大莆仙戏的宣传 交流与普及工作 只有让更多的入了解莆仙戏 明了它的艺术价值 才能有更多的人重视并参与到呼吁 保护这一传统地方性民间剧种的工作中来 当地政府可以利用侨乡的优势和莆仙戏剧团众多的优势 定期公开举办一些大型的专业戏曲表演比赛和艺术研讨活动等 既主打 莆仙戏 艺术品牌 吸引更多的观众观看莆仙戏 扩大莆仙戏的社会影响力 又促进莆仙戏学术水平的提高 还增强了莆仙戏同外界的互动 让莆仙戏的古老魅力远扬国内外 3 积极探索文化体制改革的新路子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使文化单位在市场中创造新的辉煌 而不是将文化单位推向市场后弃之不管 对于莆仙戏专业剧团这样负有弘扬和发展莆仙戏古老剧种的特殊使命的文化单位 在文化体制改革中更应探索新的路子 例如既要改革专业剧团旧有体制 打破演出人员不论表演好坏都有铁钣碗的依赖制度 在财政对剧团演出和排练提供经费保障的前提下 实行量化考核 奖优罚懒 拉开收入挡次 也可实行末位淘汰 使演员们置于正常的竞争环境中 为优秀演员的成长提供制度保证 同时 也应鼓励专业剧团走向市场 在市场经济中创造新的辉煌 为专业剧团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 政府还应为莆仙戏演出营造良好的环境 提高莆仙戏演出人员的经济收入 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使他们热爱莆仙戏演出事业 热心钻研莆仙戏演出业务 并可树立一些莆仙戏演出的优秀演员为榜样 以此激励同行们提高专业素质 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城乡莆仙戏演出场所的建设力度 使演员和观众在表演和观赏莆仙戏的过程中不必经风受雨 为演出创造良好的环境 当地相关文化部门应该对莆仙地区众多甚至可以说是泛滥的民间业余剧团设立一定的 门槛 有筛选地批准建立业余剧团 而不是粗制滥造 随意建立业余剧团 并制定相关行业运营的规章制度 把每个民间业余剧团登记在册 加强统筹管理 对于优秀的民间业余剧团是可以加以大力支持的 但对那些 滥竽充数 的草台班子则应 毫不留情 地予以淘汰 这样既能防止莆仙戏演出市 万方数据 1 0 0莆田学院学报2 0 0 9 年6 月场的混乱局面也保障了专业剧团的有效生存空间 在对民间业余剧团进行相应规范的同时 也应加大对专业剧团的管理和扶持 改善目前专业剧团的生存条件和工作状况 如给专业剧团安排专门的排练场所 统一的出行工具等 对于专业剧团的管理也应该有具体明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题(原卷版)
- 黑龙江省哈尔滨第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
- 2026届湖南长沙市广益实验中学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重庆市重点中学英语九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孝感市重点中学化学九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2026届辽宁省营口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英语九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广东省湛江市霞山职业高级中学九上化学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哈尔滨香坊区四校联考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国家电投集团陕西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食管癌全程管理专家共识(2025)解读
- 建筑业的绿色建筑设计报告
- DB31/ 735-2021集中供热蒸汽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居间合同协议书范本txt下载
- 2025-2030中国相机支架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旅游管理专业介绍》课件
- 《当代少先队教育导论》课件-【第9章】 红领巾奖章教育
- 医疗背景下的园艺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 《多物理场耦合效应》课件
- 《戏剧影视表演剧目创作》课件-1.任务1 了解时代背景与规定情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