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论文题 目: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钢铁类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为例 摘 要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于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其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但目前在我国,由于监管机制的不完善和法律法规仍然存在一定的漏洞,使得上市公司的会计舞弊现象较为严重,造假行为屡禁不止,虚假会计信息的存在严重误导了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从而引发了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信任危机,也影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为了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进行了探究,本文归纳提出会计信息披露的必要性及目的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对策。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文献综述。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基础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分析框架。第三部分是说明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尤其是环境信息披露所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对我国存在信息披露问题的原因分析,以钢铁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为例。第五部分是对我国在信息披露上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本文的研究表明:信息披露受政策影响大,被动披露多主动披露少;披露内容随意性强,缺乏统一规范;信息披露方式不规范等。制约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因,主要是信息披露法律法规不健全;企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缺乏信息披露主动性;会计理论体系尚不完善等。我国应借鉴国外信息披露的经验,发挥政府机构主导作用和监督作用,明确信息披露形式及披露内容。关键词: 信息披露 上市公司 问题 对策 Title Disclosure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teel caseAbstract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which is an vital basis for decision-making, plays an indispensable role for investors and other stakeholders. However in China accounting fraud is more serious and acts of fraud which are prohibited are still sxiting, because of inadequate regulatory mechanism and some existing loopholes in laws and regulatiions. Fals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have seriously misleaded investors. As a result, it has triggered credit crisis of disclisure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n listed companies and has affecte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ecurities market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s capital market, I explore some accounting problems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n listed companies in this paper. I also propose existing problems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the countermeasure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n our countrys listed companies, at the basis of summaring the need and purpose of disclosure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presented in my paper.This paper ha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simply introduce the background, writing needs and significance, explains the summary and extent. The second part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the need for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its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third part construct and analyse That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listed companies disclose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in particular the problems. The fouth part Disclosure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cause of the problem analysis to steel companies as an example of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he fifth part is the disclosure of information to solve problems in the countermeasures proposedThis paper shows that Great impact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policies, disclosure of less active and more passive disclosure; disclosure of the contents of arbitrary, lacking a unified standard;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s not standardized. Reasons for restricting the disclosure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mainly inadequat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laws and regulations; enterprises out of self interest, lack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nitiative; accounting theory is not perfect. China should learn from foreign experience in information disclosure, government agencies play a leading role and oversight role, a clear disclosure form and disclosure.Keywords Information Disclosure Listed Companies issue Strategy 目录1 引言11.1 选题背景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3 文献综述21.4 研究内容与方法32 理论探究: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32.1 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理论32.2 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则62.3 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框架73 现状透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问题83.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因83.2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104 原因分析: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原因124.1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的原因124.2 对钢铁类企业的实证研究144.3 研究结论与原因分析175. 对策研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完善对策185.1 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体系185.2 保证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195.3 提高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认识195.4 重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督20结 论21致 谢22参考文献231 引言1.1 选题背景会计信息披露从信息使用者的角度分析。信息使用者会依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选取有用的信息。然而,由于会计信息披露本身存在的许多问题,造成使用者得到的会计信息不够充分甚至得不到自己所需的信息。所以,如何切实有效地解决信息披露中的问题,是摆在相关利益集团面前的首要任务。会计信息是否具备规定的质量特征和会计信息是否满足各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是衡量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两个重要标准。由于需要使用会计信息的主体众多,包括投资者、经营者、贷款者、律师、经纪人、供货者、咨询人员、证券交易所、税务机构、证券承销商以及包括管理当局在内的众多部门,客观现实是会计并不能够提供面面俱到的信息,所以会计信息披露系统并不能满足所有用户的要求。只能提供符合会计准则要求的统一的可通用的信息然而这样就造成了通用会计信息披露与各种特殊信息要求之间的矛盾。我国的证券市场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起步以来,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关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政策法规也正在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律化。但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实际披露过程中,却出现了大量的违法、违规行为,这些问题仍需要做进一步完善,为保护投资者的权益、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则投资者需要对上市公司的公开信息仔细研究判断,避免信息陷阱。国外对信息披露的研究主要有四类第一类是研究股价变化同自愿性信息披露出现的相关性;第二类研究把自愿性信息披露同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联系起来;第三类研究则把目光投注在自愿性信息披露与财务问题的关系上;第四类研究的重点是自愿性信息披露与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论证。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文的研究目的包括:(1)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各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在监督机构、会计师审计、公司治理机构、信息质量和信息使用者等方面进行剖析,造成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最后提出解决信息失真的方法策略;(2)通过着重分析钢铁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产生的原因,希望能找出解决措施。本文的研究意义包括:(1)通过对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分析,能有效地约束证券发行人(上市公司) 和有关人员的行为;(2)就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而言,加大公司信息披露的比例,减少内幕信息,使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分布趋于对称,无疑会促进市场有效性发展的进程,因此,按照有效市场理论,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会促进股市效率的提高;(3)通过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可以反映公司的经营状况,因此,能够给其带来外部压力,促使其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增加股东财富和社会经济利益。1.3 文献综述新古典经济学假定会计信息是一种商品, 存在会计信息的需求方和供给方( 公司) 。如果证券市场和经理人市场正常运转, 那么, 市场力量就会激励信息供给方提供信息直至每一单位会计信息产生的边际成本等于所带来的边际收益, 此时市场就达到了完全市场竞争均衡状态, 实现资源配置帕累托效率( Pareto efficiency) 。如果有用的信息以不带任何偏见的方式全部在证券价格中得到了反映, 那么可以认为市场是有效的( Fama, 1970) 。与新古典理论认为会计信息是私人产品不同, 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理论指出, 会计信息具有公共产品( Public goods) 特性, 会计信息产生的公共性、信息不对称以及缺乏一致性等导致了会计信息市场的失灵, 从而造成市场力量不能最有效地调节会计信息的供求, 必须借助第三方( 政府) 加以干预( 制订准则) 来实现会计信息披露机制的标准化, 限制资本市场上的垄断和投机行为。国内学术界对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研究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张宗新、郭来生等( 2003) 认为中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的动因在于:( 1) 揭示公司价值;(2) 再融资最大化;(3) 利于上市公司经理层获得控制权收益。信息披露违规的根源是利益驱动, 利益控制者往往利用信息违规, 达到潜在收益个体化的目的。何卫东( 2003) 认为, 为鼓励和推动上市公司自愿披露信息, 提高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质量, 建议证券监管部门应考虑:(1) 在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准则等政策法规中加入鼓励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条款;(2) 加强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市场监管, 防止上市公司随意披露虚假信息;(3) 充分发挥市场中介机构的作用, 建立权威的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本论文所研究的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问题,在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准则等政策法规中加入鼓励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条款;加强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市场监管, 防止上市公司随意披露虚假信息;充分发挥市场中介机构的作用, 建立权威的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最后得出结论,以期对我国会计信息披露提供有益的启示。1.4 研究内容与方法本文的内容主要有: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阐述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接下来的五个部分为论文的主体部分,详细论述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我国会计信息披露出现的问题,通过对钢铁环境信息披露的讨论分析原因最后的结论部分是对本文进行总结并对以上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研究文献,学习先进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了解规模经济的思想以及规模经济的理论和有关前人在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成果;(2)实证分析法:通过钢铁企业进行实证研究;(3)统计分析法:运用统计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4)相关分析法:运用相关分析方法对各个变量之间进行相关关系的研究分析,得出结论。2 理论探究: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2.1 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理论(1) 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理论诠释 第一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指出,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和获取信息需要成本,使社会成员之间的信息差别日益扩大,这种日益扩大的差别意味着市场参与者愈来愈处于市场信息的非对称分布之中,亦即市场交易的一方比另一方占有较多的相关信息,并且交易双方对各自在信息占有方面的地位是清楚的。 第二会计信息的公共产品理论。从会计信息的产权演进过程来看,会计信息的本质是私人产品,而目前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具有公共产品的部分特征。公共产品是指一个人对其进行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消费机会的一类产品,它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即不可分性、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第三资本市场的社会目标。上市公司所处的资本市场的公平性是一个有关公共利益的问题,是各个证券监管部门关心的重要问题。只有在所有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都有的相同的机会获得同样的信息时,证券市场才是公平的。强制披露会计信息,防止对会计信息的不公平拥有,创造均等收益的信息环境,是证券监管必要一环。 (2) 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可以追溯到15世纪意大利的短期海外冒险合伙贸易,每次航海交易结束后,执行合伙人必须向投资合伙人披露相关账目并结算损益。合伙制企业的出现、盛行决定了会计信息披露的必要性,合伙制企业生成的会计信息首先必须合乎行业规范,否则不予认可,因此会计信息披露制度首先是会计行业的自律性规范。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逐渐分离,公司制企业出现。在契约关系约束下,会计信息由企业经营者生产并交付企业所有者使用。17世纪,法国社会经济不景气,大量企业破产倒闭,引发债务风险空前爆发,企业倒闭所牵涉的债权人远比股权人广泛、因而法王路易十四签署了世界上第一个商业法典商业大法,国家开始以法律的形式介入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要求企业必须同时向债务人披露相关会计信息,从而在法律地位上确认了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责任即会计的“报告责任”。 纵观当代世界各国证券市场莫不将上市公司的各种信息披露作为法律法规的重要内容,形成相应的信息披露制度,其中最核心的就是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是证券法“三公”原则中“公开原则”的具体要求和反映,美国的Louis D.Brandeis在其著作“Other Peoples Money & How the Bankers Use It”(1933)中提到“公开原则被推崇为医治社会和企业弊病的良药。 2.2 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则会计原则是指导会计实务的规范,遵循一定的会计原则是开展社会责任会计核和披露的基础。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应遵循以下原则:社会性原则社会性要求企业站在社会的角度,而不是自身的角度来反映经济活动,对企业进行考评,在核算中应把社会净贡献作为首要指标。客观真实性原则客观真实性就是要实事求是,它要求企业应客观如实地按事物本来的面目反映一切会计事项,不得歪曲或有主观成分,是可供检验的。目前,我国企业正处于信用危机时期,这一点对企业尤为重要。充分揭示原则充分揭示要求企业披露的信息能全面地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所需的社会责任信息,服务于政府、组织、企业和消费者等一切团体和个人,以减少投资的盲目性,降低决策的风险性。一致性原则一致性要求企业在披露的内容、披露模式等方面应保持前后基本一致,以利于同一企业间的纵向比较和不同企业间的横向比较,有利于提高信息的使用效益。2.3 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框架会计信息披露理论研究和实践都亟需一个理论框架的统领和指导。从三个层次构建会计信息披露理论框架,形成一个从理论研究的基础出发、经由一定的路径、到具体应用问题的“树型”结构(如图1所示)。其他分类信息内容组织形式信息冗余度信息置信度披露人的解释披露媒介披露时机(一般)上市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劵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定期报告中期报告新股发行可转换公司与发行市场有效市场失灵市场公平资本市场图1:会计信息披露理论框架(1)会计信息披露理论研究的基础资本市场这一层次的理论研究主要回答会计信息披露是什么(what)的问题。笔者认为,会计信息披露理论研究应以资本市场为基础,因为:资本市场同时是会计信息披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disclosure)这一概念的提出和发展与资本市场紧密相关。(2)会计信息披露理论研究的路径资本市场效率与公平假说效率与公平,是资本市场的永恒命题,二者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两方面:一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相伴而生。如通常用来评价市场效率的帕累托最优(P a r e t optimality),是指一种已经不可能通过经济手段既提高某一人的效用而又不降低其他人的效用的市场状态,实际上也兼顾了对公平的要求。另一方面,二者又是有矛盾的。把它们放到资本市场和会计信息披露来理解,如果资本市场是有效的,即证券价格能够充分且及时地对全部可获得的信息做出反映,则投资者将较少关注信息的不对称;谁都不能也不会去操纵证券价格, 因为并不能因此获得超额收益。但从收入分配的角度,投资者的财富还是会随着证券价格的变动而改变,也就是说公平不是平均, 否则就会影响效率。事实上,完全有效(或失灵)和会计信息披露理论的应用:解释和预测会计信息披露实务鉴于理论框架的抽象性,不需要具体规定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格式、方式等,但应明确会计信息披露的类型、可控变量等,据此进行理论研究, 以回答会计信息披露如何进行(How)的问题。3 现状透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问题3.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因(1)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信息使用者的外在需求压力投资者希望获取会计信息,以有助于提高其经济决策的合理性由于,投资者迫切需要通过阅读和分析公司所披露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变动等信息,从中获悉公司以往及本期的盈利水平和风险状况,并进而结合公司的管理水平、市场利率变动、行业发展周期、国内外政治经济状况做出合理预期,并据此对公司股价做出适宜的内心评价,进而做出理性的经济决策。投资者的上述决策需要无疑是会计信息披露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债权人及其他信息使用者也希望获取会计信息满足自身利益需要股份有限公司除有投资者这一重要的资源委托人外,还存在其他各种资源委托人(如债权人、政府、职工等等),他们以及作为代理人的经理人员之间在经济利益上既有相一致的方面,又有不相一致的方面。而会计信息无疑是改变物质利益关系的一种重要手段,因而势必备受各方关注。(2) 股份有限公司及其经理人员的内在供给动力会计信息披露无疑有助于经营状况相对较佳的公司消除市场上信息受到阻隔而带来的负的外部效应,从而相继确立相对筹资优势,这无疑构成公司主动披露会计信息跟你根本动力。事实上,这种会计信息披露不仅对于证券发行市场具有巨大意义,而且对证券交易市场也具有其意义,因为交易市场于发行市场是相辅相成的,在实务操作中,交易市场的股价将直接影响发行市场上新股价位,而且,交易市场上所树立的企业形象对于新股发行的顺利与否亦具有重要影响。上述的情况亦可能出现于经理人市场。因此,优秀经理人员为避免无端承受劣质经理人员所带来的负的外部效应。而成为经理人市场上价格保护机制的牺牲品,亦具有主动披露会计信息以报告其受托经营责任履行情况的动机,而优秀经理人员的这一举措也会引发类似的良性连锁反应。(3) 证券市场监管机构施加的强制性推动力在会计信息受到阻隔的情况下,公司及经理人员优劣难判,投资者势必难以做出理性经济决策,这无疑将遏制证券市场正面功能的发挥,使其有效性大为消弱。并易于呈现出一种无序状态:公司只知一味“圈线”,投资者则完全信奉“博傻”游戏规则,以赚取股票差价为惟一目的,两者均对资金利用效益缺乏应用关心。这种舍本求末的做法无疑是有害的,它应到人们挖空心思去改变已有社会财富的分配格局,以实现一己利益的最大化,而未能着眼于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整体财富这一根本点。 首先解决投资者与股份有限公司之间的利益之争。会计信息披露既是基于投资者的利益需要,也基于公司的利益需要,但是上述两者的利益需要未必一致。公司作为披露主体,基于自身成本效益考虑,对于某些不利于公司但对投资者十分重要的会计信息可能不给予披露,因而,往往不能满足投资者的相关决策需要。在此情况下,若依靠为数众多的投资者和公司开展双边谈判,自行协商解决,则颇费时日,且造成相当巨额的交易成本;而相反的,证券市场监管机构及受其支配或影响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实施适度干预,则不失为一种合理的选择。其次解决股份有限公司之间的利益冲突如前所述,从理论上分析,绩优公司一旦率先主动披露会计信息,便会引发一系列良性连锁反应,诸多公司将基于自身利益需要相继效仿,从而使得证券市场上的筹资公司优劣立判。但在现实中,这殊非易事,绩劣公司自有其对策,他们可在形式上效仿绩优公司披露会计信息,但在实质上所提供的却多为虚假和误导的信息,从而使得会计信息披露真伪难辨,不仅毫无实际功用可言,反而使其自身亦成为一种浪费社会资源的举措,根本缺乏存在之必要。而要改变这一状况,则必须综合治理,从会计、审计、法律等方面多管齐下,建立严谨的质量控制制度。3.2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史短暂,从整体上来看还是一个不成熟不完善的新兴市场。在该市场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之一,积极主动地按照相关规定向投资者真实、及时、完整地披露信息既是上市公司的法定义务,也是投资者鉴别公司经营质量、做出正确投资决策的基础。而对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不满意的原因调查,445 的投资者回答是不真,345 的投资者回答是不及时,回答不充分和不准确的各占10左右。(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不主动、不规范为了提高证券市场运作的透明度,切实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上市公司应当依法真实、及时、完整地披露有关信息,这既是上市公司应主动承担的责任,也是证券市场投资者应有的权利。然而,有些上市公司却不愿积极主动地向社会公众披露公司信息,他们把信息披露视为一项额外的负担,往往不去主动披露有关信息,而是抱着一种能够不披露就不披露、能够少披露就少披露的心理,责任与权利意识淡漠,这种认识上的偏差造成了信息披露的非主动性,在我国上市公司基本上自愿性披露意愿很低,都是强制性披露,使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存在一种被动应付的现象,包括临时报告披露的随意性和定期报告披露的滞后性,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这种避重就轻,报喜不报忧的非主动性信息披露,对投资者而言失去了决策有用性,对于国家的宏观经济的调控和证券市场的监管来说则丧失了政策措施的制定基础。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违规、随意、不规范。诸如部分公司信息披露缺乏严肃性,随意调整利润分配;中期报告过于简略,无法进行财务分析与评价;部分公司的财务报告中不提供上年同期相关的重要数据:与公司相关的市场竞争、通货膨胀、利率汇率变化、营销策略、宏观产业政策揭示得不完全,或根本就不披露。(2) 会计信息披露诚信意识较差不真实、不及时、不充分真实准确性是对会计信息的质量性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说,上市公司在编制其业绩报告时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反映公司的真实状况,而不能有任何的夸张、隐瞒或伪造。只有真实的会计信息才是有用的,虚假的会计信息不但没有用处,反而还是有害的,它会对人们产生误导,损害投资者的利益。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中违反客观性及准确性的相关规定,以失实的会计报告及其他公告公布虚假的赢利、税后利润及每股赢利等重要数据的行为时有发生。这已成为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最为严重的问题。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达到股票发行和上市、配股、炒作股票等动机,故意披露虚假的会计信息。比如,国家法规明文规定:连续三年净资产收益率低于10 的上市公司将失去配股资格;连续两年亏损的上市公司将被特别处理;连续三年亏损的上市公司将被停牌。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上市公司不顾自身经营的实际情况,为不失去配股资格和不被特别处理,恶意粉饰财务会计信息,骗取配股资格。及时性是信息的一个重要特征,信息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其及时性。根据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发生可能对上市公司股票市场价格产生较大影响而投资人尚未得知的重大事件时,上市公司应当立即将有关重大事件的报告提交证券交易所和中国证监会,并向社会公布,说明事件的实质。然而在我国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的现象时有发生,在2005年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及时性调查中发现,共有30家上市公司更改了年报披露的时间,共推迟416天,平均推迟了1387天。据统计,由于不及时披露公司年度财务报告及季度报告而受到公开谴责的公司有34家(次),共占谴责总数的1033 。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过程中,措辞含糊,模棱两可;定性披露多,定量披露少,绝对比值披露多,相对比例披露少,这些情况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信息的可信性;一些上市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和定期报告中所披露的会计信息不够充分或者有意遗漏,对关联方交易的信息披露不充分,对某些重大事件不予以公告,而是采取避重就轻的手法,故意夸大部分事实,隐瞒部分事实,借保护商业秘密为由,隐瞒对企业不利的财务信息尤其是涉嫌违规行为的披露,从而误导投资者。4 原因分析: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分析4.1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的原因 针对我国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不高的现状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到,造成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来自公司内部的原因;二是来自外部的原因。(1) 来自公司内部的原因首先利益驱动,管理层铤而走险某些上市公司为了在当前证券市场中树立其良好形象,并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以至于利用会计造假、操纵利润的各种利益冲动一直有增无减。然而并非想上市就能上市的,上市是有很多条件限制的。根据证券法规的规定,发行和上市股票的公司必须连续三年获利,在现实中真正连续三年都赢利的企业很少,所以很多企业为了能够发行和上市股票,就通过各种会计处理,向社会公众披露虚假的会计报表,以确保企业能够连续三年赢利,使企业能够成功上市。为了实现配股,恶意粉饰财务会计信息,上市公司配股条件中提到:连续3年平均连续达到10 以上,且每一年的收益率均须超过6 ,不符合规定条件而又想保住配股资格的上市公司就虚构利润。其次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现状不容乐观,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众所周知,会计信息虽然由财务人员按照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规定提供。但其是否真实、公允地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状况,还取决于投资者、管理层等公司内部利益相关方的利益需求、实力对比。这是公司相关各方为了利益进行博弈的结果。处于强势的利益方可以利用其有利地位,授意或暗示会计人员提供失真的会计报表。影响甚至控制会计信息的形成和披露,从而获得不法利益。如果各利益方没有绝对有利的地位来操纵会计信息的形成,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便会得到控制。因此,我认为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将直接影响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是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根源。主要表现在:股权高度集中,内部人控制;董事会、监事会的作用未能有效发挥;业绩评价和激励机制不健全。(2) 来自公司外部的原因会计制度和准则存在缺陷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会计信息就是按照相应的会计制度和方法产生出来的,并受会计准则的约束,当然会计制度和准则存在缺陷,会给企业会计信息造假提供空间。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准则、制度在具有统一性的同时还兼顾一定的灵活性。如同一项会计事项的处理存在着多种备选的会计处理方法。多种会计处理方法并存为企业进行会计操纵打开了方便之门,至于选择何种会计处理方法取决于客观环境的要求和当事人的判断,带有较强的主观性,造成部分上市公司为了配股、扭亏、保壳、兑现管理人员奖金、平衡实际赢利与预测赢利、参与二级市场炒作等目的,利用准则、制度给予的“活动空问” 进行会计操纵,从而忽视了会计信息的公平性、真实性。外部监督不力导致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现象泛滥。在我国,主管会计工作的部门是财政部。财政部负责制定会计制度及监督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各个监督部门为了自己的利益都未能认真做好监督工作。4.2 对钢铁类企业的实证研究本文分行业随机选取沪深两市10的A股上市公司。能源行业5家,原材料行业29家,工业38家,非日常生活消费品25家,日常消费品10家,医疗保健11家,信息技术行业14家,服务行业1家,公用事业6家(为研究方便,将后两个行业合并为公用7家),共139家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06年2008年。剔除2006-2008年中ST公司和金融类公司。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万得wind金融数据库。(1) 变量定义 对上市公司的变量定义公式见表1。表1:变量定义变量定义社会贡献率(V1)社会贡献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营业收入率(V2)(报告期营业收入基期营业收入基期营业收入100净资产收益率(V3)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资产负债率(V4)报告期期末负债/报告期期末资产100表2:描述性统计结果描述性统计结果N最小值最大值平均数Std.DeviationV11391.894942214768E01.988028647472E12.33430677968898E02.475605365480902E0表3:行业指标相关系数 行业指标公用行业非日常生活消费品日常生活消费品工业行业能源行业信息技术医疗保健原材料营业收入增长率相关系数.250.033.115.298.200.090.382.091Sig(2-tailed).589.875.751.069.188.759.247.640净资产收益率相关系数.286.195.467.343.200.270.309.134Sig(2-tailed).535.349.174.035.747.350.355.487资产负债率相关系数.179.003.285.067.000.191.282.330Sig(2-tailed).702.658.425.7321.000.518.401.081表4:Significance 披露表行业名称公司数目RSignificance F公用行业7.614.356非日常生活消费品25.027.897日常生活消费品10.027.897工业38.164.104能源5.945.296信息技术14.167.592医疗保健11.726.022原材料29.311.024表5:绝对项目表项目2006年2007年2008年绝对数相对数绝对数相对数绝对数相对数对立报告42.70%85.40%12096.5%单列一节42.70%118.10%85.40%董事会报告1510.8%3021.6%118.10%研究假设:营业收入增长率能够表明一个公司的成长能力,如果公司有良好的成长前景,就有可能对社会贡献更大,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假设一:社会贡献率与营业收人增长率存在正相关关系;企业出于追求利润的目的,会减少承担的社会责任,其信息披露也会受到影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水平下降。净资产收益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是反映公司盈利能力中综合性最强的指标。因此:假设二:社会贡献率与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负相关;刘长翠、孔晓婷(2006)在其研究中提出:通过资产负债率研究公司财务状况与承担社会责任的关系。本文采用此观点且提出如下假设:假设三:社会贡献率与公司资产负债率正相关。(2) 实证研究过程第一样本公司社会贡献率的统计分析:从钢铁类样本公司社会贡献率(V1)三年的平均值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看,钢铁类样本公司资产对社会提供的贡献很少,只有资产总额的233 、且不同上市公司社会贡献率的差异不大。第二相关回归分析:样本总体回归分析与检验。通过Pearson相关性可以看出自变量V3和因变量V1之间的相关性最大。同时,通过回归检验:相关系数R=0244判定系数R2=060,调整的判定系数为0039,回归估计的标准误差为2427。可以看出,样本回归效果不好。并经方差分析看出多个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但经回归系数分析看出只有V4与V1存在显著线性负相关关系。另外,通过使用spss软件分别与社会贡献率做单变量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后三个自变量的统计分析结果看出。三个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拟合度都不是很好,但营业收入增长率与社会贡献率的拟合度要好于另外两个变量。显著性检验表明净资产收益率与社会贡献率、资产负债率的相关性还是显著的(低于005),而营业收入增长率与社会贡献率的相关性不理想。这表明,假设二和假设三与研究结果不相符,假设一有一定合理性。区分行业进行回归分析与检验。根据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不同行业社会贡献率指标与其他三个指标的相关性(如表2),发现大多数行业指标的相关性不显著,只有工业行业上市公司的社会贡献率与净资产收益率在5的水平上显著相关。区分不同的行业使用spss软件作回归分析,如下表3所示,其中公用行业、能源行业、医疗保健行业样本公司的三个自变量和该行业的社会贡献率拟合度较好,都超过了05;工业行业、信息技术行业和原材料行业的拟合度也较好:其中医疗保健与原材料行业的相关性要好于其他行业类型。趋势分析。本文从2006年至2008年钢铁类公司公开披露的上市公告书、招股说明书、年度报告、临时报告及其他披露文件中查找样本公司是否披露相应的社会责任信息,结果如表4可以看出,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披露模式主要有独立报告、年报中单独列出、董事会报告和公司网站上公布,且逐年倾向于使用独立报告形式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4.3 研究结论与原因分析通过对样本社会贡献率的统计分析发现。钢铁类公司资产的利用倾向于经济利益最大化,较少考虑对社会的贡献。通过分析社会贡献率与营业收入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负债率的相关性,发现社会贡献率与营业收入增长率存在相关关系,且拟合度要好于另两个指标。同时,本文分行业研究了社会贡献率与三个指标的相关性,发现不同行业所反映的相关性大相径庭,且与样本总体的分析结果相接近。从近三年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情况来看,钢铁类公司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较多采用非会计基础型的披露,且在披露的内容上逐渐趋于使用独立报告形式,说明社会各界的呼吁得到了回应,但规范的披露制度约束仍必不可少。5. 对策研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完善对策5.1 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体系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环保部门、资源部门、证券监管部门应共同致力于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准则、制度。环保部门、资源部门应该规定钢铁类上市公司必须披露主要的污染物排放指标及环境质量指标,证监会与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格式标准,会计协会等团体提供理论支持,以推进我国钢铁类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笔者认为,我国钢铁类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制度应该明确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体、披露的具体内容、独立报告系统:信息披露渠道等。(1) 明确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体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体应当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及时、真实、充分、公平地向广大投资者披露可能影响投资者决策的信息是上市公司必须履行的义务。从宏观而言,它有助于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的运转,有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助于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促进证券市场的发展;从微观而言,从企业外部信息需要者角度来看,它有助于保障投资者和债权人等信息使用者的利益。(2) 确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具体内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具体化操作中需要规范的核心,应该包括环境问题的财务影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和环境绩效(主要包括环境法规的执行情况、环境质量情况、环境治理和污染物利用情况)两个方面。环境活动的财务影响信息主要包括:(1)环境活动对财务状况的影响,包括环境活动对各种资产价值的影响、环境活动的现实或潜在的负债;(2)环境活动对经营成果的影响,包括环境支出和环境收益。企业环境绩效主要体现在:(1)环境法规的执行情况;(2)环境质量情况;(3)环境治理和污染物利用情况。(3) 拓宽报告渠道传统的环境信息发布渠道有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年度报告、中期报告、临时报告等形式。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渠道在满足信息使用 需求时常常缺乏便捷性和及时性。因此笔者强调,在加强传统渠道信息披露的同时,应当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来进行信息的披露。同时基于网络的环境披露可以很容易地进行升级,也就是说企业能够较好地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和成本效应。所以笔者认为钢铁企业有必要加强网站建设,开辟专门的栏目进行环境信息披露,使其走向正规化、系统化。5.2 保证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引入环境审计,充分开展信息审查工作。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当然是环境审计的一种形式,但是笔者认为这并非环境审计的全部表现形式。审计的意义在于客观公正性,需要类似于注册会计师这样的第三方来刘 企业的环境报告进行独立的审计并发布审计报告,这样才能使环境会计整个体系最终走向完善,也才能最终保证环境信息使用者的权益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5.3 提高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认识(1) 加大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宣传力度如果企业能够深刻认识到实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将会给其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应,企业将会自觉地参与到这个行动中来。具体说来,政府和社会有关部门应当向企业传达这样的信息:披露环境信息将帮助企业降低经营风险,即采取有效环境保护措施和积极披露环境信息的企业可以减少将来可能因环境事故所引发的财务风险;披露环境信息可以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以便于吸引顾客、投资者以及优秀的人才;披露环境信息还可以帮助企业得到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即企业可以通过环境信息披露适时地审视、改进自身行为,并生产出更为优质的产品赢得更多的商机,同时还可以得到来自政府的各项财政补助,以减轻企业环保成本带来的压力。通过这些信息的传递和交流,使企业对环境会计产生正确的认识,从而采取积极的行动。(2) 加强对经营管理者和会计人员的职业后续教育环境会计及其信息披露的具体实施者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和会计人员,而我国企业中这部分人员由于对环境会计缺乏系统的认识,给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实践工作增加了不少的障碍。因此应当对这部分人群加强教育和培训,使其能够胜任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并履行其职责。在教育和培训过程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是环境会计学科的交叉性特征,即不仅要学习环境会计的理论和处理方法,还应当针对企业自身的生产工艺流程,了解其环境影响,融入到会计体系中综合应用。5.4 重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督监督、制衡企业管理者潜在的道德风险和信息控制权,上市公司董事会应建立直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淮南寿县安徽寿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人才引进1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呼伦贝尔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卫生健康系统校园引进人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广西钦州市灵山县宏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8名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4年安徽合肥经开区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真题
- 2025个体投资者合伙合同范本
- 2025中外合作经营合同模板
- 2025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办公室招聘1人模拟试卷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陕西国网三批招聘已发布(59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2025下半年德阳房地产经纪人考试(房地产经纪专业基础)题库及答案
- 2025年4月重庆市万州区陈家坝街道办事处全日制公益性岗位招聘1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思政家乡课件
- 2025年职业培训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与初步设计方案报告
- 2025年软件架构师专业技术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八上语文第9课《天上有颗南仁东星》课件
- 2024年BRCGS包装材料全球标准第7版全套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可编辑)
- 2023年上海市虹口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 优势视角课件完整版
- 花城版音乐课时15-第12课 走近戏曲(一)观赏京剧学习念白-京剧丑角的念白《报灯名》-课件
- 《食品安全法》与粮食质量安全专题培训课件
- 2023年安康市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文理分科心理测试问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