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天津市红桥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速度2夏天,晾在阳光下的湿衣服会变干,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汽化C升华D液化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小孔成像B铅笔错位C水中倒影D日偏食4如图,平面镜上方有一发亮点S,SO为入射光线,下图中对于其反射光线OC的作图过程,正确规范的是()ABCD5如图所示,关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验用茶色玻璃板的目的是为了在玻璃板后成实像B选择大小相等的蜡烛A、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C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像会变小D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6如图所示是利用航空摄影拍摄到的铜仁市碧江区一角,如果拍摄时所用照相机的镜头焦距是50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A大于100mmB大于50mm小于100mmC小于50mmD等于50mm7下列说法中的物体,质量和密度都不变的是()A被“神七”从地面带入太空的照相机B密闭容器内的冰熔化成水C一支粉笔被老师用去一半D矿泉水喝掉一半后放入冰箱冻成冰8对于家庭厨房用具的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值的是()A锅铲的长度约为1.2mB餐桌的高度约为1.8mC菜刀的质量约为4kgD饭碗的容积约为300mL9一个瓶子能盛1kg水,可用该瓶子盛1kg的下列哪种液体?()(已知水银水植物油酒精汽油) 0、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水1.0103冰0.9103水银13.6103干松木0.4103酒精0.8103铜8.9103煤油0.8103铝2.7103A酒精B汽油C植物油D水银10古人称黄河是“一石水,六斗泥”经测定黄河水每立方米的平均含沙量约为35kg,合每立方厘米含沙量约为()A35gB3.5gC3.5101gD3.5102g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选错的得0分)11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入射角等于30B折射角等于40CNNDMM的左边是玻璃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后的位置如图,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对于该次实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照相机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D投影仪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13现有密度分别为1、2(12)的两种液体,质量均为m0,某工厂要用它们按体积比1:1的比例配制一种混合液(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且使所得混合液的质量最大则()A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为B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为 C按要求配制后,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为(1)m0D按要求配制后,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为(1)m0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4雪糕是大家都喜爱吃的冷饮夏天当我们吃雪糕时撕下包装纸会发现冒“白气”,实际上“白气”是雪糕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填物太变化名称)而形成的根据你的观察,雪糕冒出的“白气”符合实际的是图8中的15重庆高速路网全面推行区间测速以来,车辆超速行驶得到了一定遏制如图所示,一辆小汽车进入测速路段后,乘客发现测速提示牌往后退,他是以为参照物测速设备测得小汽车在通过9.45km的测速区间用时270s,其平均速度为km/h根据该路段限速100km/h的规定,该车驾驶员受到了相应处罚16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 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7体积为1cm3的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g,水的体积是cm3(冰等于0.9g/cm3)18用天平的量筒测定矿石的密度把矿石放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的右盘中,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以及游码在标尺的位置如图a所示矿石的质量是g;矿石放入量筒前、后,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b所示矿石的密度是g/cm319下表为小明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记录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得液体密度是 kg/m3,容器的质量为g 实验次数1234液体体积/cm35.87.916.735.1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g10.712.821.640.020小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换为凸透镜B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物距u/cm实验序号焦距f/cm像距v/cm1518172103031260(1)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凸透镜A的焦距凸透镜B的焦距(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2)图甲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3)为了研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他选用三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上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像距越 (选填“大”或“小”)(4)若小磊将物距调整为20cm,并想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他应在上表给出的三个透镜中选用焦距为cm的凸透镜21一司机驾驶桑塔纳牌轿车,于上午8时整从甲地进入“济青高速”入口处时看到路边立有如图甲所示的标志牌,当轿车行驶到乙地时司机又看见路边立有如图乙所示的标志牌,此时时钟指在8时30分,问:(1)车辆从入口处行驶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2)司机在遵守交通法规的前提下,最快可于几时几分到达济南?22小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利用天平(砝码)、量筒、烧杯和细线等器材,对某种合金和水进行了探究(1)小军首先对该种合金材料制成的不同合金块进行探究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游码归零后,若指针静止时位置如图1所示,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端调节;图2是正确测量合金块质量时使用砝码情况和游码的位置,它的质量为g;图3是他用量筒测量中合金块体积的情景,则该合金块的体积是cm3;换用大小不同的合金块,重复上述测量他得到不同合金块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4所示由图象可知,合金块的质量与体积成比;通过上述探究,若某合金块的体积为l0cm3,则它的质量m=g;(2)小军接着对水进行探究,描绘出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线如图5中甲所示他分析后发现,由于误将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当作了水的质量,导致图线甲未经过坐标原点由此推断:水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线应是(选填图5中“乙”、“丙”或“丁”)23“五一”黄金周,征征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4.4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g(1)请你帮征征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9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24小明用天平、量筒和水等器材测干燥软木塞(具有吸水性)的密度时,进行了下列操作:A 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软木塞的质量m1B 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面示数V1C 用细针将软木塞压入量筒水中浸没,过一段时间,读出水面示数V2D 将软木塞从量筒中取出,直接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其质量m2(1)指出小明操作过程中的不规范之处:(2)请根据图1天平和图2量筒的读数,将下列表格中的空白处填写完整:物理量 m1/gV1/cm3V2/cm3m2/g干燥软木塞密度/(g/cm3)测量值 6370(3)对具有吸水性物质的体积测量,提出一种改进方法:25一容器装满水后,容器和水总质量为m1,若在容器内放一质量为m的小金属块A后再加满水,总质量为m2;若在容器内放一质量为m的小金属块A和一质量也为m的小金属块B后再加满水,总质量为m3,请写出金属块A和B的密度表达式2015-2016学年天津市红桥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速度【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听声能辨人,是因为不同人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解答】解: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低”,描述的是她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夏天,晾在阳光下的湿衣服会变干,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汽化C升华D液化【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解答】解:夏天,晾在阳光下的湿衣服很快变干,衣服上的水分变成了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故选:B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小孔成像B铅笔错位C水中倒影D日偏食【考点】光的反射【专题】图析法;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A、小孔成像,成的是物体倒立的像,像之所以是倒立的,就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与题意不符;B、从水中铅笔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铅笔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与题意不符;C、平静水面上景物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D、日偏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月亮转到了地球和太阳之间,月亮挡住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月球较小而不能全部遮掩太阳形成的,所以我们就看不见全部的太阳,只看到看到部分太阳的光环故与题意不符故选C4如图,平面镜上方有一发亮点S,SO为入射光线,下图中对于其反射光线OC的作图过程,正确规范的是()ABCD【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首先作出物点S的像点S,连接CS,与镜面的交点O为入射点,再画出入射光线SO【解答】解:作出物点S的像点S,连接CS,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O,再连接SA,画上箭头,如下图所示:A图中,反射光线方向错误;B图反射光线没有画上箭头,D图中SO应该是虚线,因此只有C图正确故选C5如图所示,关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验用茶色玻璃板的目的是为了在玻璃板后成实像B选择大小相等的蜡烛A、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C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像会变小D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同时能看到镜前物体的像,又能看到物体的像,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用两个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3)通过平面镜成的像的是等大正立的虚像(4)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来承接【解答】解: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为了确定像的位置与大小,并不会成实像,故A错误;B、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故B正确;C、通过玻璃板成的像是等大正立的虚像,只要物体大小不变,像就不变,像的大小只与物体本身有关,故C错误;D、因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所以不能在光屏上接到,故D错误故选B6如图所示是利用航空摄影拍摄到的铜仁市碧江区一角,如果拍摄时所用照相机的镜头焦距是50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A大于100mmB大于50mm小于100mmC小于50mmD等于50mm【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凸透镜成像,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2fvf【解答】解: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镜头的焦距是50mm,胶片和镜头之间是像距,2fvf,所以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大于50mm小于100mm故选B7下列说法中的物体,质量和密度都不变的是()A被“神七”从地面带入太空的照相机B密闭容器内的冰熔化成水C一支粉笔被老师用去一半D矿泉水喝掉一半后放入冰箱冻成冰【考点】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质量和密度的定义,理解质量和密度是物质的特性【解答】解:A、被“神七”从地面带入太空的照相机,质量和密度都不变,符合题意;B、密闭容器内的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但密度改变,不符合题意;C、一支粉笔被老师用去一半,质量变小但密度不变,不符合题意;D、矿泉水喝掉一半后放入冰箱冻成冰,质量减小,密度也改变,不符合题意;故选A8对于家庭厨房用具的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值的是()A锅铲的长度约为1.2mB餐桌的高度约为1.8mC菜刀的质量约为4kgD饭碗的容积约为300mL【考点】长度的估测;质量的估测【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一根筷子的长度在20cm左右,锅铲的长度约是筷子的二倍,在40cm=0.4m左右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餐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8m左右不符合实际;C、两个鸡蛋的质量在100g左右,菜刀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100g=0.1kg左右不符合实际;D、饭碗盛水的质量在300g左右,容积约V=300cm3=300mL左右符合实际故选D9一个瓶子能盛1kg水,可用该瓶子盛1kg的下列哪种液体?()(已知水银水植物油酒精汽油) 0、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水1.0103冰0.9103水银13.6103干松木0.4103酒精0.8103铜8.9103煤油0.8103铝2.7103A酒精B汽油C植物油D水银【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本题暗含一个条件,就是瓶子的容积不变,也就是所盛液体的体积不能大于所盛水的体积;又知道所盛液体的质量是1kg,则通过计算可得答案【解答】解:由题意知:瓶子的容积不变,所以所成液体的体积不能大于瓶子的容积,瓶子的容积又等于所盛水的体积,所以所盛液体的体积不能大于所盛水的体积由密度公式:=得:v=,根据v=知:当质量m不变时,密度越小,体积v越大A、酒精,因酒精水,所以v酒精v水,故不符合题意B、汽油,因汽油水,所以v汽油v水,故不符合题意C、植物油,因植物油水,所以v植物油v水,故不符合题意D、水银,因水银水,所以v水银v水,故符合题意故选D10古人称黄河是“一石水,六斗泥”经测定黄河水每立方米的平均含沙量约为35kg,合每立方厘米含沙量约为()A35gB3.5gC3.5101gD3.5102g【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析】黄河水的密度不变,已知每立方米的含沙量,根据公式可求每立方厘米的含沙量【解答】解:因为,所以每立方厘米的含沙量故选D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选错的得0分)11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入射角等于30B折射角等于40CNNDMM的左边是玻璃【考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图析法;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1)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3)此题首先根据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找出法线,从而确定界面,然后根据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关系确定出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解答】解:(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反射角,并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如图所示:由BOM=30,可知,BON=9030=60,而图中已知AON=60所以NN为法线,则MM为界面(2)因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当光线是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时候,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则折射角CON=9050=40所以由图可知,AO是入射光线,BO是反射光线,OC为折射光线,AON为入射角,等于60CON为折射角则MM的右边是玻璃综上分析,只有选项B正确故选B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后的位置如图,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对于该次实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照相机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D投影仪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解答】解: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则u2f,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正确,B错误;照相机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照相机的原理是: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像成在另一侧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13现有密度分别为1、2(12)的两种液体,质量均为m0,某工厂要用它们按体积比1:1的比例配制一种混合液(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且使所得混合液的质量最大则()A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为B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为 C按要求配制后,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为(1)m0D按要求配制后,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为(1)m0【考点】空心、混合物质的密度计算【专题】压轴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要当两种液体的体积相等时,我们可设每种液体的体积为V,则混合液体的体积为2V,然后根据公式m=V得出这两种液体的质量表达式,从而就可以得出混合液体的质量表达式,最后根据密度公式得出混合液体的密度表达式【解答】解:(1)我们设液体的体积为V,则混合液体的体积为2V,两种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1=1V,m2=2V,则混合液体的质量为m=m1+m2=1V+2V,所以混合液体的密度为=故A错误、B正确;(2)因为=,12,m0一定,所以由=,V=可知,V1V2,使混合液质量最大,即V2全取,V1有剩余,则m剩=m01V2=m01=(1)m0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4雪糕是大家都喜爱吃的冷饮夏天当我们吃雪糕时撕下包装纸会发现冒“白气”,实际上“白气”是雪糕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填物太变化名称)而形成的根据你的观察,雪糕冒出的“白气”符合实际的是图8中的乙【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应用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解答此题要知道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白气”是由于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知道水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根据物质前后的物态判断物态变化【解答】解: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雪糕时会发生液化现象,变成液态小液滴,即白气;因为雪糕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许多小水珠,水珠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小水珠会下沉;故图中的乙符合题意;故答案为:液化;乙15重庆高速路网全面推行区间测速以来,车辆超速行驶得到了一定遏制如图所示,一辆小汽车进入测速路段后,乘客发现测速提示牌往后退,他是以汽车(或自己)为参照物测速设备测得小汽车在通过9.45km的测速区间用时270s,其平均速度为126km/h根据该路段限速100km/h的规定,该车驾驶员受到了相应处罚【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应用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判断参照物是研究物体运动状态的一个逆过程,是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以“谁”为参照物;(2)根据速度计算公式v=计算出速度大小【解答】解:以汽车或自己为参照物,测速提示牌对于汽车的位置不断发生改变,是运动的,所以他会感觉测速提示牌往后退;小汽车行驶时间t=270s=h,该车的平均速度为:v=126kmh故答案为:汽车(或自己);12616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 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8cm,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图析法;透镜及其应用【分析】(1)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一般用来求凸透镜的焦距(2)当物距大于焦距时,凸透镜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解答】解:u=v=2f,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如图,u=v=2f=16cm 时,所以f=8cm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凸透镜的物距大于焦距,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故答案为:8;变小17体积为1cm3的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0.9g,水的体积是0.9cm3(冰等于0.9g/cm3)【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计算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已知冰的体积和密度,求质量,利用密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冰和水的质量前后不变【解答】解:由=得,冰的质量:m冰=冰V冰=0.9g/cm31cm3=0.9g;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m水=m冰=0.9g,水的体积V水=0.09103m3=0.9cm3故答案为:0.9;0.918用天平的量筒测定矿石的密度把矿石放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的右盘中,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以及游码在标尺的位置如图a所示矿石的质量是53.4g;矿石放入量筒前、后,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b所示矿石的密度是2.67g/cm3【考点】固体密度的测量【专题】计算题;测量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弄清楚标尺的分度值,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刻度值;(2)矿石的体积等于总体积减去水的体积;(3)根据=求出矿石的密度【解答】解:(1)图甲中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矿石的质量m=50g+3.4g=53.4g;(2)图乙中水的体积为40mL,水和矿石的总体积60mL,矿石的体积V=60mL40mL=20mL=20cm3;(3)矿石的密度=2.67g/cm3故答案为:53.4;2.6719下表为小明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记录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得液体密度是1103 kg/m3,容器的质量为4.9g 实验次数1234液体体积/cm35.87.916.735.1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g10.712.821.640.0【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计算题;信息给予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取两组数据,本题解法常见的有两种:设容器质量、液体密度两个未知数列方程求解,根据增加的液体体积和质量求解【解答】解:方法一:设液体密度为,容器质量为m,根据,则有m+V液=m总,代入1、2次的数据有:m+5.8cm3=10.7gm+7.9cm3=12.8g联立,解得:m=4.9g=4.9103kg,=1g/cm3=1103kg/m3方法二:由1、2组数据,m=12.8g10.7g=2.1g,V=7.9cm35.8cm3=2.1cm3液体的密度为:=1g/cm3=1103kg/m3,代入第1组数据有:1g/cm35.8cm3+m=10.7g,得容器质量m=4.9g=4.9103kg故答案为:1103;4.9g20小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换为凸透镜B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物距u/cm实验序号焦距f/cm像距v/cm1518172103031260(1)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凸透镜A的焦距大于凸透镜B的焦距(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2)图甲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幻灯机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3)为了研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他选用三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上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像距越大 (选填“大”或“小”)(4)若小磊将物距调整为20cm,并想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他应在上表给出的三个透镜中选用焦距为8cm的凸透镜【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专题】计算题;实验题;实验分析法【分析】凸透镜成像时,光屏上成的像都是倒立的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UV,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V,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时,物距:2fUf,像距:V2f,根据物距和像距提供的数据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组确定A和B的焦距的大小根据凸透镜成像情况和应用判断凸透镜的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f,成倒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物距一定时,焦距增大,观察像距的变化【解答】解:(1)凸透镜成像时,光屏上成的像都是倒立的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UV,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2fUf,像距:V2fA凸透镜:物体离凸透镜35cm处,35cm2f,所以,17.5cmf,此时像距是60cm,2f60cmf,所以,60cmf30cm,所以A凸透镜焦距:60cmf30cmB凸透镜:物体离凸透镜35cm处,35cm2f,所以,17.5cmf,此时像距是20cm,2f20cmf,所以,20cmf10cm,所以B凸透镜焦距:20cmf17.5cm所以,A凸透镜焦距大于B凸透镜焦距(2)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物距一定时,焦距增大,像距逐渐增大(4)若小磊将物距调整为20cm,并想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此时的像一定是倒立、缩小的实像,U=20cm,U2f,20cm2f,10cmf,所以选择f=8cm的凸透镜故答案为:(1)大于;(2)幻灯机;(3)大;(4)821一司机驾驶桑塔纳牌轿车,于上午8时整从甲地进入“济青高速”入口处时看到路边立有如图甲所示的标志牌,当轿车行驶到乙地时司机又看见路边立有如图乙所示的标志牌,此时时钟指在8时30分,问:(1)车辆从入口处行驶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2)司机在遵守交通法规的前提下,最快可于几时几分到达济南?【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计算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从图示中可知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两标志牌上距离之差)和时间(半小时),利用速度公式v=计算出平均速度;(2)从图示中可知从乙地到济南的路程215km和最大速度100km/h,利用速度公式v=计算出到济南的时间【解答】解:(1)由v=,甲地到乙地的路程s=260km215km=45km,运动时间t=8h30min8h=30min=0.5h,所以从入口处到乙地的平均速度,v=90km/h;(2)从图示中可知从乙地到济南的路程215km和最大速度100km/h,由v=,所以用时最少为:t=2.15h=2h9min,所以到达济南的时间应是8时30分+2时9分=10时39分答:(1)轿车从入口处行驶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90km/h;(2)司机在遵守交通法规的前提下,最快可于10时39分到达济南22小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利用天平(砝码)、量筒、烧杯和细线等器材,对某种合金和水进行了探究(1)小军首先对该种合金材料制成的不同合金块进行探究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游码归零后,若指针静止时位置如图1所示,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选填“左”或“右”)端调节;图2是正确测量合金块质量时使用砝码情况和游码的位置,它的质量为34g;图3是他用量筒测量中合金块体积的情景,则该合金块的体积是5cm3;换用大小不同的合金块,重复上述测量他得到不同合金块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4所示由图象可知,合金块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通过上述探究,若某合金块的体积为l0cm3,则它的质量m=68g;(2)小军接着对水进行探究,描绘出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线如图5中甲所示他分析后发现,由于误将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当作了水的质量,导致图线甲未经过坐标原点由此推断:水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线应是丙(选填图5中“乙”、“丙”或“丁”)【考点】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专题】计算题;实验探究题;图析法;测量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指针向右偏,横梁左侧高,平衡螺母应该向左调;看清标尺的分度值,砝码质量与标尺质量之和等与物体的质量;两次示数之差即为物体的体积;由图象可以看出物体的质量与其体积成正比;利用m=V求出质量;(2)因水的密度小于合金密度,对比合金曲线图分析解答【解答】解:(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游码归零后,若指针静止时位置如图1所示,左盘高,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左侧调节;标尺的分度值为0.5g,所测合金质量为34g;水的体积为10cm3,水和合金总体积为15cm3,则合金的体积为V=15cm310cm3=5cm3;由图象可知合金的质量与其体积成正比;由以上数据可得合金的密度为=6.8g/cm3;若合金块的体积为10cm3则它的质量m=V=6.8g/cm310cm3=68g;(2)因为水的密度小于合金密度,则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小,在合金曲线下方,对比甲图可知当减去容器质量后水的密度曲线应与甲曲线平行,故应该是丙曲线;故答案为:(1)左;34;5;正;68;(2)丙23“五一”黄金周,征征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4.4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g(1)请你帮征征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9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考点】密度的计算;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计算题;应用题【分析】(1)首先计算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的体积,水的体积就是壶盖的体积,然后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壶盖的密度就是壶的材料密度;(2)利用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V=可以直接求解【解答】解:(1)溢出水的体积即为壶盖的体积;V盖=V水=14.8cm3; 这种材料的密度=3.0g/cm3=3.0103kg/m3;(2)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V壶=53cm3=5.3105m3答:(1)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JJF(石化)069-2023液体化学品自燃温度测定仪校准规范
- 新解读《GB-T 30719-2014液氢车辆燃料加注系统接口》
- 暑假新教材新课专项重点预习练:计算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学期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8知识点梳理及语法讲义(学生版)
- 新解读《GB-T 10535-2014水处理剂 水解聚马来酸酐》
- 新解读《GB-T 1599-2014锑锭》深度解析
- 中建三局安装公司(智慧事业部)工艺标准库-给排水篇(试行版)
- 企业环保管理概述
- 老年人疾病教学课件
- 企业员工敬业与责任心培训课件
- 技师图书仓储试题及答案
-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25年七年级英语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
- 第四单元第1课《寻根之旅》课件-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 治具设计规范与技术标准
- 成人床旁心电监护护理规程
- 2025年高考全国一卷语文试题真题文档版(含答案)
- 红岩中考试题及答案
- 心内科专科护士考试试题及答案
- 会务接待工作流程
- 船舶劳务分包合同协议
- 《医疗的人文关怀》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