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庆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与建议.docx_第1页
延庆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与建议.docx_第2页
延庆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与建议.docx_第3页
延庆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与建议.docx_第4页
延庆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与建议.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延庆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与建议于迎军1刘洪利2 高利昂2(北京市旅游业培训考试中心北京100022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北京100037)摘 要 : 北京市延庆县在 2000 年被列入国家首批生态示范县 。同年 ,延庆县生态旅游有效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规划制定完成 。本文回顾了延庆旅游业 20 年的发展历程 , 理性地思考其中发展的道理 。在深入研究延庆县旅游发展 现状的基础上 , 探讨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并且建议在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展旅游 , 实现由旅游大县向旅游强 县的转变 , 提升旅游产业的档次和品位 , 加强人才培养 , 加强旅游文化建设 。充分利用机遇 , 加强旅游消费研究 , 科 学规划路线 , 开发会展旅游 , 实现延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 延庆 旅游资源 可持续发展abstract : yanqing county of beijing is assessed as one of the first model county of ecology in china 2000. meanwhile , the layout of available management and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n ecology and travel of yanqing county has been establishe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ravel of yanqing. look forward to 20 - year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ravel of yanqing , we should reaso2 ning conside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uring the period of gaining enormous achievement ; on the base of environments availably protec2t ed , we develop travel and make yanqing have a turnaround from a big travel country to a strong one . at the same time , we should im2prove travel industrys grade and quality , and strengthen the establishment of travel culture , make a good use of the opportunity and afast step , and strengthen the study of travel consume , make out scientific course , open up other travel items related with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 then fulfill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ravel industry of yanqing.key words : yanqing travel resource continuous development一 、延庆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延庆县地处东经 1154411634、北纬 40164047位于北京西北部 , 距北京城区 70 公 里 , 为北京远郊县之一 。总面积 2000 平方公里 , 人口 30 万 。耕地面积 56 万亩 , 森林面积 45 万 亩 , 森林覆盖率 5514 % 。南接八达岭长城 , 北依海陀山群峰 , 西濒官厅水库 , 与北京市的怀柔 县 、昌平县 , 河北省的怀来县 、赤城县接壤 。2000 年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 。 延庆旅游作为产业的诞生和发展 , 是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同步的 。1979 年八达岭长城售出第一张长城门票 , 标志着延庆县旅游业的诞生 。到2003 年 , 年接待游人 75111 万次 , 旅游收入 714亿元 , 上缴利税 6500 万元 , 一跃成为京郊旅游大县 。到 2003 年底 , 全县旅游行业拥有固定资产净值 617 亿元 , 旅游业从业人员 2 万多人 ,外开放的景区 、景点 28 处 , 星级饭店 13 家 ,涉外住宿设施 20 多家 , 旅游车船公司 1 家 ,对非 上市公司 2 家 。旅游业在延庆县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20 世纪 90 年代 , 延庆县旅游业进入全盛发 展时期 , 特别是 1996 年县委 、县政府提出 “旅 游牵动”的发展战略之后 , 延庆旅游业如日中 天 , 服务设施日臻完善 , 每年都有新景点向游客 开放 。据统计 , “九五”期间 , 全县旅游完成重 点工程 43 项 , 累计投资 6 亿多元 。目前全县每 个乡镇至少有一处旅游景点或旅游项目 。经过 20 年的发展 , 延庆县旅游业从无到有 , 本文受到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基金资助 。于迎军 , 旅游管理硕士 , 主管北京地区旅游人才培训 , 多年来从事北京旅游的研究工作 。 刘洪利 ,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副教授 , 从事北京旅游的研究工作 。35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 年第 3 期(总第 127 期)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 。老企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经营管理日趋规范 , 逐步走上良性发展道 路 。新景点如雨后春笋正在逐步发展壮大 。但 是 ,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诸多原因 , 延庆旅游业仍 存在许多不足和制约因素 。其一 , 人才匮乏 。2001 年 10 月的调查显示 , 全行业大专以上学历 只占 1719 % , 可以看出 , 全县旅游行业从业人 员文化水平不高 , 整体素质偏低 , 特别是缺乏高 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 , 从而影响 了服务质量 , 造成游客投诉现象时有发生 。其二 , 宣传促销力度仍然不够 , 形式也较单一 。尽 管这几年延庆县也组织了几次较大规模的赴外宣 传促销活动 , 取得一定的效益 , 但主要还是宣传 几处大景点 。一些小景区和新开业的景区 , 受资 金的制约 , 宣传力度小 , 以致游人寥寥 , 经济效益不大 。其三 , 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尚未完善 。 目前 , 尽管有旅游工委 、旅游局 , 但由于国营景 区 (点) 与周边乡镇的产权 、地域等关系未能清 晰和理顺 , 加上景区 (点) 的多头分管 , 或多或 少地影响到整个产业的平衡发展和产业化进程 。其四 , 旅游资源低层次开发 , 产品单一 , 收入结 构不合理 。近年来 , 延庆重点增加开发旅游景 点 , 基础服务设施亟待进一步加强 , 特别是受现 代游客欢迎的休闲 、娱乐 、学习 、健身等设施不 足 。全县的旅游收入中门票收入占到总收入的80 % 。其五 , 缺乏先进的技术 、最新的市场信息 以及旅游发展资金不足 , 也是制约延庆旅游业发 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 、延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1 . 全县旅游业发展方向的确立与定位 延庆县实施多年的旅游牵动战略 , 极大地推动了全县旅游业的发展 , 原有景区 (点) 不断发展壮大 , 新景点不断开发 , 延庆已成为京郊旅游 胜地 。但是 , 确立明确的发展方向 , 给予准确的 定位 , 则是加速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般来说 , 旅游业的发展有两种模式即 : 外延式和内涵式 。所 谓外延式的发展就是开发旅游资源 , 不断增加新 景点 。这种发展方式在前期是必要的 , 但不具持 久性 。20 年来延庆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 主 要是外延式发展模式 。这种发展方式投入大而且受后备资源数量的限制 。当前 , 延庆县具有开发 价值的旅游后备资源已不足 , 走到了外延式发展 的后期 , 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形势严峻 。所谓内涵36式发展就是充分发挥整体效应 , 挖掘内部潜力和内涵 , 提高整体服务水平 。尽管目前延庆县旅游 景点已达 28 处 , 但从经营情况来看 , 效益差距 悬殊 , 有的甚至出现亏损 。主要原因是景观内容 单调 , 缺乏文化内涵 , 失去了对游客的吸引力 。因此 , 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延庆县旅游业今后进 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 , 而这种发展正体现了可持 续发展的思想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估 , 任何 一个产业的发展都需要付出一定的环境代价 , 但 在各个产业之间进行比较 , 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目标最为接近 , 矛盾冲突最小 。因此 , 延庆 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以环境 、生态和生物多 样化为依托的多元化大旅游产业 , 最终目标是把 延庆县建成首都现代化国际旅游卫星城 。2 . 实现由旅游大县向旅游强县转变的主要途径延庆县旅游业有着明显的资源优势和政策优 势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 旅游行业的竞争会 日趋激烈 。然而 , 旅游业竞争不仅仅是景点数量 的竞争 , 更主要的是旅游综合实力的竞争 。系统 论告诉我们 1 + 1 2 , 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我 们不但要开发新景点 , 更重要的是要挖掘内部潜力 ,牌 ,提高服务质量 , 打出具有延庆特色的旅游品并不断向产业化迈进 。(1) 加快产业化发展步伐延庆旅游业经历了 20 年的发展 , 在景区建设 、设施配套 、经营队伍等方面 , 已形成一定的规模 。但要进一步发展 , 应在行业本身及相关领 域通过资产重组等不同形式 , 逐步走向产业化 、 集团化 , 以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实力 。要大力开辟融资渠道 , 搞好几个大型合资合作项 目 , 如八达岭森林公园 、f1 赛车场 、玉都山风 景区以及八达岭景区股票 (a) 股上市等重点工 程 。(2) 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 延庆县旅游业开发的新景点已明显后劲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 , 要重点做好内涵式发展的文 章 。首先 , 应通过各种媒体打出“夏都”和“八 达岭长城”两个旅游品牌 , 进而采取相应措施保 护品牌 , 发挥品牌效应 。做到以夏季的“消夏避暑节”和冬季的“冰雪狂欢节”为中心 , 以八达 岭为龙头 , 龙庆峡 、康西草原 、松山等较大地区 为骨干 , 把各个景区有机地结合起来 , 形成一个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 年第 3 期(总第 127 期)整体 。统一包装 、统一策划 、统一宣传 , 实现旅游资源共享 , 从根本上提高延庆旅游的综合实 力 。其次 , 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 通过人才引进 和加大培训力度 , 提高全员素质 , 以 “优美环 境 、优质服务 、优良秩序”吸引游人 。(3) 调动旅行社招揽游客的积极性 旅行社在旅游企业和游客间起着桥梁作用 。目前 , 延庆县有旅行社 6 家 , 除八达岭旅行社 外 , 其他 5 家规模都比较小 。而且 , 从近几年调 查的经营情况看 , 这些旅行社的业务多以组团外出为主 , 招揽客源到延庆旅游非常少 。每年到八 达岭长城的中外游客达到几百万 , 能不能把这巨 大的客流引到延庆腹地来 , 这里大有文章可以 做 。一方面这与旅行社经营思路有关 , 另一方面 也与政府对企业的政策扶植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营销策略有很大关系 。组建旅行社集团或旅行社 股份有限公司 , 向产业化发展 , 广开客源 , 以延 庆为旅游目的地 , 大力推销延庆的旅游产品 。一 支高标准 、高素质的旅行社队伍也必将大幅度地 把游客引入延庆 , 增加游人消费额 , 产生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县政府也应为企业做好政策方 面的服务 , 以发展延庆县大旅游为目标 , 在企业 之间做好沟通 、协调 , 为旅行社大力招揽游客来 延庆旅游铺平道路 。(4) 发展特色旅游对于旅游产品 (重点是景区 、景点) 要在立 足自身优势的前提下 , 在特色旅游上下工夫 , 对 于目前效益欠佳的景区 (点) 尤其如此 。如野鸭 湖 , 可利用其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优势 , 发展 观鸟旅游 , 建成科普基地 ; 东部山区多数景点规模小 , 可凭借其绿色食品优势发展民俗旅游 ; 利 用其自然生态环境好 , 兴建老年养生度假疗养院 等 。延庆旅游业只有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 , 由 分散性经营向集团化 、产业化发展 , 才能从根本 上实现由旅游大县向旅游强县的转变 。才能产生质的飞跃 , 并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立于 不败之地 。三 、延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延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应建立在资源的可持 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 。保护整个生命支撑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是延庆旅游业赖以 生存的前提 。目前某些旅游开发 , 形式上让人们 走进了自然 , 实际上是在让自然承担人类建设 、活动 、摄取资源 、排弃污物的压力 。鉴于此 , 不仅应在政策引导上而且应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 切 实维护好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完整性和特 色性 , 切实把生态环境的保护放在第一位 。在保 护并使其自身良性循环的基础上进行有限的开发利用 。惟此 , 才是延庆由旅游大县向旅游强县转 变的必由之路 。1 . 做好生态旅游这篇大文章 延庆作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 , 现正在申报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县 。2000 年延庆生态旅游有效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规定 , 对于全县生 态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延庆县发展生态旅游业具有的条件和优 势延庆县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 , 处于暖温带与热温带 、半湿润与半干旱的过渡地带 , 海拔较 高 , 气候冬冷夏凉 。冬季是北京的冰雪乐园 ; 夏 季则成为避暑胜地 , 有“北京夏都”之称 。全县 空气清新 , 森林覆盖率达 56 % , 水资源丰富 , 水土保持很好 , 县域内有国家级 、市级 、县级自 然保护区 13 处 , 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同时 , 延庆还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 , 构成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 。如八达岭长城是万里长城的精华 , 有“千古之谜”称誉的古崖居是目 前华北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崖居遗址等 。此 外 , 观光农业资源和民俗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 。 如小丰营村的无公害蔬菜 、张山营乡的优质果 品 、东部山区的畜牧业养殖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民 俗文化 , 成为观光农业和民俗旅游的基本条件 。 因此 , 依托景区大力开发生态旅游和民俗旅游在 延庆具有基本条件和优势 。(2) 生态环境的主要项目类型 根据延庆县旅游资源的种类和特点 , 在发展生态旅游中应优先和重点发展以下旅游项目 : a. 自然体验类项目这是生态旅游的主导项目 , 目的在于让游客 走进自然 、亲近自然 、享受自然 、接受大自然的 教育 , 成为大自然的好朋友 。主要包括登山 、森 林越野 、野外生存 、自然浴 、太阳浴 、自然采 摘 、动植物习性认识和采集植物标本等 。松山保护区 、火焰山景区 、莲花山景区等地都适宜开展 此类活动 。b . 科学考察与探险项目37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 年第 3 期(总第 127 期)组织专业性的科学考察 , 如面向历史与考古专业的古崖居考察 (这需要与相关院校建立长期 联系) 、松山森林生态考察 。此外利用山区地形 复杂的特点 , 开展莲花山 、火焰山的探险旅游 。c. 观光农业和民俗旅游项目延庆县农业资源丰富 , 农耕文化积淀深厚 , 为民俗旅游提供了优越条件 。目前 , 全县的民俗 旅游已形成 21 个民俗村 、1250 户的接待规模 。2000 年农业观光和民俗旅游接待游人 30 万人次 ,收入 2000 万元 , 户均 1 万元以上 , 占民俗村收 入的 20 % , 对山区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d. 加大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 生态旅游的开发原则是坚持“只留下自己的脚印 , 别带走任何东西”的生态旅游行为理念 。生态旅游商品的开发应在坚持生态保护的原则 上 , 有组织有规模地生产当地特色生态产品 , 供 观光或销售 , 并以此丰富旅游内容 。如四海镇的 松菇 、珍珠泉乡的鸭蛋 、千家店镇的贡米以及各 种山野菜等都应该是优先考虑开发的生态旅游产品 。2 . 充分利用 2008 奥运会的机遇 , 加快延庆 旅游业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旅游业的航空母舰 ,中占据优势 。第四 ,延庆旅游业才能在市场竞争加强法制建设 。目前我国的旅游行业本身有很多问题 , 缺乏相应的市场经验 。也缺乏严格规范的管理机制 , 存在如体制落 后 、经营不规范 、部门承包风气盛行 、恶性竞争等问题 。这些问题在延庆也存在 , 是导致服务质 量不高 , 旅游经营者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发生 的主要原因 。所以 , 加强法制建设 , 坚持依法治 旅 , 认真贯彻北京市旅游管理条例, 打击不 法经营行为 , 是加入 wto 后的当务之急 。(2) 抓住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机遇 , 为延 庆旅游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2008 年奥运会 , 将给北京市旅游业带来巨 大的商机 。国际奥委会评估团在北京的评估报告 中说 , “在北京举行的奥运会将给中国和世界体育留下独一无二的宝贵遗产 , 这一宝贵的遗产将 作为文化内涵融入北京的旅游资源 , 进而对北京 乃至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为北京的郊区县 , 延庆的旅游业要充分利用这 个发展机遇 , 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为此 , 作为旅游大县的延庆 , 更要加快生态 旅游示范县的建设步伐 , 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 突 出“以人为本”的思想 , 提高延庆旅游业的综合 实力 , 使旅游业发生一次质的飞跃 , 并努力把游 客向延庆腹地吸引 , 扩大游客在延庆游览范围和逗留时间 , 增加旅游收入 。3 . 打造“夏都”绿色旅游品牌 延庆作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 , 并且正在向生态旅游示范县迈进 , 这是最为宝贵的旅游资源 。 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 , 打造“夏都”绿色旅游品牌 。在这个旅游品牌下 , 要特别重视营造以 “绿色产品”生态旅游为中心的农业旅游 、森林 旅游 、冰雪旅游 、观鸟旅游 、探险旅游等新一代 旅游产品 。为此 , 要着重建设绿色旅游产品体 系 , 努力加快生态旅游区 、生态旅游线和生态旅游点的建设 , 着力培育绿色旅游市场体系 , 建立 产销结合的机制 ; 要抓好绿色旅游管理体系的建 设 , 制定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各项产品标准 、 服务标准和管理标准 ; 抓好示范点的建设 , 并在 示范基础上进行推广 , 使旅游业在促进环境优化方面的功能得以更好的发挥 。4 . 科学规划旅游精品线路 延庆县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分布比较(1) 充分利用加入 wto 的机遇 ,游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使延庆旅如前所述 , 加入 wto 对延庆县旅游企业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 面对机遇我们要勇敢而上 , 面 对考验要冷静思考 。目前我们的企业对 wto 的 规则还不了解 , 即使是管理阶层也知之甚少 。这 就要求 : 第一 , 认真学习 wto 的规则 。世界贸易组织规则说到底就是市场经济规则 , 搞市场经 济就必须学会市场经济规则 。只有这样 , 旅游企 业才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 二 , 加强旅游企业管理 , 特别把财务管理 、质量 管理和人才管理放在应有的高度 。朱 基曾经说过 : “如果不抓管理 , 而只单方面强调改革 , 就 会越改越乱 。”因此 , 必须把改革与管理有机地 结合起来 , 配套而行 。改革可以出效益 , 管理也 出效益 。第三 , 加快旅游企业的改组和调整 , 加 速旅游企业的兼并和整合 , 形成合理的规模经济 , 培养和发展旅游企业的竞争力 。目前 , 从整 体看 , 延庆县的旅游企业规模偏小 。因此 , 只有 加快产业化步伐 , 组建延庆旅游集团 , 打造延庆38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 年第 3 期(总第 127 期)均匀而有相对集中的特点 。目前 , 全县每个乡镇至少有一处景区 (点) 或旅游项目 ; 但多数景区 又都集中在盆地边缘和浅山区 ; 除东部山区外 , 多数景区距县城都不超过 15 公里的路程 。在时 间分布上也具有相似性 , 主要集中在夏季 , 四季皆可接待游客 。所以要根据旅游资源时空分布特 点 , 科学规划旅游线路 , 由旅行社进行推介 , 引 导游客在延庆旅游消费 , 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 展的重要举措 。在对延庆县旅游资源进行仔细研 究的基础上 , 我们规划了如下几条精品路线仅供参考 :之秀美 、玉渡山之原始 、松山之幽静 、古崖居之神秘 , 足以吸引众多中外游客 。第四条 , 以仓米古道为轴线的东部山区二日 游路线 。延绵在延庆县的东部深山区 , 散布着十几个小景点 , 是延庆县生态环境最为优美的地区 。其 突出优势是植被覆盖率高 , 空气清新 , 山 、水 、 林资源兼备 , 是回归自然的绝好去处 。区内众多 的自然村落保持着原始民俗风貌 , 土特产资源丰 富 , 民风淳朴 , 是我县目前民俗旅游较为发达的 地区 。吃农家饭 、睡火炕 、欣赏自然风光 , 科考 探险 、垂钓 、采摘 、烧烤 、野营 , 妙趣横生 。本 区旅游开发和发展潜力较大 , 已正式批准的国家 级木化石地质公园将成为东部山区今后旅游业发展的中心 。第五条 , 以草原风情为主的西部一日游路 线 。该区以康西草原为依托 , 以野鸭湖度假村 、 刘浩营 、小丰营民俗村为辅助 。在纵马驰骋之 后 , 可以小憩民俗村领略民俗风情 , 或到野鸭湖湿地保护区观鸟 , 住农家小院 。另外 , 此区也可 作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 是开展夏令营活动的 理想场所 。5 . 开发会展旅游 , 丰富延庆旅游内涵 在传统旅游方式发展已预备一定规模时 , 大力发展在旅游经济中占有重要份额的会展旅游 , 可以成为延庆旅游业近期的主攻方向 。国际会展 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 也 是增加外汇收入 、发展城市相关产业的一种模 式 。应充分利用旅游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 , 以完善首都城市功能为目标 , 以正在建设的国际会 展中心为基础 , 开发和发展延庆的会展旅游 。目前 , 我国会展旅游方兴未艾 , 显示了强劲 的势头 。北京在经济 、交通 、信息 、人才 、科 技 、服务等方面拥有综合优势 , 会展旅游经济也已经初具规模 。要抓住这个机遇 , 转变观念 , 切 实重视开发和发展会展旅游 。要发展延庆县的会 展旅游 , 就要加强对会展旅游产品概念的推广 , 加强对会展旅游经济的综合性作用的介绍 , 这是 确保延庆会展旅游走上良性轨道的前提 。同时 ,发展会展旅游也是延庆旅游与世界接轨的重要途 径之一 。四 、结论与建议39第一条 , 以县城为中心 ,代人文旅游路线 。辐射周围景点的现县城是全县政治 、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中心 ,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集合点 。从宏观角度上 看 , 城市本身也是一种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 。根据 20012010 年 10 年规划 , 延庆县城的定位是首都的现代化国际旅游卫星城 。近年来 , 延庆的 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夏都公园开全国 “雕塑主题公园”之先河 , 10 万平方米的妫川广场在京郊首屈一指 , 夏都大厦 、人民商场等大型 商场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购物环境 。几十家星级 宾馆 、饭店为游客提供了舒适的食宿和游乐场 所 。城市街道的“美化 、亮化工程”更显现代化 的气息 , 特别是到城区仅一小时车程的距离 , 使得延庆县更加开放 。 县城辐射周围十几家旅游景点 , 是游客的集散地 , 也是绝大多数游客食宿娱乐的集中地 。如 果游客在景点游兴未尽 , 可以在县城休憩 、漫步 妫川广场 、参观夏都公园雕塑 、欣赏夏都夜景 ,可以享受独具特色的现代文明 。第二条 , 以长城文化为主的南部一日游路 线 。以八达岭长城为龙头 , 水关长城 、八达岭残 长城为骨干 , 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 、阳光马术俱乐部为辅助 。游客在品味长城文化的同时还可以 观赏野生动物 。第三条 , 以自然观光为主的北部山区二日游 路线 。以龙庆峡为龙头 , 以玉渡山 、松山 、古崖居 、神奇野山峡为骨干 , 辅以山戎墓葬陈列馆 、 石京龙滑雪场两个人文景点以及民俗旅游 。其资 源组合相对完美 , 是两日游的精品路线 。龙庆峡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 年第 3 期(总第 127 期)发展延庆县的旅游事业 , 要坚持政府主导性的旅游发展战略 , 以及将旅游业作为经济支柱产 业来发展的原则 , 坚持大产业 、大市场 、大旅游 的发展方向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以经济效 益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重 , 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坚持依法治旅的原则 , 逐步将旅游经营 服务纳入标准化 、规范化 、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 保障旅游持续 、快速 、健康发展 。同时 , 要正确 认识和处理 “人与自然”的关系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