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一:8.4《走向世界的日本》ppt精编课件(27页).ppt_第1页
人教版选修一:8.4《走向世界的日本》ppt精编课件(27页).ppt_第2页
人教版选修一:8.4《走向世界的日本》ppt精编课件(27页).ppt_第3页
人教版选修一:8.4《走向世界的日本》ppt精编课件(27页).ppt_第4页
人教版选修一:8.4《走向世界的日本》ppt精编课件(27页).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走向世界的日本 一 1889年日本宪法1 背景 1 明治维新期间 农民负担沉重 发动暴动 2 中小资产阶级和地主掀起 3 1885年 日本实行 伊藤博文出任第一任内阁首相 2 目的 缓和矛盾 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3 颁布 1889年 明治政府以天皇名义颁布钦定的 自由民权运动 内阁制 国宪法 日本帝 4 内容 1 宣布日本实行 但又宣称 天皇神圣不可侵犯 2 规定日本国民称 他们享有法律范围内的言论 通信等自由 3 规定议会分为贵族院和 议会权力很有限 4 规定设立内阁和 内阁是行政机关 只对天皇负责 枢密院实际上成为国家最高决策机关 君主立宪 臣民 众议院 枢密院 5 评价 1 局限性 具有浓厚的封建性 国家主权掌握在天皇手中 缺乏比较健全的民主宪政精神 2 进步性 承认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参政权 形式上确立了的国家体制 标志着日本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 巩固了日本近代 三权分立 天皇制度 二 崛起为东方强国1 条件 1 国际 19世纪后半期 西方列强忙于侵略分割中国 2 国内 明治政府加紧进行改革 发展资本主义 2 表现 1 经济上 19世纪90年代初 资本主义开始确立 以为代表的重工业迅速发展 2 军事上 建立起一支的新式军队 并不断得到加强 工业体系 钢铁和机器制造业 现代化 3 外交上 1894年 日本和英国签订条约 英国同意放弃过去不平等条约中的 此后 美国等也同日本签订了类似的条约 3 意义 20世纪初 日本完全废除了西方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 获得的独立和完整 并逐步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的一员 治外法权 国家主权 三 踏上对外扩张之路1 侵占琉球 1 1872年 迫使国王宣布自己是日本的藩属 2 1879年 正式吞并琉球 把它变成日本的 琉球 冲绳县 2 侵略朝鲜 1 1876年 强迫朝鲜签订 规定朝鲜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 开放等通商口岸 日本还获得了 等不平等权利 2 后来 日本又得到在朝鲜的权 使朝鲜由中国的藩属国变成中日两国的共同保护国 3 1910年 日本正式吞并朝鲜 朝鲜实际上沦为日本的 江华条约 釜山 裁判权 领事 驻兵 民地 殖 3 侵略中国 1 1874年 日本派军队侵入 从清政府讹诈50万两白银 2 1894年 日本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 强迫清政府签订 从中国割得台湾和澎湖列岛 获得了两亿多两白银的赔款 3 参加八国联军侵华 台湾 马关条约 一 判断正误1 1889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 制约了天皇的权力 确保日本的宪政民主 提示 1889年宪法虽然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 但是宪法具有浓厚的封建性 国家主权掌握在天皇手中 缺乏比较健全的民主宪政精神 2 天皇的权力神圣不可侵犯 这表明明治政府主要是封建势力的代表 提示 明治政府时期的天皇虽然具有绝对的权力 但是该政府并非是封建势力的代表 而是资产阶级和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 3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是亚洲近代唯一走上独立发展的国家 很快成为亚洲强国 提示 明治维新后 日本建立了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体制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并且走向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成为亚洲近代唯一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国家 4 明治维新的成功主要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起决定作用的是推行 文明开化 政策 提示 明治维新的成功确实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但起决定作用的是倒幕派掌握实权 力行改革 二 问题思考1 日本1889年宪法以 德意志帝国宪法 为蓝本 两者具有怎样的相似特点 提示 君主都拥有绝对权力 封建主义 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2 英法为民主政治体制 日本为天皇专制主义体制 造成这种差异的历史原因有哪些 提示 英法向资本主义过渡的道路是资产阶级革命 对封建制度改造比较彻底 日本是资产阶级改革 对封建制度改造不彻底 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 3 明治维新后 日本逐步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提示 1 政治 明治维新消除了国内的封建割据 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2 经济 日本的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3 军事 军事实力得到很大增强 通过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 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4 国际环境 欧美列强对日政策出现多元趋势 欧美之间矛盾重重 主题一明治维新向西方学习的特点与影响 探究讨论 材料一 明治维新时 改革的动力是西化 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 电信 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 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 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 改革军事 后来采用德国模式 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 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日本聘请的专家在日本人监督下从1875年的五六百人 上涨到三千人左右 然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 于是不到二十年 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 极端自由化的势力 他们 实际上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天皇为核心的国教 即神道崇拜 英 艾瑞克 霍布斯鲍姆 资本的年代 材料二假如支那 中国 朝鲜政府的陈旧专制体制无法律可依 西洋人就怀疑日本也是无法律的国家 假如支那 朝鲜的知识人自我沉溺不知科学为何物 西洋人就认为日本也是阴阳五行的国家 既然如此 作为当今之策 我国 与西洋文明国共进退 对待支那 朝鲜的方法 也不必因其为邻国而特别予以同情 只要模仿西洋人对他们的态度方式对待即可 与坏朋友亲近的人也难免近墨者黑 我们要从内心谢绝亚细亚东方的坏朋友 福泽谕吉 脱亚论 请分析 1 据材料一 归纳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学习西方的基本特点 提示 有选择 有侧重地向不同的国家学习 涉及领域广泛 注重引进西方科技与人才 思想文化领域保持自身特点 2 依据材料二 指出福泽谕吉 脱亚入欧 的实质是什么 明治维新以后 脱亚入欧 论对19世纪后期日本的发展和对外政策产生了哪些影响 提示 实质 倡导 全面西化 学习引进西方近代文明 影响 对日本的明治维新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推动了日本政治 经济和社会文明的近代化 反映出日本极端民族主义和利己意识 是明治维新后日本走向对外扩张 侵略邻国的重要思想根源 要点归纳 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1 经济 使封建落后的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加快日本经济近代化 逐步发展为亚洲资本主义强国 2 政治 1889年 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 日本帝国宪法 实行君主立宪制 基本确立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 巩固了日本近代天皇制度 3 文化 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 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4 外交 摆脱民族危机 获得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主题二明治维新的影响 探究讨论 材料一1 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 3 天皇神圣不可侵犯 4 天皇为国之元首 总揽统治权 5 天皇在帝国议会协赞下 行使立法权 6 天皇裁可法律 7 天皇召集帝国议会 11 天皇统率陆海军 日本帝国宪法 1889年 材料二43 国王人身神圣不可侵犯 45 执行权属于国王一人 他任免大臣 他下令颁布法律 46 国王对军队发布最高命令 47 国王任命全部军官以及国家其他部门官员 51 国王召集两院开会 他可同时解散两院 普鲁士宪法 1850年 请分析 1 根据材料一 二 概括日本仿效普鲁士确立近代宪政的主要内容 结合所学知识 比较日本与英国的君主在近代宪政中的权力差异 提示 天皇作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 在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 统率陆海军 天皇权力至高无上 英国王权受限制 2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加以评析 提示 日本虽确立了近代君主立宪制 但保留了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走上军国主义道路 随着资本主义发展 为了获取海外市场和殖民地对外侵略扩张 给亚洲人民带来灾难 要点归纳 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产生的影响1 积极性 1 废藩置县 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颁布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政治方面 2 废除不平等条约 摆脱了民族危机 并逐步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的一员 国际地位 3 殖产兴业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使日本从此走上了近代化道路 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 日本迅速崛起为东方强国 经济方面 4 文明开化 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社会面貌 5 为亚洲邻国提供了启迪和经验 对他国影响 2 局限性 1 政治上 天皇专制具有浓厚的封建性 宪法颁布后 藩阀依然长期垄断政权 议会形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