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十七次年会论文集基层医疗机构运行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江苏省扬州市卫生局杨军陈东升王骞摘要:本文通过汇总整理、分析某省所属基层医疗机构实施综合改革的现状,总结基层医疗机构 改革取得的积极成效,剖析基层医疗机构运行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建议,为卫 生行政部门进一步研究、指导基层医疗机构医改提供借鉴、决策参考,以进一步推进、实现基层医 疗机构改革目标。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现状;问题研究在我国,基层医疗机构一般指的是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包括县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所(室)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主要开展基 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等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同时负责辖区内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业务管 理和技术指导等工作;村卫生所(室)承担行政村的公共卫生服务及一般疾病的诊治等工作。有条 件的农村可以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本文分析的某省基层医疗机构主要由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1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现状分析随着基层医疗机构新一轮医改(从2009年起)的全面推进,基层医疗机构作为密切关系群众基 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机构被推到了改革的最前沿,既面临全新的发展环境和机遇,同时也必须 承受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截止2013年底,某省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现状、卫生资源、运行机制和服务能力等方面发生了明显变化。11机构发展现状分析111通过整合,机构数量配置趋于合理2013年,某省共有1243个乡镇,其中建制镇ll 17个。通过整合,某省基层医疗机构共计1603所, 其中: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75所,乡镇卫生院1228所。与2012年度相比,基层医疗机构总数减少 74所,其中: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减少54所,乡镇卫生院减少20所,减少幅度分别为441、1259 和16。基本达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年)提出的“每个 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的目标。2009年后,基层医疗机构总数逐年减少,主要原因:一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部分乡 镇合并重组,导致基层医疗机构也随之整合;二是各地区对以往年度改制出售的基层医疗机构进行 回购,部分回购单位被作为基层医疗机构的分支机构;三是部分规模较大的基层医疗机构升格为二 级医院,不再列入基层医疗机构统计范围。112基层卫生人员空编与超编现象并存2013年度,某省基层医疗机构编制人数952万人,年末在编在职人数为828万人,年末在职职工 人数lo29万人,编外在职人员占总人员比例为2428。每所基层医疗机构平均编制人数为59人,平 均在编在职人数为52人,平均在职职工人数为64人。基层医疗机构实有在职人员超过编制人数077 万人,对照核定编制数在职人员实际空编124万人。反映了基层医疗机构人员聘用的以下问题,一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十七次年会论文集是吸引不到入编的医学院校本科及以上学历相关毕业生,在职人员得不到及时补充。再加上部分基 层医护人员正常退休,造成很多单位存在空编现象;二是非全日制和学历层次不高(大专及以下人 员)医护人员不符合现在的招聘条件,不能参加考试招录;三是由于基层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 职能,需要大量的人力,基层医疗机构聘用了部分编制外的卫技人员和工作人员,造成基层医疗机 构实有在职人员超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反映:财政补助按照实有在编人数核定,财政对编外聘用在职人员一律 不安排经费补助,即便是在核定的编制总数内也不安排经费,这些编外人员没有财政补助,完全靠 基层医疗机构自筹经费,编外人员工资均由基层医疗机构通过创收自行负担,加大了机构经济运行 的压力,薪酬明显低于在编人员,同工不同酬。113实际开放床位数大于编制床位数2013年,某省基层医疗机构编制床位为70749张,平均每所基层医疗机构编制床位4414张。2013年末,某省基层医疗机构实际开放床位为71704张,平均每所基层医疗机构实际开放床位4473张,年末实际开放床位数大于编制床位数。114医疗设施条件有较大改善和提升2013年基层医疗机构年末固定资产原值1439亿元,其中:房屋建筑物7397亿元,专用设备4905 亿元;房屋建筑面积87227万平方米。平均每所基层医疗机构固定资产原值为89769万元,其中:房 屋建筑物原值46145万元,专用设备306万元。平均每所基层医疗机构房屋建筑面积5442平方米。根据“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医改要求,为进一步改善基层卫生机构诊疗条件,提高医 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某省每年对140所基层医疗机构按照以奖代补原则无偿给予50万元基本建设 补助,同时每年对280所基层医疗机构无偿配置50一60万元的专业设备。通过近几年省级财政持续不 断的投入,地方给予相应配套,基层医疗机构的房屋建筑物面积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升,功能不 断改善;专用设备不断得到补充和提档,实际开放床位数也在不断增加,卫生资源的总量不断增加, 基层群众看病就医环境和服务能力得到了极大改善和提升。表一201 3年某省基层医疗机构基本情况表合计城市社1丁牛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项目20132012增幅20132012增幅20132012增幅机构数(所)1603l,677441375429一12591228l,248160编制人数(人)952 937 163246 242 165705 694 162 年末在编在职人数(人)828 821 o91 183 18l 089645 640092 年末在职职工人数(人) lo291002 273269 270 一o26760 732383 平均开放床位数(万张)715 675 593 134 136 14758l 539779 固定资产原值(亿元) 1439 12851195 36053367291078 949 1360 房屋及建筑物(亿元)739765551285 1777 169515 5624866 1550 专业设备(亿元)490543,7312171285114l1262362l32321204房屋建筑物面积(万平米) 8723 8402 382 1611 1598 08l 7112 6804 45312机构运营情况分析121医疗服务总量逐步提升1211医疗服务总量保持了一定规模。2008-2013年,某省基层医疗机构诊疗人次数分别为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十七次年会论文集 9433、11250、11579、11701、13153、14362万人次,每年均呈递增趋势,其中:2013年比2012年增力11209万人次,增长919。2013年某省医院门急诊人次数达176亿人次,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人次在全省医疗机构中所占比重为4487,比2012年上升098个百分点。2008-2013年,某省基层医疗机构出院人次数分别为170万人次、183万人次、188万人次、169 万人次、181万人次、197万人次,每年均呈递增趋势。2013年比2012年增加16万人,增长884。基 层医疗机构出院人数在全省医疗机构中所占比重为2202,【=l2012年下降025个百分点,患者在基 层医疗机构的住院比例仍然偏低。表二2013年某省医疗机构门急诊人次和出院人数流向结构表单位:项目年份合计医院基层医疗机构201210056114389门急诊人次流向结构201310055134487增长百分点0o98098201210077732227出院人数流向结构201310077982202增长百分点0o25o251212入均服务量呈增长趋势。201 l一2013年某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职工平均诊疗人次年 均增长889,其中: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均增长1009、乡镇卫生院年均增长806。某省基 层医疗卫生机构每职工平均住院床日年均增长898,其中: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均增长946、 乡镇卫生院年均增长912。表三某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效率指标分析表项目单位年份合计城市社区乡镇卫生院2011年l, 19219l,514101,08205人次2012住l,3170ll,674841, 18512每职工平均诊疗人次2013笠l,40412l,81974l,25651年均增长()889lo098062011年13453869615081床日2012笠14405882016464每职工平均住院床日2013芷158691034017833年均增长()8989469121213医保(新农合)患者就诊量逐年提高。20112013年,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收入总额中, 来自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农合、其他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险收入逐年增加,各类医疗保险收入占 医疗收入比重为558、643 l、6775表四201 12013年各类医疗保险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表项目单位2011年2012焦2013焦医疗收入总额万元l,317,80000l,490,43799l,689,70364其中:来源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万元242,40000302,51215388,79863来源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金万元53,800006l,1029787,63120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十七次年会论文集来源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万元439,10000574,57068642,79580来源于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险基金万元2,925216,14628来源于其他医疗保险基金万元17,3930219,46930各类医疗保险收入小计万元73530000958,50403l,144,84122各类医疗保险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5580643l6775 122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增强 医改以来,基层医疗机构职能在逐步转变,从以医疗服务为主变成医疗服务和提供公共卫生服务齐头并进。各种不同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实现了以大医院为龙头,覆盖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帮扶 联盟,探索实践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机制。逐步形成小病在社区、基层,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 基层的格局。同时,建设的各类远程会诊中心,全科医生签约健康服务机制,强化管理,深入基层 服务,方便群众就医。123运行质态逐步好转201 12013年某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职工平均医疗收入分别为1343万元、1492万元、1652 万元,每床位占用固定资产分别为1779万元、19oo万元、2020万元,每床位占用专业设备分别为 613万元、647万元、684万元,均呈逐年增加趋势;病床使用率分别为5733、6002、6400, 流动比率分别为11108、11015、12425,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1271、1275、12891,呈 逐年增长趋势;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327、3427、3046,呈下降趋势。表五某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01 1201 3年运行质态情况表项目2011年2012笠2013焦机构数(个)l,680l,677l,603 每职工平均医疗收入(万元) 1343 14921652 每床位占用固定资产(万元) 1779】900 2006其中:专用设备(万元)613647684病床使用率()573360026400资产负债率()332734273046流动比率()11108llo1512425总资产周转率()127101275012891124财政补助水平不断提高2013年,基层医疗机构财政补助收入8707亿元,比2012年增3111203亿元,增幅达1603,是医 改前(2008年,下同)的97倍,年均增幅达至lj6042。其中,基本支出补助7726亿元(含:基本公 共卫生服务补助收入1743亿元),比2012年增加967亿元,增长1431,扣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 助增加因素后,基本支出补助增幅高达1321(详见表六)。表六20082013年某省基层医疗机构财政补助收入表单位:亿元年份年份合计城市社区乡镇卫生院 财政补助收入2008 8962866120127504267548292013870728065901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十七次年会论文集13年比12年增长160349022200813年均增长60422355436620084_351672682012675923414418其中:基本支出补助201377262562516413年比12年增长143l94416890813年均增长604723524382125人员工资福利水平逐年增长2013年,基层医疗机构工资福利支出同比增长123,对个人家庭补助支出下降138,其中退 休费下降284,生活补贴增长1532,住房公积金增长3483(详见表七)。可以看出,由于绩 效工资改革的全面实施,在职人员人均工资性收入普遍增加,人员工资福利性支出上涨了123,而 个人和家庭补助中的退休费在2012年度集中补发之后,2013年同比下降284,住房公积金则根据工 资基数的上调而做了相应调整,上升幅度达到了3483。表七2008201 3年全省基层医疗机构人员工资福利情况表单位:亿元个人和家庭补助年份工资福利支出小计其中:退休费生活补助住房公积金200838445853_32o221052012786713865512433320138835136l469143449比上年增长12301138284015323483126“药占比”水平降幅明显2013年,基层医疗机构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重为5528,比上年同期减少131个百分点, 下降幅度达到231。和医改前相比,“药占比”下降了51个百分点,年均下降幅度为141。调研 中,某市所有基层医疗机构2013年“药占比”只有34。可以看出,随着医改政策的不断推进与完 善,基层医疗机构以药养医的运营模式在慢慢纽转,但“药占比”仍居高不下。(详见表八)表八20082013年全省基层医疗机构“药占比”情况表单位:亿元、年份药品收入医疗收入药占比20086738111596038201284021484756592013930916839552813年比12年增长1080134223113年bt08年年均增长23032515141127次均医疗费用控制效果显著201 3年,全省基层医疗机构每门急诊人次平均费用和出院者平均费用分别为8 136元和2627元, 比2012年分别增长174和584,低于某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幅度(103),门急诊人 次收费水平比医改前年均减少097,主要是实行了基本药物制度,药品费用下降;出院者平均医药87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十七次年会论文集费年均增长409,次均住院费用逐年增加,出院者平均医药费增长的原因主要是新技术新项目的开 展和新设备的应用,增加了诊疗范围(详见表九)。全省总体医疗费用仍然持续增长,这种增长趋 势与全国数据结果相同。表九2008201 3年全省医疗机构均次医药费用情况表单位:元项目 20082012 201313年l1512年增长0813年均增长 每门诊人次收费水平863979978136174097出院者平均医药费2065248226275844542基层医疗机构运行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l1人才队伍建设急需进一步加强目前全省基层医疗机构共核编952万人,但因各种因素制约,尚缺编124万人,缺编率1303, 因缺编,1个人要承担缺编人员而应承担的工作量,一方面使现有职工工作量增加、工作压力加大; 另一方面又造成部分基层医疗机构相关业务无法正常开展,导致群众不能就近就医,不能就近接受 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医疗卫生队伍不同程度存在着“四低一高”(学历低、职称低、收入低、信息 化程度低、年龄高)现象。调查苏中某区2013年末,村医806人,其中已到退休年龄(男60岁,女55 岁)仍在岗的村医275人,占ll341;中专以下学历292人,低学历人员占ll362。大专院校毕业 生大多不愿到基层从业,不愿去应聘,已多年面临“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的尴尬境地。导致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存在人才队伍不稳和后继乏人的隐患。村医队伍还存在分布不均衡的现象,相对集中在城郊和经济较发达的乡镇。部分村医养老问题 未能得到解决,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村医队伍的稳定。22政府补偿机制亟待进一步健全 全省以县级政府为单位,相继出台了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投入保障政策,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经常性支出、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都作了原则性规定。随着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 的更新新投入,一些基层医疗机构又产生了大量新的债务。按照优先确保人员经费的原则,目前, 苏中、苏北地区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专项经费财政补偿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基层单位的正常运行和 进一步发展。由于政府补偿机制不健全,财政经费投入不足,这就使得基层医疗机构不得不最大化 追求医疗服务收入,不同程度存在过度检查和治疗,实行自我补偿,扩大了趋利性,忽略了公益性。全省各地以县(市、区)为单位探索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核定收支、差额补助”的财 政补助政策也不尽合理,单位亏得越多财政补偿越多,效益相对较好的单位可能还要上缴单位创收, 不利于鼓励先进,相反保护落后。23绩效工资没有发挥应有的激励作用从总体上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待遇偏低。实行绩效工资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核定绩效工 资总量,与未实施绩效工资前相比,大部分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职工待遇有所提高,以前效益好 的基层单位职工待遇不升反降,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中领导和医疗骨干医生的收入下降,这部分人 员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绩效工资改革的初衷是利用基础性绩效保障日常生活,奖励性绩效来激发广大医务工作者的积 极性。但在收入分配中,基础性绩效原则上占60,奖励性绩效占40。在实际执行中,奖励性绩效 总量有限,单位拉开差距幅度可能性不大,未能充分体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优劳优得”的按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十七次年会论文集劳分配原则,分配机制也难突破。绩效工资实旌后,基层医务人员的待遇虽有了保障,但加班多和 业务量大的医务人员得不到相应的增量收入,造成了“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局面,出现了新的平均 主义和“大锅饭”,从而也影响了队伍的积极性。基层医疗机构错时服务、延时服务、上f-jh艮务等 工作得不到有效实施,影响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功能发挥。24基本药物制度急需进一步完善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的目标,是“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减轻医药费用负担”,在实际执行过程中, 却被一些因素所干扰。一是药品层次明显下降,基本药物目录与医改前相比,直接导致基层医院有 些疾病无药可医。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后,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种类大幅减少,影响了医疗机构的医疗 服务提供能力,一些以前能在乡村医院看好的病由于药品短缺看不了,还要转到县级以上医院,造 成大量病人向上级医疗机构流动,影响了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效率,也增加了农民看病难度。二是药品供应保障力度待提高,部分药品采购不到。目前,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品种类相对比 较全面,高中低档的药品都在目录范围内,然而在实际采购环节上,部分药品供应商仅提供价格区 间的药品、中标价比较低的药品以缺货为由不提供,不能保障供应,经常缺货,部分中成药由于原 材料价格上涨,生产企业不愿供应,部分急救药品经常缺货,甚至长期短缺,严重影响基层临床用 药。三是“以药养医”内涵发生改变。在实施基药制度前,药品代理商和基层医疗机构可进行价格 谈判,返点让利,赞助捐赠,所得利益由基层医疗机构和药品供应商共有;改革之后,药品实施统 一招标采购,貌似采购价格降低,真实情况是某些药品的中标价格比基层医疗机构自行采购价格高 出二、三倍,其中的差价利益直接转移到生产、流通企业、医药代表或医生个人的身上;部分基层 单位实行基药制度后,药占比仍居高不下。四是药品配送不及时,基层医疗机构分散在各个乡镇,药品需求量也不是很大,药品配送企业考虑到成本的因素往往不能按时配送药品。 25公共卫生服务资金存在诸多问题目前,全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投入存在区域差别、标准差别、实际到位差别。由于各地和 各级财政收支的不平衡,造成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对基本公共卫生资金投入的不公平。国家基本公 共卫生服务经费使用管理办法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际运行现状及城乡居民实际需要脱节,公共卫生资金使用范围过窄,一方面是公共卫生工作做得不到位,基层群众急需规定之外的服务覆盖和基 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滞后,另一方面是专项经费用不出去,造成公共卫生资金结余多的局面。在管 理环节,出现资金下达不及时、速度慢。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将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用于接待、办公设 备、房屋维修等支出。在公共卫生工作考核检查方面,对省、市的抽查比较重视,县级的考核检查没有动真碰硬。对 医疗机构每年完成任务的考核程序不规范,考核结果不准确,考核人员责任追究办法不明确。26相关配套政策和运行管理机制有待完善由于相关配套政策不够完善或未能及时出台,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日常运行中,还存在着人才引不进、留不住,工作量大,待遇偏低,分配不公、积极性不高,培训机会缺乏、晋升难等诸多 问题,制约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进一步发展。医改后,由于城市医院的业务、利益与发展密切相关,缺乏统一有效的双向转诊程序和监督管 理办法,当前双向转诊形同虚设、没有内在动力,执行相当困难。由于缺乏纵向合作的有效机制, 导致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处于实际断裂状态。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十七次年会论文集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筹资标准低、报销范围窄,比例低;报销手续繁琐;对定点医疗机 构的意见多,如:定点医院收费高、定点医院少,就医不方便、定点医院看病手续繁琐、医务人员 服务态度不好等。实旄绩效工资和基本药物制度后,只能维持最基本的医护人员服务价值及单位医 疗活动的基本运行。3对策与建议31探索建立合理配置基层人才队伍的有效机制 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卫生人才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职工工资待遇标准,同类人员工资性收入水平农村高于城市;出台理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探索推进基层 医疗卫生机构在编人员人事关系收归县级统一管理,合理理顺基层医疗机构人员调出与借用的编制 关系。也可探索实行人员编制报备制,淡化人员编制身份,放开编制的束缚,单位根据情况自主招 人,报人社部门和主管部门备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高级职称晋升条件放宽、岗位放宽,确保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一定数量的中、高级职称名额,使长期在基层服务的医疗卫生人员都有合理的 职称晋升机会。通过定向委培的方式,为基层培养一批专科或以下学历的卫技人员,在一定程度上 缓解目前人员缺乏的突出问题:加大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培训、进修、对口支援等 方式培养一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加大卫生人才帮扶工作力度。32建立多渠道财政补偿机制各级政府切实落实关于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政策的意见中规定的基层医疗机构投入保障政策, 要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出台相关补偿细则,要可定量量化,操作性强,保持基层医疗 卫生机构公益性。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优化卫生投入结构,合理确定投入重点,在结构上适当向基 层医疗卫生机构倾斜,加大投入力度,保证城乡居民获得基本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建议各级政 府要按照核定的编制数并充分考虑实有在职人员全额安排财政预算,对缺编所对应的经费作为招聘 临时用工、年度考核奖、一次性奖金等费用,交由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负责人管理使用。要提高 村医补助标准。建议以县为单位设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考核风险基金”,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抗风险能力。 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差额补助”的原则,制定经费保障方案,实行零基预算, 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切实安排好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经常性支出,调增公用经费标准,实行财 政兜底保障。以维系正常医疗服务,使得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经营目标与社会服务相统一。33分批分期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医疗设备达标建设 推进省政府出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医疗设备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方案,全力推进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含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业务用房医疗设各标准化建设,明确标准要 求、实施时限、保障措施等。卫生部门做好排查摸底工作,把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医疗 设备标准化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作为民生重点工程来抓,逐步实现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 务用房医疗设备合格达标。放宽基层医疗机构特别是规模较大的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乙 类大型医用设备(如:ct)的审批条件。调查中反映,经济不发达的乡镇,医院发展相当困难。34持续巩固基本药物制度成果首先建立多渠道的长效补偿机制,各级政府财政零差率补助的投入应保证到位,其次有效规范 医师基本药物处方行为,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基本药物合理使用,要保证基层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支持, 更要从体制和机制上抵御药品代理商对各个环节的公关。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宣传教育,尽快出台医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十七次年会论文集疗机构药师管理办法,加强药师对医生不合理用药的监督,制止医生滥用药、不合理用药,遏制 “药品回扣”,减轻患者负担。建议一以省辖市为单位招标采购部分基药目录外药品,或者控制使 用一定比例非基本目录外药品,及时更新基本药物目录,将部分常见病、慢性病、急救药品、专科 药品增列进去,执行零差率销售,以利于基层群众疾病治疗需要。二是切实提高村医的待遇,真正实行“六位一体”管理。三是参照二级医疗机构的做法,允许基层医疗机构和药品代理商进行价格谈判,返点让利,赞 助捐赠。同时规定将二次议价或捐赠的收入用于单位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事业发展需要。四是 适当缩短集中统一招标采购周期,可以降低由于原则材料价格波动或市场物价变动等因素带来的不 利影响,建立基本药物中标价市场跟踪再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五是进一步加大对供货企业和基层医疗机构在考核力度,加大对罕见药品和急救药品定点生产和定点储备管理。进一步提高生产企业和储备企业的责任感和积极性。35完善激励性收入分配机制根据提高效率、兼顾公平的原则,制定符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实际的收入分配方案,切实 起到鼓励优秀、奖励先进、推进工作、群众满意的激励作用。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制度, 研究设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资标准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衔接”、“与当地教师平均工资 水平衔接”政策和“动态增长机制”,在绩效工资标准和总量外,研究增加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办法 和政策,基层医疗机构非经常性收入(如捐赠)、体检收入或医疗收入超量部分可按一定比例提取 作为绩效考核经费;通过在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的基础上超收部分再提30-40发放绩效工资;明 确错延时服务、节假日值班、放弃年休假等补贴标准;允许在医疗结余中提取一定比例(30-40) 用于奖励职工,来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绩效工资总量进行动态管理,出台相关文件,允许各地根据实际,拉开单位间的差距,合理 确定基础性绩效和奖励性绩效比例,适当降低基础性绩效工资的比例,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同审查及风险控制管理工具
-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检查表及整改流程
- 产品研发与优化标准模板
- 企业安全生产检查表与整改措施模板
- 财务管理成本分析计算工具
- 2025年低空经济数据治理与隐私保护标准体系构建国际合作报告
- 购柴火间合同
- 重男轻女试题分析及答案
- 2025年脑瘫儿童培训试卷及答案
- 三原租房合同
- 《2025年CSCO前列腺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解读
- 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管理制度
- 加气年度站经营方案
- 2025年江苏防雷考试试题及答案
- 蜜雪冰城创始人的创业故事
- 艾灸在妇科的临床应用
- 2025年内蒙古广播电视网络科技限公司招聘历年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小古文”阅读理解训练82篇附参考答案
- 大专物流工作简历模板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 GB/T 44761-2024陶瓷工业窑炉节能技术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